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1653400000010

第10章 德意在地中海、北非遭受败绩(1)

1.北非地中海战场的战略重点

1942年上半年,是英国处境艰难的时刻。它不仅遭到新加坡沦陷和缅甸失守的打击,而且面临轴心国东从高加索、南从北非的两面夹击的危险,而最沉重的打击是北非图卜鲁克失守。隆美尔军队在拔掉这个钉子之后,就可以长驱直入埃及亚历山大港、开罗,直至苏伊士运河。德、日会师中东将可能成为现实。

这种严峻的局面,尤其是来自北非的威胁,导致丘吉尔在国内的政治处境极为困难——“只有战场上的胜利才能挽救他的首相地位”。而达到这一目的的途径,便是英美联军在北非登陆。这种思想也符合英国一贯主张的地中海战略。英国帝国总参谋长艾思赛德将军在1939年曾断言,地中海战区是英国可以打赢或输掉一场战争的最重要的战区,也是英国可以发动地面攻势的唯一战场;德国只要占领埃及和苏伊士运河,就可望赢得一场短期战争。丘吉尔在1941年4月写道,失去中东,“对大不列颠是一个头等的重大灾难”。

对于英国来说,中东地区具有极端重要的战略意义,保卫中东仅次于保卫英国本土。它是支援土耳其、苏联和地中海作战的基地,是通向印度、意大利的跳板。特别是中东地区丰富的石油资源,更是英国的生命线,没有它,英国的陆、海、空三军就会瘫痪。为了保卫中东,从1941年夏季起,英国就一直在准备登陆西北非的“体育家”计划,并竭力说服美国同意这一计划。

云集北非港口,即将向沙漠进军的美军士兵在1941年12月,美英举行的第一次华盛顿会议上(代号“阿卡迪亚”),丘吉尔以备忘录的形式表明了英国的这一战略企图。丘吉尔写道,他认识到俄国的战事发展十分重要,但目前除了向俄国人提供物资外,别无他法。丘吉尔相信,英美联合在西北非采取登陆作战行动,就能减轻苏联的压力。这一两栖进攻战在英国发动的利比亚攻势的配合下,将在1942年底肃清北非之敌,使盟国地中海海运畅通无阻,这比绕道好望角能节省大量的载重吨位。控制了这个关键的海上环节,美英两国就可以把全部注意力转向欧洲大陆,彻底击败希特勒德国。

丘吉尔的建议得到罗斯福总统的赞同。“阿卡迪亚”会议最后排除了1942年在欧洲开辟第二战场的可能性,确认美英联军占领法属北非的战略重要性,并定于1942年5月实施。后来由于太平洋战区紧张,北非英军在昔兰尼加受挫,以及美国军方倾向于在欧洲登陆开辟第二战场,“体育家”计划因此被搁置下来。

1942年7月初,北非战线在埃及稳定下来,英国再次提出“体育家”计划,力主在非洲西北海岸实施大规模登陆作战,这样既可以威胁隆美尔的后方,解埃及之围,又可以把德、意军赶出北非,确保直布罗陀的安全,进而北上意大利、巴尔干,进取东南欧。7月7日,英国战时内阁举行会议得出结论:由于实施“痛击”战役(1942年跨越英吉利海峡的有限突击行动)的可能性不大,必须说服美国政府回到“体育家”战役计划上来。第二天,丘吉尔致信罗斯福:“英国陆军、海军或空军的负责将领均不准备推荐‘痛击’计划为1942年可能实行的作战行动,在1942年组织并未成熟的战役,只会以失败告终,而且还会决定性地破坏1943年大规模战役的前景。”

接着,丘吉尔明确提出英美军队1942年在北非登陆的问题,他写道:

“我自己确信,‘体育家’计划是在1942年使俄国战线获得缓和的最好机会。这个计划一直是同您的意见相符合的。事实上,它是您的主导思想。这是1942年的真正的第二战场。我已与内阁和国防委员会商量过此事,大家看法一致。这是今年秋季可能实行的最可靠的、最有成果的攻击。”7月14日,丘吉尔再次致信罗斯福催促道:“我盼望您了解我现在的处境。我已发现,没有人认为‘痛击’计划是可行的。我很希望您尽快实行‘体育家’计划……”

