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1806600000015

第15章 中国佛教的灿烂文化(3)

隋唐时期的寺院,继承和发展了魏晋南北朝的传统,平面布局依中轴线作纵深的展开,以殿堂廊庑等组成的庭院为单元,殿宇重叠,庭院错落;供奉佛像的佛殿已成为寺院的主体,塔往往建于寺旁,另成塔院。宋代以后,殿堂建筑益趋繁杂,追求装饰效果,通常彩画朱漆,金碧辉煌:较大的寺院多将塔建于佛殿之后。山西五台山的南禅寺正殿重建于唐德宗建中三年(782)。殿内无柱,梁架结构简练,显得庄重、古朴、坚实。稍晚于南禅寺的现存唐代佛寺建筑是五台山佛光寺。该寺重建于大中十一年(857)。该寺三面环山,因山势而成层层叠高的3层院落。东大殿位于最后一层院落,地势最高,雄视全寺,建筑古朴,显得宏伟壮观,是唐代建筑的典型。

现存宋、辽时期的佛教建筑,著名的有河北正定隆兴寺、天津蓟县独乐寺、浙江宁波保国寺、山西大同华严寺。山西洪洞县境内的广胜寺属于元代建筑。北京西山碧云寺则是明代建筑,寺中殿堂、廊庑的布局与地形相结合,并把泉、石、树木组织在内,带有江南风味。

西藏地区最早佛寺原貌已不复存在。现存较早的藏传佛教建筑,是元代兴建的萨迦寺和夏鲁寺。萨迦寺在西藏萨迦县的本波山下,其建筑以大殿为中心,附有各种僧房。大殿高11米,总面积达5 700平方米,有柱子40根。夏鲁寺在西藏日喀则郊外,主要建筑有门廊、经堂、佛殿,佛殿前有围廊环绕的庭院。

哲蚌寺坐落于拉萨西郊,建成于明代永乐十四年(1416),是藏传佛教格鲁派最大的寺院,它还是历代达赖喇嘛的母寺。全寺有四个“扎仓”(经院),可容纳僧侣近万人。该寺的主要建筑是大经堂,其规模十分雄伟壮观,可同时容纳8 000名僧侣。

拉萨的布达拉富代表着藏传佛教建筑艺术的最高成就。它始建于7世纪松赞干布时期,现存建筑是清初顺治二年(1645)五世达赖喇嘛时重建的。整个建筑群依山而建,气势宏伟,高达200米,东西长400多米。前后13重,房舍近万间,可容僧众20 000余人。布达拉官是宫堡和寺院合一的建筑,是藏族古建筑艺术的精华。

地处河北承德的藏传佛教寺院,是18世纪起修造的山地建筑。现存8座,即溥仁寺、普宁寺、普佑寺、安远庙、普乐寺、普陀宗乘之庙、殊象寺、须弥福寿寺,统称“外八庙”,意为承德离官(即避暑山庄)外的8座佛寺。承德离官和外八庙是清朝政府为抵御沙俄侵略,便于团结蒙、藏等少数民族而兴建的,因而建筑风格上吸取了藏、蒙、汉等民族的优点,与西藏地区佛寺不尽相同。

佛塔源于古印度覆钵式率堵波。但在中国汉地,它很快演变成为重层楼阁式建筑。因为按汉人的理解,塔既然是埋藏佛舍利的地方,应该以高峻的形式来显示它的神圣性。当人们引颈仰视高塔时,会出现心理变化,对佛塔产生一种庄严、崇高之感。

中国佛塔分布之广,数量之多,规模之大,造型之美,可以说举世无双。它们犹如一朵朵绚丽的奇葩,一颗颗璀璨的宝石,点缀于白云蓝天之中,镶嵌于青山绿水之间,为祖国的山河大地增辉添彩。

中国佛塔的分类方法有多种,现在我们一般从造型上,将它分为楼阁式、密檐式、覆钵式、金刚宝座式4种。

楼阁式塔。源于中国传统建筑中的楼阁形式。这类塔在中国古塔中历史最悠久,形体最高大。早期楼阁式塔都属木结构,如《洛阳伽蓝记》所载永宁寺塔,共9层,高数十丈,百里之外就能遥见。现存最大木塔是山西应县木塔(即佛宫寺释迦塔),该塔建于辽代清宁二年(1056),距今已有900余年。它平面呈八角形,外观5层,实则9层。总高达67米多,直径30米。塔内设有楼梯,可拾级而上,人们可以在每一楼层上凭栏远眺,周围景色尽收眼底。

