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169500000009

第9章 朝堂激辩(2)

此时,皇宫外的登闻鼓院,一帮太学生正张开手阻挡苏轼、苏辙、巢谷、曾巩、章惇、曾布、张璪等人。一太学生说:“早就料到你们也要来击鼓。不准过去,要过去,从我等身上踩过去!”巢谷懒得与他们争辩,揪起两个太学生就扔了出去,几个太学生见状死命抱住巢谷的大腿,巢谷一时不能动。曾巩等人拉巢谷助他解围,场面一片混乱。

苏轼站在一边,始终很镇定。他手拿奏章,趁众人不注意,走到巨鼓前,抄起鼓槌,猛击大鼓,鼓声大作。众人忽然停止了扯打,章惇、苏辙等人目瞪口呆。巢谷喊道:“子瞻,你疯了!”就要冲过去。但军士将苏轼和巢谷隔开。苏轼双手高举奏章,军士将苏轼带进登闻鼓院,羁押起来。

崇政殿内,一内侍急匆匆地手捧奏折对仁宗耳语着。仁宗看完奏折,忽然眼睛一亮,说:“新科进士苏轼击了登闻鼓。进士们正在登闻鼓院,等候朝廷裁决。他们上的这份奏章说,太学生以鲁莽之行泄一己之怨,有损士子之体。”众大臣听说新科进士也击了登闻鼓院,既感到新鲜,又十分震惊,议论纷纷,莫衷一是。吕诲和胡宿也是一惊,他们看了王珪一眼。王珪不动声色。欧阳修和范镇则面有喜色。

仁宗看看众臣,胸有成竹地说:“参知政事、知贡举欧阳修。”欧阳修急忙出班应道:“臣在。”仁宗和蔼地说:“朕看了苏轼的科考文章,颇觉独树一帜,其中‘皋陶为士’的典故朕不知出于何处,你是我大宋当今的文坛领袖,现在能告诉朕此典出自何处吗?”欧阳修一脸惭愧,无奈地说:“蒙圣上错爱,微臣仍然不知。”仁宗微微一笑,目光转向范镇,说:“范卿家,你可是史学大家呀,你可知此典出自何处?”范镇嗓门很大,立即回答道:“微臣只觉好,但不知!”他的话引得众人一片笑声。范镇略一思索,对仁宗说:“皇上,何不把苏轼叫来,当面问个清楚啊?”

吕诲听了,大惊失色,急忙奏道:“皇上,万万不可,苏轼不过是新科进士,尚未授官,本朝从无此先例,只怕此例一开,礼法大乱,请皇上三思。”范镇说:“所谓‘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吕大人博闻强识,就请吕大人为陛下指点此典故。”吕诲自然也不会知道,支支吾吾地说不上来,只是怒目圆睁地看着范镇和欧阳修,而仁宗脸上却掠过一丝神秘的微笑。

王珪最善察言观色,此时上前奏道:“皇上真是求贤若渴,依臣之见,苏轼人才难得,该当让苏轼上朝来问个究竟。所谓礼法,确乎不必过于拘泥。”吕诲和胡宿都是一惊,惊讶地看着王珪。欧阳修也是一惊,暗叫不好。但只听仁宗顺水推舟地说:“好吧,那就宣苏轼入殿。”内侍高声宣道:“宣新科进士苏轼进殿。”声音回响,久久不散。

内侍带着苏轼匆匆进来。苏轼进殿叩拜道:“新科进士苏轼叩见圣上。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仁宗从心底里对苏轼赏爱有加,和蔼地说:“苏轼平身。听说你击了登闻鼓,你可知朕宣你入朝所为何事?”苏轼躬身答道:“回皇上,学生不知!”仁宗说:“朕宣你入殿共论太学体利弊。以进士上殿论事,国朝以来你是第一人。你可知无不言。”苏轼再次跪下,谢皇上隆恩。其实仁宗已差不多猜出苏轼文章中的典故是杜撰的,还是微笑着问道:“新科进士苏轼,朕读你文章,感觉甚好,你文章中所用‘皋陶为士’的典故出自何处啊?”苏轼毫不犹豫地回答:“回陛下,苏轼所用典故乃自己杜撰。”此语一出,朝堂之上一片哗然。无论是仁宗还是众大臣,都没有想到苏轼竟回答得如此干脆。

此时的仁宗,几乎面无表情,他观察着众臣的反应。吕诲终于忍不住了,愤怒地出班喝道:“苏轼大胆,竟敢欺君诬圣。”胡宿见吕诲先出了头,也激昂地出班奏道:“陛下,苏轼竟敢欺君污圣,实属大逆不道,理应处死!”

