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1993400000010

第10章 引导孩子改正常犯的错误(5)

看到自己还没开始用的新橡皮变成了这个样子,女儿不由得发起火来。她又嚷又叫地把真真告到了老师面前,老师安慰了她几句,但她还是不肯罢休,非要同桌赔她橡皮,最后老师实在没办法,只好带着女儿去商店,想帮她重新买一块新橡皮,不巧的是,同样的橡皮已经卖完了,女儿一听到这样的话,立即大哭起来,嚷嚷着非要这种橡皮。

这个孩子很是有点儿脾气的,这点我早就深有体会。上周末我忙着打扫卫生,不小心把女儿的作业本弄到地上去了,女儿立刻暴跳如雷,跑过来不停地发火,还非要我当场去给她买一个新的作业本,否则她就一直站在那边不让我打扫卫生了。没办法,我只好打电话给正在下班路上的老公,最后还是把本子带回来之后女儿才肯善罢干休。

到现在我也有些后悔了,我知道是自己平时太惯着女儿了,以至于现在稍微有一点儿不顺着她的意,她就大发脾气。要是谁招惹到她,那更是无法脱手,她也一定不会那么好说话,非要等着对方完全满足她的要求按她所说的去做了,才肯放手。

行为会变成习惯,习惯保持太久就会演化成一种性格,而一种坏性格最后影响到的将是一个人的一生,我不想看着女儿继续沉沦在这种坏习惯中。但是,我想尽了各种办法,每次跟女儿讲道理都讲不通,以至于我们母女俩也经常吵架。有时候,我为女儿的态度感到十分伤心,但转念一想,应该还是自己的方式不对吧!

经过几天的认真思考,我好不容易才想到一个合适的方法,那便是给女儿讲一个贴切的故事。因为每晚睡觉前,给女儿讲故事那会儿是我和她最亲密的时光。

我翻到一个《脾气暴躁的国王》的故事,于是讲给了女儿听。

宝宝听故事:脾气暴躁的国王

从前,有一个国王,他的外表看上去温文尔雅,但他的脾气却是十分暴躁。

他有很多的兴趣爱好,其中有一项就是喜欢喝酒,也因为喜欢喝酒而喜欢上了收藏酒杯。

在国王的房间里,摆满了各种各样的杯子,有玻璃的,有水晶的,有玛瑙的。而国王最喜欢的那个杯子放在杯架的正中间,那是他的王后留给自己的最后一件生日礼物。王后生下小王子后不久便生病去世了,只剩下这只杯子一直陪伴着国王。

国王的年纪越来越大了,也就是说,他正在慢慢变老,越到这种时候,他越是思念自己的王后。有一天,国王又在思念王后了,他走到摆满杯子的架子前,拿起了正中间的那个杯子,盯着它发呆。突然,小王子冲了进来,因为地上太滑了,一个不小心小王子滑倒了,往前一倾,撞到了老国王的怀里。

这下可糟糕了!老国王被撞了一个趔趄,更要命的是他手中的杯子也掉到了地上,摔了个粉碎。国王大发雷霆,想都没想就下令让身边的侍卫把小王子拖出去斩了。

王宫里的仆人们全都吓呆了,哭着跪在国王面前请国王要三思,小王子还那么小啊!但是国王全部的心思都在那只已经打碎的酒杯上,丝毫没有顾及到小王子,他毅然决然地要求把小王子斩首。

就这样,小王子死了。

直到第二天早上,国王才从失去了杯子的悲痛中清醒过来,当他一直没等到小王子来给自己请安的时候,才想起昨晚的事情,“我的小王子到哪里去了?”他疯了似的抓着侍从们一个个地问,宫女们流着泪不敢说话,最后一个侍卫鼓足勇气告诉国王:“小王子昨天已经被您下令杀死了……”

这声音仿佛雷鸣一样,回荡在国王的脑海边,此时此刻,老国王感到一种追悔莫及的悲痛,他的暴躁脾气竟然使他下令杀死了自己最疼爱的儿子!现在,国王什么都没有了,王后早就不在他身边了,杯子和王子也离开了这个人世,那自己活着还有什么意思啊?这样想着,老国王一下子提不上气来,晕倒在地上。

就这样,脾气暴躁的国王被自己暴躁的脾气给气死了。

没想到,女儿听完故事后还不停地深究故事中的内容,她问我:“妈妈,国王下令杀掉他的小儿子之后真的后悔了吗?为什么会发生这么悲惨的事情呢?”

