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2478600000016

第16章 智斗凶顽(1)

1.从整风运动到抗战胜利

回家以后,1942年初,邓旭初到新四军抗日军政大学华东分校干队学习。指导员是吴凡吾,班长是田夫,邓担任党小组长。干部队学员学的主要是政治,有根据地建设、社会发展史等内容。到了年底,华东抗大学员分配工作。邓旭初被分配到军部特务团机炮连任指导员。机炮连拥有山炮、迫击炮和重机枪,在那个年代,算是火力很强的部队了。连长叫石言金,是从国民党军队俘虏过来的,旧意识相当浓。前任指导员就是因为经不住他的怂恿,犯了错误,被降了职。要团结好这么一个连长,当指导员的是很吃力的。邓旭初小心翼翼,干了两三个月,还算太平。

1943年春,新四军军部由阜宁转移到淮南盱眙县黄花塘。过了一段时间,新四军军部开始整风。

军直属部队组织了整风训练班。军政治部主任张凯(原政治部组织部长)任班主任,东南局派张登参加领导。邓旭初被抽到这个班,参加整风学习。所谓整风,主要是审查历史。邓旭初的历史遗留问题,也就是在浙江的那一年尚未审查。恰巧那时,秦秋谷也到了军部。这样,邓这一年历史的证明人,就有了干仲儒、沈栖、刘崧、秦秋谷、傅逸夫。这个证明就很充分了。经过审查,组织上决定恢复他1941年这一年的党龄。

这年秋天,整风结束。邓旭初回到机炮连。没有多少日子,机炮连的山炮,调到二师,连长石言金随同前往。迫击炮和重机枪及有关人员,则留下与军部警卫连合并,改称特务连。连长由冯定太担任,邓旭初仍任指导员。

1943年这一年,是苏北解放区遭受重大困难的一年。天灾严重,敌人在残酷“扫荡之后”,封锁更加严重。因此,部队主食、副食都供应困难,连过年也无法改善生活,条件十分艰苦。当时部队行动,多半是在夜间。夜间行动,最怕狗叫。狗一叫,敌人就知道有人来了,对我们非常不利。所以,地方上的同志组织了“打狗队”,专门打狗。到过年,打狗队可吃香了,部队向他们买狗肉过年,也总算让同志们吃了点肉。正在极度困难之时,党中央“自己动手,丰衣足食”的指示下达了。不但在根据地,而且在游击区,干部战士们也都是一手拿锄,一手拿枪,一边种地,一边抗日。这个大生产运动,是个真正的群众运动,也真正解决了生活资料供应不足的问题。不论是官是兵,人人参加,也人人得益。老百姓也从中得到了很大的利益,同样欢天喜地。

因此,说这个运动大大加强了党内军内的团结,大大加强了军民鱼水关系,从而为加速抗日战争的伟大胜利,起了重大作用,是一点也不过分的。

到1944年春,邓旭初被调到特务团团部政治处当宣教股长。进入1944年,第二次世界大战各条战线捷报频传。就是国民党战场,蒋介石兵败如山倒。中原战场,汤恩伯部队日蹙百里;湖南战场衡阳失守,守将方先觉投降(他可是蒋介石得意门生)。跟着,日寇沿湘桂路长驱直入,一直打到贵州独山。蒋介石政府当真差一点被赶上峨眉山顶。而八路军、新四军越战越勇;根据地愈来愈扩大,苏北形势更是一片大好。到了这一年底,除了“点”和“线”,“面”上已经没有多少敌人了。进入1945年,形势发展更快。5月9日,欧洲战场,法西斯德国无条件投降。3个月后,8月9日,苏联向日本宣战。在此之前,美军在太平洋已打得日军只有“招架之功,毫无还手之力”。再加上广岛、长崎两颗原子弹一炸,日本法西斯也自觉顽抗无益。特别是如果让苏联红军攻入日本本土,后果更不堪设想。8月15日日本天皇宣布投降了!