殿内的气氛霎时紧张起来,众人都紧盯着苏轼,而苏轼却镇定自若。这让很多大臣都颇感意外。

这时,范镇跨出一步,声如洪钟:“陛下,圣朝从无杀上书言事的士大夫先例,更无治士子之罪一说;即便是苏轼杜撰典故,也无非是为文而撰,谈不上欺君;至于诬蔑圣人先贤,更是子虚乌有,因为苏轼的典故实是美化了尧舜先王。”但仁宗并不说话,只是居高临下地观望着。吕诲出班反驳说:“陛下,此风不可长。如不惩处,杜撰之风必然泛滥,士风必然大坏。”

这时,欧阳修突然出班,奏道:“陛下,苏轼杜撰典故,非但无过,还应有功!”众人大惊。仁宗也微微一愣,饶有兴趣地说:“噢,为何有功?奏来!”

欧阳修中气十足地说:“微臣言出有据,苏轼所谓的杜撰典故并非真正的杜撰。为什么?因为苏轼说的是‘传曰’,何谓‘传’?‘传’与‘经’相对,也就是说,‘传’是对经典的解释,不是经典本身。因此,这个典故是苏轼对《经》作的传,是苏轼对上古圣贤的所作的理解,而不是说一定实有其事,因此也就不是杜撰典故。所谓‘言必有典’,乃太学体的作文之道,苏轼自出机杼,应有革新文风之功!故微臣以为,苏轼非但无过,还应有功!”欧阳修的这番评论,确实难得。众人明知欧阳修是袒护苏轼,却也不能不佩服他的学问才华。众臣中有人感叹:“哎呀,欧阳修不愧是当朝文宗啊!”“是啊!”范镇像个老小孩一样,可爱地擦了擦额头上的汗,露出放心的微笑。

苏轼向前跨了一步,奏道:“陛下,新科进士苏轼禀报皇上。”仁宗换了一个坐姿,以为苏轼有什么高论,充满期待地对苏轼说:“嗯,苏轼奏来。”所有人都将目光投向苏轼,不知道他要说些什么。

苏轼说:“陛下,苏轼确确实实是杜撰了典故!”欧阳修大惊,众人大惊,连王珪这种喜怒不形于色的人也露出了惊异的表情。唯独仁宗不动声色,嘴角上似乎有一丝满意的笑意,但又马上隐去。

这时,王珪笏板忽然失落在地。王珪素来谨行礼法,当朝失落笏板,是有失朝仪的,胡宿奇怪地看了看王珪,王珪趁机向他使了个眼色。胡宿会意,当即将官帽摘下,放在当地,跪下哭泣,厉声道:“陛下,连苏轼自己都已承认了杜撰无疑,实在罪莫大焉!如不杀苏轼,就请陛下杀了微臣!”朝臣都为之一震,仁宗却颇不耐烦。

虽然苏轼年轻气盛,但初次见到这种场面,多少也还是有些惊慌。他环顾左右,见欧阳修、范镇也一时失语,就说:“请问陛下,苏轼的这篇文章合乎仁厚否?”众人又很吃惊。朝堂之上,不要说苏轼尚是个没有授官的进士,就是首辅,也不敢“请问”陛下。

但仁宗并不生气,反而平和地说:“可称仁厚之至!”苏轼接着说:“陛下,文章之本,在于宣讲仁厚之正理,天地之大道。此典确为苏轼自造,但苏轼造典却非为造典而造典,乃是为理而造,为仁而设。反观太学体,却为用典而用典,搜索枯肠,如秉烛而钻鼠洞,以至失文章之根本,迷天地之大义。苏轼造典,却大合仁厚之论;太学从不造典,却为求淫巧雄辩而失仁厚。孰是孰非,唯陛下圣断。”苏轼的话确是义正辞严。众人皆被苏轼的话震慑住了,一时发愣。

仁宗忽然打破沉寂,高兴地拍手说:“好,好,苏轼,朕想听的正是你这番说辞,倒还真没让朕失望。好,既有一颗仁厚之心,又何须问那造典的是是非非!科举就是求言,焉能加罪于进言之人。苏轼,朕赦你无罪,下去吧。”苏轼跪道:“谢陛下。”

此时范镇回过神来,对胡宿大吼道:“好个大胆胡宿,还不起来,你竟敢要挟皇上,难道你要陷皇上于不义吗?”胡宿“啊”了一声,仍不起来。韩琦一贯老成持重,他面无表情地说:“陛下,谏官进言,应谏之有道。卖直取忠,陷圣上于两难之地,并非为臣的正道!”众臣见风向已转,大多附和称是,这令胡宿惊慌不已。

仁宗对胡宿和蔼地说:“起来吧,进言原是谏官的职责,朕不怪你。”胡宿抬头看看四周,见无人理他。王珪给他使眼色,胡宿才擦擦眼泪,慢慢地爬起:“谢陛下!”

