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1836000000017

第17章

自主意识与形式革命:报告文学本性的复归

作为行进中的新兴文体,报告文学的发展历史不过百年。尽管它并非封闭的概念,但文体的自律性还是为它定下了种种不便逾越的规约。一旦这种种规约积淀或凝固为某种公式或定律,那么,毫无疑问,它将像其他文体一样不可避免地陷人沉寂与困境。90年代报告文学“高大全”式的贪功心理和“明星化”的广告趣味,致使报告文学的开拓精神和批判形象受到伤害。因此,我们不能简单地责备读者的暂时疏离。

但包括梅洁在内的部分报告文学作家可能是个例外。这种幸运与力量源自作者的自主意识以及由此而来的形式革命,或者说梅洁使报告文学回到了报告文学自身。换言之,这种自主意识主要体现为由作者的知识背景和人格结构综合制动的报告文学的文体自觉。从这个意义上说,是时代选择了报告文学作家,而不是作家选择了报告文学。

正是本着自然、率真的自主意识,梅洁的报告文学才得以随物赋形,酣畅淋漓,少了文革文学的战战兢兢、80年代的左顾右盼和90年代的盲目趋时,多了报告文学诞生之初的锐气和灵性,因而具有另一种形式革命的意义。具体说来,这种形式革命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层面:

首先,复式三迭式结构。这主要体现在两个层面:一是篇章结构的匠心独运,二是故事链条的连环式组接。毫无疑义,作品文本的结构样态及其总体审美效果,是衡量一个作家创作水平高下的内在而重要的标志。现实生活的繁复多姿,鄂西北人民波澜壮阔的建设壮举、惊鬼泣神的艰难生存以及可能而必然的美好明天,都艺术地浓缩于《山苍苍,水茫茫》那复式三迭式结构之中。

所谓复式三迭式结构,指两种及其以上的三段式结构单元的迭起式推进。《山苍苍,水茫茫》分上、下两篇。上篇“江岸”,下篇“青山”;前者主写鄂西北人民“如歌如泣”的巨大奉献,后者放歌库区重建者“如碑如铭”的豪迈伟业。可谓上下比照,前后对应,总体旋升。

上篇由“人山人海人潮”、“悲壮的沉沦”、“故园大迁徙”、“崛起的江岸”、“库区新题漫议”五部分组成。如前所述,作者从历史深处走来,开篇便以恢弘的气势粗线条地勾勒了郧阳山区“到处是前线,到处是三线工地”的火热场面,创造出“一万年太久,只争朝夕”的大跃进时代氛围,然后依次报告汉江截流、故园沉沦、移民搬迁和新的崛起。从行文逻辑来看,二至四章显然是上篇的重心所系,分写沉沦、迁徙和崛起,构成暗“三”式迭进结构,既有历史的纵深感,又不乏空间上的雄阔性。即便是每一章内部,作者也善于择取三件具有代表性和典型意义的事件予以铺排勾连,从而达成符合东方传统审美理念的完形文本结构。第三章,作者巧妙地以小说化笔调和戏剧性场景“还原”了当年广大移民的“故土难离”与“不得不离”,今天读来仍然催人泪下。其中的三个“元故事”或“元场景”分别是:“赵家女人”将老家河滩一块光滑的石板偷偷藏进寿器(即棺材)远走他乡以备纪念;奎老头刮下一包城土在异乡含泪啜饮“城土茶”;仰天长啸追赶主人船只的耿家狗。作者以虔敬的心情、特写镜头的方式和毫不避讳的坦荡笔调将它们予以精心剪辑,以便真实、形象和富有感情地展示故土赤子那刻骨铭心的乡恋乡愁。“这深刻的乡愁,可仅是一个愁’字了得?对于故乡的崇拜,已经升为一种图腾,沉为一种情感。一块石头,一包乡土,千百年来,汉江儿女远离故土,总是以这似水的抒情方式,把自己和故乡连结起来。这种类似婴儿恋母的情结,成为一种文化特质,维系着汉民族的团结、发展和强大。”0又如第四章,作者同样用三个事例来说明库区艰难而充满希望的崛起。一是迎难而上、抽槽挖窝、引种蜜橘、重建家园的“田沟精神”,二是在削落地里试栽意杨并获得成功的“红桥村”经验,三是大摘集体经济发家致富的“舒家沟”启示,读后有如连环画,故事套故事,场面接场面,浓墨重彩地再现了新库区的创业史迹,有很强的动态性与立体感。顺便指出,尽管上篇的第五章提出了水、电及移民费等有关重要问题,在总体结构上有一定的过渡意义,但就严格的结构学尺度而言略显冗余。假如作者忍痛割爱,整个结构将更为紧凑。

