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2653300000030

第30章 禅与理性和感性(2)

无相的相有两种:①现象,是外在的物相;②观念,是心理的心相。相无定相,故名无相。今天在座的三千多位听众之中,有许多人是研究法律的,法律也是因人、因时、因地而异,时常顺应环境的变化及时代的进步,已立的法也会修正再修正,许多科学家发明的理论,也经常被后来的科学家修正。所以“无相”的意思,是指没有不变的定相,既无定相,当然是暂时的使用而不是永恒的律则了。

曾有一对夫妻婚后来见我,我对新郎说:“恭喜你得到了一位如意夫人,既聪明又貌美,秀外而慧中。”这位男居士立刻说:“师父,《金刚经》上说“无我相、无人相一,我的太太如果经常年轻貌美永远不变的话,师父应该恭喜我的,可是她今天是个美女,再经过几年生儿育女,渐渐地鸡皮鹤发老态龙锺黄脸婆一个,根本不值得恭喜。我是无可奈何而结婚,反正是人嘛!总是要结婚,否则人家把你当作怪物看待,自己也不舒服、不好受,所以我才结婚。”

“你为什么不学我做和尚?”

“师父,我有自知之明,做和尚没有想像中的容易,何况我自己也清楚我不是当和尚的料,因此,被我太太看上了。”

“我相”是指我的价值,是对自己的价值所作的判断、估计、肯定,其中也包括身外所拥有的财产、名位、权势等等。

请问诸位的我相,就是永远像你现在这个样子吗?一定不是。今天在座的诸位,大概都是二十岁以上的人了,你们在十六岁时和现在一样吗?当你活到八十岁时,是不是也能保持跟现在的你一模一样?

最近我去了一趟日本,在日本的师长、同学、明友们,也都十八年未见了。当被此一见面时,他们都会对我说:“啊!你一点也没变,还是当年那个样子。”

我却给他们浇了冷水:“你似乎变了,头上多了几根白发,脸上也多了数条皱纹,眼下增加丁两只眼袋,十八年前,你的腹部还没那么挺出,现在的你已是大腹便便,很有福气的样子。”

“怎么一见面就说这种令人不舒服的话?”

“你承认不承认都是一样,我很清楚十八年前的我,不像现在这个样子。”

我随手取出十八年前跟他们的合照:“你像他吗?我又像他吗?”

“唉!真没想到我们变得那么快!”

佛法讲的“无我相”,便是绝对没有办法将身体的面相、身相、心相当做真正或绝对的我相,这仅仅是暂时的现象。有些人从小到老,观念和性格永远不变,请问世上真有这种人吗?我们只能说他没有什么进步,却不可说他没有变化。其实,人的思想观念和价值判断,随时都在变迁。

俗语说:“活到老,学到老。”自己陪伴他人成长,也经由别人带着自己成长。我自己也时常觉得自己的成长很慢,譬如在我年轻的时代,世界上还没有发明电脑,现在我的弟子和学生,几乎人人都会使用电脑,我非常羡慕他们。可是我也有些进步,我虽不会操作,却会叫弟子们使用电脑,我是跟著弟子们成长了。我的我相当然也跟以前不一样了,我相就是我的价值,我的价值不会停留在同一个位置上,既不停留,天天变化,就没有不变的我,既然没有不变的我,就是无我相。

《金刚经》还有一句“无人相”的名词。有一次,一位居士对我说:“师父,佛法可以说无我相,但是不能说无人相。因为无我相表示谦虚,无人相岂非表示目中无人,目空一切。”我告诉他,佛法不是这么解释,无人相的意思并不是否定他人,而是当自己做任何对人有利益的事之后,心中没有任何一丝的牵挂,绝对没有患得患失、有得有失的心态产生。或是,别人对我们做任何好事或坏事,心里也不要有牵挂。不牵挂并不等于忘恩负义、过河拆桥,而是自己不跟他人有绝对对立的态度和存心。只有恶法,没有恶人,仅有众生造了恶业,没有众生是恶众生:佛说,一切众生都有佛性,都能戍佛,昕以不要对心外存有对立的人,以为他们是坏人。有人做了坏事,我们希望协助他们纠正、改善、疏导,促使他们不做坏事,不存坏心,人毕竟都是人,绝不可放弃任何一人。佛度众生,绝不对任何一众生失望,如果这一生没有办法度他,他也不接受你的度化,只有暂时放下,默默祈愿,下一生或再下一生,能够度他。佛骂一切众生,可历经千万劫来帮助疏导。所以,无我相、无人相的主要意思,是不要跟人产生对立,没有界限,没有对立,才是真正的无人相。

