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169500000047

第47章 王安石(1)

就在苏轼、苏辙启程不久,于熙宁二年(公元1069年)二月初三,神宗皇帝降旨,任命王安石为龙图阁大学士、参知政事,主持制定新法事宜;任命韩维为翰林学士,之后又根据王安石的推荐,任命吕惠卿、章惇为三司条例司检详文字,主持新法条文的审定。这意味着轰轰烈烈的变法运动开始了!

这一日,王安石正独自坐在桌旁吃饭,一边拿书捧读。他被书中内容深深吸引,只顾夹取面前的一盘菜,举箸夹菜到嘴边,不慎将菜掉落衣服之上,也浑然不觉。这一幕正好被走进屋来的吴夫人看到,她嗔怪着说:“老爷,你怎么吃成这样啊,这书就不能搁下一时半会儿吗?瞧你这身袍服,尽是些菜汤饭渍,待为妻给你换下。”王安石仍是盯着书,说:“不换,不换,哪有空闲换它呀,就这样吧。”吴夫人接着劝道:“老爷再忙,也不会连换衣服的工夫都没有。你如今是朝中重臣,可不能像过去那么不讲究。”但王安石却坚持不换,还说:“不换,当官是为圣上、百姓做事,不是为了穿衣服的,要那华冠丽服又有何用,华而不实,耻也。”吴夫人欲语又止,十分无奈,只好叹息一声,说:“总之老爷都是对的,你可真拗呀。”

这时,管家王全进屋禀报吕惠卿和章惇求见。吕惠卿与章惇进屋,一同施礼问候。王安石挥挥手,算是还礼,指指座位示意吕、章二人坐下。吕惠卿坐在座位上,身体前倾,拱手说:“介甫公,《均输法》和《青苗法》正在起草之中,不日就告完成了。”原来,王安石决定改革首先从抑制商人和地主对农民的盘剥开始,命吕惠卿等制定《均输法》和《青苗法》。听到即将完成的消息,王安石兴奋地一拍桌子,大声说:“好!吉甫,你起草完后,再由条例司同仁讨论,纳言修订,补阙拾遗,即可呈皇上御览,施行于天下!”吕惠卿忙拱手称是。

王安石转头对章惇说:“子厚,你胆识过人,在商州任上不拘一格推行新政,我很是欣赏。此次熙宁变法,事关国运,成则我大宋国富兵强可比汉唐!你须施展才华,竭智尽力,我等同舟共济,共襄盛举。”说完,捻须微笑,忽觉手中有黏物,抬手一看,原来是刚才吃饭时不小心粘到胡须上的饭米粒,呵呵一笑,将米粒放入口中。

章惇自奉诏命进京以来,这是第一次到王安石府上拜访,也是第一次见到王安石。听到王安石对自己的称赞和对变法的雄心壮志,章惇回答说:“卑职一定殚精竭虑,不负厚望。”

因为章惇与苏轼是同年的关系,王安石又向章惇问起苏轼的消息,章惇回答说:“苏轼再过几日便将抵京。”王安石大喜:“好!苏轼当初与我约定,各自在地方上试行新政,来年再会。子瞻在凤翔之新政,真是闻名朝野啊!他这一来,对我变法大业可说是如虎添翼,又多了几成胜算!”章惇也欣喜地微笑着说:“子瞻才华冠绝,可堪大任!”

王安石捻须一笑,点了点头。吕惠卿却迟疑片刻,忙拱手微笑着恭喜王安石,心中暗自思忖。

对于苏轼即将抵京的消息,与王安石、章惇的欣喜和吕惠卿的忌惮不同,六十五岁的宰相韩琦心中的滋味颇为复杂。此时,韩琦正静坐在太师椅上闭目养神,面沉似水。想及前几次朝堂上王安石谈及变法的万分急切之情,而这种好大喜功的行事风格也深合年轻的神宗皇帝的心性。神宗皇帝准许了欧阳修辞官外放,并提升了一大批官员。韩琦明白变法已成定局,无可挽回。他深深地为变法前景、大宋未来担忧,他感到自己对万事皆无能为力,便三上奏章,请求辞去宰相,外放任职。