现存隋唐以后的楼阁式塔,多为砖石仿木结构。著名的如西安大雁塔、苏州虎丘塔、杭州六和塔、广州六榕寺塔、北京房山区良乡昊天塔等。它们的共同特点是:每层之间有较大距离,因此,塔身就像一座高层楼阁;每层塔身都砌出柱、额、门、窗,塔檐以砖块或石料建成斗拱;塔内建有木制或砖砌的楼梯,可供人自由上下。

密檐式塔。以这类塔的外檐层数多而得名。早期著名的密檐式塔,有河南登封嵩岳寺塔、西安小雁塔、云南大理千寻塔等。辽代以后,密檐式塔在华北、东北地区有较大发展,一直到明清仍续有修建。而在同时期的南方,则仍以楼阁式塔为主。密檐式塔的特点是:下部第一层塔身特别高,以上各层则塔檐层层重叠,距离很近。几乎看不出楼层。如嵩岳寺塔,建于北魏正光元年(520),它是中国现存最古老的砖塔。塔身总高40米,共分15层,其中第一层最高,有各种装饰。第二层起,各层高度递减,面阔渐缩。塔的外形古朴而流畅,显示了很高的艺术成就。

覆钵式塔。又称喇嘛塔或藏式塔,因为这种形式的塔为藏传佛教所常用。塔身是一个半圆形的覆钵,覆钵下建一高大的须弥座,覆钵上是巨大的塔刹。这种塔在元代开始流行,明、清时期继续发展。著名的有北京妙应寺白塔、北海琼岛白塔、五台山塔院寺白塔等。

金刚宝座塔。是仿照印度菩提伽耶的金刚宝座塔而建造的。其形式为:塔的下部为一方形巨大高台(即金刚宝座),宝塔上建有5个正方形密檐小塔。这类塔在明代以后陆续修建,但为数不多。具代表性的有北京真觉寺(俗称五塔寺)金刚宝座塔、碧云寺金刚宝座塔等。

●六佛教雕塑

佛教雕塑是佛教艺术的典型体现,它主要保存于历代开凿的洞窟和兴建的寺院中。东汉末年,笮融造佛寺,寺中“以铜为人,黄金涂身,衣以锦采”(《三国志·吴书-剂繇传》)。一般认为这是中国雕造佛像的最早记载。中国早期佛教造像中有不少是金铜像(用铜或青铜铸造,表面镏金),其造型基本仿照印度。

从东晋起,佛教造像开始进入它的昌盛期。后赵石虎建武四年(338)的金铜坐佛像,是国内有明确纪年的最早佛像(现收藏于美国旧金山市博物馆),标志着定型化的单身佛像的雕造已普遍出现。这时的佛像,己不是对印度佛像的单纯模仿,而开始具有了中国色彩。以东晋戴逵父子为代表的雕塑家,曾致力于中国式佛像的创作。相传戴逵在会稽山阴灵宝寺作阿弥陀佛像和两旁菩萨像,初步完成后,他隐坐幕后,细心听取各种议论,然后以3年时间反复修改,一座完美的雕像终于面世。

除了单身造像外,魏晋南北朝时期还大兴凿窟造像之风。国内现有石窟遗存约100多处,它们分布于历史上佛教传播的重要地区,其中享誉中外的有新疆拜城克孜尔石窟、吐鲁番柏孜克里克石窟,甘肃敦煌莫高窟、永靖炳灵寺石窟、天水麦积山石窟,山西大同云冈石窟,河南洛阳龙门石窟、巩县石窟,河北邯郸响堂山石窟,四川大足石窟,云南大理剑川石窟等。

石窟艺术是建筑、雕塑、壁域三者的有机结合体,而雕塑是石窟的主体。石窟雕塑的题材,主要是佛像(包括各种佛、菩萨、罗汉、护法像)、佛经故事(本生故事和佛传故事)、供养人(出资造像者)像等。中国佛教雕塑的艺术风格,随着时代的发展而演变,具有鲜明的、时代的、民族的和地区的特点。

