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2398300000003

第3章

改革开放之前的大型企业,特别是军工企业,有许多是上世纪五十年代初,苏联人帮着打下的底子。那里,烟囱林立,厂房恢弘,气派,漂亮,职工的待遇也好。当年,人人无不向往。这些大工厂,一个个“既大又全”,厂区、宿舍区、商店、邮局、银行、医院、幼儿园、子弟学校……应有尽有,跟一个“独立王国”似的。并且,工作程序严谨,工种齐备。新中国成立后三十年,这些国有大企业,每个行当都曾培养出不少技术高手。张文至就是其中的一个。

解放前,张文至在东北一所日本人留下的工厂里学过徒。五十年代,被送进苏联人办的技校,学了两年机械制造。毕业后分配到航天部直属的一家大型工厂,做机械维修。二十八岁那年,他考过了六级机修钳工。到了七十年代,他已是厂里数得上的八级大工匠。

张文至技术精湛,经验丰富。车钳铣刨磨,十八般武艺,样样精通。更难得的是,他读过技校,有文化,有一定的专业理论基础。当年,厂里与他同辈的老师傅中,若论机械设计能力,读图、画图的水平,无人能出其右。

到了八十年代,改革开放全面展开。习惯于计划经济模式的大型军工企业,渐渐地开始走下坡路。随着“经济转型”,军工产品,订单锐减。厂里的日子,每况愈下。职工的福利待遇,受到很大影响。很多这样的厂子,面临停产的威胁。上万人的企业,船大调头难。昔日的领头羊,人老珠黄。令人羡慕的“大哥大”,已成明日黄花。

张文至所在的单位,也不例外。由于“活儿”太少,先是停发了奖金,接着,报销医药费也成了问题。一些不甘寂寞或有些本事的人,纷纷跳槽辞职,另谋出路。岁数稍大的,厂里动员退休。不到六十岁的张文至,提前办理了正式退休手续,离开工作了三十多年的工厂。

张文至夫妇俩都是这个厂子的职工。在当时来说,俩人的工资都不算低,而且有厂里分的三居室住房。三个闺女,两个已经出嫁,最小的一个也参加了工作。他家的经济条件,比上不足,比下有余。两口子身子骨都还壮实,又没啥“不良嗜好”,没啥过分消费。因此,靠着这点退休金过日子,不成问题。

不过,张文至忙碌了大半辈子,除了干活之外,其他的嗜好不多。打牌下棋,花鸟鱼虫,哪一样都不沾边儿。他这个人性情外向,受不得寂寞。冷不丁这么一闲下来,心里总觉着没着没落的。

张文至百无聊赖地在家“赋闲”了大半年,终日无事可做,越待着越烦,瞧什么都不顺心,整天的打碗摔盆,鼻子不是鼻子,脸不是脸。家里老的少的,全都避瘟神一般地躲着他。

有一天,张文至到厂里送老伴儿报销医药费的单子,无意间发现厂里正在处理一批旧设备。什么车床、铣床、磨床、钻床等等。这种正规企业,设备管理制度非常严格,这些机器,平常保养都很到位。其中绝大部分,正常使用毫无问题。但不知为何,这些设备的处理价格,却十分便宜。看到这番场景,和机器打了半辈子交道的张文至,心中忽然一动——能不能自己也买几台旧机床,租个地方,成立个小车间,给人家做点儿机加工零件,既有事情可做,兴许还能挣着点钱,岂不一举两得。

当年,下海经商、开公司、练地摊儿,很是时髦。许多“仁人志士”,纷纷砸了铁饭碗,争先恐后投入其中。仿佛只有这样,才能体现自己的价值,张扬自己的个性。一时间,社会上流传着“十亿人民九亿商”的说法。张文至是个普通工人,已经正式退休,不存在砸饭碗一说。他想办这事的目的,不是为了挣大钱,也不是想实现自我。他主要是对这行有着浓厚的兴趣,又不甘寂寞,想找点事情做做而已。

张文至社会关系简单,也没有太多的钱。虽然他想办的只是个小车间,但又觉着心里没底,一个人单枪匹马,恐怕不行。一个篱笆三个桩,一个好汉三个帮。独木岂能成林。他回到家中,左思右想,认为干这件事,必须拉上几个志同道合的伙伴。这就好比走夜道,人多壮胆儿。于是,他联系了几个平常关系不错,现在和他一样退休在家的老同事。当天晚上,他让老伴儿炒了几个菜,把大伙儿叫到家里,老哥儿几个一边吃着喝着,一边合计这事。

