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2383000000006

第6章 甘南的概况(2)

根据在甘南地区考古发现的文物和古遗址可以判断出人类史前文化在甘南的内涵和分布概况,早期的仰韶文化主要分布在临潭和卓尼的部分农区,马家窑文化在舟曲、临潭、卓尼和迭部县比较普遍,齐家文化和寺洼文化遍布整个甘南地区,辛店文化目前仅仅在临潭县的石门等少数地方发现遗存。按照这些考古发现,可以复原出这样一幅远古时期甘南母系氏族公社的生产、生活景象。

磨沟村前临洮河,背依高山,中间是一片宽广的平地,远处山峦起伏,森林青翠。紧靠山脚下搭建了一排排低矮的房子,圆锥形的屋顶像一簇簇雨后从地下冒出来的蘑菇。房子附近烧制陶器的窑场正在冒着缕缕青烟,村外草地上有小猪、牛、羊在奔跑。白天村落里很少有人,男子到山上去打猎或者到洮河里捕鱼,有几个妇女在村外的杂草地里采集野生植物的果实和根茎。村落里很安静,没有鸡鸣狗叫的声音。当夜幕降临的时候,男子们扛着捕获的猎物回到家里,在一间屋子中间用木柱撑起来的像圆帐篷的公共屋子里,许多人围坐在火坑周围,灶坑里燃烧着熊熊烈火,把每个黝黑的脸映得通红。一只乳猪放在火上燎烤,他们边烤边用石刀和陶刀割下来吃。勤劳的祖母借着火光,在给孩子们用兽皮和野麻纤维纺织成的麻布缝制衣服.壮健的母亲们边吃边谈劳动的经验。晚餐后,所有人挤在一起,在铺着兽皮的地面上进人梦乡,他们准备第二天向大自然索取更多的生活资料,为生存作紧张的斗争。

(二)羌族

羌族是一个古老的民族,对于它的族源,一些学者认为羌族是很早就活动于甘肃和青海一带的土著民族。他们认为从四川西部到甘肃一带遗留有大量的羌族活动遗迹,羌族进人湟水流域和黄河上游则在距今20万年以前的第三冰期与第四冰期。这种说法在年代断定上推测的成分太多.因为20万年前的遗址在甘青地区发现的不是很多。另外一些学者根据《后汉书·西羌传》中“西羌之本.出自三苗”的记载,则认为羌族是从两湖地区迁徙到西北地区的。

然而现代考古发现,甘青地区有大量的新石器文化遗址,甘南地区发掘出的不少遗址.证明这里很早就有土著居民在此生存。据此推断,即使羌族是从“三苗”地区迁移而来,在他们民族形成的过程中,不可避免地要融入本地土著民族的成分。因此可以认为“古代羌族应该是当地土著民族与迁来的羌民.经过长期的共同生活,最后形成了汉代的羌族”。

三苗迁到西北地区以后.其后裔西羌就在赐支河沿岸居留下来。春秋战国时期羌人首领无弋爰剑最初在秦国当奴隶.后来逃归羌中,与劓女结合,率领羌人逃入三河问。这里的“三河间”,一般即指黄河、湟水、赐支河(黄河河曲)流域,也就是今天甘青交界的河湟流域,当然包括甘南地区。到了秦汉之际,无弋爰剑的子孙分为大小150个部落, “自爰剑后,子孙支分凡百五十种。其九种在赐支河首以西”。无弋爰剑的后代散布在黄河河曲的甘青交界地区。

羌族先后有过两次大的迁徙。第一次是秦献公时期(公元前384年一前362年),三河地区的羌族担心秦国吞并,“畏秦之威,将其种人附落而南,出赐支河曲西数千里,与众羌绝远,不复交通”。这一部分羌族分散于西部各地。其中向西南迁徙的发羌、唐旄,后来成为藏族族源的一部分。第二次大的迁徙是在东汉末年,当时羌族先后发动了三次起义,前后延续长达六十余年,三次战乱给羌族的生存和发展带来了极其严重的危害。

“在东汉以后,甘肃只剩下了一小部分羌族,其中包括以后提到的宕昌和邓至两部分羌人。”起义失败后,大部分羌族为了避免屠杀,先后逃离了原来的居住地,这就导致了河、湟和赐支河——羌族传统居住区人口的减少,羌族在这些地区主体民族的地位逐渐丧失。

