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1654900000033

第33章

读过《老人与蛇》和《老人与鳖》的都知道无论是徐老顺海事鳖爷,他们分别有着一技之长:徐老顺善于捕蛇,鳖爷善于抓鳖。按理来说,拥有这样的技能对于徐老顺开蛇场、鳖爷开鳖场来说可谓是不需要本钱的“筹码”。但是为什么开起来的蛇场的场主不是徐老顺,为什么鳖爷甘心过“清清贫贫的日子”呢?且看能够回答这样的问题的原文:

“虽说没有前些年那么多了,可一天弄个几十条还不难……我是专挑有毛病的给他带回来”(《老人与蛇》)

“有人找到家,说老爷子呀,帮弄两只王八吧,家里有病人需大补,大夫开出方子啦。鳖爷问,要多大的?来人比着手势说了斤两,鳖爷说,后早来取吧。”(《老人与鳖》)

徐老顺在有能力有条件有资源的条件下专挑有毛病的带回来;鳖爷在可以“大捞一笔”的机会下还是按需所给,而且精确到体积、重量上;这些表现所彰显的正是他们不惟利是图的高尚道德情操。试想,倘若他们是热衷的是惟利是图,那么又怎么可能各种条件都允许的情况下放弃这无本之利呢?答案昭然若揭。不仅在自身观念上自觉做到不惟利是图,而且在生活实践和人际交往上还是积极抵制惟利是图的思想和行为。且看:

例(1)“徐军说,水崩坝我认倒霉,只要大坝没事,这些活物就还是我的……(徐老顺)扔下话,那我就跟蛇在一起,不走啦!徐老顺眼看着人们撤离而去,就下了楼,找了根铁棍,急慌慌把所有蛇笼的铁网都撬开。”(《老人与蛇》)

例(2)徐军说,我爹只管抓蛇,让他养让他卖都整不明白,还老跟我犯叽叽。”(《老人与蛇》)

例(3)“(乡长)打发秘书送来一千元钱,说要两个不小于二斤重的。鳖爷说,河里这东西早让人打绝了,哪还有那么大的?……鳖爷说,没了种,哪有苗?斤半的也没有。鳖爷说,你等一年也没用,你不知道那东西长得慢?……鳖爷倔哼哼地说,我说没有就是没有,要不你把我塞进麻袋给县太爷提去?”(《老人与鳖》)

例(4)“我(文章当中的“场长”)也不能白要你的,你老爷子开个价吧。(鳖爷)说我金盆洗手,往后谁再看我干这个,我就变成头缩脖腔背后有盖的东西……你的钱,我一分不要”《老人与鳖》)

例(1)是洪水将临时父子的对话;面临即将到来的洪水灾难,徐军想到的只是最大程度上的经济收益而至蛇之安危于不顾,而徐老顺则一心为情义所牵挂,不重利益反重情义,将蛇的安危看成情义的生死。

例(2)是徐军对徐老顺的“抱怨”;在这“抱怨”里隐含的意思是徐老顺不同意抓蛇养起来卖,并且为这事与自己产生矛盾冲突(综观全文可知最终获胜的是徐军),说明徐军为了通过蛇来获取高额收益宁可与父亲发生矛盾冲突。在这两个例子中,徐军惟利是图的嘴脸不言而喻,徐老顺以身救蛇的重情重义、重义轻利的道德形象力透纸背。

例(3)是当乡长的秘书和乡长为了“献媚”而向鳖爷高价购鳖的情节;面对一乡之长的威严身份和许以千金的高额报酬,鳖爷不但没有卑躬屈膝、见钱眼开而是一而再、再而三地把乡长的秘书和乡长拒于千里之外。例是鳖爷主动给鳖场场长“送”鳖时两人的对话;当鳖爷把鳖“送”给鳖场场长的时候,鳖场场长“万事以钱商量”(从他的“也不能白要你的”可知),可鳖爷一口就回绝了场长的高价报酬。在这两例中,乡长和鳖场场长都是以为钱是万能的、以钱生钱的惟利是图作风,而鳖爷则是正气凛然、重情重义的形象。

