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2112200000008

第8章 宦海沉浮(5)

孙洪伊在入内阁之前,就一直是主张以冯国璋压制段祺瑞的,所以有所耳闻的段祺瑞很反感他。再加上他本来就是个自负,争强好胜的人,不肯为人之下。入阁后,他一直看不惯徐树铮的专横,对段祺瑞也无丝毫好感。这便使他成为黎元洪所需的“人才”——反对段的“人才”。孙洪伊一看有总统撑腰,再加上生性中的自负、好强,便有恃无恐地处处与徐树铮短兵相接。而徐树铮是谁?他可是段总理的大红人呀,怎能受别人之气。于是两个人事事针锋相对,直至闹成水火之势,使黎、段两个后台人物也赤膊上阵了。段祺瑞最后下定破釜沉舟的决心,要将孙洪伊赶出内阁,也借机教训一下黎元洪。可孙洪伊态度强硬,坚决“不辞职,不出洋,不外调”。段祺瑞这回又开始“歪鼻子”了。府院之争已进入了僵化阶段。软弱的黎元洪此时已无心再战,急得焦头烂额,无奈中只好搬出另一位“元老”徐世昌来出面调停。徐的办法是让孙、徐同时下台。可段祺瑞是不做赔本生意的,而且徐是他的臂膀,辞徐,就得再搭上一个丁世峄,一道辞,黎元洪答应了,忍痛赶走了对他赤胆忠心的丁世峄。府院政潮的第一回合以黎元洪的败北而告终。

虽然表面上一切已趋于风平浪静,可黎、段双方的交恶依然如故,且各自高筑壁垒:黎抓住“国会”不放,段靠着“督军团”不松。双方背后还都靠着不同的外国主子。更大的政潮眼瞅着即将席卷而来。

1917年初,第一次世界大战发生了一系列戏剧性的变化。德国严重威胁到了美国的对外投资,美与德绝交。同时,美要黎元洪政府与他们步调一致,与德绝交。黎靠着美国主子,自然言听计从。而段祺瑞却一直苦于政权不稳,财政上捉襟见肘等压力。所以,当日本高唱着“日支亲善”的口号,极力拉拢扶植他时,他便顺势投怀送抱,做了日本人的“走狗”。日本当时也主张与德绝交。并鼓动段对德宣战。段为了获取日本的经济援助和军事援助,也为了推行他的武力统一政策,积极响应,主张参战。这一举动使美国发现日本在华影响已威胁到了美国的在华利益。于是,美国来了个一百八十度的大旋转,在对德问题上从绝交转向反对绝交。黎当然也跟着翻转过来。于是,在对德的外交政策上的不同政见使府院政潮再次高涨,乃至“铺天盖地”而来。

同年3月,内阁通过了段的主张,通过了对德绝交案和《加入协约国条件节略》的电稿。可黎元洪却不肯盖印,将此事搁下了。段气冲冲地去兴师问罪。当黎见段只把自己当成盖印机器,无丝毫尊重可言时,便如火山爆发一般,冲着段大发雷霆。段没料到黎会有此举,先是一愣,随后便又耍起袁世凯那学来的以退为进的招数来。段便于当天不告而辞,回天津去了。黎元洪本想趁机扳倒段祺瑞,换个总理。可无论他请到谁,什么大军阀也好,什么“元老”也好,谁都不愿做,谁都不愿跳这个火坑去得罪段祺瑞。同时,日本人和各省军阀又纷纷要求黎留住段。黎元洪又没辙了,那就只有再次认输了。他让冯国璋请回了段祺瑞。段一回京,中国外交部立刻宣布与德绝交。这第二回合,段又成了赢家。

黎元洪本以为事已至此,可以松口气了。可段祺瑞却不,他还要走他最关键的一步:对德宣战。这致使黎、段关系进一步恶化了。

就在众议院举行全体委员会审查对德宣战案前一两天,出了个“公民团”,强烈要求对德宣战。而会议当天,“公民团”则聚集在国会附近,强迫议员接受他们的传单、请愿书,否则即拳脚相加。而且“公民团”还包围了国会,扬言不将参战问题解决不许议员离开。这使得议员们仿佛又看到了当年选正式大总统时袁世凯的那帮“公民”,如此相像,如出一辙。可这次“公民团”的目的却未能达到,议员们十分反感,最终决案并未通过。相反,这次“公民请愿团”大闹众议院的真相很快大白:完全是段祺瑞和皖系军阀策划的闹剧。所谓“公民”,实则是花钱雇来的三教九流。这一下,全国舆论哗然,纷纷指责段祺瑞。而国务院内部的部长们也在一天之内纷纷递交辞呈。整个国务院只剩下段祺瑞一个人了,名副其实的“孤家寡人”。

