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2615200000090

第90章 两朝帝师十载枢臣(1)

翁同和

江南常熟翁氏家族是晚清显赫的家族之一,也是在朝廷中为官延续时间最长的一脉。千古文人帝师梦,封建文人最大的梦想与渴望就是能够成为皇帝的老师,而翁氏家族一门就出了两个帝师,翁同和与他的父亲翁心存,可谓极尽读书人之荣耀。

翁同和(1830-1904),翁心存三子,字叔平,号声甫,晚号松禅、瓶庵居士,咸丰六年一甲一名进士,时二十七岁,官翰林院修撰。《清史稿》记载,听命在“弘德殿行走,五日一进讲,于帘前说《治平宝鉴》,两宫太后嘉之。累迁内阁学士。”同治病逝后,光绪继位,慈禧命直毓庆宫,为光绪师傅,深得光绪倚重,可谓两朝帝师。同和曾任刑部右侍郎、户部都察院左都御史、刑部、工部、户部尚书,任军机大臣兼总理各国事务衙门大臣,曾“两蒙赐‘寿’,加太子太保”,后追谥“文恭”,可谓十载枢臣。特别是“密荐康有为”,手拟《明定国是诏》,号称“中国维新第一导师”,在晚清风雨飘摇的政治风波中,他处在帝党和后党之间几起几落,对内力求变法图强,对外力求抗敌雪耻,地位弥足轻重,成为不可不提的帝师级人物。

翁同和在朝地位显赫与他的父亲翁心存是分不开的。《清史稿》记载,翁心存,字二铭,道光七年进士,曾“人直上书房,授惠郡王读”“十七年,复直上书房,授六阿哥读”“宣宗二十九年,至京,仍入直,授八阿哥读”“咸丰八年,充上书房总师傅”“同治元年,人直弘德殿,偕祁寯藻等授穆宗读”,在朝前后长达三十多年受到咸丰、道光帝和诸位亲王的青睐。还曾经主持过江西、浙江、广东等省的乡试,历任江西、四川、广东奉天学政,故他的学生遍布南北,先后任工部、吏部、户部尚书,体仁阁大学士。后来因为他的大儿子翁同书时因安徽巡抚缘事系狱,不久,去世,心存“伏诏赐恤”,上称其“品端学粹,守正不阿”,赠太保,入祀贤良祠,谥“文端”。

江南彩衣堂

今天我们在常熟古城区翁家巷仍然可以看到翁氏故居,这是一所典型的江南风格的建筑。粉墙碧瓦,静静地坐落在小巷深处。这就是彩衣堂,当年翁同和的父亲翁心存买下来作为孝养母亲的地方。取老莱子的传说,故名“彩衣堂”。《艺文类聚》中说:“老菜子孝养二亲,行年七十,婴儿自娱,着五色彩衣。尝取浆上堂,跌仆,因卧地为小儿啼,或弄乌乌于亲侧。”后用老莱子着彩衣为孝养父母之词。唐人杜甫《送韩十四江东觐省》诗:

兵戈不见老莱衣

叹息人间万事非

也是此意。现彩衣堂为翁同和纪念馆。

翁氏一脉历代以诗书礼仪相传,虽属簪缨之家,但到了翁心存的父亲时,已是家道衰落,渐见贫寒的光景了。翁心存不负众望于道光七年中进士,后终跃龙门。道光十四年,翁心存准备回老家常熟为七十五岁的老母亲庆贺寿辰。途经苏州,只见苏州巡抚衙门正在举行宴会,大小官员身着彩衣在狂欢漫舞。原来,这一年正好是道光皇帝的生母纽祜禄氏六十岁万寿庆典,其先人曾在苏州为官。道光帝皇后的父亲曾为苏州将军,皇后本人从小在苏州长大。所以,苏州官员都想借此机会好好表现,以望日后得以升迁。翁心存现在路过此地,触景生情,更加思念白发苍苍的高堂老母。于是他请江苏巡抚陈銮陈芝楣题写了“彩衣堂”的匾额,回家后给老母祝寿时便立悬于堂前。从此以后,“彩衣堂”便成了常熟翁氏家族的代称。