抗日战争终于胜利了!全中国人民在欢呼。全世界人民在欢呼。八路军、新四军广大指战员,更是感到无比自豪。邓旭初也在这个大欢呼的行列中。邓旭初此刻,又是多么怀念自己的妈妈、自己的亲人,多么想回家看看啊。

2.在争夺受降权的斗争中

抗战胜利,举国欢腾。全国人民向往着和平生活。但是,权欲熏心、利欲熏心的蒋介石,却想一口独吞胜利果实,把以中国共产党为核心的革命力量,特别是八路军、新四军广大指战员,视作眼中钉、肉中刺,务必去之而后快。因此,中国内部革命与反革命、进步与反动的斗争,不但未因抗战胜利而结束,反而更加突出。这一斗争的第一个回合,就是争夺受降权——由谁来接受日本侵略军及其走狗——汉奸政府和汉奸部队的投降。论理,八路军、新四军在八年抗战中,挺进敌后,开辟根据地,抗击敌伪军,包围敌占城市,杰出功勋,有目共睹。被我军围困的敌伪势力,理应向我军投降,这是“天之经也,地之义也”,合乎天理、国法、人情,无可争辩。可是,日本一投降,蒋介石就以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委员长也就是三军统帅的身份,发布两道荒谬绝伦的命令:其一,所有八路军及其他共产党领导的军队(新四军番号已在“皖南事变”时被蒋介石政府撤消),驻防原地待命,不得妄动。其二,一切在中国境内的日本军队及汉奸部队,都只能向所谓“中央军”投降;而且还要在“中央军”到达之前,负责维持当地秩序——换句话说,就是要把敢来受降的人民军队和人民势力消灭掉。为了对付蒋介石这一荒唐命令,党中央和毛主席确定的政策就是八个字——“针锋相对,寸土必争!”在这八字方针指导下,在全国原敌占区,一场争夺受降权的斗争从日本一宣布投降就开始了。

在这第一个回合中,邓旭初所在特务团,奉命奔袭六合县城,歼灭盘踞县城拒绝投降的敌伪军,解放该城,威胁南京。经过急行军,赶到六合城下,敌伪据城顽抗,当时军中没有大炮,也还没有学会爆破攻城,硬是趁黑夜,用机关枪掩护,架云梯爬城。邓旭初与三营营长田长华,紧跟在尖兵班后面,迅速爬上城头,用驳壳枪,两面横扫。敌人虽然火力仍远胜于我,但是大势已去,士气低落。相反,我军斗志昂扬,人人奋勇当先。一上城头,喊杀连天。敌伪稍加抵抗,不是抱头鼠窜,便是乖乖投降。我军乘胜追击,直捣敌伪县政府,战斗很快结束。天明,点检战果,敌伪县长以下人员全部被俘,伪军基本全部投降。在早晨的阳光中,一面红旗高高地在六合城头飘扬。一出师,就是一个大胜仗,全团指战员高兴极了。

六合解放后,上级命令,马不停蹄,直攻天长。天长与六合,靠得很近,工事坚固。敌人自吹“铜天长,铁六合”。“铁六合”,已经被我们砸扁了;“铜天长”难道还能逃脱覆灭的命运。正当特务团急速向天长推进途中,上级突然下达命令:立即北上,参加解放淮安、淮阴的战斗,打天长任务交付兄弟部队。两淮比天长更有打头。全团上下斗志愈益高涨,昼夜急奔似风驰电掣,直扑淮阴。可惜!他们虽快,淮阴城下的兄弟部队却是更快。不等特务团赶到,便已解放淮阴、淮安。特务团进驻淮阴,没有几天,又接到陈毅自山东枣庄前线来电,命特务团迅速赶赴枣庄前线。同志们听到陈毅军长自陕北回到部队的消息,个个非常兴奋。又是几天连续急行军,赶到枣庄。此时,枣庄战斗正酣。枣庄周围矿井都已被我军攻下。敌军收缩躲在城中顽抗。

因为枣庄周围都是煤矿,地下坑道密密麻麻。我军攻城一急,敌军便躲到地下。攻了两天,重庆政治协商会议达成协议,国共双方,停战令下,彼此停火。枣庄守敌原本是土匪,日寇投降,摇身一变变成国军。人家常说“国民党兵匪一家”,这又是一个证明。

