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1937800000034

第34章 下(2)

孟子说:“不同。有和国君同宗的贵戚之卿,有异姓之卿。”

宣王说:“请问贵戚之卿应该怎样?”

孟子说:“作为贵戚之卿,国君有了重大错误,就要劝谏,反复劝谏还不听,就另立国君。”

宣王一下子变了脸色。

孟子说:“大王不要奇怪。大王问我,我不敢不直话回答您。”

宣王脸色恢复了正常,然后问异姓之卿应该怎样。

孟子说:“作为异姓之臣,国君有过错,就要劝谏,反复劝谏而不听,就离开。”

孟子日:“伯夷,目不视恶色,耳不听恶声。非其君,不事;非其民,不使。治则进,乱则退。横政之所出,横民之所止,不忍居也。思与乡人处,如以朝衣朝冠坐于涂炭也。当纣之时,居北海之滨,以待天下之清也。故闻伯夷之风者,顽夫廉,懦夫有立志。伊尹日:‘何事非君,何使非民。’治亦进,乱亦进,日:‘天之生斯民也,使先知觉后知,使先觉觉后觉。予,天民之先觉者也,予将以此道觉此民也。’思天下之民匹夫匹妇有不与被尧、舜之泽者,若己推而内之沟中。其自任以天下之重也。柳下惠不羞污君,不辞小官。进不隐贤,必以其道。遗佚而不怨,阨穷而不悯。与乡人处,由由然不忍去也。‘尔为尔,我为我,虽袒裼裸裎于我侧,尔焉能浼我哉?’故闻柳下惠之风者,鄙夫宽,薄夫敦。孔子之去齐,接淅而行;去鲁,日:‘迟迟吾行也,去父母国之道也。’可以速而速,可以久而久,可以处而处,可以仕而仕,孔子也。”

孟子日:“伯夷,圣之清者也;伊尹,圣之任者也;柳下惠,圣之和者也;孔子,圣之时者也。孔子之谓集大成。集大成也者,金声而玉振之也。金声也者,始条理也;玉振之也者,终条理也。始条理者,智之事也;终条理者,圣之事也。 智,譬则巧也;圣,譬则力也。由射于百步之外也,其至,尔力也;其中,非尔力也。”

金指的是青铜所铸的镈钟,傅钟是一种形状似钟的乐器,演奏时单独悬挂(有别于编钟);玉是指玉制的磬,是一种乐器,演奏时也单独悬挂(有别于编磬)。

孟子认为当时所赞扬的圣贤,都有他们突出的长处,也有他们的局限。唯有孔子才是集大成的“圣之时者”。以射箭来打比方,唯有孔子既具备膂力(臂力),又拥有技艺,所以所作所为都合乎准则;而其他的人只是在膂力或技艺上有所特长罢了。

北宫锜问日:“周室班爵禄也,如之何?”

孟子日:“其详不可得闻也,诸侯恶其害己也,而皆去其籍:然而轲也尝闻其略也。天子一位,公一位,侯一位,伯一位,子、男同一位,凡五等也。君一位,卿一位,大夫一位,上士一位,中士一位,下士一位,凡六等。天子之制,地方千里;公侯皆方百里,伯七十里,子、男五十里,凡四等。不能五十里,不达于天子,附于诸侯,日附庸。天子之卿受地视侯。大夫受地视伯,元士受地视子、男。大国地方百里,君十卿禄,卿禄四大夫,大夫倍上士,上士倍中士,中士倍下士,下士与庶人在官者同禄,禄足以代其耕也。次国地方七十里,君十卿禄,卿禄三大夫,大夫倍上士,上士倍中士,中士倍下士。下士与庶人在官者同禄,禄足以代其耕也。小国地方五十里,君十卿禄,卿禄二大夫,大夫倍上士,上士倍中士,中士倍下士,下士与庶人在官者同禄,禄足以代其耕也。耕者之所获:一夫百亩,百亩之粪,上农夫食九人,上次食八人,中食七人。中次食六人,下食五人。庶人在官者,其禄以是为差。”

北宫绮是卫国人。

这一段叙述周代的爵位、俸禄制度。孟子当然不会泛泛而谈,因为这一套制度正是孟子理想的“王道”典范。这里所叙述的制度,与《周礼》、《礼记·王制》中所述的“周制”不尽相同,因而具有一定的考异价值。