动荡的少年时代

翁同和少年时代在清朝道光年间鸦片战争、内外交困时期中度过,同和在父母亲的耳濡目染之下苦读诗书,同时逐渐地接触社会、认识时局。

当时,朝中围绕禁烟的问题已经形成了势同水火的两大派别。1838年四月,鸿胪寺正卿黄爵滋向皇帝上了一道奏疏,恳切指出:“自道光三年至十一年,每岁漏银一千七八百万两,自十一年至十四年岁漏银白银二千余万两;自十四年至今渐漏三千万两之多。此外,福建、浙江、山东、天津各海口合之,又数千万两。以中国有用之财,填海外无穷之壑,易此害人之物(鸦片),日复一日,年复一年,臣不知伊于胡底。然则鸦片之害,其真不能救乎……”道光帝览奏心惊,也确实感受到了鸦片输入造成军队战斗力低下,粮饷枯竭的严重事实,决定任命林则徐(翁心存的太老师)为钦差大臣前往广东禁烟,翁心存的老师汤金钊也积极支持禁烟。心存与二人的师生渊源关系人所共知,而他在南书房当差又深知宗室亲贵势力的强大,深感在夹缝中生存的危险,决定借奉养老母脱离这权力之争的中心。

翁心存告养还乡还因为他不是那种热衷功名、贪恋富贵的人,一想到白发苍苍的母亲,想到家中可爱的儿女,便下决心回家,侍奉老母,品尝天伦之乐。于是他给皇帝上了一道情辞恳切的奏章,道光皇帝深受感动,答应了他的请求。

六月,翁心存回到常熟,把彩衣堂修缮一番,准备在这个安静宽阔的院子中过过闲适舒心的生活。娱亲课子之余,就在草坪上和儿女们谈古论今。不久,道光二十一年(1841),鸦片战争的烽火烧到了长江两岸,表面平静的生活就此结束。

在家乡期间,翁心存被苏州府和常熟县聘为常熟游文书院的掌院,他循循善诱,诲人不倦,加上常熟地区文化积淀深厚,社会风气以“重文词、好文学”着称,心存受他的老师汤金钊影响,研究学问主张通经致问,所以他勉力弟子关心国事,“以天下安危为休戚”。在此期间,他的最小的儿子同和和长孙曾文以优异的成绩考入了游文书院,长子同书考中了进士,“彩衣堂”增添了又一重光彩。心存授课之余,便是教同和与曾文读书作文,还常常在节假日带他们出去游玩,一边指点常熟胜迹,一边启发他们体会圣贤书中的道理,借以砥砺他们的志节。这段时间,同和很快读完了《资治通鉴》、《周礼》、《史记》等书。

道光二十一年(1841)的夏天,正是江南天气闷热之时,翁心存一家突然听说禁烟的林则徐等人已被革职查办,鸦片战争的烟火已经烧过来了!翁家老小便急急忙忙投奔苏州远郊的一家亲戚而去。待生活稍稍安顿下来,年方十二的同和与曾文叔侄俩就在翁心存的督促下读书,虽值战乱,人心惶惶,但是二人勤奋好学的精神给一家人逃难的生活增添了些许安慰。在他们居住的地方,有着名的“蕲王庙”。南宋着名的抗金名将韩世忠,他晚年就居住在苏州,后被追谥为“蕲王”,埋葬在他们现在所住的灵岩山。翁心存多次带他们去凭吊这位爱国名将,给他们讲述韩世忠与夫人梁红玉的故事,他们最喜欢的是“黄天荡”的一段。二人率军“归师独遏当强寇”(清赵翼《黄天荡怀古》)的抗金业绩给他们幼小的心灵深深的震撼。

