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2657900000001

第1章 连环画探源(1)

一、中国连环画名称的由来

我国的连环画,源远流长,虽有悠久的历史,却无统一的名称。在本世纪初,由于石印技术的输入,通俗读物广为流行,在上海等地先后出版了一些以少年儿童为对象,《连环图画水浒》封面在旧小说插图的基础上蕃衍而成的图画故事书,这便是今日连环画的雏形。由于当时出版这些书的多是一些里弄小书坊,力量单薄,各自为政,有的地方叫图画书,有的地方叫小人书等等。直到20年代中期,上海世界书局出版了《西游记》、《水浒》、《三国演义》等图画书,才冠以“连环图画”这个名称。世界书局是当时仅决于商务印书馆和中华书局的全国有声望的一家综合性的大出版单位,所以,由它出版的这几套书在社会上产生了较大的影响。另外,这几套书虽然都是40开小本本,但每部册数很多,如《三国演义》即分上、中、下三集,每集八册,共计24册。这样的大型套书,在当时确是少见的。在这套书的封面上,还特别标出“男女老幼,娱乐大观”的字样,说明这套书的出版,不只是以少年儿童为对象,而是大大扩展了它的读者范围。还有这些书的绘者陈丹旭等人,又是当时的名画家,画得比较工整细致,因而就更加强了它在读者中的影响。由于这些因素,这套书所标榜的“连环图画”的名称,便很快流行起来,后来就成为这一文艺样式的统一名称。

然则,当时为什么定名为“连环图画”呢?我想可能是:一方面为了强调它的图画连续性的特点,另一方面是为了强调它的内容通俗性的特点,所以采用了“连环”这个在我国具有悠久历史、而为广大群众经常使用的词汇。(战国策·齐策)载:“秦昭王尝遣使者遗君王后以玉连环曰:‘齐多智,而解此环不?’君王后以示群臣,群臣不知解。王后锥以破之,谢秦使曰:‘谨以解矣!’”后来便常以“连环”一词,来比喻紧密相连的事物,如连环计、连环马、连环套等。至今我国民间还流行一种难解的玩具叫作“九连环”,可能和前面提到的“玉连环”相似。懂得方法的人,须上下翻转81次,才能将相连结的九个圆环,套入一柱;再翻转81次,才能将九环全部解下。所以,采用这个名称,除了说明连环画各幅之间紧密相连的关系,也还因为这个词为一般群众所熟悉,而易于接受的缘故吧!

当然,这个名称也不见得确切。正如鲁迅先生所说:“‘连环图画’这名目,现在已经有些用熟了,无须更改;但其实是应该称之为连续图画的,因为它并非如环无端,而是有起有讫的画本”。”因此,后来也曾有人把它称之为“连续画”,或者叫“连环图画小说”。由于“连环图画”这一名称,已经约定俗成,为广大群众所接受,所以,其它名称都没有兴起来。为了简化起见,现在统称之为“连环画”了。

任何事物的定名,除了便于人们识别以外,还说明这个事物已具有成熟独立的品格。连环图画的定名也是如此,因而具有重要的意义。第一,过去它长期被埋没在各种绘画形式之中,如今成为一个绘画的新品种。第二,过去它的作者为各种画家所兼顾,如今有了专门从事这项绘画的作者群。第三,过去它没有固定的形式,如今有了文图相结合的表现形式。第四,过去它没有向群众广为普及的传播媒介,如今通过现代印刷出版找到了和广大读者联系的渠道。凡此种种都说明,连环画从此已具有成熟独立的品格,它将日益兴盛地发展起来。

