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1656900000040

第40章 方法论(5)

不过以笔者之见,如果因为人与计算机之间存在某些不可类比的特征,而因此全盘否认人—机类比的可能性,恐怕也不是明智之举。因为,人的认知过程与计算机的信息加工过程确实存在某些相类似的特征,这是可作类比的客观依据。现代认知心理学家借助现代科学背景看到了这种相似点,并试图通过这种类比,为研究人的认知系统的内在机制开拓一条新的途径,这不能不说是一种大胆的设想,在思想方法上具有独到见解。而事实也证明,现代认知心理学的研究成果已能较好地说明人的认知过程,对人的认知系统的内在机制的认识也达到了前所未有的深度与广度。这一人类认识史上的重大进展,在一定程度上应归功于人—机类比途径的开拓。此外,我们还应承认,任何类比总是有条件的,总是在一定范围内、一定层面上的类比,总要撇开与舍弃一些因素或方面,并把类比的对象从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的系统中抽取出来,因而类比不可避免地会出现一定的局限性。既然如此,那么人—机类比尽管存在某些局限性但不应完全否认类比本身。正确的态度应是,在承认人—机能作有限类比的前提下,注重类比的局限性,并正确对待、仔细分析类比所获结论的有效范围,充分考虑心理现象的复杂性、整体性与多层次性特征。

所以,现代认知心理学将人脑与计算机进行类比,可以看作是“心理”研究方法的一次突破。它所具有的意义主要不在于主张研究人内部的心理机制,而在于为研究这种机制指明了一个方面,开辟了一条新的途径。从这意义上讲,人—机类比尽管存在这样、那样的不妥之处,但它能给人以新的启发,有利于找到研究的突破口,加速研究的过程,这是不可否认的。

(2)现代认知心理学认为,将输入与输出的信息作对比分析,是认识心理过程的重要方式

现代认知心理学十分强调将条件与结果加以对照,即将信息的输入和输出联系起来进行推理,以认识心理现象的内部机制,这种思维操作称为“抽象分析法”。

如何进行抽象分析?现代认知心理学认为,首先须利用观察与实验对通过“心”的信息流进行跟踪,即在特殊的认知任务的作业中对心理操作的程序和产品进行追踪,以获取丰富的客观材料。然后,分析材料,或利用计算机对人的心理过程进行模拟。最后,将输入信息与输出信息加以对照,作出某种推论,并将有关的推论连接起来,便可构成对不能观察到的心理过程的合理陈述。

笔者认为,“抽象分析法”的提出是心理学研究方法的一大进步。在内在的心理机制尚不能被直接加以研究时,以往的心理学派并没有创造出有效方法给予间接性研究。构造派心理学用内省法,通过受试者的口头报告来说明结果,由于内省法容易受被试者主观思想的支配,所以实验结果往往缺乏客观性。行为论者则放弃研究人内部的心理机制,致力于寻找外部刺激和可观察到的行为反应之间的联系。而现代认知心理学的“抽象分析法”将被试者的行为反应、口语报告与心理过程的计算机模拟等多方面材料进行会聚,在此基础上来分析、研究心理现象的内在机制,显然其客观性程度已大大加强。因此,“抽象分析法”尽管是对人的心理机制的一种间接性研究,其推测性结论也不一定正确,但终究为了解内在的心理机制提供了一种认识方式,仅就这一点而言,“抽象分析法”的认识功能是不容否定的。