七、大慈大悲是感性的超越

慈悲有三个层次:

(一)生缘慈

对众生慈悲,有其特定的对象,也就是有亲疏、厚薄、远近、缓急之分。

一切的众生都有佛性,都能成佛,所以是一律平等的。但在第一个层次裹的人,如果是采取这种观点,一定会出问题。

当你父母生病,家中的猫或狗也同时染上重病,都在濒临死亡的边缘。请问,在这种情况之下,何者应先送医?如果基于等慈一切众生的理念,应该将父母及猫狗同时送医治疗。万一人手不足,人的医院有别于动物医院,究竟先迭父母还是先送猫狗?如果真有这么个难题的话,就很颠倒了,应该有亲疏、厚薄之分。

当你父母病危,同时儿女也得急病,他们各自生了不同的重病,需进不同的医院就医,此时,何者较重要?何者优先送院?父母?儿女?中国人讲伦理、孝道,当然先送父母入院治疗。因为儿女死了,还可以再生,纵然生不出来,可以领养子女;父母仅此一对,死了再也没有了。西方人的观念可不同,他们认为儿女的前程光明远大,父母已是日暮西山迟早总要死的,所以先送儿女就医。这不能说明何者对、何者错,却可说明生缘慈的层次。

(二)法缘慈

不管对象是谁,一律平等对待。只要众生有需要,正巧我有这分力量,便不考虑对象是谁,就给他所需要的。例如:父母现在需要我的经济帮助,我马上倾囊而助之;若有不是认识的人需我帮助,也是毫无保留地给予。在这层次,尚有给的对象、所给的东西,也有布施及付出的心愿。一般人如果这么做,家庭可能会破碎,伦理也许瓦解。菩萨的精神,却是平等的布施。

(三)无缘慈

也就是“大慈大悲”。意思是说,在任何时、地,对于任何人,有任何需求,便能恰到好处、恰如其分、适时而给。布施的行为做过以后,心中不留一丝痕迹,如鸟在空中飞过,无迹可寻。救人以后,心里了然曾经救人,但是对于救人这件事当作没有发生。救人是因为这个被救的人,有他的善因缘促使他被拯救,跟我没有关系。这种层次的无缘大慈,只有佛及大菩萨们如观音、地藏、文殊、普贤等方做得到。凡夫虽然做不到,也必须了解学习,最高的慈悲,是有这种方式。

儒者所言:“高山仰止,景行行止,虽不能至,心向往之。”是勉励凡人也要见贤思齐,希望自己也能逐步地迈向圣贤的目标。在佛教而言,这就是发菩提心,是要求自己效法佛和大菩萨们的心行。

也有许多人会发自私自利的菩提心,祈望自己早日成就,因此,老是要求周遭的人,先来成就他、护持他,待他一旦得大成就、具大力量时,再来济度众生。持这种观念,虽然没有什么不对,却不是真正发菩提心的标准和榜样。真正发菩提心,是要无条件、无目的的付出,专心一意地在心中发愿如何去化度一切众生,从不会想到自己这么做值得不值得。

数日前,某杂志的编辑来访间我说:“现今的社会和世界都十分的混乱,人心不愿向善,全是自私自利,所做出来的事也都是损人利己,就法师的观点看,该怎么办?”

