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2212400000048

第48章 文化批判主义与批判史学(5)

他们都是就一种职业或一处居住的地方联络结会,除了祀神之外更布施一切用具食物,如茶,盐,面,粥,馒头,路灯,拜垫,掸帚,茶瓢,膏药等;或尽了自己的技能去娱乐神灵,帮助香客,如五虎棍,自行车,杠子,秧歌,音乐,舞狮,戏剧,修路,补碗,缝绽等。到了那里,一切有人招呼,仿佛进了另一个世界,崎岖的山岭便化成了理想的乐国了。这些香会的经费,在乡下的是按亩抽捐,同皇粮一般的缴纳;在城里的是就本业捐输,或向人募化。这些会名,我只就刊有会启(进香时的招贴)的钞,已钞到了九十余个,其余没有会启的恐还不止四五百呢。他们的香会的组织是极有秩序的:先设立了会所,议定了会规,排好了守晚,起程,上山,朝顶,回香的日期,又分配了引善,催粮,请驾,钱粮,司库,哨子,车把,厨房,茶房等都管,所以人数虽多而不致棼乱。进香的人诚心极了,有的是一步一拜的,有的是提着臂炉的,听说还有跳涧的(他们以为只要诚心便可由神灵护送回家,成其心愿,其实只有活活地跌死)。他深深地感慨:到了这种地方,迷眼的是香烟,震耳的是鼓乐,身受的是款待,只觉得神秘,壮健,亲善的可爱,却忘记了所崇奉的乃是一种浅薄的宗教。顾颉刚觉得自己的收获实在是太大了,对于春秋时的“祈望”,战国后的“封禅”得到一种了解。他很愿意把各地方的社会的仪式和目的弄明白了,把春秋以来的社祀的历史也弄清楚了,使得二者可以衔接起来。顾通过对中国神道的研究找到史学的灵感:

我对于这方面研究的步骤,拟先从《楚辞》,《国语》(包括《左传》,《山海经》),《汉书·郊祀志》等书入手,认识道教未起时的各地的神道。更把佛教的神和道教的神作比较,将受了佛教影响而成立的道教的神道认识了。再把各地的神道互相比较,认识在不统一的道教之下的各种地方性的神道。

他将中国的各种神作比较,了解它们的变迁情况。真是“不说出时似乎没有问题,但一加思考之后它们变迁的情形便很显著。”例如碧霞元君为北方的女神,她的势力由于泰山的分化:天妃为南方的女神,她的势力由于海神的结合:这是含有地方性的。道教中本来只应崇奉玉帝(即《诗》《书》中的上帝)为最高无上的主宰,但因佛教中有三世佛,所以又摹拟了它而建立三清天尊,他们的地位与玉帝不相上下:这是承受佛教的影响的。他还发现,古代的神有生有死,有嗜欲,有攻伐(看《三海经》等书可知),和希腊的神话差不多。那时的女神几乎全为爱情颠倒,所以《楚辞·九歌》对于湘夫人等所致之辞多是相思惆怅之言,《高唐》《神女》两赋又说巫山神女荐枕席,《洛神赋》写宓妃又极绸缪之致。固然这些都是文人的托言,但至少在当时民众的意想之中是许得如此的。(试问现在谁会对于碧霞元君作荐枕之想?)自从佛教流入,看神道成了超绝的人格,一切的嗜欲都染不到,生死更说不上,爱情变成了猥亵,于是女神和男神就同具了严正的性格,风流艳冶之事全付与狐精花怪们了!(看《聊斋志异》等书可知。)这是道教未成立时的神道和后世的神道的不同的样子。

顾颉刚深信这一方面的研究如可有些结果,必能使古史的考证得到许多的便利。只是这一方面研究必须亲到各地搜集材料,不能单靠书籍。“像我这样的拮据,调查考察的事业又从何说起?二年来,我到过的庙宇只有东岳庙,白云观,财神庙,碧霞元君庙等处。”然而他已经取得成绩,得出上古史是神话的结论:

