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2028700000026

第26章 服务修养:执政能力本质是服务能力(2)

党的十六大以来,党中央多次提出,要居安思危,增强忧患意识。党的十七届四中全会又指出:“全党必须居安思危,增强忧患意识,常怀忧党之心,恪尽兴党之责,勇于变革、勇于创新,永不僵化、永不停滞”。这是新时期应对来自国内外各种风险和挑战的根本要求,是促使我们不断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警世之言。

“忧患意识”通常是指感觉到周围世界出现了严重情势或危机,从而产生一种忧惧和警觉,它包含着丰富的内涵。

首先,忧患意识是一种风险意识。我们要对自然界和社会生活中事物的矛盾性、曲折性保持清醒的认识,随时意识到风险和危机的存在,特别是在当今世界,危机和风险几乎随时随地和人们相伴。当今时代各种潜在的或突发性的危机经常发生,只有具备充足的忧患意识,才能有准备地加以应对和克服,并尽可能减少危机造成的损失和破坏。

其次,忧患意识是一种责任意识。纵观古今,无论是思想大家、高层统治者还是普通老百姓,其忧国忧民之情都发自其内心深处的爱国爱民之心和对社会发展强烈的责任意识。近年来,党中央多次提出,在加强执政党的建设中,要“居安思危,增强忧患意识”,就包含着对国家兴衰和人民祸福负责的强烈的社会责任。

再次,忧患意识是一种奋进意识。忧患意识绝不等同于悲观主义;有了忧患意识,才能未雨绸缪,防患于未然。尤其是在防范各种突发事件和非传统安全过程中,忧患意识会激励人们保持清醒头脑,临危不惧,沉着应对,群策群力,组织群众去克服危机,战胜灾难。对担负领导职务的党政干部来说,增强忧患意识,就是对人民负责、为群众解忧的公仆意识的具体体现。

当前我国正处在社会转型时期,各种社会矛盾和危机多发和突发,加上国际局势复杂多变,中国共产党要应对来自国内国际的各种显性和隐性的危机和突发事件,就必须居安思危,增强执政的风险意识、责任意识和奋进意识,这是增强党的执政能力的必要条件,也是维护执政党长治久安不可或缺的重要条件。

在全球化时代的今天,各种思想文化相互激荡,一些发达国家利用其生活方式和价值观念的强势地位影响社会主义国家的主流民意和政治走势。中国共产党作为执政党,如何在新形势下治国理政,真正做到科学执政、民主执政、依法执政,增强党的执政能力和执政的合法性,是一个崭新的课题。

当前,我们党正在领导全国各族人民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宏伟事业。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强调居安思危,增强忧患意识,有着深刻的意义。

增强忧患意识,提高执政能力,是我们党治国理政必须牢记的重要理念。我们党已经执政60年,虽然经历过曲折和挫折,但改革开放以来,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指引下,经济社会发展取得了巨大成就,经济总量己占世界第三位。但是,必须看到,我们党是在一个人口众多、原先经济文化落后、发展极不平衡的大国里执政,尽管取得巨大成就,但我们对社会主义建设规律还需要深入研究和把握,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还需进一步确立和完善,经济结构、经济发展中不平衡、不合理现象要进一步调整和深化改革,经济生活中一些隐藏的危机和风险需加强预警和防范,所有这些,都要求执政党增强忧患意识,提高执政能力。

