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1937800000018

第18章 滕公文上(1)

本篇内容主要包括孟子指导滕文公行“仁政”,以及与墨家学派人物的论辩两部分。其中有“孟子道性善,言必称尧、舜”,“上行下效”,“劳心者治人,劳力者治于人”等重要思想。孟子主张“仁者无敌”,因此在那个王道衰微、霸道盛行的时代,仍然高扬王道的大旗,到处奔走,宣传以德治国,施行仁政。这样看来的确有些迂腐,不切实际。但不能否认,“王道”、“仁政”更合乎人性,更符合人类普遍的理想。尤其是在人类经过两次世界大战的巨大灾难之后,方识孟子“威天下不以兵戈之利”的论断,才是常读常新的至理名言。

滕文公做太子时,有一次到楚国去,路过宋国时会见了孟子。孟子给他讲人性天生善良的道理,句句都要提到尧、舜。

太子从楚国返回,又来见孟子。孟子说:“太子怀疑我的话吗?道理就这么一个罢了。成睨对齐景公说:‘那个人,是个大丈夫;我这人,也是个大丈夫,我怕他什么呢?’颜渊说:‘舜是什么样的人?我是什么样的人?但是有作为的人也能像他这样。’公明仪说:‘文王,是我的老师:说这话的周公难道会欺骗我吗?’现在滕国的土地。截长补短,将近五十里见方,仍然可以治理成一个好国家。《尚书》上说:‘如果药力不能使病人头晕目眩,那种病是不曾痊愈的。’”

滕定公去世,太子对然友说:“以前孟子曾经同我在宋国交谈过,我心里始终没有忘记。现在不幸遇到了这么大变故,我想让你去请教一下孟子,然后再治办丧事。”

然友到邹国去请教孟子。

孟子说:“这不是很好吗!父母的丧事,本来就是应该尽到自己的心意去办的事。曾子说过:‘父母在世,以礼侍奉;死了,以礼安葬,以礼祭祀,可以说是孝子。’诸侯的丧礼,我没有学过;虽然这样,我曾听说过。三年的服丧期,穿缝边的粗麻布丧服,喝粥,从天子到百姓,夏、商、周三代都是这样。”

然友回国作了汇报,太子决定实行三年的丧礼。宗室百官都不愿意,说:“我们的宗主国鲁国的前代君主,没有谁实行过这种丧礼,我们的前代君主也没有谁实行过,到了你身上却要违反传统,那不行。况且有记载说:‘丧礼、祭礼要遵从先祖的规矩。’又说:‘我们的做法都是有所继承的。”’

太子对然友说:“过去我不曾讲求学问,喜欢骑马驰骋,比试剑法。现在宗室百官都不满意我,担心我不能竭尽孝道办好丧事,请您替我再向孟子请教。”

然友再次到邹国请教孟子。

孟子说:“是的,这是不能求助于别人的。孔子说:‘国君死了,太子把政事托付给冢宰处理,喝粥,面色暗黑。走到孝子的位置上就哀哭,这样,大小官员没有敢不哀伤的,因为太子给他们带了头。’在上位的人爱好什么,下面的人必定对此更加爱好。‘君子的道德,好比是风;老百姓的道德,好比是草。风吹到草上,草必定倒伏。’这件事就在于太子了。”

然友返国后作了汇报。

太子说:“对,这的确在于我自己。”