但他每天仍旧到国务院办公,在“一人内阁”里安闲自若。他认为,有督军团的支持,参战案在国会通过并不成问题,他还从容地对人说,等国会通过了参战案,再着手组织国防内阁。在他看来,一切都不成问题。他一连用三道咨文催促众议院从速通过对德宣战案。不过,段祺瑞这次把问题想得太简单了。

督军团于5月12日在倪嗣冲住处举行紧急会议,倪建议大家在这种非常时刻先不要离开北京,继续对国会议员施加压力。第二天,督军们以同乡关系或地方长官身份分别设宴招待议员,为维护段内阁和对德宣战案做疏通工作。15日,督军团联名在外交大楼招待全体国会议员。但是,自从“公民团”闹事以后,议员们普遍对督军团冷落了,对他们的招待反映冷淡。

18日,一条爆炸性的消息披露出来,据在北京出版的英文《京报》报道,日本政府决定借与中国1亿日元,条件是用来聘用日本武官和管理人员主持中国军火工业,用日本武官训练中国参战军。这条消息一经披露,立刻在全国引起强烈反响,段祺瑞在国会所作的中日间绝无秘密外交的证词被彻底戳穿。

督军团干政,“公民团”闹事,中日秘密借款协定,都成为各方面攻击的目标,使段祺瑞在政治上陷入了孤立。国会中的反段势力腰杆硬了起来,他们也由一盘散沙转而团结起来反段,局势对段祺瑞极为不利。

19日,公众院开会时,议员褚辅成提出动议:“对德宣战一案原是以总统的名义咨交国会的,为什么三次催请表决的咨文以国务院名义?国务院发出公文,应由国务会议决定,但现在仅有总理一人而未举行国务会议,故此项来文不合手续。在内阁未改组前,本案不应予以讨论。”这个动议以多数票赞成获得通过。这样,国会就把参战案搁置下来。

国会中的“研究系”眼见维持段内阁和参战通过已经无望,就支持督军团解散国会的努力,希望在未来的新国会中占据主导地位。“研究系”的一些智囊人物与督军团一起策划,决定呈请总统解散议会。于是由倪嗣冲活动,孟恩远领衔,二十二位督军和代表联合签名要求解散国会,该呈文由段祺瑞派人转交总统府。

眼看段祺瑞的处境越来越不利,黎元洪的胆子大了起来。他的幕僚们兴高采烈,一致认为段已经焦头烂额,这是倒段的天赐良机!此时,黎元洪也认定段祺瑞的气数已尽,于是留下呈文不发。有人问他,督军团一定要解散国会怎么办时,黎元洪坚定地表示了他的“三不宣言”,即“不怕死、不盖印、不违法”。

各省督军见事情远非想象的那么容易,再在北京待下去也没意思,于是在21日全体离京,赴徐州再谋良策。

5月23日,黎元洪下达了命令:“国务总理兼陆军总长段祺瑞免去本职,外交总长伍廷芳暂行代理国务总理。”随后又发布派陆军部次长张士钰暂代陆军总长,王士珍为京津一带警备总司令,江朝宗、陈光远为副司令的几道命令。

段祺瑞怎么也没想到黎元洪敢免他的职。一怒之下,他决定去天津。

段祺瑞任陆军总长后,即拥有一个卫队营。该卫队有步兵四个连,两个机枪连,一个骑兵连,一个侦察便衣连,分驻铁狮子胡同东口海军部对过和陆军部西隔壁两处。段祺瑞决定离开北京去天津,便召来卫队营的杜营长,嘱他去前门车站务车。黎元洪好像知道段祺瑞要出走,已采取措施阻止他离开北京,省着他到天津再弄出麻烦来。当杜营长带两排人到车站找站长时,车站站长对他说:“刚刚接到总统府的电话命令,不经总统批准,任何人不得开行专车。”杜营长哪听这一套,带人强行备好一二等车各一的专车后,向段祺瑞报告。段祺瑞一改午睡的习惯,午饭后即带几名差人前往车站,同行还有二十名便衣卫队分乘两辆汽车直奔前门车站。

