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1994100000013

第13章 射及其他(3)

战争方式的这种变化,为弩的发展提供了大好时机。由于张发费事,弩、特别是强弩,很不便于战车兵和骑兵使用。但这个缺点对步兵来说却不大碍事。相反,因为它能够延时发射,可以分组轮番,所以特别适合于步兵野战布阵、设伏和守城作战。强弩持满,居高凭险,以逸待劳,尤足制敌。《孙膑兵法》就说,“厄则多其弩”。也就是讲,险厄的地方,要多用弩兵。《墨子》城守诸篇则多处讲到了守城用弩,如《备城门》要求城上每隔“九尺”配备“一弩、一戟、一椎、一斧、一艾”。特别值得注意的是,《荀子·议兵》所述魏国精锐步兵“武卒”的兵器装备中,射远兵器是弩而非弓。而《孙膑兵法》所论述的步兵阵形,有一种名为“劲弩趋发”,其特点是“甘战持久”,可能主要就是由弩兵组成,分组轮番,矢注不绝,能够有效地抵御敌军(无论步、车、骑)的进攻。

陕西临潼秦始皇陵兵马俑坑中气势磅礴的陶俑军阵,是典型的以步兵为主、车骑为辅的军阵模式,其步兵阵列中,可能就有按三排制编组的弩手。比如,俑坑中出土的一些“立射俑”,双脚呈丁字步(左足前、右足后),左手向下斜撑,右手屈于胸前,似为张弩(擘张弩)的姿态;另有一些“跪射俑”,手的姿势正作左手持弩臂、右手扣弩机,是非常典型的进弩待发的状态。

河南郑州汉画像砖山间伏弩图历史上用弩伏击取胜的最著名战例,当雄马陵之战。公兀前343年,魏国进攻韩国。韩国求救于齐国。次年,齐威王以田忌为将、孙膑为军师,领兵奔袭魏国的都城大梁(今开封),迫使魏军回救,以解韩国之围。魏军无奈回撤,并以太子申为上将军,庞涓为将,领兵十万迎击齐军。孙膑利用魏军向来轻视齐军和魏将求胜心切的弱点,退兵避战,并制造士气低落的假象,引诱魏军追击。庞果然中计。他丢下步兵,抛弃辎重,率领车骑,兼程倍道地追来。当齐军退到林木茂密、道路狭窄、形势险恶的马陵地区时,孙膑计算行程,判断魏军将在日落后到达这里,便在道路两旁设伏。万余兵士都将强弩张弦上箭,隐蔽等待;天黑后,魏军果然追至。齐军万弩俱发,箭如雨下。魏军死伤殆尽。庞涓愤而自刎。

八、“中国之利器”

从战国时代开始,中在农耕民族对抗北方游牧民族就要取了多种策略,如修筑长城、习练骑射,等等,既学人之长(骑射)也握手己之长(城守),目的是以攻防兼备、具有综合优势的整体战术来遏制游牧铁骑的凶悍兵锋。在这个整体战术中,大力发展装备强弩的步兵是一个重要的方面,因为步兵弩隈的密集连续射击,能够有效地遏制骑兵的冲突,如果再有城垒依凭,其威力就更大了。战国晚期赵将李牧大破匈奴,是这种整体战术的成功之例。此战,赵军有战车1300乘、骑兵1.3万人,其主力是15万步兵 ,中有“彀者”并非全部用弩,也必有相当一部分是配备弩的。于是,李牧“大纵畜牧,人民满野”,引诱匈奴来犯;“匈奴小入,佯北不胜”,诱其主力深入;而当匈奴大举入犯时,即以车、骑从两翼迂回,主力从正面出击,“大破杀匈奴十余万骑”(《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

以攻守兼备 整体战术对抗游牧铁骑,在汉代得到了淋漓尽致的发展,可以说,中原王朝之修筑长城、习练骑射、发展弩射,都以汉代为最。长城的修筑,只有明朝差可比拟,但明长城仍比汉长城短了一大截,而且明人重守轻攻,过于消极,其步、骑兵的战斗力是无法与汉朝相比的。骑兵的发展,大概只有唐朝能与汉代相比,但唐朝往往直接利用北方和西北的游牧民族组建骑兵,汉朝的骑兵则基本由北部边地郡县的农民组成,就汉族人习练骑射而言,似乎汉代的风气更盛。至于对弩射的重视,则没有一个朝代能够与汉代相提并论。

