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237300000026

第26章 烽火南浔路(1938年6月~1938年10月)(7)

本来冯圣法对邱维达就不感冒,认为他虽然到了第58师,但仍是王耀武的人,总想找机会把他踢走。这一下等于有了借口。上报给军长俞济时,邱维达被撤了旅长职务。冯圣法随后把自己以前在第88师的同事廖龄奇弄到第58师,接替邱维达做了旅长。

这个事被王耀武知道后,大为邱维达鸣不平。王耀武以精明着称,但同时又能为老部下撑腰。“状”告到俞济时那里,认为这样处置不公。俞济时最器重王耀武。怎么办呢?一来二去,把邱维达重新转到王耀武的第51师团,给周志道做副手,做第151旅副旅长。

对于邱维达来说,除了降一级外,其他没什么不好的,因为又回到王耀武手下了。人生在世,所谓知己,就是互相看着顺眼,邱维达就信服王耀武,这是没办法的事。事实也证明,王耀武确实对邱维达够意思,南京突围之夜就不说了,再往后,王耀武做到第4方面军总司令,参谋长还是选用邱维达。

现在,接到薛岳的命令后,俞济时立即往岷山派出了一支部队,但没多少人。

后来看,这是第74军战史上最不堪回首的日子。在8月29日的第一次岷山之战中,到达岷山的第74军一部迅速被第9师团丸山支队横扫。30日,俞济时又向岷山派出一支部队,结果又被第9师团击溃。

薛岳这下火了。火什么?火俞济时逐次分兵去阻击。薛岳说:“俞军长!没你这样的,一次派那么点人,你以为是去打土匪?你给我第三次派兵到岷山,这一次要还后退,就军法从事!我知道你跟委员长的关系,但你现在归我节制,那我就先枪毙你,然后委员长再枪毙我!”

薛老虎脸色要是阴沉下来,还真就不好办了。

于是俞济时就有些慌,薛岳的脾气他当然知道,说得出来就做得出来。

所以在第三次岷山之战中,第74军死磕日军第9师团,终于打出了血色,当然自身也伤亡惨重,这也正是后来蒋介石为什么要薛岳把第74军拉到长沙进行休整的原因。

在第9师团的帮助下,第106师团总算钻过金官桥。

在九江冈村宁次的司令部,一些参谋窃窃私语,其中一名原籍仙台的参谋说:“那些来自熊本的家伙难道是来中国背包旅游来了?打得也太差了吧?我就说熊本师团不可行吧!”

虽然过了金官桥,但第106师团此时士气极度低落,向德安方向进击的第101师团也毫无进展。在这种情况下,冈村宁次所能做的,只有把刚刚在星子县登陆的本间雅晴第27师团调过去。

第27师团9月上旬在庐山脚下集结时,第9战区的判断是:他们要帮助第101师团同往德安方向进攻。但没想到中旬第27师团行动时,突然向西往瑞昌去了。瑞武路,也就是瑞昌到武宁一线,由重返前线的张发奎负责,他采取的措施是变大部队为小部队,叫他们分别占领一个又一个山头,这样的话日军就必须逐次攻占。

9月24日,为统一指挥,战区叫薛岳从张发奎手里接过瑞武路的作战,在第27师团正面进行拦截,并叫薛岳把兵团司令部迁到武宁。薛岳跟参谋长吴逸志、作战科长赵子立一商量,认为这个安排有点问题,兵团司令部现在在南昌,此时迁到武宁也就是日军正面,意义不大,而且与其在正面拦截,不如在后面和侧翼对其进行“遮断式”攻击,也就是用炮兵隔着一线日军轰击其身后的补给线。