三皇的问题,经过这样的讨论,大部分可说是解决了。三皇传说出于“太一生两仪”哲理的神话化,同时泰皇的传说又出于黄帝(即上帝)等神话的演化,也已成定论。五帝的传说虽然还需要作进一步的综合研究,可是五帝的前身都是神话中的上帝,也已可断定,昔年颉刚认为五帝传说起于五色天帝的神话,到现在还坚持着这个主张。夏史传说也很多出于神话的演化,昔年颉刚认禹为社神的见解,现在已有童书业、杨宽诸先生提供了不少坚强的证据。关于古史中的朝代传说,童书业先生的帝尧陶唐氏名号溯源,也是值得注意的一篇文章。顾颉刚最初兴趣是民俗,少时喜听民间故事,考入北京大学以后迷恋京戏,同时收集歌谣,留意中国民俗材料。他以民俗证古史,还以歌谣证《诗经》是古代诗歌总集,中含大量民间创作;以孟姜女故事的演变说明古史演变理论;如前所记,以妙峰山进香探讨春秋以来的社祀等。20年代后期,他于广州中山大学编辑《民俗》周刊,创办民俗学协会,出版民俗学会丛书。应该说,正是顾颉刚开拓了中国民俗史学研究的先河。

30年代,顾于燕京大学讲授《禹贡》,研究历史地理。1934年创办《禹贡》半月刊,次年创办《禹贡》学会。抗战期间去西北、西南开展边疆情况调查,建中国边疆学会,出版《边疆》杂志。在此以后又主编《责善》半月刊与《文史杂志》。解放以后主持《资治通鉴》以及二十四史的标点,撰写《〈尚书·大诰〉译证》。自1914年到1980年的长期间,撰写200册约五百万字的读书笔记。顾颉刚还是《尚书》研究的专家,他敢于发难,经详实考证,将其中《尧典》、《禹贡》等篇写作年代推至战国时代。

三、傅斯年史学论

古史观

傅斯年与顾颉刚研究古史结论有相近之处。譬如他同样认为禹的故事是神话。

禹的踪迹的传说是无所不在的,北匈奴南百越都说是禹后,而龙门会稽禹之迹尤著名,即在古代僻居汶山(眠山)一带不通中国的蜀人,也一般的有治水传说。(见扬雄《蜀王本纪》,臧氏辑本)虽东方系之商人,也说“浚哲维商,长发其祥,洪水芒芒,禹敷下土方”,明明以禹为古之明神。不过春秋以前书中,禹但称禹,不称夏禹,犹之稷但称稷,不称夏稷或周稷,自启以后方称夏后。启之一字盖有始祖之意,汉避景帝讳改为开,足徵启字之诂。其母系出于涂山氏,显见其以上所蒙之禹若虚悬者。盖禹是一神道,即中国之Osiris。禹鲧之说,本中国之创世传说(Genesis)。

他还说:如耶稣教之耶和华上帝,本是犹太一族之宗神,故创世记言其世系,而耶稣教推广到他民族时,奉其教之民族,皆认耶和华为人祖,亚当为始宗。从这个道理去看,若要排比夏迹,关涉禹者应该除去,以后启以下为限,这样可使古史学免入宗教的误区。不过,傅斯年不是绝对的疑古论者。他一方面以为禹是神话中角色,但又通过对史料的精细研究,断论历史上确有“夏后”这一概念。以“启”为断限,在此之前是神话,在此之后却是真实的历史。

所谓夏后氏者,其名称甚怪,氏是族类,后为王号,何以于殷曰殷人,于周曰周人,独于夏曰夏后?意者诸夏之部落本甚多,而有一族为诸夏之盟长,此族遂号夏后氏。他以为,中国远古,实有被称为“夏“的部落,因非一个,所以是“诸夏”。有一族为诸夏之盟长,遂号“夏后氏”。他还通过史料排比证明夏地之所在。他考证大量资料后说:

据以上各书所记夏地,可知夏之区域,包括今山西省南半,即汾水流域,今河南省之西部中部,即伊洛嵩高一带,东不过平汉线,西有陕西一部分,即渭水下流。东方界限,则其盛时曾有济水上流,至于商邱,此便是与夷人相争之线,说详下章。最西所至,我们现在不知究在何处,汉陇西部有大夏县,命名不知何本,更不知与夏后之夏有否关系。最南所至,我们于不知,汉地理志谓汉水将入江时,名夏水,今尚保存江夏诸名,或者诸夏不能如此南被。显然,傅斯年在中国远古史研究方面是有成绩的。这个成绩就是他实践了自己“史学便是史料学”的观点。以大量材料说明中国古代“夏”之历史乃为实在。夏之属地有史可考。