“黄天荡”是长江下游一段,在南京的东北面。南宋建炎四年(1130)冬天,金将完颜兀术,南侵后向北逃回,当时韩世忠正好镇守秀州(嘉州),得知此消息后,特意让老百姓张灯结彩,军营中也是彩灯高挂,以庆贺元宵。完颜兀术探知后,以为宋军毫无防备,打算偷渡过江,想不到,韩世忠夜率轻骑八千,人衔枚,马摘铃,早在金兵之前镇住金山寺,扼断长江,拦住金兵归路。双方打到黄天荡,金兵被困于荡中。完颜兀术想以名马、重金收买世忠,希望能放他一条生路。遭到世忠拒绝,金兀术问他到底要什么样的条件时,世忠义正词严地说“还我两宫,复我疆土,可以相全”。韩世忠以八千人拒金兵十万之众,凡战四十八日。还有,“击鼓战金山”恐怕是黄天荡战役中最为动人心魄的一幕了。《宋史纪事本末》记载,“双方接战江中,凡数十合,世忠力战,妻梁氏亲执桴鼓,敌终不得济,俘获甚众,擒兀术之婿龙虎大王”后金兀术虽然借着大雾,命令军士开掘河道脱逃,但自此一战之后,金兵不敢再渡长江。

翁心存还给他们讲南宋时,岳飞“壮志饥餐胡虏肉,笑谈渴饮匈奴血”(岳飞《满江红》),抵抗金军的进攻;元末文天祥“留取丹心照汗青”(文天祥《过零汀洋》)为国捐躯的爱国行为;明末,少年英雄夏完淳为抵御满清进攻“投笔新从定远侯,登坛誓饮月氏头”(夏完淳《鱼服》)的壮举等等,谈到了许多在民族危难的紧急关头,民族英雄捐躯赴国难的爱国壮举和民族精神。翁心存循循善诱,进一步说到:“诗人在《黄天荡怀古》这首诗的最后发表议论为‘自古庸臣好和议,寒潮呜咽使人悲’,这是点睛之笔,当年的秦桧如此,如今广州的那些朝廷官员也是如此啊。”

在避难期间,翁同和随着父亲和家人谈古论今,各抒己见,闲暇时间,就去游历名山大川。在他们居住的灵岩山以北还有一座天平山,山势高耸,常年云雾缭绕,又叫白云山。苏州是北宋名臣范仲淹的家乡。宋仁宗的时候,范仲淹长期守卫西北边疆,有着丰富的军旅生活经验,而且他把当时的边塞风光和将士们报国立功之志反应在他的不朽词作里,如《渔家傲》:

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四面边声连角起。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

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羌管悠悠霜满地。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

由于范仲淹带领将士们守卫边疆有功,仁宗皇帝就把天平山赐给了他,所以山上有范仲淹的故居“端园”和祀庙“白云观”。翁同和叔侄俩常常到这里来游玩,缅怀古人,同和父亲的学生汪藻也带他们到处瞻仰遗迹,讲述范仲淹的赫赫战功和刚直不阿的品质,一起背诵范仲淹那首不朽名作《岳阳楼记》,他们对范仲淹那“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高尚情操更加钦佩了。

后来战争稍稍平息一段时间之后,翁心存带着全家老小又回到了“彩衣堂”。可是不久,英国军舰又驶入长江,攻打吴淞炮台,战争的愁云再次笼罩在江浙一代老百姓的心头。

不久,翁心存听说夷兵已经逼近苏州,常熟城内的大小绅商正纷纷逃往城外。翁心存发动全家老小,准备再次出逃。可是,他的母亲和大儿媳妇由于上次逃难心有余悸,不肯出城,心存劝说半天,她们还是不愿再抛头露面,寄人篱下了。心存以从来没有过的语气对他们说:“不要再糊涂了!听说英夷在宁波‘烧杀劫掠,一城皆空’。退去时还掠去大批的妇女,而且纵兵杀戮,积尸如山。出去受几天苦算什么?怎能坐以待毙?再说了,大儿子同书在外做官,家中如有差错,怎向孩子交代?”无奈,举家又迁,行船到常熟西南听说夷兵正在向苏州进发,不得已把船驶入卫家浜,临时找了一处闲房,暂时安顿下来。

