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1614200000010

第10章 家族记忆(1)

爸爸

许久以来,略知我家世的好多朋友总对我说:你应该写一写你的爸爸。他们从各种渠道知道我爸爸杜子孚(有时也写为子甫)是位抗日烈士,曾做过地委书记,牺牲在战场上,很悲壮。特别是二零零二年爸爸牺牲六十周年的时候,我有一种冲动:要写点什么纪念他,在自己心中,在家人心中,为爸爸建一座碑。

可是,我屡屡提笔,又屡屡放下。

唉!我有一种无从言说和无以言说的悲哀和无奈。

现在上小学或上中学的孩子们,假如老师给他出一道作文题“我的爸爸”,一般情况下他总有些鲜活影像可写,因为他从小生活在爸爸身边,爸爸嘴里呼出来的气都能感受到,爸爸长得高矮胖瘦,甚至某颗黑痣长在脸的某个部位,说话时好用些什么口头语,喜欢京剧还是爱看球赛,他都清楚。而我呢,爸爸音容笑貌一概不知。我尚未出生,爸爸就已经离家打日本鬼子去了;我不到四岁,爸爸战死沙场。我脑子里基本没有,也可以说很难搜索出关于爸爸的感性印象。

或者儿时曾经有过,但我不记得了。

听妈妈说,我不到一岁时,爸爸带队伍路过,匆匆回家,看到我胖胖的小脸,喜欢得不得了,抱着又是亲又是咬,胡子茬扎得我哇哇直哭。我的哭声还没停,他又匆匆跟队伍走了。--这,我哪能记得呢。

妈妈还说,形势稍好一点的时候,她也曾带着我和哥哥去看过爸爸一次,那时我大概三岁。噢,妈妈一说,倒勾起我模模糊糊的些许记忆:我曾经在某个大门外空地上拿着一块苞米饼子吃,一只大红公鸡大摇大摆靠近我,用它硬硬的嘴来啄我手里的饼子,它似乎长得比我还高,我吓得哭喊。好像是爸爸跑出来把我抱进屋去,屋里开会的人一阵欢笑。你若问我当时看到的爸爸什么样?我说,记不得了。一个三岁的孩子泪眼看爸爸,能看清什么呢?我当时获得的大概只是一种得到爸爸保护的安全感和舒适感。可惜,现在想来这种感受对我来说太少了。至于关于爸爸的其他印象,我却想不起什么。他大概成天开会,商量打鬼子吧,哪有时间陪孩子玩儿,同孩子亲热?也许偶尔有时间陪我,我也不记得了。

再以后,没有机会了,永远。

我从小就羡慕那些能够时时生活在爸爸身边、坐在爸爸腿上、偎在爸爸胸前的孩子。

爸爸几乎没有留下什么遗物,除了一张毕业文凭,一支画画用的毛笔,一棵他亲手栽种的长在房后的槐树。

毕业文凭和毛笔是上个世纪五十年代修房时,从老墙的夹缝里发现的。伯父说,那是抗战时期爷爷藏的,他不想让爸爸的任何一点东西落入敌人之手。文凭上写的时间是民国二十五年(一九三六年),爸爸在天津中学毕业。二十多年后我看到它时,纸已变黄、变脆。但它是我们家的宝物。因为最可贵的,是上面有一张爸爸的相片,虽然右下方有学校钢印的痕迹,但面部清楚。这是爸爸留下的唯一一张相片。初得到这张相片时,我的手激动得发抖,眼碰到它时,心怦怦直跳--我在这个世界上活了二十来年,第一次这么真切地看到自己爸爸的脸庞:眉毛浓浓的黑黑的,斜插上去。眼睛里有一股子英气。留着分头,头发不长,但显然很硬,一种不驯服的样子。嘴唇稍厚而微微上翘,令人感到男儿的刚毅。