于是太子五个月都住在丧庐里,没有发布过政令诫示。百官和同族的人都赞同,认为太子知礼。到了安葬那天,各地的人都来观看葬礼。

太子面容悲戚,哭声哀伤,使吊丧的人非常满意。

滕文公问怎样治理国家。

孟子说:“治理百姓的事是不能松劲的。《诗经》上说:‘白天去割茅草,晚上把绳搓好;赶紧上房修屋,就要播种百谷。’老百姓中形成这样一条准则,有固定产业的人会有稳定不变的思想,没有固定产业的就不会有稳定不变的思想。如果没有稳定不变的思想,那么违礼犯法、为非作歹的事,没有不去干的了。等到他们陷入犯罪的泥坑,然后便用刑罚处置他们,这就像是布下罗网陷害百姓。哪有仁人做了君主却干陷害百姓的事的呢?所以贤明的君主必定要恭敬、节俭,以礼对待臣下,向百姓征收赋税有一定的制度。阳虎曾说:‘要发财就顾不上仁爱,要仁爱就不能发财。’夏朝每五十亩地,赋税采用‘贡’法;商朝每七十亩地,赋税采用‘助’法;周朝每一百亩地,赋税采用‘彻’法。其实税率都是十分抽一。‘彻’是‘通’的意思,‘助’是‘借’的意思。龙子说:‘管理土地的税法,没有比助法更好的,没有比贡法更差的。’贡法是比较若干年的收成,取平均数作为常数,按常数收税。丰年,粮食多得狼藉满地,多征些粮不算暴虐,相对说来贡法却征收得少;荒年,即使把落在田里的粮食扫起来凑数,也不够交税的,而贡法却非要足数征收。国君作为百姓的父母,却使百姓一年到头劳累不堪,结果还不能养活父母,还得靠借贷来补足赋税,使得老人孩子四处流亡,死在沟壑,这样的国君哪能算是百姓的父母呢?做官的世代享受俸禄,滕国本来就实行了,何不再实行助法,使百姓也得到好处呢?《诗经》上说:‘雨下到我们的公田里,于是也下到我们的私田里。’只有助法才有公田。由此看来,就是周朝也实行助法。要设立庠、序、学、校来教导百姓。‘庠’是教养的意思;‘校’是教导的意思;‘序’是习射的意思。地方学校,夏代称‘校’,商代称‘序’,周代称‘庠’;‘学’是中央的学校。三代共用这个名称。这些学校都是用来教人懂得伦理关系的。在上位的人明白了伦理关系,百姓在下自然就会相亲相爱。您要这么做了,如果有圣王出现,必然会来效法的,这样就成了圣王的老师了。《诗经》上说:‘歧周虽是古老的诸侯国,却新接受了天命。’这是讲的文王。您努力实行吧,也以此来更新您的国家。”

滕文公派毕战来问井田的问题。

孟子说:“您的国君打算施行仁政,选派你到我这里来,你一定要努力啊!行仁政,一定要从划分、确定田界开始。田界不正,井田的面积就不均,作为俸禄的田租收入就不公平,因此暴君污吏必定要搞乱田地的界限。田界划分正确了,那么分配井田,制定俸禄标准,就可轻而易举地办妥了。滕国虽然土地狭小,但也要有人做君子,也要有人做农夫。没有做官的君子,就没有人来治理农夫;没有农夫,就没有人来供养君子。请考虑在农村实行九分抽一的助法,在都市实行交纳十分抽一的赋税。卿以下的官吏一定要有可供祭祀费用的五十亩田,对家中未成年的男子,另给二十五亩。百姓丧葬迁居都不离乡。乡里土地在同一井田的各家,出入相互结伴,守卫防盗相互帮助,有病相互照顾。那么百姓之间就亲近和睦。一里见方的土地定为一方井田,每一井田九百亩地,中间一块是公田。八家都有一百亩私田,首先共同耕作公田:公田农事完毕,才敢忙私田上盼农活,这就是使君子和农夫有所区别的办法。这是井田制的大概情况;至于如何改进完善,那就在于你的国君和你本人了。”

有一个奉行神农氏学说的人叫许行,从楚国来到滕国,登门谒见滕文公,说:“我这个远方来的人,听说您施行仁政,愿能得到一处住所,做您的百姓。”

文公给了他一处住所。

他的门徒有几十个人,都穿粗麻布衣,靠编草鞋织席子为生。

陈良的弟子陈相和他的弟弟陈辛,背着农具从宋国来到滕国。对滕文公说:“听说您施行圣人的政治,这样,您也就是圣人了,我愿做圣人的百姓。”

陈相见到许行后大为高兴,就完全抛弃了自己原来所学的东西。改向许行学习。

陈相见到了孟子,转述许行的话说:“滕文公倒确实是贤明的君主;虽然如此,他还不懂得贤君治国的道理。贤君与人民一起耕作养活自己,一面烧火做饭,一面治理天下。现在,滕国有堆满粮食钱财的仓库,这是侵害百姓来供养自己,哪能称得上贤明呢?”