合理的个人需求是个人、社会发展的保证和动力,因而不惟利是图并不排斥合理的个人需求。徐老顺尽管万分不愿意还是会给徐军一天带两三条蛇回来,鳖爷尽管知道大凌河的鳖“差不哪去了”但一年间总会抓几次鳖,其中的原因就是因为那是他们获得生存的必需。虽然《老人与狐》中善于抓狐的德四爷却曾一度把抓极为罕见的白狐视为获取丰厚经济利益的手段(看起来似乎是一种惟利是图的行径。诚然,德四爷抓狐的初衷也是“图利”),但德四爷的这一种“图利”绝不是一种真正意义上的“享受”,而归根到底是“生存”的必需:“德四爷的儿子上山打石头,被滚石砸死了,扔下一个孙子……来年夏天就考大学……一年光学费就得好几千呢”。而且德四爷这样的“图利”也不决是一种“惟利”,在故事的最后德四爷释放了白狐母子就充分有力地说明在德四爷心中情重于利、情感战胜了金钱,也就说明了德四爷是重情重义而不是惟利是图。所以德四爷的“图利”不但不是以人格、尊严、道德为代价的惟利是图,而是对儿子的爱、对孙子的责任的强烈体现,是为情图利,为爱图利,为义图利!

与《老人与蛇》、《老人与鳖》和《老人与狐》相比,《老人与猪》和《老人与狼》似乎没有明显涉及“利”的关系,但是佟二爷(《老人与狼》)拒绝记者给大灰录像拍照、袁老太(《老人与猪》)谢绝“孩子家和公家的一切酬谢”和“忠义神豕塚”反映出来的依然是一种不惟利是图的品格。所以,以上所例举到的例子已经无可辩驳地说明了一个事实:老人们不但不惟利是图,而且还重情重义,敢于抵制惟利是图的不良风气。

2.2对人对物的恻隐之心。

什么是“恻隐”?何怀宏从伦理学的角度把恻隐概括为:“恻隐是一种感情,恻隐表示着对他人痛苦的同情反应,意味着怜恤、悲怜、哀矜、体恤、不忍、恻怛、凄怆、悲哀、怜悯、伤感、怵惕、恋爱……”回到字面意义上,“恻”和“隐”在古代的基本含义都是表示痛苦:“恻,痛也”(《说文解字》),“恻,悲也”(《广韵》),“恻,伤之切也”(《四书章句集注》);“隐,痛也”(《广韵》),“隐,痛之深也”(《四书章句集注》)。所以,“恻隐”本意就应该为忧伤、悲痛,进而引申为同情、哀悯、不忍。从这个意义上来说,何怀宏的概括是比较准确到位的;但是注意到何怀宏概括出来的“恻隐”的适用范围只能是限于与“物”相对的“人”,因为他把“恻隐”所指向的对象限定为人,而没有包括另一种生命存在--物(特别是动植物)。(当然,这点我们可以理解为伦理学的需要,也可以理解为伦理学的局限)回到“恻隐”之祖,孟子在提出“恻怛(之心)”时是的确把恻隐的对象指向人:“今人乍见孺子将入井,皆有怵惕恻隐之心。”(《孟子·公孙丑上》),但是在“君子之于禽兽也:见其生,不忍见其死;闻其声,不忍食其肉”(《孟子·梁惠王上》)中所指向的对象又分明是“物”(禽兽)。所以“‘真诚恻怛’(王阳明语,“恻怛”意同于“恻隐”)不仅是对人的真心与关爱,而且是对万物(特别是动植物)的同情与尊重。”也就是说,“恻隐”的所指向的对象既可以是人也可以是“物”(特别是动植物)。那么为了方便分析“老人系列”中老人们的恻隐之心,我们先看看老人们以人为对象的“恻怛”:

例(5)“……(徐老顺)嘴里叨念,别怪我徐老顺无情,人命关天,孩子们啊”(《老人与蛇》)

例(6)“说老爷子呀,帮弄两只王八吧,家里有病人需大补,大夫开出方子啦。鳖爷问,要多大的?来人比着手势说了斤两,鳖爷说,后早来取吧。”(《老人与鳖》)

