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1654900000037

第37章

孙春平不是一个非常具有灵性的作家,但他绝对是一个非常扎实的作家,一直以来他的创作总是少些轻灵飘逸,多一些质朴凝重,当然质朴凝重也是风格的一种,但孙春平不满足于自己贴着标签的“孙春平小说”,他不服输地向一个自己似乎无法达到的目标发起了挑战,而2006年的辽阳县挂职为他的突破和转变提供了一个契机。

关于作家挂职深入生活一直存在争议,一个时代总是要将上一个时代的主流观点推向相反的一极,现在流行的看法是作家挂职属于一种走形式的政治行为,当然存在走形式的挂职,作家到基层走马观花,这样的挂职意义确实不大,但象孙春平这样的挂职应该说是真正地深入了生活,介入到县里实际行政事务中,角色不仅是个作家,还是负责一摊工作的县委副书记,这就不是一般的体验,而是深入体验,真正转换角色了。

应该说明的是,作家要用适合自己的方式,借挂职的东风,深入生活,催开自己创作的花朵,解出丰硕的文字果实,但不一定非得负责起一摊具体工作,如孙春平这般挂职也许只适用于孙春平这类的作家。

这是孙春平需要的生活。

生活是一个作家的创作之源,他的创作激情,他的创作灵感,他的创作材料都来源于这广阔而丰富的生活。孙春平的创作之所以能老树新枝,有了这样的突破和飞跃,皆因为这种深入的体验,因为面对并投身于这澎湃的生活。

文学与生活是个最贴近文艺实践的二元结构系统,二者的关系是文学理论的重要命题。当然文学与生活之间还存在着一个重要的“加工”系统,那就是有着复杂程序构成的创作主体,也就是作家,作家的修养、阅历、气质类型、想象类型、心理机制、审美趣味等等,都影响着对生活的加工,即使面对同一种生活,不同的“加工系统”最后形成的产品肯定也有所不同。

没有生活,就无所谓文学,而没有创作主体的差异,就没有异彩纷呈的文学中的生活。作家在生活中扎根,在生活中呼吸,寻找与自己作品中人物精神上的通路,用自己的美学方式加工触动自己心灵的生活,最后才能创作出有深度的美的文本。

“深入生活”也是一个争议颇多的词汇,有观点认为深入生活是一个伪命题,人既然活着,就没在生活之外,而是在“生活”之中,作家每时每刻都在生活,根本用不着特意去深入什么生活,写自己熟悉的也是现实主义原则。当然,作家可以写自己,甚至可以把自己封闭在屋子里写自己封闭的生活,这也是一种“现实主义”,但屋子里的写作者首先他无法发现自己这种书写对屋外人群的意义,其次他翻来覆去写这种苍白的生活,最后只能把自己写苍白了。作家需要写自己熟悉的生活,但不是说作家只能记录自己每天的吃喝拉撒,记得有人说过,“猥琐无聊的生活必然产生猥琐无聊的作品,苍白的人生态度必然产生苍白的小说。”

生活是丰富多彩不拘一格的,生活有狭窄和广阔之分,有表层和深层之分,有质量高低之分,有精彩和平庸之分,有苍白乏味和生机勃勃之分,有大众和自我之分。一个作家的社会责任感和精神高度决定他选取什么样的生活来表现。深入生活体现着一种主观努力,它是让作家沉浸到更广阔的生活里边去,去研究生活,去分析生活,去被生活所感动,被生活所打动,在生活中汲取营养,补充血液,让自己想象的翅膀更有力地煽动。

我们不是要求作家以同样一种方式去体验生活,或者去体验同一种生活。每个作家都有自己特定的生活积淀、生活道路和对生活的看法,具体来讲,每个作家都有自己观察生活、摄取题材的范围,有自己对某种体裁、样式、风格、手法的特殊爱好和专长。我们不能无视这一现实,硬赶鸭子上架,让他们写自己不熟悉的生活,但他们所熟悉的生活领域需要不断地拓展和不断地充实,因为生活领域和作家的视野有关,作家的艺术视野影响他的作品质量,而如果生活内容得不到及时充实,生活积淀的仓储会越来越少。

深入生活由于某些历史原因,在许多人心里已成为与某种政治意识形态相联系的“口号”,而它自身的真理性则被遮蔽了。“生活处处有宝藏”肯定是句老掉牙的话,但却是句真理性的话,生活永远比作品丰富,比作品精彩,也就是说,生活还是要深入的,这不但有助于创作出高质量的文学作品,而且对保持作家的创作青春,激发作家的创作生命大有裨益。