段祺瑞刚上了专车,吴光新便赶来陪他一起去天津。吴光新是段祺瑞的妻弟,时任长江上游总司令部司令,乃段祺瑞的亲信加亲戚。两人在车上寒暄了十分钟,吴光新问道:“怎么还不开车?”随员答:“杜营长已去找站长了!”一会儿,杜营长、站长和几个车站工作人员跑了过来,吴光新问站长:“你为什么不赶快开车?出了事故你负得了责任么?”站长答道:“总统府电话指示,没有总统的命令,谁也不能擅自开走专车。”吴光新接过来说:“他是胡说八道,你给我赶快开车!”这时,杜营长马上掏出手枪抵住站长的胸口威胁说:“你到底开不开车?”站长吓得赶快大声叫道:“开车!”又对身边的车站职工说:“快打电话向总统府报告,专车不开不行,总理大怒之下,不开车就要枪毙我,专车已经开走了!”

段祺瑞离京前发表通电,不承认黎元洪的解职令。通电说:“查共和各国责任内阁制,非经总理副署,不能发生效力。以上条件,未经祺瑞副署,将来地方、国家因发生何等影响,祺瑞概不负责。”电文署名仍为“国务总理段祺瑞”(章伯锋,李宗一主编.北洋军阀.第3册.武汉出版社,1990.108页)。

黎元洪免段职后,提议由李经羲任国务总理。26日,国会两院通过这项任命,但李经羲不敢开罪督军团,因而未赴任。

段祺瑞到天津后,督军们开始活跃。28日,张作霖通电要求解散国会和段祺瑞复职,否则就与北京政府断绝关系。29日,倪嗣冲首先脱离中央,陕西陈树藩、河南赵倜、浙江杨善德、山东张怀芝、黑龙江毕桂芳、直隶曹锟等也先后宣布“独立”。“研究系”议员也对黎罢免段祺瑞之举进行坚决抵制。5月31日,汤化龙辞去众议院议长,“研究系”议员也纷纷南下。

黎元洪想在段祺瑞陷入困境时顺水推舟拆了他的台,没想到段祺瑞能有这么大的能耐,一下子不知所措。李经羲躲在天津租界中不敢露面,黎元洪再三派人催请,他提出必有张勋保护才能就职。此前,已有人多次向黎元洪献策,要他请张勋率军队进京维持大局,张勋也表示过愿意支持总统,此时的黎元洪已经别无选择了。

5月31日,黎元洪向张勋发出邀请电,请他到天津与李经羲联袂来京,共同维持大局。次日,黎元洪又发出请张勋进京“调停国事”的总统令。

黎元洪没有想到,他的这一做法招致了一场更大的风波。

接到总统要他北上调停的命令,兴高采烈的张勋一拍桌子:“好,看老夫的了!”他立刻调拨人马准备出发。以“拱卫京师,调停大局”为名,

张勋于6月7日亲率步、马、炮兵共十营约五千人及随员一百多人由徐州动身,8日浩浩荡荡行抵天津。

张勋是个背景较为复杂的军人。他对清王朝的覆灭耿耿于怀。为了表达他对清王朝的忠心,进入民国后,他仍留着那条长辫子,他的部队“定武军”也都一律留辫子,因此,他的军队被人称为“辫子军”,张勋本人则被人讥为“辫帅”。在民国初年的军阀中,张勋算是比较特殊的一个,他与黎元洪、段祺瑞关系都不很融洽。当年,他曾为袁世凯出力,袁世凯也让他三分,因此他一向骄横傲世,目空一切,以军界前辈自居,根本不把段祺瑞、冯国璋之类放在眼里。

张勋一心想复辟清王朝,对袁世凯称帝表示强烈不满。袁世凯死后,张勋认为清王朝复辟有望,曾发表要求“定孔教为国教”的通电,并以团结北洋军人、国民党人、西南地方势力为由,在自己的势力中心徐州多次召开会议,图谋争取实力派人物支持他搞清王朝复辟活动。在第二次徐州会议上七省同盟扩大为十三省;随后又一次徐州会议中曾主张“取缔国会”“淘汰阁员”,俨然成为又一政治中心,随着北京政权黎、段冲突加剧,政局动荡,张勋认定机会来了,紧锣密鼓地加紧复辟的准备工作。

