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1872300000022

第22章

注释

①文章:文学,在此指灵明之心。②残篇断简:残缺之书籍。欧阳修论删正谶纬札子:“残篇断简,出于壁中。”在此指物欲杂念。③封锢:闭塞的意思。④鼓吹:晋书:“孙绰绝重张衡左思赋,每云三都二京,五经之鼓吹也。”唐书:“杜甫奏赋三篇,且言臣之述作,虽不足鼓吹六经,至沉抑顿挫,随时敏给,扬雄枚皋,可企及也。”⑤妖歌艳舞:妖歌,怪诞的歌声;艳舞,华丽的舞蹈。⑥淹没:埋没的意思。⑦外物:即身外之物。⑧本来:即原来、原来的本性。⑨受用:周礼:“颁其贿于受用之府。”注:“谓受藏货贿以给用也。”引申为享受之意;朱子语录:“不曾经历许多,事过便去,看易也,卒未得他受用。”

译文

人生里面有一部真正的文章可看,却被一些残篇断简所封闭了;人生里面有一部真正的乐章可听,却被那些妖歌艳舞所埋没了。研求学问的人,必须扫除外物的引诱,直接找回本来的面目,才能真正受用不尽。

解读

人都有灵明的智慧,原都能分别是非善恶,但当面对外物以后,却身不由己地随波逐流。这一来,一方面蒙蔽了灵明的智慧,一方面陷在人生的苦海,于是又回头想在书本上找回自己。人有时竟是这么矛盾,竟是这么令人费解。

中和为福偏激为灾

原文

躁性①者火炽②,遇物则焚③;寡恩④者冰清⑤,逢物必杀⑥;凝滞固执⑦者,如死水腐木⑧,生机⑨已绝。俱难建功业而延福祉⑩。

注释

①躁性:躁急的性情。②炽:旺盛。③焚:烧的意思。④寡恩:少恩。⑤冰清:如冰之清冷。⑥杀:害也。⑦凝滞固执:凝滞,停留不通;固执,顽固不化。⑧死水腐木:不流动的水;朽化的枯木。⑨生机:生活的机能。⑩福祉:就是福利。

译文

性情急躁的人,有如烈火一般,遇到物品就会焚烧;缺少人情的人,有如寒冰一般,遇到物品就会残害;不能变通的人,有如死水朽木一般,没有生活的机能。这些人都难以建立功业,造福人群。

解读

就像各人面目不同,任何人都有不同性格,旁人无法去要求别人一定要有怎样的个性。不过,再怎么不同,也不能和他人格格不入。急躁、缺少人情、不知变通,这些性格都不是一般人所能够接受;不能被一般人所接受,还能进一步谈做人做事吗?

杀气寒薄和气福厚

原文

天地之气①,暖则生②,寒则杀③。故性气清冷④者,受享亦凉薄⑤。惟和气热心⑥之人,其福亦厚,其泽⑦也长。

注释

①气:节气。②生:当动词用,繁殖的意思。③杀:当动词用,蚀也。④清冷:寂静没有生气。⑤凉薄:就是淡薄。⑥热心:有血性而且富于同情心。⑦泽:禄曰泽。

译文

天地间四时的节气,和煦就繁殖万物,寒冷就消蚀万物的生机。所以,一位没有生气的人,即使能得到福分也是淡薄的。只有和气热诚的人,他的福分才多,他的禄位才长久。

解读

在我们生长的空间里,随时都有不少足以启发人性的事物,只是我们往往只看表面,不愿深入领会而已。自然界的植物,当春风送暖的时节,无不欣欣以向荣,一片繁衍滋荣的景象;而当秋风吹起,黄叶纷纷的时节,草木零落,到处一片萧飒景象。这种“暖则生、寒别杀”的道理,在人身上也是一样。如果一个人心中没有和气,缺乏热诚,成天一副冰冷面孔,那么,在现实环境中能被谁容得下?