7月15日晚,罗斯福总统在同他的私人顾问霍普金斯的谈话中,对于英国不热心于“痛击”行动表示不安。同时指出,美国不能等到1943年才打德国,“如果我们不能够在‘痛击’行动中发动进攻,我们就应当采取第二个最好的行动——而这不是太平洋”。他表示,要对美军在1942年对德地面作战的战区作出明确而具体的决定,“考虑中的战区就是北非和中东”。尽管军方反对在北非作战,而主张在欧洲或太平洋展开对轴心国的作战,但罗斯福坚持他的想法。他认为,“体育家”作战行动的一大好处在于它纯粹是美国人的创举,它将夺取西非,使敌人无法使用那里的港口,为最终控制地中海开一个头。另一个战区是中东。这方面美国可能不会遇到什么抵抗,它可以使用在埃及的部队,或从波斯湾北端调遣部队。更重要的是,美国只有尽快参加对德作战,才能和其他主要同盟国家一样有权决定进行战争的全部问题。

为此,罗斯福于7月16日派遣美陆军参谋长马歇尔将军、哈里·霍普金斯以及美国海军作战部长金海军上将再次飞赴伦敦,与英国领导人商谈联合作战计划,并对这次伦敦会议作了指示。其中一条指示便是尽力守住中东,因为失去中东就意味着一连串的损失:(1)丢掉埃及和苏伊士运河;(2)丢掉叙利亚;(3)丢掉摩苏尔油井;(4)由于敌人从北面和西面夹击而失去波斯湾,同时得不到波斯湾的石油;(5)德国同日本会师,很可能丢失印度洋;(6)德军十分可能占领突尼斯、阿尔及尔、摩洛哥、达喀尔,并切断通过弗里敦和利比里亚的渡海路线;(7)严重地危及南大西洋的一切航运,也严重地危及巴西以及整个南美洲的东海岸。

同时,罗斯福也要求他们“必须细心地研究执行‘痛击’的可能性。这样的作战行动,今年肯定会给俄国很大的支持,它可成为今年解救俄国的转折点”。根据指示,在未能达成关于实施“痛击”战役的协议的情况下,美国代表应将情况通知总统,并在仔细研究国际形势后,另行确定“美军于1942年作战的其他地点”。最后,指示强调,当前的目标就是:“美国地面部队必须在1942年对德军作战”。

7月20日,英美举行第一次全体会议。马歇尔反对在西北非卡萨布兰卡附近登陆的建议,认为这对于局势严峻的东线战事无济于事,不会减轻苏联的压力。此外,如果把兵力都投入到不起多大作用的“体育家”行动中,会无端地消耗兵力。与其这样,不如将这些宝贵的作战力量用于1943年有可能实施的“围歼”作战(对德占欧洲发动跨越英吉利海峡的大规模联合作战行动)中。金海军上将则更倾向于将兵力投入太平洋,对付日本的扩张。

丘吉尔对1943年实施“围歼”战役表示赞同,但坚决反对1942年在北非以外的战场采取大规模地面作战。他首先指出,以盟军现有的船只和兵力兵器,肯定无法在1942年实施“痛击”计划。该计划不仅面临失败的可能,而且会吞掉进行更大规模军事行动所必需的“全部资源”。他继而强调,既然登陆法国的计划不可能实施,那么就应该考虑登陆北非的“体育家”计划。英方认为,“体育家”计划规模稍小,所需要的兵力、装备、物资等均比登陆欧洲的行动要少,因此,成功的可能性也更大一些。而且,如实施顺利,有可能在地中海以及中东成为决定性的转折点,同时也能减轻苏联南部战场的压力,起到第二战场的作用。

随后,两国参谋长就该问题进行过3次会议,均未能达成协议,罗斯福获悉此讯,拍电报给在伦敦的美方人员,重申他们离开华盛顿前他下达的指示——必须制定在1942年发动有美国地面部队参加的对德作战的其他计划。罗斯福总统提出5个战役方案,并要求军方优先考虑在北非登陆。它们依次是:(1)以阿尔及尔或摩洛哥或该两地为目标的一种新攻势;(2)原有的北非作战行动(“体育家”)的开始阶段完全由美军负责执行;(3)进攻挪威北部的作战行动;(4)美军增援埃及的英军,以便在那里发动一个攻势;(5)美军经由伊朗一直打进高加索地区。罗斯福最后敦促美方代表尽快同“我们的朋友”作出一个决定。

根据罗斯福的指示,美英联合参谋长会议于7月24日召开,就同盟国在1942~1943年实施战役的问题迅速达成协议并通过备忘录。内容如下:

