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2215200000032

第32章 人生最大的能源是信仰(2)

信仰的力量足够强盛到让人害怕,当两种信仰的力量相冲突时候,这种力量更让人惊骇,当飞机撞上双塔,正是两种力量的碰撞,是穆罕默德与耶酥的碰撞,恐怖分子们相信穆罕默德会助他们一臂之力,美国人民相信上帝的力量,上帝会将他们从艰难困苦中拯救出来。其实,他们都是对的,也都是幸福的,因为他们都有着各自坚强的信仰。

我们必须重建一种信仰,决不是信仰钱,钱是一种物质,信仰必须是有精神的。信仰钱是信仰的扭曲。也就是信仰出了问题。当信仰出了问题,你再在制度上,法律上,机制上,道德思想上采取千万种办法,也是无济于事的。所以在这一点上,也说明信仰钱迟早要出乱子的。迟早要以彻底的失败而告终。中国的足球就是一个典型例子,裁判为了钱成了黑哨,教练为了钱收受贿赂,队员为了钱而踢球,没有一点精神理想,只有钱。所以对外作战始终贯彻两个字——失败、失败、失败。整个一个晚清腐败无能的缩影。

在物质至上,文化快餐的时代,人是需要一点精神的。所谓信仰,不是今天信了,明天骑墙。信仰是价值观和道德取向的合一,是内心修炼的结果。人一旦缺乏了信仰,失去道德的规范和精神追求,片面地追求物质享受和科技的先进,而忽视文化价值观和体系的建设,以及人心之满足。再伟大的国家,都终于要崩溃,法西斯德国和苏联即是例子。

对于一个文明社会来说,没有正确的道德规范和价值取向将会出现严重的社会问题,清朝的文字狱只不过是延续明朝以极端的杀戮和暴力,使知识分子封口的做法。当维系社会稳定的道德规范被暴力否定,文人的道德取向发生了巨大变化,他们背离了舍生取义的理想主义立场,转而采取了崇尚追名逐利的实用主义。而在社会总体道德压力的要求下,骑墙文人的道德的伪饰更加速了文人人格的分裂。各种文人挂上专家的招牌,而行江湖骗术之事,致使文人与政客一样,当面一套,背后一套,使整个社会知、行分裂,人民在谎言和欺骗中生存。

陶行知所倡导的做中学、知行合一,即是对此种人格分裂现象的反正。而梁漱溟坚持信仰,在会上与毛泽东公然唱反调的勇气和无畏。正合了文人为信仰不惜一切的精神。

梁漱溟在万人群起攻击的大会上,淡然曰:三军可夺帅,匹夫可不夺其志。

知识分子一旦拥有了信仰,其肉体可以被消灭,则精神不死。而文人一旦丧失气节,则沦为走狗贩卒,此谓“有些人死了,他还活着;有些人活着,他已经死了。”

人,总是需要些信仰的,一个民族,也都一样。

◆我们为什么需要信仰

中国《新闻周刊》刊登了人大教授何光沪先生的一篇文章,题为“我们为什么需要信仰?”文如下:

我们的人心,有太长的时间片面地偏向理智,即狭义的而不是广义的理性。其结果,是忽略了良心或良知、公平或正义、创造性或博大的爱心。

信仰是超越对象的,可以有不同的名称,信仰的精神状态,却决定着文明的民族的浮沉。

著名作家梁晓声在中央电视台讲过一段经历:他在美国时,有一次要横穿马路,红灯亮了,但左右两边并没有汽车,他身边有位老太太也照章停下,安安静静地等候绿灯。他问了老太太一句:“现在没有汽车,为什么不走过去?”老人回答说:“也许,我们身后那栋房子里,会有一个小孩正在看街景。如果他看见我们走过去,以后照我们的样子横穿马路,也许就会出事。”

这个回答,听起来有点出乎意外。在我们这里通常的思考方式是:要不要违反规则?首先,是看看对自己是不是有利,如果有利,看见自己既无危险,又可以抢时间,就“忘了”规则;其次,是看看自己会不会被发现,如果看见了红灯却看不见警察,又相信此处没有隐藏的监视器,于是就“大胆地往前走”了。

当这种心理状态成为“正常”之后,连基本的是非也会被颠倒过来。例如,梁晓声讲的经历还有“后话”:他回国后,有一次在路口红灯面前停车,但是左右两边都无来车。他后面的车一辆接一辆“勇往直前”闯红灯,绕过他身边时还冲着他大骂:“(你神经有)毛病!”

