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1863700000015

第15章 且挺且韧久战之道(3)

《淮南子》云:“众之所助,虽弱必强;众之所去,虽大必亡。”人心的向背,民众的支持与离异,关系到部队的生死存亡,这个道理曾国藩显然明白,所以他再三嘱咐所属各部,以爱民为术。他说:“爱民为治兵第一要义。须日日三令五申,视为生命根本之事,毋视为要结粉饰之文。”

正是为了获取民心,咸丰八年(1858),曾国藩在江西建昌军营中写了通俗晓畅的《爱民歌》。

曾国藩写作《爱民歌》不完全是一种策略,他也是有感而发。他说:“我近年从事军务,每驻扎一处,我就走遍城镇与乡村。看到的没有不毁坏的房屋,没有不砍伐的树木,没有不遭破败的富户,没有不受欺压的穷民。大概被贼寇损害的占十分之七八,被官兵毁坏的占下分之二三。令人触目伤心,我在私下喟然长叹:行军危害百姓竟到了如此地步啊!所以每次委任将校,我总是告诫他们,一定要把禁止骚扰百姓放在第一位。”这大概是促使他写作《爱民歌》的心理原因。

有了《爱民歌》并不一定万事大吉了,老百姓看惯了官样文章,装潢粉饰,自然也就不以为然,他们更看重实际行动。曾国藩也想,区区一纸文告,怎么能马上得到百姓的欢心呢?他建议部下深入到百姓中去,亲自训导,将自己的真情实意完全表达出来,这样百姓才会心悦诚服。尤其是在审判诉讼后当堂告诫,这样才会足以感人。见效最快的就是勤听诉讼,为百姓伸冤鸣屈,打抱不平。

尽管有了《爱民歌》,但骚扰百姓的事还是屡屡发生。在泾县就出现了抢人掳物的事件,虽然为首的被砍头示众,但老湘营的统管却一味开脱自己的责任。曾国藩写信给以了严厉的斥责:

你们说这种事与你们营无关,未免太自信了。一般说来,管辖既多,一定有耳目难以周详的时候,也一定有号令不执行的地方。我治军多年,时刻警告士兵严禁骚扰百姓,每次遇到有人告我的部下骚扰百姓的案件,都不敢护短拒绝别人的控告,不敢相信我的士兵都是善良的,也不敢怀疑控告的人都是诬陷。而你们对于这类案件,事前既没有防范,事后又袒护部下,坚决拒绝别人的控告,那么你的士兵从此就会更加肆无忌惮,官民从此就更不敢对军队说实话,想使他们不仇恨军队怎么可能呢?

想当初你们驻扎在泾县时施行了发粥搭棚的惠政,泾县百姓没有不歌颂的,每当我想到这里就欣慰不已。在这营规初坏,声名锐减之际,如果能严于自治,切实整顿营规,保全往日声名,那百姓自有公道,他们也会化怨恨为赞美的。不然的话,以爱民始,以扰民终,先后判若两人,这不是我委任你们的拳拳之心。望你们对这番话严肃对待,认真体会。

加强军事训练和思想政治教育。曾国藩非常重视新募兵勇的训练,明确规定各项训练标准,虽酷暑时节亦不肯少懈,以致被指责为“虐士”。他认为“新募之勇全在立营时认真训练。训有二,训打仗之法,训作人之道。训打仗则专尚严明,须令临阵之际,兵勇畏主将之法令甚于畏贼之枪子;训作人之道则全要心诚,如父母教子,有殷殷望其成立之意,庶人人易于感动”。

曾国藩对士兵和下级军官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要方式是队前讲话,“每逢三、八操演,集诸勇而教之,反复开说至于百语”,“虽不敢云点顽石之头,亦诚欲苦口滴杜鹃之血。”其对高中级军官进行培养教育的主要方式是个别谈话和书信、批札。他在一封奏折中颇为自豪地宣称:“臣昔于诸将来谒,无不立时接见,谆谆训诲,上劝忠勤以报国,下诫骚扰以保民,别后则寄书告诫,颇有师弟督课之象。其于银米子药搬运远近,亦必计算时日,妥为代谋,从不班以虚语。各将士谅其苦衷,颇有家人父子之情。”可以说,这是曾国藩带兵的重要特点,八旗、绿营乃至以往各朝的军队是很少这样做的。