公元3世纪,印度佛教艺术沿着“丝绸之路”传人新疆地区,形成龟兹石窟体系和子阗佛寺艺术,我们称之为“西域佛教艺术”。西域造像通常技法简明古朴,比例适度,面相丰圆,肢体雄健,神情娴静恬适,衣纹质感较强。这表明它较多地受了印度佛教艺术的影响。西域佛教艺术东渐玉门关内,便形成凉州佛教艺术。

5世纪中叶,北魏统一北方,开始在平城(今山西大同)雕凿云冈石窟。云冈石窟的造像艺术集中体现在县曜(yao)主持开凿的5个洞窟中。由于当时佛教艺术传人中原地区时闻不长,开凿昙曜5窟的基本力量又是来自西部凉州的工匠,所以其中仍保留着较多的印度艺术风格。佛像外穿袒露右肩的袈裟;衣纹或为平行、隆起的粗线条,或为细密贴身的平行弧线;面相浑圆,细眉长目,深眼高鼻,嘴角露出淡然微笑;两肩齐亭,胸部厚实。菩萨像则上身袒露,胸前佩戴项圈、璎珞(贯穿珠玉而成的装饰品)。

昙曜5窟之后的云冈其他石窟,开始出现中国化的倾向。洞窟平面由马蹄形变为方形,有前、后室;造像中大型佛像减少,而题材有所增加;佛像的面相由圆形趋于长圆,躯体健壮适中;服装衣纹简化。这与孝文帝太和(477- 499)初年着手的汉化改革相适应。孝文帝迁都洛阳(494)后,云冈石窟的造像更趋汉化。佛像面相清瘦,颈长,削肩,躯体修长,服装以褒衣博带式为主。

北魏时期的龙门石窟,其造像受南朝戴逵为代表的秀骨清相风格影响,褒衣博带,性格爽朗,神采飘逸。北齐时期的龙门石窟造像与曹仲达的“曹衣出水”风格类似,服装轻薄,以波浪式线条显示。隋代龙门造像趋于华丽,佛像戴宝冠,菩萨饰璎珞;飞天迎风翱翔,衣带飘舞,富有动态之美。

唐代是我国雕塑艺术灿烂辉煌的时代。雕塑作品奇艺骈罗,精美绝伦,雕塑技术圆熟、洗练,充分体现出雄健奔放的时代气息。

龙门石窟的开凿,在唐高宗、武刚天时期达到极盛。奉先寺大像卢舍那佛是龙门石窟中规模最大的造像。大像始凿于唐高宗时期,至武则天时期完成。卢舍那佛是释迦牟尼的报身佛,意思是光明普照。武则天自称她做皇帝符合佛的旨意,所以有意通过佛像的雕造来体现自己的权威。卢舍那佛坐像,通商17米多,位于石窟中央。佛像仪表堂堂,比例匀称;丰颐秀目,表情慈祥而恬静;嘴角微翘,显出微微笑容;头部稍下倾,目光好像在关注着芸芸众生。佛的温雅、敦厚的人间形象,使人感到亲近;而崇高神秘的宗教效果,则令人心生敬畏。

唐玄宗时期,是中国佛教造像的黄金时代。这时期的造像,圆润丰腴,体形健美,宽妆高髻,充满生命的活力,达到前所未有的成熟和完善,充分体现盛唐时期人们的审美观念。我们从龙门石窟、佛光寺彩塑、敦煌彩塑等现存作品中,可以想见当时佛教艺术舞台上雕塑家们各领风骚的景象,令人叹为观止。

甘肃敦煌和天水麦积山,因石质疏松,不宜凿刻,艺术家们便匠心独运,改为彩塑(在泥塑上涂以颜色)。莫高窟的北魏时期敦煌彩塑,同样经历了逐渐接受中原文化、不断汉化的过程。隋代彩塑技术日臻成熟,手法细腻精巧,佛像已明显汉化。唐代,彩塑艺术进入全盛时期。它把西来的佛教艺术与汉文化加以圆满结合,创造出更多、更有价值的作品。初唐的塑像丰满而生动,身体曲线流畅,富于节奏的变化,使隋代开创的彩塑形象趋于成熟。盛唐的塑像更是精美无比。如奠高窟第45窟的菩萨塑像,袒露胸臂,体态优美,轻薄的长裙紧贴身体,脸上露出细微的笑容。无论是柔美的表情,还是端庄的姿态,都淋漓尽致地表现了善良、温柔的东方女性特点。而同窟的天王却显得刚健、勇猛。两者的鲜明对照,给人以特别深刻的艺术感受。