战区同意了薛岳的想法。

整个武汉会战期间,每个分战场都有自己的特点,薛岳、吴奇伟、俞济时、欧震、叶肇、王耀武等人在万家岭打的是围歼战,汤恩伯在瑞武路上打的是遮断战和运动战,黄维在麒麟峰打的是争夺战,李延年、施中诚在江北田家镇打的是要塞守备战和打援战,宋希濂在大别山富金山打的是攻防战,从战争美学的角度讲,这确实一场精彩纷呈的会战。

在这种精彩纷呈中,又看到老汤的部队,他们正在瑞武路两侧山林中潜行。

汤恩伯确实又来了。徐州会战结束后,汤升任第31集团军总司令,部队为军委会直属,转进到南阳休整。到7月,接蒋介石电令,要其开赴江西上高,在那里作为攻击军待命。武汉会战后半段,汤恩伯率军杀入,属张发奎第2兵团,在瑞武路和阳新、通山与日军接火。

我们说过,老汤真个刺儿头,在一线的将领中,基本上没他服的,这既有天生的桀骜,又有不断积累的战绩。一句话,就不是个好合作的主儿。但归到张发奎这里,还是比较听命的,用张的话说,“其他人见他就头疼”,但也没觉得太难处。

现在薛岳接替张发奎负责瑞武路上的攻防,汤恩伯跟薛岳是互相有耳闻的,如果薛岳是薛老虎,那么他汤恩伯可以叫汤狮子,但如果两个都很凶猛,最好的办法是互相客气点。你汤恩伯是蒋介石的嫡系,他薛岳也不是白给的,既有陈诚这层关系,又是蒋最倚重的嫡系之外的将领,所以汤恩伯不敢造次,在听从调遣上还是很老实的,知道主动跟薛岳汇报军情了,而不像在鲁南战场,只要李宗仁不找他,他是绝少主动联系李宗仁的。

只说瑞武路上出现一支部队:汤恩伯旗下的第110师第328旅第656团,团长廖运周(黄埔军校5期,安徽凤台人)。

汤恩伯没给第110师安排阵地任务,而是叫他们游荡在瑞武公路两侧,机动地袭击过往日军的辎重部队。打了这些天,虽歼敌数量不是很多,但却也每战必有斩获,尤其是日军的两个汽车运输中队都被打掉了。

这一日,廖团长带部队来到小坳这个地方。

这是两山中的一个拗口,瑞武路在这里呈S形,中间是个十多米的小高地,原来有中国军队的既设阵地,但此时已没人把守。廖团长带人搜索前进,在阵地后面发现一个弹药库,门上有锁,但却没有锁上,进去一看,里面竟然还有一万多发迫击炮弹。

廖团长又喜又恼,他本身在黄埔军校就是学炮兵的,看到那么多炮弹,再加上自己的反坦克连正好缺炮弹,所以非常高兴,恼的是先前守卫这里的部队太马虎了。

廖运周找到他的旅长,后者问:“想不想在这里干一仗?”

廖云周说:“干啊!这么多炮弹留给日军不太可惜了吗?只要把公路两头堵起来,用迫击跑打坦克,照样行,我还就不信了。”

话说廖运周带部队开到瑞武路前,跟着师长到德安以西的一个无名村落,见到了第18军军长黄维。黄听说廖是黄埔炮兵科毕业的,马上给了他一个反坦克连,有4门反坦克炮。

廖运周把这个反坦克连放在小拗山下,公路的正面,也就是S路第一个拐弯处。当时的坦克侧面没有火力,反坦克炮正可一击。在S路的第二个转弯处,即小拗的山后面,放了12门迫击炮。

廖运周在小拗中间的高地设立指挥部。

瑞武路虽已被破坏,但却不是太彻底,加上日军工兵的修护,所以公路上军车、坦克不断。当日下午4点过,8辆坦克轰轰开来,廖运周指挥的反坦克炮干净利索地打坏了前面的两辆。如果是阵地战,坦克被打了,后面的能掉头跑回去,而现在,日军的坦克必须在狭窄的公路上往前开。