二、什么是连环画

我们要对连环画进行理论探讨,首先应该对于什么是连环画有一个明确的认识,否则,一切问题将无从谈起。但是,对任何事物若来个界定却又很不容易,常是见仁见智,很难统一。对于连环画的认识,也是如此。这是由于任何事物,都有其多种属性,人们常把握其一端,而忽略其它。另外,事物又常在不断发展和变化之中,我们对于事物性质的认识也常在不断发展和变化。特别是像连环画这样的边缘艺术,带有很大的模糊性,要科学地界定就更非易事了。因此,有入主张研究连环画理论,不必从定义出发,你认为它应该是什么样,就依照你的理解去做,不是可以更好地贯彻“双百”方针吗?这话固然有一定的道理,但如果我们把连环画作为一种学科来研究,特别是作为基础理论——概论来研究,总应该把关于定义的不同认识加以介绍,俾使读者能够进行比较,求同存异,展开讨论。另外,作为一个理论研究者,对问题的探讨,也总该提出自己的观点和看法。认识不同,可以争鸣,回避难题的做法,却是不可取的。

从一些文章和言谈中,我们可以知道对于什么是连环画的认识,大致有以下几种看法:首先,对于它是属于绘画的一种还是一门独立的艺术,有不同的主张。一种意见认为它是绘画形式的一种,即以多幅连续图画叙述一个故事或事件发展过程的绘画形式。另一种意见则认为它既不属于绘画,也不属于文学,而是一种文图相结合的独立艺术。目前,在连环画界和读者当中的大多数人,都持前一种看法。这是因为中国连环画的传统以绘画为主,画家的劳动起着决定性的作用。它长期以来隐藏在各种绘画形式之中,真正在绘画品类中占有一席的地位,也还是解放后的事情。对于一般读者来说,他们见到的连环画读物,因文字脚本已基本上溶于绘画之中,文字只起辅助作用,读者便以欣赏绘画为主,因而也很容易持此看法。但是,对于这种看法,人们也难免提出种种质疑:你说它属于绘画的一种,可是许多画种(如国画、素描、版画、油画、水彩、水粉等)都可以用来画连环画,这岂非自相矛盾?是否意味着这种界定缺乏严密的科学性?实际上,它自与文学结合之后,早已不是单纯的画种了。谁都知道,当前,一部连环画是由脚本作者和绘画作者共同来完成,它的特点是图文并茂,怎能说它仅仅是属于绘画形式的一种呢?为了克服这些矛盾,有人就提出连环画必须建立自身的连环性,使画面脱离文学,形成直观的延续,成为一种“连环性的绘画”。这就背离了连环画文图结合的基本规律,不仅不能克服矛盾,反而走向狭隘的小胡同里去了。另外,在连环画的表现手段方面,也早巳不仅仅限于绘画的形式。如采用摄影的方法,就是今天连环画常用的手段,不仅出版了剧照连环画,电影、电视连环画,近年来还出现了“摄影小说”这个新品种。所以,从这个意义上讲,连环画的“画”,今天也不能限于“绘画”的理解,还应包括“图像”的含义,再说它仅仅是一个画种,当然就很不够了。从上述种种论述来看,说连环画仅仅是绘画形式的一种,显然已不是准确的科学的界定。而且,这个界定不仅不能准确地说明问题,还限制了连环画事业的发展,不能等闲视之。然则,连环画究竟能否冲出画种的范畴,成为一门独立的艺术呢?目前持此一看法的人,虽然还不算多,但它具有很强的活力,将越来越为人们所接受。因为连环画发展到今天,不管你承认不承认,在文图结合的规律支配下,实际上它早巳成为一个独立的艺术品种了。它有众多的从事这项业务的工作者,包括编辑、脚本编者、绘画作者等一大批专业的队伍。这一业务,既非绘画界所能包办,也非文学界所能兼顾,它的发展和兴盛主要依靠长期以来在连环画界忘我奉献妁那些人。在广大的读者心目中,连环画也早已成为一种独特的出版物,读者从中可以得到文图相结合的独特的艺术享受,这是其它任何艺术品种无法代替的。另外,近年来连环画的理论研究也有很大的发展,不仅有专门的论著出版,还有专门探讨理论的刊物。许多实践经验,得到很好的总结;许多理论课题,正在深入讨论,这也是有目共睹的事实。当然,我们连环画的理论研究,还没有建立起完整的体系,有待于我们继续努力。从不认识到认识,从不承认到承认,从无到有,这是任何新学科在建立和发展过程当中必然经过的一些步骤,带有很大的普遍性。因此,我们觉得连环画是一种独立艺术的观念,必将越来越得到更多人的认识和承认,这是对于什么是连环画探讨的一个发展总趋势。