孟子问:“许子一定是自己种了粮食才吃饭的吗?”

陈相说:“是的。”

孟子问:“许子一定是自己织了布才穿衣的吗?”

答道:“不是,许子穿粗麻编织的衣服。”

孟子问:“许子戴帽子吗?”

答道:“戴的。”

孟子问:“戴什么样的帽子?”

答道:“戴生丝织的帽子。”

孟子问:“自己织的吗?”

答道:“不,用粮食换来的。”

孟子问:“许子为什么不自己织呢?”

答道:“会妨碍农活。”

孟子又问:“许子用锅、甑烧饭,用铁农具耕田吗?”

答道:“是的。”

孟子问:“自己造的吗?”

答道:“不是,用粮食换来的。”

孟子说:“农夫拿粮食交换生活、生产所需的器具,不算是侵害陶工冶匠:陶工冶匠也拿他们的器具交换粮食,难道就是侵害了农夫利益了吗?再说,许子为什么不自己制陶冶铁,停止交换,样样东西都从自家屋里取来用?为什么要忙忙碌碌同各种工匠交换呢?为什么许子这样不怕麻烦呢?”

陈相答道:“各种工匠的活计本来就不可能边耕作边干的。”

孟子说:“既然是这样的道理,那么治理天下的事偏能边耕作边干吗?有官吏们的事,有小民们的事。再说一个人身上所需的用品要靠各种工匠来替他制备,如果一定要自己制作而后使用,这是导致天下的人疲于奔走。所以说:有些人动用心思,有些人动用体力。动用心思的人治理别人。动用体力的人被人治理;被人治理的人养活别人,治理人的人靠别人养活。这是天下通行的道理。在尧的时代,天下还不太平,洪水横流,到处泛滥,草木遍地丛生,禽兽大量繁殖,庄稼没有收成,禽兽威逼人类,印满兽蹄鸟迹的道路遍布中原各地。尧为此独自忧虑,提拔舜来全面治理。舜派益掌管用火,益在山冈沼泽燃起大火,烧掉草木,禽兽逃窜躲藏。大禹疏通九条河道,治理济水、漯水,将它们导流入海;开通汝水、汉水,疏浚淮水、泗水,将它们导入长江。这样,中原百姓才能耕种收获吃上饭。在那时候,大禹八年在外,多次经过自己家的门口都没有进去,即使想亲自耕种,能办到吗?后稷教人民各种农事,种植五谷;五谷成熟了,人民才能养育。人类生活的通则是:吃饱、穿暖、安居而没有教育,便同禽兽差不多。圣人又忧虑这件事,任命契担任司徒,把伦理道理教给人民。父子讲亲爱,君臣讲礼义,夫妇讲内外之别,长幼讲尊卑次序,朋友讲真诚守信。放勋说:‘慰劳他们,纠正他们,帮助他们,使他们自得其所,随后赈济他们,给他们恩惠。’圣人为人民操心到这般程度,还有空闲耕作吗?尧把得不到舜当作自己的忧虑。舜把得不到禹、皋陶当作自己的忧虑。把耕种不好百亩田地当作自己忧虑的,是农夫。把财物分给人叫惠,教人行善叫忠,为天下物色贤才叫仁。因此,把天下让给别人是容易的,为天下物色到贤才是困难的。孔子说:‘尧作为君主真是伟大啊!只有天是伟大的,只有尧能效法天。尧的功德浩荡无边啊!人民简直无法用言语来形容。舜真是个好君主,多么崇高啊!拥有天下却不一一参与政事。’尧、舜治理天下,难道是无所用心的吗?只是不用在耕作上罢了。我只听说过用中原的文明去改变蛮夷的,没听说过被蛮夷改变的。陈良出生于楚国,爱好周公、孔子的学说,到北边的中原地区来学习,北方的学者没有人超过他,他真称得上是杰出人物了。你们兄弟拜他为师几十年。老师一死就背叛了他。从前,孔子逝世,弟子们服丧三年后,收拾行李将要各自回去,走进子贡住处行礼告别,相对痛哭,泣不成声。这才回去。子贡又回到墓地,在祭场上搭了间房子,独居三年,然后才回家。后来的某一天,子夏、子张、子游认为有若像孔子,要用侍奉孔子的礼节侍奉有若,硬要曾子同意。曾子说:‘不行!老师的人品如同被江汉之水洗涤过,盛夏的太阳曝晒过一般,洁白明亮得无人可以比得上!’现在,那个话语难听得像伯劳鸟叫似的南方蛮子,攻击先王之道,你却背叛自己的老师去向他学习,这跟曾子相差太远了。我听说‘鸟雀从幽暗的山谷飞出来迁到高树上’的,没听说从高树迁下来飞进幽暗山谷的。《诗经·鲁颂》上说:‘征讨戎狄,惩罚荆舒。’周公尚且要征讨楚国人。你却还向楚国人学习,也真是越变越坏了。”