考虑到“痛击”战役不再作为计划之内的战役这一决定,我们提出了1942~1943年的下列作战计划:

(1)只要在1943年7月以前存在顺利实施“围歼”战役的可能性,就不能放慢这一战役的准备工作。

(2)假如在9月15日以前出现了俄国人在东线抵抗停止或急剧削弱的征兆,而使顺利实施“围歼”战役的希望变得渺茫,那么,就应当定下决心,在1942年12月以前的短期内共同实施在西北非沿岸登陆的战役。因此,必须立即制定这种非洲共同战役计划并确定集中交通工具、海军力量和部队的最后的期限,以便在1942年12月1日以前实施登陆兵第一梯队的登陆行动。

不言而喻,实施非洲战役,实际上排除了在1943年顺利实施“围歼”战役的可能性,因此,我们将在欧洲大陆周围处于防御态势,不包括空军行动和封锁。但是,进攻大陆的组织工作、计划的制订和部队的准备,应当考虑在下述情况下继续进行,即在德国力量遭到严重削弱的情况下,当然,还要在联合国家的资源在满足其他战区需要后允许的情况下,才能实施这一战役。

7月25日举行的美英联合参谋长会议第二次会议决定,在北非和西北非登陆战役代号更改为“火炬”。同一日,罗斯福总统电告霍普金斯,“不迟于10月1日”实行的在北非登陆的计划,应立即着手进行准备工作。

据此,1942年7月,在德、意军紧逼埃及大门口之际,英美两国经过长时间讨论,终于作出于1942年秋季实施北非登陆战役的决定。从8月初开始,英美参谋部着手进行进攻北非的实际准备工作,除了确定“火炬”行动指挥官人选,调集大批部队、空军中队、装备、物资补给品之外,丘吉尔还亲临北非视察,整顿了中东战区指挥系统,由哈罗德·亚历山大将军出任中东英军总司令,伯纳德·蒙哥马利将军任英军第8集团军司令,并指示第8集团军做好一切准备,配合秋季的“火炬”作战,先行对阿莱曼之敌发动大规模进攻,然后同登陆的英美联军一道,彻底歼灭德、意非洲集团军。

此后,丘吉尔飞赴莫斯科与斯大林会晤,就“火炬”计划代替欧洲第二战场开辟问题,同斯大林交换意见。丘吉尔为了说服斯大林,列举了采取“火炬”计划的种种理由及好处,并画了著名的鳄鱼图形,借此说明英国的意图是,在打鳄鱼的硬鼻子时(指法国北部),也要攻击它的柔软下腹(指地中海)。斯大林最后同意了英美的战略计划。

“打敌软下腹”是英国一贯采取的典型的“间接战略”,即避重就轻、避实就虚,打边缘战,扫清外围之敌,利用在次要方向作战的时机积蓄力量,然后再向主战场挺进,在战争的最后阶段向德国进攻,将其一举歼灭。一言以蔽之,以稳妥的渐进方式和较小的代价取得较大的胜利。

至此,盟军就1942年北非地中海战场的战略重点问题达成一致:登陆北非,肃清非洲之敌。同时加强地中海马耳他岛的军事力量,以便充分发挥其重要的海、空军基地的作用。

2.阿莱曼战役

1942年7月,德、意非洲集团军进攻英军阿莱曼防线失败,陷入僵局,隆美尔及德国最高统帅部已准备放弃攻势。但是,希特勒仍不甘心,命令继续准备进攻尼罗河三角洲。意大利统帅部也请求隆美尔无论如何不要撤退。在他们的催促下,隆美尔不顾部队疲惫、补给不足,以及缺乏燃料的恶劣状况,决定再次进攻英军阿莱曼防线,突破苏伊士运河。他认为,如现在不下手,双方兵力日趋悬殊,将再无机会向尼罗河三角洲进军了。

阿莱曼防线北濒地中海、向南延伸64公里至卡塔腊洼地的盐碱滩。由于该防线地势复杂,防守严密,没有装甲部队可迂回的开阔翼侧,无法从正面进攻,隆美尔遂决定以哈勒法山为突破口,在该地以东挥戈北上,再朝哈马姆方向进逼海岸。之后,席卷英军阵地,击溃英军第8集团军,突破阿莱曼防线,前出至苏伊士运河地区,为夺取埃及铺平道路。

