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2681800000013

第13章 谦虚处世(1)

范纯仁诫子弟学习宽人与律已

【原文】

人虽至愚,责人则明;虽有聪明,恕己则昏,苟能以责人之心责己,恕己之心恕人,不患不至圣贤地位也。

【译文】

虽是很愚笨的人,责备别人的时候却看得非常清楚;虽是聪明的人,宽容自己却显得很糊涂。如果能够用责备别人的心来责备自己,用宽容自己的心去宽容别人,那么,就不用担心不能达到圣贤的境界了。

《名贤集》作者诫子弟与人这善

【原文】

人高谈今古,物高价出头。休倚时来势,提防时去年。藤萝绕树生,树倒藤萝死。官满如花谢,势败奴欺主。命强人欺鬼,运衰鬼欺人。但得一步地,何须不为人。人无千日好,花无百日红。人有十年壮,鬼神不敢傍。厨中有剩饭,路上有饥人。饶人不是痴,过后得便宜。若不与人行方便,念尽弥陀总是空。

——选自《名贤集》

【译文】

才学高的人,古往今来的事都知道,可以高谈阔论,就像东西贵重,价钱就高一样。不要仗势欺人,要提防时运不好倒霉的时候,就像藤萝是绕着树生长,树一倒藤萝也就死了。当官期满时和花谢一样,财势衰败时,奴才也会欺侮主人。命强时人可以压住鬼,时运不好时鬼也来作弄人。只要能得到一步立脚的地方,能让人就让人,为什么不这样为人呢?人不会总是一帆风顺,人与人之间相处久了,也会有矛盾发生。人在健壮的时候,鬼神都不敢欺负。厨柜中总会有剩饭的,田野的路上也总是有挨饿讨饭的。让人不是傻的表现,最后他会得到他应该得到的东西。你若不给别人方便,老是呼唤“阿弥陀佛”也没有用。

《闺训千字文》作者诫女子“言词庄重”

【原文】

凡为女子,大理须明,温柔典雅,四德三从,孝顺父母,惟令是行,问安侍膳,垂手敛容,言词庄重,举止消停,戒谈私语,禁出恶声,心怀浑厚,面露和平。

——选自《闺训千字文》

【译文】

凡是女子,都必须明白圣人的大道理,性情要温柔,举止要庄重,要明“三从四德”。要孝顺父母,父母怎么说就怎样去做,早晚要问安;父母吃饭时,要小心侍候,手要规规矩矩地放下,面容要恭谨;说话要严肃谨慎,行为要稳重,不要谈见不得人的话,更不要口出恶言,心胸要宽广,而且要和蔼可亲。

《增广贤文》作者诫子弟遇事冷静

【原文】

得忍且忍,得耐且耐,不忍不耐,小事成大。忍得一时之气,免得百日之忧。近来学得乌龟法,得缩头时且缩头。惧法朝朝乐,欺公日日忧。

忍一句,息一怒,饶一着,退一步。

——选自《增广贤文》

【译文】

什么事都要忍耐,遇事不冷静不忍耐,小事也会闹大。遇到生气的事情忍一忍就过去了,免得日后长期不痛快。人要像乌龟一样,情况不利时要将头缩到壳中去,保全自己,伺机而动。惧怕法律遵守法律,就会时时平安无事,欺骗公正,无视道德,只能是天天有烦恼。