其次,人们从连环画的两个构成要素——脚本和绘画在结合中应该占有的位置及其组合关系来考虑,对连环画的界定也有不同的认识。一种意见,强调绘画的作用。比较有代表性的说法认为绘画是“虚幻(指画家的创造)的空间”,连环画则是“虚幻的空间流”,流即连续性。这种连续性不意味着只是合乎文学情节(故事),或某一事件发生、发展、终结的过程,而重要的是艺术家的思维、情感的流衍过程。另一种意见,则强调文——即脚本的作用,认为连环画就是故事画,没有故事的连环画不叫连环画。连环画是以文为主,它必须依赖于文字,属于再现性的绘画。这两种意见,前一种强调连续性,后一种强调故事性。其实连环画画面的连续性和所表达内容具有的故事性是密不可分的。没有连续性就没有故事性,没有故事性也就没有连续性。显然,各执一端是不够全面的。因此,持以上观点的人并不很多。大多数人的意见,则认为连环画是文图相结合的艺术,认为连环画是语言艺术和造型艺术联姻的产物,因而兼有两者之长,又受文学和绘画规律的双重制约,从而形成一种独特的边缘艺术。对于文图相结合的认识,也不尽相同。有人则说连环画是文字和画面(而非文学和绘画)密切结合的艺术。这既有界定的广义狭义之分,也有对内容的不同认识。也有人认为文图结合的提法不够准确,因为中国画的画和题跋的结合,也是一种文图结合,并非连环画所特有。可是,中国画与题跋并非必然要结合的关系,而是可有可无的。而连环画的文图结合,却是必然的,绝对不可缺少的。这是二者不容混淆之处。其实,我们如今常说的连环画是文图相结合的艺术,是一种简化的提法。准确地说这里所说的文,不单是意味着文字,主要是指文学故事;这里所说的图,也不单是意味着绘画,而是指能够叙述故事的连续画面。所以,所谓文图结合艺术,即以连续的画面来表现文学故事的艺术。

其三,从对于连环画包容的范围来说,论者掌握的尺度亦有广狭之分。当然,也有介于中间的看法,例如有一种主张认为:“看上去像连环画,就是连环画。”没有具体标准,完全由主观意念来定,可能很宽,也可能很窄。广义论者也有不同的主张,有的认为凡内容有关联的多幅组画,都可说是连环画,如历代画家画过的《九歌图》及现代的《婚姻法图解》等。有的则认为描绘有联系的生活情景或工作过程的多幅画,都是连环画,如战国出土文物(宴乐、渔猎、攻战纹壶纹饰)和古代的(耕织图)等。还有的认为凡在一幅长卷中描绘了事物空间延伸的,皆可称为连环画,如《长江万里图》和传为吴道子所绘的《捉鬼图》等。对于这些“扩大化”的主张,不少人并不赞成,认为这些作品有的缺少连续性,有的没有故事性,有的只能说是图解,因而都不能算是连环画。狭义论者,也有不同的看法,有的认为连环画必须是画,像摄影之类的作品,就不应列入;有的则认为连环画是“严肃”的绘画,连环漫画则不应列入。明确持这一看法的人不多,但默认的人却不少,因此,它对中国连环画发展的影响是深远的。