隆美尔计划以德军第164师和意军2个师(“特伦托”师和“博洛尼亚”师)对阿莱曼防线北部的英军第30军实施牵制性进攻。然后,以德军第90轻型装甲师、第15和21装甲师、意军摩托化军(辖“艾里特”师和“利托里奥”师)、“富尔戈雷”师及侦察大队,向防守战线最南端希迈马特的英军第13军实施主攻。该地段是一个防御的薄弱点,阵地前仅由雷区加以封锁。隆美尔的作战意图是,从南端突破英军防线,部分兵力向东推进32公里到达左侧的哈勒法山山脊,然后迂回山脊,对英军主力实施包围与进攻。与此同时,部分兵力向北直插海岸,再向东突击,切断英军补给线,迫其原地抵抗,坐以待毙,或向西逃遁,放弃埃及。

根据“超级机密”提供的可靠情报,英国第8集团军对德、意军的作战部署了如指掌,遂决定以重兵防守战线南端及哈勒法山地。英军防御兵力为8个师。北面由第9澳大利亚师重兵扼守特勒埃萨突出部,第1南非师把守第9澳大利亚师和鲁瓦伊萨特岭之间的地区,第5印度旅据守鲁瓦伊萨特岭,岭南的第2新西兰师则在代尔穆纳西卜高地上担负正西和西南方向的防守任务,第44师和第22装甲旅据守哈勒法山,第7装甲师布设在东南面,隐蔽待命,一旦德军坦克企图突破,立即给予痛击。此外,英军还布设了6个相互连贯的布雷区,构筑了坚固的炮兵阵地。

英军各步兵师装备有威力强大的新式6磅反坦克炮。部署在阵地前沿的713辆坦克中,有164辆是装备有75毫米炮的性能优良的美制坦克。英军坦克比德意军多1/5,飞机占5:1的优势。8月份,英军得到的补给是轴心国军队的10倍。总之,英军的装备与作战人员素质已超过入非作战以来的任何时候,而德、意军无论是人员还是装备补给均已处于最低点。

同类推荐
  • 梦起1932

    梦起1932

    21世纪的普通青年盛毅,一觉醒来竟变成了盛宣怀的孙子盛毅。从此盛毅走上了一条更精彩更刺激的人生,赚钱、考黄埔、加入税警打鬼子……看盛毅如何在这血与火的年代中成为时代的弄潮儿。
  • 征服大海

    征服大海

    带着家园的生存和人类的前途,征服那广阔而无边的海洋!
  • 清末战争

    清末战争

    孟灵是玄幻小说《三界修魂传》主角,转世成为现代一名普通凡人,喜爱模拟即时战略游戏。一次贪玩劳累过度,进入甲午,袁大头跑了,他去了…外战列强、内灭满清,为民而战,为国出鞘,只有站死,绝不跪生!他是列强侵略者的最终宿命…开创新的铁血传奇。你一点一点去看,就会越陷越深。故事环环相扣,步步惊心,最后的结尾更会出人意料。当八国联军和全世界都称东方人是列强,称被东方列强用船坚利炮侵略殖民的时候,孟灵开心的笑了!喜欢军工流、老枪、大炮、巨舰和网游的朋友千万不要错过^_^PS:历史军工流免不了会有技术性和历史性文字,这些也正是历史军工流吸引读者的关键所在,不喜欢可以跳过去看剧情,但请别说这是“注水”,谢谢!
  • 保密局之谍战

    保密局之谍战

    一个潜伏在保密局的特工用自己的机智做地下工作。(纯属虚构,不要对号入座。)
  • 战倭寇

    战倭寇

    倭寇,就是一个地痞、流氓、刀客、海盗、无赖的代名词,和他打交道,就要出手重,打的疼,他才会跪地给你叫爷,安二的购岛闹剧,看看就是如此,他可以向打不过的人叫干爹,有干爹的撑腰,就要欺男霸女,对于这样的人就是一个字,打,两个字,痛打。郭泰一个军人的后代,长大后就想和倭寇打一仗,一次偶然的机会,穿越了时间隧道,为他提供了可操作的空间,他选择了中日历史上的五次战争,作为自己穿越的经历,如果你有兴趣也来试一把?(此文为纪念甲午战争120周年,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而写)
热门推荐
  • 天璇神女

    天璇神女

    上一世,她是惊才绝艳,傲视无双的天璇大陆第一女皇,却因情伤而死。这一世,她是天生废柴,父母双亡的小小孤女,且看她如何一手事业,一手男神,与人斗,与天斗,登上大陆巅峰!三世梦魂归,九重云鹤回。白衣沧海逝,剑指天下归。
  • 战灵士传说