少说一句,会少生一次气;让人一步,会防止一次纠纷。

《增广贤文》作者诫子弟宽以待人

【原文】

息却雷霆之怒,罢却虎狼之威。饶人算之本,输人算之机。……亏人是祸,饶人是福。

——选自《增广贤文》

【译文】

不能发太大的火,不要耍什么威风。能宽恕别人是做人最基本的原则,能捐助别人也是至关重要的。……伤害别人会给自己带来灾祸,宽恕别人却能给自己带来福分。

张英诫子弟终身忍让

【原文】

古人有言:‘终身让路,不失尺寸。”老氏以让为宝,左氏曰:“让,德之本也。”处里闬之间,信世俗之言,不过曰,渐不可长,不过曰,后将更甚,是大不然。人孰无天理良心,是非公道,揆之天道,有满损虚益之义,揆之鬼神,有亏盈福谦之理,自古只闻忍与让,足以消无穷之灾悔,未闻忍与让,翻以酿后来之祸患也。欲行忍让之道,先须从小事做起,余曾署刑部事五十日,见天下之大讼大狱,多从极小事起。君子敬小慎微,凡事只从小处了。余行年五十余,生平未尝多受小人之侮,只有一善策:能转湾早耳。每思天下事受得小气,则不至于受大气,吃得小亏,则不至于吃大亏,此生平得力之处。凡事最不可想占便宜,子曰:“放于利而行多怨。”便宜者,天下人之所共争也,我一人据之,则怨萃于我矣,我失便宜,则众怨消矣,故终身失便宜,乃终身得便宜也。

——选自《聪训斋语》卷二

【译文】

古人说:“终身让路,损失不了一尺一寸”。老子以让为宝,《左传》说:“让,德之本也。”但一些普通的人,相信世俗的话,不愿忍让,又说,忍让会使对方得寸进尺,还说,忍让会带来更严重的祸害,其实根本不是这样的。人怎么能没有天理良心,是非公道,度量天道,有满招损谦受益的义理,度量鬼神,有亏盈福谦的道理,自古只听说忍让足以消去无穷的灾难、罪悔,没听说忍与让反而造成后来的祸患的。想要实行忍让之道,先须从小事做起,我曾在刑部办事五十天,见天下的大的诉讼官司,大多因极小的事而起。君子谨小慎微,不论什么事都从小处入手。我活到五十开外,有生以来不曾多受小人的欺侮,只有一个好办法,就是及早转弯!我经常在想,大千世界无奇不有,受点小气,就不至于受大气,吃点小亏,就不至于吃大亏,这是我一生自认为最能干的地方。不论什么事,千万不能光想占便宜,孔子说:“唯利而行,取怨于己。”便宜,天下谁人不想争占?如果我占了便宜,那末众人的怨气就会聚集在我身上;如果我不占便宜,那末众人的怨气就会消失了。所以终身不占便宜,就是终身占了便宜呀!

吴汝纶谕儿凡事忍让

【原文】

忍让为居家美德。不闻孟子之言三自反乎?若必以相争为胜,乃是大愚不灵,自寻烦恼。人生在世,安得与我同心者相与共处乎?凡遇不易处之境,皆能掌学问识见,孟子日:“生于忧患”,“存乎疢疾”,皆至言也。

——选自《桐城吴先生全书》

【译文】

忍让是治家的美德。难道没有听说孟子“三自反”的名言吗?如果一定要以相争来取胜,那是一种最愚蠢的想法,结果只会自寻烦恼。人生在世,不可能都是和自己志同道合的人在一起,遇逆境都能增长学问见识。所以,孟子说:“忧患能使人勤奋,因而能得生机。”又说,“人有德性上的灵慧和才术上的巧智,大多都是从患难经历中获得的。”这些都是深切中肯的至理名言。

李世民诫皇属“克己”

【原文】

太宗尝谓皇属曰:“朕即位十三年矣,外绝游观之乐,内却声色之娱。汝等生于富贵,长自深宫。夫帝子亲王,先须克己。每著一衣,则悯蚕妇;每餐一食,则念耕夫。至于听断之间,勿先恣其喜怒。朕每亲临庶政,岂敢惮于焦劳?汝等勿鄙人短,勿恃己长,乃可永久富贵,以保终吉。先贤有言:‘逆吾者是吾师,顺吾者是吾贼’。不可不察也。”

