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2212400000034

第34章 经世学的现代诠释(2)

在普遍的危机感中,一部分中国人开始面对西方寻找出路。以林则徐、魏源为杰出代表的进步人士,在同外部世界接触的过程中最先觉醒。他们敏锐地觉察到时局的重大变化,深刻地感受到民族生存所面临的严重威胁。林则徐编纂《四洲志》,组织翻译西书西报,被称为“睁眼看世界”的第一人,虽说这一说法大有商量余地,但确实目光如炬,影响很大。魏源在鸦片战争的刺激下,受林则徐的嘱托,发愤编纂《海国图志》。他批评当权派的闭塞无知、夜郎自大和顽固守旧,对清朝衰弱和外国强盛的原因作了较多的探索。强烈的经世意识,是其书的鲜明特色。魏源在叙言中开宗明义地写道:“是书何以作?曰为以夷攻夷而作,为以夷款夷而作,为师夷之长技以制夷而作。”而为了“制夷”,首先应该“洞悉夷情”,了解外国情况,书中还特设《筹海篇》二卷、《筹海总论》四卷,提出了强国御侮之策。它最先为五十卷本,后来增补为六十、一百卷,是当时中国人编撰的第一部世界史地巨著,成为当时了解和学习外国的一部“百科全书”。与此差不多同时,徐继畬著《瀛环志略》,如他自己所说:“每晤泰西人,辄披册子考证之,于域外诸国地形时势,稍稍得其涯略。”虽其成书较晚,但却向国人介绍了更为确切的域外世界知识,并较客观地叙述了英、法、美等国的民主政治,比林则徐、魏源更深入地探究了西方列强“船坚炮利”的动因。这一时期,还出现了其他一些有关世界史地的论著。如梁廷枏先后写成《耶稣教难入中国说》、《合省国说》、《兰仑偶说》、《粤道贡国说》,后合刊为《海国四说》,以及汪文台的《红毛番英吉利考略》、陈逢衡的《英吉利纪略》等。由此,研习西学成为一种时尚,世界史地研究一时蔚然成风,各类有关著作纷纷出现,其研究也不断深入。这一史学发展趋势,反映出近代初期中国知识分子感受到时代转换的脉搏跳动,努力汲取域外新知的新动向,显示出其为民族的觉醒,为追求真知而所作的不懈的努力,并由此形成了近代以来外国史地研究紧密结合现实的反侵略传统。虽说其研究尚在初始阶段,各人的认识也不尽相同,但其总的趋势,则典型地折射出中国人在艰难曲折中走向世界、迈向近代化的行程。