“是啊,”我回答道,“就是因为国王的脾气太暴躁了,小王子只不过打碎了一只精美的酒杯,他一气之下便下令要杀了小王子,但是等他冷静下来之后,才发现自己暴躁的行为导致他失去了自己最疼爱的孩子。所以啊,我们在做任何事情之前,都要学会控制自己的情绪,冷静下来之后再决定事情如何处理。”

“妈妈,听你讲完这个,我忽然想到以前我们老师曾经教过我的,如果我很生气地话,先数10个数字,要是数完了我还不解气,才可以把脾气发出来!”女儿轻轻地说道。

我笑了,问道:“那以后你再要发脾气会怎么样呢?”

“那我就一直默念不生气,不生气,不生气,不生气……”

看着女儿可爱的样子,我的心里轻松了一大截。看来,对于孩子乱发脾气,家长一不要慌张,二要教育引导,三要注意方式,才能有效地引导孩子走出坏脾气状态。

当孩子发脾气时,家长首先应了解孩子情绪变化的原因,尤其应了解孩子情绪变化的特殊性,在与孩子的沟通中,应注重从正面培养孩子良好的情绪,让孩子逐渐学会调节并控制自己的脾气。时间长了,孩子的坏脾气自然会变得温和了。

孝顺的接力棒

女儿今年刚满8岁,各个方面都表现得挺优秀的,只是不懂得如何孝顺大人。

上次,她姥姥过60大寿,她那5岁的小表妹竟然都知道在开饭前跟姥姥碰杯,说些让老人开心的话。而我在家已经跟女儿交代了很多遍了,关键时候她还是没有站出来表现表现,把我气得够戗。

虽说她年纪还小,我也没指望过她帮我洗洗衣服拖拖地,但平时能让我少洗点儿她的脏衣服,或是帮我保持家里的卫生也能让我感到一丝欣慰吧。可是女儿从来不会这么想,衣服总是穿不到两天就弄得到处是泥巴,家里刚拖完的地她马上又扔垃圾,一点儿都没考虑过我的辛苦。

再说说吃饭的时候吧,女儿几乎不懂长幼之分,每天吃饭都不等大人上桌便开始第一个夹菜,看到她的小表妹比她还要小1岁,却比她懂礼貌多了,我真是有种恨铁不成钢的感觉。

俗话说,教孩子要讲究细节,在她小的时候,我也是一遇到她做得不好的方面就教她该怎么做,但越长大她越不爱听,由着自己的性子来,丝毫不考虑别人的感受。

为了好好教育女儿,我翻了很多书,无意之中翻到一本故事书。这本书里专门搜集了一些提倡孝顺的故事,如谦让、听父母的话、减轻父母的负担等。

于是,等女儿闲下来的时候,我给女儿讲了这个《不听话的豆豆》的故事。

宝宝听故事:不听话的豆豆

豆豆8岁才上小学,原因很简单,豆豆的爸爸妈妈都是农民,家里很穷,一直没有钱给豆豆交学费,直到豆豆8岁的时候才攒出一点儿钱给豆豆上学用。

爸爸妈妈只有豆豆这么一个孩子,所以他们将所有的心思都放在了豆豆的身上,原本指望豆豆能够好好学习,将来考上一个好大学,然后顺利地工作,这样两个老人也就有依靠了。但是,没想到豆豆一点儿也不争气,不爱学习,每次考试成绩都很差。原来呀,豆豆平时上课根本没有认真听讲,总是偷偷地看小人书,爸爸妈妈给他的零花钱,多半被他拿去买小人书了。

为此,豆豆的老师曾经多次找到豆豆家,向他的父母反映这个情况,并且每次走的时候都提醒他们说,如果豆豆再这么不听话,就只能让豆豆退学了,因为担心豆豆影响到其他小朋友的学习。

爸爸妈妈知道这样的消息后,伤心极了。豆豆的妈妈因为长期辛苦劳作本来身体就不好,现在一生气便病倒了。

但是,豆豆依然没有什么改变,回家也不帮爸爸妈妈做点儿事,直到后来妈妈的病情严重了,豆豆才开始变得稍微听话点儿了。可是因为没钱给妈妈看病,过了不久,妈妈就去世了。豆豆的爸爸从此一蹶不振,整天只知道喝酒,也不管豆豆了。