傅斯年主张在破坏的前提下促进中国文化的现代化。此因中国文化积淀过于古老沉重,非下工夫作一番破坏拆除工夫,新世纪新文化大厦无法奠基开工。他主张以科学方法整理历史资料,开展史学研究。他的“史学便是史料学”的论点,不免偏颇,但在当时确产生过重要影响,是胡适“拿证据来”实证思想在史学领域中的引申与发挥。傅斯年素有“史学便是史料学”的思想。在《史学方法导论》一书中,他说:“史学便是史料学:这话是我们讲这一课的中央题目。史料学便是比较方法之应用:这话是我们讨论这一篇的主旨。”他的这方面观点前章已有叙述,此处不再赘言。

语学与史学

以语学解释历史也是批判史学的一个重要成就。傅斯年在这方面的贡献尤大。傅斯年认为“以语证史”在法国与德国已经多见。自19世纪中叶以来,研究柏拉图与亚里士多德,其出发点与其结论多出语言学。

傅在中山大学教书时,曾写有《战国子家叙论》讲义,其中有《论哲学乃语言之副产品》一节,论云:思想不能离语言,思想必为语言所支配。一思想来源与演变,固受历代人文事件的影响,但也甚受语言之影响,以至受到语法变迁之影响。思想愈是抽象,此情形便愈是明显。

他以为,性命之说是一个十分抽象的问题,所以特别需要用语言学的方法加以考察。他作《性命古训辨证》就是采用了这样的方法。

《性命古训辨证》一书,1940年4月有单行本出版。写于1938年的序中说,所以要写这本书,是因为性命之说于古代思想史上具重要地位,意在通过此一问题研究,对中国古代思想有一个清晰认识,并称写作此书是受阮元《性命古训》启发。

他论写作此书还有一个原因是要探讨儒家道德起源,同时也观察阮元治学方法。他说:自明末以来所谓汉学家,开始并没有与宋儒立异,即其治文词名物之方法,亦远承朱熹一流。公然向宋儒挑战,“以为六经论语孟子经宋儒手而为异端所化者,休宁戴氏之作为也。”然而戴氏之书犹未脱乎一家之言,虽曰疏证孟子之字义,也仅仅是发挥一己之哲学。

他称赞阮元书出,显示不同气象,无论在观点与方法上都有可供资取之处。他所以奖掖阮元在于阮以训诂方法,即文字学的方法解释中国哲学史,成绩卓著。

他说:“阮氏聚积诗书论语孟子中之论性命字,以训诂学的方法定其字义,而后就其字义疏为理论,以张汉学家哲学之立场,以摇程朱之权威。夫阮氏之结论固多不能成立,然其方法则足为后人治思想史者所仪型。其方法惟何?即以语言学的观点解决思想史中之问题,是也。”傅斯年也指出阮元学问的缺点,如称:“阮氏时,汉学精诣所在,古训古音之学耳,其于诗书之分析观念或并不及朱子蔡沈,其于古文字之认识,则以所见材料有限之故,远在今人所到境界之下。阮氏据召诰发挥其‘节性’之论,据大雅张皇其‘弥性’之词,殊不知召诰所谓‘节性’,按之吕览本是‘节生’,大雅所谓‘弥尔性’,按之金文乃是‘弥厥生’,皆与性论无涉。此所用材料蔽之也。”由上可见,批判史学家史学理论别出一格,研究业绩赫然可观。五四时期反尊孔、反孔教,一时为盛。尊孔的目的是复辟旧皇帝,所以反孔思潮矛头所向直指复辟与封建旧制度,极具鲜明的政治启蒙特色,并在这样的背景下诞生以胡适为代表的批判主义思想派别。应该说,中国批判史学是思潮的产物,而同名的史学派别,则属批判学派组织上的衍生。在社会思想上,批判学派反对专制,反对尊古复古,呼吁民主自由、科学与积极进取。与此同时,则从史学的分野,以实证的方法,说明古史的虚妄、三代的渺茫,意在打碎人们心中的崇古迷梦,带国人走出中世纪的丛林,认清世界发展的潮流,向往民主与科学的曙光。仅从这一点,当确立批判史学在中国史学史乃至于思想史上的光荣地位。这种地位不仅是学术的,也发射着民主自由的政治闪光。批判史学,诞生于五四。他的成员大体由五四青年组成。批判所取得的一切成绩都是五四的光荣。批判史学是“五四”史学。