万章问日:“敢问友。”

孟子日:“不挟长,不挟贵,不挟兄弟而友。友也者,友其德也,不可以有挟也。孟献子,百乘之家也,有友五人焉:乐正裘、牧仲,其三人,则予忘之矣。献子之与此五人者友也,无献子之家者也;此五人者,亦有献子之家,则不与之友矣。非惟百乘之家为然也,虽小国之君亦有之。费惠公日:‘吾于子思,则师之矣;吾于颜般,则友之矣;王顺、长息则事我者也。’非惟小国之君为然也,虽大国之君亦有之。晋平公于亥唐也,人云则人,坐云则坐,食云则食;虽蔬食菜羹,未尝不饱,盖不敢不饱也。然终于此而已矣。弗与共天位也,弗与治天职也,弗与食天禄也,士之尊贤者也,非王公之尊贤者也。舜尚见帝,帝馆甥于贰室,亦飨舜,迭为宾主,是天子而友匹夫也。用下敬上,谓之贵贵;用上敬下,谓之尊贤。贵贵尊贤。其义一也。”

盂献子是鲁国大夫;费惠公是战国时期费国的国君;晋平公是春秋时晋国国君,姓姬名彪;亥唐是晋国人。

这一部分说的是人际之间五种重要关系之一的朋友问题。结交朋友是为了结交道德,辅助自己的德行,这也就是尧、舜之所以成为圣贤的原因之一。

万章日:“敢问交际何心也?”

孟子日:“恭也。”

曰:“‘却之却之为不恭’。何哉?”

日:“尊者赐之,日:‘其所取之者义乎,不义乎?’而后受之。以是为不恭,故弗却也。”

日:“请无以辞却之,以心却之,曰:‘其取诸民之不义也。’而以他辞无受,不可乎?”

日:“其交也以道,其接也以礼,斯孔子受之矣。”

万章日:“今有御人于国门之外者,其交也以道,其馈也以礼。斯可受御与?”

日:“不可。《康诰》日:‘杀越人于货,闵不畏死,凡民罔不激。’是不待教而诛者也。殷受夏,周受殷,所不辞也;于今为烈,如之何其受之?”

日:“今之诸侯取之于民也,犹御也。苟善其礼际矣,斯君子受之,敢问何说也?”

曰:“子以为有王者作,将比今之诸侯而诛之乎?其教之不改而后诛之乎?夫谓非其有而取之者盗也,充类至义之尽也。孔子之仕于鲁也,鲁人猎较,孔子亦猎较。猎较犹可,而况受其赐乎?”

日:“然则孔子之仕也,非事道与?”

日:“事道也。”

“事道奚猎较也?”

曰:“孔子先簿正祭器,不以四方之食供簿正。”

日:“奚不去也?”

日:“为之兆也。兆足以行矣,而不行,而后去,是以未尝有所终三年淹也。孔子有见行可之仕,有际可之仕,有公养之仕。于季桓子,见行可之仕也;于卫灵公,际可之仕也;于卫孝公,公养之仕也。”

季桓子是鲁国的正卿;卫灵公是卫国国君,公元前534年一前493年在位;关于卫孝公,不见于史书记载,可能即卫出公辄,辄是卫灵公之孙,继灵公即位。

文中的大致观点是:人际之间的交往,应以恭敬为本;即使对于不合乎准则的行为,也不能“不教而诛”。

孟子日:“仕非为贫也,而有时乎为贫;娶妻非为养也,而有时乎为养。为贫者,辞尊居卑,辞富居贫。辞尊居卑,辞富居贫,恶乎宜乎?抱关击柝。孔子尝为委吏矣,日:‘会计当而已矣。’尝为乘田矣,日:‘牛羊茁壮长而已矣。’位卑而言高,罪也;立乎人之本朝,而道不行,耻也。”

先秦时代的儒家,排斥为了维持生计而出仕任职的,如果实在没有办法出来任职是为了糊口,也就谈不上施行大道;反过来说,如果任职主要不是为了糊口,那么“道不行”就是最大的失职。

万章日:“士之不托诸侯,何也?”

孟子日:“不敢也。诸侯失国,而后托于诸侯,礼也;士之托于诸侯,非礼也。”

万章日:“君馈之粟,则受之乎?”