下篇由“民以食为天”、“壮歌秦巴山”和“路漫漫”三章组成,堪称原郧阳地委、行署“三兴”战略“兴田足食,兴山富民,兴工富县”的生动演绎,是标准的三迭式结构。第一章主写农业,分别谈到易发栋的“银色革命”理论和哲人杨献珍的故乡安阳镇不屈的战斗与奉献精神,再借原地委书记王启刚之总结了四种理想型农业建构模式,即南潭综合治理模式、夹河间作套种模式、安阳集约经营模式和桥上温饱工程模式。由此,我们与作者一道领略郧阳共产党人的“脊梁”精神,看到了郧阳人民的希望。第二章写林业“绿色革命”,第三章重点报告“兴工富县”的典型一组建郧阳卷烟厂漫长而艰辛的历程。

总体上看,上篇沉雄悲壮,下篇慷慨激昂。据作者本人介绍,原作分上、中、下三篇,10余万字,发表时压缩为上、下两篇。这再次表明,三段式迭进方式确实是作者为之倾心的结构样式。重要的是,这种结构方式完全源自真情实感的自然流淌,而非故意的形式花招。诚如作者所说:“从郧阳回到河北,我一边写稿,一边流泪,眼睛都哭肿了。郧阳人民艰苦奋斗、无私奉献的精神真是太感动人了。由于忘我写作,自1992年5月份写完《山苍苍,水茫茫》后,我即病了”。可见,梅猫报告文学结构上的特色更多地来自现实生活与主体心灵的双重规定。

其次,多元叙事方式。《山苍苍,水茫茫》的叙事方式明显呈现出多元多维特征。这一方面与文本的公共经验及随之而来的宏大叙事相关,同时也与上述结构样式密不可分。

公共经验永远是“大文学”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源泉。“真正的文学不仅源自社会生活中的公共经验,而且还要回归为读者接受中的公共体验’,即所谓共鸣,否则,便不是到位的、完整的文学活动。因此,对于文学写作而言,皈依现实生活及生活主体的公共经验才能取得最大的解放效果。”0具有公益性质和批判意识的报告文学向来是以公共经验而非狭隘和绝对的私人经验为书写对象的,因此应该是“大文学”而不是“小文学”。《山苍苍,水茫茫》正是来自滚烫的大地和纯洁的心灵的报告文学作品,其宏大的叙事指向不容置疑。

浓郁的故园情结,将作者的审美目光牢牢地粘在郧阳尤其是郧县的土地上。为此,她常常不惜笔墨多元叙述,多维展示,从而获取一唱三叹、流连忘返的艺术效果。如“故园大迁徙”中,作者不仅用前述三种典型事例充分表达了移民们血一般的故土情感,而且还以其他材料来旁证故乡的独特魅力。68岁的肖先生根据回忆,用两年时间画成长5米、宽2米的巨幅水彩画《古麋图》。“郧县古城的每一条街道,每一座房屋,每一栋建筑,每一家店铺,抑或是一棵树、一眼井、一尊石、一把辘轳……肖先生都使其跃然纸上。”作者特录郧县一中邢老师《古麋图序》以作。

补叙:

思我千栽古麋,茫茫群山拥之,绵绵汉水绕之,千亩平畴周之。伏龙之岗壁立西北,绿水沃野环抱东南,其天时地利之便,虽神工鬼斧难为之也。更有先祖先民,一砖一瓦,一椽一木,不知几世几年辛苦经营,方使重镇雄联秦巴要冲。但见城外汉水,千帆云集,百舸争流,上通川陕,下达里汉;廓内闹市,万栋相连,通衢纵横;钟楼巍巍,关阙重重;楼台馆阁,比比皆是。士农工商,八方如潮涌来;墨客骚人,四海慕名而至。唐王遣使,明皇设府。李白游此,叹功名富责如汉水逝去东南;世贞题诗,登春血北楼恋古麇乐而忘返。呜呼!古麋之富丽絷华,于中可见一斑矣。

