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1836000000010

第10章

论新时期报告文学的现代意识

新时期以来全方位的改革开放,引发社会结构的改变与重构,带来利益分配的全面调整,造成主体社会角色的转换。同时,由于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和全球联系的日趋密切,经济、文化、科技更趋全球化,全球趋向“村庄”化。上述社会文化背景,已经促成人们价值观念的嬗变以及嬗变中的复杂表现形态,导致文学创作在“失范”状态下各奔前程。

承此,新时期报告文学抓住机遇,直面现实,勇作先锋,毫不迟疑地报道了我国拨乱反正、改革开放以来的几乎所有重大事件,以其不断丰展的表现空间和日益激越的文体活力与小说、影视等艺术形态并驾齐驱,且一度遥遥领先。总体上说,新时期报告文学因人文精神回归、哲理意味加浓、文化色彩亮丽、人类关怀趋显和个性意识增强等而拥有鲜明、浓烈的现代文本意识。

时空度量上的史诗性

任何现实都将以历史的方式留存,正如一切历史都曾以现实的方式存在一样。当又一个千年纪元来临之时,新时期报告文学将与“20世纪中国文学”一道成为历史话语。

辞旧迎新时的顾盼和迎候心理,往往造成以现实审读为支点的回眸和前瞻意识,而回眸和前瞻间的显性或隐性时空度量,便构成全息视野中的史诗空间。关于该空间的似真性语符文本,必然给人以历史的雄阔感、沧桑感和崇高感。

新时期报告文学厚重而深邃的史诗属性是显而易见的。这类作品善于从事物的整体上把握现实,以透视历史境遇中各种事物已经有的、可能有的和应该有的发展动态。

与以往报告方式不同,新时期报告文学一改传统的线型、单一、平面呈现模式,更多地以集束、集纳方式发起集团冲锋,因而更能反映历史进程的立体面,具有全息性和纵深感。天安门事件无疑是新时期报告文学喷发的“井”。针对这一事件的报告文学作品除理由的《在“四五”的激流中》、《伟大的瞬间》之外,还有《人民日报》“丙辰清明纪事”系列征文以及杨匡满、郭宝臣合写的《命运》。后者纵横捭阖,时空度量富有弹性,直接启发了后来的全景性报告文学。上述作品多角度、多层次展示了“四五”运动,给人以完整、清晰感。

跟踪进行时报告文学更能展现社会的流动感,从中,读者可以更为真切地聆听时代前进的足音。理由的“栾菊杰系列”一一《扬眉剑出鞘》、《续扬眉剑出鞘》、《她今天称杰于世》等,渐进地写出女剑侠栾菊杰从成长到成熟、从中国走向世界的非凡历程。诸如此类的集束式系列报告文学还有很多,如张嵩山的《一个“傻子”和一个瓜子市场的兴盛》以及《傻子瓜子衰微录》,历时性地报道了年广久及其瓜子企业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的兴衰浮沉,以点带面,小中见大,在历史的演进中折射出市场经济时代行为主体的开拓与调适。李鸣生的“航天系列”也以纵向集束方式历史地勾画出新中国航天事业从无到有、由弱而强的渐进线,有突出的时间感和紧迫感。

与此同时,瞄准一点、多维投射的集纳式共时性报告文学也成为新时期报告文学现代史诗意识的重要承载方式。这类作品的空间感较历时性报告文学更为广阔。如较早关注特区建设的报告文学《蛇走笔》、《龙飞蛇舞》、《看这里黄土怎样变成金》、《特区女经理》、《深圳湾的驾浪者》等等,多侧面展示了特区火热的建设场面,塑造了特区人坚毅、豪迈的创业性格。贾鲁生的《丐帮漂流记》、刘权太的《中国的乞丐群落》等作品,则从特殊的界面和各自的角度暴露了改革潮响中的某些不和谐音,相互补证,相得益彰。

新时期报告文学的史诗品格尤其表现在80年代以来众多全景性作品之中。日新月异的生动现实,作家的主体自觉以及对生活的深度介人,各种读者群落多样化的求知求解心理,使全景性报告文学以大跨度、大容量、大思索的史诗形象成为当今报告文学的新思维。在时空的纵横交错之中,此类报告文本勾勒出一幅幅20世纪历史领域的现代性记忆和世纪交活的现实图景,并不时将触须伸向国际视阈,显示出跨越国界的世界关怀。《中国农民大趋势》、《自由备忘录》、《中国知识界大震荡》、《忧患八千万》、《百万大裁军》、《大京九纪实》、《80年代十大战争》、《恶魔导演的战争》、《中国院士》、《百年沧桑一1997年香港回归纪实》等,显然是这类作品中的佼佼者。它们视野开阔,握笔如椽,走笔如飞,浩歌长啸,创造性地拓展了报告文学的文体内涵,以其浓郁的史诗性昭示了未来世纪报告文学创作的光明前。

