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2488400000020

第20章 贾平凹:矛盾中的挣扎与沉沦(2)

在他身上很难找到通常文人的那种狂傲之气,他更多的是倾听来自外界的批评,有时甚至在外界给予很高评价时,他的自我评价却不高,甚至表现出一种自卑的心态。在《贾平凹小说选集》序言中,他说:“我是愈来愈觉得我的先天的不足和后天的不足”,“创作12年里,我是极贱看我的作品的。我是山里人,到西安这个古都里,仍是山里人德性,不大注意修容,故我的作品,一任的‘扑腾’品,也就全不看重……”在“商州”系列小说已经获得较大反响的情况下,他自己却说“我的哲学意识太差,生活底气不足,技巧更是生涩”;在《废都》后记里,他写到了自己搔秃了头发、淘虚了身子却仍没写出美文来的苦恼,面对他人恭维时“脸烧如炭”的尴尬,并且将成名与成功区别开来。但是,在另一些地方,贾平凹表现得又极为自尊,他曾多次谈到不被人理解的烦恼,责备外界没有注意他的苦心经营之处,并抱怨自己的某一种倡议没有得到回应。他自己可以写下标题《我是农民》的书,但对他人谈论他的乡下人身份和农民意识却颇为敏感。在《(土门)后记》中,贾平凹写道:“……我进城二十多年了还常常被一些城里人讥笑。他们不承认我是城里人,就像他们总认为毛泽东是农民一样,似乎城市是他们的,是他们祖先的,但查一查他们的历史,他们只是父亲辈,最多是爷爷辈才从乡下到城的。”大有彼此彼此、半斤八两的含义。可以说,一种建立在自卑基础上的自尊和一种要达成自尊而不得引起的自卑,是这样完整地交缠在这一作家身上,因而有时成就了这一作家的创作,有时则烧灼着这一作家的灵魂,毁灭着这一作家的创作。自尊与自卑,是出现于这一作家身上的又一大矛盾。

自卑在没有发展成为自卑情结时,并不是一个完全消极的、否定的词。A·阿德勒曾说:“我们每个人都有不同程度的自卑感,因为我们都发现我们自己所处的地位是我们希望加以改进的。如果我们一直保持着我们的勇气,我们便能以直接、实际而完美的惟一方法——改进环境——来使我们脱离掉这种感觉。”阿德勒甚至说:“自卑感本身并不是变态的。它们是人类地位之所以增进的原因。例如,科学的兴起就是因为人类感到他们的无知,和他们对预测未来的需要:它是人类在改进他们的整个情境,在对宇宙做更进一步的探知,在试图更妥善地控制自然时,努力奋斗的成果。事实上,依我看来,我们人类的全部文化都是以自卑感为基础的。”

