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2629300000056

第56章 良心与内疚(1)

文明用什么方法来抑制与自己对抗的攻击性,使其无害,并且可能摆脱它呢?我们已经认识到了其中的几种方法,但是尚未发现似乎是最重要的方法。对此我们可以在个人的发展历史中加以研究。如果使个人的攻击愿望变得无害,这将会给他带来什么呢?将会带来某种十分重要的东西,我们也许从未猜测过它,然而它却是很明显的。他的攻击性将会转向内部,实际上也就是回到其发源地——即指向他的自我。在那里它被一部分自我所接管,这部分自我作为超我使自己与自我的其他部分相对立,并且总是以“良心”的形式,用自我本来喜欢在其他的、外部的个体上予以满足的同样严厉的攻击性来反对自我。严厉的超我和受制于它的自我之间的紧张关系被我们叫做内疚感,它表明了一种对惩罚的需要。因此,文明通过减弱、消除个人的危险的攻击愿望,并在个人内心建立一个力量,像一座被占领的城市中的驻军一样监视这种愿望,从而控制了它。

至于说内疚感的起源,分析家和其他心理学家有着不同的观点;但即使是分析家也发现要解释这一问题不是那么容易的。首先,如果问一个人怎么会有了内疚感时,我们就会得到一个不容怀疑的答案:当一个人做了某种他知道是“坏的”事情时,他就会感到内疚(虔诚的人们会说是“邪恶的”)。但是我们看到这一答案并未讲出什么东西。也许通过稍稍考虑,我们会补充说,即使一个人没有真正去做坏事,而只是意识到自己想要干坏事,他也可能会感到内疚的。于是有人会提出这样的问题:为什么要把做坏事的意图和做坏事的行为等同起来呢?然而,两种情况都包含着这样的意思,就是他已经认识到坏事是应该受到谴责的,是不应当做的。这一判断是怎样得到的呢?我们可以否定存在着一个原初的即天生的辨别是非的能力。坏事对于自我来说常常并不是什么有害的或危险的东西,而是相反,可能是自我所欲望和欣赏的东西。因此,这里有一个外部的影响在起作用,恰恰是这一影响决定了什么是好事,什么是坏事。由于一个人自身的情感并不会把他引向这条途径,所以他必须有一个服从这一外部影响的动机。在个人孤立无援的情况下和对别人的依靠中,可以轻易地发现这一动机,我们可以恰当地把这一动机称为对丧失爱的惧怕。如果他失去了他所依靠的人的爱,也就失去了免受种种危险的保护。首先,他就会面临这个较有力的人用惩罚的形式来显示其优势的危险。所以在最初,坏的事物就是使个人受到失去爱的威胁的事物。因为害怕那种丧失,也就必须避免那种丧失。这就是为什么一个人干了坏事和准备干坏事之间存有多大差别的原因。无论哪一种情况,只要被上述权威所发现,丧失爱的危险就会降临,并且在任何一种情况下,权威的做法都是一样的。

这种精神状态被叫做“内心惭愧”,但实际上它不应得到这一名称,因为在这一时期,内疚感显然只是一种对失去爱的恐惧,一种“社会性的”焦虑。在小孩子中间,内疚感绝不会是任何其他东西,但是在许多成年人中,它也只是被改变到这样一种程度,即父亲的或者双亲的位置被一个更大的人类集体所取代。因此,只要这些人确信权威不会知晓他们所干的坏事,或者不能责备他们,他们就习惯于允许自己去干种种可能给予他们享乐的坏事;他们所害怕的只是被发现。如今的社会大多必须认真对付这种精神状况。

只有在外部权威通过超我的建立而内在化后,情形才会有一个很大的变化。良心这一现象于是达到了一个较高的阶段。实际上,直到现在我们才应当谈论良心或者内疚感。也正是到了这时,对于被发觉的恐惧不复存在了,而且做坏事和想做坏事间的区别也全然消失了,因为一切东西都瞒不过超我,即使是思想也是如此。从现实的观点来看,上述情况的严重性确实已经消失了,因为新的权威超我并没有我们所知道的虐待自我的动机,而是与自我紧密地结合在一起。但是遗传的影响却使过去的和被超越的东西继续生存下来,以致人们感到事情从根本上讲就同它的开端一样。超我使邪恶的自我遭受同样的焦虑情感的折磨,并且寻找着通过外部世界来惩罚自我的机会。