宁静淡泊观心之道

原文

静中念虑澄彻①,见心之真体②;闲中气象从容③,识心之真机④;淡中意趣冲夷⑤,得心之真味⑥。观心之证道⑦,无如此三者。

注释

①澄彻:即澄澈,清明的意思。王献之镜湖帖:“镜湖澄澈,清流泻注。”②真体:本体。③气象从容:气象,气概;从容,舒缓貌。史记留侯世家:“良尝闲从容步游下邳圯上。”④真机:指灵明之心。机,指灵慧。⑤冲夷:谦冲和乐。⑥真味:本味。⑦证道:参证之道。

译文

安静的时候,思虑清明,可以看到心的本体;悠闲的时候,气概舒缓,可以看到心的本性;平淡的时候,意趣谦和,可以领会到心的本味。反省参证的道理,没有比这三种方法更好的。

解读

人如要有真实的人生,必须先有宁静淡泊的胸襟。在物质文明发达的今天,人们竞相追求享受,每天汲汲于物欲,人与人之间的利害冲突愈来愈为尖锐,这使得人生价值每况愈下,人心愈趋于卑靡,而物质已反客为主,大有统治人类之势。人类如欲免于物质的奴役,本真如欲免于物欲的埋葬,那么,就要返璞归真,有淡泊宁静的胸襟。

舍己毋处疑施恩勿望报

原文

舍己毋处其疑①,处其疑,即所舍之志多愧矣;施人②毋责其报,责其报,并③所施之心俱非④矣。

注释

①毋处其疑:是说不要存有犹豫不定的心。处,留也;疑,犹豫不定。②施人:帮助人;惠曰施。③并:两相平比。④俱非:全都是伪的。俱,都、同;非,伪也。

译文

要牺牲自己不能存有犹豫不决的念头,存有犹疑不决的念头,就是所想牺牲的念头都蒙上羞愧了;想帮助人就不能要求对方回报,要求对方回报,连想要帮助人的一颗心都是假的了。

解读

见义要能勇为,并且要有不冀回报之心。我曾经听过友人某君一段遭遇,他在公车上看见一位老年人伛偻地站在他身旁,立刻想到应该起身让坐,却因怕旁人的注目而不敢。其实人有以道德自任的责任与义务,何必犹疑不下?而行道既为人的责任与义务,又怎能想要受者感激甚至图报?

能彻见心性则天下平稳

原文

此心常看得圆满①,天下自无缺陷之世界②;此心常放得宽平③,天下自无险侧之人情④。

注释

①圆满:完满、毫无缺陷。②世界:在此概指大地及大地上之万象言,只有空间义而无时间义。③宽平:宽大安宁。宽,大而有容貌;平,作安宁解。④险侧之人情:人们邪恶不正的情欲。险,邪恶;侧,不正。人情,人的情欲。礼记礼运:“何谓人情?喜、怒、哀、惧、爱、恶、欲,七者弗学而能。”

译文

这颗心常把万物看得完美,天下自然就没有缺陷的世界;这颗心常把万事放得宽平,天下自然没有邪恶不正的情欲。

解读

要存赤子之心,不能偏执利害之见。人如能以无邪之心去看大千世界,则花可喜,草可爱,映于眼前的必是一片美景;如用利害之心去看任何事物,则心中必多不平之气,一有不平之气则邪恶之念不知不觉而生,社会自然从此扰攘不已,人生也就不得安宁。

自然造化之妙智巧所不能及

原文

鱼网之设,鸿则罹其中;螳螂之贪,雀又乘其后。机①里藏机,变②外生变,智巧③何足恃④哉。注释①机:巧诈。②变:变化。③智巧:计谋、才能。④恃:依赖。诗小雅:“无父何怙?无母何恃?”

译文

为捕鱼所设的网,竟有鸿雁落在里面;螳螂的贪婪捕蝉,还有麻雀跟在后面。巧诈中灭着巧诈,变化以外还会再生变化,计谋才能哪里能够依赖呢!

