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2383000000024

第24章 甘南的伊斯兰教(2)

1984年有人曾要求设立宗教活动点,因穆斯林人数少,又居住分散,所以至今还是没有建立起清真寺。1949年前舟曲县只有2户回族穆斯林,后来尽管人数逐渐增加,但只有187人(1990年数字),所以没有伊斯兰教教务组织,也没有修建清真寺,每逢古尔邦节和开斋节,穆斯林到武都清真寺进行宗教活动。玛曲县的回族最早来自20世纪40年代临潭西道堂在境内欧拉草原进行商业贸易时驻守贸易网点的回族商人,他们娶当地藏族女人为妻,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由于已经有了家室,就留在欧拉部落没有回去.但这些人由于长期生活在藏族部落社会中,已经逐渐被藏族同化。现在玛曲的回族,主要是在县内工作的干部和职工,只有585人(1990年数字),所以也没有固定的宗教活动场所。

考察伊斯兰教在甘南地区几个县传播的时间顺序和初传时的情况,可以看出有下面两个特点:

(1)伊斯兰教最初传人甘南是国家行为的副产品。甘南伊斯兰教的最早传人,直接原因就是因为忽必烈征服大理时.留居在甘南临潭戍守边地的将士中有穆斯林,因此才使伊斯兰教在甘南开始传播。这不是伊斯兰教教职人员特意传教的结果.而是在戍守边疆这个国家行为下产生的副产品。明朝时为临潭驻军修建清真寺,更是纯粹的国家行为.因为当时修建清真寺的费用肯定不是穆斯林将士的个人捐献,而是军费开支。明朝政府修建清真寺的直接目的明显不是为了传播伊斯兰教,而是为了让驻军更好地发挥战斗力从而达到巩固边疆的效果。这种国家行为对伊斯兰教来说是一种消极的传播,是从属于国家的被动行为,因此伊斯兰教不能得到很快的传播。从蒙元时期直到明朝末年,伊斯兰教在临潭的传播一直很缓慢,没有大的发展。

(2)伊斯兰教从东、北两个方向逐渐伸人甘南藏区。甘南伊斯兰教最初从东边开始传入临潭,由于临潭农业开发比较早,藏传佛教文化的影响相对来说比较小.又碰巧得到元明两朝的驻军机遇,所以伊斯兰教便首先在这里开始“登陆”。后来在19世纪中期,伊斯兰教又从北边的临夏传人夏河,从此以后伊斯兰教在甘南的传播就沿着这两条路线逐渐深入藏区。由于藏传佛教文化的强烈熏陶.甘南藏区腹地不容易受外界其他文化的影响。再加上穆斯林进入藏区的种种实际困难。所以伊斯兰教在甘南传播缓慢,挺进藏区的深度有限。东边沿着临潭传播到卓尼,再往前的迭部和舟曲伊斯兰教只有一些局部影响。因为直到现在这两个县连清真寺都没有。西边从夏河传播到碌曲、玛曲,现在清真寺数量也非常少。

二、伊斯兰教在甘南的发展

伊斯兰教在蒙元时期开始传入甘南地区,但是在元明两朝四百年左右的时间内基本上没有大的发展,因此也没有当时发展状况的文字记载资料,直到清朝时,甘南的伊斯兰教才迎来了一个快速发展的高潮。

(一)清朝时期伊斯兰教的发展

1.临潭伊斯兰教的发展

明末清初,中国伊斯兰教由于分化而形成许多教派和门宦,最先传入临潭的是华寺门宦。清朝乾隆五年(1740年),华寺门宦的创始人马来迟从临夏来到临潭传播虎夫耶学理。他受到了当地穆斯林的热情接待,最先是旧城下寺、太平寨寺和卓洛寺改宗华寺门宦,以后尊奉的穆斯林日益增多,不久临潭各乡村的老教格底目清真寺也相继接受了华寺门宦。从清朝乾隆年间开始,伊斯兰教在甘南地区的传播由冷转热、逐渐兴盛起来。

