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2100400000010

第10章 中国古代的“官德”修养及其借鉴(1)

自古以来,中国就有“以吏为师”的道德心理习惯,官员的道德高度往往影响着整个社会的道德高度。今天,公务员作为特殊群体,掌握着人民赋予的权力,代表着党和政府形象。因而,公务员道德水平的高低,往往直接影响着社会的精神状态和道德风气,甚至在某种程度上关系着党和国家的兴衰存亡。从古代加强“宫德”修养的历史传统中吸取有益成分,既有利于传统美德的传承与弘扬,也有利于构建中国特色的现代“官德”体系。

一、中国古代对“官德”重要性和作用的认识

所谓官德,也就是从政道德,是为官当政者从政德行的综合反映,包括思想政治和品德作风等方面的素养。中华民族是一个重视礼义道德的民族,很早就确立了修身正己、立德为人的思想,修身正己立德也一直是中国做人、处事、为官、理政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中国自古以来就高度重视官员道德问题,“宫德”不彰,民风难淳,官员的道德高度往往影响着整个社会的道德高度。鉴于官吏在社会道德体系中占据重要的主导地位,我国历朝历代在治国理政的实践中,都始终把对官吏的道德素质要求放在一个十分突出的位置。

对于“官德”直接关系到国家政权安危的问题,古人早有深刻认识。

孔子认为,以德治国才能真正治好国,以德理民才能真正理好民,实行“德治”才能长治久安。所以他力主“德治”,而将以刑罚治民视为“德治”过程中不得已而用之的一种手段,必须慎之又慎。这显然是继承和发展了周公“明德慎罚”的政治主张(古人认为“慎罚”本身也是“明德”)。孔子在《论语?为政》中说:“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共之。”意为统治者实行德治,他就会像北极星一样自居其位而群星都会环绕着它转。又说:“道(导)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无耻;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意为统治者用政令来引导老百姓,用刑罚来整治老百姓,老百姓即使老老实实不犯法,却不能在思想上认识到违犯法律是可耻的行为;用道德来教化老百姓,再用礼制来规范约束他们,他们就会有知耻之心而自觉地走正道。在孔子所创立的儒学的深刻影响下,先秦诸子百家中除法家外,其他各学派无不主张德治。汉代以后两千余年间,儒学成为历代统治者治国的指导思想,“德治”思想被奉为准则或法度。

既然要德治,自然是要有德者来治,担负治国之责的各级官吏自然要有较高的宫德。所以,官德问题一直受到历代中国统治者的高度重视。官吏是国家机器的运转者,是公务人员,其道德素质状况直接影响着国家的统治效能,必须具备公正无私、清廉勤谨的道德素质才能干好公务,以保证国家机器的正常运转。管子认为,官职“授有德则国安,授无德则国乱”,汉代王符在《潜夫论》中强调“德不称其任,其祸必酷”。官吏履行公务需要一定的才能,但首先必须官德好,否则其才越大其害越大,其例历史上不胜枚举。国家不能无法制,但法制是人制定也是人执行的,无德者立法必无善法,无德者执行必乱成法。北宋的王安石所说的“吏不良,则有法而莫守”就是这个道理,历史也反复证明了这一点。

古人很早就认识到宫德对整个社会道德和社会风气的巨大影响作用。孟子说:“不仁者在高位,是播其恶于众也。”唐太宗说:“用得正人,为善者皆劝;误用恶人,不善者竟进。”选拔有德君子做官,则心正心善的好人会自我勉励继续行善;误用邪恶之徒做官,则各种坏人就会争先恐后地钻进宫府。所以,“为政之要,惟在得人。用非其才,必难致治。今所任用,必须以德行学识为本”。这就是古代政治家从总结历史经验中获得的正确认识。这方面的言论我们可以从立国、为宫、安民三方面来概括。

第一,立国。西汉司马迁总结出“国君强大,有德者昌;弱小,饰诈者亡”的经验教训,他在纪传体史书《史记》中《天宫志》篇把“修德”列为治国的三大方略之首,篇中讲:“太上修德,其次修政,其次修救,X下无之。”南宋名相赵鼎也在《从政遗规》中,做出了“吏不善,政虽善不行”的诊断,认为没有好的官德,国家就不能得到好的治理。