对象选择上的平民性

平民性是现代性的重要内涵。新时期报告文学对象选择上的平民意识是现代语境中的公共意识、社群意识以及非英雄意识在文学创作中的反映。

社会的现代转型,传统“领地”意识被颠覆,更多的人沦为平民。人们不能不正视这一事实:作为普通一员,每个人都面临着跋涉的艰难,面对凡人的生活境遇和严峻选择,自己丝毫显示不出更多的神圣和优越。于是,平民心态以时代情绪的形式蔓延开来。

这反映在报告文学创作中,就是对传统英雄观念的反叛以及对群众创造历史这一民间命题的认同或皈依。从某种意义上说,现代平民意识及写作中的平民路线,可以看做是“五四”以来平等观念的延续和推进。

新时斯报告文学对象上的平民选择有赖于这样两条基本路径:一是对领袖和杰出人物的世俗化处理,二是尽力将平民百姓由边缘置于前台,展示他们的生存境况,表达他们的情绪和意愿。权延赤、毛毛等作家揸长将领袖和杰出人物置于平民环境予以表现,揭开蒙在他们身上的神秘面纱,着意铺写日常语境中这些非凡人物作为常人所具有的各个生活层面以及内心波澜。《走下神坛的毛泽东》、《我的父亲邓小平》等作品,一反过去领袖写作模式,突破既往思维定势,在健康的平民心理氛围中,写出了具有可沟通性的毛泽东、邓小平,喜怒如常,血肉丰满。富有启示性的是,这种传记体报告文学创作的成功,打破了领袖人物题材正面切入的一维视角,拓展了作家的能指空间,在不损害人物崇高性的同时善意地淡化了神圣感、威严感和不可侵犯性。这样,在日常生活视阈中,我们轻易而自然地接近了伟人。

与此相关,直接以平民为写作对象已经成为新时期报告文学的策略性创作主流。这与前述生活的平民化以及作家与读者的平民认同密不可分。《中国的“小皇帝”》、《唐山大地震》、《中国农民大趋势》、《万家忧乐》、《癌症死亡》、《长河精英》、《敦煌之恋》、《信访组里发生的故事》等作品将取景焦点对准各色平民和平民群体。而类似《山野斯人》、《美丽的眼睛》、《她心中有个明亮的世界》、《小挎包》、《追赶太阳的人》、《继母》、《一片叶子》等作品更以边缘意识塑造了颇具身边感的触手可及的小人物。

以历史唯物主义眼光看问题,便不难发现,普通人毕竟是社会的大多数。曳我们谈论社会的繁荣、进步与否时,实际上是将公众化的平民作为谈话前提的。在此种意义上说,平民文学是本真的文学,也是最美的文学。正如报告文学作家肖复兴指出的那样:普通人应该成为报告文学的表现对象,“了解了他们,了解了他们的辛酸苦恼,了解了他们在平凡之中创造出来的不平凡的事迹”,也就了解了生活中的美。0勤于并善于描写普通平民命运的李玲修说得更干脆:“没有哪位报告文学权威大师讲过,平常的人和事不能进人报告文学。”可以认为,这是平民报告文学时代的庄严宣告。

事实表明,平民报告文学不仅赢得了生活和读者,而且还在更其深广的层次上唤起了被书写对象的自尊心、主人翁意识和奉献精神。这种“脊梁”心理无疑又刺激了作家的选择热情。《心中只有国门》中那三位被困喀剌昆仑山的战士“遗书”已经很能说明问题。

生活中的凡人俗事,带给作家对象选择上的俯拾即是和读者接受上的亲近效应。这也正是新时期以来报告文学久写不衰、读而不厌、大领风骚的重要原因。

价值取向上的超越性

超越性本质上永远是现代性的一个代名词。本文所谈论的超越性是指基于现实的苦难意识、忧患意识以及建筑其上的参与和变革意识。而参与、变革意识的获得,常常是作为社会主体的人走向成熟、深刻和超越的必要触媒。新时期报告文学在继承前此报告文学批判性、战斗性传统的同时,渗透着尤为浓烈的介人因素,表现出舍我其谁的超越性努力。