执政党的忧患意识,还表现在对自然灾害的防范和处置能力上。中国是世界上自然灾害最严重的国家之一,灾害种类多、发生频率高、分布地域广、造成损失大。特别是上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进入新的灾害多发期,洪涝、干旱、台风、地震、火灾、农作物病虫害等灾害频繁发生;新的重大灾害事件不断出现,造成的损失有明显增大的趋势。自然灾害已成为影响我国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的重要因素之一。据不完全统计,近15年来我国年均受灾人口3.7亿人,农作物受灾面积7.4亿亩,因灾倒塌房屋418.2万间,紧急转移安置人口400多万人,直接经济损失超过1000亿元,灾害损失比上世纪80年代高出40%。而这些传统的自然灾害在新的社会背景下会与新的因素相互叠加、呈现出极强的连带性,如2003年发生的SARS、2008年初南方突发的雪灾、“5?12”汶川特大地震,以及今年世界流行的甲型H1N1流感,都对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造成损害,也对公共卫生预防、交通运输、能源供应、电力通讯、重大工程和相关基础设施带来严峻的考验。而伴随着这些灾害还会产生一些次生困难,诸如市场食品日用品的供应、灾民的转移和安置、灾后瘟疫传染病的防范等等。所有这些,都是各级党和政府需要直接面对的问题。保持经常性的忧患意识,提升应对自然灾害的能力,这是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重要内容。

改革开放30年来,我国经济快速发展,综合国力显著提高。然而,面临社会转型期的当今中国,社会各阶层不可避免地会出现利益关系的大调整,也会引发各种社会矛盾的萌生和激化,这就要求执政党有一个清醒的认识,及时应对和处置社会矛盾,防止矛盾激化,维护社会和谐安定。这是增强党的执政能力的要求。由于社会资源配置不均,人们获得的机会不等,加上主观条件的不同,造成社会利益结构分化速度过快,使贫富差别的拉大而产生的各种矛盾凸现,由此产生的社会群体性事件呈上升的趋势。这些社会冲突的爆发都带有经济的关联性、复杂的交叉性和爆发的突然性。我国目前群体性突发事件具有明显的社会转型期特点,其性质大多为非对抗性、非政治性、人民内部性。只要各级党政部门和有关领导干部增加忧患意识,及时体察民情,正视社会矛盾,改进领导作风,密切联系群众,在一般情况下就能防患于未然。即使酿成事件,也能够及时而有效地加以处理,防止事态扩大,以维护正常的生产和社会秩序不受影响。所有这些,都是在和平年代对党的执政能力的考验,也是各级党政干部学会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提升执政能力的迫切要求。

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如何发挥党员的主体地位,发扬党内民主,健全集体领导和个人负责相结合的制度,建立科学的干部选拔、考核、任用、监督制度等等,也是党面临的新课题。所有这些,都要求党保持清醒的认识,居安思危,增强忧患意识,加强制度建设,提高党的建设的科学化水平。

从政修养

忧患意识是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内容,体现了中华民族自强不息的民族精神。忧患意识要求中国共产党人居安思危,以高度的危机意识、责任意识和奋进意识,引领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向前推进,完成中华民族复兴的伟大历史使命。

树立科学执政理念,强化服务意识

“执政”作为执掌政权、治理国家与社会的活动,不同的执政党有不同的执政观。不同的执政观决定了由谁执政,为谁执政,靠谁执政,怎样执政。

中国共产党人执政观的核心是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本质是立党为公、执政为民。而科学发展观的核心是以人为本。发展的目的是为了实现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加快发展是手段,以人为本是目的,关注民生是以人为本执政理念的政策体现。因此,牢固树立科学发展,就要牢固树立党的执政观,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就是贯彻落实党的执政观。脱离科学发展的执政,以人为本,关注民生就会成为一句空话。一个无力实现科学发展的政府,也根本不能实现其爱民的诺言,更不能称之为一个合格的执政者。

当前,中国共产党有着7000多万党员,这些党员分布在党和政府的各个重要岗位,分布在全社会的各个领域。可以说,党组织之中,集中了中华民族的精华,汇聚了中国社会绝大部分的精英。是当今中国最有资格最有能力的执政党。或者说,当今中国,任何一个其他党派执政,都不现实,甚至有可能引起内乱。