——交通的状况是中国社会状况的一个缩影。前几天《检察日报》报道,一位清洁工人拾到几千元钱上交之后,因为付不起孩子的学费而向亲戚朋友借钱,那些本来真心答应过帮忙的亲友,却都翻了脸,认为拾金不昧再来借钱也是“有毛病”!

正如在一个遍地垃圾的地方,要坚持不扔垃圾是很难的,在好行为被视为“不正常”的环境下,要坚持与“常人”不同的好行为也很难。

要把全国变成一个使人不忍心“扔垃圾”的地方,就要净化全民的道德“环境”。一方面,道德的最低要求应与法律连接(如在一些西方国家,“见死不救”属于犯法);另一方面,道德的最高境界则与信仰相关(传统文明基本如此,但在现代,宗教“修行”只属自愿)。

前一方面是说,道德环境的净化,需要确立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的法治原则;而这类法治原则的确立,又需要政治体制的改革。因此可以说,中国精神的重构,关键在政治改革,基础在人心提升。

后一方面是说,道德环境的提升,不仅需要法律制度的支撑,而且需要精神信仰的指引。依靠“他律”的法律尚且需要某种信仰(对法律原则的内心服膺),依靠“自律”的道德就更是如此了。因为人心的自我约束常常软弱无力,在传统礼俗衰亡而法治观念薄弱的条件下,“人心惟危”的状况必然出现。

我们的人心,有太长的时间片面地偏向理智,即狭义的而不是广义的理性。这种被国人视为“正常”的理智有三大特点:一,只从感观或直接的经验出发——所以不考虑看不见的东西(“身后房子里也许有一个小孩”、“看不见的警察或监视器”之类当然不予考虑);二,只从眼前或短期的算计出发——所以不考虑长远的事情(“将来那个小孩有可能出事”、“闯红灯会增加交通混乱,最终使自己的车速和安全也受影响”之类当然也不予考虑);三,只从自己或小我的利益出发——所以不考虑他人或整体的利益,更不考虑自己与社会、自然、世界整体的关系(因此“那个小孩与我无关”、“交通混乱我管不着”之类心态,才是思考的真实基础)。

这正是无数的人随时在抱怨、又随时在卷入的道德腐败在人心深处的根源——偏向于狭隘的理智,忽略了良心或良知、公平或正义、创造性或博大的爱心。

而就那个清洁工人来说,我想,她不会缺少那些亲友视为“正常”之惟一标准的“理智”,但她没有忽略“正常”人还不能缺少的良心,因为她相信一个很实在的道理:不应该拿别人的东西;就梁晓声或他开车的朋友来说,我想,他当然知道这一次闯红灯有利无弊,但他虽招致辱骂而安然不动,因为他相信遵守这项规则,有利于大家长远的效率和安全,因此合乎正义;就那位美国老太太来说,后面楼房里有没有一个小孩,小孩会不会看见她闯红灯,将来会不会出事,全都是未知的。但她相信,因果法则(佛教称之为“因缘”)要求我们避免种下任何可能的恶因,博爱原则(基督教称之为“爱邻人”)要求我们关爱每一个人的生存。

这些人类本性不可或缺的、当今社会迫切需要的良知、正义和爱心,恰恰都超出了直接经验、短期算计和小我利益,它们涉及与他人、社会、自然和世界整体的关系,涉及大我、超验和永恒,因此它们最强大的保障,乃是超越于狭隘理智的信仰!