五四新文化运动肇始于对尊孔复辟风的抗击。胡适与他的史学战士,接受达尔文、赫胥黎的反宗教精神,反对孔教,反对一切神道设教的思想盲动,进一步批判孔子的崇古复旧理论,对中国旧孔精神作急风暴雨式的荡涤淘洗,也为旧孔的毁灭与新孔的出世,创造了条件,为中国新文化建设的开工,举行了奠基之礼。

批判史学的方法是奇特与新颖的,无论傅斯年的“史料学”理论,还是顾颉刚的古史形成理论,都属西方实证科学理论的引进与活用。这样的史学方法,超越乾嘉史学的“求实”及崔述的“疑古”,表现出时代与世界性的特点,也在史学方面作了“科学主义”的有益实验。

从以上意义上说,批判史学,既是民主自由与启蒙的,又是科学主义的。如果说,梁启超的“新史学”尝试划清封建史学与市民史学的界限,那么批判史学则比梁启超更走前了一步,将“德先生”与“赛先生”引入史学,由此成为在马克思主义出现之前中国最具先进性的史学。

批判史学的缺点也是明显的。如文中已经提及,由于有明确的“批判”意向,尽管以“实证”相号召,然“大胆假设”在先,精密“实证”在后,求证过程难免附会,所得结论也有偏颇;对西学有“全盘接受”之志,故对传统也有全盘“否定”之意,于中国文化批判破坏有余,体认“建设”不足;中国现代社会常存“民主”与“民族”的互动与激励,作为社会的精英既当作“民主”的启蒙及播扬,也当有“民族”的关怀与鼓动,胡适学派有功于前,乏力于后;“科学”的宣传,看重“机械”的运作,而少辩证的分析,毕竟与历史唯物主义及辩证唯物主义门径迥然。总之,批判史学是一个有缺憾的先进史学流派,先进与缺憾并存,是历史赋予它的特点。

同类推荐
  • 袁宝华文集第二卷:文选

    袁宝华文集第二卷:文选

    本文集为十卷本,汇集了作者在解放初期恢复东北工业,制定和实施“一五”计划,赴苏谈判156项工程,三年“大跃进”大炼钢铁,国民经济调整,建立新中国物资管理体制,“文化大革命”期间国民经济运行,改革开放期间国民经济管理,企业整顿和改革,制定《企业法》,开创职工教育和MBA教育工作,开拓企业思想政治工作,创建民间经济类社团,建设中国企业家队伍,以及担任中国人民大学校长工作中的理论著作和文章。
  • 实用司法文书写作大全

    实用司法文书写作大全

    本书主要介绍了司法文书写作的理论知识,并按照司法文书制作的不同机关、组织划分,分别介绍了公安机关的主要司法文书、人民检察院的主要司法文书、人民法院的主要司法文书等各种司法文书的写作知识和要领,以达到真正快速提高学生写作司法文书技能的目的,体现出理论性与实操性相结合的特点。
  • [当代]教育与创造基本理论、原则、方法与文论选读

    [当代]教育与创造基本理论、原则、方法与文论选读

    教育发展具有强烈的时代性,它总是与时代发展息息相关。随着世界各国政治、经济、文化等多方面的不断发展以及相互间的竞争的加强,教育教学质量问题再次成为“唯一可供取之不竭”的一项战略资源。“过去,这个问题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紧迫”,尤其是当今国际社会的发展已处于挑战与机遇并存的时代,通过教育发掘和培养创造型人才已成为当前世界性的潮流。
  • 主持人场景应对技巧

    主持人场景应对技巧

    即兴发挥、临场应变是主持人的基本素质要求。在简要介绍了几种临场应变的综合技巧之后,全书从开场导入、话题进行、即兴采访、受众交流、嘉宾把握、困境解围等方面列出了节目主持中可能出现的50种场景,并通过大量实例来说明应对技巧和处理原则。
  • 中国报业集团法人制度变迁研究

    中国报业集团法人制度变迁研究

    国内第一本从民商法学视角考察中国报业集团法人制度变迁史的学术专著。全书以新闻出版改革为背景,以转型期各报业集团法人定位的不同时段为经,以各家报业集团在三个时间段的不同表现为纬,深入细致地论述中国报业集团从事业法人走向企业法人的转变原因、发展进程、组合模式、未来发展等方面的异同,旨在探寻建设中国一流报业集团、实现中国文化产业腾飞的发展路径。对于深度了解当代中国报业集团的体制机制改革,为中国报业集团的做大做强提供理论支撑,对丰富和发展中国报业理论有一定意义。
热门推荐
  • 名门暖婚大佬甜宠