在这一时期,对于边疆问题的研究也形成一种新的风气。西北边疆外患日亟,不断吸引着学者的视线,出现了边疆史地考证热的现象。鸦片战争前,研究较早的有祁韵士和徐松。此后龚自珍鉴于嘉道年间的边患,继顾炎武、顾祖禹等“经世致用”的舆地之学后,即从事“天地东西南北之学”,致力于边疆史,特别是对西北史地的研究,并注意到清初沙俄侵略东北的历史。为巩固西北边陲,他撰写了《西北置行省议》,主张在新疆设省,建议从内地移民,充实边疆,以御外侮。魏源在《圣武记》中,对新疆和俄罗斯也著有专篇,后来又著有《元史新编》。他们的学术主张与经世实践,开启了近代史学中研究西北地理、蒙古史的专门领域,并初步形成了研治西北史地的学者群体。张穆著《蒙古游牧记》,探讨蒙古界域的古今变迁和前代在这一地区的设施,其着眼点在“缀古通今,稽史籍,明边防”,书中详载山川城堡、屯兵之处,意在志其形势,巩固边防。故祁寯藻评论说:“陈古义之书则贵乎实事求是,论今事之书则贵乎经世致用”,二者不可得兼,而张穆之作“独能兼之”。称此书一出,“读史者得实事求是之资,临政者收经世致用之益,岂非不朽之盛业哉”!何秋涛著《朔方备乘》,正值沙俄加紧侵华之际,目的也是“究经世之务,尝谓俄罗斯地居北徼,与我朝边卡相近,而诸家论述,未有专书”,因而采官私载籍,成此专著。书中研究了蒙古、新疆和东北地区的历史、地理,历载北部边疆用兵得失之故,认为威胁最大的是沙俄,强调“边防之事有备无患”。姚莹著《康猷纪行》,对西藏地区作了较多的考察,注意到英国在吞并印度之后,对西藏的觊觎及英、俄两国在中亚西亚的争斗情况。他称自己是“喋血饮恨而为此书,冀雪中国之耻,重边海之防”,爱国之情与经世之意溢于言表。由上述趋向来看,这一时期史学的发展确实发生了重大的变化,无论是其内容、方法,还是聚焦的中心点及其走向,都有很大的改观。这些改观,对于中国近代学术思潮的演进、史学的发展进程,均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纵观这一时期经世致用史学思潮的内容,具有一些共通而又同中有异的特点。在治学精神和学风上,他们倡导经世致用,积极发扬儒家入世的价值取向,关怀国事民瘼,努力把儒术与治国结合起来,积极参预社会政治生活;而作为“经世”纲领的学术,也要合乎实用,强调学以致用,并以此作为评判尺度和标准。他们以务实致用相标榜,提倡研究社会政治的现实问题。龚自珍自称“少读历代史书及国朝掌故”,最先把眼光注向现实问题的探讨,表示自己要做衰乱世的史学家,并自比太史公,谓“后之人必有如京师以观吾书者焉,则太史公之志也”。魏源曾说,龚自珍的学问“以朝掌国故、世情民隐为质干”,其主干和核心是当世政治,其实魏源本人何尝不是如此。他在史学研究上强调要学以致用,对清朝的掌故尤其留心,曾编辑《皇朝经世文编》,专门甄录清代有关经世致治的重要文字,以供时人参考,至今仍是研究清史的重要资料。为了研究道光前后的国家大政,又上溯其源,究心于清朝历史的研究,作《圣武记》十四卷。鸦片战争的失败,激发了许多学者来记述这次战争的经过,以唤醒人们抵抗外国侵略的意识,以及西北史地的研究等,都是这种精神的表现。经世派史家普遍重视究心时务,注意经济民生,强调济时适用,抱着强烈的忧患意识参与社会,承担起反映现实的任务,代表了当时一批史家的普遍认识,并反映出近代史学更加凸出求实求用特性的发展大势和趋向。

从思想层面上说,原先被冷落、未得重视的今文经学的公羊学,因其具有变易、相对开放的特点,成为颇有吸引力的选择之一。古代史籍中的变易观点,成了他们要求“更法”革新的理论依据。这在龚、魏身上表现尤为明显。如龚自珍推崇公羊学派的创始人庄存与“以学术自任,开天下知古今之故,百年一人而已矣”。他从历史的变化中,看到“自古及今,法无不改,势无不积,事例无不变迁,风气无不移易”。龚、魏还用今文经学的“公羊三世说”来解释历史变化的进程。他们从公羊今文学中搬出了“非常异义可怪”之论,主要目的是用以讥切时弊,揭露社会危机,力图从今文经学的“微言大义”中寻找解救危机的方案,成为地主阶级改革派的思想依据和改革的武器。正如邓实《国学今论》所说:“道咸之世,外侮踵至,朝廷方殷外务,无暇致密其文罔,诸儒复得侈言经世,以西汉今文经学颇切世用,易于附会,而公羊家言三世改制之说,尤与变法吻合,故外托今文以自尊”。当然,对此不能一概而论。研治西北史地之学的徐松、沈垚、张穆、何秋涛等一批学者,便不如此。从其学术思想来说,他们并不主张今文经学,而是力图恢复清初顾炎武以考据学经世的优良传统。虽说从思想史角度而言,辟新不足,似无多大建树,但提倡传统思想中的积极因素,批判乾嘉学术的流弊,推陈出新,依然有其生机与张力。他们把学术研究与经世致用结合起来,以事实揭示其涵义,比较笃实,亦自有其特色和优势。历史是丰富复杂的,事实上,此期经世致用思潮的兴起,是由多种层次的社会成员、学术流派的一系列学术活动建构而成,并非是一二学者或某一学术引领开新就一蹴而就的。以往过多地强调经世史学与今文经学的关系,颇失之片面。龚、魏等提倡今文经学的公羊学说,既有其标新主变的一面,也有流于穿凿附会、神秘性的一面。其借“微言大义”附会经说,既耸动人心,亦有为指陈时政张目,曲解学术之弊,并开以后康有为之先河。不看到其间的复杂性,就难免有简单化的倾向。