日:“受之。”

“受之何义也?”

日:“君之于氓也,固周之。”

日:“周之则受,赐之则不受,何也?”

日:“不敢也。”

日:“敢问其不敢何也?”

日:“抱关击柝者,皆有常职以食于上,无常职而赐于上者,以为不恭也。”

日:“君馈之,则受之,不识可常继乎?”

日:“缪公之于子思也,亟问,亟馈鼎肉。子思不悦。于卒也,摽使者出诸大门之外,北面稽首再拜而不受,日:‘今而后知君之犬马畜伋。’盖自是台无馈也。悦贤不能举,又不能养也。可谓悦贤乎?”

日:“敢问国君欲养君子,如何斯可谓养矣?”

日:“以君命将之,再拜稽首而受。其后廪人继粟,庖人继肉,不以君命将之。子思以为鼎肉使己仆仆尔亟拜也,非养君子之道也。尧之于舜也,使其子九男事之,二女女焉,百官、牛羊、仓廪备,以养舜于畎亩之中,后举而加诸上位,故曰王公之尊贤者也。”

孟子认为尊敬贤者,最关键的是要施行贤者的主张,优厚的待遇只是这样做的表现;否则,待遇即使优厚,也与蓄养狗马一样。

万章日:“敢问不见诸侯,何义也?”

孟子日:“在国日市井之臣,在野日草莽之臣,皆谓庶人。庶人不传质为臣,不敢见于诸侯,礼也。”

万章日:“庶人,召之役,则往役;君欲见之,召之,则不往见之,何也?”

日:“往役,义也;往见,不义也。且君之欲见之也,何为也哉?”

日:“为其多闻也,为其贤也。”

日:“为其多闻也,则天子不召师,而况诸侯乎?为其贤也,则吾未闻欲见贤而召之也。缪公亟见于子思,日:‘古千乘之国以友士,何如?’子思不悦,日:‘古之人有言日,事之云乎,岂日友之云乎?’子思之不悦也,岂不日‘以位,则子,君也,我,臣也;何敢与君友也?以德,则子事我者也,奚可以与我友?’千乘之君求与之友而不可得也,而况可召与?齐景公田,招虞人以旌,不至,将杀之。志士不忘在沟壑,勇士不忘丧其元。孔子奚取焉?取非其招不往也。”

日:“敢问招虞人何以?”

日:“以皮冠。庶人以旃,士以旃,大夫以旌。以大夫之招招虞人,虞人死不敢往;以士之招招庶人,庶人岂敢往哉?

况乎以不贤人之招招贤人乎?欲见贤人而不以其道,犹欲其人而闭之门也。夫义,路也;礼,门也。惟君子能由是路,出入是门也。《诗》云:‘周道如底,其直如矢;君子所履,小人所视。’”

万章日:“孔子,君命召,不俟驾而行。然则孔子非与?”

日:“孔子当仕有官职,而以其官召之也。”

文中引诗出自《诗经·雅·大东》。

孟子认为君主对于士人必须待之以礼,因为君主尊奉贤者为师,所以就不应该像对待仆役那样对贤者颐指气使。

孟子谓万章曰:“一乡之善士斯友一乡之善士,一国之善士斯友一国之善士。天下之善士斯友天下之善士。以友天下之善士为未足,又尚论古之人。颂其诗,读其书,不知其人,可乎?是以论其世也。是尚友也。”

孟子所谓与古人结交,实际就是学习古人优秀的东西为已所用。他提出的“知人论世”的主张。也就是把具体的人放到当时的社会环境中去观察、理解,这一点成为后世文史批评很重要的方法。

齐宣王问卿。孟子日:“王何卿之问也?”

王日:“卿不同乎?”

