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2309200000005

第5章

“文章百篇”不如“扫帚一把”

即将高考,我却辍学到部队去服役;从此,便结束了我“寒窗十年”的学生生涯。

军营五年,一直没有忘记学习,先后参加了军地两用人才的各种培训:如部队办的“新闻报道骨干培训班”,军、地各种报刊办的“新闻与创作函授班”等等,虽说各种结业证、荣誉证摞起来足有尺把厚,可遗憾的是,这里面没有一本“国家承认的文凭”。

复员到了地方,首先分到农村基层工作,除了埋头工作而外,业余时间做一些社会调查,并写一些各种体裁的文章,根本没有想到去为“混”一个文凭而努力。几年下来,见诸于报刊的各类文章发表了近200篇,自己倒也有一种虽说清贫、却其乐无穷的感觉。

殊不料,一场“文凭”热扰乱了我宁静的生活。首先是工资上不去;尽管参加工作时间也老长不短了,可总赶不上刚出校门的学生。“辛辛苦苦十几年,没有文凭晾一边”,这是更老一些同志的感慨。

接下来又是“公务员过渡”,对“文凭”的要求更加苛刻了。这下心里边真正慌了,要说工资上不去仅仅是几个钱的事,但没有“文凭”不能过渡为公务员是万万不可小视的,但此时已醒之晚矣。

一位某党校看院护校的,是个只有高小文化程度的职员,每天除了拿着一把扫帚东扫西扫而外,清闲得难受。“近水楼台先得月”,想着法子报了一个本校的“本科函授班”,两年之后竟顺利地拿到了真本实料的国家承认的“文凭”,于是理所当然地被录用过渡为国家公务员。这便是本文题目所述:“文章百篇不如扫帚一把”。

那些埋头工作、甚至颇有成绩的,还是无所事事、混时度日的人都慌了,家事国事天下事,没有“文凭”是大事。这样就热了“文凭”。有突击办班的,大量招收学员;“专科”、“本科”随心所愿,只要你把钱一交,买上一些书,学不学、看不看都无所谓,到考试的时间拿着书本一抄,百分之百的及格。更有甚音,一些学校招考需要“文凭”的学员,只要你一厢情愿,政治思想表现得好不好无所谓,各种入学条件合格不合格无所谓,你所工作的专业是否对口更无所谓,只要交了钱,应付考了试,学校注了册,你听上几节课(如不想听,还可找人顶替),你就等着那足可证明你“学历”的,挽救你事业前途的“文凭”。

更有捷径的,干脆花上几百元、几千元买上一个足可以以假乱真的“水货文凭”,因而就使一些“制假贩子”们活跃了起来,“北京”、“清华”、“深圳”、“上海”,你想要什么文凭就有什么文凭,待价而沽。

仿佛,一夜之间全民素质提高了一个世纪。

一个小红本本,真的就是一个人素质、水平的证明么?一个人拥有了小红本本,就该拥有一切么?对社会中这种惟本本“文凭”而取人的现象,我有这样一些看法:

惟本本“文凭”,无形中助长了社会中一些丑恶现象的滋生,突出表现为“制假售假”;

惟本本“文凭”,只是给一些院校膨胀了创收的欲望,根本忽视了办学的本来宗旨,造成更多“南郭先生”持证上岗的怪现象;

惟本本“文凭”,给一些腐败分了提供了敛财的机会,部分验印部门的办事人员,对假文凭持有者借机敲诈,待收取了一定的“好处费”后大开绿灯、指鹿为马;

惟本本“文凭”,忽视了许多真才实学者,打击了他们工作的积极性。

同时,对于时下这种惟本本“文凭”而取人的现象,也盼望有关部门能进一步探讨改进。比如,变“惟本本”为多种能力、素质相结合的考试考察;变单一的“惟本本”与各项工作、思想表现积累加分相结合;借鉴其它的确能为政府部门提高精干效率的措施,使有“真文凭”而无“真才干”的人,持“假文凭”投机钻营的人,无“文凭”而确实有水平的人得到应有的结局。

(原刊《现代人事》2001年3期)