——选自《戒子通录》1

【译文】

唐太宗曾经对皇家的子孙们告诫说:“我就位十三年了,在外断绝游览的乐趣,宫内拒绝了歌舞女色的欢娱。你们生于富贵之家,在深宫里长大。皇帝的儿女和亲王,首先必须约束克制自己。每穿一件衣裳,则要怜悯养蚕的妇女辛劳:每吃一顿饭,则要想起耕田种地的农夫的艰苦。至于处理案件,切不能凭自己的感情用事,从自己一时的喜怒出发。我每次亲自处理各种政务,岂能害怕辛勤劳累?你们不要鄙视别人的短处,也不要倚仗自己的长处。唯有这样正确对待别人和自己,才可以永保富贵,善始善终。先贤曾说过:“经常反对我的人是我的老师,处处顺着我的人却是害我的贼子。”此话不是没有道理的。

袁采谈觉人不善知自警

【原文】

不善人,虽人所共恶,然亦有益于人。大抵见不善人则警惧,不至自为不善。不见不善人,则放肆,或至自为不善而不觉,故家无不善人,则孝友之行不彰;乡无不善人,则诚厚之迹不著。譬如磨石,彼自销损耳,刀斧资之以为利。老子云:“不善人乃善人之资。”谓此尔。若见不善人而与之同恶相济,及与之争为长雄,则有损而已,夫何益。

——选自《袁氏世范》

【译文】

不善良的人,虽然大家都憎恶,但对人也有好处。这是因为大凡见了不善的人能够从中引以为戒,不至于自己重蹈覆辙去做不善的事。如果看不到不善的人,就会放肆,或者发展到自己做了坏事还不觉得。所以说,家里没有不善的人,则孝顺父母,友爱兄弟的行为就不会引起重视;乡里没有不善的人,则诚实厚道的事迹就不会得到发扬。不善良的人如同磨石,虽然自己被磨损了,但刀斧凭借它而锋利起来。《老子》说:“不善良的人是善良的人的反面教员。”就是这个道理。如果看到不善良的人而与他一起干坏事,甚至与他争高低,这样只会损害自己,不会有什么好处。

庞尚鹏诫子弟厚道为人

【原文】

一、骨肉天亲,同枝连气,凡利害休戚,当死生相维持。若因财产致争,便相视如仇敌,及遭死丧患难,反面不相顾,甚于路人,祖宗有灵,岂忍于见此。良心灭绝,马牛而襟裾,人祸天刑,其应如响,愿子孙以此言殷鉴。

二、处宗族、乡党、亲友,须言顺而气和。非意相干,可以理遣,人有不及,可以情恕。若子弟僮仆与人相忤,皆当反躬自责,宁人负我,无我负人。彼悻悻然怒发冲冠,讳短以求胜,是速祸也。若果横逆难堪,当思古人所遭,更有甚于此者,惟能持雅量而优容之,自足以消其狂暴之气。

三、放债切不可违例深求,或准折人子女田地,及利中展利。

四、论人惟称其所长,略其所短,切不可扬人之过。非惟自处其厚, 亦所以寡怨而弭祸也。若有责善之义。则委屈道之,无为已甚。

五、雇工人及僮仔,除狡猾顽惰斥退外,其余堪用者,必须时其饮食,察其饥寒,均其劳逸。陶渊明曰:“此亦人子也,可善遇之。”欲得人死力,先结其欢心,其有忠勤可托者,尤宜特加周恤,以示激励。

——选自《庞氏家训》

【译文】

一、骨肉天性,连心同气,一切利害休戚与共,应当生死相互维护。假如因为财产而引起争斗,便是彼此之间相视如同仇敌,等到遭遇死丧患难,扭脸不相照顾,比路人还不如,祖宗如有灵验,怎么忍心看见这些惨状呢?一个人如果丧尽天良,连牛马都将取笑于他;因此谁造成的灾祸,苍天自然会给谁予惩罚,这叫天人感应啊!希望子孙以我这些话作为鉴戒。