伯父说,看你现在,就想起你爸爸当年的样子。

相片上的爸爸,不到二十岁。伯父说,我们家世代是老实巴交的农民,几辈只出了爸爸一个读书人,爷爷靠种梨树供他念书,在天津。临毕业前半年,快放寒假了,全家人等爸爸回来,一等再等不见人影儿,着急。后来知道是“一二·九”闹学潮,爸爸还是学生里面的头儿,和北京的学生联络,上街游行,反对日本侵略,向政府请愿,听说差一点去了南京。后来,反动政府要抓他,他又联络几个同学回到家乡来宣传。正好快过春节了,赶集的人多,他们搬个凳子站上去,人围得里三层外三层,爸爸穿件大棉袍子,讲得嘴角出白沫,头上直冒汗。

毛笔笔杆儿尾部是骨质,有红丝绳。笔帽是黄铜的,打开,是狼毫,还残留着没有洗净的墨迹。爸爸画画,用过的。伯父说,爸爸最爱画的是公鸡,扯着嗓子打鸣的,踮着脚,使劲儿呢。我堂兄最喜欢这画,拿来贴在墙上。可惜,跑鬼子,没保存下来。

槐树是爸爸小时候学着爷爷种梨树的样儿栽的,起初那棵小槐树苗没有人高。爸爸时时去浇水。后来爸爸出去上学,奶奶常常去看护。哪承想,不到二十年它竟长成一棵齐房高的大树。有一次鬼子进村,住在我家的八路军顺树而下,从后院逃走。一九六零年我回乡探亲,看到那棵有着三个树杈的槐树,亭亭如盖,已经两房多高。那次我在槐树下伫立良久。后来我在一本书的“后记”中回忆当时情形:“……手把槐桠,像握着父亲的手臂,不禁热泪盈眶。”

至今思之,依旧潸然。

妈妈说,七七事变前,爸爸到泊镇九师,继续抗日宣传。爸爸讲话充满感情,富有扇动性,人们爱听。有人开玩笑说,他是个天生的宣传家,条件好:嘴大,常被戏称“杜大嘴”--小时候能把自己的整个拳头放进嘴里。泊镇九师的学潮,轰轰烈烈,在华北地区有名,由刘格平领导--他是中共津南特委书记,后来是赵鎛。

一九三七年七七事变爆发,爸爸全身投入抗战,立即担任了南皮战地动员委员会主任。一九三八年肖华奉命来冀鲁边区,加强、完善领导班子,建立津南、鲁北两个地委,爸爸任津南地委宣传部长,不久,任第二地委书记,后调任第一地委书记,直至牺牲。 伯父说,肖华到我们家来过,就住在三爷爷院子的南房里,人挺亲热,个儿不高,利落得很。

那个时候我刚刚出生。

前几天我同妻子去拜访了曾与爸爸一起工作过的周玉峰(后来的名字叫关锋)。一见面,他说,我同你爸爸很熟,一起在第二地委工作了一年多,他当地委书记,我当宣传部长。

我说:我不知道爸爸长得什么样儿。

他说:比我高,我一米六八。你很像你爸爸,面部轮廓,眉毛,眼睛,个头儿。

我问:你们第二地委的机关设在哪里?

他笑了:你爸爸到哪儿,哪儿就是地委机关。打游击,今天这儿,明天那儿,哪有固定的地儿?反正是在咱们老百姓家里。我们第二地委管平原、禹城、德县、陵县、临邑、德平、济阳、齐河等十来个县,几个主要领导人分头去活动,每人身上别着匣子枪,带一个交通员、一个勤务员。那时我们身体好、精力旺,成天东跑西颠,从不觉累。路远的地儿,骑毛驴儿,有时还骑自行车,公家配给的交通工具。你爸爸管德县、陵县……一带,我管平原、禹城……一带,李萍(别看像个女人名儿,其实是男的,本名于梅先,组织部长)管齐河、济阳……一带。半月、二十天,顶多一个月开一次地委会议或者碰一次头,还常召集县委书记开会。你爸爸,很出色,工作有魄力,说话干脆。我们两人观点一致,在一起合得来,紧张、亲切、愉快。

怎么同上面联系?

有时你爸爸到边区汇报、请示,也常去开会。还有一种方式:通过无线电收听中央精神。社论,电报,几乎天天有。我是宣传部长,掌握两部电台,还办一份《黎明报》,两天一期,石印的。

危险吗?

