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2474200000021

第21章 人才培养与知识创新的摇篮——改革发展中的高等教育(1)

高等学校担负着培养高级专门人才和发展科学技术文化的重大任务,是我国人才培养与知识、技术创新的摇篮,是直接关系经济、社会、文化发展的重要社会力量。历史上我国近代高等教育一直落后,1949年新中国诞生的时候,旧中国留给四亿五千万人民的高等学校仅有205所,在校本专科学生仅有1165万人,其中还包括20所接受外国津贴的高等学校。这对一个占世界人口1/5的大国来讲,极不相称,落后状况一目了然。新中国成立后,党和政府一直重视高等教育,改革一直没有停止过,除“文化大革命”这一特殊时期外,发展也一直没有停止过。到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之前,用了29年时间,我国普通高等学校已发展到598所,是1949年的近3倍;在校本专科学生达8563万人,是1949年的73倍。又经过23年的时间,到了2001年,我国高等学校已发展到1911所,是1978年的32倍;在校本专科生达1300万人,是1978年的153倍。

前后两个时期,高等教育都得到发展,特别是在改革开放时期,发展的基数大,用的时间短,发展得更快。从高等教育的规模讲,我国已是世界上名副其实的高等教育大国。我国是经济文化比较落后的发展中国家,高等教育的改革发展经历了一条曲折的道路,改革开放后的20多年时间能取得如此巨大成就,从根本上讲是由于国家实行了科教兴国的战略,把教育摆在了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与此同时,我们将高等教育置于现代化建设战略大局之中,遵循教育与经济、政治制度相互关系的客观规律,坚持高等教育必须与经济、社会发展相适应的改革发展方向,以体制的改革为动力,以“规模、质量、结构、效益”协调发展为目标,这是高等教育发展成就巨大的内在原因。

建立政府宏观管理、学校面向社会自主办学的高等教育体制

教育受一定的经济、政治制度的制约和支配,教育的体制必须与一定的经济和政治体制相适应。在我国,由计划经济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转轨的过程中,与计划体制相适应的高等教育体制必须改革,转到与市场体制相适应的新的体制上来。高等教育虽有自身的内在规律,但在体制上如果仍停留在计划经济时代,学校的设置、事业发展规划,学校与政府、企业、科研院所、社会的关系,学校的职责与权益等仍按计划体制一套老办法来执行,那么高等教育事业必将在新的经济体制下失去发展空间。这就决定了我国高等教育的改革必须首先抓住体制这个关键。高等教育体制的改革具有宏观性,而且在我国体制问题又是与发展状况紧密相关的,这是与许多国家不同的中国高等教育一大特点。