摒除浓浓的“官”念

报载,早在前些年,南方一些发达地方的人们教育自己的孩子:“好好学习,不好好学习,让你将来当干部。”虽说这是一种调侃,但也确实反映出了南方人的“官”念,人们“官本位”意识的淡薄。

然而在我们中西部地区,越是偏僻落后的地区,越把“官”看得十分的重要,一旦当上一点官,手里有了一丁点的权,便会把手中的那些“权力”淋漓尽致的发挥使用。

我们一些人对官的理解是:官生权,权生威,威生利,利知足。因此,这些人不惜把关乎自己家计生存的钱冒险“投资”在“官场”,以期取得更加丰厚的利润。这本身就为“官场”的恶性循环埋下了隐患。

目前,机构改革的反复,又使很多单位形成了这样一种状况:“八位科长一个兵,天天论资排辈份,不是不为民办事,只缘劳神白发生”,如此,哪里还有更多的精力去考虑百姓的生计?

平日里,一些“官”们好面了甚至到了斤斤计较的地步:属下电话中未能媚声细语,就足以让“官”耿耿于怀。

当然我并非有意贬低我们西部官员的形象,尽管那种种形态只是我们“官场”中的极少数,但在开放的市场经济条件下,在西部大开发的背景下,“一叶”往往“知秋”。

总之,如何真正塑造起新世纪西北人的新形象,我认为“官”念的改变至关重要。

(原刊《陕西日报》2001年4月23日)

老实不对吗?

考察干部,常听一些干部给自己的不足下这样一个定义:太老实,不能随波逐流。“太老实,不能随波逐流”,怎么就是不足呢?是别人认为的,还是自己感受的?

生活中,总有人以为“人太老实了,是要吃亏的”;甚至还有少数人把“老实人”当成“迂腐人”、“无用人”。

老实真的不对么?

老实人最优秀的品格就是为人忠诚。这一点,对我们党员干部来讲尤为重要。诚实不诚实,历来是人们评价一个人道德的重要标志。说老实话,办老实事,做老实人,这不仅是我们党历来倡导的,也是我们各级党员干部应有的品德,更是对国家、对人民负责的表现。由此来看,老实是正确的。

老实人说真话,不说假话。无论对成绩和缺点,都一是一,二是二,既不虚报浮夸,也不隐瞒缩小。诚实的干部,总是一心一意、脚踏实地干工作,老老实实为民办实事,不弄虚作假,不沽名钓誉,言行一致;诚实的干部总是敢于坚持真理、修正错误,善于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而绝不会阳奉阴违,见风使舵,阿庾奉承。因此,老实是人民群众拥护、敬仰和爱戴的一种高尚品德。

与老实相反的是,生活中也不乏一些“精明、圆滑”之人,他们或投机钻营,靠不法手段一夜暴富;或弄虚作假,欺上瞒下而名利双收;或溜须拍马、跑官要官,因“会来事”而“官运亨通”,等等。这类人不仅没有一个党员干部所应有的品德,甚至连起码人格都丧失殆尽。从胡长清、成克杰,到李真、王怀忠,这些人是“聪明反被聪明误”,最终自己搬起石头砸了自己的脚,丢了性命。

有道是,“为人民当牛做马的,人民会把他举得很高、很高,骑在人民头上作威作福的,人民会把他摔得粉身碎骨”。老实人的人格力量和魅力,是我们这个时代永恒的主题。

老实不但没错,我们更应该大力弘扬这种精神。不要讲老实的时候,意识清醒着,认为老实是对的;该老实时,又感到糊涂了,发现老实也许真的不对。

总之,要求老实,就要惩罚不老实;这样,也许就有人不再去说老实是自己的缺点和不足了。

“老好人”老不好

作为党和国家的干部,只有好人才能识民疾苦、为民办事。然而,好人一旦变成“老好人”那就坏了。

在日常生活中,“老好人”常常有以下表现:对某些不正之风视而不见,笃信“多栽花少栽刺,留下人情好办事”的哲学。还有的当面一套,背后一套,两面三刀,阳奉阴违,甚至“煸风点火”,惟恐天下不乱。有的在批评问题上闪烁其词、故意搪塞、模棱两可,大事化小,小事化了。

