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2353900000017

第17章 嗜血的皇冠,皇帝也疯狂(5)

赵佶因生来健壮的缘故,神宗在次年正月赐名曰“佶”,“四牡即佶”,取其壮健之意。他的母亲陈氏,开封人,出身于平民之家,自幼颖悟庄重,十几岁时被选入宫,充当神宗身边的御侍。开始她并无什么位号,生了赵佶后才进封为美人。陈氏对神宗的感情极其深厚,神宗死后,不久她就病死,当时赵佶才刚刚4岁。

赵佶周岁之时就授为镇宁军节度使,封宁国公。哲宗即位,晋封为遂宁郡王。绍圣三年(公元1096年),以平江、镇江军节度使封端王,并开始出宫就学。

宗室亲王日常学习的主要内容是儒家经典、史籍,但赵佶对这些不很爱好,倒对笔砚、丹青、骑马、射箭、蹴鞠,甚至豢养禽兽、莳弄花草怀有浓厚的兴趣,尤其是在书画方面显露出了卓越的天赋。

赵佶天资甚高,却并没有从母亲那里继承来端谨庄重的性格,相反,在周围环境的影响下,他逐渐养成了轻佻放浪的习气。他的密友王诜可以说与他趣味相投。王诜字晋卿,是英宗和宣仁高太后的女儿魏国大长公主的驸马,论辈分应是赵佶的亲姑夫。此人放荡好色,行为极不检点,家中姬妾成群,还常出入烟花柳巷,公主根本管不住他。公主得重病,他竟当着公主的面和小妾胡来,气得神宗曾两次将他贬官。像这样一个人,赵佶却同他打得火热。一天,王诜派高俅给赵佶送篦子,正赶上赵佶在园中蹴鞠,高俅在旁候报之时,连声喝彩,赵佶招呼他对踢,高俅使出浑身解数,卖弄本事。赵佶大喜,即刻吩咐仆人:“去向王都尉传话,就说我把篦子和送篦子的人一同留下了。”从此对高俅日见亲信,颇加重用。

然而赵佶在向太后眼里却是另外一种模样,他对向太后极其敬重孝顺,每天都到向太后居住的慈德宫问安。因他聪明伶俐、孝顺有礼,所以向太后对他钟爱的程度远远超过了其他诸王。在哲宗病重期间,向太后对将来立谁为帝的问题早就胸有成竹了。

赵佶被推上权力的顶峰之时,已是18岁了。章惇等人可能觉着这位轻佻浮浪的新皇帝未必可靠,就奏请向太后“权同处分军国事”。太后说皇帝年龄不小了,不便再由母后干政。赵佶对向太后立己本来感激不尽,此时也哭拜在地,乞求不已。向太后只好答应下来。

赵佶对向太后的所有部署起先是言听计从的,这不仅出于对向太后的感激,更重要的是他需要取得各政治派别的广泛支持,稳固自己的地位。向太后听政6个月就还政引退了,赵佶则继续调和两派,改元建中靖国,意思是要“中和立政”、“调一天下”。而且他为了改变自己轻佻浮浪的名声,在生活方面也做了些尚俭戒奢的姿态,他退还百姓王怀献给他的玉器,还赶跑自己在内苑豢养的珍禽异兽。元符三年三月,还因即将出现日食下诏求直言,表示要虚心纳谏,俨然一副励精图治的样子。

建中靖国元年(公元1101年)正月,向太后死后,赵佶的“绍述”意向更加明朗。不久,大奸臣蔡京被召回朝廷,担任了翰林学士承旨。蔡京首先建议,重修神宗朝的历史,为变法张本;恢复绍圣年间根究元祐大臣罪状的章惇、蹇序辰的名誉,为绍圣翻案。1102年,赵佶改元“崇宁”,即崇尚熙宁之意,正式打出了绍述的招牌。不久,韩忠彦罢相,曾布也被蔡京排挤出朝。七月,赵佶任命蔡京为宰相。