(3)现代认知心理学认为,利用计算机模拟是认识心理过程的有效手段

计算机模拟是在建立模型的基础上,通过计算机实验,对一个系统按照一定的作业规则由一种状态变换为另一状态的动态行为进行描述和分析。

计算机模拟最初由尼赛尔(Neisser)提出,而在“心理”研究中首先倡导这种思想并从事研究的是卡内基-梅隆大学的纽厄尔和西蒙,他俩提出的著名理论是“物理符号系统假说”(physical symbol system hypothesis)。该假说认为,物理符号系统的功能是操作符号(symbol manipulation),任何物理系统的事件、过程或操作只要能用符号形式来表示,并能明确每时每刻的状态,就能用计算机模拟出来。由于人类思维的各种抽象概念可被看作是物理符号,并且也可以像物理事件一样加以复制、转换、连接和处理。因而人的认知过程也可看作是对符号的操作过程,并用计算机来加以模拟。1956年,纽厄尔和西蒙编制了第一个模拟人类解决问题过程的计算机程序——“LT”。尔后,他们又和索尔一起发表了论文——“一个人类问题解决理论的基本原理”。他们的研究表明,利用计算机来模拟人的心理过程并由此来揭示人的心理活动规律的可行性,从而使“心理”研究在方法上有了新的突破。

不过,计算机模拟在“心理”研究中究竟能起多大的认识功能至今仍存在较大分歧。纽厄尔和西蒙等极为重视计算机模拟对“心理”研究的作用;斯金纳等则对此表示反对;而极大多数心理学家却保持某种中间立场(或者说采取观望态度)。笔者认为,应对心理研究中的计算机模拟作辩证分析,才有助于对计算机模拟抱有正确态度,也有利于提高应用该方法的自觉性以及实际应用水平。就目前而言,心理研究中的计算机模拟至少有三点是值得肯定的。

第一,计算机模拟把原来是抽象的不可捉摸的心理事件置于与物理事件同样的理论体系中来加以客观描述和具体研究,这样就在研究具体事件的计算机科学和研究抽象事件的心理学之间架起了一座桥梁,为认识人脑内的活动机制开辟了一条新的通道。

第二,计算机模拟能在一定程度上检验认知理论的客观实在性。由于心理学研究对象的特殊性,长期以来,思维和智能行为的实验研究很难进行。这类实验费时长,易受干扰,往往只能依据可供观察的少数事例作出一些描述性结论。即使形成了有关理论也因无有效的检验方法而束之高阁,不能发挥其应有的认识功能。现在,利用计算机模拟能把“黑箱”转移给机器,即把某些待证的认知理论改编成计算机程序,输入计算机。由于计算机程序的编制原则与产生模拟行为的原则相同,因而在相似的情景之下,计算机的操作模式在功能上类似于人从事的作业活动。这样,经计算机操作如果获得预期的“输出”,便证明计算机程序的原型(即认知理论)是正确的;如果“输出”与预期不一致,则说明现有的认知理论被证伪,需修改、补充。由此通过计算机模拟的反复进行,一个待证的认知理论就能得到一定程度的证实或证伪、修改或补充,使之逐渐完善。可见,在当前直接深入到人脑内部认识心理机制的手段尚不具备时,认知心理学倡导用计算机模拟来检验认知理论,无疑是一种大胆的尝试。也许利用模拟手段并不能给认知理论以绝对性检验,但由于计算机程序所包含的具体的运算步骤,严密、详尽的逻辑规则使计算机模拟在检验与发展认知理论中,多少能起到一点积极作用,这恐怕是无可非议的。例如,纽厄尔和西蒙(1956)编制的能模拟人的启发式搜索问题解决的计算机程序、费根鲍姆(1960)编制的能模拟人类配对联想学习过程的“EPAM”程序、安德森(1973)编制的能模拟人类语言过程的程序——“HAM”等,对于认识和检验心理活动机制都起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第三,计算机模拟能提高研究者对认知活动的研究水平。计算机模拟中,计算机产生的某些结果能显示出原有理论研究中所忽视的问题。例如,经计算机模拟发现,计算机对问题的理解和建构一个问题空间的起始过程,主要依赖于将当前的问题与以前碰到的问题作类比,把它看作是过去解决过的类似问题的同构物。这说明各种转换问题都是彼此同构的,而这一点在过去的研究中却被忽视了。所以在计算机模拟中,只要研究者勤于思考,善于分辨,就能发现新的问题,获得新的认识,使研究工作向更广更深的领域发展。