当然,中国共产党能够成为执政党。不仅在于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打下了天下,而且因为共产党革命与执政都有一个最高的宗旨:革命为人民,执政为人民。“立党为公、执政为民”就是共产党执政观的核心。“立党为公”的“公”是什么,就是天下,就是普天之下的老百姓。“天下为公”,就是把天下的老百姓装在心里。执政为民,即明确指出,我们党执政的目的是为了实现、维护和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要做到“立党为公,执政为民”就要按照胡锦涛提出提出"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在执政者心里,“群众利益无小事”,“凡是涉及群众的切身利益和实际困难的事,再小也要竭尽全力去办”。应该说,从“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到“领导就是服务”,从“以人为本的发展观”到“立党为公、执政为民”,我们党的三代领导集体的执政观一脉相承而又不断发展和升华。

应该说,我们党自成立以来,就始终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的。而且由于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从而使自己始终成为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队,成为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先锋队。可是,随着党的历史方位的变化和时代条件、任务的变化,“为谁执政”、“如何执好政”的问题凸显出来。在实际工作中,不少人往往把发展简单地等同于经济发展,甚至仅仅等同于GDP增长;把“发展是硬道理”简单地理解为GDP增长。许多人对“物”的重视程度远高于对“人”的重视程度。在一些党员干部那里,我们党“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被淡化了,而“官本位”意识、特权思想却非常严重。由此,一些关系到人民群众切身利益的重要问题迟迟不能解决,一些不公正的社会现象得不到及时克服,一些最基本的社会福利制度不能及时建立,以权谋私、损公害民现象屡有出现。因此,我们党一直致力于党的先进性教育,始终强调为民服务宗旨和为民执政的原则,把人民的利益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不断满足人们的多方面需求并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特别是提出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不仅很好地解决了新时期为谁执政的问题,而且对“怎样执政”的问题作出准确的回答。

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进一步深化了对执政能力的认识,对党的执政能力给出了一个科学而简明的定义,指出:“党的执政能力,就是党提出和运用正确的理论、路线、方针、政策和策略,领导制定和实施宪法和法律,采取科学的领导制度和领导方式,动员和组织人民依法管理国家和社会事务、经济和文化事业,有效治党治国治军,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本领。”提出了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指导思想、总体目标和主要任务,丰富和发展了十六大所提出的“五种基本能力”的基础上,提出了五个方面的执政能力。这五个方面的执政能力包括:驾驭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能力、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能力、建设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能力、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能力、应对国际局势和处理国际事务的能力。

树立正确的执政观,要落实在科学执政、民主执政、依法执政上。胡锦涛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三十二次集体学习时强调,坚持科学执政、民主执政、依法执政,是新的历史条件下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和先进性建设的重要内容。强调科学执政、民主执政、依法执政,反映了我们党对共产党执政规律认识的深化和对党长期执政正反两方面经验的科学总结,反映了我们党对自己所处的历史方位和所承担的历史使命的清醒认识,反映了我们党把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同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紧密结合的高度自觉。只有坚持科学执政、民主执政、依法执政,我们党才能更加有效地完成人民和时代赋予我们党的庄严使命。

从政修养

能否做到民主执政、科学执政、依法执政,是我们党的执政能力是否得到质的提升的根本标志。只有切实把坚持科学执政、民主执政、依法执政落实到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和先进性建设的实践中去,落实到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各项工作中去,不断推进党执政的科学化、民主化、法治化,更好地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夺取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的更大的胜利。

同类推荐
  • 摇晃的钟摆:欧盟—美国关系研究(谷臻小简·AI导读版)

    摇晃的钟摆:欧盟—美国关系研究(谷臻小简·AI导读版)

    如果对欧洲而言欧洲一体化是一个艰辛之旅,对美国而言其对欧洲一体化的支持也非矢志不渝。面对大西洋对岸这场深刻改变欧洲政治面貌的革命,从艾森豪威尔和肯尼迪年代的积极支持、尼克松―基辛格时期的相对冷淡,到20世纪80年代对“欧洲堡垒”的担忧,以及冷战后对“欧洲安全与防务特性”的警惕以及欧洲货币联盟的疑虑,美国在支持与反对之间摇摆不定。欧盟—美国关系在裂痕与和解之间循环往复,恰如一座“摇晃的钟摆”。
  • 中美建交:邓小平与卡特握手纪实