二、和宗族、乡邻,亲友相处必须和言悦色、心平气顺。不是故意牵扯的,可以说理排解;有人不及你的,可以真心宽恕。假如自家的子弟僮仆与他人发生冲突,都应当反省自责,宁可人负我,不愿我负人。如果别人愤恨不平怒发冲冠,不肯正视自己的错误而强求制胜,那末灾祸就会很快降临到他的头上。如果他蛮横无理使你难堪,那末应当想想古人的遭遇,有比你更难堪的人。这样一想,也许你就能保持宽宏的气度,从而更加谦让他,自然也可以消除他那种狂暴的气焰。

三、放债,切不可违约而变本加厉,不许损害人家的子女和田产,不能利中滚利。

四、评论别人,最好多说他的长处,略去他的短处,切不可宣扬他的错误。这样,不但说明自己能待人诚恳,同时也能因此少结怨恨,平息祸害!如果确实要进行善意批评的,也得婉转指出,不要做得太过分。

五、雇工人及童工,除狡猾贪懒斥责退离外,其余可以用的人,平时必须供应他们的饮食,关心他们的饥寒,注意他们的劳逸。陶渊明说:“这也是人家的儿子啊!可要好好地对待他们。”要得到他们舍死忘生地尽力,必须先取得他们的欢心,其中有忠厚勤劳可以托付的人,尤其应当给以周济,以表示激励和劝慰。

郑燮教子富有同情心

【原文】

余五十二岁始得一子,岂有不爱之理!然爱之必以其道,虽嬉戏顽耍,务令忠厚悱恻,毋为刻急也。……我不在家,儿子便是你管束。要须长其忠厚之情,驱其残忍之性,不得以为犹子而姑纵惜也。家人儿女,总是天地间一般人,当一般爱惜,不可使吾儿凌虐他。凡鱼飧果饼,宜均分散给,大家欢嬉跳跃。若吾儿坐食好物,令家人子远立而望,不得一沾唇齿;其父母见而怜之,无可如何,呼之使去,岂非割心剜肉乎!夫读书中举中进士作官,此是小事,第一要明理作个好人。可将此书读与郭嫂、饶嫂听,使二妇人知爱子之道在此不在彼也。

——选自《郑板桥集》

【译文】

我到了五十二岁才得一个儿子,哪有不爱自己儿子的道理呢?但是爱子必须有个原则,虽然是玩乐,也一定要使他忠厚老实富有同情心,切不可让他刻薄急躁。……我不在家里,儿子就全靠你来管教了,要帮助他增长忠厚之情,摈去残忍之性,不能因为他是你的侄子就一味姑息纵容。仆人的子女,也总是人,要一视同仁对待他,爱惜他,不能让我的儿子欺侮他,虐待他。凡吃零食,都应该平均分配,让大家高兴。假如我儿子坐在那儿专吃好东西,让仆人的儿子远远站在一边看着,尝不到一点味道,他的父母看见此情此景就会感到可怜,并无可奈何地把他叫走,这难道不令人痛心吗?读书作官,这是小事,头等重要的是要懂道理,作好人。可把这封信念给你的郭嫂,饶嫂听,使他们懂得爱护儿子的根本原则在于让孩子明白做人的道理而不在于懂得如何做官。

《弟子规》作者诫子弟“勿自私”

【原文】

凡是人,皆须爱,天同覆,地同载。行高者,名自高,人所重,非貌高。才大者,望自大,人所服,非言大。已有能,勿自私,人有能,勿轻訾。勿谄富,勿骄贫,勿厌故,勿喜新。人不闲,勿事搅,人不安,勿话扰。人有短,切莫揭,人有私,切莫说。道人善,即是善,人知之,愈思勉。扬人恶,即是恶,疾之甚,祸且作。善相劝,德皆建,过不规,道两亏。凡取与,贵分晓,与宜多,取宜少。将加人,先问己,己不欲,即速已。恩欲报,怨欲忘。报怨短,报恩长。待婢仆,身贵端,虽贵端,慈而宽。势服人,心不然,理服人,方无言。同是人,类不齐,流俗众,仁者稀,果仁者,人多畏,言不讳,色不媚。能亲仁,无限好,德日进,过日少。不亲仁,无限害,小人进,百事坏。

