登陆注册
22812300000008

第8章 社会价值观对生命瓶子的晃动(1)

14.成功是人生最大的谎言

我亲眼看见了我们的日常生活中早已成形并且坚不可催的成功模式。

我们的家族里面有两个五岁多点的小娃娃,都是小男孩,都在上幼儿园,在学费高一些的幼儿园学习的,叫卡尔旺旺;在学费低一些的幼儿园学习的,叫卡尔状状。两个小男孩天真有趣,打打闹闹,尽显孩童的天真。旺旺内向一些,说话少,大眼睛咕噜地转悠。壮壮开朗一些,话语多,不怯生。旺旺的幼儿园里面教外语,旺旺学得也比较好,他还在幼儿园里面的比赛中得了奖。状状的幼儿园里面没有外语课,有一次,状状去了一个地方参加比赛,活泼的状状对一些寻常问题答得很溜,一点不怯生,他得意得小眼睛都眯起来。接下来主持人用外语问了一个问题,状状听不明白,眼见着状状在台上就不自在起来,小脸红了起来,显现出自卑的窘状。状状回家后,他的父母和奶奶也跟着着急,为了不让自己的孩子输在起跑线上,就把他送到学费较高的那个幼儿园去学英语,希望他也像旺旺一样,在外语上拿得名次,以便现在就成功,以后更成功。而状状不负所托,也开始好好念外语,一节课不落,终于在比赛场上赢了别人,不再有在台上显得难为情的窘状。

而状状的家离新幼儿园很远,每天上学都是辛苦的事情,同时辛苦的,还有每天接送他上下学的爸爸妈妈。

小小的状状,单纯的生命瓶子开始积淤了泥沙,生命的瓶子开始晃动。

我听了这些,很难受。我替状状感受到了他内心的那种磨损。那是一种大人都承受过的一种因自卑而产生的心灵磨损,仿佛柔软的物理的肉做成的心放置在粗砺的纸上摩擦。大人们受着这样的滋味都不容易,何况一个小小的娃娃。

旺旺比状状能早一点念了外语,这也没有什么,这纯属知识范畴多占领了一点。状状就是不念外语,也是个可爱的孩子嘛,干嘛让好好的状状站在角逐台上被比较着,然后让他觉得不如别人?他根本没有不如人家嘛。

美国心理学家堂·米格尔.·路易兹写了一本书,名字就叫《成功是人生最大的谎言》。路易兹认为,我们人生之中最大的谎言就是所谓的成功,我们人生的第一个谎言就是“你并不完美”。其实,生而为人,我们天生就是完美的,我们本体的真实的自己,都是独一无二无可替代的,就像小草和大树都是生命,狗尾巴花和芍药花各有不同的美丽,它们是不可比拟的,它们只是本相地做着自己,装点着世界上不同景象。人类社会就不同了,人类社会就是拿这个草和那个树去比,让草去学习怎么做树,让小花怎么去化妆自己成为大花。这么比较的结果,就是把太多生命的实相给遮蔽了,每个人去做那个被大众认定是标竿物的那个假我。

成功是怎么成为我们的陷阱的?就是因为我们每个人要去按照社会的标准去做那个成功的人,按照我们的亲人要求的那个样子去做那个所谓成功的人。即使我们费尽九牛二虎做成了那个成功的人,做成的那个人也不是我们真实的那个人,只是我们自己或者别人要求我们做的那个人。是个我们自己的替代品,是个假人。何况太多的人因为资质上的硬伤,呕心沥血也做不成一个所谓的成功人士。但是,他们也必须去争取做那个符合社会标准的成功的人。他们扭曲了自己一辈子,既没有做成成功的人,也丢失了自我。在路易兹的笔下,“罪孽”一词的含义是“违背”。我们违背自我之后的一切言行都是罪孽。一切违背了自我的知识都是谎言。谎言使我们认定自己不再足够美善,当然,我们也这样评价他人。伴随评判而来的是对立、分化以及惩罚与被惩罚。我们不再善良地对待彼此,不再尊重与呵护上帝创造的芸芸众生。我们开始与上天创造的自然律分离,与自己分离。