丫鬟进来禀告范镇来访。二人见礼后,韩琦苦笑着说:“此刻,也就是老夫看老夫啦。”范镇是奉圣上之命前来探望韩琦的,范镇道明来意,韩琦问:“圣上还没准我辞去相位吗?”范镇说:“这是什么话。宰相几日不上朝,圣上甚是关心,命我前来问候。”韩琦摇摇手,说:“偶有不适,圣上如此关心老臣,心有不安呀。我已三上奏劄,乞求辞去相位,外放任职,圣上何以苦苦挽留呢?”范镇说:“若非宰相之力,圣上今日焉能继承大统,圣上倍念旧恩,企望宰相能助圣上实现图强大业。”

韩琦淡然一笑,说:“蜀公,人贵在有自知之明,识时务者为俊杰。我已不合时宜了。一朝天子一朝臣,总把新人换旧人。这样,朝政才有生气。王安石必将为相,与其那时被赶下台,还不如现在就让贤。”韩琦所说,范镇听了句句是实,只好叹气道:“宰相这话说的,我本是来游说你的,现在反而被你说得也想辞官了……”

忽然有一沙哑的声音喊道:“皇上驾到--”

韩琦、范镇慌忙出迎,神宗早已进得房来。二老臣深施一礼,道:“不知圣驾到来,老臣有失远迎,乞陛下恕罪。”神宗笑道:“二位免礼。”韩琦急忙敬让神宗坐下,神宗坐下后,便说:“二位也都坐吧,范镇,劝动宰相否?”范镇并未落座,而是躬身拱手说:“陛下,微臣无能,有负圣恩。宰相去意已决,非天子莫能留。微臣告退。”得到神宗的首肯后,范镇又向韩琦施一礼,趋步退去。

韩琦跪于神宗面前,说:“陛下,老臣去意已定,乞望陛下外放老臣,全我名节吧。”神宗慌忙离座俯身扶起韩琦,潸然泪下,说:“宰相当年力排众议,冒生死之险,拥先帝继嗣,又拥朕登基,天大功劳,无人不晓。如此而退,岂非置朕于不义乎?”

原来,当年,仁宗老而无子,正是韩琦等人冒死进谏仁宗过继英宗为嗣,也就是神宗之父。英宗早逝,韩琦等又力保神宗即位。所以韩琦实有大功于英宗、神宗二帝,也有大功于大宋。此时,神宗对韩琦是由衷地感激。

韩琦也老泪纵横,说:“陛下,老臣力保先帝,是为我大宋江山;力保陛下继承大统,亦为大宋江山;而今急流勇退,还是为我大宋江山。要振兴国家,必图新政,而对改革朝政,老臣尚无良策,如何佐我英主?议事一出,陛下又须照顾老臣的颜面,则如何刚断一切?”

神宗见韩琦如此恳切,只好准允,接着谈起继任人选的问题,以自己心目中的人选王安石征询韩琦的意见。韩琦躬身说:“王安石为翰林学士则才能有余,位处宰辅尚有不及。”神宗为之一怔,问道:“何以见得?”韩琦回答道:“位极人臣,既要有胸怀天下之心,又必有五湖四海之量。介甫忠君爱民之心可鉴,但容人之量有限,更乏识人之明!诚如陛下领众大臣黄河观澜,河宽者则畅,道窄者则险。”

神宗不置可否地点了点头,问道:“那可大用者当首推为谁?”

韩琦回答道:“苏轼。苏轼既有尊君爱民之志,又有安邦定国之策;文有经邦济世之才,武可运筹帷幄,决胜千里。”

神宗疑惑着说:“朕听说,宰相曾说那苏轼连翰林学士都不够格,如今怎么就能做首辅了呢?”

韩琦惭愧地说:“陛下,当局者迷,旁观者清。臣这几日称病家中,行思坐忆,才知道苏轼其才其志,迂腐之臣难以看透。臣过去实乃迂腐不堪,目滞神昏也。而仁宗帝知人善任,鲜有能比,仁宗帝说过大苏小苏是为陛下所储的宰相之才。”

听到这些,神宗大惊。

韩琦接着说:“用与不用,皆由陛下。仁宗帝曾让臣考验苏轼,臣以为苏轼已通过了臣的考验。”

神宗思索着说:“苏轼,苏轼,朕对他却不了解。宰相以为苏轼比王安石如何?”韩琦不假思索地说:“如黄河观澜,河宽者是苏轼,道窄者乃王安石。”

神宗有些不悦地说:“宰相,朕倒喜欢那道窄的黄河,急流勇进,万马奔腾;而那河宽者,平流缓进,死水微澜,最是乏味了!”