汉代步兵中的弩手,称为“材官蹶张”或“蹶张士”,为步兵之精锐。汉初丞相申屠嘉,早年为“材官蹶张”,从刘邦击项羽,升为“队率”(一队之长),后又升为都尉,由此发迹。《汉书·申屠嘉传》·唐颜师古注引如淳的话说:“材官之多力,能脚踏强弩张之,故曰蹶张。律有蹶张士。”又《汉书·高帝纪》注引应劭之言:“材官,有材力者。”汉代军中又有“强弩将军”、“蹶张司马”等职,大概都是由弩手组成的步兵兵团的指挥官。

汉代野战用弩,一般将弩手结成严整之阵,前排或左右有持格斗兵器和盾牌的兵士掩护,轮番密集射击。天汉二年(公元前99年)秋,李陵在浚稽山以5000“射士’步兵”对抗6倍于己的匈奴骑兵,就采用这种战法大量杀伤敌人。据《汉书·李广苏建传》记:“陵引士出营外为阵,前行持戟盾,后行持弓弩,令曰:‘闻鼓声而纵,闻金声而止。’虏见汉军少,直前就营;陵搏战攻之,千弩俱发,应弦而倒。虏还走上山。汉军追击,杀数千人。”

河南南阳汉画像石蹶张图汉代还将弩大量地装备长城沿线的塞垒。西北地区汉代的关塞和烽燧遗址中,屡屡出土记载武器装备情况的简牍,都属于汉军的“守御器簿”或“兵器簿”,其中最常见的武器,就是弩。由这些装备档案性质的简牍可知,汉代军中对弩的管理有比较严格的制度,登记内容大致包括:编号、弩名、弩力、射程(包括长期使用导致弩力和射程降低的情况)、损伤(无损伤则标记“完”),等等,如“官第一六石具弩一,今力四廿廿二斤,射百八十五步,完”,诸如此类。这反映了时人对弩的重视。

汉代人对弩的改进也有重大的贡献。他们在弩机的诸部件之外,加装了一个青铜机匣,时人称之为“郭”(或写作廓)。机件安装在匣内,再嵌入弩臂上的槽中。正如《释名·释兵》所说:“牙外曰郭,为牙规郭也。”这样,贯连弩机各部分的轴销(键),不仅穿在弩臂之槽的边框上,而且也穿在铜郭的孔中,因而能够承受更大的张力。

为提高瞄准的精确度,汉代人还将弩机的望山加长,上面刻出分度。河北满城西汉中山靖王刘胜墓出土的青铜弩机,望山高出郭面4.5厘米,分刻五度,每度间又刻出半度的标线,度线错金。这。种刻度方瞄准提供了一个标尺。射击时,依据与目标物之间距离的远近,选定望山刻度中的某一条标线,将它与箭矢的端头和目标三点连成直线,即可使射出的箭矢准确中的。因为飞行的箭矢受地球引力和空气阻力的影响,总是以近于抛物线的曲线前进,所以发弩时,必须将弩臂前端微抬起,使望山、箭镞和目标物在一条直线上,射出的箭矢以高于瞄准线的轨道飞行,才,能命中目标。望山刻度的出现,说明汉人对射法中这种纯粹经验的把握,已有定量的计算,并据此总结出相应的标准。宋代沈括曾见到海州出土的一件古弩机,望山上有刻度。他研究后指出: “原其意,以目注镞端,以望山之度拟之,准其高下,正用算家勾股法也。”中国算学称直角三角形的短边为“勾”,长边为“股”,那么望山是“勾”,由望山底部至镞端是“股”,两者成为勾股的关系。

西汉铜弩机,河北满城刘胜墓出土出现于东周时期的青铜弩机,至此而臻于完备,中国弩的威力,至此也达到一个高峰。汉武帝元狩二年(公元前121年),李广率军与匈奴对阵。在死伤过半、箭矢将尽的危急时刻,李广亲以当时最称强劲的大黄弩狙击匈奴将领,连续射杀数人。匈奴骑兵震慑,解围而去。

西汉文帝时,晁错上书言兵事,指出汉军与匈奴骑兵相比有五个长处,其中第二点和第三点都与弩有关:“劲弩长戟,射疏及远,则匈奴之弓费能格也;坚甲利刃,长短相杂,游弩往来,什伍俱前,则匈奴之兵费能当也。”弩因而被称为“中国之利器”。

