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2261300000040

第40章 20世纪中期以来的黑人教育(上)(2)

法院在裁决时发现夏洛特一迈克兰伯格学区没有遵守“格林要素”标准,于是要求学区采用约翰·芬格博士提出的“芬格计划”,此计划要求学校系统理想的黑人比例应在9%~38%之间。为使每个学校达此比例,必须额外将1.3万名学生用校车分别运送到远离家门的学校中。法院发现用于取消学校种族隔离的校车计划所涉及到的时间和距离并不比学区原有的校车计划多多少,于是裁定使用强制的校车计划以达到实现学校一体化的目的。此案的裁决为以后法院涉及用校车运送学生的案件奠定了基础,尽管校车计划从一开始就遭到反对甚至抵制,但在很多学校一体化的措施失败后,强制的校车计划还是被各地普遍采用。

在夏洛特一案后不久,人们的目光被发生在科罗拉多州丹佛地区的案件所吸引(凯斯控丹佛第一学区案)。最高法院发现学区官员们为了使种族隔离的教育得以继续,在就学片的划分、学校选址以及人员安置方面大做手脚,因此认定学区有实施种族隔离的故意,并指出“合法隔离”与“事实上隔离”的区别在于隔离是否是有意为之,丹佛地区学校的种族隔离与南方各州“合法隔离”并无二制。法院要求对6000名学生实行校车计划,许多小学生在强制校车计划下,半天去隔离学校,半天去种族混合学校。

丹佛案裁决一年后,最高法院对种族隔离案件的裁决发生了方向性的变化。在“密利克因控布莱德利案”最高法院裁决停止底特律的城市——郊区学校一体化计划,反对底特律城内的黑人学校与郊区的白人学区合并在一起。指出“地方控制”是美国教育的重要传统,不能命令郊区学区帮助一个城市去实现其学校一体化,除非它涉嫌违法隔离。最高法院的裁决得到了从内城搬往郊区的中产阶级(主要是白人)的拥护,也意味着将大量学生运往邻近学校以外的浪潮开始消退。三年后,地区法院再一次裁决密利克因案时要求密西根州和底特律市为黑人提供各种补偿教育项目以弥补由于隔离对黑人造成的损害。第二个密利克因案为以后的案子确立先例,此后任何地区法院都可以对剥夺儿童受教育权的学区施加提供补偿教育的要求。二十世纪七八十年代,威明顿、印地安那泼利斯、路易斯威尔以及圣路易斯等地都有类似的案子胜诉。20世纪90年代,在“密苏里控贞肯斯案”中,要求州政府为纠正隔离,改善教育而提供资源的概念得到进一步扩展。

20世纪70年代在实行学校一体化过程中最引人注目的城市便是波士顿,之所以引人注目是因为在这个公立学校以及教育机会平等理想的诞生地,被看成是“自由摇篮”的地方,1974年法庭裁决的校车计划却导致了大规模的暴力冲突,许多人认为这是继小石城后最重要的取消学校种族隔离案。

总之,当司法部、教育署成为1954年布朗案及1964年民权法的执行机构后,大规模的实质性的取消学校种族隔离才开始。1968年,55个学区递交了符合民权法第六条要求的学校一体化计划,这些学区中有黑人学生35815名,其中31089人(86.8%)进入了白人为主的学校。同年,全国的比例是23.4%,11个南部州为18.4%,黑人最集中的亚拉巴马、佐治亚、路易斯安那、密西西比、南卡罗来纳等州的比例也达到10.5%。1972年,学校一体化达到高峰,这一年几乎所有黑人最集中的南部各州学区都开始遵循联邦法院取消学校种族隔离的命令。1974年卫生、教育和福利部的一份统计报告表明,全国980万少数民族学生中有320万在非隔离公立学校就读。