总之,对于连环画有不同的界定,正说明事物的复杂性和认识它的艰巨性。我觉得只有在长期实践和反复探讨中,才能使我们的认识不断深化,才能更好地把握住连环画艺术的本质。

三、中国连环画的诞生

中国连环画究竟诞生于何时,这是一个尚待研究解决的问题。一方面,如前篇所述,大家对于什么是连环画的看法不同,因而对何时已有连环画的认识也就各异。另一方面,我们所掌握的古代绘画史料仍在不断发掘之中,所以对此问题的认识亦在不断发展和变化。由此,对于中国连环画究竟诞生于何时,便众说纷纭,难有定论。

同类推荐
  • 古典音乐的巨匠时代

    古典音乐的巨匠时代

    在本书中,田艺苗以她“穿T-shirt听古典音乐”的态度,从最经典的、大家最熟悉的音乐和音乐家写起从巴赫(J.S.Bach)到勃拉姆斯(Brahms),从1685到1897年以12位巨匠的故事为入口,系统讲述了古典音乐最辉煌的岁月。在这本小书里,古典音乐不再正襟危坐,听古典音乐也可以穿T-shirt。
  • 发现岩画

    发现岩画

    岩画始于史前,是人类造型艺术的滥觞,开创了原始艺术的先河。岩画反映了远古以来的经历和成长,是人类生存活动的真实记录和连续性的历史篇章。宁夏有着丰富的岩画,是一座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文化宝库,内涵丰富,博大精深,是我国岩画发祥地之一,在世界岩画之林中占有一席之地。说起宁夏岩画就不能不提到李祥石。李祥石是原西北第二民族学院岩画研究中心研究员,自20世纪60年代末第一个发现贺兰口岩画至今,在岩画的世界里,李祥石留下了一串串真实而执著的足印,从岩画爱好者成为专家,凭着对岩画的挚爱,默默奉献,锲而不舍,在探索中他找到了人生的支点。
  • 笛语新说

    笛语新说

    欣闻曹晓磊先生编著的《笛语新说》一书即将出版,我感到甚是喜慰。关于器乐演奏教育教学的专门著述在我省范围内为数不多,笛子演奏类的专著更是少之又少。今天,曹晓磊先生以他从事笛子演奏和教学的亲身感悟及切身体会和多年的实践经验,倾全身之力编著了这部新书,为我省的笛子演奏艺术,注入了新的活力。
  • 不闲居集

    不闲居集

    《不闲居集》洋洋近百篇,洒洒30余万字,记下了韦君琳在艺术领域求知、求进、求成、求精的步履和心得,记下了他对那些他所崇敬的前辈长者和同气相求的朋友们的艺术道路、生活剪影、多彩人生或艺术生活中的点点滴滴。
  • 水墨欢歌:少儿水墨画表现与作品赏析

    水墨欢歌:少儿水墨画表现与作品赏析

    《水墨欢歌少儿水墨画表现与作品赏析》为《赢在美的新起点丛书》中的一本,该书不仅详细介绍了水墨画的发展、工具材料、表现形式、语言等内容,还系统介绍了水墨画的用笔、用色、用墨等技法,从认知感悟、作画的步骤等方面将水墨画的绘画技巧从易到难,由浅入深一一进行解析。该书打破少儿水墨画的传统教育方式,不拘泥于传统的程式束缚,更注意对少儿进行美的敏悟和感觉的持续,有利于儿童的创造性向更广阔的审美领域发展。
热门推荐
  • 中原沦陷