贾平凹身上的自卑感,既表现为少年时期由出身、体质等原因在同龄人面前的弱势地位引出的无助感,也表现为创作初期蹒跚学步、屡投屡不中的挫败感,还表现为成名以后在人类文化的巨匠巨作面前的渺小感。贾平凹曾说:“我出生在一个22口人的大家庭里,自幼便没得到什么宠爱,长大体质差,在家干活不行,遭大人唾骂;在校上体育,争不到篮球。所以,便孤独了,喜欢躲开人,到一个幽静的地方坐地。愈是躲人,愈不被人重视;愈不被人重视,愈是躲人;恶性循环,如此而已。”这其实就是一种自卑感的表现。这种少年经历应当说给贾平凹心上烙下了深刻的印痕:“我以优异的成绩考上初中后,便又开始了更孤独、更枯燥的生活……班里的干部子弟且皆高傲,在衣着上、吃食上以及大大小小的文体之类的事情上,用一种鄙夷的目光视我。农家的孩子愿意和我同行,但爬高上低魔王一样疯狂使我反感,且他们因我孱弱,打篮球从不给我传球,拔河从不让我入伙……”这种反复的不无重复性质的述说说明了少年时期的被忽略与人类与生俱来的不平等给这一作家的心灵留下了近似于精神创伤式的记忆。但这种自卑感所带来的积极的一面,是促使贾平凹从少年时期起便养成了一种忍辱负重、以柔克刚、以退为进、纳于言敏于行的人生态度:“懦弱阻碍了我,懦弱又帮助了我。从小我恨那些能言善辩的人,我不和他们来往。遇到一起,他愈是夸夸其谈,我愈是沉默不语;他愈是表现,我愈是隐蔽;以此抗争,但神差鬼使般,我却总是最后胜利了。”如果说,沉默与隐蔽所代表的是一种自卑与自尊相交织的复杂情感,那么,这“最后的胜利”所培养起的则是贾平凹不无固执的自强自信。正是凭借少年时期艰难的乡村生活培养起来的坚忍不拔、吃苦耐劳的品性和这种源于自卑的自强自信,使他能在创作的早期面对一百余封退稿信仍能坚持创作下去,使他面对因《鬼城》引起的批评而没有从此一蹶不振。在1983年,贾平凹曾将自己的创作之路比喻为拽着碌碡上台阶:“我的出路只有上台阶,只有沿着台阶往上走,夸父不到大海就渴死了,他死得悲壮。我或许在半路上也要倒下,但是即使倒下,我仍是一个上台阶的鬼。”后来在回顾自己的创作时,又说:“有人讲我的散文要比小说好,我生气了,就不写散文专门攻写小说。我有一种怪脾气:你说我啥不行,我就要弄啥,你说我弄啥行我就不弄了。”无论是拽着碌碡上台阶的创作态度,还是“你说我啥不行,我就要弄啥”的怪脾气,都不难从中看到由作者少年时期培养起的忍辱负重、自尊自强心理的影子,看到一种发现自己所处的地位而希望加以改进的对自卑的超越。

如果可以将自卑感视为人类地位之所以增进的原因,也就可以将文学创作视为贾平凹对自卑感的超越。但是,一旦经历了最初阶段的自卑感的超越,更高层次的自卑感又出现了,因为更大的人生意义和价值问题依然未能得到解决。体现在贾平凹身上,就是一旦成名,却没有成功的感觉,甚至于在《西厢记》《红楼梦》等人类遗产面前,产生了大的恐慌和困惑。他自述自己陷入了一种尴尬:“我看不起我以前的作品,也失却了对世上很多作品的敬畏,虽然清清楚楚这样的文章究竟还是人用笔写出来的,但为什么天下有了这样的文章而我却不能呢?”一种想要超越自我、创作出一部巨著来的巨大冲动出现在贾平凹身上。在《废都》后记中,作者谈到了创作《废都》之前自己家庭的变故和生活中的波折所带来的巨大苦闷,同时也谈到了《废都》的创作带给自己的巨大的安慰和太大的惩罚,并称《废都》是一部带给自己无法向人说清的苦难,同时在生命的苦难中又惟一能安妥自己破碎的灵魂的书。《废都》出版以后,引起了外界沸沸扬扬的评价,可以说,这既在作者意料之中,也在作者意料之外,然而所有有关《废都》的截然相反的评价都是与作者无关的,它是一部作者不得不写的书。现在看来,《废都》

既是一部世情小说,也是一部作者的精神自传体小说。说它是一部世情小说,是指它相当真实地记录了20世纪90年代中国社会的生活世象,通过对西京四大名人的叙写反映了转型期中国知识分子的生存形态;说它是作者的精神自传体小说,是指作品主人公庄之蝶的精神状态很大程度上反映了创作主体一段时期的心路历程,作品所包含的社会批判和文化批判里包含了作者的自叙传(尽管这种批判是以文化沉沦的方式表现出来)。我们不仅可以从作品中的那条牛身上看到贾平凹一以贯之的对城市文明的抵触和隔膜,而且可以找到庄之蝶的言行心态与作者本人言行心态间的互证。庄之蝶所说的“毛主席都不说普通话,我也是不说的”,贾平凹在《说话》里有过类似的表达;庄之蝶签在崇拜者毛衫上“把杆杖插在土里,希望长出红花”的诗,便是作者收在诗集《空白》中的诗。