在良心发展的这第二个阶段,它呈现出一种特性。这种特性在第一阶段是没有的,并且不再那么容易解释了。因为一个人越是正直,他对自己的行为就越是严厉和不信任,所以最终恰恰是这些最圣洁的人责备自己罪恶深重。这意味着美德丧失了一部分应得的奖赏;驯服和节制的自我并没有获得它的忠实朋友的信任,它获取这种信任的努力看来是徒劳的。我相信很快就会有人提出异议,说这些困难是人为的,并且有人会说更为严格和保持警惕的良心恰恰是一个守道德的人的标志。此外,当有德性的人称他们自己为罪人时,他们并没有错,因为他们在很大程度上受到本能满足的诱惑——因为众所周知,诱惑只是在频频受挫后才会增强,而对它们的偶尔满足却会使它们至少是暂时地被削弱。道德学领域充满了问题,它呈现给我们另一个事实:即恶运——外部挫折——大大增强了超我中良心的力量。当一个人一切都顺利时,他的良心便是宽容的,并且让自我做各种事情。但是当恶运降临到他头上时,他就检查他的灵魂,承认他的过错,提高他的良心的要求,强制自己禁欲并且用苦行来惩罚自己。整个人类已经这样做了,而且还在这样做。然而,这一点很容易用原初的、早期阶段的良心来解释。正如我们看到的,在良心进入超我阶段后,这一早期的良心并没有被放弃,而是始终和超我在一起,并作为它的后盾。命运被认为是父母力量的替代者。如果一个人不走运,那就意味着他不再为这一最高力量所爱,并且由于受到这种失去爱的威胁,他就会再一次服从于他的超我,即父母的代表——在他走运时他总是忽视这一代表。在严格的宗教意义上,命运被看做是神的意志的体现;在这里,上述情况更显而易见。以色列人相信他们自己是上帝的宠儿,而且当伟大的天父将一场接一场的不幸降到他们头上时,他们从来没有动摇过对于天父与他们关系的信念,或者怀疑上帝的威力和正义。他们用先知作为天父的代表,向先知宣布他们所犯的罪过。由于他们的内疚感,他们创造了具有教士的宗教,它包含极其严格的训诫。原始人的所作所为则极为不同。如果他遇到了不幸,他不是责备自己,而是责备他的物神显然没有尽到责任,并且他不会自罚而是鞭打他的物神。

因而,我们懂了内疚感的两个来源:一个是起源于对于某个权威的恐惧,另一个是后来起源对于超我的恐惧。第一个坚持要克制自己的本能的满足;第二个也是这样做,迫切要求进行惩罚,因为被禁止的欲望的继续存在是瞒不过超我的。我们还知道了超我的严厉性——良心的要求——是怎样被理解的。它只不过是外部权威的严厉性的延续,它继承了后者而且部分地取代了后者。现在我们可以看到,对本能的克制是在怎样的关系中坚持内疚感的。最初,对本能的克制是对外部权威的恐惧的结果:一个人为了不丧失外部权威的爱便放弃了他的满足。如果一个人实现了这样的克制,他就可以说是服从于外部权威了,并且也不再有内疚感了。但是对于超我的恐惧,情形就不同了。在这里,对本能的克制是不够的,因为本能的欲念依然存在并且不能瞒过超我。因此,尽管做了克制,内疚感还是会发生的。这就在超我的建立过程中,或者说是在良心的构成中,造成了一个很不稳定的条件。对本能的克制再也没有全然自由的结果了;虔诚的节欲也不再保证会得到爱的奖赏了。外部不幸的威胁——失去爱和外部权威的惩罚——已经换成了永久的内心的不幸和加剧了的内疚感。

同类推荐
  • 谁在控制我

    谁在控制我

    父母、夫妻、亲朋好友甚至是你不认识的人都会迫使你做一些事情,这就是我们身边无处不在的控制。那么,我们该怎么逃离这些控制呢?不妨看看这本《谁在控制我》,或许,它能给你带来很重要的帮助,让你避免控制欲带来的烦恼。
  • 女人的心理,男人的思维

    女人的心理,男人的思维

    以结婚为目的的谈恋爱,就是对自己耍流氓!只有女人最了解女人,也只有男人最了解男人。这是一本讲两性社交心理的书,是资深女性PUA绛妖精集大成之作,涵盖两性交往的诸多方面,具有很强的实际操作指导能力。与很多心灵鸡汤不同,本书有非常真实的案例,细节丰富,几乎都是日常能遇到的情况,有非常高的实际操作含金量。绛妖精点评犀利,表达到位,在点醒你的同时,更是提供稳准狠一学就会的社交技能!让你在实战中对症下药,读懂社交当中的异性心理,从此只赢不输。
  • 想象力统治世界

    想象力统治世界

    世上没有什么救世主,也不靠神仙皇帝;世上没有什么救世主,也不靠耶稣上帝;世上也没有什么能够束缚全人类的力量,唯有我们自己的想象力。能够拯救我们的唯有我们自己,唯有我们的想象力,就如同第一个从树上走下来的类人猿,促使类人猿进化成为人一样,想象力会使人类自身发生心灵的革命,从而超越机器人等一切“智能人”,超越自身的种种束缚,进化成为智慧、和谐的新的人类。
  • 读心术:可怕的心理学2

    读心术:可怕的心理学2

    当下的你,或许烦恼缠身而自卑无斗志,或许怕与人打交道而纠结不已,或许被爱情折磨而遍体鳞伤,或许为婚姻的各种矛盾而绞尽脑汁,或许为玩不转职场而郁郁不得志……为什么会有这么多烦恼?就在于看不透人心,理不顺各种人际关系!风靡日本的读心术教你3分钟看透人心,了解真正的自己,看透他人真正的内心!作者从自身、交流、恋爱、家庭、职场五个主题切入,细数了生活和工作中的各种烦心事,从心理学的角度进行剖析和解读,提出了简单实用、方便有效的解决之道。早一点读本书,早一点看透人心——其实人心没那么可怕!
  • 大学生的人格维度与心理健康研究