赵佶衡量官员好坏的准则只有一条,就是看他的言行是否顺承符合自己的意旨。尽管他也曾对手下人的忠心有过例外的理解,觉着不一定一味地说好话就是忠臣。大观元年(1107年),赵水使者赵霖从黄河中捕得一只长有两个头的乌龟,献给赵佶说是祥瑞之物。蔡京说:“这正是齐小白所说的‘象罔’,见之可以成就霸业。”资政殿学士郑居中唱反调说:“头岂能有二!别人看了都觉害怕,只有蔡京称庆,其心真不可测!”赵佶命人将龟抛弃,说是“居中爱我”,遂提拔郑居中为同知枢密院事。然而毕竟还是好话听起来顺耳,蔡京就因为会说好话,会顺着他的意愿办事,才得到他的格外宠信。赵佶在位26年,蔡京任相24年,中间虽曾三次被罢,但旋罢即复。

赵佶倚为股肱的童贯、王黼、朱勔、梁师成等人无一不是极善谀媚的奸佞之徒。赵佶是个昏而不庸的皇帝,他虽然宠信奸臣,但最高决策权却是一直牢牢控制在自己手中的。在这方面,他确实继承并极度扩大了神宗皇帝管理朝政的一些办法,最突出的就是天下之事,无论巨细,全得秉承他的“御笔手诏”处理。原先负责讨论、起草诏令的中书门下、翰林学士被他一脚踢开。蔡京等贵戚近臣要想办什么事情或干求恩泽,也全得先请赵佶亲笔书写,然后颁布执行。有时赵佶自己忙不过来,就让宦官杨球代笔,号曰“书杨”。对“御笔手诏”,百官有司必须无条件地执行,否则便是“违制”,要受到严惩。政和(公元1111—1118年)以后,就连皇宫大内的事务他也要亲自过问,经常像太祖皇帝一样骑马到各司务巡视。

皇上好艺术,宫中多珍宝

“太平无事多欢乐”,这正是赵佶的人生哲学。再加上蔡京、蔡攸父子俩,一个说:“陛下当享天下之奉。”一个说:“皇帝应当以四海为家,太平为娱。岁月蹉跎,韶华易失,何苦操劳忧勤,自寻烦恼?”赵佶更觉着应该及时行乐的好。

蔡京为赵佶提了个口号,叫做“丰亨豫大”。形容的是富足隆盛的太平安乐景象。赵佶认为要丰亨豫大,就必须先把朝廷、宫室以及其他各种场面都搞得富丽堂皇。于是,大内北拱宸门外的新延福宫首先开始破土兴建了。政和四年(公元1114年),新延福宫正式竣工落成,因由五个小区组成,故称“延福五位”。此宫东西长、南北短,东到景龙门,西抵天波门,其间殿阁亭台错落相望,鹤庄鹿砦掩映在嘉花名木之间。凿池为湖,疏泉成溪,怪石堆山,小桥流水,花影移墙,峰峦当窗,浓荫蔽日,风送花香,鹤鹿翔跃,鸟鸣啁啾,清幽雅致,不类尘寰。赵佶置身其间,心旷神怡,亲自作文,以记其美。

皇帝既然应享天下之奉,就必须把天下所有美好的东西收罗到皇宫中来,供皇帝受用,赵佶是这样想的,也是这样做的。早在崇宁元年春天,他就派童贯在苏杭设置造作局,役使数千工匠,制作象牙、犀角、金银、玉器,藤竹、织绣等物,无不备极工妙,曲尽其巧。赵佶还嫌不够,崇宁四年(公元1105年),他又派朱勔在苏州设应奉局,搞起了规模更大的“花石纲”之役。

除花石外,前代的法书、名画、彝器、砚墨,但凡能得到的,赵佶全都想法不惜重金弄到自己手上。他在宫中专门设立了一个御前书画所,由著名书法家米芾等人掌管,里面收藏了数以千万计的珍品。书法有晋二王的《破羌帖》、《洛神帖》,更多的是唐代颜、欧、虞、褚、薛、李白、白居易的墨迹,光颜真卿的真迹就有800余幅。丹青名画有三国时曹不兴的《元女授黄帝兵符图》、曹髦的《卞庄子刺虎图》等,不胜枚举。