瑞武路一侧是山,一侧是水,所以这就麻烦了。更麻烦的是,后面又开来十多辆坦克。这还不算完,坦克后面还跟着24辆军车,上面满载着士兵,看样子是刚从鄱阳湖登陆的补充兵。

此时夜色降临,明月高升,山野清晰如昼。

小拗这段公路热闹了。真正的热闹还没开始。就在日军前进不得,后退不得时,廖运周一声令下,12门迫击炮同时开火。

根本用不着瞄准,只要把炮口对准公路就可以了。

此前他下的命令是:这一战至少要打完5000发炮弹。

一时间,两公里多长的公路上火光冲天,日军的叫喊声响彻山谷。

5000多发炮弹打出去后,已经是午夜。

廖运周没有连夜查看战场,而是安稳地睡了一觉,第二天一早才带人下山拗。

公路上,20多辆坦克被打得面目皆非,军车则还在燃烧,日军的尸体是廖运周参战以来看到的最多的一次,清点了一下,有400多具,而他的部下无一伤亡。

这是一次优质的伏击,惊动了何应钦,嘉奖在第一时间就到了。而廖运周又带着部队和剩下的5000多发迫击炮弹,寻找新目标去了。

万家岭,血染红

考虑到第106师团的战力,宫崎周一和池谷半二郎商量后,没叫他们直接南攻德安,而给了他们一个辅助任务,在越过金官桥后,向黄老门、乌石门前进,策应第27师团的行动,绕行进入德安西南地区。

就这样,松浦淳六郎带着第106师团踏上“九马小道”。这是一条由九江通往马回岭的山间小路。越过被薛岳故意放弃的黄老门后,9月3日晚部队抵达马回岭。

马回岭在德安的北面,靠近南浔铁路,西面是白云山,东面是庐山西麓,南面也是一片山地。这一地区虽名马回岭,实际上是个三面环山的盆地。

他们抵达前,第9师团丸山支队已在当日正午先行从这里开过去了。

来自金泽的士兵没发现任何异常。穿过马回岭后,他们往瑞昌方向去与师团主力会合。按冈村宁次的说法,这个师团是武汉会战期间他指挥的部队中风貌和战力最好的。不过,也许冈村不知道,丸山支队在走时,顺手牵羊地偷了第106师团的几匹战马。在山地作战,日军各部队之间互相偷马这种事在当时不算新鲜,就连在北路指挥作战的第2军司令官东久迩宫稔彦亲王的两匹坐骑也被偷走了。

接下来就看来自熊本的士兵了。

难啃的金泽第9师团是被薛岳故意放过的,所以这事就有点意思了。

有句话怎么说?柿子专拣软的捏。但松浦淳六郎也没法抱怨,因为作为软柿子,你也没有资格抱怨。唯一的使命,就是在变强大前默默接受别人的捏打。但薛岳不想仅仅捏打两下,而是欲碎第106师团为齑粉而后快。

他主要想解兰封之气。

那一仗虽有黄杰、桂永清等人的问题,但他毕竟是总指挥。所以他想,假如这一次不能重创松浦,就回广东打渔种地去了。

晚年的薛岳,慈眉善目。1998年去世时,已是102岁高龄。但中年的薛岳,脑袋圆乎乎的,上面处处是棱角,蒋介石都让他三分,“老虎仔”的外号不是白来的。

薛岳机敏倔强,容易发怒,天生悍将,曾任孙中山警卫团营长,后在第4军做师长,参与反蒋之战,又任第5军军长,参与围追红军的作战。1935年7月,蒋介石把薛岳北调甘陕。但到10月底,蒋心血来潮,又把薛岳东调湖北,将西北围攻红军的任务交给张学良。

现在,薛岳叫欧震第4军、俞济时第74军等部队占领马回岭周边的白云山、乌石门、戴家山、庐山西麓,呈诱敌深入的“反八字”阵地,一如捕鼠的口袋,又如《封神演义》里的金蛟剪。此时的薛岳,是要想要松浦的老命,想要第106师团的全员小命。