九、中国古代的“机枪式武器”

明清时期,社会上流行一种连发弩。它由弩臂、弓、扳手和可以在弩臂上滑动的箭匣等部分组成。弩臂和箭匣都为木制,箭匣内可装十或十余二十枝短箭。箭匣的底部挖有箭槽和供弓弦来回移动的弦路。箭槽前部穿过一个短筒,即出矢口。弦路末端有卡弦韵坎缺,坎缺中装一长条形小骨片,可上下活动,是为机牙。扳手用硬木或金属制成,其上的两个轴分别贯穿于弩臂中部和箭匣尾部。平时,弓弦托住箭匣中的箭。使用时,先将扳手向前推,箭匣随之向前滑动,弓弦则沿箭匣底部的弦路向后移,到达末端,就落人坎缺内,因而被钩住,箭匣中伪最下一支箭则落于箭槽,正挡住弦路。这时将扳手向后拉,弩弓随之开张。当张到最大限度时,箭匣底面与弩臂相紧贴,机牙受挤压上升,便将弓弦从坎缺中顶出,遂将挡住弦路的那枝箭弹射出去。这个过程反复进行,则箭矢连续发射,直到匣中的箭全部射出为止。其结构简单而精巧,射速极快,据西方学者试验,大约15秒钟就能将匣中的箭全部射光。李约瑟博士因而称它为古代的“机枪式武器”,认为是一项非常完美而极富于独创性的设计。

清代连发弩示意图不过,连发弩以轻便见长 《武备志》称“懦夫闺妇皆可执”,所装弓的强度一般很有限,弹力弱,射程短,故多用于射猎鸟禽或娱乐把玩。明代宋应星所著《天工开物》中就绘有用连发弩射鸟的图画。它在实战中也有所应用。如《武备志》说,这种弩“便捷轻巧,即付骑兵,亦可持之以冲突”。由于劲力弱,需将箭镞涂上“射虎毒药”,才能致人死命。明清时人还将连发弩的箭匣做得较宽,内装两排箭,可以双矢并发;或用它发射弹丸,故又称之为“弹弩”、“连珠驽”。近人周纬所著《中国兵器史稿》记载的清末民初的弹弩,长约56厘米。

在中国民间,一直认为连发弩是诸葛亮发明的,因此而流行“诸葛弩”的习称。这种说法可能源于《三国志·蜀书·诸葛亮传》关于诸葛亮曾“损益连弩”的记载。裴松之注引《魏氏春秋》更说,诸葛亮“损益连弩,谓之元戎,以铁为矢,矢长八寸,一弩十矢俱发”。但在中国古代,“连弩”一词始见于战国晚期。“连”者,本指所发射的箭矢连接有回收的绳索,犹如弋射,而非连发的意思。因此,李约瑟博士认为,诸葛亮所损益(也即改进)的连弩,应是一次发射十枝箭矢,而不是连续发射十枝箭矢。这或许可备一说。

战国连发弩,湖北江陵秦家嘴出土无论诸葛亮所损益的连弩是否连发弩,考古新发现业已证明,早在诸葛亮之前数百年,中国已经出现了连发弩。1986年,在湖北江陵秦家嘴战国楚墓中出土了一件奇特的弩,通长27.8厘米,高17.2厘米,宽5.4厘米,由弩臂、矢匣、活动木臂、青铜弩机和木弓等部分组成,弩臂一端有弯曲的手柄,弩机装于弩臂后部,木弓装于弩臂前部,矢匣和活动木臂装于弩臂上部,矢匣内可装20枝长14.3厘米的短箭,用时前后推拉活动木臂,可将箭矢连续发射出去。其结构和原理与明清时期流行的连发弩极为接近。由此可知,连发弩的发明,应能够上溯到战国时期。这是相当令人吃惊的。但如果想到早在春秋战国之际,墨子和公输般已能造出飞上天的木鸢,也就不觉得十分奇怪了。因为我们的先人在机械领域本有杰出的才能,这在武器制造中也多有表现,像青铜弩机的创制、连发弩的发明,都是例子。以后我们还将陆续谈到多弓床弩、杠杆抛石机、拍竿等中国古代独创的军事机械。那时,我们对于我们的祖先在这个领域的出色贡献,就会有一个比较全面的了解了。