由于“老好人”处世“圆滑”、八面玲珑,往往造成许多损失和一些不必要的事发生。如:不讲原则“和稀泥”,导致一个班子或一个单位邪气上升,正气下降,自由放任,无组织、无纪律。“老好人”往往是拉拉扯扯,吆吆喝喝,互相称兄道弟,把法纪当“儿戏”,拿原则送人情,把庸俗颓废的作风带入日常工作之中。总之,无论是在我们的工作中还是生活中,如果有“老好人”主义作崇,社会就难以发展和进步了。

我们每一名干部,不但自己力求克服“好人主义”,而且要旗帜鲜明地反对“老好人”,不要被“老好人”那“善良”的外表所蒙蔽,用一种正确的心态,坦诚面对人生。

( 原刊《榆林日报》2003年2月11日)

公仆“脸面”与群众“脸色”

和许多农民朋友谈起,他们往往会道出这样一些苦衷:出门办事,尤其是到一些“公家”单位,一进门首先要看看办事人员的“脸”是阴是晴还是雾。是阴,找个借口赶忙退出,否则,他(她)在上司那或者家中受的气会变本加厉地倾泻在你的头上;是晴,赶快陪笑脸,或许想办的事还有门;是雾,使你不知所措,只好硬着头皮碰运气……听了农民的诉说,让人心里难以平静。

现实中,确有一些党员、干部忘却了“始终代表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的要求,以为自己有了权,有了位,就能扳起脸来,动辄给办事的脸色来看,给群众脸色看,对前来办事的人不是刁难,就是敷衍,从根本上忘记了自己是“公仆”,群众是“主人”。

清郑板桥为官时曾体恤民情而赋诗曰:“衙斋卧听萧萧竹,疑是民间疾苦声,些小吾曹州县吏,一枝一叶总关情。”一枝一叶、一点一滴,大凡一个有良心的、对人民群众有深厚情感的公仆、党员干部,总应该把自己的“脸面”置于群众的“脸色”之中。群众真的眉飞色舞了,公仆才算有了“脸面”;群众整日愁眉苦脸,公仆们应该及时反思自己的言行,总结其中的原因。真正的公仆,应该是倾听群众的心声,关心群众的疾苦,善于在群众的“脸色”上找不足,只有多考虑同人民群众的联系,才能不丢自己的“脸面”。

(原刊《榆林日报》2003年3月24日)

“公仆”应知“主人”心

在农村工作多年,我总有一个感觉:只有水平差的干部,没有觉悟低的群众。所以每听到某地干群关系紧张的消息,给我的第一印象是:一些干部的工作没跟上,没有向群众讲清道理,或者,工作方法简单、粗暴。

其实,群众并非不通情达理,只是由于受社会上一些腐败行为的影响,或者是自身文化素质的约束,对一些工作心存疑虑,不理解,甚至不支持。比如说,为了公益事业出钱出力,群众担心钱、力出得不明不白,出些“冤枉”钱、投些“白”力;或者少数“公仆”以公益事业集资为幌子,层层加码,巧取豪夺,等等。

作为一名干部,我们既然是人民的“公仆”,就应该时刻掌握和了解群众这些“主人”的心态,更多地深入基层,体察民情,把工作做得深一点,细一点,把事情办得公正、合理,坚决克服那种高高在上、简单粗暴、随意发号施令的官僚主义作风,群众自然而然会理解和支持我们的工作的。干群关系又怎么能紧张起来呢?