古代的钟鼎礼器赵佶收集了1万余件,全都是商周秦汉之物。赵佶擅长书画,砚墨自然是少不了的。在他贮藏文房四宝的大砚库中,光端砚就有3000余枚,著名墨工张滋制的墨不下10万斤。

和一般附庸风雅、徒有虚名的收藏家不同,赵佶倒是很能对古书画、彝器潜心研究一番的。为便于保存,他把收集到手的书法名画大多都重新装裱,亲自为之题写标签。装裱时有一定格式,后世称为“宣和装”,至今还可见到。他命人将历代著名书法家、画家的资料加以记录整理,并附上宫中所藏的各家作品的目录,编成《宣和书谱》和《宣和画谱》,为后世留下了美术史研究的珍贵史籍。赵佶还对所藏古彝器进行考证、鉴定,亲自编撰了《宣和殿博古图》。

政和七年(公元1117年),赵佶下令在京城东北部仿照杭州凤凰山的规模筑山。调拨上万名士兵、工匠,累石积土,昼夜不停,耗资不可胜计,历时六载,至宣和四年(公元1122年)方告落成。初名万岁山,后因地处汴京艮位而改名曰“艮岳”。看不完的飞楼杰构,说不尽的雄伟瑰丽。

赵佶还非常迷信道教,他在藩邸时经常翻阅些道教神仙鬼怪的书籍,对神仙的生活十分向往。先是道士郭天信说他将来当有天下,果然不久他就即位。即位之初,他曾因生儿子太少而烦恼,有个茅山道士刘混康对他说,京城东北角风水太低,只要稍微垫高些,便是多子之相。他照刘老道的话一做,果然不长时间连得数子。从此,在他眼里道士简直成了活神仙。他下令道士、女冠的地位在和尚、尼姑之上。政和四年,还在他出生的福宁殿东侧建了座玉清和阳宫,供奉道教祖师的画像。

当皇帝的一推崇什么,什么就会立刻应运而生,一些能呼风唤雨、先知先觉的活神仙先后出场。真所谓是“楚王好细腰,宫中多饿死”。先是王老先,接下来就是大名鼎鼎的林灵素。赵佶一见林灵素,不知怎的竟觉着十分面熟,像在哪儿见过似的。他把这想法和林灵素一说,林灵素灵机一动,信口胡诌起来:“天有九霄,以神霄为最高,其治所叫做府。神霄玉清王,乃是上帝的长子,主管南方,号称长生大帝君,后来降生人世,就是陛下。长生大帝君有个弟弟,称作青华帝君,主管东方。还有仙官八百余名,如蔡京本是左元仙伯,王黼乃文华使,蔡攸乃园苑宝华使,童贯等人也是仙官成员。我林灵素本是仙卿褚慧,和众仙官一道降临,辅佐陛下求治的,所以才让陛下看了眼熟。”赵佶原是作为人去膜拜神的,这下子自己竟也变成了神仙!连自己宠爱的小刘贵妃据林灵素说也是九华玉真安妃下凡,怎能不喜?遂封林灵素为“通真达灵先生”,厚加赏赐,还把林灵素的老家温州改名为应道军。后来又进封他为“通真达灵玄妙先生”,授予中大夫和冲和殿侍晨的官职。

政和六年(公元1116年),赵佶手捧玉册、玉宝来到玉清和阳宫,上玉帝尊号曰“太上开天执符御历含真体道昊天玉皇上帝”。并大赦天下,令各地的所谓洞天福地全都修建宫观,塑造玉帝圣像,又铸神霄九鼎,安放到了上清宝和阳宫的神霄殿。

政和七年(公元1117年),赵佶执导的崇道之戏演到了高潮。他先和林灵素商量编出了清华帝君白昼显灵于宣和殿、火龙神剑夜间降临内宫的故事,编造出了所谓的帝诰、天书、云篆等物,诏示百官,刻石立碑,以记其事。还集合道士2000余人在上清宝和阳宫由林灵素讲述帝君显灵的过程。接着定期在上清宝和阳宫举办大规模的斋醮,谓之“千道会”。