1946年至1947年,伪军郝鹏举部队的起义、叛变、覆灭及其本人的伏法,是抗日战争胜利以后,我军继上党战役、邯郸战役、七战七捷之后第四个大胜利。尤其是这一事件变化之剧烈、倏忽、奇特,更形成了一种特殊的“战场的喜剧性”。加以它又发生在华东,消息来来去去,朝云暮雨,使大上海同情我党我军的人民,一忽儿喜,一忽儿忧,一忽儿怒,最后则大喜过望。在我党地下工作者中,传闻特多。至今,时间已过去整整52年,往事历历在目——大家天天抢着看报纸上有关消息、然后奔走相告的情景,还似在眼前。

“小蒋介石”起义了

郝鹏举其人,讲句老实话,在旧军阀里面,倒算是个“佼佼者”。他在冯玉祥部下当过兵,冯治军甚严,郝也受过严格训练。因为刻苦好学,精明能干,生活严肃——不抽鸦片,不喝酒,不嫖不赌,受到冯玉祥器重,曾送他到苏联留学,专攻炮兵。1930年,蒋介石与冯玉祥、阎锡山联军大战中,郝鹏举投到蒋介石旗下。抗战期间,居然取得蒋介石头号爱将胡宗南的信任,被任命为某军副军长。人家是“受宠若惊”,他却是“受宠热昏”,好像吃了豹子胆老虎心,竟然去动胡长官某亲密助手宠妾的脑筋,一下子乌纱帽搞掉不算,还被关押起来,差点掉了脑袋。幸亏好友毕书文、刘伯阳两人搭救,逃到了南京,投靠日寇。1942年8月,汪精卫倒把他一眼看中,委他做了汪记中央陆军将校训练团的中将教育长,官儿可算得很大了。1944年1月,郝鹏举又“荣任”汪记淮海省省长兼省保安司令和徐州市市长。此人深知战争时期,枪杆第一。蓄意在南京收罗了一批将级和校级军官,带到徐州,作为骨干。再在此基础上,招兵买马,很快建立起一支庞大的伪军。日本投降,郝首先摇身一变,投靠国民党,部队改编为一个纵队,郝本人受任纵队司令,驻在山东峄县、枣庄一带。当时态势是前面与我军对峙,后面有国民党正规军“虎视”;在共产党看来,这是一支汉奸武装,在国民党看来,这是一支杂牌军。在夹缝中间,不识相,动一动,马上全军覆灭,性命难保。

正在此时,上党战役、邯郸战役,国民党军大败,高树勋起义,马法五等被抓等等。周围伪军闻风丧胆。面对这种情况,有点政治头脑的郝鹏举,知道不能轻易与我军为敌。而且,他还有一个“识时务”的长处,既知道蒋介石对杂牌军的心狠手辣,言而无信;也懂得共产党正在用人之际,对待自己这等拥有一、二万条枪的“草莽英雄”,确实能够做到“来者欢迎,去者欢送”。

在这个认识前提下,面对1946年初国共双方停战令下,举国上下同心盼望和平,大局和战未定,郝鹏举知道自己处于国共夹缝中间,正好“脚踏两头船”,“待价而沽”。只是自己部队位于鲁南一带,正面是新四军大军主力,不先向共产党做个靠拢姿态可能旦夕之间,便被强迫投降——足下原来是日寇走狗嘛!在充分估计形势、权衡利弊以后,赫鹏举决定先走一步“稳棋”——1946年9日在台儿庄,公开宣布起义。接受新四军命令。把本部队改为华中民主联军,下辖4个师、一个特务团,全军共9个团,约2万人。

这在当时,可算得是个“庞然大物”了。

郝鹏举一宣布起义,根据党的政策,陈毅立即热情接见,当面交代政策:

“来者欢迎,去者欢送。”郝鹏举当场信誓旦旦:一定认真学习,跟共产党走,努力把自己部队改造为人民军队。他还与陈毅商定:为便于改造,将部队撤离台儿庄前线,开到山东莒县地区。