我曾经在一首诗里写道:我必须成为自己的赝品才能活得下去。

但是,社会已经按照成功的模式在运转,这已经像地球在自转那样自然。我们家那两个五岁的小娃娃,卡尔旺旺和卡尔壮壮,像已经上足了发条的钟表一样,自动地按着成功的模式在成活。亲人们在热切地望着他们,比较中的同伴们在暗中较量着他们,优胜劣汰的生存环境在催促着他们,我们的学校教育也在灌输着他们。所有的人都在这条谎言的路上疾跑,而且还生怕起跑的时候就比人家慢半拍。因为不成功就是我们的耻辱,会打乱我们的脚步,会使我们变得焦虑。我们都在患上一种叫作“身份的焦虑”的疾病。是的,社会就是这样对我们进行判决的,不成功的人便被小瞧,就活不滋润,就生不如死。

因为没有人愿意被瞧不起。

他们的头脑像个空白的电脑,安装上的程序就是这个成功的模式。这样的结果是什么?是我们必须首先成为心理学上的“假自我”和“似人格”、“自恋人格”,在自我的分裂当中扭曲着自己。假如我们没有自救的能力,没有及时学习到生命真正的知识,我们的一生都不会是幸福的,何止是不幸福的,我们能不疯,简直就是知足了。这又有什么可商量的,因为幸福的逻辑有它自己的理性。我们所习得的成功知识本身就是个谎言,把它作为幸福这个题目的先决条件是错误的,因为它本身就是个错误的条件。一个错误的条件上哪里推导得出正确的结论?我们从大量的活得紊乱又混沌的现代人身上,难道没有见证出来这些吗?

是谁在过我们的生活?是谁在做我们的选择?

当然,如果我们没有及时地刹住脚步,在谎言中一路前行,从沙砾一样的知识谎言中炼金术一样的提炼出真相的金子。或者,假如我们不像遵从上苍的自然律那样遵从生命的真相,我们就没有可能获得救赎。我们生命的瓶子就会晃动不已,我们看世界的眼睛就会混沌不堪。其实,真相的学问比成功的学问更加难以习得,这使得我们得像唐僧取经一样破除万难,先得焚毁我们电脑程序一般装进头脑里面的知识的谎言,用钻木取火的方式,手工的方式,获取一点一点迸射出来的生命的真相的黄金。生命可能的喜悦的获得完全在于自救。是的,就像路易兹所说的那样,在这个世界上,我们不需要向任何人证明自己坚守梦想,活出真我,才是人生最大的快乐。

15.渴望得到的爱让我们焦虑

亚当·斯密在《道德情操论》中说:我们在这个世界上辛苦劳作、来回奔波到底是为了什么呢?所有这些贪婪和欲望,所有这些财富、权力和名声的追求,其目的到底何在呢?难道是为了满足自然的需求?如果是这样,最底层的劳动者的生活状况也足以满足人的自然需求。那么人类的一切被称为“改善生存状况”的伟大目的的价值何在?

人类原本以为物质的贫乏让大家受苦,如果解决了物质贫苦的问题,大家便都幸福了。于是,人类的早期阶段,特别大的精力使用在对于物质的开发上。工业革命之后,借助于科技的超人力力量,物质生活得到了极大的富足,一个现代人,即使是一个乞丐他吃到的食物也许也要比我们的先民的质量和数量要好,人类集体的物质和住房水平不知比我们的祖先高明了多少,可是,我们依然不快乐不满足,我们依然焦虑。这是因为,当温饱不再成为主要问题,人类的焦虑便开始源自人与人的不平等。

人类的焦虑来源于人与人之间的比较后的不平衡。

英伦才子阿兰·德波顿写了一本书叫《身份的焦虑》。在中文版的序言中,他指出,新的经济自由使数亿中国人过上了富裕的生活。然而,在繁荣的经济大潮中,一个已经困扰西方世界长达数世纪的问题也东渡到了中国,那就是焦虑。身份的焦虑是我们对自己在世界中地位的担忧。不管我们是一帆风顺、步步升高,还是举步维艰、江河日下,都难以摆脱这种烦恼。原因甚为简单,身份的高低决定了人性冷暖:当我们平步青云时,他人都笑颜逢迎;而一旦被扫地出门,就只落得个人走茶凉了。其结果是,我们每个人都惟恐失去身份地位,如果察觉到别人并不怎么喜欢或尊敬我们时,就很难对自己保持信心。我们的“自我”或自我形象就像一只漏气的气球,需要他人的爱的不断输入才能保持其形状,而他人对我们的忽略则可以轻而易举地把它毁灭。因此,惟有来自外界的关注与尊敬才能帮助我们获得对自己的良好感觉。