我说:“我没有自己的观点,佛法住世是以六种波罗蜜来度化众生。”波罗蜜的意思是超度、超越、度号、救济、度过。六度中的第一波罗蜜是布施。在我写给我们法鼓山的僧俗四众弟子共勉语中,有这么两句话“布施的人有福,行善的人快乐”,所以,要救济我们的社会,改善我们所处的人间,必须要以付出为第一优先的方法。或许有人不赞同:“哼!我又没有什么多余的东西,拿什么去布施?”或者想:“如果将东西布旋掉了,它又如何回来?”

布施是很微妙的事,布施如挖井,如将土挖得愈大愈多、则井中的水量越广越深。这种理念不仅仅是佛说,中国的老子《道德经》也曾这么说:“圣人不积,既以为人己愈有,既以与入己愈多。天下之道,利而不害:圣人之道,为而不争。”

同类推荐
  • 禅宗经典智慧故事全集

    禅宗经典智慧故事全集

    聆听圣哲教诲,汲取人文涵养,感受生命关怀,获取智慧启迪,当你为人生的种种烦恼所困时,当你为生活种种不平怨恨时,请读一点儿禅的故事吧!凝聚着东方智慧的禅宗以其对个体生命和心灵的关注,对真实人生的追求,空前绝后的惊人妙语和大智慧,让人拍案叫绝,回味无穷。
  • 佛心领悟:领悟佛学中的人生智慧

    佛心领悟:领悟佛学中的人生智慧

    即心是佛。佛心是什么?佛心就是佛的一切,或者说是佛的精神、要旨。佛心并不仅存于寺院中,更存于日常生活和工作中。本书共分八章,分别是佛心是放下,佛心是宽容,佛心是智慧,佛心是无欲,佛心是平常心,佛心是慈悲,佛心是力量,佛心是随缘。每一章下均设若干节内容,每一节下分“佛陀格言”、“佛学故事”、“佛心领悟”、“佛心慧语”、“佛林百科”等板块内容。本书通俗易懂,抛开了那些令平常人难以读懂的佛学理论,很好地阐释了“佛法本平常”这个主题,使读者可以无障碍地理解佛理、感受佛法。以一颗佛心去看待人间万相,怀一颗佛心去做人做事,你就是佛。
  • 爱是勇者的游戏

    爱是勇者的游戏

    在这本书中,年轻的仁波切首先展示了自己对众生的爱和探索真理的勇气。他用朴素的语言,谈论真相、美、信念、痛苦、祈祷、当下等终极问题。这些讲述坦率、幽默、智慧。作为与众不同的生命引领者,他说“宗教的目的从来不是跟从宗教本身,而是透过教法去改变自己”。他祈愿所有的读者,“读到这本书后,不是增添了某种知识,而是成为一个放松、自在、清净的人,成为智慧的勇士。生活不再是一个障碍,而成为一个欢乐的游戏”。
  • 佛的故事(中华国学经典)

    佛的故事(中华国学经典)

    中国传统文化博大精深,包罗万象,远不是一本书所能囊括的。本书只是选取其中部分内容分门别类进行介绍。我们约请的作者,都是各个领域的专业研究者,每一篇简短的文字背后其实都有多年的积累,他们努力使这些文字深入浅出而严谨准确。与此同时,我们给一些文字选配了图片,使读者形成更加直观的印象。无论您是什么学历,无论您是什么年龄,无论您从事的是什么职业,只要您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爱好者,您都可以从本书中获得您想要的。
  • 往事百语(三)

    往事百语(三)

    回想我的一生,曲折多变,苦难连连,往往因为长辈的一句话,或是师友的一句话,若有所悟,牢记在心,继而活用,成为我一生待人处世的格言,从其中得到了无尽的般若宝藏。即使面临山穷水尽的困境,仍能坚忍不拔,无怨无悔。令我深深体会一句话所散发的力量。
热门推荐
  • 次元学园都市