    大学生的人格维度与心理健康研究

    作者在广泛参考国内外及港澳台专家关于心理健康标准论述的基础上,通过开放式问卷,大量搜集大学生群体对心理健康的看法,据此制定出评判大学生人格特征的词汇表,让大学生自己作评价,最后作探索性因素分析,提取出心理健康大学生的人格维度。另外,作者在深入研究心理健康大学生人格维度的基础上,还系统而详细地探讨了大学生的自我效能感与学习、大学生的孤独感与恋爱、大学生的焦虑与社会支持、大学生心理健康与学生社团、大学生心理健康与贫困、大学生心理健康与校园流行语、大学生心理健康与主观幸福感、大学生心理健康与价值干预、大学生心理健康与网上心理咨询、大学生心理健康与朋辈心理咨询、大学生与强迫症、大学生与职业认同等问题。
热门推荐
  • 念昔游三首

    念昔游三首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夺命空间

    夺命空间

    如果你即将死亡,却获得了一个延续生命的机会……你会勇敢面对那些出现在你梦魇中的恐怖吗?夺取恐惧的时间!延续你的生命!
  • 绿茵少年时

    绿茵少年时

    青春如歌,绿茵如梦。徐鹤和一群志同道合的小伙伴在如歌的青春里,为了她们热爱的足球组建球队,创造联赛,参加全国大赛……她们在青葱岁月里奏响属她们人生中的炫彩华章。
  • 密爱小甜妻

    密爱小甜妻

    颜依依是颜家的大小姐,交往了三年的男友林易背叛她,深夜买醉,遇到了他……
  • 宿世情缘:呆萌七小姐

    宿世情缘:呆萌七小姐

    饿死鬼穿越,却遇自然灾荒,差点再次饿死。呆萌七小姐看见鸡腿比看见帅哥有兴趣,就是死也要做个饱死鬼。她忽然走了桃花运,太子和亲王都围着她打转。她不想嫁进豪门,誓要自己当豪门,玩转相国府,在京都横起走路……
  • 风雨英雄传

    风雨英雄传

    一个依托“传奇”为背景故事。这里没有完美的神,只是有血有肉、有缺点、有冲动、有真情的人。一位少年,起于贫寒之境,习艺、诛魔、征战在血与火中成长为一代天骄的英雄之路,其中有兄弟情义,也有背叛陷害,有战场铁血,同样有侠骨柔情,且看主角如何同兄弟、亲人风雨同舟,共济太平。世人皆有私,万物皆有情。书献给自己当年‘传奇’的回忆,更献给热爱‘传奇’的朋友们!
  • 爷的荣誉

    爷的荣誉

    小说时间跨度一百二十年,以第一人称讲述祖父兄弟三人,各自不同的人生道路。既有他们的情感经历,也有极具传奇色彩的各种际遇。“我”的祖父是进步学生,曾就读于燕京大学;二祖父性格暴躁,且好抱打不平;三祖父是一位商人,年轻时就在北京前门的大栅栏儿为家里经营商铺,在商界周旋一生。兄弟三人一生的故事线,时而交织,时而并行。小说的叙述中将中华民族的百年历史,以及“京、津、冀”地区的文化与各种民俗徐徐展开。
  • 锦绣小农女

    锦绣小农女

    一朝穿越,唐清月成了农女,还是父母失踪,寄人篱下的那种。为了不被压榨致死,唐清月奋起反抗,带着弟弟妹妹重新闯荡。挖生姜抓螃蟹,味道堪比米其林餐厅主厨了解一下。咦,身边怎么多了个男人?还是一个失去记忆的帅哥。得嘞,如果没想起来,就在姐姐这住着。等等,你房间在隔壁,别挤在一张床上啊!
  • 古代中国的思想世界

    古代中国的思想世界

    本书先秦是中国思想史上群星灿烂的时期,奠定了中国文化的基本性格和此后发展的基本格局,并因此成为世界性的永恒研究焦点。作者史华兹教授为欧美中国研究界的一代宗师。他既渊博、敏锐又灵动,从不随波追逐任何成见和时髦,被学界誉为柏林式的“反潮流”人物。《古代中国的思想世界》是他集晚年功力之大成的著作,作者从中西比较的视角,对先秦的思想世界进行了分析性重建。作者坚信人类思想可以通过文化符号系统进行交流和沟通,并以此项研究挑战了当代文化人类学的相对注意倾向及其相关预设。
  • 异界教父

    异界教父

    超级教师狗尾续貂篇!苏沐,地球世界的黑道大豪!天河世界,一粒尘埃填海压山,一根草斩尽苍生,玄幻无比的异界大陆!当苏沐穿越到天河世界的一瞬间,一段崭新的传奇就拉开了序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