这些在大型工厂工作了大半辈子的人,对于自己经商办厂,除了感觉新鲜刺激,没有具体的想法和措施,里面的“水”有多深,谁也不知道。所以,大家认真地听完张文至的叙述,和他对成立小车间的设想后,一致认为,好主意,既有事儿做,还能挣钱。简直是“连娶媳妇带过年”。几个老师傅纷纷表示,只要张文至挑头,他们都愿意跟着他干。几个人越聊越兴奋,借着点酒劲儿,人人心里都出现了一幅美好的前景。

这件事商量停当,第二天,张文至亲自找到厂领导,表明自己要买几台厂里淘汰的旧设备,准备成立个小车间,想继续发挥点“余热”。领导一听,张师傅要买机器自己办厂,提前退休的职工“再创业”,这是好事!领导们很支持,很干脆地答应下来。

“想要什么,先紧着您挑,保证优惠。”

就这样,几个人合股凑钱,张文至出大头儿,其他几个老师傅,每人象征性地也掏了一部分。他们买了一台车床,一台“万能铣”,一台“工具铣”,一台平磨,一台外圆磨,一个台钻,一个摇臂钻。那价钱,便宜得“气死白给”。

张文至办了个营业执照,属于“小规模纳税人”。又在子弟小学租了一间闲置的教室,把小车间安置在那里。他给这个小车间起了个名字,叫“益壮机加工门市部”。暗喻“老当益壮,老骥伏枥”。他们添了些必要的工卡量具,桌椅板凳,暖壶茶杯,纸张账册等办厂必需的物品。接着,将这几台机器好好地重新归置了一遍。张文至是八级机修钳工,鼓捣这些设备,小菜一碟儿。没用几天工夫,把这几台机器拾掇得紧称利落。加工一般精度的零件,绝无问题。就这么着,没费什么事,他的小厂子算是办起来了。

俗话说,三分本事开张,七分本事经营。张文至“支摊儿”容易,接下来的事,可就没那么简单了。

那时的军工企业,没有市场化,产品单一,走的都是计划经济的路子。厂里从开发研制,到生产加工,历来是上级制定,下级照着执行。张文至他们几个,一辈子领导叫干啥就干啥,从来没有为找不到活儿干着急。这且不说,最重要的,这些人都没有搞过经营,社会关系简单,从未和本厂以外的人有过“业务”往来。如今,他们自己单练,怎么能让小车间运营起来?上哪儿去揽活?按什么标准收费?这些人都有点儿“见傻”。

小车间的这几个人,原本都是技术很不错的蓝领技工。在正规企业里,有系统的工作程序和明确的加工工艺,他们按部就班地协同作战,个个都不含糊。但到了这小作坊,和在老厂里的工作方式毕竟不一样,干点活缺这少那,没有凑手的工装、工具,显得很“仄逼”。另外,分工也不细致,甭管大件小件,无论是“车”是“铣”,是“磨”是“钻”,从头到尾,一个人包打天下。此时,他们的能力,大大地打了折扣。

起先,他们想得挺美,近水楼台先得月嘛。凭他们在老厂里的名气、人缘儿,利用原单位的关系,给老厂做些“工装、夹具”,揽点儿机加工零件,还能有啥问题?最好是利用自己的技术,干点儿有难度的“活儿”,肯定能要出个高价。“机器一响,黄金万两”,应该是稳赚不赔。

可是,他们忘了,“大河有水小河满,大河无水小河干”。原单位自己都面临停工待料,吃不上饭的困境,上哪儿找有多余的活计照顾他们。就算让他们干了点鸡零狗碎的杂活儿,加工费也不值几个,而且是一拖再拖,遥遥无期。

开始一段时间,大伙儿还沉得住气。这几位老师傅,退休前都是级别很高的技工,每人都有一份不低的退休金。他们住着原单位的福利分房,子女也长大成人,不用他们贴补,小日子过得很滋润。加上那些年,消费也低,平常也没什么大开销。小车间一时挣不到钱,谁也没太在意。平日,有“活儿”就干点儿,没“活儿”,老哥儿几个能有这么个地方,凑在一块儿说说笑笑,磨牙斗嘴儿,总比一人在家“卖单儿”强不是。

着急的,只有张文至一个。

张文至是个很要强的人,一辈子没服过输。“别人办厂能挣钱,就我办厂挣不着,姥姥!”他动员闺女、女婿,亲戚朋友,同事徒弟。凡能说得上话、搭得上边儿的,差不多找了一溜够。他就像一只勤劳的大雁,从早到晚,为觅食奔忙。他不停地飞呀飞呀,千方百计地想给他的小车间拉来订单,找到“活儿源”。但是,走遍天下,钱难挣,屎难吃。这是铁打的道理!多年封闭工作的习惯,僵化的思维方式,人情世故不够变通,让他在这“市场经济”的浪潮中,始终不得要领。拉关系、找门子,请客送礼、给回扣,这些,他一概玩儿不转。

