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2615200000041

第41章 直言进谏帝王明镜(4)

因为隋代是个短命的王朝,只经历了两代帝王,所以还没有来得及完成修史的工作。魏征在主修《隋书》前,已有王劭写的《隋史》十八卷和王胃的《大业起居注》,但王劭的书没有一定的体例,编排散乱,再加上王胃的《起居注》又在隋末战火中散失很多,所以不够完整,因此可供魏征参考使用的资料并不多。但因为两个朝代相隔的时间不是很久远,魏征就经常到民间去亲自访问那些隋朝的遗老,去收集在民间散落的一些纪录当时史实的只言片语。如孙思邈对以往的历史很了解。对很多事还记得很清楚,魏征就曾几次拜访他,从他那里得到很多第一手的宝贵材料。此外,他还很重视私人家传的收集和研究工作,从中也弥补了官撰史书的不足。

我们常说,文如其人,《隋书》的主编魏征为人耿直,个性刚正不阿,所以他所主编的这部史书,较少曲笔。如魏征评价隋文帝时,说文帝性格刻薄专断,平时不喜欢读诗书,懂得道理很少。又说隋炀帝懂得处处掩饰自己,博得父王的欢心,但品质恶劣,最后杀父淫母,剿灭自己同胞骨肉,残害忠良,犯下了滔天罪行。这些情况,魏征并没有因为这两个人是至高无上的帝王就有所回避,而是照实写来,不加隐讳。其次,《隋书》中的序和论,齐、梁、陈书中的总论,都是魏征亲自撰写的。这些短论都是总结和评论历史得失的精辟语言,集中反映了魏征的民本思想,魏征重视人民群众在历史中的作用,以进步的眼光看待历史,就能比较深刻地揭示出历代王朝特别是隋亡的政治和经济原因,这些都是很有价值的历史论述。最后,《隋书》中保存了大量的政治、经济以及科技文化的原始资料。总之,《隋书》五十五卷在“二十四史”中是比较好的一部断代史。

贞观十年(公元636年)正月,历经七年,五部史书同时修成,由房玄龄和魏征共同署名,上呈给唐太宗。唐太宗对他们能在这么短的时间内,完成对五个朝代历史的编纂工作,十分满意,对参与编书的人员都有嘉奖。魏征因为担任总监,所以得到的赏赐特别丰厚,唐太宗又加封他为光禄大夫,晋爵郑国公。

居安思危戒骄戒躁

唐建立后,经过一段时间的发展,国家安定,人民乐业,唐太宗开始逐渐流露出居功自傲的苗头。魏征看到这个情况,就借着和唐太宗等人讨论创业与守业之难时说:“历史上的任何一个帝王刚建立一个新的王朝的时候,都能赢得百姓们拥戴,所以创业相对容易。但是当创立政权时间一长,由于当权者骄傲自大,百姓想要安静过日子,国家却使他们的徭役不断,这时百姓又受到新的压迫,于是,国家又将衰败下去,又会有新的祸患产生。从这个角度讲,还是守业更难一些。”虽然这里,魏征对出入生死的创业之难轻描淡写,但分析守成之难却是一针见血的。

魏征针对这种情况,进一步提出,要守成帝业,使国家能够长治久安,最重要的就是做到居安思危。贞观五年,当太宗与群臣闲谈时说到,现在国内相安无事,周边的外族纷纷来臣服大唐,但自己仍然是非常谨慎,害怕不能把这个局势保持下去。但是魏征却又开始唱反调,说:“看到现在国内外一片升平的景象,我并不认为这是您的喜事。我认为,您能在安定的环境中经常警惕祸患来临,这才是真正值得可喜的事情。”魏征分析得非常对,因为历史上有很多这样的典故,许多帝王都是居安忘危,沉浸在成功中,所以才导致了亡国的后果。魏征能够在一片平和中看到危险的存在,显现出魏征政治眼光的敏锐。

因为抱定了居安思危的思想,所以魏征特别留意观察太宗在政治上和思想上的变化,及时提醒他注意。我们都知道《诗经》上有这样一句话“靡不有初,鲜克有终”,说的是,做人、做事、做官没有人不是好好地开始的,但很少有人能够好好地坚持到结束,这表明了很多人做事情常常虎头蛇尾、半途而废。魏征作为皇帝身边的大臣,是太宗最信任的官员之一,最担心的就是太宗不能把辛苦开创的大唐基业坚持下去。所以,在很多的场合中,魏征总是给太宗毫不客气地提醒。

如贞观六年(公元632年),太宗询问左右的大臣近来政事如何时,魏征坦言,如今的政事不如贞观之初了。唐太宗让魏征说明原因,魏征说:“在贞观之初,陛下您能做到凡事节俭,虚心向属下纳谏。但是现在进谏的人好像是比以前少多了。”太宗听了心悦诚服,表示惭愧。