危险当然有。但是你爸爸和我一起工作的那个时候,还是相对比较安全的。当时我们第二地委的工作是做得最好的。你爸爸很会做乡亲们的工作,群众基础好,老百姓保护我们。敌伪军也买我们的账,不敢惹我们。我们善于做敌伪工作,侧反,他们那里有我们的内线,经常给我们送情报、送枪、送子弹。一次,你爸爸出去活动,要在日本鬼子眼皮底下过几人深的壕沟,里面的人给我们暗号:没事儿,过吧。我们组织人去扒敌人的铁轨给老百姓打农具,敌伪不敢管,他们若动,我们就能把他们连锅端。

当年我爸爸二十五岁,而周玉峰,二十二岁。如今,这位八十五岁高龄的老人虽然走路不太灵便,但思维清晰,谈起当年,历历在目。他眼睛望着窗外:

子孚,多么好的一位同志,牺牲了!四一年下半年他调到第一地委工作,四二年初我们还在一起开过会,亲亲热热见面。没几个月,传来噩耗,牺牲了,还有好多同志一起……

一九四二年,冀鲁边区的土地被烈士的鲜血染红了。

史书记载,那年初夏,日寇五万余众在岗村宁次(就是后来代表日本在投降书上签字的那个敌酋)指挥下对冀中根据地进行“五一”大扫荡,之后,又调转头往东扫荡冀鲁边区。我军将士奋力抵抗,终因寡不敌众,伤亡惨重。“一地委书记杜子孚、组织部长邸玉栋、一专署专员石景芳、地委副秘书长赵德华、边区文救会主任吕器、原冀中三地委书记翟晋阶……共三百多人壮烈牺牲,被俘四十余人宁死不屈,最后全部被敌人杀害。”

伯父说,正是麦熟时节,天刚麻麻亮,你爸爸带领队伍突围。先是顺着鬲津河堤的交通沟撤,悄悄的,猫着腰,一路小跑。你爸爸提着匣子枪,通讯员还为他牵着那匹大青驴,想越过鬲津河突出去。走了五、六里地,发现前面有鬼子的动静,仔细瞧,敌人已经占领河岸。只好再往回折,兵分两路,你爸爸和石景芳专员分头指挥。渐渐的,天大亮了,被河岸上的敌人发觉。那就打吧,冲吧。枪声劈劈啪啪响起来,咱们的同志,没有一个怕死的。但是鬼子居高临下,而且轻重武器都有。先是那匹驴被打死了。接着,通讯员牺牲了。最后是你爸爸。伯父说,鬼子走了以后,咱们的同志在半人高的麦地里找到你爸爸的遗体,他手里还握着那只匣子枪。

妈妈说,突围出来的,很少,就青救会主任燕明、专署秘书主任傅炳翰几个人。还有一个同志,一直不知道什么名字,下巴给子弹打穿了,跑咱们家来报信儿。

妈妈还说,你爸爸有血性,是个烈性子。家里人嘱咐他小心,他常说,小心还要放开心,不怕。对鬼子,就是打,消灭他。真正遭遇了,就拼个你死我活。那次他拚了,他的那些战友也拼了。听说石景芳他们子弹打光了,就用刺刀,用砖头,用牙咬……同你爸爸一样的。

爸爸和他的战友们的血,流在家乡的土地上。

二零零二年初夏,我们全家捧着妈妈的骨灰,撒在家乡的土地上,撒在爸爸的坟旁。

猴年春节前五日(2004·1·18)于北京安华桥

(原载《美文》2004年第6期)