布朗案之前的那种全黑人学校不复存在了,但种族隔离在黑人中依然非常严重,40%的黑人学生就读的学校在种族上是同质的。在黑人带,在南北方的大城市中,原来100%的黑人学校和白人学校只是变成了白人或黑人占90%的学校。由于难以根除的种族偏见和日渐集中的居住隔离,使取消学校种族隔离的道路上充满荆棘。如果不从学生组成成分变化的角度,而是从各种政治势力和教育势力对取消学校种族隔离的抵制的角度来衡量,20世纪80年代学校一体化没有大的进展。即使在种族合校的高峰年代,尼克松总统和福特总统政下的一些联邦政府机构也反对学校一体化,而众议院也竭力限制法院裁决推进的范围。但值得一提的是,从20世纪60年代中期开始人们致力于探索各种消除学校种族隔离的办法。这些办法有的仅关注于消除种族隔离的现实,如校车计划,有的则关注教育的内容,关注黑人学生的学业成就的改善。这些方法和手段在二十世纪八九十年代不断得到丰富,同时它们的实施也成为学校一体化中人们关注的焦点。

三、学校一体化的主要措施

(一)校车计划

用校车接送学生上下学一直是学校教育过程中的一部分,不管是城市还是农村,每天都有学生坐校车上下学。校车计划引起人们的争议是最高法院将其用做取消学校种族隔离的手段。20世纪70年代法院强制的校车计划在很多地方引起了大规模的示威抗议活动,迄今为止,人们对强制的校车计划依然褒贬不一。20世纪90年代以来,一些地区已经抛弃了了强制的校车计划。

二十世纪六七十年代人们对校车计划产生兴趣缘于各种取消学校种族隔离计划的失败。在布朗案裁决后的十年里,南方及邻近州普遍采用“自由选择计划”,这种计划使南方取消学校种族隔离的工作一直裹足不前,人们需要找到一种更有效的消除隔离的办法。在取消隔离普遍受到抵制的情况下,强制的校车计划似乎是惟一可行的途径。1966年科尔曼发表了研究报告——《教育机会均等》,将人们的目光再一次集中在隔离的教育制度对少数民族学生造成的损害上。虽然在长达737页的报告中只有3页探讨了少数民族学生就读种族混合学校可能获得的好处,而且科尔曼本人并不相信校车计划会带来教育结果的平等,但人们从科尔曼的发现中仍得出黑人如若被校车送入白人为主的学校将会获益多多的结论。

1968年,最高法院在裁决“格林控新肯特县学校委员会”一案时指出,取消学校种族隔离的“自由选择计划”是象征性的,并不能达到学校一体化的目的,县学校委员会必须在1969学年开始前拿出真正有效的学校一体化方案,实际上这个“有效的方案”便意味着“校车计划”。

1968年9月,依利诺斯的南荷兰开始采用校车计划,这是最早将校车用于消除学校种族隔离的尝试,一切都在平静中进行,大约800名黑白儿童被平均分开,每天由校车接送到种族混合的学校。

1971年,最高法院对“斯万控夏洛特一迈克兰伯格教育委员会案”的裁定为校车计划的普遍实施揭开了序幕。法院宣布校车为实现学校一体化的工具,学区不仅应该用校车接送黑人儿童上种族混合学校以达到种族平衡,白人孩子也应该如此。校车计划一开始便遭到白人家长的反对,1972年3月,200多位反对校车计划团体的领导们聚集在密西根的庞提艾克策划向华盛顿进军的抗议活动。此前在庞提艾克的一次抗议校车计划的示威中有10辆校车被毁。类似的抗议活动在各地屡屡发生,最引人注目的是1974年波士顿采用校车计划导致的种族骚乱。