中国人自古信天。作为信仰对象的“天”,乃是殷人所称的“上帝”或“帝”、周人所称的“天帝”或“天”、历代所称的“天道”或“天理”最流行的通称。

对这个概念,我们可以进行历史的梳理、批判的讨论、自由的选择。但是,如果考虑到先贤相信“天生民,有物有则”已经涉及人与他人、社会、世界及其本源的关系,考虑到古人所谓“天理”对“良心”的指引,考虑到今人所见“无法”与“无天”的关联,结论就只能是:信仰的超越对象,可以有不同的名称,信仰的精神状态,却决定着文明的兴衰、民族的浮沉。

最近我遇见一个年近半百的北京人,他看到云南边远乡村的儿童没有小学,毅然离开居住了十几年的美国,孤身一人前往办学。在那个没有电话、没有自来水、没有邮递员的地方,他克服种种艰难险阻,用自己微薄的积蓄自建校舍,给学生买鞋子,为村民修水渠……这一切,除了在那个不通公路的边远乡间,无人知晓,因为他自己不要传扬。我想,世俗的任何名利和算计,都不可能给予他这么大的力量,除了信仰。

我想,这个人已经向我们回答了,人类的历史已经向我们回答了,当代的生活已经向我们回答了——我们为什么需要信仰。

“人没有上帝是可悲的”。这句话令人深思。它出自十七世纪的大科学家、大思想家帕斯卡尔的笔下,且是在他的代表作《思想录》之中,而该书又被法国大文豪伏尔泰称为“法国第一部散文杰作”。而且此话非闲来之笔,它乃是该书第二编的堂堂标题,这就不能不令人在深思之余想一想:这帕斯卡尔怎么了,竟口出此狂话,抑或真言?

帕氏的看法在许多现代人看来是早已经过时了,他们不仅不觉得不信上帝有什么可悲的,反倒觉得信上帝的人实在可悲,名之为迷信、心灵空虚或者缺少精神支柱。心灵的这种状态,就不是可悲一语所能道尽纺了。

人是可悲的,天下人皆如此,不足为悲,最可悲的是人认识不到自己的可悲,反而以为这是自己的伟大、高明。读帕氏,读何光沪,能助人从精神的噩梦中醒来,去追求自己的信仰。

同类推荐
  • 秀外慧中做女人

    秀外慧中做女人

    从礼数、交际、说话三个方面向读者阐述如何做一个秀外麓中的女人,如何在纷繁复杂的社会竞争中保持一颗阳光的心,坚持自我,创造美好的未来。做个秀外慧中的女人吧,你就可以从容淡定的面对一切,在举手投足间透着优雅的风范。
  • 哈佛家训ⅰ:改变一生的智慧

    哈佛家训ⅰ:改变一生的智慧

    智慧是对一个人各种能力的综合评价,正如亚里士多德所说,智慧是知识的最完美的形式。智慧虽然在各个领域有其特定的含义,如对于艺术家来说,智慧指的是创造的能力,而对于政治家来说,则是处理复杂事务的能力,外交家的智慧则更侧重于反应和语言的能力等等……
  • 搭建心灵沟通平台

    搭建心灵沟通平台

    本书告诉读者在遇到事情和问题的时候要善于和人沟通,这样才能使问题得到最好的解决。
  • 学会感恩,懂得包容

    学会感恩,懂得包容

    以一颗感恩与包容的心,释怀那些成长印记里的日子,将心事交给清风浮云,不再辛苦经营那份烦恼和秘密,你就会感觉生活原来那么轻松自如,幸福就在你的前方向你招手。经典的故事,柔美的文字,配以淡定的哲理,细细调和出一杯杯清新淡雅的心灵绿茶。
  • 实用演讲技法大全

    实用演讲技法大全

    演讲是一门科学与艺术。拥有高超的演讲技能不仅是一个人综合素质的良好体现,更是成功人士必备的技能之一。《实用演讲技术大全》分为六篇,共四十四章,在全面介绍演讲高手必备的基本知识,演讲前需要进行的精心准备,以及如何分析、了解、打动、说服、调动听众的基础上,重点讲解了如何设置精彩演讲的亮点,怎样灵活运用演讲的技能,以及不同类型演讲技法的使用要点。
热门推荐
  • 懿媚千央