为了鼓励郝鹏举改邪归正,陈毅在郝部进驻莒县以后,还亲自前往探望。一起骑马游览莒县名胜浮来山,向郝讲了春秋时代鲁侯与莒子在山上银杏树下会盟的故事,语重心长,真正希望顽石点头。郝鹏举也居然作诗一首:“策马浮来展大荒,齐桓刘勰两茫茫。千年老树应知我,一片忠心照夕阳。”这个人确实有点“小蒋介石”的味道,善于“做戏”,为达目的,不择手段。

这么50岁左右的大汉子,为了博取我军的信任,竟然多次当众捶胸、顿足、痛哭,表示真诚。同时,一再要求陈毅派人帮他改造部队。应郝之请,我军也确实希望能够把这支部队改造成人民之师。陈毅曾先后批示山东军区派遣两个联络组进驻郝部,帮助郝鹏举改造部队。第一批以朱克靖为首(朱是新四军军部联络部长。在第一次大革命中,曾任北伐军第三军党代表,蒋介石反共,清党,屠杀共产党人,被该军军长朱培德礼送出境)。一月份郝部一起义,即行前往。同年二月份,又派出第二批干部,以刘述周为首,其中有谷凤鸣、李子新、邓旭初、郭力军等同志。在第二批同志出发之前,陈毅亲自指示:“历史上国民党部队起义,规模比较大的有两次:第一次是1931年12月14日,赵博生、董振堂两同志领导的宁都起义,过来的大概有一万多人;第二次是不久前高树勋在邯郸的起义,过来的也是一万多人。这次郝鹏举起义人数最多,我看至少也有一万七八千。郝鹏举这个人年龄不大,50岁左右,有进取心,有能力,没有不良嗜好。过去冯玉祥曾派他去苏联留学,学习炮兵。”陈毅特别强调:“这次郝鹏举起义,首先是迫于形势,并不是真的对革命有什么认识,投机性很大。”最后,他还告诉大家:“郝鹏举是一匹好马,又是一匹烈马。搞得好,能为我所用;搞不好,它会踢伤我们自己。我们一定要做好两种准备:既要从坏处着想,又要向好处争取。尽最大努力,骑好这匹马!”

军官教导团——一堵隔离墙

进驻郝部的同志,对陈毅的指示领会深刻。一到岗位,时刻关注郝部特别是郝本人及其周围心腹的动向。没用多少时间,他们就发现了一个基本事实,郝鹏举好话说尽,革命口号喊尽,可是一到实际行动,一切“外甥打灯笼——照旧”!第二批干部到达以后,郝鹏举自己搬到张家围子。在那里,他开办了一个军官教导团,把我军派去的干部,也集中到这个团里。这样一来,这个“小蒋介石”的“司马昭之心”,已经露出端倪:他极怕我们的同志同他们的部下接触,把他们争取过来。我们的人一集中,他就在我们与他的部队之间,筑起了一道高墙,把双方隔离开来了。

郝鹏举的军官教导团,由这样几个部分组成:一、将校班(将官与校官),二、干部大队,三、政工大队。为表示对这个教导团的重视,这个“小蒋介石”

也仿效“老蒋介石”处处兼校长的做法,自任团长,手下的4个师长兼任副团长,李泽洲任专职教育长,张润三任政治部主任,刘述周任副主任,谷凤鸣任总教官,李子新任干部大队教导员兼教官,郭力军任组织科长兼教官,邓旭初任宣教科长、政工大队教导员兼教官。教导团每天上政治课。郝鹏举假惺惺地请我们决定课程内容。因为他知道来这个教导团学习的,都是自己的心腹或者干将,你讲得再好,他们只会“一只耳朵进,一只耳朵出”,到头来,总得听他“咳嗽为号”。即使如此,我们还是确定了进步的课程内容——新民主主义论、社会发展史、游击战争的战略战术、革命军队的优良传统和铁的纪律,等等。在课余时间,军官们不敢随便同我们的人接触,所以很难对他们做深入细致的思想工作。