    中原沦陷

    西晋被灭避天山,二十年后入中原。为复晋室寻四剑,千山万水不拒难。两族胡人起内乱,舍身相救慕容燕。岂料年少误红颜,可是胡汉不共天。醉卧挥剑斩红线,机缘巧合遇牵绊。两剑无踪两剑现,委曲求全邀敌谈。心怀异心聚四剑,一起共赴长白山。过河拆桥遇艰险,青铜门后人心寒。破而后立重见天,惊天之秘送南边。东晋宰相误人言,一入相府遭暗算。大难不死命已残,心灰意冷抛偏见。辅佐冉闵定江山,驱除鞑虏休论断。冉闵功成把脸翻,待已察觉为时晚。对天发誓绝后患,重启青铜得箴言。中原沦陷两百年,世事沧桑终变迁。大隋灭陈只一战,汉人重统汉河山。司马风寻神兵、盗古墓、连横合纵……将手中乾坤剑一举,人定胜天!
  • 宠儿宠儿

    宠儿宠儿

    主人公叫宠儿,但是并不得宠,只是普通的不能再普通的一个女孩,由此上天开了一个大玩笑,她也就此演绎了不一样的故事……
  • 十主降临

    十主降临

    混沌初开,十位宇宙之主诞生,他们创造了宇宙千千万万的星球和生命,却不知为何,来到了刚创造的地球,住了下来……亿万年后,他们转世成人类,在华夏中生活着……当他们恢复记忆和实力,种种危机就降临到了地球。看他们如何解决危机,重回宇宙之王的宝座!
  • 菲使月记

    菲使月记

    她是血族最受疼爱的小公主,却不想7岁加冕前一天晚上,鲜血染红了窗外的白蔷薇,而她却是唯一存活的,面对这一切,她心中莫名燃烧起了一团复仇的火焰,不惜与他定下禁契“世人若谤我,欺我,轻我,笑我,辱我,我定当双倍,十倍,百倍,千倍,万倍奉他”
  • 嗜血鬼王追冷妻之西女国陛下

    嗜血鬼王追冷妻之西女国陛下

    他,是来自异界的王者,她,是活在神界狭缝中的皇者。当嗜血冷酷,心狠手辣的王者对上冷心冷情,杀伐果断的皇者。他说:“输了我,给我暖床,赢了我,我便嫁与你。”她则面无表情,淡淡说道:“幼稚。”转身便消失无影。从此,一个人人畏之的王者走上了追冷妻的不归路而不亦乐乎……
  • 万民颂

    万民颂

    “自太古盘古开天辟地,尔后四万万八千年,始有女娲造人。人者,万物之灵源自世间草木之精,禽兽之特者,未有若人之出类拔萃。自此已降十万八千年,人类灵智渐长,与万物之别愈明,天下独尊之心觉醒,反觉自身之短,盖因春秋一梦,人力有限。于是探天地至理,合自身经脉,修习道法,盼可追日逐月,享天地之美好,而所修习之道法,谓之修真。
  • 快穿我家的宿主小可爱

    快穿我家的宿主小可爱

    这是一个主神大人扮猪吃小可爱的故事。他是九重天上尊贵而遥远的主神大人。而她是一个小可怜,在一次意外中,她失去了记忆,而后,被主神所救又被主神养了下来。为了报答主神的救命之恩兼养育之恩,她前往三千小世界主神的神魂碎片…(事实就是主神自导自演散了自己的神魂碎片,被蒙在鼓里的只有小可爱)本眠不喜欢小可爱和位面里的男主女主勾心斗角,所以,每个位面都是男女主宠着小可爱的。本文男主身份是原来小说中没有的,直到小可爱去了任务位面,才会生成出来一个新身份给男主。
  • 我若安好,她定是晴天

    我若安好,她定是晴天

    一场意外中,他们从陌生人变成了最熟悉的人,幸福也好,心酸也罢他们都一一踏过,可越是以为到尽头的时候,越来越多的秘密暴露在他们面前……前方模糊的路,谁都看不清楚,当他们都看尽人间百态,体会世间沧桑的时候,他们,却因为她的无知,她的固执,早已天涯一方……
  • 家有小天才

    家有小天才

    本书介绍了孩子生活的家庭环境、学校环境、社会环境,孩子成长过程中的心理环境、语言环境等,都会对他们产生深远影响。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