新中国成立后,在相当一段时间内,是由政府直接领导和管理高等学校的。1950年,根据政务院《关于高等学校领导关系的决定》,教育部对当时国立大学实行统一领导。

1952年,私立大学包括全部接管了的外国津贴的大学,也全部改为公立大学,由国家统一领导和管理。1953年,政务院《关于修订高等学校领导关系的决定》,明确当时高教部直接管理综合性大学和多科性院校;中央有关业务部门受高教部委托管理为该部门服务的单科性院校;地方政府管理的院校也逐步改为由高教部及中央有关业务部门领导。至此,高等学校的领导和管理全部归属中央。到了1957年,高等学校已由1949年的205所发展到229所,全部集中由中央统一管理已暴露出一些集权的弊端,根据中央的决定精神,将其中129所高校交由地方管,形成了中央统一领导、分级管理的体制。1958年,我国进入所谓“大跃进”年代,为配合中央关于以扩大地方管理权力为中心的行政和经济管理体制的变革,中共中央、国务院相继颁发了《关于高等学校和中等技术学校下放问题的意见》、《关于教育事业管理权力下放问题的规定》两个文件。根据文件关于中央集权和地方分权相结合的原则,要求将高等学校管理权限最大限度下放给地方,明确“过去国务院或教育部颁布的全国通用的教育规章、制度,地方可以结合当前工作发展情况,因地制宜、因事制宜地决定存、废、修订,或者另行制定适合于地方情况的制度(包括各项定额标准和执行办法)”。还明确规定:“新建高等学校和中等工业科学技术学校,凡能自力更生解决问题的,地方可以决定;需要协作区内各省、市、自治区合作筹建的,由协作区协商决定。以上新建的高等学校无论公办或民办,由省、市、自治区政府报中央教育部即可。”根据文件要求,将由中央领导管理的229所高校划出187所下放给省级政府管理。这次高等教育领导管理体制的变革就是下放管理权限,由中央统一领导转变到以地方为主进行管理。在当时下放管理权限的时候,中央和地方政府缺乏必要的行政调控手段,国家又没有建立起相应的法律、法规来进行规范,一些地方不顾办学条件和教育质量,忽视和违背教育规律,盲目发展高等学校,使整个高等教育出现了混乱局面。在1958年至1960年的三年时间内,全国高等学校从1957年的229所猛增到1289所,三年新办了1060所大学,大大超过了国家经济承受能力,教育质量严重下降。这种“发展”带来的更多是危害而不是实际利益。1961年至1963年,国家经历“大跃进”和三年困难时期后进入国民经济调整时期,高等教育在总结经验教训的基础上对管理体制也进行了调整。中共中央、国务院于1963年5月21日颁布了《关于加强高等学校统一领导、分级管理的决定(试行草案)》。《决定》指出:“为加强对高等学校的领导和管理,中共中央和国务院决定对高等学校实行统一领导、中央和省、市、自治区两级管理的制度。”经过三年的调整和整顿,到1965年,全国高等学校由1960年的1289所下降到434所,其中高教部直接管理34所,中央业务部门管理的有149所,省、市、自治区政府管理的有251所,正式形成了条与块分别办学、分别管理的高等教育体制。“文化大革命”

中,高等学校管理权又一度下放给地方,高等教育事业受到严重破坏。“文化大革命”一结束,经过拨乱反正,1979年9月18日中央批转教育部的报告,同意恢复1963年中央决定的中央统一领导,中央和省、市、自治区两级管理的高等教育领导管理体制。到1979年底,全国共有高校633所,划归教育部直接管理35所,占总数5%;划归中央有关业务部门管理206所,占33%;由省、市、自治区管理的有392所,占62%。直到1985年中共中央《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颁布之前,一直实行条块分割的领导管理体制,没有大的变动。至此高等教育领导管理体制的确立和变革,都是围绕适应计划经济体制的确立与变革进行的,不论是中央集权还是地方分权,概莫能外,因而高教事业的发展主要依靠中央和省、市、自治区两级政府的领导和管理。政府是办学的主体,管理的主体。在我国经济、文化落后的情况下,由国家集中规划、集中财力、统一领导来发展高等教育事业,是起到了积极作用的。我们不能用今天已经发展变化了的情况和眼光简单地去完全否定过去。

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之后,在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基本路线指引下,教育被摆上经济建设的战略重点。高等教育体制虽未改变,但教育事业得到较快发展。到1985年,全国高等学校已增加到1016所,本专科在校学生已达17031万人。国家继续包揽一个还将持续扩大规模的高等教育已感矛盾很多,同时随着农村、城市经济体制与科技体制改革的启动,教育体制的弊端已显露出来。1985年5月27日,中共中央颁布了《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指出:“当前高等教育体制改革的关键,就是改变政府对高等学校统得过多的管理体制。”“改革管理体制,在加强宏观管理的同时,坚决实行简政放权,扩大学校的办学自主权。”

1986年,国务院也相应制定了《高等教育管理职责暂行规定》。但由于当时整个经济、科技体制的改革起步才不久,对教育体制上的一些深层次问题认识不够,因而高等教育体制未从根本上触动,改革明显滞后。

1992年10月,中国共产党第十四次全国代表大会召开。大会通过江泽民总书记的报告,明确在我国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这是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在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的新发展,把中国的改革开放推向一个新的阶段。根据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目标,我国经济体制不再是一般意义上的简政放权,而是要从传统的计划经济转到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上来,使市场在国家宏观调控下对资源配置起基础性作用。在整个国家坚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改革方向中,高等教育原体制严重不适应的弊端更充分反映出来,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

1高等教育实行中央统一领导、中央和地方两级管理的体制,与在国家宏观调控下,由市场对资源配置起基础作用的市场经济体制是相矛盾的,不吻合的。前者强调统一领导与政府计划管理的作用,后者强调在国家宏观调控下的市场配置作用。