计算机模拟尽管能为认识心理的内部机制与检验认知理论提供新的途径,但从理论上讲其可靠性程度确实令人怀疑:第一,按计算机模拟的逻辑:如果计算机与人在某种作业上的操作模式在功能上相等,那么该计算机程序便客观地反映了引起相应行为的人的内在心理过程。但以笔者之见,即使能表现出与人的外部行为完全相一致的计算机程序也未必是人的心理“原型”的“对应物”。因为,生命科学的许多事实表明,有机体的外部表现与内在的活动机制并无严格的线性关系。不同的内部机制可产生相同的外部表现;反之,同一内部机制也可产生不同的外部表现。生物化学对“分子结构”与“生物功能”的研究,分子遗传学对“基因型”与“表现型”的研究都能给我们许多启示。由于有机体内在机制的复杂性,经计算机模拟被证实的心理模型充其量仅是对内部心理机制的一种解释,但绝不是唯一的解释。从该意义上讲,计算机模拟只能用于提出“假说”,而不能作为检验“假说”的最终手段。因为计算机程序本身就是同其他方面的理论成果相结合的产物,在逻辑出发点上由于包含了其他特征的理论因素,所以其验证结果不能完全判定受检对象正确与否。第二,模拟是“人造”的试验手段,它所依据的不是现象系统本身及其存在的实际环境,而是作为现实系统映象的系统模型以及相应的“人工”环境。显然,模拟结果的正确性程度完全取决于模型和输入数据是否客观、正确地反映现象系统。然而,目前的计算机模拟几乎都是以心理实验的口语记录为依据。这种口语记录即便是出声思考的即时性记录,所涉及的也仅是反映在人的意识之中的那些操作和步骤,而人在问题解决中所进行的实际操作是否局限于这些步骤却不得而知。另一方面,即使依据相对完整的口语材料来编制计算机程序,也必须将口语材料进行转换,即对被模拟的心理特征进行简单化、形式化、符号化处理。但一经这种处理,那些无法被形式化、符号化的心理特征(如情感、情绪、意志、性格、动机等)则被舍弃了,而这些特征恰恰对人的认知活动有极为深刻的影响。此外,研究者受自然原型启发而作出科学发现的认识过程也不可被完全模拟,因为创造性思维活动不能完全被符号化、形式化,因而不能真实地被改编成计算机程序。还有“人际因素”、“生态效应”、“知识背景”等对人的认知活动也有重要影响,但目前都不能将其真实地转化为那种指导计算机工作的符号结构。既然计算机模拟只能是一种近似的模拟,绝非是真实过程的再现,那依据目前的计算机模拟水平是不可能客观、全面地揭示人的心理活动的内在机制的,这恐怕是计算机模拟在心理学研究中未得到普遍推崇的重要原因之一。

可见,对计算机模拟应作辩证分析。在研究心理机制尚未有更为直接、更为有效的方法时,因计算机模拟能为我们提供一些假设性的结论,能启发我们去思考一些新的问题,这确实对认识心理活动的内在机制能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但是,如果认为计算机模拟的就是人脑活动的真实机制,或者对心理活动机制的探讨仅停留在计算机模拟水平,那就不合适了。

目前,不少研究者对认知心理学的研究方法及其研究成果提出了种种不同的见解,或许这种不同见解的争论还将继续下去。但应该承认,认知心理学所开拓的研究心理活动内部机制的方向,以及为实现这一研究目标而提出的种种富有特色的研究思路,对我们是有启发的。作为一个心理学研究者,如想在研究中有所发现、有所创新,不仅需要提出研究目标,而更要善于提出达到目标的方法。只有在研究方法上有所创新与突破,才能开创研究工作的新局面。

§§§第二节现代科学方法对研究“心理”的方法论意义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出现了一些崭新的学科,如系统论、信息论、控制论等。它们从不同侧面揭示了客观物质世界的本质联系和运动规律,为一切学科领域提供了新思路、新方法。于是系统方法、信息方法、控制方法等作为辩证综合的具体方法便应运而生了。近几十年中,一些独具慧眼的心理学家开始利用现代科学方法所提供的独特思路研究心理现象,结果使某些久拖未解的难题获得了一定程度的解决,从而显示出现代科学方法在“心理”研究中的适用性。为此,笔者试图从理论与实践上论证现代科学方法对“心理”研究的必要性与可行性,以阐明现代科学方法对确定心理学研究策略,加速“心理”研究进展具有方法论意义。