政和七年四月,赵佶向道录院发了一道密诏,“册立朕为教主道君皇帝”。于是群臣和道录院遂遵诏上表册立赵佶为“教主道君皇帝”。蔡京、童贯等朝廷大臣也都兼任了道教神职。就连朝廷要提拔侍从以上的官员,也得先由算卦的道士推算他的五行休咎,然后再正式任命。一时之间,朝野上下,乌烟瘴气,鬼影憧憧,几乎成了道士的世界。

宣和三年(公元1121年)五月,汴京连遭暴雨,积水成灾,城外积水深达十余丈。赵佶很害怕,忙命林灵素前往作法祛邪。林灵素率领道徒在城上刚刚迈开虚步,防汛的民夫竞相举起锹镢捅将上去向他猛砸,吓得林灵素屁滚尿流,顾不上呼风唤雨,逃了回来。赵佶见自己装神弄鬼的把戏非但不能服人心,反而惹起民怨,很是不乐。正巧太子赵桓来向他告状,说林灵素横行无礼,路上碰到他连躲都不躲。赵佶一气之下,将林灵素赶回了老家。此后赵佶的佞道活动稍有收敛,但其神仙之梦也许做到死才算结束。

玩安忽危到这等地步

赵佶性本轻浮,又正值风流年华,除了耽好花木竹石、鸟兽虫鱼、钟鼎书画、神仙道教外,还有两桩要紧的事体,这便是女色和秘戏。

赵佶是17岁那年正式大婚的,娶的是德州刺史王藻的女儿。王氏比赵佶小一岁,相貌平平,又秉性恭俭,老实端庄,不会施展女人的手段取悦于丈夫。赵佶即位后虽顺理成章地将她立为皇后,却并不很喜欢她。这时,赵佶宠爱的是另外两个女子,一个姓郑,一个姓王,俩人本是向太后的押班侍女,生得既美丽又聪慧,懂礼法,善言辞,郑氏兼能识字解文,颇有才气,秀外慧中,很为向太后所看重。向太后也看出些眉目,在赵佶即位后,索性成人之美,将二人赐给了他。赵佶如愿以偿,自然高兴非凡。赵佶自命儒雅,对才貌双全的女子也格外欣赏。郑氏好读书,给皇帝的章疏都是自己捉刀命笔,字体娟秀,文辞藻丽,所以在郑、王二人中间,他更喜欢郑氏。他经常写些情词艳曲赐给郑氏,这些作品传到宫外,人们竞相吟唱,郑氏从此对赵佶更是顺承备至。大观二年(公元1108年),王皇后驾崩。到政和元年(公元1111年),赵佶遂册郑氏正位中宫。

除郑皇后和王氏之外,赵佶宠爱的嫔妃还有大小二刘贵妃、乔贵妃、韦贵妃等人,这几个人各领风骚,人人都擅一时之宠。政和二三年(公元1112年、1113年)间,赵佶最偏爱的是大刘贵妃,她虽出身寒微,却容貌如花,赵佶每逢赏赐宴会,总要将她带在身边,才能食之有味。岂料好命不长,大刘贵妃不幸在政和三年秋,突得急症。侍从奔告于赵佶,赵佶起先以为是小病,不很在意。等随后前往探视时,大刘贵妃已香消玉殒了。赵佶后悔不迭,悲痛万分,特加谥号“明达懿文”,并亲自作文记叙她的一生,命乐府谱曲奏唱,不久又追封为明达皇后。

正当赵佶因此而伤感寡欢之时,宦官杨戬引来一女,赵佶一见竟目迷心醉,瞬间就把丧妃的悲痛抛诸九霄了。此女便是小刘贵妃,她的出身和大刘贵妃一样卑贱,父亲刘宗元是个酒保。小刘贵妃天资颖悟,极善迎合赵佶的旨意,本来已生得仪态万方,轻盈袅娜,姿色动人,再加上每睡醒之后粉脸之上总像刚喝过酒似的飘着两朵红云,不施脂粉,已赛桃花。她心灵手巧,大概是受了当酒保的父亲的影响,颇善烹饪,时常亲下御厨烧上几盘,无不合赵佶的口味。她还极善涂饰,所着衣衫多是自己动手剪裁,标新立异,绮丽奇目,装扮起来更似天仙一般。然而刘妃毕竟不是神仙,经不起光阴的消磨,在接连生下二男一女三个孩子之后,徐娘半老,难免风韵稍减,她渐渐维系不住赵佶那颗浮浪佻的心了。