贞观十一年(637)五月,魏征呈上《谏太宗十思疏》,说:“您现在对待政事的态度不如您当初开创基业时积极奋进了,您现在听到意见后改正错误的次数也少于过去了,而且您对下属的责罚明显增多,您也越来越威严,总是爱发怒了。您知道这是为什么吗?这是因为您以前总是为不知该如何治理好国家而感到忧愁,所以您总是抱着虚心学习的态度;但现在您看到天下太平,所以您的关注点转变了,当然态度也就跟着变了。”接着,魏征列举了很多太宗勉强从谏的事例,说明现在很多状况都与贞观之初太宗从谏如流的作风大不一样了。对于魏征这样的当面批评,太宗非但没有生气,而是表扬他:“这样的话也就是你魏征敢说罢了。”后人评价说,魏征基本实现了他写这篇奏疏的初衷,遏制了唐太宗骄傲自满情绪的滋长。这足以说明魏征对唐太宗李世民的影响力。

贞观十三年(公元639年)五月,魏征再一次全面、系统地总结了政事不如贞观之初的事实,上奏太宗,这就是着名的《十渐不克终疏》。上文的《谏太宗十思疏》和这篇《十渐不克终疏》被历代史家赞颂为“千古金鉴”和“万世师表”。

疏文批评了唐太宗日渐增长的骄满的情绪,辞强理直,淋漓尽致。魏征在疏中列举了太宗搜寻良马和珍宝、劳役百姓、亲近小人、疏远君子、崇尚奢靡、频于打猎游乐、对周边国家无事兴兵、使百姓疲于徭役等不克终十渐,再次提醒太宗要善始善终。唐太宗看了奏疏后,欣然接纳,感慨地对魏征说:“我现在知道自己错了,我要改正,一定会听从你说的正确的道理,如果知错不改的话,我还有什么面目见你呢?我要把你的奏疏写在屏风上,以便我早晚都能看得到。我还要把它抄写给史官,使后世的人都明白君臣相处的道理,了解到你的一片苦心。”并赏赐给魏征黄金十斤,宫中良马二匹。后人于是就把写有这份奏章的屏风称作“戒奢屏”。

积劳成疾与世长辞

贞观十七年(公元643年)正月,魏征因为常年的辛苦,终于染病,卧床不起。唐太宗亲自下手谕慰问,并说:“几天没有得到你的监督,朕又犯了一些新的错误。今天本想亲自去你的处所探望你,但是害怕增加你的劳顿。你要是对朕有了什么好的建议,可以给朕捎个口信带进宫。”魏征病榻之上,不顾疾病缠身,又给太宗提了一些意见,对太宗近来言行不一的做法提出了批评。太宗对魏征带病还关心着国家的大业非常感动。这时,唐太宗知道魏征平素为官清正,生活简朴,家里连正厅也没有,就停止了给自己正在修建的一座便殿,把建筑材料拨给魏征,用五天的工夫就给魏征修起了正厅。建成之后,又根据魏征的喜好,赐给他白色的屏风和被褥、几、杖等家里常用的器物。但魏征的病始终没有起色,唐太宗就不断地派人给他送药品和食物,并派专人到他家守护,随时把病情报告给自己。

后来,唐太宗还亲自两次到魏征家探望。第二次还带上了太子和衡山公主,魏征看到唐太宗亲自来看他,勉强在床上披着朝服,强拖着病体拜见了太宗。唐太宗悲伤地安慰他好好养病,流着眼泪问他还有什么要求。魏征说:“我不发愁别的小事,只是担忧国家的兴亡啊!”唐太宗看到魏征都病成这个样子了,还关心着国家大事,鼻子一酸,又流下泪来,这时唐太宗拉着衡山公主对魏征说:“你再勉强看一眼你的新儿媳吧!”可是,魏征这时已经没有答谢之力了。当天夜里,唐太宗梦见了魏征,神色与平时一样,太宗不觉从梦中惊醒。可是第二天早晨,魏征就与世长辞了,终年六十四岁。唐太宗亲自到魏征家里吊唁,哭得非常悲伤。为了表示哀悼,唐太宗命令罢朝五天,并命令文武百官都去参加魏征的丧仪。还赠魏征为司空、相州都督,陪葬在昭陵。唐太宗对魏征这样高的礼遇,表达出二人不同寻常的感情。但是,在临发丧的时候,魏征的妻子裴氏照魏征的夙愿,上书给唐太宗:“魏征生前素来节俭,现在按一品官的礼节安葬他,仪仗这么隆重,恐怕不合他的心意。”唐太宗同意了,于是改用白木制的车子和白布缝的车帷来送葬。唐太宗悲痛之余,登上御苑中的西楼,望着魏征的灵柩西去,放声痛哭。太宗还亲自为魏征撰写了碑文,表达了对魏征的思念之情。