作家怎样不断突破自己,怎样保持旺盛的创作生命,这也是一个重要的理论命题。一个作家在长期写作生涯中会形成自己的风格,风格也是限制,怎样突破自己?有些老作家终生无法突破自己,更多的是随着年纪增长创作生命萎缩。有的作家取得了些成就担任了某种职务,养尊处优或每天忙于官场琐事,视野越来越狭窄,生活越来越苍白,离精彩的生活越来越远,对群众的生活越来越不熟悉,没有了创作激情创作灵感。

新世纪以“神农架系列小说”轰动文坛的作家陈应松,在2000年就感觉到“没东西写,生活的库存没了。”并且对这种“生活的枯竭”有了越来越强烈的焦虑和恐惧,于是相信“好的小说素材蕴藏在民间,你必须用你的脚去刨才能得到。”的他,病句?主动提出下基层挂职体验生活,告别幽静的省作协大院到神农架林区挂了个“林区政府办公室副主任”的头衔。

与孙春平不同,陈应松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向当地提出,自己要“挂而不职”:不要办公室,也不参加任何会议。他“挎一个小背包,蹬一双旧皮鞋,随手拦一辆小‘轻卡’,就这样走进了神农架的原始丛林(2005年11月18日汉网。人物《陈应松:文出神农架》)。”于是才有了《豹子最后的舞蹈》、《松鸦为什么鸣叫》、《望粮山》、《马嘶呤血案》、《太平狗》等优秀小说。

可见,深入生活是创作一切文学艺术精品的前提。深入生活,尤其是精彩的生活,必然使作家如鱼得水,不但可以生活得精彩,而且有可能创作出精彩的作品来,

中国作协副主席陈建功在他题为《陈应松引发思考》的文章中感慨,“深入生活”的号召一直在喊着,可是有多少作家像陈应松那样,真正在神农架唤发了激情,找到了这个时代各个角落里人们生活的逼真气息,和像热浪一样扑来的那种生存的气息?

作为一个老作家,面对种种原因导致的文学人生“安乐死”,陈建功感到了一种深深的忧虑。

而作家韩少功一年之中有六个月时间在他当年插队的贫困山区--湖南省汨罗县八景峒大同村“把锄”,在那里他找到了他的“生活”,他融入农民之中养鸡种地写小说,贴近大地贴近“画框”外的山山水水,当然,他并不是要做当代的陶渊明,而是作为一个作家,他需要“采访”、“视察”以外更直接和更深入以及更平民化的方式来拓展生活。韩少功说:“《山居心情》也是在山地里刨出来的,今天刨一锄头,明天刨一锄头,零零星星、断断续续地……六年过去了,我总算对这些日子有了交代。”

陕西作家冯积岐在他的《挂职日记》里也说:“我是农民的儿子,来自农村,在农村生活了很多年,对农村并不陌生。但是作家存在一个问题,有一个生活积累的过程,这个积累是有限的,在我下去之前这个积累确实已经空了,所以我感到这次下基层锻炼很及时,让我又一次获得了新鲜的感受。”

孙春平曾经用一个生动的比喻来表达自己对生活与创作关系的看法,他在名为《“编”的功夫与“零存整取”》(《青年文学》2005年第5期上半月版)的文章中说:“我觉得作家与编匠可视‘同行’,就在两者的笔或手不论多巧,都离不得荆条,巧妇难为无米之炊。编匠的荆条来自山野,手勤刀快,割下就是。作家的‘荆条’则来自生活,无所不在,无时不有。你收集得多,笔下便多了鲜活生动的细节;你缺了素材的积累,则难免下笔枯燥。这种‘荆条’生于山野的土壤,是想象不出来的。换成作家的经验之谈,就是故事可编,而细节和感受是编造不出来的。”他主张作家到更广阔的生活中去,沉浸在生活深处,去获得更多的好“荆条”。他秉持着这种创作观,实践着这种文学理念,不断寻找机会去丰饶的“山野”采割能编织出精彩作品的“荆条”。

孙春平反对作家闭门造车,他认为“作为写作者,囚在家里久了,常有搜肠刮肚江郎才尽的感觉。出去走一走,脑袋里不定哪根筋被琴弦一样地拨动,创作的欲望突然变成了走出家门的小孩子的嘴巴,特别地想吃了。”《走出去吃自家的饭》(2005年4月26日《文艺报》)而他的行万里路所珍惜的“是那种一次次外出带给我的新鲜感,还有各行各业朋友们带给我的心理上的碰撞和激励。创作应如一条溪水,她的生命在于活活泼泼地自由奔窜,若窝滞一潭,不管那潭多么深不可测,终要发腐变臭直至彻底干涸。我愿我的这滴水,随溪而去,更多地奔流到一些地方。我也愿与生命相随的自家的这一份粗米淡菜,因换了一个环境,能咀嚼出另一种味道。”(同上)因为“归根结底,我还是要写我所熟悉的关东大地,我还是要吃自家的。”(同上)