——选自《弟子规》

【译文】

凡是人都要相爱,因为都被同一个天所覆盖,被同一个地所负载。品行高尚的人,他的名声自然高,人们所以尊重他,并不是他的相貌好看。有才能的人,他的威望自然大,人们所以佩服他,并不是他会说大话。自己有能耐,不要自私,别人有能耐,不要轻视人家和说人家坏话。不要羡慕富人,不要瞧不起穷人,不要讨厌旧事物,不要喜欢新事物。人家没空闲,不要去打搅,别人心里不安,不要拿话去扰乱。人有短处,千万不要揭发,别人有见不得人的事,不要去宣扬。称赞别人好,自己也就好,人家知道了,更要勉励自己。揭发别人的坏处,就是一种罪恶,对别人恨得厉害,就会招来祸害。互相勉励行善,双方都积了德,有错不规劝,双方在道德上都欠缺了。拿人家的东西,给人家的东西要分清,给人家的要多,拿人家的要少。打算怎样对待别人,先要问问自己,自己所不想要的,就应该立刻停止。有恩要报,有怨要忘,报怨是短处,报恩是长处。对待佣人,重要的是保持主人端庄的态度,但也还要仁慈宽厚。以权势压人,人心不服,用道理来服人,才能使人没有话说。同样是人,但高低贵贱各不一样,一般的俗人多,仁者少。如果真是仁者,人人都敬畏他,他说话不遮掩,态度不逢迎。亲近仁者,就有很大好处,德行日益增进,过错日益减少,不亲近仁者,有很大坏处,坏人就要接近你了,什么事都要坏了。

同类推荐
  • 指尖的呵护:培养情智健康的宝宝

    指尖的呵护:培养情智健康的宝宝

    对婴幼儿的智力干预和开发越早越好。早期教育之所以针对0-3岁的孩子,是因为3岁以前是孩子大脑发育的关键时期。早期教育不等于提前进行读、写、算等技能训练。早期教育的目的以激发和培养婴幼儿的学习兴趣为主。共分为五个部分,分别讲述了婴幼儿的情感需求、父母面临的挑战、关爱婴幼儿需注意的事项、婴幼儿智力开发以及目前早期教育存在的误区。
  • 左手表扬,右手批评

    左手表扬,右手批评

    表扬和批评是一门艺术,也是父母教育孩子的两种重要手段,在日常教子活动中时刻都离不开它们,父母只有科学地认识并合理地运用它们,才能在教子过程中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本书是一本国内本土原创的教育方法指导书,通过作者教育一双儿女的亲子实践经历及周边的家庭教育案例向家长讲解了“用表扬促进孩子进步,用批评促使孩子改正错误”的教育观念和有效使用“表扬批评”这两种教育手段的方法,既有较高的可读性,又不失深度和实用性。
  • 培养了不起女孩儿的300个思维游戏

    培养了不起女孩儿的300个思维游戏

    看多了司空见惯的思维游戏书?本书让你看完后想扔掉所有的思维游戏书!这是一本家长和女孩儿一起玩的思维游戏书。每一个游戏的设置,均与现实生活紧密相关,并根据女孩儿的大脑、智力结构,在国内外众多权威专家的指点下,精选的包括数字游戏、推理游戏、探索游戏、发散思维游戏等,让家长与孩子在充满乐趣的互动挑战过程中,全面提升各种能力,使头脑真正动起来。如果看完此书后,你和你的孩子觉得这些题目很简单,你们也能出这样的题目了,那得祝贺你们,本书的最终目的就是:让孩子和你一样,活学活用,从生活中汲取更高的智慧思维,抛弃那些依赖思维游戏书的生活吧。
  • 2岁育儿最佳方案(幸福爱巢丛书)

    2岁育儿最佳方案(幸福爱巢丛书)

    随着人类社会的不断发展,人才的竞争已成为事业发展的首要条件,人们越来越关注自身的命运。为了国家的繁荣,民族的强盛,家庭的幸福,优生优育以及如何提高人类自身的质量,已引起全社会的瞩目。
  • 爱,藏起一半