解读

天机不可测?天机非不可测!螳螂一念之贪,只想捕得眼前知了饱食,当然忘了防范可能发生的危险。渔人设网捕鱼,鸿雁贪网中之鱼易得且多,自然陷于网中而不自知。这些不难使人体悟生存之道不在急,而在于能存好生之德,这就是天机。

文华不如简素读今不如述古

原文

交市人①不如友山翁②,谒朱门③不如亲白屋④;听街谈巷语⑤,不如闻樵歌牧咏⑥;谈今人失德过举⑦,不如述⑧古人嘉言懿行⑨。

注释

①市人:城市中人,即商人。新序:“鲁有沉犹氏者;但饮半饱之,以欺市人。”②山翁:指隐居山野的老人。③朱门:豪富之家也。晋书麦允传:“允金城人,与游氏世为豪族,西周为之语曰:‘麦与游,牛羊不数头,南开朱门,北望青楼。’”④白屋:汉书:“士或起白屋而致三公。”注:“白屋者,白盖之屋,以茅覆之,贱人所居。”⑤街谈巷语:即街谈巷议,亦作街谈巷说。谓街巷中之谈议也。文选张街西京赋:“街谈巷议,弹射臧否。”⑥樵歌牧咏:樵夫牧童的歌唱。⑦失德过举:不守理法和行为错误。⑧述:传也。⑨嘉言懿行:嘉言,善言也;懿行,善行也。

译文

结交城市中的商人,不如和隐居山野的老人做朋友,攀结富贵人家,不如亲近平常人家;听街巷中的议论,不如闻樵夫牧童的歌唱;谈论现代人不守理法的过失,不如传达古人的善言善行。

解读

名利场中的人,大多以利害关系互相来往,讲究的是现实利益。隐士和一般人,但求生活安定,与人相处多无计算之心,交名利场中之人,当然不如亲近隐士、一般人家。街谈巷语,多是非之句,当然不如听樵歌牧咏来得赏心悦目。谈论他人是非,一样是是非中人,随时可能惹祸上身,而古人的善言善行,足以励志,足以取法,趋祸当然不如修德。

心虚意净明心见性

原文

心虚则性现①,不息心②而求见性,如拨波觅月③;意净则心清④,不了意⑤而求明心,如索镜增尘⑥。

注释

①现:显、显现。②息心:停止思虑。心,指思虑。③拨波觅月:即水中捞月,喻虚无缥缈,求而不得。④清:澄澈。⑤不了意:意念不能看破。⑥索镜增尘:在满布灰尘的镜前照自己的颜面。

译文

心中没有杂念就会使本性显现,不停止杂念而要使本性显现,就有如水中捞月。意念纯洁就会使内心澄澈,意念不看破而要使内心澄澈,就有如索镜增尘。

解读

稻穗在成熟时,就垂下了头,到了盈满时垂得愈低,而结的果实也更多。人常怀虚心必能精进,有了小成就必须不骄不亢,虚怀若谷,才可能求得更大的成就。“心虚意净、明心见性”,这一成就人生事业的本源,若要具备并不困难,因为心之所以为心,操诸各人之中。

宁为小人所毁勿为君子所容

原文

宁为小人所忌毁,毋为小人所媚悦①;宁为君子所责备,毋为君子所包容②。

注释

①媚悦:逢迎接近的意思。悦,喜好。②包容:包含容纳,在此则作宽恕、容忍解释。

译文

宁愿被小人猜忌毁谤,也不能被小人逢迎接近;宁愿被君子批评责备,也不要被君子宽恕容忍。

解读

这是老生常谈的道理,但越是老生常谈越是切身,也越为人忽视。不知小人口蜜腹剑,但视君子忠言逆耳;这大概就是所谓的“人性弱点”吧?“不纳他人之忠言者,易于误事,不得称为智者。”这又是一句老生常谈的话,不知有几个人真正放在心上?