清王朝总结历代统治者的经验,为防止带兵将领和地方督抚拥兵自立,采取了种种防范措施,实行兵饷分离、军政分离,财权与行政权分离,使地方文武官员互相牵制,谁都无力同中央政府对抗。曾国藩通过上述改革,不仅改变了八旗、绿营的军事体制,也彻底改变了军营风气。从此,兵为国有变为兵为将有,军队亦由国家武装力量变成谋取私利的武装集团。这次军事体制的改革也就成为中国近代军阀制度的滥觞。

只有团结的军队,才能有令即行,形成一种气势,气概,无往不胜。曾国藩深恶痛绝的还是八旗绿营内部的涣散,彼此“败不相救”,他在给江忠源的信中说:“国藩每念今日之兵,极可伤恨者,在‘败不相救’四字。彼营出队,此营张目而旁观,哆口而微笑,见其胜,则深妒之,恐其得赏银,恐其获保奏;见其败,则袖手不顾,虽全军覆没,亦无一人出而援手拯敷于生死呼吸之顷者。”

因此,他认为绿营军亟需改革,种种恶习、积习、陋习必须一扫而光,他制定了“别开生面,斩断日月”,“改弦更张,赤地立新”的改革方针,立誓要创建一支崭新的有气势、有气概的军队。这是一支“士卒精强”,“制械精致”的武装,一支可“破釜沉舟,出而图事”的劲旅,一支“诸将一心,万众一气”的队伍。为此他在湘乡守籍时创制了《要齐心》的歌谣:

我境本是安乐乡,只要齐心不可当。

一人不破二人帮,一家不及十家强。

你家有事我助你,我家有事你来帮。

若是人人来帮助,扶起篱笆便是墙。

纵然平日有仇隙,此时也要解开结。

纵然平日打官方,此时也要和一场。

大家吃杯团圆酒,都是亲戚与朋友。

百家合成一条心,千人会缴手一双。

正是由于曾国藩的种种努力,湘军果然成为“齐心相顾,不肯轻弃伴侣”的部队,他们即使平时有仇隙,可一到战场却能同仇敌忾,气势浩荡,死生相顾。这里最重要的,是曾国藩身先士卒,起带头作用,不敢一事懈怠推诿,所以众将士才有呼必应,奋勇杀敌的。只要皇家让干的,就干好,干得出色。

不得避事,这正是曾国藩作为人臣的信条。林则徐也说:“知难而退,此虽保家保身之善谋,然非人臣事君致身之道”。敢于当事,勇于承担责任。

鞠躬尽瘁,死而后已,这就是曾国藩作为人臣的最高理想,这就是他为什么在岳州、靖江、湖口三次大败以后投河自尽的原因。表面上是他兵败后无颜见江东父老,内心里却是儒家文化的熏陶所致。他要以死报国,以身全志。《礼记》中说:“国君死社稷,大夫死众,士死制。”大丈夫就是要为忠于职守而献身,元稹曾经说过这样一句话:

——效职无避祸之心,临事有致命之志。

“夫战,勇气也”,所以曾国藩表示:“不带勇则已,带勇则死于金陵,犹不失为志士。”他还以袁简斋的一句诗勉励自己:男儿欲报君恩重,死到沙场是善终。

活学活用

曾国藩对于作战及人生在世的“勇气”十分重视。其实,人只要有勇气,有了挺的精神,活得精彩,让人感到惊心动魄,既使失败了,也会给历史留下一段价值的永恒。

他常常讲垓下之战的项羽。

汉高祖四年(公元前203年)八月,楚汉双方达成了鸿沟议和,中分天下,双方罢兵。项羽按照和约的规定,释放了刘邦的父亲和刘邦的妻子吕雉,并撤军东走。

楚军撤走后,刘邦也准备下令撤军西退。这时张良、陈平向刘邦建议说:“现在汉已占领了天下的大半,诸侯皆归附。楚军已疲惫不堪,粮食断绝,这正是天亡楚军之机,不抓紧机会而消灭楚军,就是养虎遗患”。刘邦采纳了张良、陈平的建议,停止撤军西退,而乘项羽东走的机会,撕毁双方共同商定的约言,转而率军紧紧追击项羽军,遂爆发了垓下(今安徽灵壁东)战役。

汉高祖五年十月下旬,固陵之战后,楚汉双方仍对峙于淮阳地区。此时,韩信军已率军南下,以一部兵力引诱楚军出击,双方战于九里山一带。西楚军陷于韩信军伏击中。韩信军之骑兵部队乘机向彭城进攻,一举将彭城击破,汉军接着一一攻克了今江苏北部,安徽北部、河南东部等广大地区,兵锋直趋项羽军之侧背。