二、吐谷浑族

吐谷浑是鲜卑慕容部首领吐谷浑率领部落从辽东迁移到青藏高原东部地区,后来逐渐发展壮大,最后以首领的名字作为部落、民族和政权的名称,建立了一个游牧民族政权——吐谷浑国。

(一)吐谷浑的来源与迁徙

吐谷浑原属辽东鲜卑慕容部,因为辽东鲜卑慕容部人口繁衍.牧场显得过于狭小,因此吐谷浑带领700余户向西迁移寻找牧地。起初迁移到蒙古高原的阴山一带,在此游牧二十多年后又经过陇山向南迁徙到袍罕(今甘肃省临夏附近),然后再扩展至赤水(对赤水说法不一,一说在青海省共和县;一说在今甘肃省岷县东)。吐谷浑首先控制了与袍罕毗邻的今甘南和青海的黄南地区,接着又向今青海海南地区、河源一带和四川西北地区扩展,统治范围以甘南和青海的黄南地区为中心,包括了四川西北和青海海南州南部和果洛州北部一带广大的羌族传统游牧区。

(二)吐谷浑的强大

这支鲜卑慕容部落延续到首领吐谷浑之孙吐延(约公元329—351年)时,按照中原汉族传统,“以王父字为氏”,“亦为国号”,正式建国。吐谷浑建国初期,由于土地贫瘠,地理位置偏僻,因此国力不强。直到公元5世纪初阿豺(约公元417年—426年)为首领时,利用西秦和北凉争战的大好时机,向西北扩展到弱水(今甘肃省张掖黑水河)以南,向南拓土到龙涸、平康(今四川省黑水县芦花镇东北六十里),史称“地方数千里,遂为强国”。当时关陇地区战乱不断,通向西域的丝绸之路被阻断。阿豺拓疆开土的这两个地区,一头伸向河西走廊,另一头伸向富庶的四川盆地,这样吐谷浑便沟通了丝绸之路的“河南道”,即从甘肃的酒泉或张掖经浇河城(今青海贵德附近)和西倾山一带(今甘南州南部)至龙涸,再沿岷江而下直人蜀地的古商道。吐谷浑依靠在战乱年代开辟的丝绸之路“河南道”的有利地理位置,大力发展商业型游牧经济.利用商业的巨大利润来支撑、巩固、发展王国政权。

(三)吐谷浑的衰亡

北魏统一北方后,从关陇地区经过河西走廊的丝绸之路重新开通,“河南道”上的商业逐渐萎缩,吐谷浑的商业利润减少,因此国力大减。同时北魏和后来的北周、隋朝为了统一全国加大了对吐谷浑的军事打击力度,吐谷浑遭受经济衰败和军事上的沉重打击后,国势日益衰落。唐朝建立后经略西北边疆.吐谷浑首当其冲。公元635年,唐朝大举用兵吐谷浑,吐谷浑可汗伏允战败后自杀,其子慕容顺归降唐朝,被唐朝封为“西平郡王”。吐谷浑归降唐朝,一方面是由于战败后国力削弱;另一方面还因为南边的吐蕃兴起给吐谷浑造成了更大威胁,不得不依附唐朝,以抵御吐蕃的侵袭。

吐蕃在松赞干布时统一了西藏各地,国力逐渐强大。唐高宗显庆三年(658年),吐谷浑的一位大臣素和贵投奔吐蕃,在他的引导下,吐蕃大规模进犯吐谷浑。吐谷浑可汗诺曷钵无力抵御,带着唐朝赐婚的弘化公主,率领数千帐牧民逃到凉州请求唐朝保护。唐高宗总章三年(670年),唐朝薛仁贵率军十余万征讨吐蕃,在大非川失利后被迫与吐蕃约和,从此整个吐谷浑地区遂为吐蕃所有。吐谷浑作为一个地方政权实际上便不复存在了:作为一个民族,大多数被吐蕃所统治和奴役,逐渐融入吐蕃族之中,一小部分吐谷浑人继续保持着自己的文化传统,并吸收其他民族成分,后来演变发展为土族。甘南地区的吐谷浑民族也经历了同样的历程,最后大部分融入吐蕃族,也有一小部分吐谷浑人发展演变成今日甘南的土族。