李师师,本姓王,染局匠的女儿,四岁丧父,流落街头,被隶属娼籍的李家收养,成了名动京华的歌妓。有一首诗称赞她:“远山眉黛长,细柳腰肢袅。妆罢立春风,一笑千金少。归去凤城时,说与青楼道。看遍颍川花,不似师师好。”赵佶不知从哪里得知了李师师的艳名,自政和之后,经常溜出宫门,微服潜行,乘小轿子,由数名内侍导从,前往她家过夜。天子浪迹于青楼妓馆,总非光彩之事,赵佶对此很是忌讳,生怕被人发觉,闹得难堪。然而欲想人不知,除非己莫为。尽管赵佶行动诡秘,他的踪迹终于被人窥破了。秘书省正字曹辅上疏谏道:“听说陛下厌居宫禁,不时乘小辇去尘陌郊垌极尽游乐,臣没想到陛下承担宗社重任竟玩安忽危到这等地步!”第二天,曹辅就被发配到了郴州(湖南郴县)。

同类推荐
  • 毛泽东读书心得·毛泽东用三国

    毛泽东读书心得·毛泽东用三国

    古今中外,还没有人像毛泽东那样善于运用三国故事,赋以《三国演义》、《三国志》以时代的涵义,传播他那深邃的哲理思想。毛泽东曾说过,读《三国演义》这类书,让让人对社会了解多一些,也会对事物增强分析能力。三国故事汇集了农耕社会几千年的智慧,写了各种善恶观,也写了各路人马的众生相,和以他们为载体的文化道德观。《毛泽东用三国》(作者孙宝义、刘春增)系统梳理了毛泽东以史为鉴,《毛泽东用三国》运用“三国”的智谋,解决中国革命和建设中的一些实践问题。
  • 伟大的精神

    伟大的精神

    本书列举了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到中国社会主义建设时期激发人民革命斗志和建设热情的伟大精神。
  • 应急管理预防、演练与自救

    应急管理预防、演练与自救

    本书共分八章,内容包括:应急管理概述、应急预案管理、应急预警机制、应急响应机制、应急演练的组织与实施、心理救援与心理干预等。
  • 改革及其敌人(谷臻小简·AI导读版)

    改革及其敌人(谷臻小简·AI导读版)

    过去十年是中国社会经济剧烈转型的十年,本书涵盖了精英政治、腐败治理、渐进开放、意识形态重建等改革的重要主题,尤其是对围绕着党内民主的中国式政治制度建设作了探索。
  • 博弈与合作-冷战后墨美双边与媒体关系

    博弈与合作-冷战后墨美双边与媒体关系

    从殖民地时期的依附,独立时期的民主抗争,直至目前的区域性合作,墨美双边外交政策不断发生着变化。冷战后,随着墨、美两国几届总统的更替,双边关系也因合作和发展的需要,不断得到改善。
热门推荐
  • 游异见闻录

    游异见闻录

    没想好写啥,暂时先空着吧,等作品定下基调再改
  • 生日礼物(千种豆瓣高分原创作品·世间态)

    生日礼物(千种豆瓣高分原创作品·世间态)

    华灯初上的城市,他与她的邂逅故事。故事很简单,也许,和爱情有关。她莞尔一笑:“刚开始我以为你是第一次搭讪,现在看来,应该经验丰富。”他:“你被搭讪的经验应该更丰富吧。”
  • 许我糖的欧先生