随后,作者又分别谈到某台胞和我国驻英商务参赞观库古城画图、告祭先祖在天之灵等等,全方位、多层次、立体式渲染了故乡的悠久历史、悲怆沉沦以及与之告别的心灵巨痛。

再如下篇第三章。为了讴歌郧阳人民“兴工富县”的信心和决心,作品紧紧围绕郧阳卷烟厂的报批问题多方铺写。作者首先机智地引用了1990年4月24日和1991年5月7日新华社《国内动态》上的两条信息一一“郧阳几十万人缺衣少食”和“郧阳地区财政极为困难,干部长期支不出工资”,借以说明发展郧阳工业经济的重要性与紧迫性。然后,调用正叙、插叙、直叙、借叙、合叙、分叙以及概括叙述和具体叙述等多维方式,生动地报告了郧阳人民创业的执着与壮烈,艺术地再现了党和国家对郧阳人民的理解与关怀。为此,作者有效利用了“信函”叙事方式,如中央党校校长杨献珍致薄一波同志的信,中共郧阳地委、行署的李才、李明贵致李鹏总理的信,国家机关党委副书记张镜源致国务院秘书处姜、郑二人的信,田纪云同志的秘书致田副总理的报告以及其他各级领导刘仲黎、江明、郭树言、王启刚等人的诸多努力。如此书写,不仅充分保留了历史的似真性,而且极大地丰富了作品的主体叙事视角,读来曲折深厚,耐人寻味。可以说,类似的多元叙事方式在文本中随处可见。限于篇幅,恕不一一赘述。

再次,独特的数宇魅力。一般而言,数字与文学性相距甚远,因为精确的数据统计以其科学性消解着文学性。但是,数字在特定审美语境中恰到好处地运用不仅不与报告文学的文体本性相悖,恰恰相反,它将以不可替代的独特身份彰显着报告文学的真实力量。《山苍苍,水茫茫》对于数字的创造性编码,显然是梅洁报告文学形式革命的重要体现。

审读梅洁的报告文学作品,不难得出这般印象一一用数宇说明郧阳在过去的革命战争时期曾经有过的光荣历史,用数字感念郧阳人民于和平建设年代已经作出和即将做出的巨大奉献,同时让数字充当“亚报告主体”,强烈地诉说着郧阳人民所承载的深重苦难,当然也用数字勾画着郧阳版图可能和必然的美好明天。

关于郧阳人民的光荣历史、巨大奉献和深重苦难,除前述数据外,作者还特别写到,1931年初,蒋介石调兵10万“围剿”洪湖根据地,二军团改编为红三军,在军长贺龙、政委邓中夏等的率领下转移到郧阳武当山,800名武当道人冒死收留照料300多名红军伤病员,徐本善道长最终被国民党民团残酷杀害。房县县委成立后,10000多名青年参加了红色少先队,3000多名房县男儿参加了红军,在后来的征战中几乎全部牺牲。1932年2月,红军撤离后,国民党、还乡团杀害房县干部1500人、群众近2000人,失踪3000余人,斩尽杀绝者多达300余户。三线建设的五年高峰期,全区常年投人劳力10万人左右,占总劳力的159。其间,占用、淹没耕地50万亩,占全区耕地总面积的四分之一。1983年10月,为了武汉、襄樊和江汉平原的安全而拦蓄洪水,郧县柳陂人第二次献出家园,78个生产队、7600亩良田、1200间房屋顿成泽国。由于战争创伤、极“左”路线的影响和三线建设的奉献,致使郧阳大伤元气。截止到1987年,尚有126万人不得温饱;12万人住岩屋、山洞、茅棚;12岁以上的文盲、半文盲84万多人,比全国平均比例高出20;全区人均总产值仅有602元,比全省人均产值低752元。到1989年,全区仍有34.31万人、28.51头牲畜饮水困难;1985~1990年底,丹江市以外的五县欠发职工工资、补贴等累计4566.6万元。至于库区,100多个村不通公路。1988年,丹江市白庙村产桔125万斤,为了外运出售每个劳力平均肩挑背驮达两个月。

令作者欣慰的是,经过不懈努力,郧阳人民在重建家园的道路上业已迈出稳健的步伐。到1991年底,“郧阳126万贫困人中已有99万人脱贫;1991年全区粮食产量21亿斤,连续五年丰收,连续三年获国务院嘉奖;人均只有1.02亩地、其中当家地不足2分的郧阳农民如今人均粮食可达738斤,年人均纯收人可达371元,88的郧阳农民已摆脱贫困”。0不言而喻,作为西部大开发的重要战略支点,进人新世纪的十堰市正健步在小康之路上。这正是梅洁九年前对故乡的祝愿。