( 原刊《榆林日报》2003年4月18日)

从县委书记的一封信谈起

在抗击“非典”期间,某县委书记给全县25个乡镇党委书记、乡镇长们写了一封亲笔信。在信中,他一再强调了近期肆虐蔓延的“非典”的危害性、严重性,并指出乡镇党委、政府必须注意的一些事项。信中,他还语重心长地告诫党委书记和乡镇长们要组织宣传预防“非典”的科学知识,并叮嘱要让老百姓多吃一些清热解毒的野菜、用艾草熏房间等……

读了此信,让人感慨万千。

一名县委书记,虽说不上是日理万机,但每天繁杂的公务也确实够劳神费力的。在县委、政府都已认真部署妥当的情况下,他自己还能够抽出时间亲笔写信,一再强调防止“非典”的重要职责,表明了对防治“非典”的态度以及工作责任心的表露。眼下,仍有部分干部习惯在计划经济体制的阴影下工作,一味机械地以“红头文件”为指南,往往会在等文件、盼文件的过程中贻误大事。而这位县委书记却能一边以下发组织的文件,一边辅之以人情味颇浓的“书信”去强调执行文件的重要性,他的这种做法无疑势必会对新时期转变干部工作作风产生一定影响。同时也提醒我们,群众对我们干部的要求是:在工作中、生活中,多一些亲和、少一些官俗;在工作过程中,多一些效率、少一些形式;在工作方式上,多一些创新、少一些呆板。这样,才不会把一些人命关天的大事或者关乎百姓利益的“小事”疏忽。

(原刊《榆林日报》2003年5月5日)

话说师德

耳闻目睹了这样几件事:

一位教师,让学生们在指定的书店买盖有图章的教辅资料。到校后,他又撕下每个学生资料上的图章,到书商那里换“回扣”。为了应付有关部门的检查,这位教师又费尽心计,让学生们把刚刚新买的书拆成活页,每天只须拿一页当作业布置。

部分很有才华的老师,正式上课时似乎“江朗才尽”讲得学生懵懵懂懂;可一旦到家利用课余时间或节假日办有偿补习班,学生的进步会“神速”。

还有一些无照驾驶摩托车的老师,车子被扣后不慌不忙,到学校找到车管部门领导的孩子,给这个孩子布置了一道特别的“家庭作业”……

总之,学生似乎成了老师的“上帝”,既可以增加额外报酬,又可以得到特殊优惠。

由此,使我想起要说说师德。

“师者,传道授业解惑也。”然而,为师者一旦失德,留给学生的,会是怎样的一种印象呢?仅因为自己为了得到书商的几个“回扣”,想方设法让学生共同蒙骗有关部门的检查,使他们过早地失去宝贵的诚信;为了能多得到一点“外快”,在工作中敷衍了事、应付差事,让学生们感到敬业的虚浮;为了自己方便,利用幼小的学生,把庸俗的“关系学”、“人情论”淋漓尽致地发挥。作为教师本身来讲,他们的这些举止,不正是使自己本来的职业道德有了很大的折扣吗!

学校,应该是一方“净土”。而作为“人类灵魂工程师”的教师,更应该为人表率,以树立端正的品德,高尚的情操去感悟、教化孩子们德、智、体、美的全面发展,这才是为人师表者应尽的职责。

(原刊《榆林日报》2003年6月9日)

在忙什么?

由于工作关系,在电话里预约一位单位领导见面。谁料,话筒的另一端只听他急切的推托:“实在忙得顾不过来,等另抽个空吧……”总以为身为领导,真的是日理万机,身疾疲劳。却不料,无意之中,竟碰见他从一酒店出来,而且已是面红耳赤、语不达意。

生活中、工作中,总感觉到各种节奏都已“加速”,人人都言忙,个个都喊累,但忙与忙之间,累与累相较,由于每个人的心态不同、爱好不同、个人“小圈子”不同,因而,“忙”的结果也就大相径庭。

“上午跟着轮子转,中午跟着盘子转,晚上围着裙子转”,这是一种“忙”;今天钻头“蜜蜂”找“门子”,明天上蹿下跳拉关系,这也是一种“忙”;喜欢搬弄是非,说了张三道李四,这更是一种“忙”……

凡此种种的“忙”,都是一种“瞎忙”。这种“忙”的结局是:“忙”坏了党风,“忙”落了道德,“忙”失了人民群众对党员干部的信赖,对政府办事机构的不满。更有甚者,“忙”得“晚节”不保,把自己送进了监狱;“忙”得送掉了自己的“老命”或“小命”等等。