正如我们在论及新时期报告文学的主题时所陈述的那样,此期的报告文学在以下三个方面实现了这种超越性努力。

首先是自然的忧戚。

自然以及人与自然的和谐,是中外文学自古至今的一个不倦的母题。新时期报告文学以新的战略眼光审视自然,并且认识到,把握自然和利用自然的最高境界就是维护自然的尊严,最大限度地争取与自然和谐相处。

新时期报告文学对于人与自然紧张关系的深度关注,显然基于这样的事实一一随着现代科技的迅猛发展以及主体物质需求的日益膨胀,人们变得越来越短视和急功近利,以至于常常自觉或不自觉地扭曲自然生态,甚至开始了不计后果的野蛮攫夺。结果,在不公正地征服抑或拆解自然链条的同时,又必不可避免地导致了残酷的人类自戕。

新时期报告文学无与伦比的自省精神,使之有可能敏锐捕捉来自自然界的种种提示或暗示,迅速而坦率地向人们发出警告。这种醒世功能使报告文学再次走在新时期文学的前列。沙青的《北京失去平衡》就北京地区水资源短缺的严酷现实作了冷峻剖析。岳非丘的《只有一条长江》对长江污染问题提出严正警示。郭传火《汪洋中的安徽》对水灾的忧患,雷收麦《红色的警告》和杨民青等《大兴安岭大火灾》对火患的追问等等,无不表现出对人类生存依据清醒的守护意识。其次是灵魂的救赎。

新时期报告文学的社会性灵魂救赎是诚挚、全面和深刻的。可以肯定,自《哥德巴赫猜想》开始,新时期报告文学的社会性灵魂救赎工程就已经正式启动了。继之而来的《命运》、《线》、《正气歌》、《划破夜幕的陨星》等作品,站在政治和民族的髙度对那个非常年代作了富有历史深度的整体性反思,表达了现代公众对理想、正义、道德和良知的强烈呼吁。《毕竟东流去》、《检察官汤铁头》、《无声的浩歌》、《失控的权力》、《“岭南虎”的毁灭》、《没有家园的灵魂》、《希望在燃烧》等作品将新的历史条件下万民瞩目的腐败问题作为社会焦点予以剖析,显示了人类战胜腐败的必胜信念。《恸问苍冥》、《历史沉思录》、《阴阳大裂变》、《摆粟之狱》、《人鬼之战》、《世纪之泣》之类的作品,以感时伤世的泣血之章,表达了文明时代的现代公众对个人、家庭、民族乃至人类前途的凝重思索。《万家忧乐》、《丐帮漂流记》等作品所代表的价值取向,也绝非无关痛痒的政治说教,而是直抵精髓、充满理性力量的灵魂救赎。再次是文化的关切。

历史与现实的苦难,以及对于这种种苦难的忧患,势必诱发思考着的主体的超度欲求。而报告文学与生俱来的此岸性一对现实生活的深刻介人,又使其不可能像小说那样迷恋于虚构的文学乌托邦世界。于是,对未来可然或必然的期待便成为报告文学超越现实的理想的文化方式。

新时期报告文学的文化关切,是现代报告文学趋向成熟的显着标志。一大批知识分子题材的报告文学集中显示了世纪交替的临界状态人们对于文化精英和精英文化的内在渴求。与知识关怀相联系的是教育关切。事实上,教育及教育体制的忧思与谋划,本身就是知识文明的救赎行为。这方面,《中国的“小皇帝”》、《中学生的情感世界》、《多思的年华》、《神圣忧思录》、《教育面临挑战》等诸多作品作了有益探索。此外,在新时期文化关切式报告文学中,还有一类如《啊,玛纳斯》、《播鲁迅精神之火》等作品,直接从正面讴歌抢救、保留和发扬光大中华民族优秀文化遗产的架梯行为,同样值得珍视。

话语方式上的自便性

就新时期报告文学的写作状态和文本形态而言,其话语方式呈明显非模式化倾向。在真实性原则规约之下,新时期的报告文学写作更加强调作家的自主性和随意性,笔法更为自由活泼,运动感、速度感更趋明朗,并在广角性上取得可喜进展。

新时期报告文学的自便性主要受制于三种因素:一是快速变动的现代生活的自然约定;二是个性化时代作家主体的自我追求;三是读者日渐多样化的召唤结构的规定。这不仅意味着文学多元化时代主流文学的暂时沉寂,也宣告了新时期报告文学内部权威写法的适度消解。同时表明,由于现代作家们的超越性努力,延续了一个世纪的报告文学写作范式已经面临跨世纪的挑战。