三、吐蕃族

吐蕃族在松赞干布统一卫藏地区后国势日盛,不断向四周扩张,在消灭许多小国之后吞并了吐谷浑,把整个青藏高原纳入统治范围之内。在此之前处于吐谷浑统治下的甘南地区也逐渐成为吐蕃的统治区域。

(一)唐朝时期甘南的吐蕃族

“安史之乱”爆发后,唐朝政府在西北边境的驻军东撤,陇右道所属的洮州、叠州、河州等地部分区域相继被吐蕃占领。此后吐蕃部落随着军事力量的推进,逐渐向今临夏、甘南一带迁徙。吐蕃东进的军队中,除吐蕃人外,还有吐谷浑人、党项人等,数量十分庞大,他们也随军居留在水草丰美、土地肥沃之处。当时,这些人遍布甘肃各地,在吐蕃军威震慑下,许多汉族也易服改从吐蕃人的习俗,这是当时甘南居民吐蕃化的一个重要原因。唐武宗会昌二年(842年),吐蕃国王朗达玛被佛教僧人刺死,他的两个儿子在贵族和大臣的支持下争夺王位,结果导致了吐蕃统一王国的解体。甘青地区的吐蕃将领也相应分为两派互相攻杀.最后两败俱伤。

(二)宋朝时期甘南的吐蕃族

唐朝大中二年(848年),河西沙州人张议潮乘吐蕃内乱之际率众起义,光复了被吐蕃统治的河西和甘青边境地区11州后归顺唐朝。在甘肃汉族聚居区的吐蕃部众大多数迁至甘肃西南部的宕、叠、洮、岷等青藏高原与黄土高原的过渡地区,尽量远离汉族政治中心地区。由于甘南的吐蕃部落,仍然保持自己的生活习俗、社会组织,因此吸引其他地区的吐蕃部落也向这个地区迁移。从而形成吐蕃族在西北地区的一个比较大的聚居区,他们后来都逐渐演变为甘南的藏族。

宋朝初期,青海的唃厮哕政权在吐蕃各部落的支持下统一了甘青吐蕃族,甘南是其统治的主要区域。唃厮哕政权分裂解体后,甘青一带的吐蕃部落各自为政。北宋中期王韶经营熙河路,在公元1073年发动了“熙河战役”,前后“收复熙、河、洮、岷、叠、宕等州,幅员两千余里,斩获不顺蕃部一万九千余人,招抚大小蕃族三十余万”。实际上当时只收复了甘南的一部分地区,甘南的大部分仍然为吐蕃诸部占领。南宋时期宋金对属于熙河路的甘南地区进行了长期争夺,但基本限于占领和控制了洮州和阶州,即今临潭、卓尼和舟曲县的部分地区,而甘南大部分地区仍旧由吐蕃部落控制。这一段时期是甘南吐蕃化的一个重要历程,它奠定了近代甘南藏族共同体形成的基础。

(三)元明清时期甘南的藏族

蒙古汗国时期,蒙古军于公元1227年为了包围并消灭西夏,攻占了洮、河、西宁三州,于是甘南地区始为蒙古汗国所统辖。公元1247年西藏萨迦派首领萨迦班智达与蒙古亲王阔端在凉州会谈,萨迦班智达代表整个藏区正式归顺蒙古。元朝初年划分藏区为三部,其中吐蕃等处宣慰使司都元帅府(府治在河州)主要管辖今甘青两省的藏族地区和四川阿坝、甘孜两州北部地区。史籍记载,“于河州设吐蕃宣慰司,以洮、岷、黎、雅诸州隶之,统治番众”。在该宣慰司之下的脱思麻路军民万户府、洮州元帅府和十八族元帅府分别管理甘南藏区。

明朝定都南京后.开始北伐西征。公元1369年河洮岷地区的土司在明军的强大攻势下先后归附。随后驻河州的元朝吐蕃等处宣慰使何琐南普和元朝镇西武靖王卜纳刺也归降明朝,明朝随即在甘肃南部藏区先后设置了河州、洮州和岷州三卫。明朝对河洮岷土司的政治待遇比较优厚,他们的姓氏大多是明朝所赐。卓尼杨土司祖先些地,“系洮卫卓尼族人,永乐二年(1404年)率领迭番达拉等族献地投诚,永乐十六年以功授世袭指挥佥事兼武德将军”。明朝采取“因俗而治”的策略,利用土司制度实现了它在政治和军事上对这一地区的控制。