好利者害显而浅好名者害隐而深

原文

好利者,逸出①于道义之外,其害显而浅;好名者,窜入②于道义之中,其害隐而深。

注释

①逸出:超出。②窜入:潜入。窜,匿、隐匿的意思。左传定公四年:“天诱其衷,致罚于楚,而君又窜之。”

译文

好利的人,行为是站在道义之外,他的祸害虽明显却是不深;好名的人,行为是隐匿在道德之中,他的祸害虽不明显却很深远。

解读

人一旦不能扫除物欲,若只专事牟利中也还罢了,千万不可去做名利中罪人。为什么?道理很简单:名利,人之所欲也,人如果不能循正道积财富,而必须出以投机取巧,则应者上钩,情形只是一个愿打,一个愿挨。至于为名而不由正道,可就大大不同了;试想一个人要成名,是不是要造成大多数人的好感?而以伪善的面孔出现在众人面前,在取得相当地位后,面具一旦拆穿,大家心里将是什么感想?道德价值观念能不大受动摇,社会风气能不有虚伪之忧吗?

喜忧安危勿介于心

原文

毋忧拂意①,毋喜快心②,毋恃久安③,毋惮初难④。

注释

①拂意:违戾心意。②快心:称心。孟子梁惠王:“然后快于心与。”③久安:长久的安定。④初难:起步的困难。

译文

不要忧虑遭遇的不如意,不要欢喜事情的快于心。不要自恃环境的长久安定,不要耽心事情的起步困难。

解读

“不以物喜,不以己悲”,这八个字可在此作为最简洁的说明。一位意志坚强、理智清明的人,绝不会因为一时的环境、遭遇而有得失之心。顺利,表示本身还有更上一层楼的责任;不如意,人生谁能免?只有再接再厉;有长久的安定,乃是得天独厚,何恃之有?岂可因此腐蚀心志;万事起头难,谁一开始就能轻易得手?能深入一层去想,喜、忧、安、危,也就不会介于心中,人生一定幸福圆满。

躁性偾事和平徼福

原文

性躁心粗者①,一事无成;心和气平者②,百福③自集。

注释

①性躁心粗者:性情躁急心思不密的人。心意曰性;思曰心;陋劣曰粗。②心和气平:心念温和神态平静的人。人之精神发扬于外者谓之气。③百福:指一切吉祥的事。

译文

性情躁急心思不密的人,到头来必将是一事无成;心念温和神态平静的人,最后一切吉祥的事自然会降到身上。

解读

“定而后能静,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虑而后能得”,这个道理可说人尽皆知。然而一般人往往在遇事时,不能冷静当头,必欲“引刀成一快”而后已,结果使得事情到头来反而更糟。人就是这么容易明知故犯,如此不断自导“复使后人哀后人的事。若要消除这种矛盾,掌握契机,这些圣贤的哲理是否仅只是几个表面的文字,大概还是在于各人如何记住它吧。

冷静观人理智处世

原文

冷①眼观人,冷耳听语,冷情当感②,冷心思理③。

注释

①冷:冷酷的。②当感:主掌念头。当,作主解。左传裹公二年:“郑伯睔卒,于是子罕当国。”③思理:思考事理。

译文

要以冷静的眼光观察人的行为,要以冷静的耳朵细听人的话语。要以冷静的情感来主掌自己的念头,要以冷静的心思去思考任何事理。

解读

人在发生利害关系的时候,往往会以不诚之心,做出损人利己,甚至伤天害理的事来。可是做人的道理又告诉我们不能随便存着怀疑的心,而且处处怀疑他人,对自己来说也是一大精神压力。于是,冷静观人、理智处世就成了最好的保护自己、待人做事的方法。如果能做到凡事冷静理智,多方面观察,不为感情左右。在未完全明白对方之前,不轻易抛去一片心,那么,一定可以避免任何外来的伤害及不测的横祸。

读书读到乐处观物观入化境

原文

善读书者,要读到手舞足蹈处,方不落筌蹄①;善观物者,要观到心融神洽②时,方不泥迹象③。

注释

①不落筌蹄:意思是说不要落在表面上学习。筌蹄,即荃蹄;筌,取鱼具;蹄,捕兔器;筌蹄,所以取鱼兔,而究非鱼兔,言说所以诠真理,而究非真理。故读书不应只记文字;更应探求理义。②心融神洽:指人与物融合,达到物我一体的境界。③不泥迹象:不拘泥在表面的形迹现象。