日:“不同。有贵戚之卿,有异姓之卿。”

王日:“请问贵戚之卿。”

日:“君有大过则谏,反复之而不听,则易位。”

王勃然变乎色。

日:“王勿异也。王问臣,臣不敢不以正对。”

王色定,然后问异姓之卿。

日:“君有过则谏,反复之而不听,则去。”

这一部分是说,同样是君主的大臣,由于亲疏关系不同,他们的职责也各有不同。王室宗族之卿,因为与国君有亲缘关系,不能离去,国君的祖先也是他们的祖先,所以尤其不能坐视政权覆亡,故而若国君不听劝谏,不得已之下只能更立新君。

“位卑未敢忘忧国”,这是宋代大诗人陆游的名句。忧固然是忧,但如果高谈阔论,指点江山,评议朝纲政纪,那可就要小心谨慎了。因此,在这一篇中孟子有“位卑而言高,罪也”的看法。尤其是在****专制的时代,更是如此,所以有“莫谈国事”的警告。

另一方面,如果当官者不是“为贫而仕”,不是为了拿工资混饭吃,而是为了实现自己的政治抱负,因而做了高官,“立乎人之本朝”,就应该关心国家大事,发表自己的政见,尽到自己的一份责任。不然的话,“道不行”,就是耻辱。这就是《中庸》所说“素位而行”的意思,担任什么角色就做什么样的事,说什么样的话,尽什么样的力。即便圣人如孔子,不也是管账就说管账,。放牧就说放牧吗?既然如此,我们有什么多余的话可说呢?

在此文中,孟子还论述了交朋友的范围问题。乡里人和乡里人交朋友,国中人和国中人交朋友,更广泛的范围,则和天下的人交朋友,也就是朋友遍天下了。如果朋友遍天下还嫌不足,那就只有上溯历史,与古人交朋友了。当然,也只有神交而已。这种神交,就是诵他们的诗,读他们的书。为了要正确理解他们的诗和他们的书,就应当了解写诗著书的人,而了解写诗著书的人,又离不开研究他们所处的社会时代,这就是所谓“知人论世”的问题了。

实际上。孟子这段话对后世真正发生影响的,正是“知人论世”的主张。它与“以意逆志”一样,成为传统文学批评的重要方法,也奠定了孟子在中国史学批评史上的重要地位。直到今天,无论现代主义以来的新兴文学批评方式方法已走得有多远,多新奇,但在我们的中小学课堂上,大学讲台上,以及占主导地位的文学批评实践中,依然使用着的,还是“知人论世”和“以意逆志”的方式方法。所谓“时代背景分析”、“作者介绍”、“中心思想”、“主题”等等,这些人们耳熟能详的概念,无一不是“知人论世”或“以意逆志”的产物。由此足以看出孟子对于中国文史批评的深远影响。

同类推荐
  • 细说中国服饰

    细说中国服饰

    本书是一部集知识性、科学性与实用性于一体的理想读本。内容丰富,服饰文化小辞典以密集的信息对正文进行补充和延伸;图文契合,用丰富精美的图片,深入再现中华服饰文化的灿烂辉煌;每章标题、导读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正文主旨,同时使读者以一种轻松便捷的方式快速形成信息体系。本书应用“细说”理念,通过编写体例、图片和艺术设计等多种要素的有机结合,从发展历史、制作工艺、艺术特色、等级制度、文化内涵等多种角度,全面地,深层次地解析中国服饰,让读者在提高阅读效率的同时,获得更多的审美享受、想象空间和人文熏陶。
  • 在狮身人面像的脚下

    在狮身人面像的脚下

    屹立千年的文明古迹,隐藏着怎样的历史奥秘?流淌万年的文明河流,述说着怎样的智慧心语?林丹环编著的这本书精选的文章,有的追忆文明古迹,有的针砭社会时弊,有的思索文明走向,让您跨越东西方文化,纵横寰宇,俯仰天地,从整体视角品悟“文明与文化”这部大书。
  • 三天读懂中国文化

    三天读懂中国文化

    这既是一本介绍中国传统文化的知识宝典,又是休闲生活中不可或缺的实用指南;这既是提高文化修养的必备手册,又是汲取古今圣贤智慧的知识源泉!
  • 历代状元(下)

    历代状元(下)

    中华民族是世界上最古老的民族,中华文明是世界上最悠久的文明之一。中国有文字记载的历史近5000年之久,从公元前841年开始,有文献可考的编年史从未间断,至今已近3024年,这在人类历史的长河中是绝无仅有的。世界四大文明古国中,只有中国的历史始终传承有序,从未中断。中国人的文化是崇尚和平的文化,奉行中庸的理想人格。在多种文化相汇时,善于融合,不偏颇、不怨尤,尚调和、主平衡,使中华民族不断发展壮大。中国文化如百川之海,浩淼无垠。
  • 少林圣地:嵩山(文化之美)