罗素先生在《幸福之路》中也指出,人是需要安全感的,但让人有安全感的是得到的爱,而不是给予的爱。严格地说,爱和钦佩都能产生这样的效果。像演员、牧师、演说家和政治家之类的,以赢得公众钦佩为生的人会越来越依赖来自外界的赞赏。如果得到了自己应得的公众的赞赏,他们的生活就会充满欢乐,而如果没得到,他们就会闷闷不乐、郁郁寡欢。

我们幼小的时候,大部分人都会得到父母的宠爱。得到足够的父母的爱的孩子就会活得纯然一些。我们活到成人的阶段,就是一个独立的人了。我们便被时光运送到社会这个大的环境里面。人群从来都是一个丛林社会,讲究的是丛林原则。没有人天生地爱我们,反而我们与别人之间还是对立的。与这些对立的陌生关系足以让我们产生身份的焦虑。

人类这种群居动物,天生就是需要活在爱中的,如果没有爱和关注,人类一天都活不下去。心理学家也指出,对一个人最残忍的惩罚莫过如此:给他自由,让他在社会上逍游,却又视之如无物,完全不给他丝毫的关注。成年人的所需之爱有两个来源:一个是男人和女人的亲密关系,即性爱与情爱;还有一个就是来自他人的爱。亲密关系的故事有很多的版本,电视剧和歌曲里面说得最多的就是这类红男绿女之爱;这种爱也是人类繁衍下去的途径。关于这部分我想在以后的文字里在单独来说。这里所说的身份的焦灼,更大部分说的是我们所渴望的世界之爱。何况,有了丰裕的世界之爱,就会吸引更多的异性前来与其完成私密的红男绿女之爱。也就是说,身份的界定,牵涉的其实是我们全部的爱。

德伯顿认为,人类关于后一种爱的强烈程度一点不亚于第一个,在复杂性、普遍性和重要性上也是如此,而且一旦失败,所导致的痛苦不会比第一个少。在后一种爱的心碎故事中,那些被世界定义为小人物的人们中,他们空洞、绝望的眼神是一个一个绝好的例证,而且,世界上最不缺少的就是这种空洞和绝望的眼神。

焦虑,让我们的生命瓶子晃动不已。

16.“物质的焦虑”和“身份的焦虑”:欲望的递进

1959年7月,当时的美国副总统尼克松到莫斯科为美国后个展会开张剪彩。这个展会主要展示了美国在科技研发和物质建设方面所取得的成就,其中的一个亮点就是专门比制了一个样板房,陈列美国普通工人家居的全貌:地上铺满了地毯,客厅里摆放了电视机,有两个厕所,装有中央取暖器,厨房里还有洗衣机、烘干机和冰箱。前苏联报纸事先把这个事儿做了报道,接着,就有前苏联评论家在报纸上激愤地发言,指出一个普通美国工人家庭根本就不可能过上如此奢华的生活,美国政府这是在吹牛。

尼克松到了前苏联,带着前苏联领导人赫鲁晓夫参观了展会,赫鲁晓夫一开始显然对其真实性仍表示怀疑。他拿起展厅里的一个电动柠檬榨汁器,向尼克松表达了他的感受:一个头脑稍稍正常的人是不会想到弄来这样一个“怪物”的。尼克松却回应赫鲁晓夫:任何能帮助妇女减轻其繁重家务的东西都是有用的。赫鲁晓夫非常恼怒,他没好气地说;“在你们资本主义制度下,妇女都是工人;在我们国家,根本就不是这么回事儿!”