2高等教育原实行中央统一领导,后又改为中央统一领导、中央和地方两级管理的体制,主要是隶属关系的调整,领导的更换,实质上都是政府领导、管理学校,政府是办学与管理的主体。高教事业改革与发展的决策在政府,又主要由中央政府下达计划指令,并将指令计划分解到中央和地方分管的高等学校。这种管理的体制和方式,不可能将高教事业纳入到一个地方的总体发展规划之中,造成条块分割,供求失调,严重脱离经济、社会发展实际。

3高等教育原有体制在高等学校的设置上存在很多问题。在强调实行中央统一领导时,各地都不能动弹,不仅设立一所高等学校困难,就连高等学校设置和调整某一学科专业都难以办到。当强调地方分权的时候,不少地方又热衷于盲目发展高等学校,造成在高校设置上的低水平严重重复,规模小,效益低,质量差,也浪费大量国家资金。仅以1980年为例,全国有675所高等学校,在校本专科生11437万人,平均每校在校生1700人左右,很多学校无规模和效益可言。

4高等教育原体制决定了政府是办学与管理的主体,学校只是政府的附属,没有自主的权力。高等学校真正从事具体办学与管理的是它自身,而原体制下的高等学校却处于政府的附属地位,没有自主的权力。因此学校与社会之间缺乏联系,与生产、科研之间缺乏主动适应的积极性和能力,处于封闭运行状态。这种状况导致学校不能结合社会发展的实际需要,在人才培养的数量、规格和质量上与社会需求严重脱节。随着社会的发展进步,人民群众要求接受高等教育的愿望日益迫切,上大学难,上好大学更难,已成为关系人民群众切身利益的一件大事。不解决高等教育原有体制问题,大力发展高教事业,就不可能比较好地满足群众愿望。

多年来,在许多地方高考录取分数线居高不下,严重影响了中小学校素质教育的进行,与高等教育体制的束缚是有直接关系的。

随着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化,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建立,高等教育体制改革的滞后状况有了新的突破。针对高等教育原体制的弊端,为建立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应的新的体制,1993年2月13日,中共中央、国务院正式颁布了《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纲要》指出:“进行高等教育体制改革,主要是解决政府与高等学校、中央与地方、国家教委与中央各业务部门之间的关系,逐步建立政府宏观管理、学校面向社会自主办学的体制。”在1998年8月29日,全国人大九届第四次常委会议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高等教育法》中,对政府宏观管理作了这样的表述:“国务院统一领导和管理全国高等教育事业。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统筹协调本行政区域内的高等教育事业,管理主要为地方培养人才的和国务院授权管理的高等学校。”《高等教育法》在这里强调了省一级政府对本行政区域内的高等教育事业进行统筹协调的职责,打破条块分割的局面,是与市场经济体制的要求相吻合的。市场经济是一种区域性的经济,在国家宏观调控下,由市场对区域内的资源进行基础性的配置,其中包括在本区域内的所有高等学校(不论是中央管的还是地方管的高等学校)的资源。《高等教育法》明确:“高等学校在民事活动中依法享有民事权利,承担民事责任。”

从第三十二条到第三十八条,又进一步明确了高等学校在教学、科研、招生、对外交流合作、机构设置与人事任免、资金筹措及使用等方面的自主权利。这是高等学校办学与管理的主体由政府转到学校自身的重大转变,是高等教育体制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质的跨越,为我国高等教育的改革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1998年,中央国家机关实行机构改革,除国家教育部主管少量面向全国服务的重点大学,及个别国家需要而地方无条件办的院校仍归有关部委主管外,所有中央有关部委管理的高等学校都划归地方管理,以加强地方统筹职责。根据《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和《高等教育法》,为顺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对人才、知识和技术的需要,高等教育办学体制由中央、省级政府延伸到中心城市,形成中央、省(市、自治区)、中心城市三级办学,中央、省两级管理,以省统筹为主的体制。这种体制的形成,使“政府宏观管理、学校面向社会自主办学”的高等教育管理体制趋向完善,“政府宏观管理”的实质是在国家宏观调控下“以省统筹为主”。