第二,为宫。春秋史书《左传》中《襄公二十四年》篇,对为官之道作了这样的排序:“太上有立德,其次有立功,其次有立言,虽久不废,此之谓不朽。”该篇把修养官德列在建功创业、建书立说之前,对宫德的重视程度可见一斑。明代张居正在《辛末会试录序》中,发出了“宁有瑕而为玉,毋似玉而为石”的铮铮之言,暗喻自己要做一名虽有缺点但是nH,格高尚的好官。南宋胡宏《胡子知言?好恶》中有:‘‘君子之游世也以德,故不患乎无位;小人之游世也以势利,故患得患失,无所不为。,’说的是有德者不担心没有官位,而无德小人却依靠权势争夺利益,什么事情都做得出来。孔子、孟子更有重德轻利的言论,《论语?里仁》中讲,‘‘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君子怀德,小人怀土;君子怀刑,小人怀惠”。

第三,安民。西汉董仲舒在《对策(三)》中向汉武帝建议:“古者修教训之官,务以德善化民”,强调官德的安民作用。清初王夫之《读通鉴Ⅵ》卷:十Ⅸ:“无德于民,不足以兴”,亦从反面说明了这一道理。

二、中国古代“官德”的主要内容和修养实践

我们认为,中国古代对官吏的道德要求主要体现在公、善、慎、廉、学上,这五个字所包含的内容形成了古代社会相对比较系统的道德规范。第一,公。清初朱舜水在《伯养说》中说:“公则生明,谦则生威”,说明为政必须用心公,持身廉。从为官公正与清明政治的关系方面进行论述的言论也不少。《商君书?修权》讲:“公私之分明,则小人不嫉贤,而不肖者不护功”。宋人所撰纪传体唐代史《新唐书?陈子昂传》讲:“尚德行者无凶险;务公正者无邪朋。”《苟子·大略》讲:“士有妒友,则贤交不亲;君有妒臣,则贤人不至。”公以服人,公以治国,已成公论;而不公,则女呔<管子》所云:“言是而不能立,言非而不能废,有功而不能赏,有罪而不能诛,若是而能治民者,未之有也。”

第二,善。清初唐甄《潜书?抑尊篇》云:“位在十人之上者,必处十人之下;位在百人之上者,必处在百人之下;位在天下之上者,必处在天下之下。”意谓无论是一般官吏还是国家的最高统治者,都必须谦以待众,绝不能自视高贵。《左传?定公五年》云:“大德灭小怨,道也”,西晋陈寿所撰《三国志》中《吴志?孙皎传》云:“爱人多容,可以得众”,这两句讲的都是以善得众。《尚书?伊训》云:“与人不求备,检身若不及。”西汉扬雄《法言?修身》云:“上交不谄,下交不骄,则可以有为矣。”北宋林逋《省心录》云:“处内以睦,处外以义,检身以正,交际以诚。”清代魏源《默觚下?治篇一》云:“君子以细行律身,不以细行取人。”隋代王通《中说?天地篇》云:“过而不文,犯而不校,有功而不伐。”以上说的都是对人宽、对己严的自修之道。

第三,慎。慎即“慎独”。“慎独”既是一种道德修养方法,更是一种极高的道德境界。慎独就是“不自欺”(宋代陆九渊)、“处世当无愧于心”(宋代袁采)、“暗室不欺”(清代康熙)。为官者在官德修养中应该做到“六慎”:一要慎欲。过度的欲望就是贪婪。要做到“欲而不贪”、“以义制利”,君子爱财,取之有道,如孔子所言:“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君子义以为上”;仆记》所谓:“傲不可长,欲不可纵,志不可满,乐不可极”;孟子所言,“宝珠玉者,殃必及身”。二要慎微。为宫者应注重细节小事,在细微处自律,不能因为事小而放纵自己,“骄纵生于奢侈,危亡起于细微”,“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为之”,“千里之堤,溃于蚁穴”。常怀慎独之心,保持宫德的纯洁性。三要慎权。应牢记权力是人民赋予的,不能把权力看做牟取私利的工具,不能把“有权不用,过期作废”看做是为官信条,更不能滥用权力为所欲为。四要慎嗜好。为官者的情趣爱好不仅仅是个人行为,而是具有相当影响力的社会行为,有时候甚至关系着国计民生,必须要慎重对待自己的嗜好。五要慎言行。为宫者的言行具有表率作用,故应谨言慎行,要言必信行必果,不可信口雌黄、胡作非为。六要慎始终。为宫者应处理好为官之始和为官之终,此为官员人生历程中两个重要转折点,故要保持清醒的头脑。