    少林圣地:嵩山(文化之美)

    “嵩高惟岳,峻极于天”。地处中原,峻峰林立的少林胜地嵩山,素有“汴洛两京、畿内名山”之称。地质学上称之为世界上罕见的“五代同堂”,即五个时期的地质现象在嵩山表露齐全。嵩山不仅经历了地球40亿年来演变的轨迹,也见证了中华民族各朝各代的兴衰。它集山岳文化、民俗文化乃至域外文化于一身,也是儒、释、道三教合一体现最为完美之地。本书带你一起领略嵩山山峰之秀美,历史之厚重。
热门推荐
  • 六月千帆过

    六月千帆过

    “千千,快走”……“千千…”“我恨你…”那怕是假的我也一样。“对不起…”…“跟我回去吧…”这一次不管怎样我始终如一。“娘~”…“千千不怕,千千会一直好好的…”———“千儿”。看到他的那一瞬间,她含着眼泪看向他,她笑了……他笑了……“我始终如一,那怕是六月千帆过尽,我依旧如初。”
  • 傻女仆黏上多金少爷

    傻女仆黏上多金少爷

    罗家的两位少爷:大少爷罗冉俊,房地产的地头蛇,继承了罗氏地产后致力于房地产开发,二少爷罗凯轩,股市小旋风,以其独特的眼光和果敢的判断力在股市刮起了一股非凡的罗氏狂潮!这样优秀的两个男子,偏偏还是单身!怎么不让天下女子趋之若鹜!尤其是这次招聘的,可是女仆啊!女仆代表什么,贴身的伺候,无限的温柔……--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乔医生的小心肝被团宠了

    乔医生的小心肝被团宠了

    (实力宠妻)名医圣手乔深,心外科第一刀,只要是他主刀的手术,从无败绩。在商界,他是乔家唯一选定的继承人,只要是他接手的案子,无一败例。可只有南明冉让他十分头疼,患得患失,拿捏不准……全世界都知道他喜欢南明冉,只有南明冉迟钝,反应不过来。某天,乔医生送玫瑰花给南明冉。私下问助理,“花她收了吗?”助理:“收是收了,不过南小姐拿去泡澡了,还说玫瑰花没有沐浴乳方便。”“……”乔医生送巧克力给南明冉。私下问助理,“这次她什么反应?”助理:“南小姐说巧克力吃了容易发胖,拿去换成了方便面。”“……”乔医生怕南明冉还不明白他的意思,就请她看浪漫电影,想直接表明心意。结果南明冉选了鬼片,硬生生把浪漫的气氛搞成了恐怖现场。“……”某日,助理来报,白氏集团的总裁白洛霆送了南小姐一件礼服。柏家的小少爷送了南小姐一双鞋子。宫家的继承人宫年爵今日请南小姐吃完饭。当红顶流肖无言送了南小姐一套手办,南小姐都收了。乔医生火烧眉毛,心急如焚,他们这是要跟我抢人的节奏,瞬间他化身癞皮狗拉着南明冉就往民政局跑~本文:女主顶尖的整形医生+男主心外科第一刀,男强女强,一起虐狗一起嗨!
  • 雅堂文集

    雅堂文集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一剑生机

    一剑生机

    任世道凶险,我只一剑平之!任天道飘渺,我只寻那一线生机!我辈剑仙风流,自当一剑在手!胸中有沟壑,一剑破万千!
  • 素问经注节解

    素问经注节解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赘婿丹尊

    赘婿丹尊

    赘婿有什么所谓,他有大把的丹药。皇帝岳丈想要长生不老,给他一颗长生不老仙药!
  • 少年闻

    少年闻

    让我们跟主角一起去领略这个世界吧!实在写不出什么简介了。
  • 执掌人书

    执掌人书

    执掌人书——生死簿,你命由我,不由天。阴间显,地府立,我为冥界主宰。
  • 呆萌小师妹尊上又追来了

    呆萌小师妹尊上又追来了

    南晋国云鹤庄德高望重的苏老爷子有两个出名的孙女,苏陌,苏北辞,苏陌江湖人称苏陌陌擅长毒医,一把银针治百病,医白骨,又玩的一手好毒,杀人在无形中。人美心善,在江湖混的风生水起,万花从中过,片叶不沾身,可谁知不知道为什么被一个尊主大人给追上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