    懿媚千央

    她本是燕国高贵的公主,阴差阳错,一别十八年再次回到她父皇母妃身边,可是命运弄人,国破家亡。当她再次醒来,一忘却记忆,偶遇风流王爷,誓要纳妃。然而她想想起一切是否会继续和现在的夫君长相斯首,还是报国破家亡之仇
  • 我在韩娱当导演

    我在韩娱当导演

    朴凡一觉醒来,竟然发现自己变成刚刚出生的婴孩。哪呢,这里是韩国釜山?哪呢,今年才1987?这一年,孙艺珍还只是个5岁的萝莉。这一年,少女时代的林允儿还没出生了哦
  • 超越无限神明

    超越无限神明

    天使是个超级文明恶魔是个超级文明龙族是个超级文明天庭是宇宙规则制定者六大神级文明是宇宙的监督者三大超神级文明是超越一切的神明杨雨重生后,从一个普通人变成一个超能力者,他本以为他的新生活会变得有趣时。可当这一个个未知且强大的存在,一个一个出现在杨雨的面前时。杨雨:我好想回家···
  • 方士出山

    方士出山

    在和尚和道士出现之前,陪伴在远古帝王身边的,是一个古老的职业,叫做方士。佛道之术基本传承与方术,观风水,通灵异,知阴阳,镇妖邪,可谓万术之祖。我的名字叫周半仙,没错,这不是我的绰号,是本名,虽然很没营养,但是没有办法,我从茅山来,但我不是道士,山上元阳观观主太德道长倒是见过两回,他看到我都要称呼我一声小师叔,而偶尔见过的几个白胡子和尚我却不太喜欢,不是因为他们不喊我小师叔,而是因为他们在山上闯进爷爷用篱笆布的迷宫里面转了三天都没转出来。前些天,小爷爷给了我三千块钱和三个锦囊就把我赶下了山,说是要我入世修行,天哪,三千块买个手机都不够啊!算了,走一步算一步吧!花花世界,本大仙来了!
  • 舟以轻飏

    舟以轻飏

    如若青春连同记忆一齐烟消云散,那深梦间无人知的呓语与清醒时无意识的低吟,能否证明,我仍记得你?
  • 我的笔名撩了我

    我的笔名撩了我

    一个从12岁到22岁,写了10多本小说,却本本扑街的网文作家姜灵,连她的笔名都看不下去了,帮她一本成神……她居然被自己笔名撩了还爱上了一坨光斑??“我怎样才能见到你”“除非你意外死亡”“我脑子抽风才会信!”不久后,A市报纸头条就是著名作者被榴莲齁死的消息。她重生之后穿越到了自己设定的仙侠世界,还成了他捡到的“灵兽”,可他却不认得她!她拼命修炼成人形的同时,眼看着他娶妻生子……一次变故,她带着他儿子逃命回到现实,才发现原来他儿子是自己要找的人?!
  • 武灵玄破

    武灵玄破

    一笑傲江湖,武灵九天破,谁能踏天际,唯有伊枫子
  • 汽水泡泡

    汽水泡泡

    南梦晗和周旭凯从小一起长大,后来旭凯成了成千少女心中的男神,却被曝出从小定有娃娃亲?粉丝:出来解释解释!周旭凯:你们这都挖不出来吗?粉丝:.......自己选的爱豆,再怎么毒舌也宠着。南梦晗:......闭嘴。周旭凯:哦。(╥﹏╥)粉丝:......这个女人上辈子拯救了银河系吧!
  • 我活了一千年

    我活了一千年

    正所谓善恶都到终有报,人间正道是沧桑是沧桑。啊呸!?我怎么会说这样的话,请原谅我是一个大老粗,放在原来寡人也是一代国君,竟然被如此泼鸟戏弄!可恨!可恨!
  • 晴天痞俪

    晴天痞俪

    遇见你,便是此生最美的风景。浓烈相守,淡淡相依。你若归来,便是晴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