第四,廉。廉的基本含义就是廉洁自律、洁身自好,不取不义之财,不贪不义之利。儒家经典《书经》中《皋陶谟》篇云“无教逸欲有邦”,就是不使人们贪图安逸、滋长私欲,国家就会长存;《荀子?儒致》所讲“志忍私然后能公”,就是在意志上能够抑制私欲然后才能为公的意思。春秋末孙武所撰军事名著《孙子?谋攻篇》云:“上下同欲者胜。”宋代胡宏《胡子知言?纷华》云:“一身之利无谋也,而利天下者则谋之。”宋代林逋《省心录》中说:“为善者不云利,逐利者不见善。”西晋傅玄《傅子?曲制篇》中说:“天下之福,莫大于无欲;天下之祸,无大于不知足。”明昌坤说:‘‘世情宜淡,立志贵刚。刚则欲不能出,淡则欲念不起。惟士之廉,犹女之洁,一朝点污,终身玷缺。”用现在的话说就是,寡情少欲是清廉为官的前提。廉洁就像是少女的贞洁,一旦被玷污了就会终身会留下污点缺憾。《左传》记载,宋襄公十五年,有人得到了一块洁白无瑕的荚玉,他立即献给大夫子罕。子罕说:“荚玉是你的宝贝,不贪是我的宝贝。假如我收了你的宝贝,那么咱俩就都没有了宝贝了,你还是拿走吧。,’宋代有个小官吏珍藏着一面古镜,便拿去献给当时的宰相吕蒙正,并说:“这个古镜能照二百里内的范围。”吕蒙正笑着说:“我的脸不过盘子那么大,照;百里干吗呢?”说得那官员十分尴尬,只好拿着古镜走了。

宋代名臣包拯做寿坚决不收礼金,谁知第一个来送礼的竟是皇帝宋仁宗。送礼的太监在红纸上写道:“德高望重一品卿,日夜操劳似魏征。今日皇上把礼送,拒礼门外礼不通。”包拯看后回了四句:“铁面无私丹心忠,做官最忌念叨功。操劳本是分内事,拒礼为开廉洁风。,’包拯巧妙地以诗拒礼,并赢得了皇上的赞誉。

苏轼曾在京城做官。一次,他的老乡带着厚礼想求他或他的弟弟苏辙帮忙谋个官职。同乡之情不便明伤,苏轼就讲了一个寓言,说是有个很贫穷的人去掘伯夷的墓。伯夷在墓里说:“我是在首阳山饿死的,除了一把枯骨别无一物,又岂能如你所愿?”盗墓人就说:“那我就去挖叔齐的墓。”伯夷又说:“连我也不过如此,我弟弟叔齐就更帮不上忙了!”苏轼的弦外之音是:您的苦衷我知道,但我们兄弟都无法徇私帮你啊。

清代乾隆年间的河南巡抚叶存仁为官几十年,清廉自守。当他告老还乡时,官员们给他送行,但却迟迟不让船起锚。直到明月东升,只见驶来一叶小舟,原来是下属们为他送来的告别礼物,因为怕人知道,所以特地选在夜里送来。叶存仁叫人取来文房四宝,赋诗一首:“月白风清夜半时,扁舟相送故迟迟。感君情重还君赠,不畏人知畏己知。,’于是他将礼物全部退还,一文不取。

清代康熙年间的江南总督张伯行有言,“一丝一粒,我之名节;一厘一毫,民之脂膏;宽一分,民得益不止一分,取一文,我为人不值一文。”至今都是勉励官员们清正廉洁的座右铭。