大舅

大舅喜欢孩子,特别是表弟和我。小时候,我常住姥姥家,大舅是孩子头,都三十多岁了,成天和孩子们逗乐。我去,领我们玩儿的总是大舅。

夏天领我们逮知了,摸“泥猴”--就是知了的幼虫。天刚擦黑儿,大舅领我们一帮孩子到小树林里,先是在地上寻摸,大舅说,看哪里有洞眼儿,悄悄等着,一会儿泥猴就爬出来。果然,那小家伙出来了。当我用小手抓它的时候,心怦怦跳。有时候等不及了,就用手指头抠,手指抠不动,就用小树枝撅,但有时会把泥猴伤着。倘若你在洞口没找到泥猴,别急,过一会儿你再顺着树干找,它们会沿树往上爬。泥猴抓回去,放到蚊帐里,等它变知了。等着等着,睡着了,第二天一睁眼,一只大知了正在蚊帐上爬呢,翅膀还是白的,后边是土黄色的知了壳。摸泥猴之外也逮长成的知了,会飞的,会叫的。歇晌的时候,用拴着马尾的竹竿在树上套。马尾绑在竹竿头上,是活扣。大舅说,你得耐心。看准了哪个树枝上有知了,轻轻地把竹竿举过去,让马尾的活扣正好放在知了的头前,沉住气,知了的前腿会自己去挠那马尾,它可能还觉得好玩儿呢,等到它把头也伸进马尾扣里,你一拉,知了拽着马尾飞着叫着在你的竹竿上了。也有时晚上点一把火在树林的地上,大舅就去用脚踹树,一棵棵地踹,只见树上的知了,一只又一只地往火堆这儿飞下来,有的还拉着长音儿。我们这些孩子就跑着去捡。

初秋逮蝈蝈儿,天再冷一点儿逮黄雀儿。大舅手巧,做许多好玩的给我们,包括做蝈蝈儿葫芦,鸟儿笼子。那简直是工艺品。蝈蝈儿葫芦是用自家种的葫芦做的,涂上颜色,刻上好看的花纹,还有很好看、很合缝的盖儿。我小时候珍藏着几个蝈蝈儿葫芦,连睡觉也搂着。可惜,跑鬼子,战乱,离家,丢了。蝈蝈儿一直养到冬天,揣在棉袍子里,在胸口上叫。冬天和乡亲们一起晒太阳,突然自己棉袍子里蝈蝈儿叫起来,甭提多自在,多骄傲!鸟儿笼子各式各样,圆的,方的,还有专逮黄雀儿的“打笼”。做笼子有一套工具,小时候我数不过来。做笼子用的竹子是经过处理的,不变形。一只好笼子,从选料起,不知费多少道工序。插笼条的眼儿要打得周正、均衡,距离一样,而且从笼顶儿到笼腰儿再到笼底儿,上下几道眼儿对得崩儿直,如同今天计算机处理过似的;笼条粗细也象现在机器制作的,不差毫厘。笼子做好了,磁磁实实,一个大人踩上去,没事儿。现在想来,大舅当年做的笼子,比有名的“涿州马”不差。秋天过黄雀儿了,大清早,大舅把自制的“打笼”,高高挂在树上。我们跟着他,远远的。打笼分两层,底下一层是大笼子,放着“鸟油子”,或者借用现在的时髦词儿,叫鸟“托儿”,通常是母鸟儿;顶儿上一层是两个可以反扣笼门的小笼子,谷穗拴在小笼盖儿上,盖儿向上打开,连在一起的活动横梁也升起来,那横梁恰恰同笼顶儿处在一个水平上,鸟儿若想吃谷穗,只要往上一站,啪!笼盖儿扣下来。不一会儿,成群的黄雀儿叫着从天而降,我们都不敢喘气儿,直到眼睁睁看着小黄雀儿落进打笼,才跳起来。不是逮到什么样的黄雀儿都留,大舅要仔细察看,选当年的小雏鸟儿,个儿要大,身条儿要长,头顶儿要黑,毛色要黄里带青,形体要自由而舒展,叫起来要宏亮而带水音儿,真是百里挑一。挑好了,其余的鸟儿,全放飞。他养的黄雀儿,可以打开笼门儿飞到树上,手一招,飞回来了。等来年一开春儿,鸟儿撒着欢地哨,而且哨出各种花腔儿来。有的黄雀儿特灵,能学“红子”(北方、特别是北京人爱养的一种山雀),哨出“的的锵,的的锵……”,很有节奏、很有韵味。