人们应该感觉得到,新时期报告文学差不多是在“无传统”的状态下迅速壮大、成长起来的。作家们“在构筑自己的作品时,都不满足于既成的模式,而总是力求寻找新的方式来体现自己独特的发现和创意”。理由、罗达成、黄传会等作家将小说叙事方法引进报告文学。王蒙的《访苏心潮》、王作人等《极光下的梦》以及陈祖芬的诸多作品巧妙运用意识流手法刻画人物心理,细腻、真切而传神。刘富道的《人生的课题》在新写实原则的实践方面有成功的探索,徐迟、黄钢等大师级作品的诗意品格国人公认,陈祖芬、卢跃刚作品的电影手法以及韩静霆等作家作品中的戏剧化倾向,引起人们的强烈兴趣。可以认为,对报告文学创作来说,这是一个无比自信、激情满怀、新作迭出的话语竞争时代,其文体探险精神和语态冲浪意识前所罕见。

特别难能可贵的是,这种自便性已经成为新时期报告文学作家普遍的自觉追求。乔迈宣称:“小说长于刻画人物,戏剧讲究结构艺术,诗歌富于激情,散文重视叙述语言的提炼,等等,这些都是报告文学可以借鉴的他山之石,甚至近年来颇为流行的意识流、时空转换、回闪等表现手法,都不妨在合适的场合加以运用。”他的观点应该具有较髙的代表性。经作家们多方求索,新时期报告文学的宏观文体与具体语式巳是摇曳多姿,万象纷呈小说体、散文体、戏剧体、日记体、书信体、卡片体以及特写、长镜头、内心独白、仿拟语态等,酣畅挥洒,一切以自便为”最高准则。因此,新时期报告文学充分体现了创造的本质。

新时期报告文学话语方式的全方位自便运作,打破了定于一尊的历史霸权主义,相当程度上解放和发展了文艺生产力,其进步意义不容忽视。不过也应看到,这种自便性在促成作家个性自觉和文体演进的同时,也可能鼓励了某些非报告文学因素的增长。但是我们相信,激情过后,作家们对此会做出冷峻的思考和正确的估价。

同类推荐
  • 燃烧的雪

    燃烧的雪

    还真有点两年前朋友说的那样,她的文笔确实很棒。无论是写人生,写爱情,写风花雪月,写白云蓝天,写岁月催人,写草生木长,都带着一丝淡淡的哀怨和忧伤,而这些哀怨和忧伤里,似乎又时刻地闪耀着坚韧的光芒。人生是一个永恒的主题,也是诗人们几乎无法回避的一个主题。
  • 民国国学文库:三苏文

    民国国学文库:三苏文

    《民国国学文库》丛书原名《学生国学文库》,为二十世纪二三十年代商务印书馆王云五主编《万有文库》之子系,为突显其时代印记现易名为《民国国学文库》,奉献给广大国学爱好者。原丛书共60种,考虑到难易程度、四部平衡、篇幅等因素,在广泛征求专家意见基础上,现删减为34种46册,基本保留了原书的篇章结构。因应时势有极少量的删节。原文部分,均选用通用、权威版本全文校核,参以校订者己见做了必要的校核和改订。为阅读的通顺、便利,未一一标注版本出处。注释根据原文的结构分别采用段后注、文后注,以便读者省览。原注作了适当增删,基本上保持原文字风格,之乎者也等虚词适当剔除,增删力求通畅、易懂,避免枝蔓。典实、注引做了力所能及的查证,但因才学有限疏漏可能在所难免。原书为繁体竖排,现转简体横排……
  • 李健吾译文集·第三卷

    李健吾译文集·第三卷

    福楼拜翻译第一人,莫里哀翻译第一人,创作、翻译、评论、研究全才李健吾先生译文全集;汇集著名翻译家李健吾存世的所有翻译作品,共十四卷,三百五十余万字,具有极高的文学价值和学术意义;在国内翻译界、文学研究界和出版界都有填补空白和里程碑式的重要意义。李健吾先生是我国现代著名的作家、戏剧家、翻译家、评论家和文学研究者,在创作、批评、翻译和研究领域都蔚为大家。尤其是新中国成立后,他从文学创作和批评与戏剧教学和实践转型为主要从事法国文学研究和翻译,事实上成为新中国法国文学研究领域的开创者和领军者,由他翻译的福楼拜的《包法利夫人》《情感教育》、莫里哀的喜剧全集等,成为法国文学翻译的典范之作,其翻译成就堪与傅雷并驾齐驱。《李健吾译文集》汇集了李健吾存世的所有翻译作品,是李健吾先生的译文全集,共十四卷,三百五十余万字。
  • 恋上沙发