中国古代这些品行端方的官员,对贿赂之危害认识清醒并坚决抵制,值得我们学习和借鉴。

第五,学。学即学习。我们现在提倡学习型社会,学习型公务员,“仕而优则学”,要当好官就要不断学习。孔子认为,作为一名领导者要敏而好学,要不耻下问。他说:“三人行,必有我师焉。”关于学习,孔子还有很多的思想言论,如“学而不厌,诲人不倦”、“吾尝终日不食,终夜不寝,以思,无益,不如学也”、“学而时习之,不亦说(悦)乎”、“日知其所亡,月无忘其所能,可谓好学也矣”、“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敏于事而慎于言,就有道而正焉,可谓好学也已”。在孔子看来,学习是一个人获取知识的最主要途径,学习还要与思考相结合,只学习不思考就会惘然,空思考不学习就是空想。孔子这种活到老学到老的精神,对今天的人来说仍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和借鉴意义。

纵观历史,高尚的官德不是与生俱来的,而是通过后天学习和从政实践修养而成的。历史上一切清官廉吏无不重视自身的官德修养,从大处着眼小处着手,持之以恒才能赢得清廉美誉。

在官德修养上的“大处着眼”,就是先要立定居官从政的志向:报效国家,造福百姓。孟子说:“居天下之广居,立天下之正位,行天下之大道。得志,与民由之;不得志,独行其道。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谓大丈夫。”清官廉吏无论职位大小,只要是真正的“大丈夫”,都有这种以天下为己任、为人民谋福祉、淡泊个人名利、务求高风节的宽广胸怀和远大志向。由于立定了这样的雄心壮志,他们的宫德修养才有自觉性和持久性,才能节节升华,直达高峰。这实际上涉及做官为政的出发点或日“动机”问题。为“公”则有大志,为“私’’则无大志,#将沦于邪念恶行。对此,明朝清官吕坤深刻指出:“公、私两字是宇宙的人、鬼关。”清朝清官张伯行说:“只求做官,决不能为好官。,’

“宦海莫测,仕途多险”,想在宦海仕途上保持高风亮节,实现理想G念,必须时刻自警自励,“不以小善而不为,不以恶小而为之”,从点点滴滴做起。这就是古人所倡导的官德修养“功夫”。他们为此“发明’,了许多颇有效验的方法,如记“功过格”,置‘‘座右铭”,写“官箴”、‘‘自成约”,悬官署对联自励,定期瞻拜“先贤祠”,日日自省其身,甚至经常征询同僚、吏民意见,虚心接受批评并作自我检讨,等等。清官的“自责书”与明君的“罪已诏”也屡见于史书。从中可以看出清官、明君的臣德、§德修养是大有讲究的,在封建专制的历史条件下能做到这一步也是相当开明的表现。

同类推荐
  • 初级会计电算化历年真题及命题预测试卷(1CD)

    初级会计电算化历年真题及命题预测试卷(1CD)

    "本套丛书包含《会计基础》《财经法规与会计职业道德》《初级会计电算化》三本教材以及《会计基础历年真题及命题预测试卷》《财经法规与会计职业道德历年真题及命题预测试卷》《初级会计电算化历年真题及命题预测试卷》三本试卷。为方便广大考生学习理解和掌握会计从业资格考试最新大纲的内容,本丛书编写组从“紧扣大纲变化,精准诠释本省考试风向”的历年出发,在深入研究考试大纲和历年真题的基础上,编写了本书,以供各有关部门和各地会计管理机构及广大考生参考使用。
  • 思想政治理论核心冲刺精编500题

    思想政治理论核心冲刺精编500题

    考研思想政治复习,不做题、少做题都是万万不行的。如果平时眼高手低,考场上将后悔不迭。为此,我们推出考研思想政治训练完全解决方案丛书“习题训练三部曲”。《思想政治理论核心冲刺精编500题》作为三部曲之二,严格按照新大纲要求精准锁定核心考点,精编500道题目,根据考纲对考点的最高要求全面设置各类针对性题型,并对最常考的重要原理加强了分析题的练习。
  • 金融学基础联考重点、难点及模拟考场