见神宗如此年轻气盛,近乎鲁莽,韩琦只好说:“陛下英明。”他也为即将归京的苏轼深深担忧……

几天后,韩琦便在料峭春寒中,启程返乡。虽然这倒春寒并不是十分寒冷,而且预示着暖春的到来和万物的复苏,但他的心中却是异常寒冷。

初春时节,到处春光怡人,柳青风动,百舸争流,汴河码头一片繁忙。范镇得知苏轼一家今日到京,便前来迎接。范镇远远见苏氏兄弟站在船头,频频招手,苏轼喊道:“恩公无恙乎?”

说话间,船已靠抵码头,苏轼一个箭步跃上岸来,大为感动,深施一礼:“我与子由何德何能,敢劳恩公相迎!”范镇、苏轼、苏辙不断地说笑。范镇问起苏轼对王安石变法的看法,苏轼认为这样急风暴雨式的改革恐怕太猛,应该徐立徐行,并说他此刻恨不得马上就见到王安石。

巢谷在船上指挥船家搬运行李,只见小莲要搬动一口大箱,连忙上去劝住小莲。巢谷大方地说:“小莲,这个由我来,你先上岸吧。”小莲感受到巢谷的转变,也为之微笑,说:“有劳巢谷哥了。”巢谷憨厚明朗地点头一笑。

苏轼守制期满归京的消息,牵动着许多人的神经,有人欢喜有人愁。张璪自从在凤翔任满奉调回京,便巴结上了王珪,王珪也看中他科考前十名的身份,又喜他曲意逢迎,于是着意笼络。他打探到苏轼已经抵京的消息,立刻跑到王珪府上禀告。

王珪正在品茶,见张璪进来,便一脸忧虑地示意他坐下,命丫鬟上茶。王珪叹气道:“邃明,这人呀,闲来无事可比忙起来要累,心累。”张璪忙说:“恩师要保重身体,平心静气,莫要积忧成疾。”

王珪无奈地说:“平心静气?只怕不行。韩琦辞相,其实与罢相又有何异呢?胡宿、吕诲两位大人也萌生去意。接下来就该轮到老夫了,但见新人笑,哪闻旧人哭呀。”张璪一怔,试探着说:“恩师在朝中德高望重,为圣上倚重,怎么会呢?”

王珪不住地苦笑,说:“如今圣上倚重的是王安石。不过你去他那条例司,正是他所管辖,前途远大,晋升在望。”在吕惠卿的推荐下,王安石前不久邀请张璪到条例司任职,攘助变法大业。张璪虽然忙不迭地答应,但心中一直担心王珪为此怪罪于他,所以迟迟未敢赴任,今天一是来报告苏轼抵京,另外就是想向王珪解释此事,听到王珪提到此事,他忙拱手,郑重地说:“全赖恩师栽培举荐,在下才有今日。”一脸感激之情。

王珪沉思片刻,说:“你去条例司好呵,老夫也能知道个风吹草动,不像现在这般双耳塞聪,置身事外。”见王珪不但不责怪,还颇有倚重之意,张璪心中大喜,忙笑着说:“恩师,这是自然。”接着他便向王珪禀告苏轼的消息。

听到苏轼抵京,王珪霍地站了起来,无奈地说:“一个王安石还不够,又回来个苏轼,唉!”

听到苏轼抵京的消息,王安石面带喜色,走向内堂,一边解衣一边高声叫喊吴夫人。

吴夫人匆忙进屋,未及询问何事,王安石就急命她快快准备热水,以便洗澡。平日里吴夫人叫夫君洗澡,王安石总说公务缠身,无暇顾及。现在大白天的,王安石突然要求洗澡,吴夫人大为诧异,便询问缘由。王安石却自顾自地看着身上的衣服,喜悦地说:“该洗,该洗。袍服确乎是脏了,夫人给我换一件袍服。”吴夫人一边帮王安石换下袍服,一边喃喃地问道:“老爷,今日是怎么了,六月飞雪,冬雷震震,太阳从西边出来了。”王安石笑呵呵地说:“应该如此,应该如此。”

这时,管家王全进屋来禀报魏王和高王下帖邀请王安石去西池赴宴一事,王安石不假思索地说:“替我回了,就说公务繁冗,脱不开身。”王全忙说:“老爷,昨日已经回了颖川王和故相,今日再推,恐惹人话柄。”不想,王安石大声说:“回了就是,今日我有要事,去见一个人。”

吴夫人一听,更是惊异,问:“谁呀?竟这么惊动老爷。”王安石哈哈一笑,兴奋地低声说:“夫人,苏轼回京了!”