在方法论层面与表现形式上,与乾嘉学者只是考史而不敢论史迥然不同,他们借史论政,谈改制,论更法,讲经世,史论重新得到了重视。乾嘉学术,多训诂名物,考据典章,如王鸣盛所说:“学问之道,求于虚不如求于实,议论褒贬皆虚文耳。”主张“读史者不必横生意见驰骋议论,以明法戒也。但当考其典制之实;不必以褒贬为与夺,而但当考其事迹之实”便典型地代表了当时的治史风气。在这种思想的引导下,考史大作,层出不穷,而史论家却几乎绝迹。这一时期随着学术风气的变化,一些学者开始以史论的形式,或则评论史事,或则臧否人物,引古论今,以此切入时政,阐发己见。龚、魏不用说,以沈垚为例,他虽以精于史地考证闻名,但并不以此自限,在与友人信中吐露心曲说:“意之所期,实不愿以考证见”,表示“所欲言者,拟为史论以发之”。并作《史论·风俗篇》、《史论·立名篇》等,以论古今治乱之故。其他如张穆、李兆洛、周济等学者都是如此。或者纵笔放论,或者考论并举,即使是在一些考证性的史著中,包括像西北史地这样专业性很强的学术,也因其关注时事,多有议论、建议,对一些边政问题提出看法和设想。这些均显示了与乾嘉学者不同的旨趣。虽说这一时期的史论高下不等,有些未免流于空疏之讥,但较乾嘉光有考据而无思辨,琐屑而无系统,则展现了一种崭新发皇的气象。

龚自珍曾写下“但开风气不为师”的诗句,魏源称自己的工作是“创榛辟莽,前驱先路”,虽说不无自负,但确是事实。梁启超说:龚、魏好言经世之术,龚自珍利用公羊学说讥切时政,诋排专制,初读《定庵文集》,“若受电然”;魏源所作《海国图志》,鼓励国民对外之观念。晚清新思想的潮流,究其来源,可以一直追溯龚、魏那里。从史学经世思潮的理论与实践来看,这一时期以龚、魏为代表的学者,确实起了开风气、启来者的作用。在鸦片战争后,一些有识之士痛感时局之非,纷纷诵史鉴,考掌故,慷慨论天下事,他们在从事史学研究时,能关注现实时事,关心国家民族的安危,暴露封建社会末期的黑暗和腐败,企图以学术经世,挽救社会危机,表现了中国知识分子在民族危机中的初步觉醒,在学术思想界起了震聋发聩的影响。在中国史学史上,后来的洋务运动时期的史学也是承此而来,可视为这一思潮的延续。

诚然,这一经世史学思潮也有其局限性,如龚自珍所称的“药方只贩古医丹”,他们并没有跳出封建思想的樊篱,其思想本质仍属封建阶级的范畴,对未来的走向也尚处于朦胧模糊的阶段。以公羊今文学“微言大义”来借史论政,于学术也不无曲解损伤,有其负面影响。如王国维所说:“其所陈夫古者,不必尽如古人之真,而其所以切今者,亦未必适中当世之弊。其言可以情感,而不能尽以理究。”但是从总体上说,在民族危机和社会危机加剧的情况下,他们高倡“史以经世”及其具体的史学实践,已表现出有异于正统史学的若干特质和新的时代气息。在他们的倡导下,传统的“经世致用”的观念被发展弘扬,思想的变易,新领域的开拓,反映了中国近代史学观念的变异和局部的转化,无疑具有深刻的时代特征,由此成为包括史学在内的中国文化重新建构的起点。另一方面,中国封建统治者一向以“天朝”自居,盲目地认为中国是世界的中心,而视外国为“四裔”,其对域外新知的追求和介绍,改变了原先的闭目塞听和孤陋寡闻,冲击着根深蒂固的华夏中心论,使中华民族逐渐从“世界中心”的自大之中惊醒,而以西方世界作为参照系。故其对输入西方近代思想文化又起了铺垫与沟通作用,从某种意义上说,又成为中西文化融会的基点。随着历史的推延,以后的洋务派与维新派渐渐认识到在“环球通达”的时代,需要联系世界历史来认识中国的历史和现状,而其流程正是从此开始的。