仁宗说:“不过,落第举子闹事,还须再作安抚。朕想把殿试提前,定在下月初五,由朕亲自主持,让他们当堂陈述治国之策,然后排定名次。另外,将两次击登闻鼓的人尽快释放,不得杖责。”韩琦领旨。

苏轼大步流星向宫门外走去。其实他早已打定主意,要由自己来击鼓,无论将面临怎样险恶的局面,他都决心一闯。因为他相信自己,相信皇上,更相信天地永存之正道。如今,他不但有惊无险,还得以直抒胸中块垒,年轻的他感到从未有过的激动和痛快。

同类推荐
  • 无冕女皇:慈禧太后

    无冕女皇:慈禧太后

    本书介绍了慈禧太后扭转乾坤的政治舞台,内容包括:官宦世家、政治生涯、撒帘归政、一宫独裁、维新变法。以一个出身官宦的满洲女子身份入宫,慈禧一步步地从兰贵人做到懿嫔,不仅仅是因为她为咸丰帝诞下一子,更是因为她睿智的头脑和好强的性格。她小心翼翼地扮演着自己的角色,不敢做出丝毫超越权限的事情,正因为她的贤淑和懂事,荣宠加身自然是情理之中的事了……
  • 季羡林人生智慧全集(珍藏版)

    季羡林人生智慧全集(珍藏版)

    纵览季老的人生,那些朴实无华的文字再次将心灵打动。他的每一句话都那样严肃、真情而又生动。没有华丽辉煌的殿宇,却留给人们一座硕果累累的庄园。从季老丰富的阅历中抽取那些最能体现其锋芒、感情与人生转折的片段,加以淳朴、本色而富有敬意的点评,编织成一本智慧的集锦,希望可以通过本书继承先生的学识,发扬先生的学风,秉承先生的遗志,广大先生的精神。
  • 沈从文:湘西之蛊

    沈从文:湘西之蛊

    本书作者陶方宣追寻着沈从文的生命轨迹,以细腻浪漫的文笔描绘湘西的奇异风情:神秘的赶尸与罡仙、痴情的苗女与水手、多情的却又杀人如麻的土匪——奇情异事与妩媚山水交织在一起,勾勒出沈从文曲折而又动荡的一生。
  • 红顶商人胡雪岩(全集)

    红顶商人胡雪岩(全集)

    马云、王石、冯仑、潘石屹强烈推荐!讲透中国传统政商关系的至高经典。经商的看到生存的安全边界;从政的看到权力的雷区所在。大清首富胡雪岩,幼时家贫,替人放牛为生;稍长,入钱庄干杂活,扫地、倒尿壶,得老板赏识,提为跑街;遇贵人王有龄(浙江巡抚),资助其开钱庄,并与官场中人往来,很快成为杭州巨富;王有龄兵败自杀,胡雪岩改投新任闽浙总督左宗棠门下,长袖善舞,眼光独到,囤积居奇,操纵市场,垄断金融,操办洋务,阻击外商,筹措军饷,30年间扶摇直上,直至富甲天下,得慈禧赏黄马褂穿,赐紫禁城骑马,授二品官衔,大富大贵,无人能比;更乐善好施,赢得“胡大善人”的美名。一夜之间风云突变,慈禧下令革职抄家,积攒多年的隐患全面爆发,三天之内一贫如洗,成为政治斗争的牺牲品,两年后郁郁终老,埋骨乱石丛中。
  • 三皇五帝的传说

    三皇五帝的传说

    “中国文化知识读本”丛书是由吉林文史出版社和吉林出版集团有限责任公司组织国内知名专家学者编写的一套旨在传播中华五千年优秀传统文化,提高全民文化修养的大型知识读本。
热门推荐
  • 今生简短