华寺门宦传到第三代马光宗时,华寺门宦的临夏东乡人马葆贞阿訇自创了北庄门宦。马葆贞为了在各地发展教务,分派5个比较优秀的门生担任各地的“拉伊布“(接替人),其中派敏尚礼(1783—1864年)主持临潭教务。敏尚礼原为华寺门宦信徒.后来改宗北庄门宦并拜马葆贞为师,马葆贞看他信仰虔诚而且办事老练,就委托临潭一带传教的重任于他。临潭北庄门宦在敏尚礼的宣传和影响下,以旧城上寺为中心,积极利用各种力量开展传教活动,信徒不断增加,得到了很大的发展。临潭的许多华寺门宦的清真寺又改宗北庄门宦,而且在临潭形成了一股社会势力,为北庄门宦在临潭的立足奠定了基础。敏尚礼归真后埋葬在临潭旧城的达子沟,信徒为他修建了达子沟拱北,后来迁葬到东乡北庄拱北和马葆贞的三个儿子埋在一起。敏尚礼的儿子敏永禄(1807—1880年)继任了临潭北庄门宦的第二任“拉伊布”,由于只有短短十六年的任期,再加上当时正处于同治年间的西北回民起义,所以教务没有大的发展。敏永禄殁后由其子敏士达(1823—1898年)继承临潭北庄“拉伊布”的教职,敏士达没有儿子,只有两个女儿。其中一个女儿招赘马元,马元生有两个儿子,一个续接敏家后嗣,名叫敏忠信,另一个儿子就是临潭西道堂的创始人马启西。敏士达归真后,无人接替教职,“拉伊布”一职无形消失,从此临潭北庄门宦开始走下坡路。

2.夏河伊斯兰教的发展

19世纪30年代夏河就建有合作清真寺(1839年)。其他修建于清代的清真寺分别有博拉清真寺(1853年)、拉卜楞清真寺(1854:年)、洒索麻清真寺(1904年)、阿木去乎清真寺(1909年)。

从18世纪后半叶开始,由于夏河拉卜楞地区藏传佛教的迅速发展,依附于它的“塔哇”住户不断增多,逐渐在寺院的周围形成村落,并出现了作为商品交易市场的“丛拉”。畜牧业经济的单一性决定了它必须与农业经济进行交换,然而藏族的传统文化却对经商赚钱、发展商品经济不重视,甚至有鄙视商业的文化情结。这样.需要充当沟通内地和藏区经济联系桥梁的角色就由精于理财、善于经商的回族穆斯林来扮演。据拉卜楞的老人们说:清朝道光二十八年(1848年),拉卜楞寺第三世嘉木样罗桑图旦·久美嘉措(1792—1856年)为了汉藏贸易方便,派专人从河州(临夏)请来了8家商人(回、汉各4家),让他们在拉卜楞“丛拉”上居住经商,并为其中的一些人解决了经商资金不足的困难,“他们的生意受寺院的保护”。这是第一批不同于以前零散进入藏区而是以集体的形式公开在拉卜楞藏区落户而且受到保护的穆斯林,从此以后,伊斯兰教在拉卜楞的传播和发展因为获得藏传佛教上层人物的支持而得到较快的发展。夏河在清朝时修建的五个清真寺中就有三个是19世纪30—50年代修建的。

拉卜楞清真寺始建于清朝咸丰四年(1854年),坐落在拉卜楞西山脚下的“塔哇”村内,这是当地唯一的一座清真寺。当时,在拉卜楞经商的达吾海买等人经过与拉卜楞寺协商之后,在上塔哇择地修建了一座只能容纳十多人的临时礼拜堂。早在清朝光绪十七年时.在拉卜楞经商的穆斯林就已经有60户。由于穆斯林人数的增加。原来的临时礼拜堂已满足不了人们的宗教活动需要。因此,全体穆斯林一致决定修建一座能容纳数百人的清真寺。数年之后的光绪二十四年(1898年)拉卜楞清真寺第一次扩建,工料已经齐备,开始修建时却遭到拉卜楞寺院喇嘛和藏族的反对,他们说清真寺建高了,就会把他们的寺院压住(因清真寺寺址地形较高)。所以只好建小建低,最终只修了三间土平房,建寺费用由当地所有穆斯林捐献。主持修建人为回商马洒、上下喇家等,首任教长(开学阿訇)是河州多支巴张阿訇。

民国9年(1920年)时,拉卜楞的回族逐渐增加到200户。于是,拉卜楞清真寺进行了第二次扩建。第三次扩建时间是民国25年(1936年),由于民国17年(1928年)的河州马仲英事件,临夏大批难民涌入拉卜楞,致使穆斯林人数骤然增加,当时在拉卜楞的回族户数已经超过300户。清真寺学董马乐天等人与拉卜楞地区保安司令黄正清(第五世嘉木样之兄)经过多次商谈.最终得到了“可以全面扩建清真寺”的允诺和不干涉的保证。扩建工程历时三年才竣工,可见规模的浩大。