同类推荐
  • 毛泽东瞩目的著名将帅

    毛泽东瞩目的著名将帅

    19世纪末,中国韶山诞生了一代伟人毛泽东。20世纪70年代,毛泽东与世长辞,告别了热爱他的人民和他热爱的革命事业。今天,长江文艺出版社隆重推出《毛泽东瞩目的风云人物》丛书,其目的在于缅怀一代伟人毛泽东和他曾从事过的革命业绩,鼓励人民学习、继承毛泽东思想,将他的博大精深的思想变成我们的巨大精神财富,在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事业中发挥优良传统和聪明才智,使新中国的航船迎着新世纪的曙光,顺利到达四个现代化的辉煌彼岸。这既是本书作者的意愿,也是本书主编的意愿。
  • 汽车大亨:福特成长日记

    汽车大亨:福特成长日记

    本书讲述了福特的成长以及创业故事。福特白手起家,用内燃机尝试制造了内燃机车,并且研究出了世界上第一个百姓用的T型车。福特从一个打工崽到把汽车工业推到顶峰,在成长过程中,福特也像一个平常人一样经历过失败、沮丧等种种不可避免的挫折,福特的成功不是运气,与他做人的思路有着极大的关系。因为作者研究日久,采访了福特家族的后人,并且掌握了第一手很多外界并不知道的秘密,在本书中都是首次披露。
  • 走过荒原

    走过荒原

    徐传化是陆亚芳近作《走过荒原》的主人公,这位从沙地走出来的农民企业家,做过年,扛过活,跑过腿,十五六岁从老家逃难出来,在钱塘江边搭个草棚住下来,什么活都干,三百六十行几乎干了个遍。这个吃苦耐劳、心灵手巧的老农民,一直在寻找另一种生活方式。终于有一天,他嗅到了春的气息,感受到了改革开放的春风,凭自己的胆识与气度,找资金,找人才,找地方,开始了由两千块钱、一只缸起家的小作坊向一个民营企业王国的进发。上点年纪的人都知道徐传化,他是沙地里长出的一棵参天大树,是沙地里盛传不衰的神话。陆亚芳用的不是笔而是自己的心写这个活生生的人物,从外表写到内心,渗透了她的智慧和热情。
  • 小闲事:恋爱中的鲁迅

    小闲事:恋爱中的鲁迅

    本书以《两地书》为蓝本,参考大量资料,以慧黠笔法讲述了鲁迅的恋爱故事。从“小鬼”苦闷中一封问询的信开始,与许广平情愫暗生。两人一起探讨出路,分享隐秘和艰难,互致慰藉与关爱,开始了相濡以沫的十年光阴。
  • 编年史(节选)

    编年史(节选)

    《编年史》是美国传奇民谣歌手鲍勃迪伦历时三年在打字机上亲手敲出来的回忆录,记录了自己生命中种种非凡的时刻——初到纽约,签约哥伦比亚,遭遇创作瓶颈,家庭生活片段,点燃灵感火花,打破界限……这位民谣诗人用热情、怜悯和深邃的目光回顾的往昔岁月,将那逝去的黄金年代一幕幕地展现在我们面前。
热门推荐
  • 零源

    零源

    这是一个属于源的世界。没有花俏艳丽的魔法,有的只是繁衍到巅峰的源力!没有重生穿越从此牛逼的主角,有的只是从没有本源的弃儿到站在世界之巅的金!
  • 奈罗

    奈罗

    在一片未曾听闻过的大陆上,这里的人们依靠着晶石的能量生活着与战斗着。晶石提供人们无穷无尽的力量也带来了无穷无尽的欲望。且看主人公奈罗如何和他的小伙伴一起在这片大陆热血的奋斗吧!
  • 非常穿越之我要当皇后

    非常穿越之我要当皇后

    “上官昭雪,你给朕站住。。。”“我才不,你当我是傻的啊”只见一个皮肤如雪,身材窈窕的妙龄少女在前面跑着。脸上因为跑的关系映着微微的粉红。八年前的一个夏天,她正和她的好姐妹七七一起在上海的城隍庙逛街,中午十二点七七去买冰淇凌,她站在走廊上看下面的鱼,就在七七走了第七步的时候,她突然觉得有人推了她一下,说也奇怪那么高的廊杆怎么就让她掉下去了,头越来越重,手脚也越来越不听话了,她拼命的想抓住别人,可一切都太晚了。。。。。。。。。。。。。。。。
  • 洪荒虚界——旧