建立政府宏观管理、学校面向社会自主办学的高教管理体制,促进高等教育在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道路上获得了新的发展。自1993年《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颁布以来,党中央、国务院于1993年、1999年两次召开全国教育工作会议,推进教育体制深化改革,发展教育事业。在落实“以省统筹为主”的过程中,各省、市、自治区都加强了统筹协调的力度和支持高教事业发展的政策举措;招生规模持续上升,特别是自1999年始,连续几年扩大招生规模,到2001年本专科在校生已达到1300万人,并及时提出了到2010年基本实现高等教育大众化的奋斗目标;高等教育与经济、社会的关系逐步密切,在各地经济、社会发展中较好发挥了高等学校人才、智力和技术的作用。“学校面向社会自主办学”的逐步落实,调动了高校主动参与社会、服务社会的积极性。

同类推荐
  • 美国种族简史

    美国种族简史

    作者用大量的史实、数字,深入浅出地讲述了各个种族在美国的奋斗史、文化史,包括爱尔兰人、德国人、意大利人、日本人、犹太人、华人、墨西哥人、黑人、波多黎各人等。
  • 纸媒变革

    纸媒变革

    本书为第二届浙江省报业经营管理论文集,收录了相关征文大赛中获奖的40余篇论文,按内容分为发展战略篇、运营方略篇、纸媒转型篇、发行策略篇、广告经营篇、文化产业篇、内部管理篇七个部分。全书对我国与浙江报业的现状进行客观分析,体现了浙江报业面临严峻现实的冷静思考,阐述了积极应对的战略思路与创新探索。
  • 当代北京电视史话

    当代北京电视史话

    本书的目的是记录和宣传北京在新中国成立后,与老百姓密切相关的社会生活各方面的变化、发展和进步,尤其是改革开放以来取得的巨大成绩;以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普及当代北京史的研究成果,帮助大家了解时代的进步、社会的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和思想观念的变化,同时,为迎接2008年奥运会和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60周年,向世人展示当代北京的成就和风貌。这是一件很有意义的事情。
  • 谁更了解中国?

    谁更了解中国?

    本书收录了一些当代“英雄”的故事。他们是经济学家、成功的商人、独立的知识分子和作家,以及随时代大潮浮沉的制造业工人。这些“英雄”无一不在这个纷繁嘈杂的时代坚持着各自的选择,尽力不让自己败退。他们眼中的中国是怎样的?又应该怎样?让这个国家变得更好,这是他们孜孜以求的目标。
  • 实用公文写作一本通

    实用公文写作一本通

    本书在编写过程中,以现行党和国家的公文法规的规定作为依据,积极体现当前公文学研究的最新成果,具有较高的指导价值和现实效用。本书没有一开篇就介绍各类具体公文的写作与格式要求,而是用比较多的文字讲述了公文的含义、作用以及特点、类型、表达方式等方面的问题。阅读了这些文字,学习了这些内容以后,可以理清思路,更新观念,夯实公文写作的基础。具备了较高的专业素质之后,再进一步掌握公文写作的基本技巧与起草格式,写出高质量的公文便是水到渠成的事情了。
热门推荐
  • 快穿EXO之最佳女配

    快穿EXO之最佳女配

    【亲们,麻烦从100章看是看哦!当然,前面也可以看,只是.......】徐青青刚刚拿了影后奖,却被自己绊倒,gameover了!之后绑定了一个系统,就开始了她的华丽逆袭之旅咯!途中,还撩到了一个金光闪闪的脑公大人。欢迎加入【回思念莹】后宫群,群号码:286654608
  • 魔神邪魅之彼岸花开

    魔神邪魅之彼岸花开

    又名《魔妃倾世之彼岸花开》:她,是一个性情冷淡,却又不乏温柔的公主。他,在外人言中杀伐果断,冷血无情的魔神,却把所有的柔情给了她。她含泪说道:“从小到大,你对我只有兄妹情吗?”他不为所动,“你可曾爱过我?”他沉默不语,“我知道了”她走了,他疯了。再次相遇,她是冷艳妖媚的大祭司,而他是令六界闻风丧胆的魔神“染儿,原谅我可好?我知道错了”,“呵”她温婉一笑,彼岸花开。轮回一转:21世纪,他闯进了她的世界,“染儿,我们不再分开好不好?生生世世,不离不弃”“好”火红的彼岸花盛开在冥界与魔界的交界处。这是玄幻与现言结合起来的小说,不喜勿喷。
  • 人间失格