新史学思潮与经世致用

近代第二次经世致用史学思潮,主要展开在戊戌变法前后至20世纪初期。这一时期,中国发生了一系列巨大的事变。甲午惨败,北洋舰队全军覆没,《马关条约》的签订,割台湾,赔巨款的屈辱;继之以德国强占胶州湾,沙俄强占旅顺、大连;此后义和团的排外,八国联军的进京,乃至《辛丑条约》的丧权辱国。中国面临着帝国主义豆剖瓜分的空前的民族危机。面对“强邻环列,虎视鹰瞵”的形势,康有为形容当时的中国已成圈牢中随时可以宰割的猪羊,“为牛马,为犬羊,听人驱使,听人割宰”,是四千年中“未有之奇变”。孙中山也指出:“蚕占鲸吞,已效尤于接踵;瓜分豆割,实堪虑于目前。”救亡图存成为当时时代的主题。正是在这种深刻的背景下,出现了一个波澜壮阔的爱国主义救亡高潮,先后登台的有资产阶级维新派和革命派,并相继发动了戊戌变法和辛亥革命。与此相适应,在史界形成了一股富有生气的新史学思潮。此次思潮的涌动,继前波而起,但无论在规模、内容上,或就其广度或深度而论,都远较前者影响深巨,形成了惊涛拍岸的大潮。梁启超作为中国近代倡导新史学的第一人,提出了“史界革命”的口号,革命派或进步学者也相继提出“史界革命”和“史学革新”的说法,由此中国近代史学发生了激变,关于史学经世功能的认识也产生了新的飞跃。

同类推荐
  • 如何成为金牌自由翻译

    如何成为金牌自由翻译

    需要特别说明的是,本书的翻译技巧和心得,虽然主要针对英语翻译,但是这些“秘笈”实际上对其他语种的翻译也是适用的。大同小异,其他语种的译员稍微变通一下就可以吸收。考虑到自己一家之言难免有不足之处,笔者还专门采访了10多位优秀的成功翻译人士,多角度介绍了他们做翻译的经验、心得,比如女士做翻译应该怎样避免电脑辐射,小语种译员的从业心得以及营销策略,等等。希望能“授”读者以“渔”。
  • 梅庵史话:东南大学百年

    梅庵史话:东南大学百年

    本书以轻松、风趣而又求真的风格,记述了东南大学建校百年的时代风云、办学脉络、重要人物和事件,并在史实的基础上进行了一些关于办学规律和治学之道的研究。阅读本书对了解东南大学的发展史和我国近现代高校的轨迹有重要参考价值。
  • “闽学”教育思想与教育论著选读(下)

    “闽学”教育思想与教育论著选读(下)

    教师职业化、专业化是当今世界教育改革共同关注的热点和焦点问题之一。教师职业素质素养达到基本要求和提高,是当前教育改革和课程改革的急迫要求。为此,我们组织相关专家重新系统地、较完整地遍选、编译、评注了这套适合中小学教师职业阅读的《中外教育名家名作精读丛书》。每种含教育家的生平、教育事迹、教育成就、教育思想评析和经典教育论著选读及注解解读导读两部分。这对于全面深刻和原原本本地了解学习、运用教育家的思想和著作是十分有益的。
  • 媒介与民生:电视民生新闻的理论与实践

    媒介与民生:电视民生新闻的理论与实践

    我国当代民生新闻经过多年的发展,已经形成一定的社会影响力,广受社会大众喜爱,也是目前学界与业界共同关注与讨论的热点话题。电视民生新闻的兴起,既是政治民主化、媒介市场化与传播平民化的产物,又是中国新闻媒介“新闻本位”、“受众本位”观念的革新与强化。在构建和谐社会的时代背景下,“民生新闻”成为新闻媒介与社会环境形成良性互动的一种传播范式。平民化的传播理念与传播方式使民生新闻与普通老百姓的日常生活、喜怒哀乐紧密联系在一起,体现了“以人为本”、“三贴近”的社会政治话语与新闻媒介人文关怀、社会责任的价值认同。
  • 商务口语秀(双语版)