5月21日,黎元洪下达免段令的前两天,督军团的大部分成员乘车南下,云集徐州。23日,在张勋主持下,举行了第四次徐州会议。这次会议有各省督军和督军代表,段祺瑞的代表徐树铮和曾毓隽此时也赶来参加。听到黎元洪免段令后,会议立刻像炸开的锅,倪嗣冲首先站起来顿足大骂,主张要推倒这个以北洋派为敌的总统,他表示:“我首先要起兵发难,望诸位随后响应。”张怀芝随声附和:“我们与会各省要一起行动,由京奉、津浦、京汉三路进攻北京,一定要取缔国会,让黎元洪下台!”张勋看着情绪激愤的军人们,认为时机已到,于是说出了他的心里话:“我们一定要推翻黎元洪,解散国会。可是,现在国家乱成这样,事情都坏在民国身上,不如我们光复清室、重振皇统,国家一定会好起来。”

督军和代表们对复辟“大清”并无兴趣,他们各有各的小算盘,大家知道张勋早有复辟清室的想法,听他的这种高谈阔论也不是一回两回了,但平时都装聋作哑。可这回,督军们没有冷淡张勋,反而表现出一定的热情来。张勋最不放心的是段祺瑞的态度,他特别向徐树铮询问段的态度,段祺瑞的这位小师爷当场表示,段虽然不能公开支持复辟,但只要达到解散国会和驱黎的目的,一切在所不计。

张勋自以为自己是鹬蚌相争而得利的渔翁,6月8日上午率部队威风八面地开到了天津。到津后,他本人没有急于进京,只是令其部下继续进军北京。6月9日,定武军先头部队开进北京。此时的黎元洪见张勋来者不善,十分恐慌,但为时已晚。张勋在天津向黎元洪提出实行责任内阁,解散国会等调停的条件。

黎元洪在武力威逼之下,只得答应张勋的条件,但代总理伍廷芳拒绝副署。黎元洪见伍廷芳不肯退让,只好于12日下令免去伍廷芳的代总理,改由步兵统领江朝宗暂代。13日,由江朝宗副署,发布解散国会令。同时,黎元洪还发布通电,解释他解散国会的苦衷,通电中说:“自打免段令下后,各地不断发难,各路军队逼近北京,人心浮动,谣言四起,闻有组织临时政府和复辟之说。安徽张督军此次北来,力主调停大局,以解散国会为前提,如不满足其要求,他将不再负调停之职,各省军队将自由行动,亡国之祸,即在跟前。元洪筹思再三,为保存共和政体,保护北京人民,保持南北统一大计,迫不得已,才有本日国会改选之令。”(政府公报.1917.6.14)无可奈何之神情,也已跃然纸上!

这一天,张勋也通电全国:“大总统已颁令解散国会,本人将复命进京,共谋国家大局。”14日,张勋同新任国务总理李经羲组织责任内阁,并通电呼吁独立各省取消独立,暗中却在加紧准备复辟活动,让部下万绳栻密电各地复辟积极分子急速进京。清朝遗老遗少,热衷于复辟的康有为等人,部分见风使舵的军阀,此时也纷纷向北京赶来。

6月28日,康有为从上海抵京,下车后即被张勋迎至其宅。当晚,张勋、康有为与沈曾植、王乃徵、张镇芳、雷震春等在张宅举行会议,会议决定实施复辟的计划。

同类推荐
  • 中小学生必读丛书:名人传

    中小学生必读丛书:名人传

    传记里的三人,一个是德国的音乐家贝多芬,一个是意大利的雕塑家、画家、诗人米开朗琪罗,另一个是俄国作家、思想家、文学家托尔斯泰,虽然各自的事业不同,贡献不同,所处时代和国家也不同,但他们都是伟大的天才,都是各自领域里的伟人。他们在肉体和精神上经历了人生的种种磨难,却为创造不朽的杰作贡献了毕生的精力。
  • 驰骋欧洲的雄狮——拿破仑

    驰骋欧洲的雄狮——拿破仑

    名人创造了历史,名人改写了历史,那些走在时代最前列、深深影响和推动了历史进程的名人永远会被广大人民所拥戴、所尊重、所铭记。古往今来,有多少中外名人不断地涌现在人们的目光里,这些出类拔萃、彪炳千古、流芳百世的名人中,有家国天下的政治家,有叱咤风云的军事家,有超乎凡人的思想家,有妙笔生花的文学家,有造福人类的科学家,有想象非凡的艺术家……他们永远不会被人们忘记!
  • 改变一生的20位中国哲人