    战灵士传说

    战灵世界,人类与妖魔的战争从未间断,自开创以来,灵导石遍布世界,因此,出现了这么一类人,按照这个世界的说法,这一类人称之为战灵士,生长在星恒村的许立,虽然天生灵力庞大却无法控制,为了证明自己的力量,为了站在战灵士的顶端,成为战灵帝,踏上了属于他的旅程。
  • 老祖宗回归

    老祖宗回归

    陈玄一,自大世之争崛起,而镇压一个时代,时称“玄武大帝”如今即将羽化,来自地球的同名少年,穿越夺舍,且看下,陈玄一,如何重登大帝之位,带领家族走向万古第一家族,他是否能,达到传说中的仙境
  • 诡异录梦境空想集

    诡异录梦境空想集

    阁楼里会说话的剪纸娃娃,白日黑夜的平行世界;永远都走不完的阶梯,橱窗里放满男人骨灰企图长生不老的女人;心想事成的黑洞出现的恐怖人物,梦中梦的坍塌之摩天大楼……所有的一切,都是奇思妙想,也都是人内心真实想法的体现。欢迎来到,我的梦中世界。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真灵天武

    真灵天武

    与灵魂相连的本命兵器江湖主宰一切的异界魂穿而来的卧底探员他如何登上奇异的超武世界之巅?他是世界的钥匙,是天定的唯一答案……
  • 春潮 老人与海(海明威文集)

    春潮 老人与海(海明威文集)

    海明威诞辰120周年纪念版。海明威最杰出的小说、世界文学史上的里程碑。《春潮》是海明威唯一的戏仿之作,兼有浪漫主义和自然主义的风格。菲茨杰拉德誉为“美国人所写的书中最和谐的作品”。老渔夫“硬汉”的经典形象,感染了一代又一代人——“一个人可以被毁灭,但不能给打败”。冬春之交,密歇根州的北国山城发生了一系列奇事,构成了海明威早期中篇小说《春潮》妙趣横生的核心情节。《春潮》是海明威唯一的戏仿之作,兼有浪漫主义和自然主义的风格,被菲茨杰拉德誉为“美国人所写的书中最和谐的作品”。《老人与海》是海明威生前出版的最后一部小说,讲述了老渔夫与大鱼苦斗的故事,主题深刻,为海明威赢得1953年普利策奖,并且也由于该书的成就,1954年海明威荣获诺贝尔文学奖。小说塑造的老渔夫“硬汉”的形象,感染了一代又一代人,“一个人可以被毁灭,但不能给打败。”也为全世界读者传颂,历久弥新。
  • 神州镇魔录

    神州镇魔录

    欢迎有意讨论作品的读者加入镇魔世界武侠群,地址参见《后记·感谢篇》末尾。净宇魔教覆灭十载,少年慕云入世游历,阴差阳错卷入武林纷争。魔教教主叶行歌再度出山称雄云顶,正义盟重启镇魔之路,一时多少英雄豪杰前仆后继,只愿天下复归清平。江湖惊涛骇浪掩盖之下,鬼府神宫百年大计有条不紊,雪域圣城罪身修罗欲图破封,云深翳境三世儒君志吞宇内。神州三劫势可毁天灭地,孰能拨开迷雾,挽狂澜于既倒?慕云于江湖风浪中结识挚友、邂逅红颜,经历命运沉浮、生离死别,终于武臻巅峰、以武入道,个人身世之谜揭开同时,昔年绝代仙君九玉真人留下的天机也逐渐浮出水面。
  • 中外数学故事

    中外数学故事

    知识是无尽的,尤其是科学技术迅猛发展的今天,知识更是高度积累、日新月异。课堂学习是首要的,但青少年又应掌握丰富的课外知识。我们选择了语文、数学、物理、化学、生物、地理这六个学科,以故事的形式编辑出版这套丛书。书中内容既与课本紧密结合,又注意知识的深化、应用和拓展。故事生动有趣,奇妙多样,对提高青少年学习水平和开发青少年潜能有很大的帮助。《中外数学故事》精选了中外数学家对数学这一学科中的重大发展或疑难问题进行研究的相关事迹,不仅能开发我们的数学思维,也同时让我们感受到数学家们的研究精神和人格魅力。
  • 重生为鹤

    重生为鹤

    上一世我碌碌无为,这一世我定要用妖兽之身覆天。备注(化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