项羽军兵败,再失彭城,今苏北、皖北、豫东等广大地区被汉军占领之后,无法稳住局势,只得率军政官吏,携大量贵重物资,向东南方向撤退。此时,项羽军已更加陷入危机之中。十一月,项羽率领近10万军队向垓下地区败走。到达垓下地区后,项羽与大将季布、钟离昧等都认为垓下地区地形险要,可以防守,于是决定构筑营垒,进行防御,以便整顿部队,恢复军力,准备与汉军在垓下地区决战。此时,项羽军的大致态势是:季布军在垓下以西以南地区;钟离昧在垓下以东以北地区;项羽自率主力于垓下周围地区。

韩信军取得九里山大捷、进占彭城后,得知项羽率军向彭城东南方向撤走,于是挥军继续向东南方追击项羽军。这时,楚之大司马周殷叛楚后,率兵进占了楚之六地,接着统率九江兵与将军刘贾向北攻占城父。至此,汉军、齐军、九江军及彭越的梁军等四路大军会师于垓下,构成了对项羽军的包围态势。当时汉军及各诸侯军的关系位置大致为:齐王韩信统率的齐军驻于垓下东北地区;九江王英布指挥的九江兵驻于垓下的西南地区;梁王彭越指挥的梁军驻于垓下的北部地区。

汉方各路大军在完成对项羽军的直接包围后,便加紧准备与项羽军的最后决战,以求彻底歼灭项羽军。韩信为向垓下进攻,做了如下部署,以将军孔熙军为左路,费将军陈贺居右路,韩信自率主力在中路主攻。汉军在韩信统率之下,分路向垓下之楚军进攻楚军在项羽率领下,奋勇力战,多次击退汉军的进攻,但由于项羽兵力已经有限,无力出击汉军,更难以迫使汉军撤退,终于在汉军多面夹攻之下,退入营垒坚守。韩信军遂以各路大军,把项羽军重重包围。双方虽经不断作战,但汉军尚难以彻底打败楚军,为尽快将楚军击败,张良建议刘邦采取以瓦解楚军斗志为主的“攻心战”。以楚方归顺人员和汉军中善唱歌者,每夜皆唱楚词,楚歌。

项羽兵困垓下,兵少食乏,处境更加险恶。前线坚守营垒的部队,每日黄昏战斗停顿时,就听到四周唱出的楚歌声。士卒听到这种楚国乡土歌声,看到自己目前的处境,极大地影响了战斗意志。早已被汉军收买的项王叔父项伯,力劝项羽夜间巡视军营,以便让项羽听到四周的楚歌声,瓦解项军的斗志。果然,项羽听到这些歌声后,十分吃惊,他说:“难道汉军已经把楚国的地方都拿下来了吗?为何他们中间会有这么多的楚人呢?”项羽面对这种局面甚为忧虑,半夜里在营帐中饮酒解愁。

项羽有一位妃子虞姬,很受宠爱,时常跟随在项王身边。项羽还有一匹黑色的好马,名叫骓,是他最得力的战马。项羽边饮酒边悲凉地歌唱道:“力大能够拔山啊,气壮盖过了全世,不料时势不利啊,连乌骓马也不济!乌骓马不济了啊,那可叫我怎么办?虞姬啊,虞姬!怎么能对得起你!”项羽接连唱了几遍,虞姬也应和着一同唱。根据《史记正义》引《楚汉春秋》记载,虞姬当时也唱道:“汉兵已略地,四方楚歌声。大王意气尽,贱妾何聊生?”唱罢,即自刎而死,项羽的泪水一行行地涌流,左右的人也都泪流不止,以致互相不能抬头相看,气氛甚为悲壮。

虞姬已死,项羽悲痛地上马出营,率领部下800精锐骑兵乘夜突围而去。次日天明,汉军才得知项羽已经突围,韩信急令灌婴率领5000骑兵追击。由于项羽突围之先头骑兵急驰而行,后续骑兵未能全部跟上,待项羽渡过淮水之后,仅跟上来百余骑士,项羽行至阴陵,迷失了方向,便向一个老农夫问路,老农夫欺骗项羽部队说,向左走。项羽于是向左急奔。但走不多远,即陷入了大泽之中,行进艰难,很快被灌婴骑兵追上。项羽又引兵向东突进,至东城(今安徽定远东南50里)地区后,仅剩下28名骑士,而汉军追兵竟有数千骑。项羽此时自料不能逃脱,便对跟随他的骑士说:“我从起兵到现在已经八年。亲身经历过70多次战斗,真是战无不胜,攻无不克,从未打过败仗,因此,做了天下的霸王。不料今天倒被围困在这里,这是天要亡我。并不是我在战争中的错误啊!”项羽接着又强调:今天要决一死战,必须做到三战三胜:溃围(击溃敌人,突出重围)、斩将(杀敌将领)、刈旗(砍倒敌人的旗帜)。