    中美建交:邓小平与卡特握手纪实

    1972年毛泽东和尼克松结束了中美关系史的一个时代,1979年邓小平和卡特却开始了一个新的时代。中美建交无疑是改变世界的一件大事。本书全景式地逼真再现了邓小平、卡特、“卡特的基辛格”布热津斯基以及黄镇、老布什、伍德科克等为中美建交作出的贡献和他们极富个性化的形象。如实披露了毛主席派中国“空军一号”赴美接尼克松再访华、老布什“自行车外交”、卡特严打台湾特工、邓小平访美专机强行起飞以及三K党徒刺杀邓小平等鲜为人知的秘闻真事。视野开阔,内蕴丰厚,图文并茂,读之爱不释手,是了解和研究中美关系史和新中国外交史的必读书。
  • 文化复兴:传统文化的现代价值

    文化复兴:传统文化的现代价值

    本书重点阐释了在新的历史时期,在中华文化复兴的进程中,中国传统文化应该如何传承,如何弘扬,如何重新生长,融入社会主义特色文化中,按主题分章,每章讨论中国文化的一个特质及其在新的时代环境下的作用。
  • 寒冰走苏东

    寒冰走苏东

    本书是作者在行走苏东各国时的随笔,记录了作者各地的所见所闻和所思所想,包罗了作者行走之处的风土人情,地理自然景观描述等等。这些图文并茂的文章生动地反映着真实的东欧,为读者更好地了解这一地区提供了机会,同时对于吸引更多学者投入研究中也具有深远意义。
  • 和谐社会语境下的老龄问题研究

    和谐社会语境下的老龄问题研究

    “长者先幼者后”、“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自1999年中国进入老龄社会以来,老龄问题一直受到人们的关注。老龄化成为人们耳熟能详的话语。人口老龄化意味着什么?对城乡二元体制下的中国人有何影响?国家、政府、社会在养老责任中的职责分担如何?经济发展了、社会进步了,老年人能否共享改革开放的成果?我国在建设和谐社会,养老问题作为一个重要的民生问题,如何得以解决?西方福利国家模式在中国行得通吗?如火如荼的社会工作教育如何本土化?这都是笔者郅玉玲在《和谐社会语境下的老龄问题研究》写作过程中不断思考的问题。
热门推荐
  • 流放的青春1998

    流放的青春1998

    青春可以绽放,可以放纵,可以流浪,而被流放的青春不再回归,只有记忆在生命中流下泪痕……
  • EXO之唯一的你

    EXO之唯一的你

    沐雪是法国ESMOD国际服装设计学院毕业的学生,她想像自己的哥哥一样在舞台上闪耀在舞台上发光,于是在ESMOD国际服装设计学院毕业之后便去了韩国首尔大学留学!去韩国当天他打电话要自己的哥哥来接她,不料鹿晗在半路被粉丝围堵,便发了一条信息给沐雪说自己来不了了,要他自己先去宿舍!可沐雪想到自己是个女生,自己一人去男生宿舍也不方便,就先去了酒店!!不料晚上去散步逛街的时候阴差阳错的碰见了自己的青梅竹马艺兴哥!艺兴便把她带去了宿舍!!究竟女主会和EXO中的谁在一起呢?那就来探个究竟吧
  • 家诅荆门

    家诅荆门

    一个来自偏远小镇的少女荆可,一把祖上传下来的青铜匕首,一个神秘的预言诅咒,拉开一幕幕血腥残忍扑朔迷离的剧情,究竟是天意还是人为,究竟是怨念还是恐惧,究竟是远古还是人心…一句七星降世族脉尽散的诅咒将她一步步推向血色深渊,一个个离奇的案件让真相逐渐浮出水面。这个世界上究竟有没有鬼魂,有没有怨念,那些离奇的死亡事件究竟是怨念杀人还是有人装神弄鬼浑水摸鱼?那些惨死的灵魂究竟去了哪里?那些古老的血案背后又隐藏着什么…
  • 终极小飞侠