苏轼、苏辙的新家在仪秋门外,众人将带来的行李等安排妥当。此刻,苏轼、苏辙、王闰之、史云、采莲、苏迈等正在堂屋吃中饭。

王闰之看看一桌的粗茶淡饭,皱眉叹气,说:“这汴京的五谷菜蔬,家禽鱼肉都比眉山要贵上几倍有余,这日子不好过,家难当呀!”一听王闰之又抱怨这些,苏轼不耐烦地说:“夫人,不是答应了我,吃饭的时候不说这些吗?”王闰之无奈收声,白了苏轼一眼。

这时,巢谷走了进来,对苏轼说:“子瞻兄,王安石、吕惠卿、章惇、韩维大人来访,正在门外等候!”苏轼有些吃惊,看看苏辙,笑着说:“子由,我正要去找他,他却先上门来了,也好。”

苏辙迟疑地看着对苏轼说:“哥哥,此四人一起来访……”小莲插话说:“哥哥说话留心。吕惠卿、韩维都是生人,话说三分即可!”苏辙接着小莲说:“哥哥,小莲姑娘说得是,不可言无顾忌。”苏轼点头说:“嗯,多谢妹妹提醒。”

王闰之见状,脸上一红,朝小莲酸酸地说:“好不害羞,‘哥哥’也是你叫的。”小莲一惊,脸也大红。王闰之接着说:“该讲礼数,记得以后叫先生。”小莲捂着脸跑开。

王闰之先是抱怨居家不易,接着又这样羞辱小莲,苏轼大为光火,一拍桌子,直盯着王闰之,大声说:“你!岂有此理!”王闰之一怔,眼泪夺眶而出,也掩面而出。

苏轼起身,不住地跺脚、转圈、叹气。苏辙忙提醒说:“哥哥,快迎客人!”苏轼这才醒悟,和苏辙出迎。

兄弟二人将王安石、吕惠卿、章惇迎进苏轼书房,分宾主落座。王安石一身新装,洁净清爽,越发显得心情大好,喜形于色,说:“子瞻不用客气。”接着向苏轼、苏辙介绍韩维、吕惠卿。又指着章惇说:“这位是你同年,自然不用介绍了。”苏轼、苏辙与韩维、吕惠卿互道久仰,接着与章惇互相问好。采莲奉上茶水。

王安石见到苏轼,不禁忆起六年前自己出知鄞县时,苏轼到汴京码头为自己送行的情景,感慨道:“当年,满朝大臣除你之外无人给我送行,真是……”说着,摇头不语。苏轼并不想以此来攀交情,与其议论人情冷暖,他更加称赞当年王安石所说“就是无一人送行,我也会我行我素”的豪气。王安石很高兴,热情地说:“是啊,我还说,‘有子瞻一人为我送行,胜过千万人矣’,也是言犹在耳啊。”苏轼也说:“是啊!犹如昨日!”

王安石话锋一转,说:“怎么样,如今圣上要厉行新法,该是你苏子瞻一显身手的时候了。我日夜思盼,终于等到子瞻回来。如今我还是那句话,得子瞻一人,胜过千万人矣,变法有望!”章惇也笑着说:“是呀,子瞻,王大人天天念叨你。”吕惠卿忙称赞苏轼,说:“听说子瞻在凤翔时施行了不少新政,什么改差役为募役,改刺义勇为募义勇,这正是如今的新法要实行者,子瞻真是有先见之明。”

苏轼却沉稳不露地说:“吕大人取笑了,那只是因事变通,称不上什么先见之明。”听到苏轼如此回答,吕惠卿一愣,沉思不语;苏辙紧张地瞟了一眼苏轼,咳嗽了一声。苏轼接着说:“王大人在鄞县时诸法并施,成效显著,那才是有先见之明呢!”

王安石呵呵一笑,说:“哎呀,子瞻竟学会吹捧人了!”苏辙忙说:“哥哥说的是真心话,平时哥哥经常给我讲王大人的鄞县变法之事。”

王安石闻言大喜,转头询问苏轼,在得到肯定的答复后,他大声说:“那太好了。子厚是你的同年,当年你们为罢黜太学体可谓闹了个天翻地覆,这些年文风已经大改,可政风依然如故。改革文风原是为了改变政风,政风不改,文风改了又有何用?”吕惠卿忙笑着恭维王安石,说:“大人一言,入木三分。追随大人左右,可谓日日受益。”王安石更加高兴,接着说:“所以,你们如今再度携手,改革政风,又闹他个天翻地覆!有韩持国、吕吉甫,还有老夫助阵呐喊,该不亚于你等当年击登闻鼓以动天下的阵势吧!哈哈!”