项羽说毕,将自己的28名骑兵分做四队,对着四个方向,汉军骑兵虽然包围了数层,但项羽毫元惧色。项羽说:“吾为公取彼一将”。于是他命令骑兵坚决向敌冲杀,到达山下后,在山水分三处集合。项羽吩咐完毕后,即呼喊冲杀而下,将汉军打得人仰马翻,四处溃散,并斩杀汉军骑将一人。项羽军到达山东三处集合后,汉军再分三队将项羽军团团围住,项羽率兵又驰逐冲杀,斩杀汉将一人,杀死汉军百余人。项羽将自己的兵马又集中起来,结果发现自己仅亡两骑。项羽对众人说:“各位看我打得如何?”众骑兵说:“诚如大王所说的一样。”项羽得胜。乘汉军混乱之际,冲出一条血路,向南疾走,准备渡过长江。项羽到达乌江,乌江亭长撑船靠岸,等待项王上船,亭长对项王说:“江东地方虽然不大,但方圆也有千里。有民众数十万,足够建立霸业。请大王急速渡江,这一带只有我有船,汉军到后将无船渡江。”

项羽笑着对乌江亭长说:“上天要灭亡我。我不能渡江了。当初我带领江东8000子弟渡江西征,现在没有一人生还。纵然是江东父兄谅解我,继续拥我为王,我有什么面目见这些父老?即令是他们不谴责我,我也羞愧难吝。我知道你是忠良之人,我骑的这匹马只有五岁,所向无敌,一日可以行千里,我不忍心杀之,现在赠送给你。”项羽把自己的乌骓马送给乌江亭长后,命令所有骑士均下马步行,以短兵器与汉军骑兵搏斗。项羽一人即杀死汉军将士数百人,自己受伤十多处。

项羽在冲杀间看见汉军中的吕马童,便指着吕马童高声说:“你岂不是我的老部下吗!”吕马童看见项王后,即指给汉将王翳说:“此项王也。”项羽对王翳说:“我知道汉军要出千金得我的头,还要封万户侯,为了使你得到功赏,请把我的头拿去吧。”项羽说罢,便自刎而死。王翳割取了项王之头,汉军其余将领争割项羽尸体,以便回军请功。

历时四年半的楚汉战争,起于刘邦夺占三秦之战,至垓下一战才告结束。刘邦与项羽之间的战争,终于以刘邦彻底胜利和项羽军的覆灭而载入战争史册,留下一个失败的英雄——历史不尽的咏叹。

智慧金言

曾国藩对其幕僚李鸿章说过,人活着就是为了一口气,人活着就是一场很艰难的“久战”。这场久战就是要懂得“夫战、勇气也”的道理,要不时蓄养锐气,善于用气,取得人生久战的胜利。

同类推荐
  • 肯定自己超越自己创造自己全集

    肯定自己超越自己创造自己全集

    一个人需要不断地战胜自己。人有许多弱点,如自卑、懒惰、胆怯等,也会遇到困难。如贫穷、残疾、失败等,要克服这些弱点,战胜这些困难,必须不断地战胜自己。只有战胜自己,自信才会克服懦弱。勤奋才会带来成功,坚强才会战胜残疾。刻苦才会打败贫穷。这样你才能达到超越自己的境界。如果你想战胜别人,那你首先必须战胜你自己。如果你想超越别人,那你就必须先超越你自己!超越自己才能使生命更加完美。面临巨大的苦难与挑战,要用你最好的心态去面对。当你最终超越自己以后。你会深深体味到那一种“闲看庭前花开花落”的荣辱不惊的悠闲,那一种“漫随天外云卷云舒”的轻松,生命就像在自由的空间游弋般无拘无束。
  • 有态度,没难度

    有态度,没难度

    做得好不好是能力问题,做不做是态度问题。只有端正的态度,能力才能真正体现。《有态度,没难度》充满睿智、诚意的忠告,让你以更积极的态度面对朋友、家人、工作和自己,并以感恩之心面对生活的每一天。
  • 藏獒精神