张文至天生是个只会撅着屁股干活的主儿,现在叫他跑业务搞经营,真是难为他呀。每天忙忙叨叨,东跑西颠儿,话没少费,路没少走,可都没有忙到“点儿”上。因此,一直没能找到个像样的客户,弄到有批量的订单。小车间里的生产,饥一顿饱一顿,打打停停,一曝十寒。几个月下来,挣的那点儿银子,交了房租水电,连大伙儿的工资都没个着落。

日子一长,“益壮机加工门市部”里的人们,开始坐不住劲了。

当初“撺掇”张文至挑头办厂的这几个人,本以为跟着张文至,不光图个有事干,每年怎么着也能“划拉”个万儿八千的。几年之后,每人弄它几万,提前进入“小康”。万没想到,大半年干下来,“狗咬老鹰——差远了”。当初,想象中那美丽的前景,渐渐地失去了色彩,最后,淡出了他们的脑海。

机械加工这行,本身就是“养小不养老”。岁数一大,不光体力不行,眼睛也花了,磨车刀找不着刀尖儿,读卡尺看不清刻度。干点活儿“呵儿喽带喘”,稍微卖点儿力气就“血奔心”。好容易揽来个“急活儿”,需要加个班,熬个夜,就算本人能顶下来,家属也不答应呀。最后,这几个人实在扛不住了,向张文至提出——撤股。

张文至是个很仗义的人,既然干不到一块儿,好合好散。当初买设备,建厂子,这些人总共出了多少钱?他二话没废,自己借钱背债,一子儿不少地退给了众人。

清完了账,张文至做东,大家在一块儿吃了顿散伙饭。席间,张文至一言不发,只管闷头喝酒,场面十分尴尬。走到这一步,谁都始料不及,所有人心里都有些不落忍。散了饭局,张文至独自一人回到那安安静静的小车间。他没有开灯,找了把椅子,摸着黑儿坐在角落里,一支接一支地抽烟。他坐了好长好长时间……

一连几天,张文至茶不思,饭不想,颠来倒去地思考着大半年来小车间的经营状况。他从没有想过发财,只不过干点自己喜欢干的事儿,难道就这么难?就此收摊儿吗?实在咽不下这口气。人家那些小个体户们,全都干得有声有色,自己怎么就不行呢?认吗?不行!这个人犟眼子劲儿一上来,九牛二虎拦不住。没有业务,继续出去跑。人手没了,从劳务市场现招农民工,重新带徒弟。

他凭一己之力,顽强地支撑着自己的小作坊……

同类推荐
  • 穿越与另类卷(全球华语小说大系)

    穿越与另类卷(全球华语小说大系)

    本卷《穿越与另类》,既包括最近几年非常流行的穿越小说这一类型,也收入了一些题材比较“另类”的小说。穿越小说中,既有典型的网络穿越小说,也有发表于流行阅读杂志的穿越作品,还有“另类”的穿越小说。“另类”小说中,既收入了贾平凹、莫言等纯文学作家的作品,也选入了耽美和奇幻这两种类型的网络小说。既有文坛巨匠,也有文学新人;既有成名已久的传统作家,也有人气旺盛的网络作家,超越雅俗界限。将穿越小说和“另类”小说汇集于一册,是本卷的特色,而“另类”中,纯文学与网络小说的并行不悖也是本卷选目的特点。
  • 遗忘,刑警

    遗忘,刑警

    我从睡梦中惊醒,头痛欲裂,完全记不清自己昨天的行踪,发生在东成大厦的双尸命案却渐渐清晰成形:一个狂暴的丈夫杀死了妻子的情夫及情夫怀孕的妻子。表面上看起来这个案件再简单不过了,但我却感到一丝的不协调感,或许是“刑警直觉”作祟吧。我挣扎着起身去上班,才从其他人口中得知今天是2009年3月15日,可我明明记得现在是2003年,命案发生后的一周啊。难道,我失去了六年的记忆……
  • 青州笔记

    青州笔记

    青州笔记为系列短篇小说,由五个短篇构成。古州青州奇人奇事多,笔者生长于此间多见多闻,撷来二三奉于看官案前,以博各位一思或一笑。多为传说或轶事,如第一篇中的掌心雷,可以炸怪物、邪物,但是左先生应用不当,反而炸到自己。
  • 原振侠9:魔女