与美国很多北方大城市一样,20世纪70年代的波士顿存在着明显的黑白居住隔离,北部的罗克斯伯瑞为黑人聚居区,而南部的南波士顿为白人聚居区。1974年,联邦地区法院法官盖瑞逖发现波士顿学校委员会采用隐蔽的策略使学校出现黑白隔离,而且学校委员会一直有意为之,于是裁定用校车计划实现学校一体化。校车计划从1974年9月开始,将罗克斯伯瑞的部分黑生用校车送到南波士顿的白人学校。南波士顿的白人对此表示了极大的不满,示威者向运送黑人学生的校车投掷石头,导致9名南波士顿中学的黑人学生在校车玻璃被砸时受伤,黑人小学生也未能幸免。10月7日,一位黑人去南波士顿接妻子时被白人严重打伤,此事件激起了罗克斯伯瑞黑人学生的报复行动。他们砸毁车辆,攻击过路的白人。黑白间的冲突不断升级,最终导致萨根特州长调动了州国民卫队。一年以后,罗克斯伯瑞和南波士顿之间的校车计划被取消,但整个城市重新划分就学片,参与校车计划的学生由17000人上升到25000人。

校车计划在学校一体化领域一直是争议最大的问题,同时对校车计划的效果学者们也是众说纷纭。科尔曼在其“走向开放学校”的讨论中表达了这样的观点,即种族混合学校并不能解决少数种族学生学业不佳的问题,校车计划使白人大量搬迁到郊区,结果造成更严重的种族隔离。大卫·阿墨在20世纪70年代的研究表明校车计划除能增进黑人学生的教育机会,对学业成绩、学业抱负、自我概念的形成及种族关系的改进没有任何帮助。阿墨的结论是,应取消强制的校车计划,鼓励自愿的合校并给予资助。阿墨的结论也受到批评,犹西姆,诺曼德,史密斯及皮特古认为阿墨使用的评价合校成功的标准是不合适的,而且标准定得太高,参与校车计划的黑人学生的学业成绩应与其他黑生比较,而非白生。

乔治·皮博迪教师学院公共政策研究所的一项研究表明,在减少学校的种族分离方面强制的校车计划要比自愿的措施更有效。这项研究从1968年开始到1980年结束,对全国最大的4个学区(学生人数超过3万,少数种族学生的比例在25%~75%之间)进行了系统的考察,发现在实施强制计划的学区一开始会导致白人的离去,在实施自愿计划的学区虽然开始时白人离去的不多,但随着时间的推移白人的流失越来越多,最终流失的白生比例几乎与实施强制计划的学区一样。自愿计划有时会增加黑生比例超过90%的学校的数量,而实施强制计划的学区,学校内黑白生的比例往往与学区的种族比例相同。

20世纪90年代以来人们对法院强制的校车计划日益不满,纷纷要求取消校车计划。批评者认为校车计划并未像预期的那样使进入种族混合学校的黑人学业成绩有所改善,它增加了家长参与学校事务的难度,使孩子很难形成社区邻里的概念,从而降低了社区生活的质量。更重要的是,它给予孩子们一个不良的信息,即政府根据种族对他们施予不同的对待。而且对黑人儿童而言,校车计划让其觉得做黑人不好,他们需要在白人周围才能学好。伴随着对校车计划的争论,出现了各种类型的“学校选择”计划,这些计划既是各地在取消学校种族隔离方面所做的尝试,也是全面提高教育质量的努力。

(二)学校选择计划

长期以来,学校一体化计划关心的只是打破原有的种族隔离的格局,随着学校一体化运动的深入,公立学校在种族构成比例上发生了变化,但教育质量却未见提高,甚至逐渐失去了办学的活力。这不仅引起白人的不满,也使得黑人对这种仅以学校达到某种规定的种族构成比例为目的的学校一体化失去信心。在这种背景下,各种学校选择计划应运而生。这些计划既照顾到家长为孩子选择学校的权利,又重视满足来自不同种族背景学生的个别需要。自二十世纪七八十年代以来,这些学校选择计划一直是美国中小学教育改革的亮点。

同类推荐
  • 待到“三花”烂漫时:三花幼儿园“家园社和谐教育”之追求(谷臻小简·AI导读版)

    待到“三花”烂漫时:三花幼儿园“家园社和谐教育”之追求(谷臻小简·AI导读版)