同类推荐
  • 唐诗三百首全解

    唐诗三百首全解

    本书在对孙洙的选本加以注释、语译、赏析之外,还对许多作品进行了“扩展阅读”,或是从格律入手,或是从义理解说,使读者既能深入理解,又能拓展阅读,使读者学诗时没有偏颇之憾。
  • 伟大变革:废除干部职务终身制

    伟大变革:废除干部职务终身制

    《共和国故事》虽为故事,但却与戏说无关,我们不过是想借助通俗、富于感染力的文字记录这段历史。这套500册的丛书汇集了在共和国历史上具有深刻影响的500个蘑大历史事件。在丛书的谋篇布局上,我们尽量选取各个时代具有代表性的或深具普遍意义的若干事件加以叙述,使其能反映共和国发展的全景和脉络。为了使题目的设置不至于因大而空,我们着眼于每一重大历史事件的缘起、过程、结局、时间、地点、人物等,抓住点滴和些许小事,力求通透。
  • 边防站那些事

    边防站那些事

    阿拉山位于新疆西部边境。山口西侧阿拉套山属于新疆博尔塔拉蒙古自治州地界,东侧巴尔鲁克山属于塔城地区管辖。这两座逶迤的山脉横亘在边境上,两山相距大约几十公里,北来南往的气流只能从两山之间的口子挤压而过,形成天然的风口。苏联西伯利亚铁路直通阿拉山口边界线。当年我们国家的铁路只修到乌鲁木齐,还没有和苏联这条铁路接通。靠边界苏侧建有苏联乌兰库勒火车站,火车每天来往一趟,主要运送部队和军用物资。火车站东北侧是苏军的营房,有时驻守一个师,有时驻守一个团。1962年两国关系紧张,苏联方面用拖拉机顺边界走向犁了一条10米宽的松土线,架设一道铁丝网,一道电网,在边界线上每隔5-10公里设立一个铁架瞭望台。苏联边防军队经常沿着边界线乘车巡逻。苏联正规军在边界线不断举行大规模军事演习,空中时时会有飞机,真有大举进攻我国之势。
  • 灵魂密码

    灵魂密码

    《灵魂密码》是瘦西鸿的一本诗歌选集,集中展示了诗人近几年的优秀诗篇,本书从不同题材、不同角度把握和切入,使诗人深入时代的脉搏和人的灵魂深处,深深洞悉了他与时间和空间的关系和秘密,从而得以抒发对灵魂的追寻与叩问,具有较高的诗学艺术价值。
  • 纸上卧游记

    纸上卧游记

    《纸上卧游记》这是一本读书人的精神漫游。也是一本带着你博览群书、并且刺激着你不停地提问和思考的书。
热门推荐
  • 花开彼岸:奈何桥边

    花开彼岸:奈何桥边

    一朝穿越,睁开双眸,与他相遇,第一眼,她看见了他“我们是不是见过。”“没有,我们并不认识。”————————————————————-----------------一次回眸,倾世相恋。“你可以等我吗,等我放下。”“好,我等你,保重。”—————————————————————————再次相遇,命轮篡改。“我等你,等你花叶相见,等你放下......心愿。”——————————————————————————一声声等待何时了,一次次徘徊何时还。彼岸花开,花开彼岸,“我在奈何桥上,忘川河边,等你。”————————————-“是吗,那你嫁给我后悔吗?”“无怨无悔。”
  • 重生之帝少请自重

    重生之帝少请自重

    沈唯唯重生了!前世的她,相信自己所谓的闺蜜,继母继妹,最终落得个在监狱里惨死的状况!看她一朝重生,将前世发生在她身上的事全都还回去,斗继母,耍继妹,再把闺蜜送进监狱享受里面生活的滋味,还有最重要的就是抱紧她男人的大腿!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妖女来袭请君赐轿