总之,数字或数据的艺术运用已经成为梅洁报告文学的基本话语策略,它们以别样的风姿装扮着梅洁报告文学的多彩世界,并从一个重要侧面将梅洁从当代众多报告文学作家中区别开来。

母性情怀与父性风度:悲壮与激越的美学风格描述《山苍苍,水茫茫》一文的美学风格固然有不少亲和性词汇,但“悲壮”与“激越”显然是最合适的关键词。

一、悲壮的人文基调

关于悲壮,前文已经有所涉及。事实上,稍有文学常识的人大概都不会失却对于梅洁报告文学悲壮底蕴的敏感。这种审美意义上的悲壮,更多地源自作者的母性情怀、故园情结以及那“剪不断,理还乱”的苦难和忧患意识。

梅洁的女性意识在作品中升华为母亲崇拜,即母性情怀。这在她的其他报告文学作品中也有显着体现。用她自己的话说,这已成为扭结在内心深处的图腾。母性情怀使作者时时处处都以母亲般温柔、同情、怜悯、抚慰的目光来打量周边世界及生活在周边世界中的苦难生命。因而,她的作品总比一般的“明星文学”、“广告文学”、“快乐文学”多了一种人性的深度和人格的力量,本文称之为生长于母性情怀中的苦难意识、忧患意识、搭救意识。它们是梅洁报告文学引发广泛共鸣的深层原因,也是当下众多文学文本被无情边缘化的本质所在。

在作者眼中,故乡、故土是母亲的象征,河流是最母性的意象,甚至就是母亲。她从艺术哲学的高度认为,“在人类的故园,河流永远是最母性最阴柔最祥静的风景。我精神中的河流情结’告诉我一无论我怎样漂泊,最终我总会找到家园。”0“当我把伤逝、哀怨、孤独、向往、困惑不安的心灵、凝聚已久的渴望与梦想,人生艰窘的体验和埋尬,对生命与美的虔诚和膜拜用文学的方式带给这个世界时,我发现,在我精神的故园里,始终流淌着故乡那条永远魅力非凡的母性般祥静而美丽的大江”。

同类推荐
  • 水样的春愁

    水样的春愁

    浪漫才子郁达夫的作品自成一派,他主张“文学作品,都是作家的自叙传”,因此,他常常把个人的生活经历作为小说和散文的创作的素材,本书以郁达夫生前写的“自传”为基础,后加入了他参与创造社,与王映霞的书信和抗战后发表的爱国作品,用郁达夫的作品记录了他的一生,也是喜爱郁达夫的读者不可错过的作品。另外,书中所藏的30幅照片,很多都是不可多得的,一定会让读者认识一个更完整的郁达夫。
  • 夏娃的花环

    夏娃的花环

    该书是作者马季的第一部散文随笔集,所收录的文章曾陆续在高端文学报刊发表,其中有优美的文化散文,细致的作家研究,客观的网络文学现象分析,新颖的阅读心得,敏锐的社会观察和专业的艺术赏析等。是作者十多年散文、随笔写作的结晶,分为:京城文化、品尝生活、边走边读、作家现场、文化视野和社会万象等六个部分。作者本人从事文学编辑和文学创作多年,艺术经验与思想积累丰富厚重,文笔清新、流畅。作品的特点是从细节人手,以小见大,知微见著,富有原创精神与鲜明的文学追求,可读性很强。
  • 红楼那些人那些事

    红楼那些人那些事

    《红楼梦》跟世界历史上任何一部文学巨著一般,有着丰富的多义性。也正是这份多义性,给后来的说解者留下了广阔的空间。宝、钗、黛悲剧的审美价值;势利、贪婪、耍强逞能的王熙凤;娖娖廉谨、备员而已的贾政;持家的探春;红楼笑星刘姥姥;甄士隐其人其事;“护官符”下的罪恶;荣国府的收支账;以及曹雪芹的身世之谜,《石头记》的由来……正如作者自己所言“进了红楼,出不来了”。
  • 阅遍繁华的经典生活美文