而只要看一下庄之蝶对唐宛儿所说的一段话,就可以明白庄之蝶的心态与作者本人一段时间的心态有多么的相似:

“宛儿……十多年前,我初到这个城里,一看到那座金碧辉煌的钟楼,我就发了誓要在这里活出个名堂来。苦苦巴巴奋斗得出人头地了,谁知道现在却活得这么不轻松!我常常想,这么大个西京城,于我又有什么关系呢?这里的什么真正是属于我的?只有庄之蝶这三个字吧。可名字是我的,用的最多的却是别人!出门在外,是有人在崇拜我,在恭维我,我真不明白我到底做了些什么让人这样?是不是人们弄错了?

难道就是因为我写的那些文章吗?那算是些什么玩意儿?

我清楚我是成了名并没有成功的,我要写我满意的文章,但我一时又写不出来,所以我感到羞愧,羞愧了别人还以为我在谦虚。我谦虚什么呀?这种痛苦在折磨我,可这种痛苦又能对谁说,说了又有谁能理解呢?”

这完全可以看成贾平凹内心的独白,只不过是借一个拟想的听众倾吐了出来。贾平凹在《(废都)就是(废都)》中说:“我不明白我怎么就混入了名人之列,我一再说成名不等于成功,名使我得到了许多的好处,名又常常把我抛入尴尬之地。”这种表述应当说是真诚的。在贾平凹那里,他所说的“尴尬”不仅仅指一般的名人之累,它还表现为作者的自我评价与他人的评价不一致所带来的烦恼,以及成名后活得并不轻松快活而生的苦闷。《废都》出版以后,有人将它与《浮躁》进行比较,肯定《浮躁》而贬低《废都》。但事实上,这两个作品间有相当紧密的联系。

某种程度上说,金狗就是一个刚刚从乡村走向城市的庄之蝶。金狗第一次踏上州城的土地,就因打抱不平同穿西装的城市青年干了一仗,面对城里人“土包子”一类的斥骂,金狗刚拥有的记者身份让他不无自豪地说出了“乡下人不只是光会吆车拉沙子吧”的话,这个人物身上,其实就寄托了贾平凹本人那种初到城里就要活出个名堂来的心迹。然而后来的金狗虽然在制止召开河运队现场会、营救雷大空两件事上成了功,但对这种成功却并不像小水、福运和韩文举那样高兴,而总觉得其中包含着巨大的“耻辱”,原因是利用了田家和巩家的矛盾,违心地以记者身份去恫吓、威胁公安局长,这有违一个农民的儿子、一个正派人的本分。这种成功后并不快活的心迹,与成名后的庄之蝶也是相合的。

甚至于庄之蝶与几个女人之间的关系,也可以在金狗与小水、英英、石华间的关系中找到雏形,几个女性以飞蛾扑火的热情倾心于同一男性,成为两个作品共同的重要的写作线索。只不过《浮躁》对男女情爱关系的描绘更为“纯洁”、“干净”罢了。《废都》中种种社会的怪现状、特别是遍地是“假”的生活世象在《浮躁》中已通过雷大空的皮包公司、田家与巩家的矛盾得到了反映,只不过在80年代,无论是作家还是评论家,都习惯于将它们看成改革时期难以避免的现象罢了,而金狗周旋于权力矛盾之间的做法,也在80年代的整体文化氛围中被赋予了反抗权力腐败的光环;而在90年代的整体文化氛围中,当权力腐败成为一种令人痛心疾首的“正常化”的社会现象时,拥有名人头衔的庄之蝶的权力周旋,则成了人文精神失落和知识分子堕落的一个象征。