由于泥塑、木雕的艺术手段与金石雕刻相比,更能有效地施展雕塑家的艺术天才,而且取材方便,易于在全国范围内推广。因此,唐宋以后,各地寺庙都盛行泥塑或术雕佛像,洞窟石刻造像逐渐被取代。

西藏佛教的雕塑多以青铜为材料,以失蜡法铸造。最珍贵的金属神像往往以8种合金制成。雕塑题材多具藏传佛教自身特点,表现密教的有关教义。如观音像作男身(汉地常作女相).罗汉为16罗汉(汉地多为18罗汉),吉祥天母面目狰狞,怖畏金刚凶险恐怖。又如有所谓“欢喜佛”双身像的制作。

西藏日喀则扎什伦布寺内现在保存着世界最大的一尊铜佛像。这尊佛像名强巴佛(未来佛),它完成于19世纪班禅曲古尼玛(1883-1937)时。佛像通高近27米,据说当年为铸这一佛像,耗费紫铜23万斤,黄金8 000多两,珍珠300多颗,还用去钻石、珊瑚、琥珀等无数。

同类推荐
  • 贝德士中国基督教史著述选译(谷臻小简·AI导读版)

    贝德士中国基督教史著述选译(谷臻小简·AI导读版)

    美国宣教士贝德士在南京沦陷,数十万同胞遭到日寇屠戮时,毅然担负起保护难民的工作,不少中国人在他的救援下保全了生命。本书编选自他的书信集、笔记等,是研究中国教会史、近代史的重要文献。
  • 佛的故事(中华国学经典)

    佛的故事(中华国学经典)

    中国传统文化博大精深,包罗万象,远不是一本书所能囊括的。本书只是选取其中部分内容分门别类进行介绍。我们约请的作者,都是各个领域的专业研究者,每一篇简短的文字背后其实都有多年的积累,他们努力使这些文字深入浅出而严谨准确。与此同时,我们给一些文字选配了图片,使读者形成更加直观的印象。无论您是什么学历,无论您是什么年龄,无论您从事的是什么职业,只要您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爱好者,您都可以从本书中获得您想要的。
  • 唯识学概论

    唯识学概论

    《中观学概论》和《唯识学概论》两书的作者弘学居士,本名李英武,重庆南岸人氏。外祖母、母亲都是虔诚的佛教徒。弘学是我汉藏教理院同班同学正果法师的忠实弟子。1993年他写了《佛学概论》,我专门为他写了序,并希望他能“写出中、高两级佛学院校学生阅读的佛学书籍,并作为各级佛学院校的教材或参考资料”。
  • 有一种智慧叫禅悟

    有一种智慧叫禅悟

    幸福无处不在,只是我们少了发现幸福的心境。本书选择了许多经典故事,从心境、生命、自然、逆境、修养、生活等方面,以禅悟的境界为读者诠释了幸福的本意,是一本具有现实指导意义的幸福宝典。
  • 佛法在世间

    佛法在世间

    本书从佛教史,佛教教义,以及时代发展要求出发切入课题研究,得出“佛法在世间的结论”。
热门推荐
  • 网络营销的6大关键策略

    网络营销的6大关键策略

    网络营销是借助计算机通讯以及数字交互媒体来达到营销目的的一种营销模式。互联网不但打破了时间、空间的局限性,更为我国的企业提供了新的机遇和挑战。因此,从某种意义而言,网络营销不仅仅是WEB2.0技术的变革,更是一场史无前例的观念风暴。而揭秘这些网络营销的技术与市场发展趋势,就成了营销人员的责任。在这种情势下,本书随着网络营销的浪潮应运而生。
  • 鬼差令

    鬼差令

    出生少一个魂魄,又被恶鬼占据了另外两个魂魄,天生与鬼共生的我一生注定不会平安,到底是什么原因让我出生就被恶鬼盯上?少了一个魂魄的我又是如何生存于世的?
  • EXO之回归路