看着家里变成这样,豆豆后悔极了,都怪自己不孝顺,不听爸爸妈妈的话,才把家里弄成这个样子。

自从妈妈离开这个世界以后,豆豆就放弃了学业,独自一人去北京打工了。

后来,豆豆逐渐长大了,长成了一个十几岁的小伙子,打工的那些年,他吃了很多苦,有一段日子他身无分文,租不起房子,只好睡在天桥下,夏天蚊子很多,豆豆也只能忍着,冬天寒风刺骨,豆豆却没有一席暖被。

有一天下大雪,豆豆蜷缩在大桥下,做了这样一个梦:妈妈又出现了,还是他小时候见过的那张面容,这时候的妈妈,捧着一碗温热的鸡汤轻声唤着豆豆的名字。豆豆在梦里笑了,可醒来的时候却发现自己流了一脸的眼泪,原来只是个梦啊,妈妈早就不在了,再也不会有人像妈妈那样疼自己了,但是这一切明白得太晚了,豆豆已经彻底地失去了自己的好妈妈!

他当时就想:如果妈妈还在这个世界上该有多好啊,我一定会努力挣钱,买好多好吃的东西来孝敬妈妈!如果时光能倒流的话,豆豆一定会变成一个孝顺的孩子。因为他现在已经懂得,母爱是这个世界上最伟大的感情。

听故事的过程中,女儿问我:“妈妈,大家都不喜欢豆豆,就是因为他不听妈妈的话,总惹妈妈生气吗?”

“是啊宝贝,”我回答道,“豆豆如果孝敬妈妈,就不会惹妈妈生气,也不会让妈妈病倒了,更不会失去妈妈对他的疼爱了,要是小孩子都像豆豆那样不听爸爸妈妈的话,那天下的父母亲该多伤心啊!”

“那么妈妈,我以前是不是也惹你生气了?”

我笑了笑,摸着女儿的头说:“没关系的,只要你以后听话,妈妈就省心了。”

“妈妈放心吧!我以后一定会好好体谅你的。”

女儿扑在我的怀里,我觉得温暖极了。

只要家长耐心地教导孩子,孩子会有改变的。现在,在不少家庭里,孩子是“小太阳”,家长变成了围着孩子转的星星、月亮,孩子只知道父母都是以自己为中心的,哪里知道作为小辈应该懂得孝顺长辈和父母呢?因此,要让孩子懂得长幼之分,懂得父母养育的辛劳,只要坚持下去,孩子自然会从心里产生对父母的尊敬和感激,逐渐就培养了孝顺的观念。与此同时,父母也应该以身作则,为孩子树立榜样模范的作用,因为孩子对待父母的态度,直接受父母对待爷爷、奶奶等长辈的影响。遇到节假日的时候,家长可以带着孩子一起回去看望老人,帮老人做一些家务,尽一份子女应尽的责任和义务,长此以往,孩子耳濡目染,也会逐渐养成尊敬长辈、孝敬父母的好习惯的。

不为犯错找借口

“圆圆,你为什么又没完成老师布置的作业呢?上次不是已经说过了吗?每天的作业要按时完成。”我一边翻看着女儿的作业本,一边很生气地质问道。

“圆圆,吃完东西的垃圾袋不要随手乱扔,要放到统一的地方,你看你都快把家里弄成一个垃圾场了!”爸爸在一边叫嚷着。

“圆圆,告诉你多少遍了,吃饭前要洗手,怎么每次从卫生间出来就直接拿筷子呢,你这样多不卫生啊!”