不过,总体上说,《浮躁》和《废都》有种种相通之处,但撇开其中过于笨拙陈腐的性描写不谈,我以为在反映生活的广阔度、心理描写的深度、语言文字的纯熟度等方面,《废都》显然超过了《浮躁》。《废都》的主人公诚然是以伪恶者的形象出现的,作者创作这一作品时确实也失去了以往作品中的那种乐观的理想主义的色彩,主要人物关系的设置也不无模仿《金瓶梅》一类作品的痕迹,但它对20世纪90年代中国人特别是知识分子生态和心态的描绘和把握,却达到了同一时期作家作品没有能够达到的深度和广度。《废都》写的是一个时代和一个时代文化名人的失败,“鬼魅狰狞,上帝无言”所传达出的,是作者面对自己的内心之鬼和外界的种种鬼相而生的巨大的愤怒,以及人文知识分子被边缘化后的无足轻重感和荒凉感。钟唯贤这样的知识分子只有在火葬场里凭借高级职称证书才得到优待,“作协的”在世人那里只是“作鞋的”,这使作者的内心产生了巨大的悲哀。但《废都》的意义远不止于对某个人和某一阶层人的生态和心态的反映。

同类推荐
  • 吹满风的山谷

    吹满风的山谷

    北京实力派作家作品精选丛书。著名军事小说作家衣向东,曾著有《我是一个兵》、《一路兵歌》,而为读者广为熟知。本书是他近两年来创作的中短篇小说,又向我们吹来一股浓浓军队风情,兵的喜怒哀乐,辛酸荣誉又跃然纸上。
  • 我心有猛虎,在细嗅蔷薇——徐志摩诗传

    我心有猛虎,在细嗅蔷薇——徐志摩诗传

    《我心有猛虎,在细嗅蔷薇:徐志摩诗传》以徐志摩平生经历为经,以徐志摩的诗文为纬,带领笔下最纯净的自由、爱和美。作者用细腻优美的笔触,剖开诗人矛盾杂糅、繁复瑰丽的内心世界,触碰那个在理想与现实、飞扬与坠落中冒险的灵魂,感受他在如火的激情和如水的温柔交织中颠簸挣扎着的心灵。
  • 红婴仔

    红婴仔

    《红婴仔》是简媜蓄意贴近育婴实况而写的散文记录片,讲述自己初为人母的忐忑心路及亲手抚育新生命过程中各种兴奋、惶恐、期待及挫折的心情。作者以其优美、慧黠的文字一方面忠实态录新生儿的成长过程、传达颇具实用性育儿心得,另一方面“密语”系列则潜入私密的内在世界,追溯生命源起,见证女性角色的锻炼历程。写出了一个女人的现在与过去最诚恳的对照,也给夹处在传统与现代这间的女性指出了一条可能的新路。
  • 天使飞行——国际灵柩送还士

    天使飞行——国际灵柩送还士

    本书介绍了一种职业——国际灵柩送还士,就是将在国外去世的日本人接回国内,并做基本的防腐处理和遗容整理,再送到家人的身边。如果是外国人在日本去世,他们就根据死者的宗教、民族习惯处理后送出日本。这些死者有的是远赴海外工作的儿子,有的是看上去很乐观却选择自杀的朋友,有寄托了三代人关爱的小孙女,也有死于恐怖袭击的记者……本书以国际灵柩送还公司的社长——木村利惠这个女强人为主线,从死者的家属、新入社员工、创始人、灵车驾驶员,以及作者自身的角度出发,围绕国际灵柩送还这一行为,是通过具体的“死亡关怀”,来搭建生死之间的桥梁,对社会和人生具有积极的意义通过。
  • 书边芦苇(《花园丛书》)

    书边芦苇(《花园丛书》)

    书边芦苇(《花园丛书》)收录了多篇散文。其中有《关于姚茫父》《祝诗与答诗》等。
热门推荐
  • 仙武帝临

    仙武帝临

    陈龙因为武道比试,意外打伤了三长老的儿子,引来三长老的灭族报复,并毁了陈龙的丹田。大仇之下,陈龙如何逆天改命,报的此仇?
  • 岁月如殇,刺青入骨

    岁月如殇,刺青入骨

    第一次见面,是她父母死的那天。第二次见面,她成了他儿子的未婚妻。在外人看来,阮筝和徐天颂是准儿媳妇和准公公的关系。但只有他们自己知道,十七年前的那桩血案,令他们的关系变得错综复杂、扑朔迷离。
  • 祖迹