一、系统方法对研究“心理”的方法论意义

(1)系统方法的基本特点

系统方法是从系统的观点出发,着眼于系统与要素、要素与要素、系统与环境的相互联系和相互作用,综合、精确地考察对象,以揭示其系统性质及其运动规律,从而达到最佳处理问题的方法。

系统方法与传统方法相比有四个特点。

第一,整体性,这是系统方法的根据和出发点。系统方法十分强调对事物进行整体研究,因为它把认识对象都看作系统。认为一个系统所表现出来的总体特征和总体运动规律,既不同于它的单独的组成部分,也不同于各个组成部分的简单总和,而是组成它的各个部分彼此和谐地相互联系、相互作用从整体上呈现出来的。为此,系统方法主张,考察和解决问题时不能仅仅对某种要素或某一指标进行孤立的思考,而应从整体出发进行通盘考虑,只有这样才能正确地认识客观事物。

第二,最优化,这是系统方法的基本目的。最优化,是指应从多种可能的途径中为系统选择出优化的方案,使系统处于最优的状态,达到最优的效果。事实上,对于一个复杂系统来说,要达到目标的方案往往是多种多样的,但其中总有一个方案是最优化的或满意的。运用系统方法就能从中选出最优化的方案。

第三,模型化,这是实现最优化的手段与途径。所谓模型化,就是运用设计出来的系统模型来代替复杂的难以直接进行分析和实验的真实系统。通过对系统模型的分析和研究反过来认识真实系统的本质与规律。模型化之所以能达到这一目的,是因为系统模型确定了系统的边界范围、系统的要素,及其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情况、状态,由此利用电子计算机进行系统仿真,便能不断修正系统方案,逐步实现系统的最优化。

同类推荐
  • 潜伏在你身边的心理学

    潜伏在你身边的心理学

    人们常常会人云亦云,从众的魔力是如何产生的?权威为何如此可怕,让人不得不服从?为何会出现“黑色星期一恐惧症”,导致工作效率低下?催眠术到底有何奥秘,让人做出不可思议的举动?看似习以为常的行为背后实则暗藏神秘的心理玄机!《潜伏在你身边的心理学》选取一个个生动有趣的事例,通过众多著名心理学家的实验“现身说法”,深入浅出地揭开生活中各种有趣现象的成因,让你领略心理学的神奇力量!破译性格密码,揭开行为动机,遇见真正的自己!习得心灵窥探术,洞察百态人性!
  • 心灵每日下午茶

    心灵每日下午茶

    阅读本书能使读者激发对人生的思考,学会从容地面对生活中所碰到的各种心灵问题,能够从更高的人生角度去思考自己的未来。无论是成功还是失败,无论是处在人生的高潮还是低谷,本书都能给予心灵的启迪和力量。
  • 生活心理医生

    生活心理医生

    本书理论和实际相结合,运用大量日常生活中的生动案例,深刻剖析了常见的心理问题和心理疾病,提出了切实可行的解决之道,是我们解决日常心理问题和心理疾病的好帮手。
  • 身份心理学

    身份心理学

    以心理学、营销学的观点解析身份和影响力的内在逻辑。吸引高层次人群的人际关系法则。越是好的越多人抢,越多人抢就越是好的,你明白这种不成逻辑的逻辑背后的心理秘密吗?场面大了,会吓跑人群中的绝大部分;场面小了,有实力的人又看不上。你明白这个“面子”问题背后的心理秘密吗?形象代表人的本质,影响力就是一种生产力,你了解这种名与实之间互相转化背后的心理秘密吗?外表漂亮者比不漂亮者更为成功,你知道这种视觉效应背后的心理秘密吗?
  • 弗洛伊德12:文明及其缺憾