例(7)“老太抹搭那两口子一眼,说,人心都是肉长的,说那没滋没味的话啥用?”(《老人与猪》)

例(8)“那一时刻,他想起儿子刚死时,老两口悲恸欲绝的情景,老伴儿叨念足有上万遍:老天爷,让我死了吧,只求换回我的儿子……”(《老人与狐》)

例(5)中徐老顺为了保护大坝上抗洪的上万军民而砍毒蛇,这个情节中徐老顺泪流满面的“忍痛割爱”为的是“人命关天”,彰显的是徐老顺对人的生命的关爱和尊重;例(6)中鳖爷不但非常干脆地答应为病人抓鳖,而且在重量上也尽量满足病人病情的需要,显示出鳖爷对病人的照顾和关怀;例(7)是袁老太在孩子父母恳求下说出的话,充分展示了她对受难孩子的关切和悲悯;例(8)是德四爷回想起儿子刚死时老伴的悲恸欲绝的情景,这个情境除了体现亲情的难舍难离之外,也体现出对生命的渴求和珍视。所以上述四个例子,无论是对人的生命关爱、尊重,还是对病人的照顾、同情,还是受害者的关切、悲悯,还是对亲人的难舍难离、对生命的渴求珍视都是老人对人的同情之心、不忍之心、“恻怛”之心。

除了对人的“恻怛”,老人们还充满着以“物”为对象的“恻怛”情感,且看:

同类推荐
  • 谁能让牡丹开成玫瑰

    谁能让牡丹开成玫瑰

    温亚军,现为北京武警总部某文学杂志主编。著有长篇小说伪生活等六部,小说集硬雪、驮水的日子等七部。获第三届鲁迅文学奖,第十一届庄重文文学奖,《小说选刊》《中国作家》和《上海文学》等刊物奖,入选中国小说学会排行榜。中国作家协会会员。
  • 龙砚:绝命追踪83天

    龙砚:绝命追踪83天

    四百年前的一块御用龙砚,随着晚清的覆灭悄然失踪。因为一句“得龙砚者得天下”,一位算命先生在深夜接到袁世凯密旨,竟被派去寻找龙砚。谁料知情太监不仅被残忍杀害,其老家也潜入了一批神秘的黑衣人。一支由算命先生、制砚高手、冷血杀手组成的寻宝队伍寻踪索迹,竟发现日本商行、美国大使、古董收藏家、几名神秘女子都与龙砚的行踪有着莫大的关联,而这些人的背后,似乎还有一只看不见的黑手,在操控着事件的发展……他是谁?他究竟有着怎样的阴谋?从接到密令到觅得龙砚,总共83天,“得龙砚者得天下”,袁世凯仅仅83天的皇帝生涯,到底是巧合还是天命?
  • 巴尔扎克短篇选

    巴尔扎克短篇选

    《巴尔扎克短篇选》本书分为《萨哈西妠》、《认不出的杰作》、《巴黎的一条街道和它的居民》等短文。
  • 简·爱

    简·爱

    不可错过的世界爱情经典小说。女主人公简·爱是一个心地纯洁、善于思考的女性,她生活在社会底层,受尽磨难。但她有倔强的性格和勇于追求平等幸福的精神。她的爱情是扎根于相互理解、相互尊重的基础之上的深挚爱情。
  • 王子与贫儿

    王子与贫儿

    《王子与贫儿》是马克·吐温的童话式讽刺小说,发表于1881年。故事以16世纪英国的生活情况为背景,讲一个衣衫褴褛的贫儿汤姆·康第和太子爱德华同时出生,相貌极为相似;他们由于一个偶然的机会,戏剧性地互换了服装和身份。汤姆登上国王的宝座,当了一国之主后,废除了一些残酷的法律和刑罚,赦免了一些无辜的“犯人”,颁布了一些合乎情理的命令;而王子爱德华则流落在民间,经历了君主专制统治下人民生活的种种苦难。小说通过一个虚构的故事,生动地反映了英国资本主义原始积累时期劳动人民生活的穷困和悲惨,反映了封建统治者的豪奢和凶残。
热门推荐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医嫁三世