那天晚上,尼克松应邀去前苏联电视台发表演说。他免不了利用这个好机会宣传他所统治下的国度的优渥。不过,他在宣传技巧上用了一点小手段,他并没有直奔主题,说美国如何民主,人权如何得到了保护,而是先从美国人所拥有的财富和所享受的物质生活说起。他说,西方国家的人民在短短的数百年间,通过勤奋创业,在18世纪中叶就已经基本消灭了贫穷和饥荒,而在世界其他地方,人们仍生活在贫穷之中。他告诉前苏联的观众(当时前苏联很少人家有自己的浴室或淋浴器,电视机也极其稀罕),现在美国人拥有5600万台电视机,1430万只收音机,有约3100万的美国家庭购买了自己的房子,他们每年能添置9套正规的衣服和14双鞋子。在美国,供人们选购的房子可以有近千种不同的建筑风格,而且这些房子多数都比他现在正在演讲的这个电视直播厅还要宽敞。

当时,赫鲁晓夫就坐在尼克松身旁,他狂怒地一直握着拳头,不时地嘟哝着:“放屁!放屁!”

我当时看了这个小故事乐坏了,想像尼克松不无克制的傲慢姿态和赫鲁晓夫因嫉妒而怒火中烧的样子,就忍不住发笑。

而笑过之后的思考却是严肃的。

尼克松其实并没有撒谎,西方国家的确在物质方面和体制方面觉醒了,民众在物质的和秩序环境上领先别的国家取得了进步。赫鲁晓夫一开始的怀疑也是真的,我们对自己没有见识过的东西一开始还真是不信。我们对这个世界懂得得越少,信息越不对称,我们对自己的传媒宣传的东西就越相信。我们那个时候,玉米饼子和地瓜还是城市生活的主旋律,不是也觉得自己过着的是世界上最富足的生活吗?赫鲁晓夫为什么骂尼克松?是因为他开始信了尼克松的宣传,人家富足的人证和物证都摆在他的面前。想想都是娘胎里出来的肉体凡身,干吗我们这地儿的社会主义之人比人家那地儿的资本主义之人活得苦和累?这不是羞辱我们吗?就像一个家长带着一群孩子过日子,孩子们个个物质水平相当,算是团结一致,幸福生活。这时突然来了一个邻居家,带着他们比自己高明许多的物质的玩艺儿,人家还朝他们显摆自己高大上的气质生活和讲究的精神生活,那不是找茬吗?标准的美村妞遇见白富美,那村妞心里能平衡吗!赫鲁晓夫这个家长突然感到自己做家长的挫败,这挫败让他气得直咬牙。

同类推荐
  • 用理智驾驭情感

    用理智驾驭情感

    用理智驾驭情感》讲述了:理智地驾驭情感是一个人走向成熟的重要标志。感情用事者不仅仅会远离成功,还会因为自己的不成熟给别人带去伤害、给自己招来祸端。宽容会让人感动一世,爱意会让人温暖一生。在顺境中感恩,在逆境中依旧身心愉悦,远离愤怒,把持平和,少生气,多喜乐,认真快乐地生活,豁达宽容地处世,用理智赢得快乐的人生。
  • 做个有本事任性的女人

    做个有本事任性的女人

    不管生得漂不漂亮,都要活得漂亮,这就是女人的任性宣言。有本事任性的女人,离开谁都能精彩过一生。即使你的人生现在一帆风顺,谁也不敢保证下一步不会风云突变,我们要明白,生活是个吝啬的老太婆,总是不喜欢给任何人全部的欢乐。作为这个时代的女人,我们必须将自己变得强大,拥有正向的思维以及过好日子的能力。
  • 中外名家言行教育格言与故事

    中外名家言行教育格言与故事

    作为人生的追求者,茫茫人海,关键在于找到属于自己的名家导师,关键在于找到鼓舞自己的名言警句,当然,最关键的是在这些金玉良言的指导下付诸切实的行动。将教育与格言、故事结合起来,这是一种全新的尝试,能够达到最好的教育效果。为此,我们特别编辑了《中外名家教育格言与故事全集》,包括美德、修养、爱国、性格、心理、处世、理想、习惯、言行、成功等方面的教育格言与故事。
  • 政治警言(当代教育丛书·现代名言妙语全集)