从拉卜楞清真寺修建和扩建的历程,可以清楚地看出伊斯兰教在拉卜楞最初的传播和在临潭的传播有着基本相同的原因,都是统治者(一个是统治全国;一个统治甘南)为了利用穆斯林(一个守边;一个经商)而不得不让伊斯兰教在当地发展,伊斯兰教是统治者大棋盘上的一个棋子,是他们维护自身利益时的副产品,因而传播初期,伊斯兰教发展缓慢。随着穆斯林力量的强大和他们在当地社会中作用的增强.他们的社会地位逐步提高.这种状况促进了伊斯兰教的发展加速,清真寺修建的规模和数量增加,扩建的频率加快。

(二)民国时期伊斯兰教的发展

民国时期由于西北诸马军事集团的崛起,回族在西北社会的地位明显提高,伊斯兰教作为穆斯林的精神动力被回族的政界和军界上层人物极力提倡,并且在政治、经济等方面进行扶持,所以这一时期伊斯兰教获得了很快的发展。

1.临潭伊斯兰教的发展

民国时期临潭伊斯兰教虽然遭受多次战乱的影响,但还是得到了很大的发展。这一时期产生于清朝末年的伊斯兰教四大教派之一的西道堂通过发展集体经济和大力经商而获得了长足的发展;另外哲赫忍耶也逐渐成为临潭多教派、多门宦的伊斯兰教格局中的一股力量。民国后期,伊赫瓦尼教派逐渐传入临潭,并且迅速传播,大有后来居上的态势。

哲赫忍耶是伊斯兰教的四大门宦之一.它是在清朝中期形成并且产生很大社会影响的一个门宦,这个门宦多次发动反抗清朝的起义。同治年间的回民起义失败后,甘肃陇西的部分哲赫忍耶信徒逃到了临潭县旧城,进入旧城清真上寺(北庄门宦)做礼拜,从而将哲赫忍耶门宦也传入了临潭。民国三年(1914年),哲赫忍耶门宦的信徒在临潭旧城南教场口修建了一座哲赫忍耶清真寺,当年河南白朗农民起义军经过临潭时被烧毁。不久又重新修建。20世纪二三十年代,一部分张家川县的哲赫忍耶穆斯林因经商来到临潭县,后来他们长期定居.这就使哲赫忍耶门宦的穆斯林在临潭的人数有一定程度的增加。哲赫忍耶门宦的教义也得到了传播。1929年“临潭事变”中哲赫忍耶门宦的清真寺被毁坏后,由鲜海山、马存德等人后来筹资重新修建了清真寺。

伊赫瓦尼是清朝末年由马果园创建的一个教派.临潭县的伊赫瓦尼是清朝光绪二十七年(1901年)由长川东寺开学阿訇丁祥从外地引入的,在当时并没有普遍传播。丁祥是卓尼县申藏乡什路村人。曾经去麦加朝觐,后来受马果园学说的影响,最先暗中传播伊赫瓦尼,临潭长川东西两寺的穆斯林接受了伊赫瓦尼教派。丁祥先后培养出著名的阿訇丁振邦、冶兰个等人分别到县内太平寨、申藏、卓洛等地清真寺开学.从而使这些清真寺的大部分北庄、华寺门宦的穆斯林改宗伊赫瓦尼。1939年,原来属于北庄门宦的新城南门河清真寺在掌教马子祯的支持下转而信奉伊赫瓦尼,这次改换教门的事件很快波及临潭的许多乡村和旧城,掀起了一场改宗伊赫瓦尼的热潮。1944年张永年、李云青等几十户从北庄门宦分出,筹资在临潭旧城南边的教场村修建了伊赫瓦尼南大寺。

除了这些教派和门宦外,临潭还有部分穆夫提门宦的信徒。穆夫提门宦是虎夫耶门宦的一个比较大的支系,清朝同治年间爆发了西北回民起义,穆夫提门宦参加了起义,起义失败后。1868年该门宦有数十户逃到临潭。最初这些穆夫提门宦的穆斯林全部在北庄门宦的上寺做礼拜.后来部分人退出上寺,进入华寺门宦的华大寺做礼拜。西道堂创立后,又有一部分从上寺分出改信了西道堂,还有一部分人改宗伊赫瓦尼。留在华大寺的穆夫提门宦穆斯林依然定期前往临洮和康乐探望本门宦的拱北.他们为了维护自己原来门宦的信仰,每年聚会一次念《古兰经》,赞主赞圣,被其他人称为“念会”,因为最初来自临洮,因而也被称为“临洮会”。至于信仰赛来费耶教派和其他门宦的穆斯林人数很少,又没有修建清真寺,因此没有产生多大的影响。