    医嫁三世

    她是上古神女。他却是她的敌人。他们相爱却总是错过。第一世,她是神女,她救了他,他却是奸细。第二世,她是乞丐,他救了她,未曾想这从始至终就是针对她的圈套第三世,现世之下她是悲女,重生到红顶子身上。一家人对她宠溺不尽。
  • 偏执霍爷宠妻入骨

    偏执霍爷宠妻入骨

    “你生是我的人,死也要入我的坟……”【唯愿与你从春光乍破到暮雪白头】重生前,苏妤就喜欢作天作地,眼瞎心盲,一心偏爱心上的那一片白月光,最后却糟了白月光心头好的毒手,被他设计熊熊大火烧死。后来,才知有一个人原来视他如命。重生后,苏妤决定痛改前非,势必抱紧超级男神霍霆尧的大腿,左手虐渣渣,右手麽麽哒。从此以后过起了奥特曼暴揍小怪兽的幸福生活。白天手撕白莲虐渣男,晚上关灯睡觉秀恩爱。
  • 精灵的秘密

    精灵的秘密

    宁芙。没错,是她的名字。宁芙,是希腊神话中的次要女神,可人们常常把她作为精灵或是妖精,她是水一样的精灵,出没于山林、原野、泉水、大海等地。是自然幻化的精灵,一般是美丽的少女的形象,喜欢歌舞。它们不会衰老或生病,但会死去。它们和天神结合也能生出神的不朽的后代。很多宁芙是自由的,有些宁芙会侍奉天神……路西法(鹿浠斐),是光之使者,原为上帝身边最美丽最权势者,他曾率领三分之一的天使反叛,挑战上帝的权威,因而被逐出天国,赶到地上,最后堕入地狱,成为撒旦般的存在。天使与恶魔的碰撞……会产生怎样的化学反应?
  • 孽羽争霸

    孽羽争霸

    什么样的事算坑爹?上天的玩弄吗?一次任务,灵魂离体一次女子人工呼吸,招来天雷轰击导致意外穿越?重生后,却是一残废算逆天改命了吗?当然……算上天能容他吗?顾名思义…………且看,“孽天”,如何在乱世雄起引无数豪杰,征战四方,建立无上王朝、闯洪关,参加选拔踏入天院在各古族中不断成长成就无上大业
  • 绝恋天涯之名扬天下

    绝恋天涯之名扬天下

    天涯路,渺茫茫,情难绝,恋苍苍;侠义道,浊世开,因果报,天自裁;轮回劫,众生灭,九九难,泽苍生;剑随身,身随心,心有剑,剑天涯;天下间,风流人,人一流,剑一流;名之声,传一世,海之角,扬万里。
  • 缘来认了吧

    缘来认了吧

    爱情的开端不一定都是美丽的,有缘人会以什么样的方式相遇,谁也料不准……她根本不想和他有任何牵扯,但为何有那么一瞬间,她竟被自己口中的讨厌鬼给吸引了目光?喻海宁这女人实在太不可爱、太没礼貌了,老是莫名其妙就对着他摆出一张扑克脸。他可不记得自己哪里得罪过她,然而,她那冷漠的态度却反倒挑起他的玩兴,让他忍不住想和她抬杠,甚至有那么一刻,他居然被她不经意展露的浅笑迷眩了眼……
  • 灰与幻想的魔法之旅

    灰与幻想的魔法之旅

    “三天……你老师的寿命还有三天。”在一个金色的下午,魔法学徒西文遇到了一个奇怪的男孩,从此被卷入了恶魔的游戏中,不得不和队友完成种种匪夷所思的任务……时常在人们耳边响起的呢喃,精灵、巨人、哥布林不同种族的纷争,随着任务的继续,西文逐渐发现了七神的隐秘,开始波澜壮阔的魔法之旅……
  • 现代中国文化与文学(第10辑)

    现代中国文化与文学(第10辑)

    李怡、毛迅主编的《现代中国文化与文学(第10辑)》汇编了当代文学研究名家的精辟论述,系统地对这个命题进行了阐述。栏目有“现代文学与现代文化”、“文学史新论”、“巴蜀文学重读”、“对视与争鸣”、“现代中国文学档案”等。
  • 六趣轮回经

    六趣轮回经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