翁氏一门世代书香之家,战乱中东躲西藏的生活也改变不了他们长期以来养成的读书习惯。在临离开家的时候,翁心存特意给儿子拿了一本明末着名爱国将领瞿式耜被俘后的诗集。瞿式耜,江苏常熟人,李白成攻入北京后,崇祯吊死。吴三桂引清兵人关,清王朝建立。瞿式耜等人拥立桂王朱由榔在肇庆称帝,以继承朱明正统,年号永历,是最后一个南明政权。瞿式耜在永历小朝廷中,任兵部尚书、文渊阁大学士,与同行们苦心经营,力图恢复。可谓知其不可为而为之。但最终被清兵击败。瞿式耜和张同敞拒绝投降,端坐在大堂上,终为清兵所虏,清人多次劝降,瞿严词拒绝,逼其为僧,瞿也不答应。被囚四十多日,终为所害。在狱中,他与同行张同敞写下百十首诗。他因气节高尚而为士林所爱,在此国难深重之际,翁心存教儿孙读这样的诗,可见其用心良苦。

同和现在十二三岁,但多灾动荡的岁月使他过早成熟。他也十分仰慕瞿这样的先贤,不止一次凭吊过瞿的墓宅。如今能细读他的诗,翁同和格外用心,读到兴致高处,他便高声朗读。

籍草为茵枕块眠,

更长寂寂夜如年。

苏卿绛节唯思汉,

信国丹心只告天。

九死如饴遑惜苦,

三生有石只随缘。

残灯一室群魔绕,

宁识孤臣梦坦然。

……

他的祖母、母亲、嫂子和姐姐听到同和在吟诵这首《浩气吟》,心有所感。姐姐寿珠走到弟弟面前,见同和两眼望着远方,似在深思。寿珠走过,同和从神思中回来,寿珠问他道:“这诗写得好吗?”同和应道:“好!令人荡气回肠,肃然起敬。身处囹圄,却心系国家,浩歌长吟,快哉,快哉!直和文山先生的《正气歌》相逼。”说罢,不觉又吟诵起文天祥的《正气歌》来了。这是文天祥被俘因禁在府学胡同土牢时所作。

天地有正气,杂然赋流形。

下则为河岳,上则为日星。

于人日浩然,沛乎塞苍冥。

皇路当清夷,含和吐明庭。

时穷节乃见,一一垂丹青:

在齐太史简,在晋董狐笔。

在秦张良椎,在汉苏武节;

为严将军头,为嵇侍中血,

为张睢阳齿,为颜常山舌;

或为辽东帽,清操厉冰雪;

或为出师表,鬼神泣壮烈。

或为渡江楫,慷慨吞胡羯,

或为击贼笏,逆竖头破裂。

是气势磅礴,凛然万古存。

……

清脆的声音,在屋中回响。

正在此时,翁心存从外边回来了,给他带了一本顾炎武的《日知录》。顾炎武,字亭林,苏州昆山人。明亡后与原明总兵王侑才、举人周宝瑜等人起兵抗清,据守昆山,失败后,顾炎武的母亲何氏、两个弟弟同时遇难。嗣母王氏听说后绝食而死,临终留下遗言:“我虽妇人,身受国恩,与国俱亡,义也。汝勿为异国臣子,无负世世国恩,无忘先祖遗训,则吾可以瞑目于地下。”顾自小受母亲影响,后清廷多次相召,均为严词拒绝。在他写的《精卫》一诗中可见表明其心志:“我愿平东海,身沉心不改。大海无平期,我心无绝时。”