    《待到“三花”烂漫时:三花幼儿园“家园社和谐教育”之追求》全面展示在“和谐教育”理念指导下,自主探索、开发、实践园本课程的进程,系统展示《家、园、社和谐教育课程建构与实践的研究》课题成果,通过系统介绍:家、园、社合作共育模式的创新展示;家、园、社和谐教育课程框架、结构、内容、实践、评价等方面;结合家、园、社和谐教育课程活动的优秀案例具体形象的展示课程实施的过程。书稿期待以严谨不失活泼、全面不失重点、理论不失可操作性的表达方式,向读者介绍家、园、社和谐教育课程的具体内容。以促进园本课程资源的多样化,为其他幼儿园在家、园、社和谐共育方面提供借鉴。读者对象:广大教育工作者、家长及社区人员。
  • 学校趣味球类的竞赛与裁判(上)

    学校趣味球类的竞赛与裁判(上)

    学校体育运动会是学校教育教学工作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体育活动中的一个重要内容。它不仅可以增强学生的体质,同时,也可以增强自身的意志和毅力,并在思想品质的教育上,发挥不可替代的作用。学校通过举办体育运动会,对推动学校体育的开展,检查学校的体育教学工作,提高体育教学、体育锻炼与课余体育训练质量和进行学校精神文明建设等都具有重要的意义。
  • 华洋变形的不同世界

    华洋变形的不同世界

    以西学、东学、中学为支点,打破分科治学的局限,不以变化为进化,不以现在为现代,从多学科的角度,用不分科的观念方法,全面探究近代以来中国的概念、思想、学科、制度转型的全过程和各层面,沟通古今中外,解析西学与东学对于认识中国历史文化的格义附会,重建中国自己的话语系统和条理脉络,深入认识中华民族新的智能生成运作机制形成的进程、状态和局限,认识世界一体化进程中东亚文明的别样性及其对人类发展提供多样选择的价值,争取和保持对于世界文明发展日显重要的中国历史文化解释的主动和主导地位。“世界”“国际”“全球”这样的概念,今日几乎成了从官方到民间的口头禅,国人大都耳熟能详。可是,如果真的放到世界和国际的范围内考察,则不难发现,中国人许多习以为常的概念用法,与各国有别,于情理不合,于实事有异。不过,这样的形态,背后有着很深的历史渊源,即近代以来“天朝”或“中华”与外部世界关系的升降浮沉。
  • 单向度的人:发达工业社会意识形态研究(睿文馆)

    单向度的人:发达工业社会意识形态研究(睿文馆)

    赫伯特·尔库塞(Herbert Marcuse,1898-1979)是法兰克福学派左翼主要代表人物,本书是其最负盛名的著作,旨在揭示当代发达工业社会型的极权主义特征。此书在英国和美国出版后,先后在德国和法国出德文版和法文版,其后又译成多种文字在许多国家出版,被称为西方60年代末大学造反运动的教科书。全书除导言外包括“单向度社会”、“单向度的思想”和“进行替代性选择的机会”三部分。作者通过对政治、生活、思想、文化、语言等领域的分析、批判,指出发达工业社会是如何成功地压制了人们内心中的否定性、批判性、超越性的向度,使这个社会成为单向度的社会,而生活于其中的人成了单向度的人,这种人丧失了自由和创造力,不再想像或追求与现实生活不同的另一种生活。本书对现代资本主义社会作了较为深刻的揭露和探索,但暴露出其社会批判理论的乌托邦性质。本书对研究兰克福学派和马尔库塞理论的发展,有重要的理论价值。
  • 小说的八百万种写法

