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2488400000008

第8章 当代作家的文化立场与叙事艺术(7)

但是,将这种理论上的推导付诸实践存在相当大的困难,而且这种理论探讨本身也极容易陷入类似于“越是民族的,越是世界的”的老调重弹。在世纪之交有关中国现代文学的总结与探讨中,有一种似是而非的观点颇为流行:中国现代文学与中国古典文学间的断裂导致了中国文学的更大发展,过分的西化阻碍了中国现代文学走向世界。问题在于,这种描述在多大程度上建立在文学史实的基础之上?回归传统和本土文化是否真能成为中国文学走向辉煌的药方?在近百年的中国文学发展史上,我们不是没有过可以称为本土化的文学追求。20世纪30年代左翼文学运动对大众文艺形式和民间生活的关注,40年代“旧瓶装新酒”的仿俗创作,甚至于50年代新民歌运动中的“古典+民歌”的理论倡导,很大程度上无一不可以视为当时条件下的文学本土化追求,然而它们似乎都没有为我们带来多少令人振奋的消息。

同曹禺的《雷雨》《日出》《原野》等作品相比,老舍创作于30年代的大鼓词《王小赶驴》《张忠定计》,二簧戏《新刺虎》《忠烈图》等,无疑是更具本土特色的,但毫无疑问,《雷雨》等作品却更能经受文学史的检验。文学自有其超民族、超文化的一面。与“多少年以后”的小说作法相比,在新文化运动中饱受攻击的“某生。某地人”一类的小说作法是更民族化和本土化的,但并不能由此得出结论说,沿袭了这种写法或对其作出创造性的转换,中国现代文学就可以获得更大的成就走向世界了(当然同样不能得出结论说,采用了前一种写法就完成了中国文学走向世界的任务了。我们所能肯定的是,在中国文学的未来发展中,只有少数的研究者才会在阅读和欣赏中仔细地、甚至过于拘泥地区分和甄别这两种写法何者是本土的,何者是外来的)。毫不夸张地说,文学的民族化、本土化追求是与中国文学的现代化追求相始终的。

也许有人会将这种民族化、本土化追求没能产生出重量级的作品归咎于它们总是受到了外来的社会政治运动、国家救亡运动的制约和冲击,但是在现代社会,我们能设想一种不受任何外来因素干扰的单一的文学运动吗?20世纪80年代中期的文学寻根运动,表面看来是新时期中国文学自身发展和走向深化的一个必然结果——一方面摆脱经济、政治、社会对文学的过多制约,一方面寻求一条不同于文学的现代化等于文学的西化的创作之路。但文学寻根运动既有其自身要解决的问题,在思想文化资源上又受到了当时风行一时的海外新儒家儒学复兴学说的影响。新儒家从东亚四小龙的经济崛起寻求儒学的现代价值解释,打破了韦伯所主张的中国传统文化阻碍资本主义发展的论调,这给热衷于中国文化复兴和中国文学走向世界的人们提供了乐观的理论资源。不过,为何同一种儒学,在彼时是延缓了资本主义的发展,在此时却推进了资本主义的发展?看来并不是儒学的内容发生了变化,而是人们对儒学的看法发生了变化。

问题也就出在这里,用什么来保证后出现的看法具有“真”的价值?如果不能保证,很大程度上在此文化氛围中演绎出的文学“越是民族的,越是世界的”又在多大程度上能成立?当然,创作家不可能为理论的探讨所局限。当时提倡寻根的小说家韩少功、李杭育、郑万隆等,与其说是要回归传统、抵制外来文化,莫如说是要以传统中的小传统抵制大传统,以正统之外的非正统消解正统。韩少功寻找神秘、奇丽、狂放、孤愤的楚文化传统,李杭育张扬吴越文化的幽默、风骚、开放、坦荡,郑万隆“追求一种极浓的山林色彩、粗犷旋律和寒冷的感觉”,实践的都是到正统文化之外去寻根的主张。这一方面反映出了寻根文学主张的内在困境,在中国这块地域辽阔、民族众多、历史悠久的土地上,谈论“民族文化”何其容易:在中华民族这块土地的历史上,单说民族,哪些民族来了又去,去了又来?谈到传统文化,一般所说的儒、释、道,哪种文化能代表中华民族的“根”?这些问题即使在学术研究中也远不是三言两语就能说清楚的。

而另一方面,各行其是的寻根文学创作也折射出了一种多少有些笼统和抽象的文学主张一旦付诸实践时必然会走向分散的命运。说到底,文学创作终归是一种个人精神劳动,只有理论家和国家组织才能设想一个民族国家文坛的整体进军。特别是全球化语境中,已经在改革开放中私有化的中国乡村和企业,面对资本主义和市场的压力,尚有可能以各种形式再度集体化以应对经济全球化的挑战。但是在文学领域,却很难设想有这样的行为。这不单纯基于经济资本通常以多抑少,文化资本通常以一当十,个人征服天下;重要的是,任何的立意高远、作为一个整体目标提出的文学主张(包括文学的本土化主张),都不能将一个国家和民族的作家全部归于麾下,设想有这样一个前景出现,不仅有损于作家的个人劳动,而且无助于一个民族文学的整体发展。文学的本土化命题,不仅得解决其现实处境和西方影响的难题,而且得解决理论与创作、集体追求与个人写作的实际困难和矛盾。文学的本土化被作为一个总体概念来进行理论陈述,容易;但付诸创作实践,却难。