    原振侠9:魔女

    深海海底里,有一块光滑得不可思议的大石,石上刻划了一组人形图案,他们个个踮起脚尖,举高双手,表情痛苦地看着顶上一个五角星形。首先发现这块大石的潜水员离奇死亡,引起了对发挖海底宝藏极有兴趣的洪致生的注意。正当他打算组织探险队作进一步探索之际,却听到一把神秘而迷人的女声,令他情迷意乱。奇怪的是,只有他才听到这把声音,录音机收录不到、别人也听不到,声音究竟从何而来?抑或只是他的幻觉?女声劝阻他不要再去追寻大石背后的秘密,他却执意要查探,结果,失踪了……
  • 今古奇观

    今古奇观

    本书是明代最优秀的白话短篇小说精选集,形式上不同于《三国演义》、《水浒传》的长篇巨作,不用耗费长时间阅览;在内容方面也摆脱历史演义或者《西游记》之类的神话夸衍、牛鬼蛇神。总体来说,更着重从日常生活中取材。全书四十篇故事,大都在述说各种世态人情及悲欢离合的奇特境遇。藉由惊奇而不失真的实际人生事件,让读者在惊叹感慨之余,从中体会生活的经验教训,获取生存的智慧,领悟人生哲理,陶冶美善品格。简言之,《今古奇观(青少版)》的价值:一是具有伦常教化的意义,二是常中出奇的艺术境界。读来不但令人感到贴近生活,趣味洋溢,而且还具有劝俗导愚的功能。
热门推荐
  • 印青公子

    印青公子

    暖心养胃11文。没有大喜大悲,只是如一碗清茶,全部喝完才会觉得舒服。主角:印青公子、苏年望。配角:张艾柠、红衣、琴公子等他是绝美迟钝11弱受,他是温柔忠犬攻,在那样的年代,能否修成正果。她是不小心穿越来的腐女特警,一心想撮合他们俩,是两人爱情之间的月老。片段1:“南鱼,我觉得我回去之后应该把你们的故事写下来,让他们都羡慕你有一个好男人!”“好。”“那怎么开头呢?”艾柠站在光芒之中,飘渺的声音传来:“开头就写‘很久很久以前,有一个男的和另一个男的相亲相爱!’”“……好。”
  • 霸气学妹颜倾城

    霸气学妹颜倾城

    充满霸气气场的她,经过一段时间的艰苦奋斗,终于成功收到了重点中学的入学通知,很不幸,返校的路上差点被一辆骚包的跑车撞到。她的眸子里充斥着怒火!很好!如此谨慎的她开学第一天却和一个嚣张不羁的茶发少年相约一周后挑战!“我要和你打架!不,我向你挑战!”茶发少年说得竟一脸认真。“你以为我不敢么?这么嚣张,该挫挫锐气让你懂得什么就天外有天,人外有人了!”她不屑的嘲笑。是什么,让她如此生气?一场酸甜苦辣的周旋在泡沫学园拉开序幕!
  • 约定在下一个世界相遇

    约定在下一个世界相遇

    我们曾经约好每次到了下一个世界的时候,在恢复记忆前找到对方。这怎么这个世界这么奇怪啊喂,要不我们还是保留记忆,再下个世界再来找找吧……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这一瞬间我确定我喜欢你

    这一瞬间我确定我喜欢你

    他与她在初中相识,两年后他们又重逢,在同一个屋檐下生活,一次又一次的心动,让俩人关系越来越亲密……(学生党,不定时更新。)
  • 造化尊武

    造化尊武

    方明一觉醒来,发现自己竟然穿越了!成了大家族继承人还有了一个金手指智能芯片!但这种无用金手指对我方明有屁用啊!我可是要征服诸天万界的男人,与这芯片何关
  • 静寂杀戮

    静寂杀戮

    【起点第四编辑组签约作品】在镜子当中,隐藏了一个跟现实左右相反的平行世界.能够进入这个世界的人,都能在无声无息之中决定现实世界众人的荣辱生死.如果你做的任何事情,不管是合法还是违法,都不用承担任何责任.你是成为神,还是成为魔,还是……陷入彻底的疯狂……我就站在镜子中,对你微笑……
  • 从机长开始搞研究

    从机长开始搞研究

    何天择感觉自已太难了,别人一穿越星光大道,自己一穿越,半截身子已‘入土’,身子挂在破碎的风挡外,享受着万米高空的‘纯天然’空气。“我不在乎你有没有钱,我不仅能挣钱,而且家底很厚,是家里唯一的继承人,娶我,你就会变的很有钱..。”好不容易活下来,突然就被国民女神给盯上了,特别是面对着国民女神全天候的‘关照’,他突然有一种吃软饭的冲动。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青少年仁义礼智信释读:义

    青少年仁义礼智信释读:义

    “仁义礼智信”为儒家“五常”。这“五常”贯穿于中华伦理的发展中,成为中国价值体系中的最核心因素。义者,人字出头,加一点。在别人有难时出手出头,帮人一把,即为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