    金融学基础联考重点、难点及模拟考场

    本书紧扣2010年金融联考大纲,并结合最新的金融理论与实践详细解析重点、难点部分,有助于配合考生第二阶段的复习。除此之外,本书还配有10套模拟试题,模拟试题严格按照2010年金融联考大纲样卷的题型结构与知识点分布进行编写,可以让考生抢先品味联考真题的“滋味”。对每一道题,我们均给出了详细的解析,非常适合考生复习巩固知识要点。
  • 开启青少年智慧的100个历史故事

    开启青少年智慧的100个历史故事

    本书为青少年朋友精心挑选了100个中外历史上生动有趣,充满智慧的故事,每一个历史故事都浓缩了深刻的人生哲理,蕴藏着丰富的生活智慧,反应着古代人民的生活,每则故事后都配有“智慧解读”,从而历史故事的背影和人物进行阐述和评价,帮助青少年了解中国历史,领悟古代人民的智慧。
  • 世界上最经典的青春魔法测试全集

    世界上最经典的青春魔法测试全集

    一本神奇的测试书,一一本属于青春的测试书,教你如何看自己,如何做自己,如何看他人。
热门推荐
  • 逃离地球!

    逃离地球!

    我们组合之间的真实故事,作为留念作为标志!
  • 冬日印朝阳

    冬日印朝阳

    造型设计师和爆红男模,从相识起,她的一举一动都牵动着他的情绪,可他不知什么时候开始已经深深地陷进去了。徐川:“你太可疑了...”宋卿:“...”徐川:“可疑到我先要缴械投降了”
  • 超级寻宝仪

    超级寻宝仪

    少年周中,意外获得超级寻宝仪系统,从此寻得世间遗落无数宝藏,金钱美女源源不断。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冒牌俏佳人:误闯君心

    冒牌俏佳人:误闯君心

    只因一纸千万合约,她猝不及防地闯入了他们的生活,成为了他的有名无实妻,成为了他的冒牌俏妈咪。期限将至,他还来不及抽身,却早已失了心。索性假戏真做,反正这辈子,他需要个妻子,他也需要个妈咪,不是吗?待到两情相悦时,他消失了20年的初恋不期而至。她黯然神伤,独自离去。而他却发现了20年前的惊天秘密。原来,他苦苦寻找的初恋一直是她,原来她一直在他的身边。初见场景,小正太被她发现,不屑一顾地扭回了头,一副欠扁的面瘫表情晃到了楼下,他先是咕嘟咕嘟地喝了几口水,这才抽空又看了她两眼,扭头问唐浩宇,“保姆?”唐浩宇也学他惜字如金,淡定地开口,“叫妈。”小正太扭头,“大妈。”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女一不是穿越来滴

    女一不是穿越来滴

    這是一部:女一是萌萌噠女二是穿越女+神助攻+外掛男主是表面正經實際有點二滴小說
  • 魔灵大陆之药神

    魔灵大陆之药神

    这篇小说是我看唐家三少斗罗大陆才有灵感写的但却又不想毁斗罗大陆所以自己创新一本书,一代药族天才炼药走神导致炼丹炉爆炸死于废墟之中,重生之后发现自己来到了名叫魔灵大陆的世界里,今后又会有什么样的事情发生呢?
  • 六百一十六言

    六百一十六言

    江浸月有一个小竹马,但是自从她六岁搬了家就在没见过。十年后,她重新回到了这,但……忘了这个小竹马叫啥。“听说隔壁学校的校霸来咱们这挑事了,挑衅说咱们学校没人”某个好事的小透明说到。这话让江浸月听了去,啥玩意?!当我不存在?!当时就要去找人打架。却不想到……居然是她小竹马?!
  • 无悔守望

    无悔守望

    两情若在长久时又岂在朝朝暮暮?爱情不是因为美好而守望,而是因为守望而幸福美好。“哥,我要接棒,完成她尚未跑完的半程”“妹子,你先陪他跑完全程吧,我会用自己的余生接力你的幸福。”笔者以自身体会,向广大热爱生活的读者呈现一幅可歌可泣的生活画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