2.夏河伊斯兰教的发展

最初,进入藏区做生意的回民是不允许携带家眷的。后来,有些人就娶了当地的藏族女子为妻(这种情形寺院允许.但不允许藏族女子改信伊斯兰教)。实际上,回藏通婚所生的子女,大部分随父亲信了伊斯兰教,只有一小部分随母亲信了藏传佛教。1928年临夏发生了马仲英反抗冯玉祥国民军的事件,后来马仲英率部从临夏进入拉卜楞藏区,部队与拉卜楞寺喇嘛发生冲突。就放火烧毁了宗喀巴佛殿,之后又想烧毁整座寺院。在这紧要关头,拉卜楞的回族士绅商民联合起来向马仲英求情说:“我们在夏河和藏民相处一直很好,回藏的仇不能结。如果你们把寺院烧了,今后夏河的回民和藏民也就没有和平和安定的日子了!”马仲英这才答应不再烧寺院。因为这件事,拉卜楞的藏族上层人士开始允许经商的回民和因动乱而逃入藏区的难民们可以携带家眷,长期居住该地,并同意扩建拉卜楞清真寺。

由于临夏大批的回族难民来到拉卜楞避难,这就使拉卜楞藏区的回族日渐增多。这些穆斯林大部分都以大分散小聚居的形式,落脚于交通要道上的较大村镇,如合作、拉卜楞、美武、阿木去乎、博拉、清水、木竹沟、王格尔塘、洒索麻、达麦店等地,并在这些地方修建了清真寺。民国年间夏河新建的清真寺有:清水塘清真寺(1924年)、美武清真寺(1928年)、木竹沟清真寺(1936年)、达麦店清真寺(1940年)、完尕滩清真寺(1945年)、合作清真西寺(1949年)。

同类推荐
  • 太阳,我的心

    太阳,我的心

    一本关于提升自我认识,化解各种负面情绪的心灵成长励志书。在生活中,我们总会因为各种问题而卷入到情绪的漩涡中,一不小心就沦为了悲伤、恐惧、焦虑、愤怒等负面情绪的“奴隶”。本书开宗明义地指出,各种负面情绪的产生其实都是源于“我执”。我们只有通过自我观照、加深对自我的认识,才会摆脱负面情绪的困扰,让自己实现心灵成长。在书中,一行禅师处处播撒和平与希望的种子。他认为净化人心才是解决一切问题的根本之道。所以,本书主要教大家怎样照顾、处理自己的情绪,摆脱“我执”的惯性思维,化解各种负面情绪,进而让自己找到内心的平和、宁静。
  • 圣经故事(第四册)

    圣经故事(第四册)

    《圣经》是世界上流传范围最广、对人类影响最大、在全球发行量最多的一部书,它不仅是一部宗教经典,也是整个西方文明的基石,对西方社会、政治、教育、思想等方面产生了深远影响;同时也成为全人类文明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圣经故事》尝试用浅显的故事形式让一般读者对这部典籍能有个大致的了解。本书分《旧约篇》和《新约篇》两个部分。其中《旧约篇》讲述了创世之初,上帝耶和华创造亚当、夏娃以及他们的后人如何形成以色列民族,并在“上帝应许之地”建立和发展自己的王国等故事。《新约篇》讲述了基督耶稣的诞生、传播上帝福音和被犹大出卖并被处死以及使徒们传教等故事。
  • 受难与复活:耶稣的故事

    受难与复活:耶稣的故事

    这是一本了解耶稣和基督教知识的理想读本。《受难与复活:耶稣的故事》以故事形式讲述基督教创始人耶稣的生平事迹和心路历程,主要包括耶稣的诞生与少年时代,耶稣的传道生涯,耶稣的受难与复活三方面内容,完整再现了耶酥极富传奇色彩的一生。
  • 生死请柬:你所不知道的中国禅

    生死请柬:你所不知道的中国禅

    禅是什么?是一种心灵的状态?佛教的宗派名称?一种语言的艺术?一种灵魂出窍的特殊体验?一种修行的功夫?诗歌里的一种况味?
  • 佛法与人生

    佛法与人生

    佛法与人生是在博大精深的佛学中以深入浅出的形式和通俗的文笔向读者介绍了佛教的创建,佛教的信仰,佛教的发展等多方面的情况。本书的另一特色是介绍了佛家的修炼,其中有面壁参禅、四禅八定、天眼、慧眼、法眼、佛眼、藏密功法、观音咒、和超自然的功能——神通等。还有佛家的剃度、受戒、佛事等等各方面的情况。
热门推荐
  • 有凤来仪:公主殿下驾到