陈相说:“如果依照许子的学说实行,那么市场上物价就不会有两样,国中就没有弄虚作假的;哪怕叫小孩上市场买东西,也不会有人欺骗他。布和绸长短相同,价钱就一样;麻线丝绵轻重相同,价钱就一样;各种粮食多少相同,价钱就一样;鞋子大小相同,价钱就一样。”

孟子说:“物品千差万别,这是客观情形。它们的价值有的相差一倍、五倍,有的相差十倍、百倍,有的相差千倍、万倍。你把它们放在一起等同看待,这是扰乱天下罢了。做工粗糙的鞋与做工精细的鞋同一个价钱,人们难道还肯做做工好的鞋吗?依从了许子的主张。便会使大家一个跟着一个地干虚假欺骗的勾当,哪还能治理好国家?”

墨家学派的夷之通过徐辟求见孟子。孟子说:“我本来愿意接见,可是现在我还病着,等病好了,我将去见他,夷子不必来。”

过了些日子,夷之又来求见孟子。孟子说:“我现在可以接见他了。不过,说话不直截了当,道理就显现不出来,我直截了当地说吧。我听说夷子是墨家学者,墨家办理丧事是以薄葬作为原则的。夷子想用它来改变天下的习俗,岂不是认为不薄葬就不值得称道吗?然而夷子却厚葬自己的父母。那是用他自己所鄙薄的方式来对待双亲了。”

徐辟把孟子的话告诉了夷子。

同类推荐
  • 中华国学经典(对联楹联)

    中华国学经典(对联楹联)

    本丛书只是选取其中部分内容分门别类进行介绍。我们约请的作者,都是各个领域的专业研究者,每一篇简短的文字背后其实都有多年的积累,他们努力使这些文字深入浅出而严谨准确。无论您是什么学历,无论您是什么年龄,无论您从事的是什么职业,只要您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爱好者,您都可以从本书中获得您想要的。
  • 传统中国研究集刊.第12、13合辑(谷臻小简·AI导读版)

    传统中国研究集刊.第12、13合辑(谷臻小简·AI导读版)

    《传统中国研究集刊》由上海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编纂,是一本有较高学术质量的不定期学术集刊。目前已出十一辑,在学术界获得良好的口碑。此次为其第十二、十三合辑。收录近期国内外众多学者研究中国古代政治、经济、社会、风俗礼仪等多方面的论文,见解深刻,颇有新意。“传统中国”的概念,似乎可以从纵、横两方面来理解:就时间即“纵”而言,始自上古三代,历经汉唐宋元,降及是有清诸朝,均在其规范之内;就专业领域即“横”而言,则政治、经济、军事、外交、思想、文化、风俗、宗教等等,全都包罗其中。
  • 中国人的特性

    中国人的特性

    《中国人的特性》是明恩溥最著名的代表,1890年,明恩溥积累在中国传教二十多年的见闻和观察,以“中国人的特性”为主题,在上海的英文版报纸《华北每日新闻》发表,轰动一时;在纽约由弗莱明出版公司结集出版,又被抢购一空。如果说马可·波罗曾向西方人描绘了一个神话般存在的东方国度,那么《中国人的特性》则试图刻画中国人的性格特征。
  • 阿坝州年鉴