    阅遍繁华的经典生活美文

    邓秀珍编著的《阅遍繁华的经典生活美文》收录了近两百篇20世纪100年中成就较高、流传较广、影响较大的美文,所选作品都是思想性、艺术性俱佳的中外名家名作。这些作品或语言优美,字字珠玑;或思想深刻,耐人寻味;或以情动人,感人肺腑;或立意隽永,笔法不凡。这些作品不仅为读者提供了一个参考、学习、研究美文的范本,还能使读者领略到文学艺术的神奇魅力,从中汲取文学大师们的人生智慧。《阅遍繁华的经典生活美文》分为“思考”“诠释”“性结”“探索”“对话”五个大的篇目,并分别从“人性与生命”“心意与关爱”“乡土与自然”“世界与宇宙”及“精神与物质”等角度进行了归纳。
  • 纪伯伦全集:叛逆的灵魂

    纪伯伦全集:叛逆的灵魂

    此书将纪伯伦的小说及话剧作品首次完整集结,并配有纪伯伦为该书特别绘制的插图,十分精美。纪伯伦的小说及话剧作品充满了反叛的精神,正如他所说:是在深渊最深处对自由之神的呼唤。《叛逆的灵魂》呼吁人民打破奴性的桎梏,纪伯伦也因此激怒了当局政府而被驱逐;《草原新娘》歌颂了爱情的纯洁,并控诉舆论与礼教对爱情的摧残;《被折断的翅膀》是作者以自己的一段经历为蓝本而作的凄美的爱情故事,文中的哀恸与绝望扣人心弦。此书没有纪伯伦在《先知》等其他作品中一贯的包容、温柔的模样,而是满满的愤怒与不平,他将他一生中所有的无奈与绝望都借文中主人公的口呐喊出来,震撼人心。
热门推荐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快穿之治愈之旅

    快穿之治愈之旅

    那个患有抑郁症的少女,在决定生命终止的那一刻,内心该是如何的绝望,可当她醒来……006号宿主,你愿意和我一起在时空之间旅行,治愈一切吗?我:我……愿意。少女开始了治愈之旅……
  • 剑客雪中行

    剑客雪中行

    万道纷争的道派,血雨腥风的江湖,深不可测的庙堂。且看墨离寒在诸多道门战出自己的道,在血花飘落的江湖捅出一片天。在庙堂,面对帝王心术登峰造极的皇帝,多几分洒脱弃权,携佳人乘着一叶孤舟远走江湖。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彼岸的爱恋

    彼岸的爱恋

    一个如无赖般的少年,怎样追到一个武林美少女!敬请关注,请多多智仓!
  • 逆袭全能少年

    逆袭全能少年

    【最不火爆】有钱还长得帅是我的错吗?十八年啊~我黎漠文文弱弱整整十八年,现在我所做的一切都只是在捍卫我自己的主权而已。如果不服,那便战。天涯海角,不死不休。我命由我不由天,天若灭我我弑天。
  • 如何做好网络营销

    如何做好网络营销

    如何做好网络营销!如何进军电商行业!如何成为电商一员!如何赚到第一桶金!如何不进本书一观?————————————
  • 将门王妃不好惹

    将门王妃不好惹

    江知逸十八岁那年,救了一河姓女子。多年后,江河子伏在江知逸的肩头笑道“:这恩情,让我用一辈子来报答吧。”江河子:江知逸,怎的从不见你对我说过我心悦你。江知逸:遇见你以后,江河止,山海痴。 【于大千世界中,让我们共同守护热血江河。】
  • 吀靥传

    吀靥传

    作为南滇城的嫡女姬吀靥与妹妹姬萱谖一同嫁给了凤凰城少年城主凌霄。然而九州中这最为浩大的一张婚礼却在各州之间的尔虞我诈中让姬吀靥新婚之夜的婚房中被大火湮没沦为焦骨,从此只有三魂而无魄。只有三魂的一个游魂,八荒之外,飞雪漫天。凛凛冰山飞白雪,它温柔的包裹着万物,让它们安详的在自己的怀里熟睡着;又狠毒的扼杀着所有的弱小生灵,让它们消失的了无踪迹。让人迷惑了吗?迷惑了,不知所向!......九州八荒天下由竹江城、九幽城、白溪城、南滇城、凤凰城五城坐拥,来自九幽的鬼罂;竹江的蜀葵、南芫、半夏、风铃;白溪的白及、白芍、老城主、白头翁;南滇的吀靥、谖萱、翟竹;凤凰的凌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