    有凤来仪:公主殿下驾到

    她是皇家嫡女,最受宠爱的东乐公主,狡黠可爱;她也是铁戟军小兵梁易,铁戟军少将军的把兄弟,聪慧骁勇。他是侯府世子,丰都最有人气的世家子弟,丰神俊朗;他也是铁戟军军师加左前锋,铁戟军少将军的把兄弟,智勇双全。她身侧有深不可测的俊秀男子,他亦有如花美眷相陪,可是,为何拜天地入洞房的,竟然是铁戟军少将军的俩把兄弟?少将军挠头,别问我,我不知道。前锋大人,本宫这厢有礼了。公主殿下,快随下官入新房吧……
  • 异魔乱斗

    异魔乱斗

    我是谁?我在哪?我要干什么?被位面之神选中的我,灵魂分离前往了另一个宇宙,开启了一段异世界虐菜之旅!
  • 傲世凌双:浴火重生后的凤凰

    傲世凌双:浴火重生后的凤凰

    她,爱情友情双双离去,只因一条神秘的项链,来到了这个异世大陆。这个世界,爹爹娘亲一生一世一双人,她上有三个哥哥,个个为天之骄子,从小集万千宠爱于一身的她,只因渣男而死重生后的她,不再是那个她。神宠?这一群是神马情况?修炼?一天连升十级亮瞎你狗眼!丹药?神级丹药当糖豆吃!武器?哎,怎么把上百件神级武器给不知扔哪儿去了?属性?全能属性真的好麻烦!不过谁能告诉某女,这个美男从哪儿来?整天跟着她跑?“君离邪,你怎么在我床上?”某女看见躺在她床上的某男,抓狂地问。“娘子,人家想你了嘛。”不料某男却睁着美丽的眼睛,无辜地说道。谁与我说暗夜邪尊不易近人的?这是神马情况?
  • 沉醉风华之东华

    沉醉风华之东华

    看那并蒂花开,沉醉一生,风华一世,也不过是曾经的旧忆斑驳......大部分,得到或许是种自私的选择,可人生来就是自私的。我予你,至死不渝;你予我,生死相依。*******************沉华迷聚集群,欢戳门牌号:141588503。
  • 续小五义(古典文库)

    续小五义(古典文库)

    《续小五义》是古典名著《三侠五义》的续书之一,又名《忠烈续小五义传》、《三续忠烈侠义传》。最早可见光绪十七(1891)辛卯年北京文光楼刊本。一百廿四回。不题署名。是中国传统侠义公案小说的代表作。《续小五义》故事情节接《小五义》,接叙众英雄大破铜网阵,襄阳王潜逃,诸侠仍在江湖间诛锄盗贼,打太岁坊,破桃花寨,盗鱼肠剑,擒白菊花……最后拿获襄阳王,皇帝论功,众侠义皆受封赏,于是全书结束。
  • 玉都迷雾

    玉都迷雾

    在纸醉金迷的玉都,隐藏了多少不为人知的秘密?在华丽光鲜的背后,有着多少辛酸苦楚?一块玉石,背后是人性的挣扎与拷问。
  • 凶命

    凶命

    秦浩南,一位身怀悲剧的主人公,自幼被凶命缠身,使他一路坎坷。凶命不断吞噬着他周围亲人朋友的生命,他却无能为力,不堪其苦。当凶命夺走他最后的亲人之后,他傲然赴死。但当他苏醒后,却惊讶的发现,自己不仅没死成,还来到了一个莫名的地方。而他也发现,随他而来的,还有那甩不掉的凶命。是老天给他重新来过的机会?还是无尽的煎熬?自己又该何去何从,是否能甩掉这该死凶命?还是重蹈之前的下场?然而,这世界却没他想的那么简单......书友群:103839746
  • 校草恋上穷丫头

    校草恋上穷丫头

    她贪钱,不过是因为被老爸拖了一身债;她迟到,不过是因为打工太晚的缘故;她脾气不好?笑话,你不来惹我我会无缘无故冲你发脾气!同事说:“把钱和帅哥放在一起,她绝对是那种直接无视帅哥,只对钱冒星星的女生。”校草说:“我们交往吧。”会长说:“我不是讨厌她,只是不喜欢。”贵族公子说:“你家在哪。”某女吼一声,“你银行卡密码多少?”
  • 古族崛起

    古族崛起

    死亡并非终结,生存永无止境!一名宗门修士借体还生,成为了遭人嫌恶的栾家赘婿,却得古妖之体,又踏足炼丹之道,从此走上了坎坷的巅峰之路。感谢阅文书评团提供书评支持!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