明朝末年,西蒙古和硕特部首领固始汗从新疆起兵占领了甘青藏区。甘青藏区和硕特部分为左、右两翼,控制右翼的是固始汗第五子的后裔,青海的河南蒙古亲王察罕丹津就是右翼的继承人,他管理着包括甘南的甘青川交界的广大藏区。1709年在河南蒙古亲王的支持下,开始筹建拉卜楞寺,后来逐渐形成拉卜楞政教合一集团。卓尼土司通过“一子世袭土司,一子继任僧纲”的制度.也早在拉卜楞寺创建之前就形成了政教合一的统治形式,利用以教辅政、以政挟教的统治方式加强了对藏族属民的管理。甘南的藏族就处于这两大政教集团的控制管理之下。

四、回族

甘肃虽然有唐宋以来大食、波斯移民的后裔,但数量不多,这里的回族主要来源于蒙元时期西亚、中亚穆斯林移民的后代。因此才有史书记载的“元时回回遍天下,及时居甘肃者尚多”。除元明以来世居甘肃的穆斯林老户外,清朝还有两部分穆斯林迁入甘肃。一部分是从哈密、吐鲁番等地迁来的维吾尔人和回回人。这些被迁来的维吾尔族与回族,后来有些人又返回故里,但大多数人和当地回族融为一体.成为甘肃回族的重要组成部分。另一部分是同治年间回族反清起义失败后被强制迁来甘肃的陕西和宁夏的回族穆斯林。他们被分散安置在西北各地,尤其以甘肃为多。同治十二年(1873年),左宗棠下令将“西宁陕回老弱妇女壮丁合计两万有奇,悉数迁移平凉、清水、秦安诸处”。

(一)回族进入甘南

公元1252年.忽必烈从西北出发经四川前往云南征服大理政权,他率领的“探马赤军”和“西域亲军”中就有穆斯林。当时途经洮州(今临潭和卓尼一带)留居一个多月,离开时留下一部分军队驻守洮州。元朝统一全国后,各地探马赤军接受“随处入社与编民等”①的命令,驻守洮州军队中的穆斯林就定居在当地从事“屯、垦、牧、养”等活动,成为甘南回族的来源之一。

同类推荐
  • 每天读点星云大师全集

    每天读点星云大师全集

    本书内容包括星云大师谈禅净、星云大师谈生活、星云大师谈事业、星云大师谈职场、星云大师谈人生、星云大师谈智慧、星云大师谈修身、星云大师谈幸福等。
  • 星云日记5:人忙心不忙

    星云日记5:人忙心不忙

    本书为“星云日记”系列中的第五册。收录星云大师1990年5月1日至6月30日期间的日记,记录了星云大师生活、工作、弘法度众上的所见所闻、所思所感等,全书分为“莲花生长在污泥中”、“唾手可得”、“与人为善”、“人忙心不忙”四部分。这是一份特別的日记,内容不仅是大师个人生活点滴,也是人生的省思,它来自众生,属于众生,读“星云日记”,仿佛进入一个开阔的胸怀,一页内心最深层的省思。
  • 福报:星云大师的人生财富课

    福报:星云大师的人生财富课

    本书是一本教大家如何拥有正确财富观的心灵励志书。在书中,星云大师通过一个个富有哲理的小故事,告诉大家应该怎样看待和追求财富、如何合理支配财富,以及财富的种类。关于财富,星云大师强调说财富并不只限于金钱,还包括好的人缘、生活的智慧、勤劳、慈悲等。
  • 百年佛缘:僧信篇

    百年佛缘:僧信篇

    星云大师的《百年佛缘》是一部重要的口述历史的著作,全书分为:生活篇、社缘篇、文教篇、僧信篇、道场篇、行佛篇、新春告白、别册、名家看百年佛缘十个部分,涉及的领域相当广泛,记述了星云大师与社会各界的往来、弘扬佛法和为社会服务的经历,读来非常令人感佩和感慨,展示了台湾几十年来的历史变幻和海峡两岸关系从冰冻到如今的全面交流与交融的全过程,是一部难得的历史巨篇。
  • 老子与神话