同类推荐
  • 最幽默的诗赋故事

    最幽默的诗赋故事

    “语林趣话”这一系列中的对联、谜语、幽默诗赋、奇趣妙语,既像笔记,又像小说,但又是可以触摸的历史,其中集纳了大量的历史细节,这些细节丰润、真切、逼真地再现了过去的种种情境,或引人发笑,或让人辛酸,或悲伤,或动人。其中有些发人一噱的笑语,内中却包含着深刻的诘究。在以讽刺幽默的手法描绘丑恶社会现象的同时,肯定了生活中美好的事物,从中可以领略到古人独特优美的人格,带给读者别样的惊奇!
  • 常春藤诗丛武汉大学卷·洪烛诗选

    常春藤诗丛武汉大学卷·洪烛诗选

    20世纪80年代,在中国大地上如地壳运动一样,崛起了一座座诗歌山脉。北京大学、吉林大学、武汉大学、复旦大学及华东师范大学,成为中国当之无愧的诗歌重镇。在这一时空节点上,诗人们所具有的探索、独立、低调的写作态度,朴素、豁达、真挚的诗风,构建和丰富了当代诗人特有的诗学与美学传统,并取得有目共睹的诗歌成就。就整体成就而言,可立于世界诗歌之林。《常春藤诗丛》呈现了20世纪80年代活跃在中国,且至今仍在全国诗坛具有影响力的诗人的成就以及他们诗歌创作的面貌。
  • 郭沫若诗歌

    郭沫若诗歌

    “学生阅读经典”丛书是一套为中小学生编辑的语文课外读物,精选了多位名家的经典作品,适合中小学生阅读。阅读这套丛书不但能提高你的文学修养,对你的语文学习也大有益处,更能提高你的写作水平和应试能力。本书为丛书之一,收录了郭沫若先生的诗歌精品数十篇。
  • 君子之道

    君子之道

    文化人类学认为,一切重大文化的核心机密是集体人格。余秋雨进而认为,中华文化的人格理想是君子之道,中国文化的钥匙也在其中。了解君子之道,是在追踪中国人的精神家园和人格世界的底蕴。全书分为四个部分:第一部分介绍君子之道的轮廓,缕析儒、道两家在君子之道上的九项要点和四大难题,同时探讨君子如何处理与世间、名誉、伪君子、自由的关系;第二部分阐述了作者面对人生问题从佛学中得到的修行感悟,得益于三“无”,精进于三个“少”,以自如、自在、自由之心化解难题;第三部分为当代中国愿意做君子的年轻人,提供更充分的国际视角,在故事中介绍国外思想家和艺术家的人生价值和终极关怀,互为观照,互相滋养……
  • 咏图集

    咏图集

    这部诗集概括起来,有以下突出的特色:首先,是具有强烈的思辨性。镇琬友以深深的忧患之思与悲悯情怀,去展现自己的内宇宙与外在的大宇宙的多种客体物象,此刻便以咏图的艺术途径呈现于笔端。他从诗人与画家的艺术个性出发,以自己独特的艺术视角和眼光去观察世界,以自己的心灵去感悟世界,体现自己的爱与憎。正如英国诗人华兹华斯所说:“(诗人)比一般人具有更敏锐的感受性,具有更多的热忱和温情,他更了解人的本性,而且有着更开阔的灵魂。”
热门推荐
  • 见你那时风很甜

    见你那时风很甜

    帝都一中扛把子唐槿三天就换一个男友,即使如此还是有人为之倾心直到他来的那天黑板上仓劲有力的字迹与他这个年纪不符更与他当时的长相不符苏淮,唐槿在心里默念着他的名字从那时起长相有些稚嫩的苏淮在唐槿心里已经泛起了丝丝涟漪
  • 火影之轮