走出去,不仅收割“荆条”,还收获灵感。孙春平并不放弃写自己熟悉的生活,因为那是他最爱吃的“酸菜炖白肉冻豆腐”,但他也在不断拓展着自己熟悉的生活领域,在使自己熟悉的生活不断变宽变厚的同时,还坚持着将自己不熟悉的生活不断变成熟悉的生活。

精彩的生活成就了孙春平的小说,成就了他小说的突破和转变,也成就了孙春平文学生命的漫长花期。

生活的厚土中蕴藏着作家创作的绿意,一个作家若怀着对文学和生活的热爱,必然会迎来他创作的春天。

愿孙春平的小说在完成这次审美蜕变之后,真的蝶舞翩跹,越来越美,越飞越高。

文学之树常绿,生活之水长流。

同类推荐
  • 雌雄双煞

    雌雄双煞

    他看到两个女人。一个在地上,脸被太阳帽遮得严严实实,长发散乱地铺开着,有红色的液体流淌在滚烫的路面。一个在本田车里,脸色煞白。张开拉开地上女人的帽子,看到的是一张惊艳的脸,煞白,布满汗珠,眼闭着,昏迷过去了。试试鼻子,进出的气还比较正常。张开准备掏手机报警时,才发现已经到了地上。捡起一看,坏了。本田中的女人这时已经打开车门走了下来。女人的脸比昏迷的那位更苍白,也似乎更美丽。
  • 再见光年

    再见光年

    颜初本是一个天真美好的姑娘,对这个世界抱有最纯真的热情和幻想。而她终有一天发现她最信任的人也是欺骗她最多的人。之后她把自己裹起来,以为别人对她的付出都是需要回报的。她不爱任何人,亦不相信有人真正爱她。
  • 有间文库:春明外史

    有间文库:春明外史

    《春明外史》是张恨水的成名作,于1924年4月16日开始在《世界晚报》上连载,直到1929年1月24日才连载完全,历时五年。小说连载时为三十九回,后来出版时分成了八十六回,近百万言。主人公杨杏园旅居北平,以卖文为生,与青楼女子梨云一见倾心。然而红颜命薄,相识不久梨云便香销玉殒了。其后,杨杏园又结识落魄才女李冬青,以诗文相赠,感情愈见深厚。但李冬青终因身有隐疾,佳期难成,便想成全少女史科莲与杨杏园的百年之好。史科莲知道杨杏园割舍不断与李冬青的深情,便知趣地退避三舍。一波三折之后,杨杏园对婚姻之事心灰意冷,转而学佛。所谓“春明”,本是唐朝长安的一个城门,后人以之泛指京城,故“春明外史”即“北京怪现状大观”之意。作者以社会为经,以言情为纬,“用作《红楼梦》的办法,来作《儒林外史》”,背景宏阔,笔锋触及各个阶层,展示了北京三教九流的人情百态,是北京20世纪20年代的风俗画和黑幕图。
  • 古龙文集-绝代双骄1

    古龙文集-绝代双骄1

    书中栩栩如生刻画出小鱼儿、花无缺、铁心兰、江玉郎、燕南天、江别鹤、移花宫主、十二星相、苏樱等众多典型人物,是古龙所有小说中篇幅最长,情节最丰富的小说。《绝代双骄》也是一个关于仇恨和宽恕的故事,以仇恨开始,以宽恕结尾,充满了人性的光辉。全书高潮迭起,诙谐斗智,充满幽默,让人笑中带泪。小说问世以来,被改编无数,梁朝伟、刘德华、林青霞、林志颖、苏有朋等明星先后参与演出,陪一代又一代人度过了人生的美好时光。
  • 情怀

    情怀

    方达明,在文学期刊发表中短篇小说几十篇。短篇小说《出走》获第八届美国新语丝文学奖三等奖。小说《婶婶》获第九届美国新语丝文学奖,短篇小说《我的土豆》获第四届林语堂文学创作奖。短篇小说《气球》获台湾第33届联合报文学奖小说评审奖。
热门推荐
  • 青铜记忆:蜀王玺