    祖迹

    一个宁静的夜晚,雄姿挺拔的昆仑之巅,突然爆发出一道炽烈的光芒,随即便是山摇地动。昆仑山山顶惊现一座天坑!湿热与黑暗并存的山体深处,八座古老的祭坛分八方而落,组成一幅硕大的五行八卦图。正中的太极阴阳眼上,赫然漂浮着一盏古卷????????????一个浩瀚未明的世界,玄秘莫测,光怪陆离。踏着仙神的的骸骨,追寻着远古的足迹,壮怀激烈,饮尽血泪,放眼万年??????
  • 惟吾独仙

    惟吾独仙

    天羽大陆元气纵横,这里有强大的修元者,有诡异莫测的元魂之力,有神秘高贵的星魂师……这是一个宏大缤纷的世界乱世之战开启,九幽魔族与域外仙裔纷纷踏足天羽大陆,争夺那万年一现的成仙机缘,人族危在旦夕,何人可堪救世穿越而来的神秘少年,跳脱天地的命格,魔龙铸体,神凰炼魂,且看他如何一步步搅动这异世风云星辰幻灭,吾亦不朽,神消魔散,惟吾独仙——天玄子
  • 颠覆明天

    颠覆明天

    颠覆明天,让滚滚长江断流!煌煌清天倾覆!朗朗乾坤倒转!
  • 如果就是爱

    如果就是爱

    2050年,随着虚拟网游的出现,魔兽争霸的各类RPG都实现了玩家亲身经历的模式,DOTA再次风靡全球。这是一个DOTA菜鸟成长为一名大神的故事。这是一部很有爱的菜鸟成长史!6人黑?大家不要这么无耻好不好!可控的被动技能?教官你逗我了吧!智能程序?郝壮的嘴角抽了抽...好吧,还有什么能阻挡我超神?本书又名《我也能超神》!
  • 七月的漫天星辰

    七月的漫天星辰

    21世纪最伟大也是最年轻的天文学家宁培轩在他30岁生日当天自杀了,这一消息在全球引起了轰动。这个年纪轻轻就已横扫天文学、物理学等各大奖项的传奇就此陨落。正在家里看新闻的叶沛琪看到这则消息时,震惊地无以复加。宁培轩是谁?那是一个沉默寡言,且孤傲淡漠的男孩子。但就是这样一个人,在她之前一半多的人生留下了不可磨灭的痕迹,他是被大家当成怪物的天才。多少女孩子对他趋之若鹜,她也不例外,只是她知道,他心里一直有一个喜欢的女孩子。收拾东西时,从一堆书里掉下来一本陈旧的天文学杂志,里面一些书页被折了起来,她细细翻看,泣不成声。意外重生到了高二那年。那一年,那个传奇少年刚转来她的学校。而这一次,她一定会守护他的漫天星辰。
  • 魔装武神

    魔装武神

    怪才科学家发明魔装机甲可以让人类的精神与妖魔魔晶产生共鸣,从而达到人类也能使用魔法的目的,强大的魔装甲士登上历史舞台,展开人类文明新篇章。在星球八区贫穷角落的垃圾处理场。自小练习古怪呼吸方式,却因为精神力薄弱而无法驾驭魔装机甲的少年,忽然有一天,当宝藏揭秘,他得到了无法安装魔晶的黑铁魔装机甲。于是......浩大星空之下,一段热血与旖旎交融的传奇就此展开。
  • 零欲望霸主

    零欲望霸主

    一位修仙二百年的人,渡劫失败后九转还童保住了修为,不料长大成人之后的他,空有百年修为,却成了没有欲望人。这样一个没有欲望的人,却在命运的推动下成了人间的霸主。
  • 我一根手指碾压全世界

    我一根手指碾压全世界

    兵王归来?魔帝重生?仙帝附体?系统外挂?抱歉,我只需一指,通通碾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