    名门暖婚大佬甜宠

    (霸道腹黑男X狡猾傲慢女)傅家,京城第一世家,现任家主:傅寒枭。特种兵退役,京都上有许多关于他的传闻,有人说,他当兵时遭到意外,断了一条腿;有人说他神秘低调,没有绯闻,也许是那方面不行;也有人说,他性格乖戾强势,可是从来没有得到过证实。顾清浅,娱乐圈二线女明星。长得清纯可人,性格却强势霸气,那张小嘴更是伶俐。众人皆知她是娱乐圈女明星,不温不火。却无人知晓,她是顾家大小姐。
  • 我家师姐要上天

    我家师姐要上天

    【男强女强,1V1爽文!!】楚泱长到十八岁,突然就有了一个师弟。没见面之前,楚泱觉得这个人长得好看,桃花太旺,很不靠谱,这样的人不能多接触。见面之后——师弟真好看,师弟真听话,师弟真靠谱。脸打得啪啪响。裴衍被粉丝迷妹尊称为裴神,为人谦和温柔敬业,十项全能的完美男神。唯独到了自家小师姐面前——“师姐会永远保护我吗?不让任何人欺负我,也永远不离开我,会一一直和我在一起的,对不对?”楚泱觉得她家师弟年纪虽然大了点,但胆子真的小,真可怜又可爱。她拍着胸口保证:“当然,我是你的师姐,当然会一直都在一起,也会一直保护你呀!”裴衍微笑,他家师姐虽然凶残了点,但每次都乖乖往他坑里跳,真好!
  • 新世界大海贼系统

    新世界大海贼系统

    索隆:“没人可以挡住我的三刀流。”达兹:“那是你没见过我的无限流。”米霍克:“无论多久,我都会在世界的第一的宝座上等着你。”达兹:“那你现在还是马上滚下来吧。”系统在手,天下我有。这是一本轻松愉快的海贼文,希望海米不喜勿喷!!!
  • 神予黑白

    神予黑白

    上既是下,下既是上;黑黑白白,循环不止。
  • 开心农场

    开心农场

    托未来子孙的福,他获得了一个游戏机,里面只有一款游戏,那就是《开心农场》,萝卜十个小时就能收割拿到现实中卖?这不是BUG吗??他在里面不亦乐乎地种田,又不亦乐乎地回到乡村过着平淡又好玩的生活。=种田指导团:54756146感谢武装小兵给车,知恩图报,推荐小兵的《苏俄再起》书号1265418推荐《超级学校》,书号1376775
  • 天赐神谕

    天赐神谕

    因对本文开头以及世界观构架不很满意,作者决定删文修改,再加上即将升入高三学业繁忙,所以估计要离开RN,文章的设定和内容要大改,改后也不在RN发文了。明年作者高中毕业,你们在百度上搜索这本书的名字,也许可以遇见不一样的我,共勉。
  • 唯景属尔

    唯景属尔

    离若心悦一人,为了他可以放弃自己的骄傲与尊严,可到最后终究是一场空,那个人心中有丘壑,有天下,独独容不下她……
  • 唐朝最强教师

    唐朝最强教师

    一个生活在二十一世纪的屌丝作家,不幸穿越回唐朝,为了泡妞,他进入了学院当了教师,结果一不小心在这条伟大教育道路上越走越远,最后成为了唐朝的最强教师。
  • 科技想要什么

    科技想要什么

    凯文·凯利向我们介绍了一种全新的科技观。他认为,作为整体,科技不是由线路和金属构成的一团乱麻,而是有生命力的自然形成的系统,它的起源完全可以回溯到生命的初始时期。正如生物进化呈现出无意识的趋势,科技也是如此。通过追踪这些长期趋势,我们可以对“科技想要什么”有所理解。
  • 靖难风云

    靖难风云

    以明朝靖难之役为大背景,讲述从洪武初年到永乐年间江湖与朝廷之间的恩怨情仇。按当下最时髦的说法本文也可以叫《落难公子逆袭记》或者说《明朝两家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