    青铜记忆:蜀王玺

    2013年,轰动世界的三星堆古遗址发掘有了新进展:宫殿、骸骨……直到一枚貌似玉玺而用处不明的玉器被发现,考古队却因此遭到了偷盗。考古学家悦凌的一对双胞胎儿子将出土骸骨进行遗传记忆移植,却意外“复活”了记忆主人。凉山古彝家,越南蜀姓豪门,纷纷将目光瞄准古遗址的进一步发掘,悦家双胞胎兄弟深陷几千年的争执之中,越来越清晰地看到了一切的结局——鱼凫王、望帝杜宇、丛帝鳖灵,古蜀王国隐藏在地底的秘密,即将揭晓!
  • 秋月歌之这本书全都是反派

    秋月歌之这本书全都是反派

    在大陆上,一共有三个国家,分别是清国,云国和烟国,三个国家常年战乱不休,边关百姓苦不堪言,首都却大鱼大肉,莺歌燕舞,享福作诗,直到……(这是一个不完美的简介⊙ω⊙)
  • 女姬乱君心之这个皇帝不太冷

    女姬乱君心之这个皇帝不太冷

    璇媚女是魏国进贡的美姬却因传闻昊国皇帝不近女色而被冷落后宫璇媚女本清纯盈缇却因后宫凶险步步妖媚惑君心....此文作者第一次写,望各位读者多担待!
  • 重生之唐朝大明星

    重生之唐朝大明星

    开元盛世后,大唐逐渐走向中庸,皇帝不早朝,手下奸相广封言路,且安史之乱一触即发,安定平和的外衣下埋藏着不堪入目的诟病。21世纪穿越演员了贞,回到开元盛世年间,以后世的道德观念、准则以及处事手法,与权贵们斗智斗勇。兴军事,斗奸臣,框唐室,最终成为一代权臣================================每日保底两更,请放心观看,如果觉得满意,登陆、收藏、点击、推荐,谢谢
  • 鹿晗:EXO永远的一家人

    鹿晗:EXO永远的一家人

    他们是她一生的最爱,倾注一生只为他们能够团圆,永远在一起。。。。。这本书,是我最大的心愿,也可能是你们的心愿,无论有多少人支持,我都会一直坚持写下去!
  • 逃离科塔夫

    逃离科塔夫

    什么?!这里居然遍地都是价值上亿的财宝!什么?!这里居然有世所未见的奇珍!什么?!这里居然还有生死人肉白骨的神药!没错,这里有任何你想要的东西,但前提是……你能【活着】把它们带出去……
  • 疯狂制片人

    疯狂制片人

    电影业的神秘面纱被一个误打误撞的外行给揭开了,又有谁还敢坦然的说自己是专业的制片人呢
  • 微忱

    微忱

    初次见面,她争锋相对,而他却不慌不忙。她避之如猛兽,而他却强加闯入她的生活。他一身仙气,灵力万千,而她却一身煞气,犹如尘埃。他修的是正道,而她练的却是妖术。美丽的东西谁都拒绝不了,她也一样。他就像是一颗糖果,让她一步步沦陷,可奈何仙妖殊途,他们之间终是不能善终…她爱他,似护守昙花,小心翼翼,亦步亦趋。“你我本殊途。”她平淡的说着绝情的话。他爱她,如飞蛾扑火,轰轰烈烈,永不放弃。“可是这三界之事,大多都是殊途同归。”她曾努力过,她曾挣扎过…她有多么绝情,就有多么的痛。无论说着怎样伤人的话,都无法放弃爱他的心意。他曾追求过,他曾放弃过…微忱,我丢掉一切,就是为了空出手来拥抱你。他为她成妖成魔,他为她死而复生。“奂之,我是爱你的,所以无论多久,我都愿意等。”
  • 江山谁主

    江山谁主

    流水韶光,是谁酩酊旧梦:她十二岁,他说,“待你长成,我便娶你。”十五岁,她赠他纯钧剑。十七岁,她另择济王为夫婿。十八岁,他凌逼济王,与她反目成仇。她囚入天罗地网,他拖着病体营救,以他死,换她生。她为他送葬,从此孤寂行走于万念俱灰的人生。一曲醉生梦死,换谁死生以之:他战场归来,满身戾气,联合对手,扶立新君。“十一,从最初的相救,到后来的相助,都只是你的补偿?”“韩天遥,你令我太失望!”她决绝而去,毅然入宫,成了当朝贵妃,宠冠后宫。他抚琴而奏,奏她教的那支醉生梦死。耳边,是出征前她的誓诺:“遥,待你归来,我将是你的妻。”醉生梦死里,他眸深如夜,誓不罢手,“十一,我绝不恕你!”【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不二青春不一般

    不二青春不一般

    每次想起那句:“陪你走过漫长马拉松的是我,等在终点的确是别人。”诗乔的眼角都会微微泛红,这世界上无能为力的事情很多,当然,感情也逃脱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