同类推荐
  • 就把孩子当孩子:好家长应懂的60条心里法则

    就把孩子当孩子:好家长应懂的60条心里法则

    儿童的内心世界与大人很不相同,他们的心理成长是一个持续渐进的过程,需要家长耐心地引导。但实际生活中家长往往没有耐心去了解孩子真正的想法,就给孩子贴上成人世界的标签。要帮助孩子,家长不能从人品、从思想去看待孩子的心理脆弱问题,首先必须从心理发展的角度,先去理解孩子问题背后的心理动机,帮助孩子渡过成长中的难关。
  • 怀孕做得好,宝宝智商高

    怀孕做得好,宝宝智商高

    本书参阅了国内外大量关于优生优育、生理学、营养学、教育学等方面的书籍,并借鉴了这些领域最新的研究成果后编写而成,内容包括优育、优生、优孕和优教几大方面,是一本很有参考价值和实用价值的科普书,它将帮助想要宝宝的年轻夫妻得到智商、情商均较高的可爱宝宝。
  • 怎样面对孩子早恋

    怎样面对孩子早恋

    爱,是个厚重而圣洁的话题。而对于早恋,我们无论如何也不想让孩子去尝试。每一年、每一月、每一天,我们不安观察着、揣测着,唯恐孩子不小心摘到那枚又酸又甜却又青涩的果子。没有人否认那是一段纯真、美好的感情,家长们提心的只是结果——早恋的终端——性、沉论、痛苦。每一样都令人胆战心惊。权衡能力,我们无法阻止孩子的感情,唯一能做的就是性教育。
  • 每天给孩子一个成长哲理

    每天给孩子一个成长哲理

    青春是我们人生中最美好的时光。美好的青春应该是充满活力的,应该是求知若渴的,更应该是增长见识与明了事理的。
  • 如何对待受挫折的孩子

    如何对待受挫折的孩子

    贪图享乐,偎依在母鸡翅膀下的小鸡,永远也不可能去自己觅食。追求安逸,沉醉于老鹰呵护下的小鹰也永远不能够翱翔蓝天。作为父母,为了让孩子早一天自强,早一天去拥抱世界,那么从现在开始,就大胆地放下“保护伞”,让孩子在大自然中成长,从小就体验必要的挫折,经历失败,吃到“苦头”,懂得生活的艰辛,以便有充分的思想准备和生存能力去迎接未来!
热门推荐
  • 封神来了

    封神来了

    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万物皆有魂,魂有四,一曰:天魂;二曰:地魂;三曰:命魂;四曰:武魂。天魂、地魂、命魂人人有,唯有武魂难寻求。
  • 月明不知清风白

    月明不知清风白

    云绕明月,不知风清,徐徐微风,轻轻明月。
  • 我深爱的杜先生

    我深爱的杜先生

    我起闻见识到没人的风范我忘记了追逐你的背影我起先到现在都很爱你
  • 抗挫力:快步走出人生泥淖

    抗挫力:快步走出人生泥淖

    本书采用事例和道理结合的方式从挫折产生的原因和挫折对人的影响入手,阐释了广大青少年在面对挫折和人生危机时如何通过调整心境扭转人生的技巧。
  • 魔与剑与人

    魔与剑与人

    阴阳双剑,兽族暴动,域外异人,各种灾难接踵而至,动摇着这个世界……
  • 破虚境

    破虚境

    玄元大陆,万族林立暗流涌动,纷争不息人族青年,绝世无双剑指苍穹,破虚成圣武道漫漫,与君共勉,他日若得凌云志,你我皆为画中人。
  • 想在你身边保护你

    想在你身边保护你

    苏九辞为了报仇,在势力较多的地方工作,碰巧遇见杨浩轩,随手帮了他一把,于是杨浩轩看中了她的单纯她的可爱,一场追妻之旅
  • tfboys之我们爱的女孩

    tfboys之我们爱的女孩

    本作者第一次写,写不好勿喷。哈哈,我主要写tfboys和女主的事,不报情节。
  • 杀戮迷城

    杀戮迷城

    虚拟中的现实,现实与虚拟的交界点——无尽之都。奇怪的APP,血腥的游戏——杀戮迷城。生存的挑战,人与人之间的争斗。谁是敌人,谁才是朋友?在危险的世界里,冰与火的碰撞,又会擦出怎样的火花?谁又能存活下去,成为真正的王者?
  • 躺在轮椅上的姐姐谁之过

    躺在轮椅上的姐姐谁之过

    姐姐挥着巴掌扑过去,要搧妹妹一个嘴巴子。妹妹一个侧身,结果,姐姐却扑了个空,摔倒在地……姐姐躺在了轮椅上——妹妹推着躺在轮椅上的姐姐,在阳光下,慢慢的走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