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2063700000034

第34章 宋辽金元时期(13)

理学家一般认为周敦颐是理学的创始人,他把《老子》和道教学说的内容与《易》相融合,写出了《太极图说》,周敦颐的哲学着作基本上都是在说明太极和无极这两个基本概念。周敦颐的太极学说在宋仁宗时期并没有对社会造成什么影响,学术地位也是不高。后世的理学家对他极其推崇是因为他最先接触了宇宙和社会起源等哲学问题,把儒家经典变成了哲学,对封建统治的伦理纲常做出了哲学论证。他提出的“一实万分”“主静无欲”等观念被后世理学家发扬光大。而周敦颐之后,他的弟子程颐、程颢提出了“存天理,去人欲”,这个观点得到了当时的政治家司马光的大力支持。

王安石是与司马光在政治上对立的学者,他从事变法活动,希望通过变法让宋朝变得更加强大。但是如果想要变法,就不得不反对儒学的天命论,而王安石的所学又都是以儒学为主,所以他的着作中常常有自相矛盾的内容。不论如何,王安石都对儒学经典提出了新的解释,他所做的《三经新义》中的内容被称为“新学”。

二程在北宋时期创建理学,由于变法派与保守派在政治上的反复斗争,二程的学说和王安石的学说也随之兴替。一直到朱熹的出现,程学终于取代了王学,形成了完整的体系。

朱熹生活在宋孝宗到宋宁宗的时代,在政治派别的斗争中屡遭失败,但是在社会上讲学授徒却取得了巨大的成功,产生了广泛的影响。朱熹死后,他的着作与学说受到了宋理宗的推崇。南宗之后“朱学”也成为正宗理学。朱熹吸收了周敦颐、二程等北宋多名学者的学说,所以被称为理学的“集大成”者,他的学说主要是继承自二程,所以后世也称之为“程朱理学”。

朱熹的主要学说是把三纲五常理论化,后来三纲五常成为后世封建制度的支柱。相比于其他理学家,朱熹十分重视他的学说的普及和通俗化,这也是朱学产生巨大社会影响的重要原因。因为易懂,所以当时的青少年都可以学到。当时的青少年多数都会遵照三纲五常来确定自己的言行,以三纲五常作为自己的道德规范。朱熹的学说中着重论述了夫为妻纲,提倡对妇女进行教育,宣扬男女间只能是主从关系。这使当时的妇女地位更加卑贱,备受压迫。

朱熹一生着述繁富,这使他在学术界获得较高的声望,因而也便利了他的学说的传播。在经学方面,着有《易本义》《诗集传》《论孟集义》《孝经刊误》等多种。历史方面,有《通鉴纲目》。文学方面有《楚辞集注》。朱熹号为理学的集大成者,对北宋以来理学家的着述作了许多注解和编纂的工作。如《太极图解》《通书解》《西铭解》《正蒙解》以及《谢上蔡语录》《延平(李侗)问答》《近思录》《程氏遗书》等,又作《伊洛渊源录》,说明程学渊源。朱熹本人的讲学言论和平日写作的文稿,由后人编为《朱子语类》《朱文公文集》等传世。朱熹在世时,着名的弟子有蔡元定、蔡沈父子、陈淳和朱熹婿黄斡等人,各有着述,传播朱学。

朱熹虽然被认为是理学正统,但是在当时也并非是一家独大的。在当时,陆九渊建立了与朱熹对立的学派,号为“心学”。陆九渊的政治地位并不显要,学术上也无师承。他融合了孟子的学说与佛教禅宗的思辨,独立形成所谓的“心学”。陆九渊的主要理论是“宇宙便是吾心,吾心即是宇宙”,反驳朱熹的“天理”说,认为“心即是理”。

文学与艺术

宋代文艺的发展大致上来说经历了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是宋朝初年,承袭了晚唐时期的靡丽之风,文学上鲜少有创新。第二阶段是在宋仁宗以后,政治制度有所改革,文风也有了较大的转变,以欧阳修为代表的散文家们再次开展了古文运动。第三阶段是宋朝南迁之后,抗金救亡成为社会政治生活的主题,这一时期的诗词也着重于表现这一主题,也就在这一时期,由于南宋城市经济比较发达,故而产生了适应居民文化生活需要的话本与南戏等新文艺。

北宋初年在文坛上有所成就的作家是王禹偁,他曾有志于投身朝廷,改革弊政,却三次遭到贬谪。他的诗文受到当时人所推崇,但其政治抱负却没有能够得到施展,含恨离开了人间。北宋初年的词和诗一样,主要沿袭了晚唐和五代时期花间派的词风,其中着名的词人晏殊也没有摆脱五代时期绮丽词风的桎梏。

对于文坛上这种萎靡的气象,一些有识之士力图加以改革。宋仁宗时期,由于政治改革的呼声高涨,文坛上也兴起了一阵阵的革新之风。其中的奠基人当推梅尧臣、苏舜钦和欧阳修。

梅尧臣的诗文较为生硬,过分散文化和议论化。但他所开辟的道路,为宋诗文指出了一个转折的方向。苏舜钦的诗风格雄健豪放,对于时政的抨击比梅尧臣更为大胆和激烈,但不免有粗糙和生硬的缺点。欧阳修是宋代散文革新运动的主将,继承了韩愈以文为诗的道路。欧阳修也能作词,但他的词只是承袭了五代遗风,没有新的建树。