    妖女来袭请君赐轿

    万狐窟顾名思义是狐族的族地,这里居住着上百万只狐狸,成精的没成精的都有。狐族现今最有潜力的变是狐族族长的小女儿妍姗了,妍姗意思是:当画笔着色在宣纸中,重墨勾筋描络,牡丹妍艳,璎珞飘遥,画中人衣袂斑斓,青丝花容,妩媚袅娜。人中画中人,人自画中生。轻盈飘逸,似飞鸟掠过水面,此刻凝结的美好,如绝色牡丹,绽放在赏画人的心头,寓意像牡丹一样高贵,丹青般的美好。事实却是与想像太过相反,虽说长得不错,却和丹青的所有美好沾不上边。这个被所有狐族捧在手心的天才小狐女不爱修练成仙,却爱人间的一切,终于在一次人间庙会上一眼万年,对一陌生男子一见钟情,是福还是祸?
  • 神气十足

    神气十足

    为了不辜负自己的穿越之旅,林奇决定,要让自己的生命变得更为精彩。于是,从一个落魄的小贵族之子,逐渐成长为让整个大陆为之颤抖的男人,林奇缔造了一个属于神、魔、骑士时代的伟大传奇。快意人生,笑傲异界!顾盼生辉,神气十足!这就是林奇想要的异界生活!“终有一日,老子会成为这个大陆最有权势的人!”看着远古流传下来的神魔大陆地图,林奇淡淡地自言自语道。********本书群号:(91785158)大家有空来坐坐。
  • 至上异能

    至上异能

    一介混混学生,打架偶得异能。生活再也不‘平凡’。各方势力找他算账,最终落得一个完败。在此各种美女上门倒贴,他该怎么办?收还是不收呢?金钱、美女都不缺的他,还差什么呢...大家懂得!
  • 开一家赚钱的个性店

    开一家赚钱的个性店

    在流行之中创独行,在众行之中求反行,在都有之中寻空缺,在先进之中觅后进,在热门之中爆冷门,这是现代商业社会赚钱的不变真理。在竞争日益激烈的现代商业社会,人人都能想到的生意很难赚钱。要想轻轻松松地赚钱,开店者必须懂得创新,具体到开店而言。即开店要有自己的个性,这样才能在众多的竞争者中脱颖而出。开店就要开一家个性店,而盲目跟风,跟在别人的后面做生意根本没有出路,更谈不上赚钱。独树一帜,别出心裁,以奇制胜,不论在哪个行业都是赚钱的不二法门。
  • 异世女魔:男妆傲视天下

    异世女魔:男妆傲视天下

    她,现代一国执掌人,无心无情,冷血傲世,天生的掌控者。身负重责,却为了他毅然决定放弃一切。意外重生异世,她仰望天空,勾唇一笑,穿越奇异世界又如何,她仍然是她。漫漫人生路,为他倾尽所有,最终却换来一句惊天诅咒……有一天,他问:“你的优点是什么?”她:“会知错能改。”他再问:“那缺点呢?”她:“我从不觉得自己错了。”<本书Q:3178652355>
  • 我老婆来自银河系

    我老婆来自银河系

    可怜的女孩死去,星际女战神代替她而生,默默发誓:这辈子定让害死女孩的人血债血偿。无情父亲,刻薄继母,恶毒兄妹,伪善闺蜜,白莲小三,一层一层撕开他们虚伪的面孔,把他们扒皮拆骨……虐渣路上,总有个人如影相随。“陆太太,手疼不疼,我帮你打?”“不疼,打脸还是要亲自来才有感觉。”
  • 东皇洛麟

    东皇洛麟

    木兰府的二公子木兰悠然,因生就一双银瞳而备受父亲厌恶和污蔑;而他与生俱来的恐怖奇术,竟与失传千年的大陆禁术如出一辙;五大名宗群雄逐鹿,玄修武道谁主沉浮?九星轮回法身奇特,惊天际遇塑造传说!无极魔皇的功败垂成,让九翼魔龙琥珀重新掀起了飓风;高悬九万万空域的神奇方界,魔族与人类的终极宿命!终于,本该一统地底魔界的孤傲少年,一步步登上了东方大陆的皇座!是传说?不是传说!东皇洛麟存在的传说!(新书发布,各位读者大大蜂拥点击收藏推荐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