    次元学园都市

    年少有梦,青春有爱!在魔禁原设定上略微改动,御坂美琴,初音未来,次元混乱...正直青春年少的我们满怀憧憬与挚爱,与学园都市里的一位位少年少女一同。内心希望过着平静的生活,但当深渊的黑爱席卷,身为超能力者的我们,怎能坐视不顾呢!?
  • 梦醒时见你

    梦醒时见你

    “林深,我总是喜欢着你的,物极必反,我也总是恨你的,但是,感谢你,陪我度过的一整个青春,一段无知的青春,即使,没有陪我走到最后...”
  • 名侦探柯南之推理破奇案

    名侦探柯南之推理破奇案

    我叫工藤新一,是专门解决棘手事件的高中生名侦探,有一天不幸被犯罪组织灌下毒药,身体突然缩小,变成江户川柯南,虽然外表看似小孩,头脑却如大人般聪明,我相信真相只有一个,本书是以名侦探柯南作为续写。
  • 喜欢的不出现出现的不喜欢

    喜欢的不出现出现的不喜欢

    (顾也和陈越甜甜的恋爱)你忽然不经意间说:“你还笑我,其实我希望有个如你一般的人”。后来偶然把这句话写在纸上,是nhxw。反过来就是“我喜欢你”!喜欢就去表白啊大不了连朋友都做不成。做朋友有什么用我又不缺朋友我缺你你信不信真的有人隔了3,5年不见,还是一如既往的喜欢你
  • 不惑之年话健康中年须知

    不惑之年话健康中年须知

    本书包括《具德萨迦派持教鄂、宗、擦三大支派的观点概述正士喜言》及《雪域藏地金刚座具德萨迦寺》两部分,为了方便刚接触萨迦派及萨迦寺的研究者和寺院导游等读者而编写。
  • 叶落风不起

    叶落风不起

    前生,她努力生活却被活活虐杀重生后,她发誓一定不会再努力!且看一个天天梦想着姐凭弟贵的通灵丑女如何在乱世里坑蒙拐骗,心想事成!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对眼就是你

    对眼就是你

    宠妹狂魔与霸气女“学渣”的爱恨情仇某言:啧,伤风败俗,带坏我妹妹宛:……?一段时间后某言:宛宛,也看看我吧宛:滚吧你,我要清清妹妹某言日常今天老婆又是重视妹妹的一天妹妹是我追妻路上的绊脚石清清:????……
  • 我又犯什么错了

    我又犯什么错了

    “哎,老师,你听我解释”琳笙在前面跑着,书包斜挎着“你个小兔崽子,就知道惹祸”老师一手拿着高跟鞋,边在后面追着边喊着“小兔崽子,你别跑”“老师,你歇着,我会好好管教她的”一只手伸了出来,拦住了老师“森谭啊,你来的正好,管管琳笙,一天天的,就知道欺负人家小学妹”琳笙拉着森谭的衣袖,躲在他的身后“老师我没有,明明就给人家糖吃”“嗯哼?不乖了,给其他女孩子糖吃,不怕我把你奶瓶打掉”
  • 拯救樱之国

    拯救樱之国

    【已完结】星野西瑾是个穿越女,她在那个世界活了17年,一直都觉得,她喜欢的人是工藤新一。但那位月光下的魔术师先生却在她唇心印下轻吻,对她说:“有没有兴趣当我这个小偷的女朋友?”——穿越中的再穿越,是巧合,还是注定?宝藏和暗号交织,是阴谋,还是最终的那个答案?当樱之国的Savior小姐被俘成组织傀儡,面对组织内部的黑暗与光明,当挚友、爱人纷纷倒在她的手枪之下,当最后结局的到来,不知他们还能守得住最初的愿望,幸福一生?——在快斗中枪后醒来,他会低怨,“西瑾,我现在竟然没有力气吻你。”而在西瑾吃下毒药之前,她也说出了,“快斗对于我来说,是想要与他厮守一生的那个人,在将来,我会跟他结婚,将他的姓氏冠于我的名字之上。”她一直觉得,如果她能活到那个时刻,简直就是太幸福的事情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