吕惠卿、章惇二人点头称是。苏轼却仍然不动声色。

吕惠卿有所觉察,皱眉说:“吕某过去听闻苏子瞻豪气干云,当世的狂士。原想子瞻听了大人这番话,定会振臂一呼,却何以安坐不动呢?”

听到吕惠卿这么说,苏辙一惊。苏轼听到王、吕二人言语,再也忍不住,问道:“原来是要天翻地覆,看来王大人果然如写给在下的信中所说,要骤行新法了?”

同类推荐
  • 苏轼的人生境界及其文化底蕴

    苏轼的人生境界及其文化底蕴

    群体认同研究是一个从群体的视角来研究认同的重要领域,也是社会心理学的重要概念。不同个体之间的关系和群体之间的关系向和谐、稳定和健康的方向发展是群体认同研究的主要方向。本书首先对群体认同的理论、动机、结构和测量以及多重认同和群体威胁等方面进行文献的回顾,并在此基础上提出本研究所要解决的问题和研究设计,接着开展对群体认同心理结构的本土化探索并基于此编制有效的测量工具,最后利用研究所开发的群体认同工具分别探讨大学生的多重群体认同和群体动机对现实群体的群体认同的影响,并对整个研究结果进行综合的分析和讨论。
  • 丰臣秀吉(三)

    丰臣秀吉(三)

    《丰臣秀吉》讲述了日本战国时期最著名的大名,日本史上首位一统天下的平民英雄丰臣秀吉的传奇人生。丰臣秀吉出身寒微,没有依靠,但他凭借自己的力量,从一介小民,成长为一代权臣。在位时实行的刀狩令、太阁检地等政策具有划时代意义,对日本社会由中世纪封建社会向近代封建社会转化有一定成就,《丰臣秀吉》洋洋洒洒几十万言,内容详尽,翻译语言通俗易懂,有能够兼具日式风格,让读者在领略丰臣秀吉奋斗历程的同时,感悟日本传统文化。当下,人人追求成功,《丰臣秀吉》为我们展示了丰臣秀吉这个成功的范例,具有启示意义。
  • 托尔斯泰传

    托尔斯泰传

    《托尔斯泰传》是罗曼·罗兰《巨人三传》(又译《名人传》)之一,讲述了一个哭泣、痛苦却一直欲求真理的英雄——托尔斯泰。罗曼·罗兰视托尔斯泰为精神导师,对托尔斯泰的详尽研究,成为这部作品——《托尔斯泰传》的坚实基石,向读者展现了一代文学巨匠创作个性中重要的方方面面。罗曼·罗兰的《名人传》记载了伟大的天才在人生征途上,为创造能表现真、善、美的不朽杰作,献出了不朽努力。传记里的三人,虽然一个是音乐家,一个是雕塑家兼画家,另一个是小说家,却拥有高度统一的共同特质,那就是在毕生追求上孜孜不倦,奉献一生。
  • 张大千

    张大千

    本书以张大千的成长历程和人生发展为线索,通过日常生活中富于启发性的小故事来传达他成功的道理,尤其着重表现他所处时代的生活特征,以便对读者产生共鸣和启迪。
  • 民国一枝花

    民国一枝花

    她出身大家闺秀却胆大包天:杀过人,闯过城,别的女人过几辈子未必能遇上的事,她全都见识了,干了。同样念着列女传和三从四德长大,怎么就和别人不一样?面对毫无事业心的纨绔子弟丈夫沈孝儒,没败家,也没本事发家;阴险狠毒的管家杨静安;尖酸刻薄的侧室冬梅……又逢丧子之痛,她近乎伤心欲绝,接踵而至的苦难泯灭了她所有雄心,但无论命运如何翻云覆雨,她都能运筹帷幄,接招,她依然能够恢复本色,话锋犀利丝毫不减当年!她的眼里时常会闪现出凌厉的锋芒,她可以把六月飞雪唱成了四面楚歌,身临绝境却能绝处逢生,危急关头总能转危为安,她是一个商界奇女子,在兵荒马乱的民国时代,她却可以界运筹帷幄,撑起一个家族,保护一座城的百姓。
热门推荐
  • 公主谋宠计