    阿坝州年鉴

    发展是我们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阿坝州巳经连续四年保持了两位数增长,生产总值一年上一个十亿元台阶,今年预计将达到63亿元。基础设施、能源保障、资源开发、环境条件等得到了切实加强和极大改善。当前,阿坝发展巳经进入提速,增效的新时期,面临着加快发展的极好机遇。纵向比较,阿坝发展很快;横向比较,阿坝与其他地方的差距还在扩大。对阿坝来讲,提高党的执政能力,首先是要提高,党领导发展的能力,特别是要不断提高驾驭社会主义市场济的能力。推进阿坝民,族经济发展,必须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和落实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科学发展观,按照“五个统筹、五个坚持”的要求,更快更好地推进改革开放和全国藏区第一州建设。
  • 中国世界部落文化

    中国世界部落文化

    本书首次全面系统的介绍了世界各地部落的历史起源,发展走向,及其生活状况,人文风俗,语言文化,礼仪庆典等。书中信息涵盖全面,内容考证翔实,且文字清新自然,人文气息浓郁,既是从事文化研究的专家和学者研究世界各地部落的重要参考书,也是广大读者了解其文化风情与生活习俗的最佳读物和旅游时的指导手册。
热门推荐
  • 绝世小狐仙

    绝世小狐仙

    狐法现,青丘乱。她是青丘国九尾狐族的公主,本应无忧无虑,高高在上。那夜,为夺狐法,太古诸族的联合围剿,族人的叛乱,让她失去一切,亦离别了生活过的家园。尘缘到,道尘缘。她是一个无依无靠的人类孤儿,于天地而生,在大旱中被救起。于是,命运的转盘再次被转动。她开始学道、炼丹、御兽,为的是铮铮誓言。天呐!垃圾武魂?不能修炼?试看别人眼中的废材如何逆天改命,成就不世之仙。一句话介绍:她本是凤凰,当她浴火重生的时候,她将化茧成蝶,发出无限光芒。PS:本文一对一,男女主都是超人强,身心干净,欢迎入坑!
  • 阿房

    阿房

    战国末年,失语孤儿被燕国刺客训练营千越山救下,培养成为一名擅于施毒的女刺客,取名阿房。与大师兄荆轲相恋,却因奸人挑拨而成为叛国罪人,阿房不得不远离燕国,进入秦宫……面对嬴政的关怀,阿房该如何选择?而那著名的荆轲刺秦,却又早已注定了结局……
  • 极品三国系统

    极品三国系统

    极品三国系统,号称宇宙最强系统。凭借着逆天的运气,第一次召唤,浩飞就召唤出来了典韦,虽然浩飞不怎么喜欢读历史,但莫名的感觉好厉害。
  • 冥以生

    冥以生

    冥生,生来与鬼魅同行,不死不灭,从古代活到现代,不被天道所容,在与天道对持之后偶然发现另一个世界的接口,毅然离开了这个她伴随了千年的世界,去了另一个异世。
  • 指尖青春落寞成殇

    指尖青春落寞成殇

    人生在世,总是聚少离多,生离死别,一曲离歌,何以解脱?落寞的青春里,谁陪着走过风风雨雨?青涩的爱情,埋藏在心间,指尖的离殇,伴着眼泪搁浅在时间的海滩上!平凡的生活里,因爱而美.
  • 葵花宝典助我成仙

    葵花宝典助我成仙

    “少年郎,这有部《葵花宝典》,你修炼么?”“不,太监才练。”“你不就是太监么?”“老子是天阉,能恢复的!”“天阉更适合修炼这无上神功,自宫虽行但有先天缺陷。”“有什么好处?”“能让你飞天遁地,无所不能。”“不练。”“能让你长生不老,羽化飞仙。”“不练。”“能让你克制天阉,重振雄风。”“师傅在上,请受徒儿一拜!”
  • 帝,新生

    帝,新生

    他本是一名脑残高中生,可他真正的身份却是至高无上,可惜的是他所走的一切几乎都是被预定好的,但是在巧合之下自己却是越走越偏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缘长相忆

    缘长相忆

    当时远,年少好轻狂。一笑红尘终不悟,剑魄枪胆报思量
  • 一不小心在女团

    一不小心在女团

    林清河,名牌大学毕业的正经高材生,怎么也没想到会沦落到给一帮小女孩洗衣做饭、打扫卫生的境地。于是,我们的主角没羞没躁的幸福生活也就开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