    终极小飞侠

    《灌篮奇才》续集书,故事讲依木花凭借着惊人的实力在高中篮球界、大学篮球界、cba、nba闯出自己的天地。ps:已经有完本小说《灌篮奇才》、《音乐篮球手》,人品有保证,欢迎各位收藏。
  • 来自魔鬼中的天使

    来自魔鬼中的天使

    有人为你执着一生,你却不痛不痒,当你折的那些幸运星已然为你褪了色,当你写下的日记早已没了岁月的痕迹,当你反反复复寻求的答案,被眼泪冲散了意义。我们的那些伤害,都不过是看清彼此心里的刻印有多深。所谓的厮守就是想和你好好的。斯云野,我所有温柔,眷恋,都是对你灿若星辰的喜欢。——沐离诗(非甜宠文,也不是绝对的虐文,介意的慎入坑)
  • 米萧的宝石

    米萧的宝石

    吴文君,女,浙江海宁人,浙江省作家协会会员,上海首届作家研究生班学员,鲁迅文学院第十七届中青年作家高研班学员,作品发表在《北京文学》、《大家》、《收获》、《上海文学》、《中国作家》、《钟山》、《山花》等多家文学期刊。
  • 唯安之殇

    唯安之殇

    遇上她,他的骄傲一败涂地,他的自尊跌落谷底,她就像一杯烈酒,狠狠地灼烧过后,留下最深最疼的烙印。爱上她,是他最不经意的选择,也他最无法割舍的眷恋,最终成为他一生等待。如果有下辈子,他一定将她捧在手心,为了遮挡所有风雨,替她承受所有磨难,只求她平安快乐。一个无辜的女子遇上最残酷的命运,一个是将自己推入地狱的恶魔,一个是青梅竹马的骑郎,她的爱将何去何从?谁才是她最终的避风港?
  • 双冕

    双冕

    分别篇:浮尘扑到了眼前这个比自己高出半个脑袋的男人怀里“白衣师兄,我会想你的……”“你什么时候变得比华安还要麻烦了?”再见篇:此前水城一别已过去了半年余整,今日终是来到了你在的地方“白衣—师兄”正在陪师弟们练剑的白衣听到了声音诧然望去只见那个熟悉的少年穿着袈裟正奔跑在这被银霜包裹的练武场里朝自己这方向跑来众弟子都停下了手里的动作寻着声音直直的看去浮尘扑到了白衣的怀里,开心的像个孩童“白兄,看到我开心吗?”“你先放开我”“白兄,要一起喝点小酒吗?”“你们出家人不是不酗酒吗?”望尘篇他看向了站在自己周围的众人,此前他们还亲切的唤他师兄和师弟,现在却是看他像看仇人一般的冷酷,他笑了,左手抬剑挑断了自己的右手手筋,那疼远远不及他心里的疼万分之一他的白衣上沾的鲜血像是一朵朵盛开的彼岸花鲜红的刺眼最后,他倒在了满地的厚雪里眼前仿佛看到了那时总跟自己做对的少年,跟自己把酒言欢的少年,跟自己吹牛的少年,唤自己白兄的少年。那时的对话又萦绕在了脑海里只不过,他终是闭上了眼睛
  • 寒光逢暖阳

    寒光逢暖阳

    为你我愿抛下世界你能否再爱我一次?哪怕一次也好啊!
  • 拣女儿

    拣女儿

    当女儿第一次喊你爸爸的时候,当女儿学会走路的时候,当女儿第一次学字的时候,当女儿第一次落牙的时候。一声爸爸的幸福,走路时摔倒的眼泪,一只小手尚且握不住笔,便写着歪歪扭扭的爸爸二字的感动,落下的牙齿,为女儿珍藏好,悄悄的包起来,放到小盒子里。她还有个不好的毛病,看到漂亮阿姨就喊妈妈。≈≈≈≈≈≈≈≈≈≈≈≈≈≈≈≈≈≈≈≈≈≈≈≈≈≈≈≈≈本书滴读者群:609269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