对于词的形式和题材有所创新的人是柳永。柳永的词内容上多是写失意飘零的羁旅生涯,除了雅词以外,柳永也写下了不少的俚词,采用了大量生动活泼的民间俚语,受到人们的喜爱。

在这些文人的努力下,宋代的诗词开始进入繁盛时期。

政治家王安石在诗和散文方面也有很大的成就。他写的词不多,但有名的如《桂枝香》等,都是公认的佳作。

苏轼在诗词及散文等方面都有很高的成就,是一代名家,与其父亲苏洵、弟弟苏辙并称为“三苏”。苏轼尤其擅长七古诗,沈德潜曾称誉他“胸有洪炉,金银铅锡,皆归熔铸。其笔之超旷,等于天马脱羁,飞仙游戏,穷极变幻,而适如意中所欲出”。在苏轼的周围,集合了黄庭坚、秦观、晁无咎、陈师道、张来及李廌等人。他们各有千秋,各有成就。被合称为“六君子”。

南宋时期的诗词由于社会情况,反抗金兵南侵,恢复大好河山等成为这一时期诗词的主流题材。南宋初期几位着名抗战派人物岳飞、张元干和张孝祥等人都有自己的作品。岳飞的一首《满江红》浩气凛然。张元干的《贺新郎》两首则慷慨悲凉。张孝祥的《六州歌头》则以炽热的感情诉说了人民的渴望。二张的词直接继承了苏轼豪放的文风,下开辛弃疾一派的先河。

李清照是南宋时期着名的女词人,号易安居士。李清照的词接近正统的婉约派,在题材和思想内容上有很大的局限性,但在技巧上十分纯熟,语言艺术造诣达到了高峰。虽然她的词几乎都情绪低沉,但是感情真切,扣动人心。

陆游也是南宋的杰出诗人,一生怀抱着抗敌复国的雄心,但腐朽的南宋统治集团只能让陆游的热切盼望不断落空,只能成为一个行吟驴背的诗人。陆游擅长七律诗,艺术风格雄伟奔放,明朗流畅。他是个十分勤奋的作家,保存下来的诗多达九千三百余首。

与陆游一同雄踞文坛的还有辛弃疾。辛弃疾一心杀敌报国,却在积极进行军事准备之际被撤离,空怀宏愿,忧愤而死。辛弃疾的词,流传至今的有六百多首,他继承和发扬了苏轼词豪放的风格,在内容上则与国家民族的命运和前途相结合。这是南宋时代的特定产物。

与辛弃疾词风相同的人还有主张坚持抗战的陈亮、刘过以及韩元吉等人。与他们相反的姜夔、吴文英、张炎、周密这一派人则极力逃避现实,一心沉浸于词本身的艺术追求。

南宋末年,蒙古南侵之际,在南宋危急关头,诗人文天祥高举抵抗的旗帜愤然而起。他的词悲愤苍凉,显示出不屈的英雄气概,和那个时代的无奈与慨然。

金元时期的诗词从风格上来说大体上是两宋诗词的延续,金初的诗作多是由被扣押的宋朝使者等所作。他们的诗词多是抒发哀思,甚少有积极的情绪。

金在亡国之后,山西地方的诗人结合在元好问周围形成了“河汾诗派”。他们的诗词模仿中晚唐时期,对金的灭亡怀抱着淡淡的愁绪,有些诗中也表现了对人民疾苦的同情。他们的风景诗风格刚健清新,多有佳作。

元朝初年,北方和南方的诗文各自保持原有特色。北方的诗人多沿袭元好问所开辟出来的道路。而南方诗人则多崇尚晚唐时期的清丽婉约。

元代的诗坛上还出现了一种新的文体,称为“散曲”。散曲是文士们基于民间的俗谣俚曲,融合词的某些特点而形成的一种文学体裁,在元代时候极为流行,取得了与诗词同样重要的地位。

在宋金元时代,城市里还出现了一些说书的人,他们讲故事的稿本称为话本。现存的所谓宋元话本,其实都是经过后人修改的宋代话本,对明清小说有着重大影响。

在宋代的城市中发展起来的另一种文艺是戏曲,大致可以分为两个大类别:一是以歌舞讲唱为主的,例如大曲、鼓子词、诸宫调等。另一类是和戏剧比较接近的傀儡、影戏以及杂剧等。

宋代的戏剧统称为杂剧,金代则称为院本。元朝时期,杂剧和院本的基础上,盛极一时的元杂剧形成了,这是中国戏剧史和文学史上的重大事件。元杂剧基本上来说是一种歌剧,其中唱词一般是由同一宫调中的几支曲子或者十几支曲子所组成的套曲。元杂剧一般是由四折组成,可以另外加楔子,一折就相当于一幕。