其实松浦也憋着一口气。

上任第106师团之初,他认为这个师团的战力没什么问题,应该像由第2师团的预备役人员编成的第13师团那样,名为特设师团,实则比很多常备师团都能打。但上任后这些日子,他发现完全不是那么回事,虽然兵源都来自熊本及周边,但跟第6师团比完全是冰火两重天。

抵达马回岭时,松浦又接到九江司令部的一封电报,宫崎周一叫他带部队在当地扎营,暂时保持对德安方向的监视即可。同时,叫松浦把野炮兵一个大队和步兵三分之一的兵力拿出来,给瑞昌方面的第9师团长吉住良辅指挥。本来第106师团战力就不怎么样,这一下又被分走了不少火力,松浦就差对着赣北的群山高呼一声:苍天啊……

也就是说,进入马回岭的第106师团是不完整的,人数只有一万出头。

在接到九江的命令后,第106师团像个失恋的姑娘一样在盆地里徘徊,用赵子立的话说,“老是探头伸脑,徘徊观望,不敢大胆进攻”。

薛岳没叫部队马上围攻,因为周边的这几支部队也都很疲惫了,尤其是第74军在岷山伤亡不少,他最看重的粤军首席欧震第4军也显疲态。所以在松浦师团初入马回岭的9月上旬,由于本间雅晴第27师团突入瑞武路,在白水街、麒麟峰一线与黄维第18军发生血战,南浔路这边一下子沉寂了。

松浦就地待命的时候,薛岳利用这个机会,叫警备日军的各部队充分休息,补充枪支弹药。这期间,薛岳从军需补给部门那里领了各种炮弹12万发,轻重机枪子弹150万发,步枪子弹500万发,手榴弹110万枚。在“反八字”线上集中了所有的重火力,其中最近到的一批“新版”捷克式机枪,射程达到了4000米,可以直接打到马回岭。炮兵的射击范围也完全覆盖整个马回岭。

关于中国军队弹药充沛这一点,前面写徐州会战时也说过。武汉会战期间,同样不存在缺少弹药的情况,日军第101师团第157联队第1大队有关星子、东西牯岭的战斗详报里就有记载:“(王敬久第25军冷欣第52师、谭邃第66军华振中第160师)步枪弹每人携带200至300发,弹药极丰富。”

在马回岭四周,薛岳倾其所有,布置了超级强大而严密的火力网。薛岳只有一个想法,一旦开打,就把这些东西都砸向第106师团。

从9月3日晚进入马回岭,到9月24日,松浦师团在这里休息了整整3周。正如九江第11军司令部的参谋所说,他们确实像从熊本来的游客。赣北的山是很漂亮的,第106师团的士兵们对着苍翠的美景发呆,他们在想什么?

这3周中,中日军队虽有零星接触,但主力都处于对峙中。

这是暴雨来临前的片刻的宁静。在这种宁静中,九江的冈村宁次为了增强松浦师团的战力,干起临阵磨枪的买卖,叫他的参谋长吉本贞一从第11军直属部队中抽调了几十名佐级军官,跑到马回岭,训练起第106师团的中队长和小队长。冈村实在担心整个武汉攻略计划被这个师团(包括第101师团)拖了后腿。

本间雅晴第27师团登陆后任务之一就是帮助第106师团,但由于在瑞武路上的麒麟峰遭黄维第18军陈沛第60师的强力阻击,后方补给线又陷入汤恩伯部队的炮火中,所以一时间已经是自顾不暇了。而就在这时候,冈村拿到一个致命的情报,致的是第106师团之命。