    公主谋宠计

    身负金枝玉叶名,却是卑微如尘;本想认命与世无争,反遭羞辱与陷害。死牢之内获悉惊天秘闻,一场交易换来死里逃生;精心谋宠本为复仇,竟意外遭遇深情沦陷……
  • 极度愤怒之下

    极度愤怒之下

    蓝星联邦波塞冬号飞船终于在2200年飞出银河系,初步涉及到宇宙的诸多秘密,人类因为体质关系无法在真空环境下生活太久,索性科学家创造出一种模拟拷贝的游戏装置,让人类的大部分宅男成为了进攻宇宙诸多星球的生力军。每个星球所拷贝出的各种军队职业都有所不同,被科学家们称为星球法则,每个星球类似于一个游戏环境,被模拟出许多不同的职业,供人类探索。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TFBOYS之绽放时的满天星

    TFBOYS之绽放时的满天星

    就这样结束了么,是的,很抱歉,我和他的故事没有那么轰轰烈烈,这或许就是一次普通的初恋,像青春里的一道暗光,没有那么耀眼,却足以让人心生彷徨,那个男孩踏着满天繁星来到我面前,转瞬犹如流星一般稍纵即逝,他曾温柔的对我笑,羞涩的对我闹,所以我忘不了他的好,他说过的,他喜欢我,很喜欢很喜欢,他做过的,在我鼻尖上留下了他的气息,永远永远,他从来没说过爱我,或许一开始便注定了过错。
  • 南湘书院

    南湘书院

    震惊!某书院院长竟于她的夫君当众秀恩爱!某副院长竟当着院长的面下违反规定?究竟是院长太寂寞,还是副院长太皮?敬请关注南湘书院。
  • 独裁抢爱:小魔女不好惹

    独裁抢爱:小魔女不好惹

    她是乐家的宝贝,无忧的魔女,从小上有长辈疼宠,下有兄长呵护,自然,这个性子,就有些精灵古怪,让人不敢恭维,不然,哪会发出招夫令,扬言无论不管是谁把她大小姐伺候高兴了,就可以……他是黑暗世界的‘冥王’,有着无以伦比的权和势,当然背后还靠有金山,银山,可是,钱,乐家不缺,小魔女也不缺,权,乐家不少,小魔女也不稀罕,论起帅吧,乐家的三兄弟,个个都超过他,承诺以后宠那丫头吧,可乐家人已经把她宠得天下地下都唯她独尊了,这想要抱得美人归,也不是一件容易事,只能抢啊,抢啊……本文是2009年妖妖魅儿所著的《无忧魔女》的续集,开篇介绍一下,以方便各位读者知道一些事情的起末。
  • 六界生趣

    六界生趣

    记录仙,佛,人,鬼,,妖,魔的六界的大大小小琐事
  • 午后之死

    午后之死

    主人公是一位斗牛勇士,他在一场场血腥的斗牛比赛中逐渐成长。斗牛分为三个过程,在此过程中可以看出,斗牛比赛的主题只有一个,那便是生与死。在《午后之死/海明威全集》第二章中有这样一句话:“这场或表演得好或表演得差的悲剧,由公牛和相关的人共同表演,在这场悲剧中,人有危险,但是牲畜必死无疑。”
  • 哈士奇

    哈士奇

    《哈士奇》深度解读纯种哈士奇的18个特征细节,详细介绍选购要点,从喂养、训练、美容、疾病防治等方面一一讲解,分部图解15种自制爱犬营养配餐,手把手教您改掉爱犬的坏习惯。
  • 法医邪妃

    法医邪妃

    她是一个无父无母的孤儿,听院长说,她是在大街上把她捡回来的,但不知为何,从小到大,孤儿院的小朋友都排斥她,把她当成怪物,她不知道为什么会这样,进入社会后,身为法医,虽然她得到了大家的尊重,却没有人看她的眼神里没有惧怕,她不明白为什么大家都把她当怪物,明明她什么也没有做,但还是一个朋友也没有。她是九州大陆北月国最受宠爱的明月公主,自幼皇兄们便把她宠得无法无天,肆意妄为,人送外号刁蛮公主,因为不想和南翎国联姻,她勇敢逃婚,被逼跳下悬崖,香消玉殒,当她变成她,又会在九州大陆掀起怎样的惊涛骇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