魏征死后,唐太宗每次想到魏征都非常伤心,经常对大臣们说:“人们用铜作镜子,可以端正衣冠;用历史作镜子,可以知道历史的兴衰;用人来做镜子,可以了解自己的得失。今天魏征死了,朕失去了一面镜子啊!”唐太宗把魏征看作是了解自己得失的最好的一面镜子,所以他认为魏征的死对他是一个很大的损失。确实如此,从魏征跟随太宗的那一天起,就担任起辅佐太宗的重任,可以说是太宗的良师,更是诤友,所以唐太宗对魏征的这一评价,应当说是相当公正的。

后来,唐太宗在论定功臣的时候,还在凌烟阁内让人画了魏征等二十四个功臣的肖像,给了魏征很高的待遇。有一次,唐太宗又来到凌烟阁,望着魏征的画像思绪万千,于是吟诗道:“劲条逢霜摧美质,台星失位夭良臣。唯当掩泣云台上,空对余形无复人。”字里行间流露出对魏征的怀念。

但是,唐太宗对魏征的这种特殊礼遇,引起了某些人的妒忌,他们就想方设法编造出各种流言蜚语,贬低魏征,试图挑拨唐太宗和魏征的关系。当时经魏征举荐入相的杜正伦、侯君集两人因为牵连到太子承乾事件,一个被流放,一个下狱被杀。这时有人借机攻击,说魏征推荐他们二人,是因为魏征和他们结为朋党,并不是因为这两个人有真才实学,魏征这样做纯粹是为了牟取私利。又有人说魏征曾经将先前进谏唐太宗的奏章抄录给史官褚遂良,是为了使自己名扬千古,但却宣扬了君主的错误。太宗信以为真,很不满意,终止了衡山公主与魏征的儿子魏叔玉的婚事,还下令毁掉了自己给魏征写的碑文。自此,魏征的家族也开始衰败下来。直到贞观十九年(公元645年),太宗御驾亲征攻打高丽,由于受到强烈的抵抗,且气候突然转冷,粮草供应不上,唐太宗被迫率军撤回,这次战役,唐军惨败,战士死伤数千人,战马损失十分之七八。唐太宗在回朝的路上,非常悔恨这次行动,这时他突然想起了魏征,不禁慨然叹息说:“要是魏征还活着,他一定会竭力劝阻朕的。朕也就不会有这次失败了。”于是,他马上命人以少宰的礼节去祭祀魏征的坟墓,又重新立起先前推倒的纪念碑。

综观魏征的一生,仕途坎坷,起起落落,在三易其主的过程中终于遇到了他的知遇之主——唐太宗李世民。两人精诚合作,一个忠言直谏,一个虚心纳谏,开创出唐朝辉煌的贞观之治的局面。虽然,魏征和唐太宗之间也产生过摩擦和误会,但总的说来是合作得比较好的君臣典型,所以唐太宗也一直把魏征当作恩师来看待,听从魏征的教诲,在魏征的生前和身后都给了他很高的礼遇,虽然中间出现了一些波折,但从结果看还是好的。从两人多年的合作中,表现出了二人超越君臣的特殊的感情,对此,后人也给予了很高的评价。

同类推荐
  • 周瑜:赤壁英雄美少年

    周瑜:赤壁英雄美少年

    公元175年,秋,庐江郡治舒县,周家大宅,伴随着一声响亮的啼哭,周瑜出生了。从公元190年开始,汉献帝刘协这位傀儡皇帝,身不由己地多次变换年号。这期间,各路人物纷纷出场,而周瑜,正是在这段历史上,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一部《三国演义》,让周瑜成了一个没风度、没雅量的反派人物。又因为周瑜临终前的一句“既生瑜,何生亮”的感叹,这个年轻有为、功勋卓著的军事家,就成了比他小六岁的诸葛亮的垫背。同样的“羽扇纶巾”和“雄姿英发”,人们只记住了诸葛亮“草船借箭”“登坛借风”的谋略智慧,却遗忘了周瑜在谈笑之间,使“樯橹灰飞烟灭”的俊逸风采。周瑜指挥三万水师独自面对曹操号称的八十万大军的胆识,人们早已经淡忘了……
  • “画圣”吴道子

    “画圣”吴道子

    “中国文化知识读本”丛书是由吉林文史出版社和吉林出版集团有限责任公司组织国内知名专家学者编写的一套旨在传播中华五千年优秀传统文化,提高全民文化修养的大型知识读本。
  • 收复新疆第一人左宗棠传