    政治警言(当代教育丛书·现代名言妙语全集)

    这些名言警句句句经典,字字珠玑,精辟睿智,闪耀着智慧的光芒和精神的力量,具有很强的鼓舞性、哲理性和启迪性。具有成功心理暗示和潜在力量开发的功能,不仅可以成为我们的座右铭,还能增进自律的能力。
  • 办事办到位

    办事办到位

    在中国,想做大事的人很多,但愿意把小事做好的人很少;我们不缺少雄韬伟略的战略家,缺少的是精益求精的执行者;我们不缺少各类管理规章制度,缺少的是规章条款不折不扣的执行。我们必须改变心浮气躁、浅尝辄止的毛病,把每一件事都办好,办到位。
热门推荐
  • 极致攻略大师

    极致攻略大师

    我,一个来自于一个普通的科技为主的地球的一个普通人。穿梭,我来到异界。我要进行攻略,攻略每一个NPC。我的名言是:既然要攻略他们,既然必是一个坏人。那我就没必要装伪善!
  • 一见钟情:相遇恨晚

    一见钟情:相遇恨晚

    她(苏汐)意外成为他(云少桀)的秘书,在一段时间的发酵后,他们成功相恋了。但被双方父母得知后,家长们意见相同的拒绝他们来往。当云少桀查找原因时,殊不知一个个接二连三的刺杀向他袭来;殊不知这个原因的背后拥有着浓重的仇恨。那究竟他们是否能挺过考验,成功的在一起呢?……
  • 妃常难搞之王爷请接招

    妃常难搞之王爷请接招

    穆青时是女子散打锦标赛60公斤级冠军,意外穿越成太尉府的乡下庶女,当朝太后公报私仇,将其赐婚给陵安王爷洛羡之以示羞辱,从此,陵安王府鸡犬不宁婆媳大战……众人皆将她视为笑柄,她却偏偏荣获盛宠混的风生水起,谁敢不服?打到他服!
  • 南山北海不见你

    南山北海不见你

    据说南山以南,北海之北是魇者们隐住之处,可是这世界根本没有南山也没有所谓的北海。七年之后的再遇让梁千芊发现自己爱错了人,而她所爱的是眼前这个自称叫宋云恪的男人,她明明知道他骗了她一次两次以后还会骗很多次,可她还是爱他
  • 淡定:做内心强大的自己

    淡定:做内心强大的自己

    淡定是内心的一种安详,它如叶生树梢般安然。面对世事既能宠辱不惊,又能不卑不亢;既能不为一切所累,又能不为蜚语所左右时,这就是淡定安详的全部蕴涵。只有拥有淡定安详的心态,才能在粗茶淡饭中享受天伦之乐;只有具有淡定的心态,才能在喧嚣浮躁的世间保持一份“众人皆醉我独醒”的非凡境界。
  • 彼方量子

    彼方量子

    一个一直过着平凡普通大学生活的单身狗陈炽晓,他原本认定自己前景本是一片黯淡无光草率毕业,可一天他在一个交友网站。。。遇到了一个人,自此他与量子学的另一头世界的自己相遇了。。。但另一个世界的自己竟然是一个女生???遇事不决,量子力学!!!
  • 张小暖加班记

    张小暖加班记

    我来自美丽的城市大连,喜欢的闲暇的时间写点东西,也喜欢唱歌,在同事眼中,是一个很爱说话很爱笑的女孩子,我觉得爱笑的女孩子运气都会很好哦!希望我的文章能给大家带来快乐。
  • 开宗之路

    开宗之路

    开局一座灵山,起家靠收租。为了满足自己开宗立派,成圣做祖的愿望,云逸走上了包租公的道路。正所谓人在山中坐,钱从天上来。(无系统!无金手指!不废柴!)
  • 丹药之王

    丹药之王

    一介凡人张一凡在一次意外雷击中重生回到高中时代并且获得了一身炼丹医术,从此走向另外一条人生的道路。
  • 海贼王之矢量果实

    海贼王之矢量果实

    穿越了?what?看向小镇旁的那座军营,那个旗子好眼熟。嗯~~海贼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