    EXO之回归路

    作为EXO的粉丝,我们经历了解约。梦中那一个个别后重逢,回归的情节,也出现过很多,但是,能不能实现,谁也不知道。既然这样,那就以小说的形式呈现出那一个个美好的情节。她,明明是家族继承人,却在偶像与家族之间选择了偶像,从此,一个家族继承人一夜之间变成了EXO的师妹。片段一:“你们真的不相信我吗?”宫雪溪问道。“这是我们亲眼看到的,还会有假吗!”十二个人对她冷冰冰的。“你们会后悔的。”她转身离开。同样是一夜之间,宫氏家族继承人出现,正是她。当真相揭开的时候,十三个人又该何去何从?
  • 女总裁的近战狂兵

    女总裁的近战狂兵

    一身绝世古武,一手逆天医术,一双透视神眼,一场热血复仇!灯红酒绿,滚滚红尘,这平静的都市注定因叶洛而掀起惊涛巨浪!而一心寻仇的叶洛,也在都市佳人的温柔乡里,重新找到了归宿……
  • 小栖杂谈

    小栖杂谈

    门对梧桐树,家有凤凰来。小栖悠然(≧ω≦)/这是什么书这么好看,不愧是我写的?(?ノ?)?
  • 大佬的马甲叒掉了

    大佬的马甲叒掉了

    【戏精珏爷VS男友力爆棚柒】京城大人物都受到了来自御家小太子爷们和小公主的威胁:珏爷夫人性情温顺,人美好说话,小人物一个不懂规矩……一天京城赫赫有名的珏爷丢了,御家小太子闻言:这年头爹不好带。——刚刚觉醒的血族柒决定靠自己去娱乐圈当个花瓶,然,被各方大佬齐罩中。——#震惊!黎大影帝疑似在线求爱!#黎落逸:滚,那是我家小七!——#震惊!新晋小花旦与苏二公子约会,恋情曝光,被苏老爷子棒打鸳鸯!#苏洵:滚,那是我亲侄女!苏老爷子:滚,那是我亲孙女,他小祖宗!——#震惊!落塍(chén)集团外交总裁白总约见小花旦,疑似被包养!#白离谨:滚!那是团宠!——#震惊!影后小跟班竟是京城珏爷!传言珏爷惧内!#第二日,全网瘫痪。影后直播官宣:这是我家宝宝和三个崽子珏爷微博官宣:传言属实!@叶柒——#震惊!影后藏的巨深,马甲扒都扒不完!#众人:……【男女主双洁】【求收藏?????】
  • 虐缘劫,红尘几梦

    虐缘劫,红尘几梦

    她本是异世孤魂,魂穿至她,她是天煞孤星,奈何魂魄不全始终痴傻,且看她如何翻手云雨,虐翻渣姐,奈何桃花太旺,天,不是说爷天煞孤星么,那么这群撵不走的男人算什么,她终不是池中物,当她突破这个世界的束缚,暮然回首,前俩世,却是那么痛,为何这一世,还不肯放过我,偏要看我,生生世世为你情伤到死?
  • 新中国行政体制的初创:周恩来与中央政府筹建管理述论

    新中国行政体制的初创:周恩来与中央政府筹建管理述论

    本书全面考察了新中国中央行政体制创建和发展的历史,深入探讨了周恩来精心组建、调整和管理新中国第一至五届中央政府的过程。本书分为上下两部,上部重点研究从新中国创建之初到20世纪70年代中央政府筹组、运转和根据形势需要不断调整的风雨历程,以及周恩来在其中发挥的重要作用;下部深入研究了周恩来在长期领导政府工作中形成的先进管理理念、科学的行政方式、独特的行政风格,以及杰出的人才观和廉政建设思想。本书对我们全面了解新中国中央行政体制的初创与沿革,传承周恩来卓越的管理思想与优秀的工作作风,对我们搞好今日政治体制和行政机构改革有深刻的启迪。
  • 你给了我一丝希望

    你给了我一丝希望

    噩梦之所以令人恐惧,是因为它触及到了你的弱点,而你的弱点又是什么呢?是活着的恐惧。直到那天,他的出现给她带来了一丝希望……他又何曾不是呢,她也给了他希望。
  • 微风轻扬,那年我们正好

    微风轻扬,那年我们正好

    北大爷的新作,你确定不来看看吗。至于内容嘛,你看看不就知道了,so,我就不多说了。这次是想真正的写好一本小说,肯定会让你们看到结局的,流水帐什么的不存在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