这个情报就是:南浔路上的一部分中国部队去瑞武路打本间雅晴第27师团了,使得瑞武路和南浔路之间出现了一个长约5公里的缝隙。这个缝隙是非常小的,所以地面上的侦察不容易看出来,但却被日军侦察机在空中发现了。冈村拿到情报后,第一时间给松浦下令,叫他的部队立即从马回岭出发,由此空隙插进去。

这实际上是一个蝴蝶效应,缺少了哪一环都不行。

同类推荐
  • 军事与武器科技大参考

    军事与武器科技大参考

    本套书简明扼要,通俗易懂,生动有趣,图文并茂,体系完整,有助于读者开阔视野,深化对于中华文明的了解和认识;有助于优化知识结构,激发创造激情;也有助于培养博大的学术胸怀,树立积极向上的人生观,从而更好地适应新世纪对人才全面发展的要求。
  • 第二次世界大战实录1——战场篇

    第二次世界大战实录1——战场篇

    本书介绍了二战时欧洲战场、大西洋战场、亚洲战场和太平洋战场等。内容包括东南欧沦陷、列宁格勒战役、保卫莫斯科等。
  • 尘封的记忆之滇缅游击往事

    尘封的记忆之滇缅游击往事

    七十年弹指一挥间,打开一段尘封的记忆,一段在中国和缅甸边境发生的抗日游击往事,纪念那些在抗日战争中牺牲的中国军民。
  • 最强雇佣兵之利剑

    最强雇佣兵之利剑

    他来自一个叫做“中华利剑”的特种部队,退伍后成了一名国际雇佣兵,他叫陈卫东,人送外号“战争死神”。他漂泊在战火纷飞的中东战区,为了信念,为了理想而战斗!
  • 顶级特种兵王

    顶级特种兵王

    上学、当兵。李杰的一生和绝大多数人一样,平凡中又有点无奈,直到一次意外发生让他重回千禧年,那个充满激情的新兵时代。重活一世,李杰发誓这一生要活的精彩,成为一名王者。世界最顶级的特种兵之王!(谨以此书献给活着与逝去的战友,至少我们曾经相遇过。)
热门推荐
  • 玄黄百蛊

    玄黄百蛊

    云听音问老和尚:“她是个什么样的人?”老和尚道:“她本是个极有慧根之人,因犯了个‘情’字,却把菩提子,换了堂前明珠,点缀嫁衣,凝结成欲望,换来千千世的沉浮。”……云听音问万妖之祖:“她是个什么样的人?”万妖之祖道:“世间千张愿者皮,结成美人一嫁衣,嫁衣美人身上穿,又取明目点凤冠,凤冠美人头上戴,白骨做轿八人抬;抬到君家明屋里,十世情缘共相许。这歌谣,六百年前曾传唱在百越之地,三岁孩童皆能熟口……。”万妖之祖顿了顿,眼眸中闪过一丝遗憾,道:“她是个极美的女人,可惜却生在哀牢山,爱上了宿星;那是一段极美的佳话,也是一场让人想哭的笑话。”
  • 绝色天妃

    绝色天妃

    一道伤疤毁了她倾国倾城的容貌,一纸休书将她推出皇家的大门,她却一笑而过。恢复记忆,身份回归,原来她是几年前失踪的千羽世家大小姐。“嫣儿,我将天下作为聘礼娶你过门,如何?”“紫嫣,七彩云裳凤凰嫁衣、寒冰玉针、阴阳八卦针灸法,这些聘礼你可满意?”“千羽紫嫣,今天抢我也要把你抢进这花轿!”
  • 园林绿化工培训教程

    园林绿化工培训教程

    本书介绍了园林绿化工岗位职责与素质要求、园林绿化施工技术、园林植物的养护与管理、常用园林绿化机械等,语言通俗简洁、内容丰富易懂,既是园林绿化工的培训教材,又可供一般读者及相关院校师生阅读参考。图书涵盖了种植业、养殖业、加工和服务业,门类齐全,技术方法先进,专业知识权威,既有种植、养殖新技术,又有致富新门路、职业技能训练等方方面面,科学性与实用性相结合,可操作性强,图文并茂,让农民朋友们轻轻松松地奔向致富路;同时培养造就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增加农民收入,提升农民综合素质,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 末世重生之再战巅峰