    弗洛伊德12:文明及其缺憾

    纪伯伦生命中曾有两位红颜知己,对他的一生都有重要的影响。其中这位年长纪伯伦的异国女性,在纪伯伦生命最艰难、最晦暗的时候给了他巨大的帮助,注入给纪伯伦的绝不简简单单是金钱,而是一种高山流水的能量。在所有纪伯伦的通信中,从来没有这样巨大数量的书信写给特定的一个人。纪伯伦蒙受她的照顾,迅速在异国成长。因为命运的安排,这对高尚的精神情侣未能在一起。纪伯伦临终前,把所有的画作全部送给了玛丽。因为这些画全都来自于玛丽的精神指导。本书收入了纪伯伦致玛丽的信179封,玛丽致纪伯伦的信72封,纪伯伦日记3篇,玛丽日记34篇。读者今日有幸一睹他们之间的通信,真是莫大的福气。
热门推荐
  • 嫣然一笑,许你一世盛宠

    嫣然一笑,许你一世盛宠

    如果还能再次与你相遇,绝对不会放开你的手。与你相遇在那微风缓缓吹过的樱花树下。悄悄牵起你的手,一起走过余生!直到如今也没有忘记的约定。如果在樱花树下再次与你相遇。再也不要任何约定。这一次一定要陪在你的身边与你相守到老”
  • 薄情总裁的替身妻子

    薄情总裁的替身妻子

    那一夜,在充满暧昧,浪漫气息的婚房内,她做了一次大胆热辣的女人,换来的却是他喊出别的女人的名字!那一刻,她才知道,自己只是可悲的替身而已!爱了他那么久,甚至超越了自己,可是到最后,他只把她当成了替身,她伤心欲绝,一次次的痛彻心扉,还能让她爱他多久?
  • 纯阳仙图

    纯阳仙图

    新书《万界主宰》,一天两更稳定更新,求支持!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重生农家商女

    重生农家商女

    一朝穿越,吃不饱、穿不暖?没关系!婆婆顾家、嫂嫂护她,正好一块儿挣银子,发家致富都不是事儿。豆腐坊、豆油坊、酱油、豆瓣酱搞起,励志将辣条火遍整个皇朝。至于,瘫痪相公不举?几年之后,韩晴一手各牵着一个小包子,回想当初,不由大骂一声:“都是骗子!”(温馨种田,可盐可甜。)(推荐新书《寒门长姐不靠谱》求支持~求支持~)
  • 灵宝众真丹诀

    灵宝众真丹诀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小镇阿九

    小镇阿九

    为了生活在酒吧红工作,为了供弟弟上学不得不放弃学业,出来干活,同一个小镇,他们遇到了什么?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快穿之女配改命

    快穿之女配改命

    沅芷兰连帅哥手都没拉过,饿死后却喜当妈。一位自称仙童的五岁男童宝宝见面就叫她娘亲,还让她跟他去做任务。看他胖的可爱,沅芷兰一心软答应了他。可这哪是做任务,分明是给他找爹啊。“那位帅哥,我观你四肢发达,骨骼清奇,才智过人,一表人才,当属人中龙凤……”男人淡淡挑眉,“说重点。”沅芷兰嘿嘿一笑,“有没有兴趣谈个恋爱?”男人低垂的眼眸划过一道暗芒,嘴隐晦地勾起一抹邪魅的弧度,“好啊。”当每个世界亲眼看到自己选的男人从无名小卒化身各种大佬,将男女主摁在地上摩擦时,沅芷兰开始瑟瑟发抖。他把男主弄残了,他又拆散了男女主,他又双叒叕掀了他们老巢,他还摘了男女主的光环,他……妈妈呀,帅哥有毒,他是原剧情里的bug!“我现在反悔还来得及吗?”“想跑?”男人眼睛危险的一眯,扫过她笔直修长的腿,语气阴恻恻:“折了可不好看。”他所有的东西都可以给她,但她,必须是他的,谁也不能抢!沅芷兰连连摇头,一脸正色:“不不不,我在想你那么厉害,以后你负责挣钱养家,我负责貌美如花。”
  • 末世之入世修仙传

    末世之入世修仙传

    天地巨变,人类史上最大危机来临,丧尸、变异兽,是进化也是灾难。且看入俗世历练的修真者胡杨如何玩转末世,得道成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