英军攻破镇江后,大肆劫掠。所过之处繁华变为瓦砾,安乐变成惊恐,老百姓也组织起来反抗,一段时间内,翁心存一家所寄居的周围村庄常常是枪声大作,火光冲天,哭声、喊声、叫声、枪声响成一片,而翁家一门老小,都是没有作战能力的人,常常被吓得瑟瑟发抖,妇女们手里常握一把剪刀,准备到最后时刻自杀,儿童们则紧紧围在大人周围。万幸的是,英军没有来他们居住的这个小地方。这些都在翁同和幼小的心灵里留下了深深的烙印。

1842年8月,清政府与英军签订了《南京条约》,英军退出长江。九月,翁氏一家又回到了老家。但经过这次惊变之后,翁家大女儿、媳妇、母亲相继生病,不久,又相继去世。翁氏一家一年之内,连遭三劫,彩衣堂一时间笼罩在极度痛苦的气氛中。同和目睹此惨境,肝肠寸断,终于害了一场大病。鸦片战争给同和带来的种种灾难,相信在他一生中永远都不会忘记。翁同和的少年时代就是在这样动荡的时代中渡过的,战争、逃难接踵而来,目睹了种种家仇国恨,但无论到了什么时候,父亲都对他进行谆谆教诲,引导他向爱国志士,抗侮英雄学习,这些,无疑对翁同和以后的政治生活奠定了一个良好的基础。

初为帝师

1845年,翁同和在苏州应试中名列第三,七月,叔侄二人一同参加院试,双双考中秀才,这年,二人都已16岁。之后,翁心存受聘并接任紫阳书院掌院,同和又以第四名的成绩入选苏州紫阳书院,再次成为父亲的亲授弟子。

同类推荐
  • 习仲勋传

    习仲勋传

    一代政治家习仲勋的奋斗传奇首度面世!在改革开放初期习仲勋受命在广东是如何“杀出一条血路”的?习仲勋在主持中央书记处常务工作期间是如何致力新时期党的建设工作的?习仲勋如何同人民群众保持血肉联系、严格家教家风的?
  • 人生的每一段路,都是一种领悟:陆小曼传

    人生的每一段路,都是一种领悟:陆小曼传

    她是一个民国史上无论如何都无法忽视的名字,胡适说她是“北平城不得不看的一道风景”的女子,郁达夫说她是“震动20世纪20年代中国文艺界的普罗米修斯”的女子……她和唐瑛并称“南唐北陆”、她被徐志摩深爱了一辈子却被身边好友恨了一辈子……她为徐志摩守寡一世却与人同居多年,她到底爱徐志摩吗?她到底堕落且自私吗?她到底才华横溢还是不名一文呢?来看看冯远臣用五年时间研究撰写的真实陆小曼吧。
  • 中外名人的青少年时代:达尔文爱迪生

    中外名人的青少年时代:达尔文爱迪生

    《达尔文爱迪生》对达尔文、爱迪生家世、家教、兴趣爱好以及对其一生有影响的人和事等着墨颇多,尤其探究了本人之所以成功的主客观因素,希望可以对成长中、探索中的青少年会有所裨益。
  • 革命史家胡华

    革命史家胡华

    本书是作者刘涓迅通过整理传主的生前日记、书信、工作笔记、著作和遗稿,搜集传主工作过的地方和报刊、网络等方面的有关资料,采访与传主生前有过接触的知情人。并从撰写“年谱”开始而逐步完成的。该传以胡华的革命者和史学家双重身份的人生经历作为脉络,具体梳理了胡华半个世纪以来从事党史教学与研究的历史背和思想轨迹、学术成果、教学成绩,客观总结了他在教学与研究中的学术得失。热情颂扬了胡华等老一辈马克思主义史学家的崇高思想风范和精神追求。
  • 李大钊传

    李大钊传

    生活是现实的。芸芸众生之中,很少有人不为自己的衣食饱暖奔波。现实是实在的。即使是关心国事民瘼的知识分子,也无不同国家各级部门的领导干部,以及普通的工人、农民和其他劳动者一样,立足于现实,为解决国家的、社会的和自己的现实问题,去从事各自的工作。然而,一个有希望的民族不应该忘记历史。一个温饱需求得到满足的,愿意使自己的精神生活日益丰富的人应当了解历史。了解历史才能更好地了解现实。
热门推荐
  • 重生之一世枭雄