    商务口语秀(双语版)

    职场英语白骨精,助你完成由菜鸟到高手的完美蜕变,汇集最经典、最全面、最实用的商务英语会话表达,夯实你的基础。
热门推荐
  • 我是异类

    我是异类

    我是异类,我,是个怪物,我,不被他人接受,我想回去,回到我原有的人类生活......为了我的目的,我可以,不择手段!!!
  • 重生七零后我成了科技大佬

    重生七零后我成了科技大佬

    七零年代缺吃少穿,可有人过的滋滋润润。特大新闻:清溪村混吃等死的咸鱼夫妇被扒了马甲…围观群众:“世界首富&科技大佬cp锁了,神仙爱情我不配!”重要人物评价:“岁瓷同志是科技界里程碑式人物,至于云仟艽,哼,不过是个工具人挂件。”云仟艽:“谢邀,花钱买的出场资格。”岁瓷很谦虚:“各位,研究搞的好,郭嘉来养老,不必夸奖,正常操作。”渣渣们:“我不听我不信!说好的穷酸夫妇呢!”明岁瓷分明就是大字不识乡巴佬!云仟艽不是坑爹坑祖宗的败家子么?”后来……神秘家族黑衣管家恭敬的到了岁瓷面前:“小姐,离家多年,该回去继承家业了。”世界联盟为争夺专利权唇枪舌战:“你有劳资有钱么?归我!”顶尖学者教授拿着小本本蹲守:“也不知道今天能不能碰瓷成功?追星太难啦!”云仟艽&明岁瓷:“咸鱼日子一去不复返肿么破?”
  • 浑沦志

    浑沦志

    一妖,一棺,我要改变这片苍穹之下。穹顶之上有神明?我李树凡亦可改变神明的秩序!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花忆年凉夜未央

    花忆年凉夜未央

    千年前,他一曲断情,亲手杀了她,却追悔莫及。他说“是我的错,我不该这样刻意无视我们的情。假如有再一次,我的选择一定会是你。”而她微微一笑,说“我不后悔。”千年之后,他们再次相遇。千古情未了,何时待君归……
  • 物竞天择之崛起

    物竞天择之崛起

    我们来自何处?我们去往何方?人类是自然进化?还是被“神”所创造?既然在物竞天择中崛起,为何不能自行主宰命运?我的族群由我带领战出未来,追随我的族群我亦带领前行。‘世人皆言我变态,唉叹世人雾中迷;守的云开我自明,万善集身雾自清。’坚守本心、不为世人目光及言论所左右,向着心中的目标持续前行……
  • 漫威中的联盟系统

    漫威中的联盟系统

    一只蝴蝶,能够掀起一场风暴,那么当一百多只蝴蝶同时煽动翅膀呢?看龙陵如何在漫威中掀起一场改变宇宙走向的风暴
  • 李世凡

    李世凡

    新手上路,让让让,重要的事说三遍~!不说了,开书·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女皇的绝色妖夫

    女皇的绝色妖夫

    身为一个爱吃咸鱼的小宝宝,夜七没想到自己也有一天能咸鱼大翻身,穿越到架空历史,成了女皇!吼吼吼,先捂嘴笑一个!咳咳,当然,维护国家是她的职责,调戏美男是她的本命。怎么着也得骗上一个两个到碗里来,不然对不起她高贵的女皇身份啊!于是乎,撒娇卖萌打滚,耍赖强迫威胁,十恶不赦的女人,夜七,用尽一切肮脏手段,讨尽狗嫌,卑鄙下流无耻,厚着狗脸皮。江山坐稳,美男必得,一代女皇夜七,终于了结心愿,死也瞑目……不不不不,你以为这就完啦?怎么可能!追男行动,仍在继续,并且势在必得!(本文纯属虚构,请勿模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