    小说的八百万种写法

    想写小说的时候,你最好吃上两片阿司匹林,躺在黑暗的房间里,静静地等待这种冲动过去。如果那份热情没有就此熄灭,那你就该老老实实地下一番功夫了――至少,你得听听劳伦斯·布洛克的建议和忠告,因为他在写作上栽的跟头可能比你读过的书还多。该写什么小说好?怎么拟定大纲?卡壳的时候该怎么办?如何提高作品被出版的概率?从开始写下第一个字,到完成创作后继续面对下一部作品,这个过程绝无标准公式。小说的创作方法千变万化,最重要的是找到适合你的那一种。《小说的八百万种写法》由劳伦斯·布洛克在《作家文摘》开设十四年的写作专栏结集整理而成,涉及小说创作过程中的方方面面,本书出版四十余年畅销不衰,此版由布洛克亲自更新修订,新、旧观点的碰撞让这本创作秘籍更加富有生机。
热门推荐
  • 你不要说爱我

    你不要说爱我

    从小学到高中,两个人一路打打闹闹,他们的关系如同藤蔓一样,纠缠不清,就如同迷雾一般,模模糊糊,她用自己的下半身赌,赌他对她的感情..她的选择使另一个人闯进了她的生活,在两难的选择中,她该怎么办?
  • 惩罚与奖励的尺度

    惩罚与奖励的尺度

    孩子是父母的心头肉,也是国家的未来。每个父母都希望自己的孩子能事业有成,所以在孩子成长中都会或多或少的采取奖励和惩罚的手段引导孩子的发展。本书是一本关于孩子成长过程中,父母教育孩子时应该注意的奖惩尺度的科普读物。
  • 奋战吧精灵

    奋战吧精灵

    [2020年最好看精灵文]进化和超进化的矛盾里,谁能稳住秩序的天平?人类与具有超凡能力的精灵,如何掌舵两个世界的航向?精灵从异时空而来,打量着这个世界。平行时空的二零九六年,刚上高一的学生-何仲月,意外得知两年前出现于初中部的诡异气场再度袭来,隐藏于白雾中的超凡生物-口袋妖怪逐渐实体化。属性,等级,特性,招式,性格,个体值,努力值,种族值;道具,树果,捕获,进化,交换,亲密度,进化石,精灵球……奋战吧,精灵,这是一部有关人与人、神奇宝贝和人类、精灵宝可梦与宝可梦的传说……书友群:1087917670,回答问题就能进V群:974213504,尚未开放
  • 九四

    九四

    青春?裴子渝坐在飘着落叶的长廊边的木椅上回想着。青春,于她来说是那样的纷繁复杂,又是那样的简单明了。那从稚嫩到成熟的渐变总是渗透着这样那样的记号,就像是从七里香听到算什么男人;从哇哈哈喝到恒大冰泉;从QQ空间刷到微博;从笨重的台式机玩到平板……十年,一转眼已是十年。
  • 女高中生的日常情况嗝

    女高中生的日常情况嗝

    高中有乐趣有伤痛让我们来说道说道这个要努力要不负众望的高中,可能故事极其流水账。我想记下一些事情,长大之后再来看看,发现自己文采极其的差,会心一笑,我依旧心满意足。
  • 网游英雄路

    网游英雄路

    一个乱世出英雄的年代一段英雄的成长历程在这里会出现中国历朝的英雄人物在这里会有金戈铁马,尔虞我诈在这里有战场的残酷,也有情场的柔情新手写作,期待大家的捧场,不足之处也请不吝指教....每天可以有两更,动力足够我也会爆发一下哦。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奥特之心在我心

    奥特之心在我心

    由于一次偶然机会他捡到一个发光的类似于召唤器的东西,由于好奇就收回家中。可他想都没想到这是奥特之心。可以召唤奥特曼的召唤器,只不过这个召唤器召唤的奥特曼有点出人意料。从此叶修开始了一场奇妙之旅
  • 最强透视眼

    最强透视眼

    杨林一个备受欺凌的高中生,一次意外让他获得了透视眼异能。从此清纯校花、性感老师、高冷女总裁、刁蛮大小姐.......各路美女纷至沓来跟他上演了一场场迤逦的邂逅。
  • 懒得说爱你

    懒得说爱你

    如果霸道是一种特权,我宁愿不说爱你!她,28岁,高调女总裁;他,18岁,花季美少年。爱?不爱?有一种感情在纠结的开始,就已经一点一点沦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