    火影之轮

    王烨苦恼的看着两个通道,选千手,还是宇智波呢?
  • 萌萌哒的小狐妖:校花表示很苦恼

    萌萌哒的小狐妖:校花表示很苦恼

    十年前,蓝水狐妖一族被屠门,蓝铃逃过一劫。十年后,蓝铃来到了妖怪最多的清风镇,在这读了高中。途中,认识了一个很厉害很帅的二货道士平丘皓和为等待情人千年的痴情书妖徐知知。不过,蓝铃很烦:学校的知识不懂,因身体的原因引来许多怪物......哎!她的学校生活怎么这么苦恼?
  • 雪山飞狐2

    雪山飞狐2

    此书为金庸、古龙这两位武侠大师而写,人虽已不在,但武侠永存不灭!在玉笔峰上,胡斐与苗人凤的那一场决战,最后他到底是选择劈,还是不劈呢?金庸曾经在书中爆出有七八个想法,但可惜最终都没有写出来,现在人已不在,但是这答案却不会因此而沉入大海。这本武侠小说将围绕这两位大师的风格来写,但由于本作者经验尚浅,所以在文中还是有很多的不足之处,但是有两点我是可以保证的。这本书不是太监,也不会灌水,只有精彩,而最精彩的就是胡苗两家的渊源,还有就是八月十五紫禁之巅的那场惊天决战!至于最终结果怎么样,只有看过此书才知道!
  • 至尊绝宠:王爷,轻轻爱

    至尊绝宠:王爷,轻轻爱

    一朝穿越,她,21世纪顶尖杀手,竟然成了北羽国战王府嫡女慕雨柔!灵兽?丹药?武器?你有没有想过别人到死都得不到的东西,你什么都不做就能得到?等等,跟在他身后的这只是怎么回事?说好的不进女色呢?说好的冷酷无情呢?特么为毛这人没个节制!虾米?还要放弃所有权利跟她回现代过一辈子?死流氓,要不要这么痴情?
  • 九世独神

    九世独神

    第一次写小说,写的不好别骂我。能看就看看
  • 好一个庙堂江湖

    好一个庙堂江湖

    血影堂在江湖上是一个人人谈虎色变的神秘组织,没有人知道这个血影堂所在何处,更没有知道血影堂究竟有几个人。整个江湖上只知道血影堂想杀的人谁也逃不掉。
  • 从签到开始当男神

    从签到开始当男神

    【2020主打轻松、暖甜、反转、趣味小说】签到成功,获得上百巅峰武技,获得超级整蛊能力!打卡成功,颜值+10!遇到抢劫犯:使用整蛊卡成功,抢劫犯在濒死前会一直倒血霉!遇到绿茶婊:使用整蛊卡,对方一天都会对所有人说真话。
  • 红瞳剑帝

    红瞳剑帝

    少年一步一步的走向森林的最高处,渐渐的,渐渐的,他终于来到了他向往的地方,悬崖。他矮矮的,一米五的个子,一脸的忧愁,双眼中有着一块明显的斑块,红色的斑块酷似一道剑柄,就是因为这个红斑,被朋友歧视,被当成怪物,站在悬崖上,雨越下越大。他站了起来,来到悬崖边缘,一只脚迈出悬崖,许久,许久,不敢迈出另一步,他知道一迈步就意味着死亡,他畏惧死亡,所有人都畏惧死亡,没有一个人是想死的。他抬头摇摇头,笑了笑,就在准备收回脚的时候,一道闪电从天而降击中了他的双眼。他捂着眼睛,鲜血从手指缝着流出,因为眼睛的疼痛加上视线模糊,导致重心不稳,脚下一滑。笔直的落到悬崖下,他被森林救了一命,经过树叶的缓冲,昏迷了过去
  • 人皇温西西

    人皇温西西

    温宁宁坚信,自由才是人最根本的追求,她带着孩子连夜从温家大院逃出,至少她的孩子,会拥有很多种选择。却不曾想,她的这个选择,不仅仅给自己带来了希望,也给整个人族带来了一线生机。…多年后,温西西对着开天碑笑了笑,挥手重开人族开天碑,开头便是:“三千盛世风平浪静,九世西行对酒当歌。——所谓人族,理应有着自身的骄傲与洒脱。”ps:本书属于养成类玄幻文,不系统,不后宫,反派智商都在线。另外从序章开始食用更佳哦。(越后面越好看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