十、连弩、车弩和床弩

中原民族对弩的发展的贡献,不仅表现于创造了精妙的青铜弩机,大大改进了手持弩,而且体现于由手持弩发展出了弩砲。这是一种安装在架子上发射的大型强弩,能够发射状似标枪的巨箭,而且往往一次发射多枝箭,因弩弓极为强劲,常需多人,或用牛拉,转动绞车(即辘轳),引绳张弓。

弩砲大概出现于战国晚期。《墨子·备高临》讲到,守城可用“连弩之车”。它有“两轴三轮”,可能以车为架;以辘轳引弦;箭矢长“十尺”,矢端连系绳索,如同弋射,可用辘轳卷收。《六韬·军用》又记有“绞车连弩”,应是同性质的武器。所谓“连弩”,连意为连属,均指箭矢上系有绳,可以回收。这是中国早期弩砲的一个特点。《史记·秦始皇本纪》记载,秦始皇受方士蛊惑,误以为数次派人人海求仙不遇乃因海中大鲛鱼阻挡,于是亲至莱州之罘,用“连弩”射海中巨鱼。这种连弩,当即箭矢上系有回收绳索的弩砲,用它射猎巨鱼,与今天的捕鲸船靠发射筒发射带索标来捕杀鲸鱼的方式非常相似。又,《汉书·李广苏建传》记,李陵与匈奴作战,曾“发连弩射单于”。这肯定是远距离的狙击,因此李陵所用的连弩必是箭矢连有绳索的强弩,很可能也是弩袍。

汉魏南北朝时期,弩砲使用渐多。王充《论衡·儒增篇》中称弩砲为“车张”之弩。《后汉书·陈球传》记,陈球守零陵,“弦大木为弓,羽矛为矢,引机发之,远射干余步,多所杀伤”。这显然是大型的弩砲。《宋书·武帝纪》记载,南北朝时有一种“神弩”(或称“万钧神弩”),能够摧毁船舰,应也是弩砲。《北史·源贺传》记载,北魏成文帝时,源贺“都督三道诸军屯漠南……城置万人,给强弩十三床……弩一床给牛六头”。这里第一次把弩与“床”字联系起来,清楚说明它是安装在架子(床),上发射的。一架弩需要六头牛拉绞张弦,可以想见其强劲的程度。1960年,江苏南京秦淮河中出土一件南朝铜弩机,构造与汉代弩机无异,形体硕大,通长39厘米,宽9.2厘米,高30厘米。安装这个大弩机的弩臂,长度当在两米左右,无疑是弩砲。

唐宋时期,弩砲被广泛用于攻守城作战。唐人称弩砲为“绞车弩”或“车弩”。杜佑《通典》卷一四九说:“今有绞车弩,中七百步,攻城拔垒用之。”同书卷一六○又详细描述了其结构:在架子上安装“十二石”强弩,以轴转车(即绞车)张弦开弓,弩臂上有七条矢道,居中的矢道搁一枝巨箭,“长三尺五寸”,“粗五寸”,以铁叶为翎,左右各放三枝略小的箭矢,诸箭一发齐起,“所中城垒无不摧毁,楼橹亦颠坠”(也见李筌《太白阴经》卷四)。

《武经总要》中的一种三弓床弩图宋人通称弩砲为“床弩”或“床子弩”。其时一架弩砲往往联装两张弓或三张弓,利用多弓的合力发射箭矢,劲力胜于前代。据今人的分析研究,多弓床弩的结构非常巧妙,弓弦的张设可能利用了滑轮。北宋的《武经总要》载有多种多弓床弩,其中最为强劲的三弓床弩又称“八牛弩”,需百余人绞轴张弦,箭矢“木干铁翎”,世称“一枪三剑箭”,大概状如标枪,三片铁翎就像三把剑一样。床弩也可发射“踏橛箭”;成排成行地钉在城墙上,攻城兵士藉以攀缘而上。北宋开宝年间(公元968~公元975年),魏丕曾对床弩作了改进,射程又大为提高。《宋史·魏丕传》记:“旧床子弩射止七百步,令丕增造至千步。”宋代一步合1.536米,千步有1536米,这是古代射远武器所达到的射程最高纪录之一。