    收复新疆第一人左宗棠传

    本书记载了铁血将军左宗棠波澜壮阔的一生,重点记叙了左宗棠收复新疆这段历史,提出了“犯我中华天威者、妄图分裂我疆土者,虽远必诛之”的爱国理念。
  • 使徒保罗传

    使徒保罗传

    这本《使徒保罗传》由吴涤申编著,为“认识圣经丛书”之一,讲述了使徒保罗的生平事迹。全书分为十章,内容包括:传奇人物保罗、保罗入道历程、保罗第一次传道、保罗第二次传道、保罗第三次传道、传道罗马、最后的日子、保罗书信、保罗的影响、保罗秘事。
  • 名人的磨难

    名人的磨难

    全书选取了古今中外众多名人的生平事迹,着力刻画了他们面对人生种种不幸依然奋斗不已的生命历程。作者以感人肺腑的笔墨,再现了名人与命运抗争的无限勇气和超越苦难的伟大精神。一个个曲折动人的故事,组成了一阕激越昂扬的命运交响乐,让读者领略名人风采的同时,感受精神的陶冶与洗礼。
热门推荐
  • 重生之七岁小天才

    重生之七岁小天才

    “哥哥,我们的世界就这样成为历史中的灰尘了吗?”她是高高在上的女王,统领着自己的国民。“是的……而且我们的寿命也没有多少了。”他是骁勇善战的亲王,协助着她指点江山。艾弥亚坦星球的国民活到25岁时,他们体内会爆发出一种病毒,这种病毒会置他们于死地。再次醒来,他们不再是原来的自己,他们来到了一个叫做龙腾的地方。这里没有艾弥亚坦星球的超科技水平,这里有着奇能异术。这里没有艾弥亚坦星球的和平与安宁,这里有着莽荒野兽。这里的人民分为两种,一种是普通人,另一种是玄师。“哥哥,你怎么了?”“没什么……只是这个世界有一团黑色的迷雾正在弥漫。”
  • 不顾一切的相遇

    不顾一切的相遇

    杨汐晴从一个学校转到另一个学校,开启了她的高中生活,发生了很多她难以忘怀的故事,她的希望还能向运动员那样去奔跑吗……
  • 江山伊人何一娇

    江山伊人何一娇

    一个伟大的人,有两颗心,一颗在流血,一颗在宽容。
  • 职场的24个悖论

    职场的24个悖论

    《职场的24个悖论》由廖康强编著。哲学看似晦涩艰深,却恰恰是从纷繁复杂的表象中总结出的人生智慧,是以简代繁,去粗取精的成果,可以帮助我们化解职场的复杂性。《职场的24个悖论》就是从哲学这一全新的角度来阐释和剖析职场,用哲学悖论来揭示职场中矛盾和冲突的思想根源,帮助人们了解职场,掌握职场生存与发展的技巧。花一些时间读一本这样的书,从哲学的角度去寻找一些问题的答案,或者可以从中获得一些处理职场问题的借鉴和参考。希望透过这24个悖论,你能够看到一个不一样的职场,为自己打造一个不一样的未来。
  • 有责任心的孩子才有未来

    有责任心的孩子才有未来

    提升孩子责任心,培养未来精英的最佳读本。让孩子在责任的担当中感悟人生的意义,从优美的文字中汲取至深的哲理。教会每一位青少年勇担责任,把握自己的未来。
  • 进击的西游

    进击的西游

    简介:穿越也就穿越吧!这个我没什么意见,但是为何这个世界不符合常理,显得略坑啊?原本穿越到大唐成为皇子的李翊只想混吃混喝当个安静的美男子,但是后来这一个个出现的家伙彻底的崩坏了李翊的世界观。父皇李世民年轻的时候有个名字叫李寻欢,人称小李探花。陆小凤,西门吹雪,萧峰,郭靖,洪七公,杨过这些家伙为什么也会在这里?好吧,这些我忍了,就当是一个武侠的大杂烩世界吧!但是你他喵的观音和如来出现在这个世界算是他喵的什么事情,还有那孙猴子,你能不能不用猴子偷桃这一招?PS:新书上传,希望大家多多支持,有推荐票的话请顺手投一下。
  • 余生你我

    余生你我

    心有所思、意有所念,仅为写给心中的那一个人
  • 玄雍强者之路

    玄雍强者之路

    年轻的君王在噩梦中惊醒,他披头散发,一双好看的眼眸由惊恐慢慢的恢复到了镇定,偌大的宫殿里,一只只飘飞的梦蝶的身影正逐渐消散。
  • 少帅你的小娇妻掉线了

    少帅你的小娇妻掉线了

    笑笑,小心。跟在我身后大哥,我没事,快去看看二哥若瑜,你怎么样了,没受伤吧若瑜顿了一下:回家吧,我没事转身踉跄的先走了…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