    重生之一世枭雄

    为女人,杀戮天下,为权势,血流成河,翻手为云覆手为雨间骨垒成山,他究竟是枭雄还是英雄?当主角站在这个世界的巅峰时,却悲哀的发现一切都只不过刚刚开始。一个信仰,一段人生,一个男人的传奇,权势跟阴谋的对撞,枭雄跟英雄的争锋。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摄政王的阴狠毒妃

    摄政王的阴狠毒妃

    传闻她天生废材,不学无术,却阴狠手辣;仗着自己是左相女儿的身份到处横行结怨!传闻她癞蛤蟆想吃天鹅肉,对第一公子求爱不成,被戳穿投湖自尽!再次睁眼,她成了真阴狠的毒女人!从此,谁也别在她面前得瑟,否则,她端了谁!一个不慎,随手抓了个妖孽垫底。岂料,此妖孽是凶残成性、人人谈之变色的摄政王?!她虎躯一震,尼码,放马过来!她连他兽性大发都不怕,还怕他魔性大发不成?大婚当天,他冰冷的指尖划过她的脸蛋:“听说,你想要给本王戴绿帽子?”她慢条斯理地瞥了眼他:“真可惜,当时天太黑了,你戴的是绿帽子还是红帽子,我没看清!”【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蜀绣良缘:养包子挣大钱

    蜀绣良缘:养包子挣大钱

    她是一代蜀绣传人,只想将蜀绣发扬光大。却突然到了一个陌生的朝代,还有一个软萌的小包子喊她“娘亲”?但是小包子的父王对她很不满意,总是再她身后指手画脚。“玉墨兰,你怎么照看暖儿的?”“玉墨兰,你怎么能让暖儿一个人睡?”“玉墨兰,如果暖儿有个三长两短,本王要你陪葬!”……一年后,当初的约定已经完成。玉墨兰告别暖儿,一心投入蜀绣的事业。可当初那个总是对她指手画脚的王爷,带着萌宝一脸可怜的拦住她。“玉墨兰,买孩子送相公,要吗?”--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原来早就爱上你EXO

    原来早就爱上你EXO

    只是一瞬间很想写下这么一个故事,关于一个留学生与exo的故事。
  • 甜心,快到碗里来

    甜心,快到碗里来

    那一年的夏天,我回首,再见你,你是我心中那刹最绚丽的烟火,因为闺蜜与兄弟,爱吃的宁筱溪和逗趣的叶熙辰陷入了一个甜甜的“陷阱”了,本来是很气愤的,可是为何,悄悄地,离不开对方了·····也继续愿意当这个傻子了·······一场校园欢乐恋爱甜蜜进行时
  • 热血之花

    热血之花

    《热血之花》描写了两个青年男女为抗日救国而牺牲爱情甚至生命的感人故事。书中的女主人公舒剑花为获取敌情,忍辱负重与敌周旋,后不幸被捕,为国捐躯。《巷战之夜》又名《冲锋》、《天津卫》。
  • 玫瑰与罪

    玫瑰与罪

    都市女警,用自己的青春和热血与罪犯斗智斗勇,突破困难,揭开真相。
  • 本系统为你服务

    本系统为你服务

    一则神秘的游戏推广短信使林朔穿越到了神创世界。在这个仙不存世,神统崇高的世界中。林朔带着系统穿梭世界收集碎片,不断学习如何更好的走向人生巅峰,更好的装逼!简单说,这是一个神与仙的故事!
  • 众神的狭间

    众神的狭间

    宇宙有多大?星河无尽,浩淼无穷!哪怕整个人族从生到灭无数万年也难以探索完毕。可是,对于神来说,我们的宇宙就只有那么大,或者说就只有那么点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