    今生简短

    苏言这一生像是沉于河底淤泥中多年的棉絮般,肮脏、恶心、破烂不堪且牵扯不清。所有人都觉得她肮脏、恶心,所有人都站在道德制高点唾弃、谩骂她。
  • 神奇的道具

    神奇的道具

    在次一次偶然中,认识了“变态博士”,由此我拥有了“神奇的道具”,邪恶????的想法从我脑中出现
  • 纵剑江湖儿女情

    纵剑江湖儿女情

    这是围绕着被天下第一净土的高手收养的少年李耐的身世之谜展开的一个纯武侠的故事。有热血有柔情
  • 我演了全世界

    我演了全世界

    灵气潮汐降临华夏,覆盖面积30万平方公里。数亿人在这场盛宴中踏入全新的时代。多年以后,地球发生天翻地覆的变化。但已经没人记得,在那一天来临之前,娱乐圈曾发生过一件不大不小的事情。
  • 莫剑沧桑

    莫剑沧桑

    他一直知道,他的身世没有那么简单,直到进那个墓之前,他还以为他可以普普通通的过好这一生,他甚至觉得,从此可以遗忘过去,可是,这一切都不一样了。
  • 邪王的懒妃

    邪王的懒妃

    懒人系列终回本:常言,偷得浮生半日懒。当不能偷得浮生又想懒时怎么办?当然是光明正大地懒啦!从小懒到大的庄书兰就是这样想的!当前世成为记忆时,庄书兰更是决定将这懒人做到底。管他冷嘲热讽也好,闲言碎语也罢,她庄书兰不会因此而改变!且看懒人如何笑傲官场沉浮,冷看朝野纷乱!————情景一:“美男,来,给本姑娘笑一个!”一手托起某男精致的下巴,拇指轻刮着脸颊,“啧啧,这肌肤,比姐姐我的还要好!哎!平日里用的是哪个牌子的保养品啊?”……某男呆状,第一次有种叫耻辱情绪袭上了心头——他居然被一个还未并笄的小女孩子给调戏了!情景二:“跟了本宫,他日你就是一国之母,光宗耀祖!”某男拦下某女,半带着威胁地喝着。“光宗耀祖这件事,不归臣管,你去找别人吧!”轻弹去不知何时落在肩膀上的树叶儿,微微一笑,“时辰不早了,臣得回府休息了!”情景三:“你想从这游戏中退出?”媚眼一抛,却让人不寒而颤。“我还有权力说不吗?”某女惨淡一笑,带着狡黠,“既然是你将我带入这游戏中,你怎么可以置身事外?所以,我们成亲吧!”情景四:“……新娘请下轿!”第一声,无人答应……“请新娘下轿!”第二声,还是无人答应……“请新娘子下轿!”直到第三声时,轿里忽地传来慵懒的声音,“呀!我怎么睡着了?四儿,现在什么时辰?为何迎亲的轿子还不来?”————〖精采多多,敬请期待。〗————懒人系列:总裁的懒妻帝君的懒后懒凰天下风流佳人系列:风流女画师新坑:轻松+现代+都市+网游+青梅+竹马=恋上恶男友情链接:逍遥王爷的穿越妃本色出演绝焰煞神
  • 地火明夷

    地火明夷

    遁逃荒古禁地的乱世妖孽,轮回百世的离火行者,为了争夺封冥冢的异世通道,牵引出宿命千年的灵界大战。惶惶万载,是谁呕心沥血,执掌残败地府;又是谁设下荒古禁地,坐镇九幽炼狱;封冥冢下何人泣声惊天动地,引得万鬼来朝;五岳之中究竟隐藏什么秘密,让历朝皇帝登顶祭拜;秦陵兵俑千军万马整装待发,又是谁留下的后手……生生世世的爱依然在,有情有义的人都会回来……Q群85051162。
  • 人生抉与择

    人生抉与择

    如今的世界虽然物质丰富,但大多数人们生活的却如此艰难,是因为阴阳大度失调,阳太过而阴失衡。
  • 千岁药

    千岁药

    因无敌,故为神。天柱不周山下,恩断义绝,有人曾裂心而誓,若她不死,定不放过这天下人!—————一场所谓正义的胜利,让人人得而诛之的魔道枭雄们元神俱灭,也让得道门和蜀山之间终于分出了胜负。九州俯首,除万佛寺和蜀山外,天下终都以道门为尊。(注:披着复仇皮的修仙日常文。)
  • 超级富二代助手

    超级富二代助手

    红二代,富二代?受刺激的莫默决定靠自己的双手证明,离开自己的身份,离开父母的庇护,他依然能够活的很潇洒。可是,现实生活却并不容易,直到他拥有了一个助手,一切都不再是那么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