    爱,藏起一半

    现在的父母在学习上对孩子过于苛刻,在其他方面又对孩子过于溺爱。面对着心爱的宝贝,父母恨不得能帮孩子把一生的事情都给安排好。但父母给予过多就会让孩子出现很多问题,倒不如“吝啬”一点反而能让孩子获得更多。本书围绕家庭教育中的常见问题,融合教育理论与实践,用生动的案例给家长以启示。就像教育专家孙云晓所说的:父母要藏起一半的爱心,不要过度满足孩子。这样,孩子才能有更好的成长空间。
热门推荐
  • 遇见你是欢悲

    遇见你是欢悲

    “娶我呀!”“好!”这曾经是林曦听过最美的情话。转眼间十二年,种种的事情,成了他们的隔阂,在耳边说“我娶你”的人已经不在了。十二年里,物是人非。在林曦已经灰暗的世界,有个人突然闯进她的世界,带来阳光,让林曦看到了光。
  • 月圆之夜

    月圆之夜

    讲述的一个犯罪故事,主人公两次行凶碰巧都是在“月圆之夜”,而在那种浪漫幽深的意境中却透露出死亡的气息。一切看似“都是月亮惹的祸”,其实还有着比“月亮”更复杂难言的非理性因素。
  • 天书生死劫

    天书生死劫

    诸神将无数世界当做实验室,创造了命运,定下了天命,玩弄众生于股掌。李青衣化身僵尸,撕开世界真相,转战天下,立宗,立国?都不如我那一拳!阴谋算计?神魔压塌?诸天群雄?我之一拳,碎虚见神!
  • 捣蛋小狐仙

    捣蛋小狐仙

    她是一个修炼千年的狐仙,她最爱打抱不平,最爱管人世间的闲事,她在人间行侠仗义,惩恶扬善,无意间,再拐带几个人间仙界的帅哥玩玩……
  • 夕阳落去

    夕阳落去

    她因为一道雷电穿越到古代,遇到自己的真命天子,开始了自己的幸福生活。而她因为被人下毒穿越到现代,开始了自己的生活。夕阳落去,只剩下一对身影,心心相印,走回属于他们的家
  • 活着的士兵

    活着的士兵

    谨以此书献给为了抗日战争胜利付出了生命的先辈们!!1937年,抗日战争爆发,打铁刘、麻包叶、麻包佬、壮古佬(壮族人)、山瑶佬、水瑶佬,这些来自社会最底层的人们,都是怀着能吃饱穿暖的想法走进了部队。这支杂牌军不仅要与装备精良的日军生死搏杀,还要谨防后方的“丢卒保车”……
  • 原来我才是天命

    原来我才是天命

    作为一个在很多人口中一无是处,该是拖世界后腿的普通人,莫名其妙的来到了本该是个不存在的世界。世界都变了,可是人却没变。该为此烦恼吗?纪凡很是郁闷,可是光郁闷并不能活下去啊——所以,既然没外挂,那么就让自己变成外挂。
  • 沐医生的重生小娇妻

    沐医生的重生小娇妻

    江清婉手刃渣男贱女后结束了自己可怜又可悲的一生,以为自己解脱了谁知重生回到小时候还赐她一个大大的机缘,从此以后好好学习天天向上,考进医科大学,在里面碰见了自己一生的幸福,故事积极向上,甜宠文,无虐。
  • 网游之糟糕法师

    网游之糟糕法师

    暴力法师,妖人战士,贪财牧师…等等!还有黑客大神、正太大叔、风华绝代之人妖?!什么?!就连GM来掺一脚?这游戏没法玩了!!所谓糟糕法师,就是当你以为她已经很糟糕的时候她还能更糟糕,各种意义上的!!或许糟糕的已经不是法师,而是整个游戏也不一定……
  • 轮回的仙

    轮回的仙

    青涩的仙,一念入轮回。百世轮回,只愿你过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