    末世重生之再战巅峰

    当三色光雨降临地球,进化之路被重新开启,万族竞争,百家争鸣,带给你不一样的感受!
  • 快穿之仙君的仙鹤

    快穿之仙君的仙鹤

    每个少年仙君,都有一只专属的仙鹤相伴。但萧恕不大满意他这只。太呆,太胖,吃得多,飞得慢,毫无仙风道骨,饱受同门嘲笑。萧恕无奈:“阿京你多少努力一点,至少不能让我天天迟到。”在雨中呆立半个时辰的阿京终于回头:嘎?*云京万万没想到,自己穿进书里做了一只鸟。鸟就鸟吧,歌喉清脆,羽翼绚烂,挺好。结果往水面一照,差点将嘴里的鱼吓掉:这大脑袋,这宽鸟喙,这沙雕的眼神,这蠢萌的气息……原来她是一只鲸头鹳?鸟头天下第一大的那种?仙气缥缈的修仙界,为什么要存在这样一个格格不入的天然呆啊!云京:谁让我穿的,过来让我用大嘴咬一口。*每天光是吃东西和发呆,就已经很辛苦了,费力送仙君上学居然还要被他嫌弃!云京:告辞,不做鸟了!等她修炼有成,她也要狠狠嫌弃仙君一回!萧恕只能紧张地呵护左右,小心哄着:“我没有嫌弃你,我一直都喜欢你,第一眼就喜欢,什么样都喜欢。”
  • 魔王的异世餐厅

    魔王的异世餐厅

    圣历1374年春,一百岁的三代魔王成年,在此之际,被魔族大总管丢出魔族领地。之后,一家餐厅在边境之城——黑角城落户了。
  • 虚幻大战国

    虚幻大战国

    12个班级组成12个国家,600多名高中生化身成谋臣与武士,在这片虚拟大陆率兵厮杀。每一个人都很普通,但每一颗心都并不平凡,到底哪一颗心才是王者之心,到底哪一位少年最终制霸整片大陆?一切尽在虚幻大战国,开启少年们的成王之路。
  • 沉稳撑场

    沉稳撑场

    残酷的现实让人觉得梦想是遥不可及的。在比赛中屡屡失败的她在别人的白眼下继续前进。尽管所有人都知道她失败的原因不在她,在于这个社会,这个不公平的社会。她终于无法忍受。抛下好学生的架子,她要好好疯一回!现在,无止限的作死就是她的目标!从前的梦想依然还在,可会实现吗?
  • 闻道可归矣

    闻道可归矣

    震惊!某地男青年买早饭途中被歹徒袭击重伤,醒来后发现竟然身处异地!究竟是道德的沦丧还是人性的扭曲!这一切的背后到底隐藏着什么不为人知的秘密!敬请每天晚十点后关注“从前有个老道”所著长篇小说《闻道可归矣》!为您揭开背后的故事!
  • 秋水为池

    秋水为池

    宫叶秋第一次见到池苍羿的时候,便被对方的两点吸引了,一是颜,二是声,导致第二次见面的时候,宫叶秋没由来的信任他。“小姑娘,你什么时候能让我牵一下小手?”“等我长大吧。”“小姑娘,你什么时候能让我亲亲?”“等我长大吧。”“小姑娘什么时候能做我女朋友啊?”“等我长大吧。”池苍羿哑然一笑:“那你什么时候能长大啊?”宫叶秋歪着脑袋想了想,“四年后吧。”高考结束后,池苍羿又问了一遍。小姑娘嫣然一笑,“现在长大也不是不可以。”一个颜控声控的小姑娘,一个暗恋多年的池大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