    藏獒精神

    藏獒的优秀品格:自尊自敬,自强自立;善解人意,感恩为怀;精忠报主,忠诚可靠;勇往直前,毫不畏惧;百折不挠,坚忍不拔。职场人士危机中,求生存、谋发展指南——学习藏獒精神,领会藏獒文化,帮助职场员工克服困难、重塑自我、提升业绩、成就辉煌。
  • 我想我能我成功

    我想我能我成功

    本书向读者介绍了不同生活状态的人,对人生的看法、人的生存之道以及人对自我的定位与对机会把握等的状况,分析对不同层次的人生观以及处世、生存的方式作了精辟的分析。
  • 说话滴水不漏有绝招

    说话滴水不漏有绝招

    沟通自然是双方、各方“联结”的过程,这就要求:第一,你不能只想自己,而不想别人,即说话办事既要坚持自己的原则,于要考虑别人是否能够接受,不能不顾别人莽撞行事,否则,做什么都会遭遇麻烦。第二,说话关键是说给别人听,做事关键是要见成效。因此,怎样运用说话的艺术、办事的技巧都是一门必修课。你要善于学会说话,巧于做事,在难点上下功夫,善于把别扭变成顺当,把不顺变成可行。第三,很多人说话办事前后不一,先这样说这样做,后那样说那样做,这无疑是成功的障碍。因为一个不讲究信用的人,无法赢得别人信任,而要赢得这一点,必须把自己变成说话可信、做事可靠的人。
热门推荐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魏与烟然

    魏与烟然

    倾国倾城的烟然公主(江烟然),清新俊逸的文面小生(魏宇)。一支金簪,格外注目。一把折扇,风流倜傥。公主骑马射箭,琴棋书画,样样精通。舞文弄墨不在话下而魏宇长身玉立,作为当朝的一股清流,一眼被皇上选进宫为臣。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Nt77异世界之旅

    Nt77异世界之旅

    某天,某女被一颗流星带到了不明世界,遇到了患有精神分裂症的某男,然后...这颗巨大的透明星体,生活着无数来自各个星球和时空的种族,它叫Nt77。如果你渴望力量,如果你无家可归,如果你已走到绝境,Nt77学院欢迎你。
  • 误爱于生

    误爱于生

    “你说你爱我可是后来所有的大风大浪都是你给的啊”“我们之间已经没有结果了”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总裁,别太嚣张

    总裁,别太嚣张

    他是不可一世的总裁,典型的年轻有为,所有女人都为他尖叫,可他却是只愿和她们玩床第的游戏,冷酷无情,却让人欲罢不能。而她只是他公司的一个新入职的平凡员工,无房无车无长相,情商和智商成正比,外表坚强,内心柔弱,说话带刺儿,却又是豆腐心。刚进公司,被安排到最不起眼的位置,却是三番五次的和他不期而遇,最初还不知道他就是传说中的霸道总裁,长的也就那样吧,不懂礼貌,欺负下属,蛮横无理,一身正气的她便是不怕死的往他的世界钻,却不知这个小小的身影,慢慢的被他牢记在心里。他看着她傻乎乎的样子,没有表明自己的身份,更是在她的面前装疯卖傻,和她对着干,只是为了能让她多看自己一眼。她想逃,他却是死命的追。
  • 盖茨是这样培养的

    盖茨是这样培养的

    怎样找到孩子成才的最佳路径?这是每个父母都希望了解的问题。世界首富比尔·盖茨的父亲在本书中首次对全球数千万读者讲述了他的教育心得,一定会对你有深刻启发!
  • 一一眼定余生

    一一眼定余生

    一眼定余生,余生都有你,因为有你,才有动力,你的出现,占据了我余生那些年
  • 帝国60年

    帝国60年

    中国传统上认为,六十年为一甲子,具有某种神秘的气息。在大汉帝国建立六十年时,雁门太守冯敬在匈奴军队的进攻下壮烈牺牲,汉朝近60年的外交政策随之土崩瓦解,此时汉朝国力已经强盛到了一定程度,开始向外扩张是必然的趋势,而向匈奴复仇便成了汉武帝扩张的理由。在冯敬死去八年之后,汉武帝就开始了对匈奴的全面开战。汉帝国在六十年四位领导人的指导下,和平发展取得了巨大成果,汉帝国有了改变外交政策的能力,所以,复仇势在必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