译文

善于读书的人,要读到手舞足蹈的地方,才不会只学表面的文字;善于观察事物的人,要观察到心融神洽的时候,才不会拘泥在表面的迹象里。

解读

书本保存了人类过去、现在的智慧结晶,告诉人们今后的方向,读书的目的就在学以致用,不能融会贯通,谈不上服务社会。任何事物都有其生成的道理,只看到表面的迹象,哪里能够了解人情、懂得进退应对?

上智下愚可与论学中才之人难与下手

原文

至人①何思何虑,愚人不识不知②,可与论学亦可与建功。惟中才的人,多一番③思虑知识,便多一番臆度④猜疑,事事难于下手⑤。

注释

①至人:有至德的人。庄子天下:“不离于真,谓之至人。”②不识不知:没有见识,没有智慧。知,智慧。③一番:犹言一次。岁时广记:“江南自初春至初夏,五日一番风侯,谓之花信风。”④臆度:以私意推测。苏轼诗:“书生苦信书,世事仍臆度。”臆,以私意,通“意”。⑤下手:着手。传灯录:“慧藏对马祖曰:‘若教某甲自射,直无下手处。’”

译文

道德高超的人,没有任何忧虑,愚昧的人没有见识没有智慧,这两种人可以和他一起谈论学问,一起建立事业。只有天资中等的人,增加一分思虑、知识,就增加一分臆度、猜疑,什么事都很难和他合作。

解读

此意似乎从《论语·阳货篇》上,孔子“惟上智与下愚不移”这句话转变来的。绝顶聪明和绝顶呆笨的人,知性从小到老,总不会改变,但此等人千万人中不过才一二人,其余的都是中才;而中才的人,随时都会随着环境改变其知性;习于善则善,习于恶则恶。我们既然大都是中才之人,大家都很容易变,可见处世是多么不容易啊。

守口须密防意须严

原文

口乃心之门①,守口不密,泄尽真机②;意乃心之足③,防意不严,走尽邪蹊④。

同类推荐
  • 读懂人生:青少年版

    读懂人生:青少年版

    本书是青少年通俗读物,用平凡的语言,讲述人生的智慧,表达人生的真情。读懂人生是一种境界,这种境界是一种脚踏实地的平实,它丰富而不肤浅,它恬淡而不聒噪,它理性而不盲从……读懂人生是一种成熟,这种成熟是浮华后的淡定,是洞察世事后的超然达观,更是禅悟后的至简至真……在成长的过程中,磕磕绊绊总是难免的。受一次挫折,对生活的理解就加深一层;失败一次,对人生的感悟就增加一级。一次次磨难把我们锻炼得日益成熟。
  • 感悟生活

    感悟生活

    涂抹种种油彩,简单的生活变得异常复杂;越冠冕堂皇和理直气壮,生命的本真离得越远,越陌生;抬眉处,是一个个错失,一次次遗憾……躲进世界最黯淡的角落,就能掩藏同样黯淡的自己。隔着厚厚心门,却想倾听别人的心跳。究竟什么是真正的生活,究竟如何才能接近生命的本相?不过是血肉之躯,却想超负荷承载。实则不堪一击。是生活错待了自己,还是自己错待了人生?竟然成为连自己都讨厌的人,是表演的需要,还是生活的需要?我们问过天,问过地,能不能在夜阑人静的时刻,再一次问问自己?
  • 一生要交的10种朋友,一生要防的10种人