    洪荒虚界——旧

    弃坑了!要重新开坑!新坑名字《洪荒虚界》!有兴趣就看一下,没兴趣就忽略吧!
  • 只有驱魔师知道的世界

    只有驱魔师知道的世界

    都说驱魔师超级棒,有福利,有补贴,五险一金有保底。在白逸萌的眼中,驱魔师的世界应该是这样子的:空调WiFi西瓜,葛优同款沙发,我就往上一趴,没事女鬼抓抓,接着魔灵开刷。但是......为何现实总是与想象中的不一样?!!!为何驱魔师也要上学,魔灵们还在在另一个界域,小鬼们在协会的迫害下也只是勉强存活,就连赚取积分也是靠玩游戏做任务等方法获得。接着他居然还意外得知他的十个魂魄都飞走了,只留下一个空壳子的消息!怪不得他总是爱睡觉。为了追回不知轮回变化为鬼、人、数据流、砖头、小动物还是其他啥玩意的魂魄,他的追魂日常开始了。
  • 戾帝封爱:妃要翻天

    戾帝封爱:妃要翻天

    她,智睿双全的科学家。什么?居然有人说她傻蠢痴?!绑票妃嫔、抓小三斗小四、后宫撕逼大战,搅得皇家鸡飞狗跳!连冰川一样的老大也不淡定了,三番五次的赐死、摩肩接踵的刁难。于是……高冷皇上变成了暴躁戾帝,皇宫成了皇后的娱乐场所。身世迷雾、前世纠葛、政局谜团、旧爱纷扰,让她沦陷在他的真假柔情中,而他却依旧冷漠如常。“爱上你,永远不可能!”“那我离开了,你会难过吗?”
  • The Sisters Are Alright

    The Sisters Are Alright

    Emancipation may have happened more than 150 years ago, but America still won't let a sister be free from this coven of caricatures. Tamara Winfrey Harris delves into marriage, motherhood, health, sexuality, beauty, and more, taking sharp aim at pervasive stereotypes about black women.
  • 帝少的首席公主

    帝少的首席公主

    前男友背叛,逼的宫羽沫跳海自杀,两年后再次归来,出任世界四大集团MS总经理,只是为什么她会和总裁大人扯上关系?“抱歉,冷总,本小姐不陪吃。”“不陪吃,你的意思是陪睡喽。”“没有人愿意整天活在恐惧里,我清楚的知道那种感觉,我不会拉着他和我一起痛苦。”他是商业帝国掌权人,王位继承人,蔑世天下,却唯独宠她入骨,有求必应。【本文纯属虚构】【推荐:《豪门隐婚:国民女神带回家》】
  • 橄榄树下的吻

    橄榄树下的吻

    偏执怪异大佬vs傲娇小白莲他们的第二次见面......“我很好看?”“那,能不能做你的男人啊?”在一起之后......“江措,我们分手吧。”“渺渺,别跟我提这两个字,我会受不了的。” 片段一 “喂,怎么样你才能答应我,嗯?” “如果橄榄树上的橄榄不长了,改长荔枝,我就答应你。” 当橄榄树上挂着荔枝的时候...... “喂,说话可要算话。” 片段二 他眼眸里异样的情绪在暗涌,一只温热的大手抚在她的后颈,低下头吻住她的唇。随后勾着唇说:“真甜。”
  • 今天的方同学

    今天的方同学

    我们总是在成长中遇到着让人愉快,令人悲伤,使人振奋亦或萎靡的任何事情,但这就是成长;认识形形色色的人,结识你最爱的人,这就是校园生活。此作品为学习之余的随心所作,其中将现实生活中所遇到的人或事都有融入进来,不过部分有夸大事实,但仅是希望能将这些东西记录下来。每个有缘阅读到这部作品的读者,我都感谢你们到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