    老子与神话

    本书从神话研究的角度,以文化人类学的观点解析《老子》这一中华经典的人类学内涵。首先避开了学术界一贯采用的从哲学到哲学的“便道”,而是以当代人类学的视野和材料作为参照,对《老子》一书中的神话思维、道与永恒回归神话、《道德经》的母神原型、祭祀王和大母神崇拜等做了追本溯源式的哲学通解。
热门推荐
  • 无赖纨绔死缠天才圣手

    无赖纨绔死缠天才圣手

    红豆系列最后一本,填坑收官作,谢谢观赏~
  • 名门娇妻:宴少别来无恙

    名门娇妻:宴少别来无恙

    慕相弦第一遇见晏栖迟,第一反应是此人神秘、危险、腹黑,只可远观而不可接触;第二次遇见,反应是淡漠清冷、温润雅致、是个处在云端的翩翩贵公子,同样只可远观而不可接触;第三次遇见,反应是有些许腹黑傲娇,不可轻易与其相处。晏栖迟:“总觉得你对我有种敌意。”慕相弦:“是吗?我只是觉得我们不熟。”晏栖迟:“不熟?“眼帘一低把藏在某个角落里的小包子拎出来,甩出一份DNA报告在慕相弦面前,反问:”他是怎么来的?”小包子:“妈咪,我是孙猴子从石头缝里蹦出来的吗?”慕相弦看着眉眼间与自己几分相似的小包子,风中凌乱。【ps:宠文,1v1,双洁】
  • 暗黑光耀九重天

    暗黑光耀九重天

    一个多么平常的人啊,却幸运的成为了主角。看看他身上爆发的力量吧,冲破这苍穹宇宙。
  • 辟梦有方

    辟梦有方

    遥远而未知的过去天地浑然不可区分,一神人趋明月,赶长河,天地渐开。破旧小书记载神人有后,也可开天地辟日月,书下小子批注这个世界指意识里的三千小世界。
  • 中华家训1

    中华家训1

    “家训”是中国古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以其深厚的内涵、独特的艺术形式真实地反映了各个时代的风貌和社会生活。它怡悦着人们的情志、陶冶着人们的情操、感化着人们的心灵。正是这些优秀的文化因子,潜移默化地影响着现代人的人格理想、心理结构、风尚习俗与精神素质。这都将是陪伴我们一生的精神财富。所谓“家训”就是中国古人进行家教的各种文字记录,包括诗歌、散文、格言、书信等。家训是古人留给我们的一大笔宝贵的文化遗产。学习研究并利用这些知识,对提高我们每个人的文化素质,品德修养,一定会起到不可磨灭的作用。
  • 狐妃之皇上您的节操掉了

    狐妃之皇上您的节操掉了

    全球第一杀手“魅”居然悲催的自己摔死了,醒来时惊讶的发现自己变成了一只狐狸。可是自己决定努力修仙的时候,突然冒出个俊美无比的王爷出来,这可让她怎么办啊?接下来的修仙之路又会怎样呢?敬请期待“狐妃之皇上您的节操掉了”。
  • 打工吧修真者

    打工吧修真者

    被门派一脚踹出去的江宁不得不来到都市中生活。房租交不起,饭也吃不起。情非得已的的江宁只好开始了自己的打工生涯。江宁:老板娘,那个包子钱...可不要不要给......老板娘:不行!包钱肉来还,留下来给我打工!本书感谢墨星免费小说封面支持,百度搜索“墨星封面”第一个就是!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爱散了就算了

    爱散了就算了

    别人都说,暗恋是所有恋爱中最省钱的。但也是最痛的。爱这个字,换不来,求不得。当一切随风飘远时才明白我爱你。可那时,所有的关于你,都已,灰飞烟灭。这一场戏,我早已悄然退场。留下的,只有那少的可怜的回忆。(推新书《花开半夏半忆殇》,一个巨大的阴谋,现实的真相,生活的无奈,黑暗和光明的碰撞,从未尝试的风格,强推~)
  • 压岁钱(经典悦读)

    压岁钱(经典悦读)

    《压岁钱》是现代著名学者郑振铎的小说故事选集。这是围绕家庭生活展开的虚拟故事,但是读来却觉得亲切非常,每个人物与故事都有血有肉,活脱脱地展现了民国时期知识分子家庭的生活万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