    恋上沙发

    本书是当代生活写照的散文作品集,包含作者在杭州求学,参加工作之后各个时期的作品50多件,既有青春学子的追梦思想的火花,也有工作于社会的繁琐和忧郁。
  • 晚来集:无题诗100首

    晚来集:无题诗100首

    诗歌已不再有身世和谱系,也不再是炫技的表达,它仅仅是一条修身的秘径,一种催问性灵的香草,有待珍视之人的发现和呵护。一个怀揣了诗心的人,当然青春常驻,思想流芳。
热门推荐
  • 双修天尊

    双修天尊

    三界内顶级的修练经脉,却被武林中人视为废材。一次次意外,不仅得到顶级内修修练秘籍,还得到了上古顶级外修修魔秘籍。一次修练结束,得到一颗神秘黑珠,却被告之,他是新一代尸尊传人!从比,他走上了一条解救僵尸、改变世人对僵尸的误解,甚至不惜与三界众生为敌的道路。
  • 猎鹿大隋

    猎鹿大隋

    一个酒瓶,将一个二十一世纪的灵魂带到了隋朝大业六年。穿越是个好事,可窦健却发现自己成为了一个反贼之子。这个乱世里,有枭雄李密,有阴雄王世充,更有李世民那个千古牛人,而他们都将是窦健的敌人。且看窦健如何拳打脚踢,在这乱世之中,一步步崛起,创造出属于自己的波澜壮阔的大时代。官方群号:215566670,欢迎加入!
  • 债主让我以身相许

    债主让我以身相许

    父亲去世后留下一栋大别墅,简洁签下合同后,才发现父亲是负债买下这栋别墅!刚搬进新房的那一天,债主便上门讨债。不过,不过,这位霸气侧漏,桀骜不驯,惜字如金的小哥哥真是她的债主么?这种债主给她来一打!【甜宠1v1,心动瞬间】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东皇战影

    东皇战影

    鸿蒙仙界第一战神东皇弃天封侯之夜死于兄长之手,五百年后意外重生于一个小世界,重修一世,逆天而起。这一世,人若犯我我必加倍奉还;这一世,天若逆我我便踏破天道轮回,这一世,我要君临万界教天地俯首……
  • 向男神告白99次

    向男神告白99次

    颜汐瑶破产了,是父亲贪钱,被告发进的牢。因为这一件事,颜汐瑶遇到了顾逸初。“神经病啊,你他妈把我家门锁撬了干嘛?赶紧赔钱!”穷的身无分文的颜汐瑶毫不脸红的向前面那人说道。“额,我没钱……”顾逸初弱弱的回道。“我他妈,没钱赶紧滚!”“我可以请你到我家吃饭,不要钱的那种。”顾逸初赶紧开口。行吧。颜汐瑶表面不情愿,内心乐开了花,有便宜不占,王八蛋。——“您好,您有一份快递。”门外快递员道。颜汐瑶道了声谢,接了过来,拆开看,一张纸条和一份户口本。“阿瑶,希望我能成为你的小众喜好,藏着,欣喜不已,炫耀时格外骄傲。——顾逸初留。”【各位宝贝入坑好吗?虽然写的很尬,但是我们能一起尬到完结吗?】
  • 神印咒

    神印咒

    一个骚年学生,因卷如一场意外得知自身隐藏有一个巨大的谜团。
  • 重生米国警察

    重生米国警察

    2044年的首席杀手重生2009年菜鸟小警察,复仇是他的第一要务除此之外他还想享受一下普通人的酸甜苦辣
  • 情xu

    情xu

    夕阳和夜晚总是带来一件礼物,名为“情绪”。我总称呼她为“难过”...
  • 傍观

    傍观

    傍观:1.在近处观看。2.指局外人从旁观察。我拥有一个幸福的家庭,这是我的同学,朋友们认为的。虽然我的母亲不是我的亲生母亲,但是她对我和亲生的孩子一样,这是我认为的。11岁那年,她带着一个男孩子来到了我们家,那个男孩大概15.6岁。他们让我叫他哥哥,我叫了,他很开心但是又不是那么开心。后来我们就一起生活了。13岁的时候,我没有哥哥了。他自杀了。那年他高三,人们说他压力太大了,可是我知道他不是。 因为我看到过。我看到过他在房间里穿女孩子的衣服,我看到过妈妈歇斯底里的骂他变态,我看到过爸爸跪下来求他,求他不要这样。我也听到过,我听到他在我耳边说他不想这样,听到他问我自己做错了什么,听到他告诉我,他想当一个女孩子。后来,我的哥哥又恢复正常了,家里也恢复正常了,我很开心,因为我的家又回来了。再后来,我没有哥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