    人间失格

    现象级超级畅销书,开启“丧文化”新纪元,全球狂销数千万册!日本金字塔文学巨!太宰治的灵魂之书!迷茫人间颓废的人生哲学,灵魂深处无助的生命绝唱。名家新译,专家精校,可读、耐读。
  • 网游之魔道传承

    网游之魔道传承

    这是一本武侠类的网游小说。李念是最后一批从地球去往玉蓝星的人类,带着无意出现在脑中的一幅图,进入到游戏之中,夺取传承。游戏中的异类,现实中的傻子,是说我么,我全都不知道。游戏中的挫折,现实中的无奈,那都不是事,全部让我来解决吧。游戏中的人物,是否只是一串数据。游戏中的武学,是否只是一片虚拟。如果不是,那这一切从何而来?九阴真经,降龙十八掌,独孤九剑......这就是你们自信的根源?看本山大王打哭你们!
  • 在线拯救系统计划

    在线拯救系统计划

    南酒眠无意中绑定了一个系统,以为可以做任务从此走向人生巅峰!哪知道这系统竟然有bug!!!一言不合就坑她是什么鬼?!!邪魅危险的超级反派boss近在眼前,一脸笑意的看着某人:“过来。”当鸵鸟的某女在线求救!“系统!救命!给点装备!”【哔——您所呼叫的系统不在服务区,请稍后再call。】#论垃圾系统让宿主搭救怎么办?在线等,超急的!#
  • 她的轻语

    她的轻语

    林语她这辈子要说有一个记得最清楚的人,那个人不是她的爱人。张宇他这辈子要说有一个最难忘记的人,这个人跟他没有任何关系。是他亲手放弃了那个满心满眼只有他的小女生
  • 祸国殃民:绝世名妓之美男解解馋

    祸国殃民:绝世名妓之美男解解馋

    一朝穿越,竟然成了名妓?!老天,不带这么玩的好吗?恶毒老鸨要我卖身?!拜托,我可是非常洁(喜)身(欢)自(美)好(男)的!哼!如果老鸨再逼我,再逼我的话,不是美男我不要……(作者君:小姐你的节操碎了满地,我帮你捡回来……某女:节操是什么?我有吗?作者君:……)说实话,老鸨挑人的眼光还是不错滴,什么邪魅皇上,霸道总裁,啊呸,霸道王爷,什么正太皇子,冷酷将军……哈哈,美男快到碗里来,啊呸!快到我怀里来。“你逃不过我的手掌心的,小家伙”皇帝邪魅一笑“姐姐,我要嫁给你!”正太皇子萌萌一笑。“你一定会答应我的,小东西”王爷霸道一笑。“……”别逼我就范!再逼我,再逼我,我就会忍不住扑到你们的!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行销专家不告诉你的读心术

    行销专家不告诉你的读心术

    本书作者归纳多年业务、公关、人际心理的知识与实战经验,重点整理出四篇共56条读心术法则,让您提纲挈领快速掌握重点,不管是面对路上迎面而来的人、餐厅里邻桌的客人、停车场里并排而停的车的车主或电梯里的陌生人,都可以在几秒钟内大致了解对方的个性、喜好、情绪状态与需要,谈笑用兵,优雅从容,让对方对你产生好感,缔结下次的会谈机会,乃至于顺利成交。
  • 皇上你是不是脑残

    皇上你是不是脑残

    穿越成丞相三小姐?她不稀罕,她就想做混混,调戏调戏美男。哇,这个男人长得这么漂亮,摸一摸,是个男人,她看上了,要泡他。她对他又掐又捏又踢的,可没想到他居然还是个皇上啊!她能想到的办法当然是溜之大吉啊!他一把拉住她,邪邪地笑道:“上了钩的鱼岂有放了的道理?”她直呼冤枉,没想到整到腹黑皇上了………他眼睛是不是长歪了,为什么要看上她?而且他还说要立她为后!皇上,你是不是脑残?皇上说:“是,我是你的脑残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