    许我糖的欧先生

    欧来有一张鬼斧神工的脸,迷的颠倒众生。他在没有迷上许翻之前,感情专一、低调。爱上许翻之后,腹黑、高调,霸道又狂躁。欧来是众人眼中的完美偶像,许翻是他的小粉丝。许翻刚认识欧来的时候,还只是一名扑街小作者。欧来:“你干嘛把我拉进女厕所?”两人在狭小的储物间里,背贴着背。许翻:“我刚看见有很多女粉丝在男厕所门口堵你。”这是他们生命中第一次遇见。她就像一只可爱的蜗牛,一步一步往上爬、不知不觉占满了他整颗心。欧来为她定制了专属的水蜜桃香水、水蜜桃蛋糕、水蜜桃饮料、水蜜桃耳环、水蜜桃糖果……许翻喜欢水蜜桃,他恨不得收购十里桃林。欧来成了许翻剧本里的第一男主角,没想到,这部剧竟然助低潮的他王者归来。而她不再是小蜗牛,一夜之间闪闪发光,成为圈中炙手可热的创作型女演员。以为就此修成正果?NO、NO、NO!许翻突然投入别的男人怀抱,这男人正是占据娱乐圈半边天的神秘英俊掌门人杨复。从此,欧来和女星恋爱绯闻成了微博热搜常客。许翻急了眼,朝他跟前撒泼,“欧来,你这是要干嘛!?”欧来蹭在她身上,撒着娇说道:“回来我身边也能实现梦想,我舍不得你和别的男人朝夕相处。”他在她耳边温柔细语,“许翻,回来,我好稀饭你!”
  • 病娇女配太温柔

    病娇女配太温柔

    本书已废,不再更新,,,,,,,,,,,,
  • 重生流浪时代

    重生流浪时代

    重生2008,找一找曾经丢下的东西,见一见往后想见不能见的人,这一次你是主人还是过客?
  • 灵魂契约之憔悴落花

    灵魂契约之憔悴落花

    她是一个异世界的公主,又是几千年前凋落的玫瑰,她身上有一种无法医治的病,在人类世界里,她是个生世悲惨的女孩,但在她的生命里,却出现了三个不性格的男生,他们给她带来了温暖,当躯壳消失,她会选择什么结果,她会选择哪个王子守护她,就让我签下这份契约吧……都洛熙:璃雪,也许我们只能当朋友吧……都憬诺:小猫咪,不管你是璃雪还是洛雅,你都是我的人,不许你和别的男生在一起!都银川:洛雅,这辈子我只会对你一个人温柔……
  • 仙门遍地是奇葩

    仙门遍地是奇葩

    原来仙门竟是这般不以为耻,当真是脸皮厚到极致。师傅喜欢徒弟,徒弟却为魔界鬼祭哭得死去活来。好一个郎艳独绝,遗世独立的灵澈仙人。又好一个不知羞耻,仙门之辱的徒弟。不愧是仙门之境,遍地奇葩,魔为仙成仙,仙为魔堕魔;不疯不魔,不魔不仙(ps:纯属瞎七八扯,毫无逻辑。)
  • 重生农门:丞相夫人有点毒

    重生农门:丞相夫人有点毒

    一朝穿越,医女变成乡下女。家徒四壁,极品亲戚一箩筐。医术在手,伸手虐渣,外加努力脱贫。某天,洛青青与有钱的卫家残疾少爷狭路相逢“嘻嘻,卫少爷。”嘭,大门紧闭。“哎,卫少爷。”“男女授受不亲!”好不容易争取到这个病患还没咋治,卫少爷站了起来。洛青青:“你没病?”高冷的卫少爷微微一笑:“有,我得了非你不可的病。”她打起了退堂鼓:“你的病我治不了!”他追:“治不了就以身相许!”
  • 陛下的心尖嫡后

    陛下的心尖嫡后

    她本无家,有了依靠,也就有了家。??为救佟家,她屈身青楼,只为面见亲王,替佟家洗脱冤屈。??为救佟家,她泪别民间,只身一人陷进这后宫无休无止的争斗之中。??她所做的一切都是为了佟家,佟佳萼却在她九死一生诞下孩子之后抢了她的孩子。??她像是陷进了地狱一般饱受折磨,她学会了怎么样去恨一个人,并一步步走向了复仇之路。只要有女人的地方就有争斗,她一路披荆斩棘,本以为总会守得云开见月明,这条路上洒满了敌人的鲜血。她一直走到最后。??八月十五月团圆,两杯毒酒,她终于了却了心愿。
  • 重生之商海淘金

    重生之商海淘金

    本是一只大龄北漂,爱而不得,想而不得,尝遍万千北漂苦,一事无成,流浪街头。一场意外,重回1998,重新书写人生,铸造一代商业帝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