    一生要交的10种朋友,一生要防的10种人

    在本书上篇中,详细介绍了人生必交的10种朋友对人生的意义,为大家找到这些朋友提供了众多的方法,并提出了一些与每种朋友交往时应该注意的事项。下篇则为诸多需防之人详细刻画了面貌,揭露他们的一系列“罪证”与伎俩,同时,也从诸多史实、寓言和故事中汲取真经,告诉你前辈们或别人防范和对付他们的方法、技巧。另外,本书以精美的语句结合生动具体的事例,增强内容的可读性和趣味性。通过阅读本书,可以使读者加深对处理朋友关系的方法的了解,而且能从中找到适合自己的交际方法,并总结出自己的交际经验,找到属于自己的朋友,避开对自己不利的小人。
  • 经营一生的关系

    经营一生的关系

    关系是一个古老而常新的话题。马克思说,“人的本质是社会关系的总和。”然而,在现实生活中,终归只有少数人是幸运者,大多数人仅仅成为牺牲品。许多人由于不会认识和把握关系,最终成为生活的弱者。面对全球一体化浪潮,地球变成一个村庄。我们关系越来越紧密,我们竞争越来越大。本书充分研究国内外关系经营的精彩案例,根据自己多年人生的心得,进行短小精悍的评点,力图给广大读者带来事业上的启发和思索。但愿每一位朋友能够遇到关系,不错过关系,真正做到心想事成,这是我最大的快乐,也是最衷心的期盼。
  • 马克·扎克伯格成功法则

    马克·扎克伯格成功法则

    一本全方位解密Facebook商业秘密及马克·扎克伯格成功幕后的书:这个大二辍学的80后,曾经的“社交障碍者”很早便意识到心理学知识与互联网技术的结合能爆发出无穷的力量,因而创造了基于人类沟通需求的社交网站。激情澎湃的创业精神,智慧传奇的融资经历,大胆开放的用人策略,深度挖掘的赢利模式,最终成就了这个聚合世界的社交网络帝国。从一无所有到亿万富豪,仅仅只用了8年时间?这到底是疯狂,还是必然?
热门推荐
  • 半月残

    半月残

    一曲笛音,万万年的承诺,万万年的守候,却没等到他。一支独舞,倾了他的心魂,许下娶她诺言,却再次错过。九天神女为他转世,第七界九皇凡尘恋她,这一次,是否还会错过?两情若是久长时,又岂在朝朝暮暮。残缺的半月,终是要圆的。
  • 绝宠纨绔妃

    绝宠纨绔妃

    “此路是我开,此树是我栽,要想从此过,留下买路财。”某女玩味一笑,打劫?老子就是土匪的祖宗。敢打劫小爷,不知死活。却没想到土匪一下倒戈,喊她老大。“老大,不知哪来的男子自称是你的压寨夫人。”“嗯,也罢,让他进来吧,既然他说是就是吧。”
  • 漫威世界的近战法师

    漫威世界的近战法师

    带着三流网游的游戏账号,穿越到危险的漫威世界。李维斯这辈子最不后悔的一件事,就是在自己穿越之前,把所有的属性点全部加在了近战面板上面。古一:“你真的是法师?”李维斯:“是的。”古一:“那你为什么把法杖当成木棍来战斗?”李维斯:“每个法师都有近战的心,我的愿望是有一天,可以拎着法杖打爆某个变异紫薯精。”古一:“???”这是一个贪财(划重点)、吝啬、黑心、面瘫的法师。在漫威混日子的故事。
  • TFboys我们的相遇

    TFboys我们的相遇

    本文偏虐,喜欢的同学投我票票,不喜欢的同学在QQ上告诉我,QQ号在下面的文中会告诉大家。谢谢
  • 千年枕上蝶

    千年枕上蝶

    修真路漫漫,灵气也艰难!天地间的灵气已经越来越稀薄,为了成全修真大业,众人纷纷投入抢灵气的职业当中。而作为仙门头头的四大世家,也发现了问题的严重性。在五年一次的青云盛会上,灵珠的秘密被抖搂出来,掀起了一阵“抢灵潮”!(即把别人的灵力抢到自己身上……)而白如月跟陆正则作为未来世家的继承人,无奈之下只得同其他的仙二代们踏上寻找凶手,维护秩序的正义之路。谁知这条路有毒,走一下,一个仙二代疯了。再走一下,一个仙二代叛变了。接着走一下,一个仙二代废了。最后走一下,看破红尘了……总之这就是一群仙二代们被现实PiaPia打脸,不断认识世界,怀疑人生的修真史……
  • 我家老板竟然来自未来