同样以郑敏先生的《世纪末的回顾:汉语语言变革与中国新诗创作》做例子。作者在文中描绘了80年代后期出现于中国文坛的一种“充满思维流动、跳跃、以暗喻代替说理的文体”,并称这种“理论文散文化是由于对洋八股的类科学的架构的反感,那种抽象名词加形式逻辑的文论很不适合中国式的潇洒的文体审美观。他们将语言更形象化,避开逻辑思维推论,以语言的触须探入‘前语言阶段’的许多浮沉未定的感觉,希望像垂钓一样,将它们钓出水面,出现在文字里。换言之,他们厌倦于耍弄陈旧的名词术语,希望在写的过程中捕捉一些新的意念,从那无意识的深渊里找到一些过去被压抑的、受忽视的又确实存在的意念”。尽管作者也说这类文论著作中存在着鱼目混珠的现象,但总体上仍肯定“这第三次语言变革是积极的,是迈向语言现代化的重要的一步”。作者所推崇的是一种“中国式的潇洒的文体审美观”,但她的描述给我们留下的印象,只不过是以“尼采式的哲学加诗和暗喻的文体”一类新的“洋八股”来取代“苏联学院派文风”一类的老的“洋八股”。看来,从理论的倡导到实际的写作之间确实还有很长的距离。至于集体的追求和个人的写作之间如何统一的问题,亦是文学本土化命题的实际难题。勉强用一个民族文学的追求来要求一个作家、艺术家的创作,或面对一个作家、艺术家的创作时一味地从一个民族国家的总体的艺术追求寻求解释,有时未免近于强人所难,或是隔靴抓痒。近二十多年来有一种耐人寻味的现象,一方面呼唤中国的文学艺术走向世界,并将其度量标准定位于是否获得国际大奖之上;而一方面,一旦有艺术家走到了这一步,传媒又开始指责这些作品是以“伪民俗”取媚于西方对东方的想像。张艺谋的遭遇便是如此。但文艺家的每一个创作首先应是一种个人行为,它既难以承担一个民族国家的宏伟文化使命,也难以由这种文化使命得到解释。起码就《活着》这样的电影的生产过程来说,张艺谋原不过想将余华的《河边的错误》搬上银幕,只是极偶然的机会使他舍弃了《河边的错误》而将《活着》搬上了银幕。因而,这样的电影,与其说是怀有了一个取媚于西方的目的,不如说是主人公福贵在现代社会运动中的浮萍般的命运和顽强的生命力感动了创作者。

总之,文学的本土化命题存在着自身的复杂性和难题。这里讨论这种复杂性和难题,不是要为全球化语境下的文学本土化的倡议泼冷水,而是要提醒人们注意这些难题。长期以来,我们讨论民族化和本土化一类命题,本就存在一种文化的落伍感作为前提,如果不对这些难题时加警惕,这种落伍感极易演化为一种民族文化虚无主义,或者一种与之相对的陷入病态的民族文化独尊情绪。

在这两种情绪的作用下,一些志在出新的讨论又极易流于泛泛而谈或老调重谈。

同类推荐
  • 中国治水史诗评传

    中国治水史诗评传

    2010年由杨钦欢总策划,何建明、程贤章主编的《〈中国治水史诗〉评传》由作家出版社出版,评传汇集了李存葆、何建明、蒋子龙、徐坤、张炜、叶延滨等近百位知名作家的治水作品。中国治水专家对百名作家参与治水史的创作给予高度评价,认为《中国治水史诗(套装上下册)》弥补了中国水利史上的一个空白,具有很高的史料价值和纪实价值。
  • 让我们一起恨天才

    让我们一起恨天才

    策划了《范冰冰×男人装×蜷川实花》《天体狂想曲》等成功杂志大片的《男人装》人物总监汪洋,痞子的外表下藏着对女性的尊重和体贴。拍过无数美人,面对美女却还会无措。这样一位“做游戏文章能真游戏,写妙趣故事能真妙趣”的文艺青年,终于把自己对时尚、生活及人生的独特见解集结成76篇精彩的随笔集,得到瘦马、庄雅婷、李海鹏、杨幂等各界名人的高度肯定。他的文字既辛辣讽刺,也风趣调侃,对这个世界的认知带着一股认真执拗劲儿,个性,但不激进,坦率直白的把他所思所想剖给你看,《让我们一起恨天才》带你从不同的视角看问题,用一种特别的方式启发你的思想,用文字戳中你的心,启发你找到属于自己的观察生活的方式。
  • 故乡集美