    改变一生的20位中国哲人

    老子,姓李名耳,字伯阳,一名重耳,又号老聃,谥曰聃,约生活在春秋末年。《史记》载“楚苦县厉乡曲仁里人”,即现今安徽亳州涡阳人。春秋时期著名的思想家、哲学家、教育家,中国道家学派的创始人。道教奉为教主或教祖,尊为“道德天尊”,列三清尊神……
  • 富兰克林——伟大的美德诠释者

    富兰克林——伟大的美德诠释者

    《图说世界名人:富兰克林(伟大的美德诠释者)》介绍了,本杰明·富兰克林,资本主义精神最完美的代表,18世纪美国最伟大的科学家和发明家,著名的政治家、外交家、哲学家、文学家和航海家以及美国独立战争的伟大领袖。他一生最真实的写照是他自己所说过的一句话:“诚实和勤勉,应该成为你永久的伴侣。”
  • 武则天

    武则天

    武则天是中国历史上独一无二的女皇帝,她以自己脾睨古今的大气派,在一个男权至上的社会,兴利除弊,治理天下;又以她敢为天下先的勇气,纵情声色...
热门推荐
  • 梦幻雪域谷

    梦幻雪域谷

    灵幻大陆穿越陆地,经过千年轮回。从小失去双亲,命运坎坷主人公,报出雪恨。然而风云变幻,一段凄美的爱情故事,就此展开。
  • 陆少心尖宠:甜妻请入怀

    陆少心尖宠:甜妻请入怀

    他是商界霸主,高冷神秘,性情冷傲,从不近女色。可婚后,苏小米才体会道他的本质是一只狼。“别乱来,我们只是名义上的夫妻。”“那就让它实至名归。”第二天,苏小米揉着酸痛的腰欲哭无泪:NND,谁说这丫不近女色的!--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异世狂爷

    异世狂爷

    她作为现代女性,唯一横扫风云界的恐怖组织,阴差阳错来到异界大陆,还是当朝皇帝亲封的唯一一位“女性王爷”,是个王爷就算了,起码官还挺大,但这不仅是个拼脸的时代,还是个修真位面!居然有人说她这个惊世天才是菜鸟!废物?!看她如何颠覆天地,一步步成为强者,爬上世界巅峰!
  • 加点之轮回系统

    加点之轮回系统

    简介:“地狱空荡荡,恶鬼在人间”“轮回系统,竭诚为您服务”李沐秋:“什么?系统?!!哇哈哈,我要肉身成圣,我要举世无敌”系统:“……宿主,宿主,请冷静,本系统主张灵魂超脱,主宰轮回,不死不灭”李沐秋:“……不,我不管,我不管,我就要肉身成圣,我就要加点”
  • 七梦浮生

    七梦浮生

    其生若浮,其死若休,语出<庄子>,后世皆谓浮生若梦,应以随心所欲,遵从本性为宜,但人生一梦都受内困于心,外扰于物,何谈七梦?
  • 涅槃倾城:凰妃棋儿

    涅槃倾城:凰妃棋儿

    传说,也是传奇。情爱,本是生活中的鸦片,欲罢不能,恩怨难舍,情意绵绵。上一世为了我,你可以以命成全,这一世为了你,我可以颠覆万物,只为感同你的义无反顾……
  • 爱上师尊

    爱上师尊

    “世界上最让人害怕的是什么?”罗兰问她。“人心吧,我明明是仙,他们一个个都骂我是妖女,要知道,我不过是用自己的异能为了救一群人,杀了另外一群人而已,为什么呀。”“因为你杀了人。”罗兰苦笑。
  • 太上叩道

    太上叩道

    武道修炼可以强身健体、延年益寿、悠然长生。武道修炼亦可获得徒手撕象、移山倒海之力,飞天遁地、隔空取物、摘星捉月、毁天灭地之能。……看山是山,看水是水。看山不是山,看水不是水。看山是山,看水是水。……一个平凡的山野少年历经坎坷,破除重重障碍,拨开层层迷雾最终得以叩道太上的传奇故事。----------PS:这是一个青涩的故事,吃惯了红苹果的书友可以来这里品尝一下青涩的味道,调理调理您的肠胃,再去吃红苹果就更有味儿!
  • 滴答有爱

    滴答有爱

    我们快乐生活,任光阴荏苒,每一个瞬间都是幸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