    我家老板竟然来自未来

    在世界的尽头有一间这样的小店,它的厨师是厨师届首屈一指家族的天才,它的服务生是才华横溢的歌手,它的帮厨是IT界的名字之星。哦,还有,它还有一个来自未来的老板。
  • 田园好风光:贤妻良母难为

    田园好风光:贤妻良母难为

    莫黛本以为自己盲掉的双目这辈子都不会再次发挥它们的功用了,但老天似乎有意给她一次重见光明的机会,在她28岁生日的当晚安排她穿了,她该感谢老天的。运用前世不多的经验智慧,再偶尔使用一下坑爹的异能,坚忍低调做人,不卑不亢行事,踏踏实实种田过日子,勤勤恳恳赚钱养好家。看着孩子们渐渐圆润起来的小身体,看着家人愈来愈舒展的眉眼,她从心底升起一种满足感。她希望日子会如此顺遂地过下去,但理想是美好的,现实却是狗血的。她忽略了老天一直以来偏爱的“小言情”,从穿越后的那一刻她就努力摒弃掉的感情问题,渐渐显露出来。本文纯属虚构,请勿模仿。
  • 沉思录活学活用

    沉思录活学活用

    死亡是生命的另一面,就像一枚硬币的另一面。除非你接受死亡,否则你将保持的只是一半生命的意义,你将保持偏颇。当你同时也接受死亡,你才会变得平衡,这时候你才掌握了生命的完整意义,一切都被接受了——白天和晚上,夏天和冬天,光和黑暗,全部都被接受。当两者都被接受,当生命两极都被接受,你才能获得平衡和镇静。生命是很美的,而死亡也跟生命一样美;生命有它本身的祝福,死亡也应该得到祝福。
  • 阮皇后

    阮皇后

    这一看不打紧,却被一个肤色白净,规规矩矩的女子吸引了目光。母后大抵在考察他们的能力,让这些世家女子们泡茶。日头攀升,庭院里有些晒,一些女子便开始有了一些细微的小动作。齐武帝坐在高处,自然看的更为清楚。剩下的没有多余动作的,便不过剩下了五六个人。但观察的距离够远,齐武帝陆寅也看不清这些仕女面目,却唯有那坐在庭院正中,跪于案前,着湖蓝曲裾,梳垂鬟分肖髻的少女,身形挺立,鹅颈秀美,不徐不缓的洗杯,且将茶具一一摆好,凿茶饼,煮水,洗茶,煮茶,出汤,最后将茶杯满好。而后才收了动作,静静的等待着嬷嬷的查验。陆寅爱茶,经常到慈微太后那里磨着她煮茶,因而于茶艺上是不是真的熟练,除了慈微,想必没人比他更清楚。今为官之人以女儿为持,听闻慈微太后选后,莫不争相送女。当真是百家相争,而坐在庭院里的这十几数,也是经过了容貌才华等评定的佼佼者。——本文主写帝后,主要皇帝视角,帝后定情小日常,轻松向,篇幅不长。
  • 超凡传奇

    超凡传奇

    公元1970年,许多科学家联合发表超凡理论:1.生物的神经系统足够发达时,可控制细胞生命活动。例如有些生物可让细胞凋亡、复制、分化,从而改变自身形态。他们就是神话传说中所谓的神。2.生物的神经系统更加发达时,可激发能量场。能量子在能量场中受能量力而移动,特定排列形成微观粒子,进而产生物理化学效应。这就是神话传说中所谓的法术。3.能量子会产生能量场,所以物质周围便有能量场。能量子在地球能量场作用下,有极小概率直接形成智能生命。他们就是神话传说中所谓的天道在人间显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