    故乡集美

    该书是作者的散文集,在对故乡深刻的解读和娓娓的叙写中饱含着作者的情和爱,55篇散文让成长中的孩子更了解故乡的历史,让在外的游子更了解故乡的变化,让远到的客人更了解这块土地的风韵。
  • 唐代文学研究:识小集

    唐代文学研究:识小集

    本书是阎琦的学术研究,如其《跋语》所说,“以唐代文学和唐代文献整理为主”,就中又以韩愈和李白的研究为重点。其代表性成果,当然有分量颇重的专门著作,关于韩愈的,有研究生始毕业即出版的硕士论文《韩诗论稿》,有前些年出版的上下两巨册《韩昌黎文集注释》,关于李白的,有合著《李白全集编年注释》(安旗主编)等。然而,专著涉及面广,可能反不如单篇论文更能反映他的学术个性。阎琦为学,坚持的原则是“说自己的参事,当然算得上“长安名士”了;但他参加了参事的一段活动,又说“乏味”,没有多大意思,活动也不好好参加了。所谓“参事”,其实无多少事可参,宜其清高如故。
  • 英雄人物时代楷模丛书——向秀丽的故事

    英雄人物时代楷模丛书——向秀丽的故事

    本书介绍了贫苦家庭出身的向秀丽,为了抢救国家财产,保护人民生命安全,舍己为公的英雄事迹。
热门推荐
  • 武威通志·民勤卷

    武威通志·民勤卷

    武威市地处甘肃省中部、河西走廊东端,面积3.3万平方公里,人口200万,居住着汉、藏、土、满、回、蒙古等25个民族。辖凉州区和民勤县、古浪县、天祝藏族自治县。武威是中国历史文化名城,是丝路重镇,五凉古都,西夏辅郡,佛教圣地,是中国旅游标志铜奔马的出土地,西藏归属祖国的历史见证地,中国葡萄酒的故乡,世界驰名的白牦牛产地。
  • 明星爱上女老师

    明星爱上女老师

    肖骁和可人都为普通高中老师,同为大龄单身女青年,常被催婚,不胜其烦。但肖骁不知道,在她身后,一直有个人在默默关心她,为她付出,那就是大明星言深。他们的故事始于校园......
  • 灭天榜

    灭天榜

    月初出之日,便是大日升起之日。传说有一榜,里面有万水千山,日月星辰,神仙长生。为求生,他迷茫。为求生,他疯狂!
  • 最强神灵赘婿

    最强神灵赘婿

    天下第一美人是我娘子,我史上最强神灵赘婿,本该悠闲自在的我,偏偏想要去做为生民立命的事,而且还越做越快乐,可有高人否?教教我怎么当一个混吃等死的赘婿?
  • 星舜

    星舜

    一星一世界,从头再穿越。等等!这其实是一个人与兽的故事……
  • 以为穿越错误的宠物小精灵

    以为穿越错误的宠物小精灵

    小名九月的李万机同学穿越到了宠物小精灵世界,变成了一位年仅7岁的少年。当他正准备大展拳脚时,却意外发现了精灵“吃人”的画面,于是他逃走了。等到再次被精灵追杀后,他悟了。“这是一个危险的世界!!!”他深信不疑。直到某一天,他眼睁睁的看着三人组在他的眼前化作流星一闪而逝。……标签:宠物小精灵,神奇宝贝,精灵宝可梦,口袋妖怪
  • 快穿之女配功德无量

    快穿之女配功德无量

    从混沌中醒来的苏离没有记忆,身上也没有系统,只是按照冥冥之中的指引,淡然的过好每一次的轮回的生活慢慢的她发现,她每一世的身份均是下场不太好的炮灰.....百世轮回,积累了无量的功德金光的苏离才发现,事情远不是她认为的那样简单
  • 你遥不可及却近在咫尺

    你遥不可及却近在咫尺

    养猪大亨的女儿白竹怎么一步一步勾搭上颜值与实力并存的大明星苏乐的?答案是你要有计划的,会心计的,有演技的,会唱戏.....对了!还要会说相声。
  • 海贼王之强者的天下

    海贼王之强者的天下

    这是一个强者的天下,弱者是没有权利发出声音的,能在这个世界活下去的唯有强者,这便是海贼王,强者的天下
  • 以血偿命之遇见exo

    以血偿命之遇见exo

    相传,这个世界上除了低级的人类以外,还生活着吸血鬼,血猎,上帝和天使。很久以前,吸血鬼都是邪恶的,他们无恶不作,最后惹怒了上帝,诅咒他们只能在黑暗中生活,白天,有的吸血鬼会化成人类,有的白天则陷入沉睡。化成人类的吸血鬼,也是有善良的一面,但他们要想人类一样生活,并且在18岁成人礼时品尝到鲜血,否则第二天太阳升起便会化成灰,这类吸血鬼称血族。据说,血族亲王的血,可以使人死而复生,但他则会付出相应的代价。血猎,专门追杀在人间不遵守规矩随意杀人的吸血鬼。天使的翅膀可以使吸血鬼重生,失去翅膀的天使,会变成血族的一份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