据《武经总要》记载,床弩以槌击牙发射,瞄准和击发都有专人负责。使用床弩的士兵,在宋军中是专门的一类,称为“床子弩手”。景德元年(1004年)澶渊之战,宋军在城头安设床子弩。辽军攻城。守弩兵士惊起,匆忙中击牙发弩,箭矢雷动而出,不意正中辽军阵内的主将萧挞览,登时毙命。辽人因主将殒命,无心恋战,遂与北宋议和。

同类推荐
  • 粉墨留痕:新中国节目单和入场券珍藏故事

    粉墨留痕:新中国节目单和入场券珍藏故事

    即使不看文字,只翻阅那一张张由旧至新的节目单,新中国的演出乃至文化的发展也如同电影般幕幕现前——这本书就是一部纪录片,真实、生动、有趣。收藏者,可以按图索骥,作为鉴赏参考。演艺人,可以从观演述评中听到一位懂戏的观众的心声,设计者,可以在一张张节目单和入场券上描摹出角动心灵的下一张海报,史学家,可以从故事里读出北京甚至中国的演艺微观史,我们,最普通不过的你我,可以学着像作者一样,亲近演出艺术,享受多彩人生。
  • 美术中的流光

    美术中的流光

    《美术中的流光》是“艺之趣”系列丛书的一本,图书致力于以生动有趣的方式欣赏与解读古今中外与艺术有关的一切,内容涉及绘画、雕塑、建筑、工艺美术等多个艺术领域。旨在以清浅平易的语言,精美详实的图片,通过著名作品的美学赏析、作品背后的奇妙故事、作者与时代的趣闻轶事等角度,全方位、多视角地展现深邃隽永的艺术之美。在带您巡游艺术长廊的同时,更令您深刻领略艺术的文化意蕴与历史内涵。翻开欧洲美术史,希腊神话和基督教神话两大神话系统交替出现,并驾齐驱,为历来艺术家所采用,留下了丰富的作品。这册题解式工具书,可以帮助读者研究、学习、借鉴和欣赏这类题材作品。
  • 艺术百科知识博览

    艺术百科知识博览

    艺术家通过艺术创作来表现和传达其审美感受和审美理想,欣赏者通过艺术欣赏来获得美感,并满足自己的审美需要。出于一种朴素的愿望,为了让大家对艺术有一个基础性的认识和理解,王志艳精心编撰了《艺术百科知识博览》。
  • 石雕鉴赏及收藏:中国民间收藏实用全书

    石雕鉴赏及收藏:中国民间收藏实用全书

    《中国民间收藏实用全书》所涉及的鉴赏及收藏内容包括碑贴、鼻烟壶、古代茶具、古兵器、乐器、古代瓷器、古代家具、古代酒具、古代书画、玉器、古金银器、古钱币、古青铜器、古铜镜、古砚、银币、古董、钟表、古化石、画像石画像砖、甲骨、牙角器、偶像、连环画、名石、扇页、石雕、唐三彩、陶器、陶俑、铜鼓、图书、古代瓦当、文房四宝、印章、玺印、古今邮品纸币、票券、珠宝、竹刻、木雕、漆器、紫砂等,介绍了与之相关的各种知识。图书内容翔实,通俗易懂,是广大古玩鉴赏及收藏爱好者的最佳入门书籍。
  • 世界雕塑艺术(下)

    世界雕塑艺术(下)

    人类艺术几乎与人类文明共生,历史悠久,源远流长。艺术史研究应当为希望了解和探寻艺术秘密的人们提供一些答案,应描述和展现出人类在漫长的历史中不懈的艺术追求轨迹,但是更重要的还在于把人们引向一个迷人的领域,展现人类的漫长的历史中的艺术长征历程。
热门推荐
  • 盛唐虚梦

    盛唐虚梦

    她,父母双亡,一介孤女,一脚踏进赫赫有名的严府,上有老太君的利用,下有大夫人刁难,中有严家众人的鄙视。她凭着自身的智慧,在这不见血光的腥风血雨中艰难生存,奋进,逐渐赢得众人的认可,但最后终究逃不过命运的安排......他,与她相见时,一身白衣,一把轮椅便是她对他的印象,谁又知道,这断腿少年曾经策马驰骋沙场......
  • 嘘顾队来了