宋朝的绘画艺术承袭了唐末和五代,并有了新的发展。南宋初年,青山绿水派一度盛行,代表画家有李唐、刘松年和赵伯驹等。此后着名的画家马远和夏珪,唐末的笔法苍劲,水墨淋漓,形成了独特的风格。

繁荣发展的学术

宋代的文史学术研究在文艺欣欣向荣的同时也呈现出繁荣的景象。在北宋至元初这一段时间里,陆续完成了一批卷帙浩繁的学术着作和资料汇编。当然,这也是印刷术发达所推动的结果。在宋太宗的提倡下,宋朝先后完成了文史四大类书的编纂工作,历史学成为学术研究中最为发达的部门。

同类推荐
  • 抗日之血染大地

    抗日之血染大地

    不幸成为外星人的试验品,为逃脱,流落到了烽火连天的1939年。猪脚不是11,亦不是花痴。也没有王八气一发,各种才子、佳人全拜倒他牛仔裤衩下的YY,本着尽量切合实际。本书只求博大家一笑,不和你意,大可离开。喜欢的收藏下推荐下,谢谢!~~~新开QQ群,有兴趣的加下。注意注上《抗日之血染大地》,qq群号:72258050
  • 明君盛世

    明君盛世

    特种兵穿越到平行的宇宙,在那乱世,掀起一阵腥风血雨,建立太平盛世、
  • 不一样的中国近现代史纲要

    不一样的中国近现代史纲要

    中国近代史还具有俩大特性:阶级性和意识形态性,一言而蔽之就是分清阶级站好队!在中国的大学,《中国近代史纲要》这门课也是必修课,考研的时候这门课里的知识也占分,因此中国的大学生也都算受过至少三遍的近代史教育。但是课虽然上过,自己最终能学到多少与自己是怎样来学的却是个大问题。划书期末背下考试过了就完了是大部分人的想法,当然为了考试笔者也这么做过。且不去评价这种做法的对与错,单说错过了一个了解这段极为有趣历史的机会就让人感到可惜!其实平心而论,中国近代史还是蛮有趣的一段历史,如此丰富有趣的一段历史当然也是值得我们去了解的。正是出于这种目的,我才写了这样一本别具特色的中国近代史。
  • 如果这是宋史1

    如果这是宋史1

    本书从宋太祖赵匡胤充满传奇和争议的一生说起,全程解析大宋王朝的建立以及帝国初期的历史迷局;把中国五代十(十一)国各个朝代的更替,每一次政权纷争,一个个历史疑案,一一罗织在轻松幽默的解说之中。使一部长达三百年的煌煌宋史,在侃侃而谈中,尽解一切真相,尽得其中真味。
  • 谋明

    谋明

    穿越崇祯十七年,踏踏实实种田,行正道,练强兵,挽天倾。
热门推荐
  • 山村暧昧

    山村暧昧

    “我要好好活,活个样子,做好多有意义的事!”田小强猥琐回眸一笑,呲牙咧嘴转身走进某人的闺房。
  • My Literary Passions

    My Literary Passions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驱魔女天师

    驱魔女天师

    她杨雪儿作为现代神秘驱魔龙族的一员,天赋极高,灵力极强,十二岁开始出师捉鬼,十八岁就已经成为一名非常之出色的驱魔女天师!雪儿来到校园,一次消灭僵尸任务中身付重伤,一妖孽美男居然以疗伤为由非礼她,夺走了她的初吻!如此奇耻大辱,本小姐一定双倍要回!
  • 骡子和金子

    骡子和金子

    本书是一部以长征为背景的长篇小说,塑造了一个有鲜明个性小的人物形象,一根筋、认死理,不变通、守承诺是主人公骡子最基本的性格特征。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守护者之剑灵

    守护者之剑灵

    二十五年前,[绝]屠了[洪门],从此般若走上了复仇之路!
  • 这个世界的人有点凶

    这个世界的人有点凶

    这个世界太凶残,没点本事怎么办?助手不靠谱,升级全靠撸!叮!食用火羽鸡肉体质+1!故事就这么开始了……ha'ha静坐房檐街边耍,闲时遛狗把怪打。怒歌一曲镇源体,手持冥炎驭雷法。一代天骄一代神,代代有人要噬神!李子木讪笑着脸摆摆手:‘真的!其实我就比你们强那么一丢丢而已!’
  • 佛说洛叉陀罗尼经

    佛说洛叉陀罗尼经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惊天神路

    惊天神路

    天地初开,混沌一片,星象之力,神龙诞生。始祖初象,造化弄人,王府少年,命运多舛。一场预谋,一场争斗。敢问苍天饶过谁?这一次,我不再退缩,我要捍卫属于我的一切……
  • 诸天仙武大帝

    诸天仙武大帝

    武侠世界,凭三尺青锋,成就武林至尊仙侠世界,漫漫仙路,追寻金丹大道末法时代,开辟道统,吾为此世道主无尽的世界,无限的可能这是一个由人到神,从普通到全知全能,最终成仙做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