    嘘顾队来了

    问:有一个刑警男朋友是什么样的体验?答:因为自己也是个刑警,反而没有那么多狗血的聚少离多,没事撒撒狗粮,秀秀恩爱,遇到可怕的案件还可以随时躲到男票胸口嘤嘤嘤,小日子过的赛神仙问:有个爱秀恩爱的同事是个什么体验?匿名回答1:说好一起单身狗,你却偷偷屠起狗匿名回答2:妈妈再也不用担心我被师父打,因为我会喊“师娘,救命!”匿名回答3:我拿你当好兄弟,你却只想泡我小青梅?!皮到飞起女刑警x荷尔蒙爆棚男队长食用须知:本文现代架空,架的很空,很空所有人名、地名、案件纯属虚构如有雷同纯属意外这只是一篇甜到齁人的推理言情文
  • 真灵现界

    真灵现界

    不知何时,这里早已没有了一丝阳光,树叶透着丝丝诡异的红色,一只只乌鸦停在树梢,除此之外,荒凉的看不到一丝生气“咚…咚…咚……”钟声响起,声音却异常地低沉,好像怕惊动谁一样你眼睛看见的不一定真实,深渊早已开始凝视你,谁?才能笑到最后?
  • 男神是个粘人精

    男神是个粘人精

    和晞晴与伍灿熹在高考后的旅行中初遇,一个是看上去温柔安静实则活泼可爱的表面乖乖女,一个是身高颜值性格才华样样具备的调皮暖男。本以为此后再无交集,谁知两人不约而同报了同一所大学,从此开始了甜中有虐的恋爱故事和平凡而多彩的大学生活。【重逢】看着篮球场上的身影,她呆呆地愣在那里,相信了缘分的想法在脑中一闪而过。“你......还记得我吗?”他抱着篮球转过身,她的确看到了那张好看到让人心动的脸,听到了那阳光而磁性的声音惊喜地喊道:“是你呀!”【虐妻一时爽】“真的对不起,她的病我也有责任,你是个好女孩,我不能在没处理干净的时候耽误你,我们还是分开吧。”她不明白为什么在遇到他以后,就再也不想遇到更好的了。【追妻火葬场】“就在昨天,我已经决定好放弃你了,我不想让自己的决定功亏一篑。”她心里隐痛。“以前是我没有处理好,你现在不答应我没关系,我会等你。”“和晞晴!他哪点好,你就这么喜欢和他在一起?”他气得发狂,却等来她一句:“与你何干?”【甜中有虐】“以后我来做饭洗衣,不能让我的小和受一点委屈。“”和晞晴,你这是悔婚!“这里有爱情,也有亲情,友情。在平凡的大学生活里,每个人都是晴空中的灿烂星辰。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重生战凰:冷面狂妃不好惹

    重生战凰:冷面狂妃不好惹

    一道赐婚圣旨,林家嫡出废材大小姐被人害死。前世被基因改造过的超级人类女博士穿越到废材大小姐身上。什么?太子要踢了她去娶自己的妹妹?很好,太子妃她还不稀罕呢。带着她的妖孽王爷,南征北战,混一个皇帝来当一当。让这世人看看,女子也可称王也可为皇!【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月江正印禅师语录

    月江正印禅师语录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不可或缺的危机意识

    不可或缺的危机意识

    在德国奔驰公司董事长埃沙德·路透的办公室里挂着一幅巨大的恐龙照片,照片下面写着这样一句警语:“在地球上消失了的,不会适应变化的庞然大物比比皆是。”英特尔公司原总裁兼首席执行官安德鲁·格洛夫有句名言叫“惧者生存”。这位世界信息产业巨子将其在位时取得的辉煌业绩归结于“惧者生存”四个字。进入商战时代以来,关于危机意识的警言不绝于耳。
  • 无上玄界

    无上玄界

    新书《史上第一大剑师》已发,欢迎各位移步观看十年冥思铸神祸,千秋困苦入情罗!一个未出笼的野心,造就一场不世传奇!玄界生玄劫,慧剑作秽剑!乱世群雄,妖魔遍地!人族困守,虽身不由已,仍向自由行!一个拥有前世灵魂的少年郎,如何在这方天地挣扎前行,解开一个个缠绕在自己身上的谜团与阴谋?这人间是一樊笼,天地也是一樊笼,且看方小舟如何笑傲这天才辈出的奇伟大玄界,继往开来,一步步踏上巅峰!(新书首发,还请各位看官多多支持)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