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1447800000049

第49章 绿野美卉(4)

重要的是,闻此巨变,主人公河生该如何动作呢?这个尾怎么结,关系到全篇的成败。一个作者的功力如何,往往在此显形。倘若作者写河生闻讯后,大悲大恸,大打出手,闹个不亦乐乎,恐怕是不成功的。因为它与整篇作品的格调,人物,氛围都不和谐,现在的作品,是在舒缓中讲究内功,在沉默中蕴蓄力量。作者写道,“这回轮到了河生不吃饭了”,母亲还以为他在学校里受了什么气,但怎么也问不出个所以然(倘能问出,就没意思了)。母亲为他的不听话而生气,却怎么也想不到他在为大人们才‘会考虑的事赌气。母亲甚至因为他的执拗而自伤身世,提到姐姐的事,也提到死去的父亲,这一下才导引出河生久淤的眼泪。然而,即使此时,作者仍不让河生痛快地哭,而是写他“不哭”。直到他抹去眼泪,“心里升起一个庄严的念头:从今以后,我要好好读书……”,全篇才戛然而止。这个尾声真有千钧之力,全篇蓄满的能量,由此宣泄而出。

我是欣赏《少男》的,但我还是有不满的地方。那就是一些理念化的痞块,或者说,用推理代替形象的局部。比如,河生所说姐姐遭到退亲的事后,感情非常复杂,这只能用具象来传达,作者也是这样做的,但总是不放心,总要加说明,生怕读者悟不出。如这一段:“按理说,他听到退亲的事应当有一种解脱感才对,可不知为什么,他受到的打击似乎比母亲和姐姐还沉重”。要是没有这样的说明,小说不是不深沉,而是更深沉了。是不是这样呢?

水怀珠而川媚--读迟子建的《逝川》

粤有粤味,楚有楚风,西秦之地苍凉悲慨,白山黑水则凛冽而浩茫,一部作品,倘若真能传达出某一地域特殊的气质和神韵,真能发抒此一地域神异难言的美感,它就必然接近了成功的境地。因为,相对而言,故事好编,思想意味也不难寻觅,气韵却不是那么容易状绘的。气韵之发生,必是由内到外地“使情成体”,从整体意蕴中自然流溢而出。单个人物,孤立的象征,外加的隽语,都不足以构成气韵,它只能是艺术结构到了浑然一体的程度,主体与客体密契交流到天人合一之境才会绽放的艺术之光。读黑龙江青年作家迟子建的《逝川》,颇感惊异,整篇小说有如一首美丽而凄婉的诗歌,圆融和谐,格调深沉,无斧凿之痕,有自然流淌之妙,这是只有描写手腕达到相当成熟的程度才会呈现的效果。它使人想起陆机《文赋》中“石韫玉而山辉,水怀珠而川媚”的话来。如此气韵生动,诗情浓醇的作品,在目前的短篇创作中是不多见的。

读《逝川》,可以忘记局部的人物情节,却不会忘记弥漫全篇的那种神秘而悲悯的情绪,它是我们的审美经验中不曾有过的,带有陌生的、北国特有的深厚色彩。作者写“鱼”,也写人,写冰天雪地的氛围,也写茹苦含辛、野性未失的渔妇,写“泪鱼”的风俗,也写人的繁衍子孙的生育过程,但这些情事之间并无直接的、简单的比附关系,好像各自散漫地存在着。但是,它们之间又有一种非常内在的、深隐的联系,作品的神秘感便是由此而来的。这种联系是什么呢?简言之,上帝在一切之中,一切在上帝之中,颇类似于万物有灵论或泛神论的意味。为什么每天天降第一场雪时,一种被称为“泪鱼”的鱼就会从逝川上哭着下来,经过时整条逝种发出呜呜的声音,而被捕捞上来放进木盆的泪鱼,一经渔妇们祈祷似地说“好了,别哭了;好了,别哭了”以后,就果然不哭了;为什么人们非要要上几条泪鱼,再反它们放生,才算对得起老婆孩子和一年的收成;为什么替人接生的渔妇吉喜,错过了捕捞泪鱼的时机,两手空空,一回身却发现木盆中游着下几条美丽的蓝色的泪鱼--这当然是邻居们给她的补偿,但这美好的人情所包含的意义,恐怕不仅仅是一点同情和善意,有没有更加原始,也更加本真的自然观、生命观?关于泪鱼的存在及其风俗,究竟有多大虚构的成分是无关紧要的,重要的是,作者没有把作品归结到某种狭窄的、过于实指的、社会功利色彩明显的题旨上去,而是引向了宇宙、自然、人、鱼、性爱、生殖、生命的生生不息这些关税天地人生的这,引发起“万类霜天竟自由”式的遐想。我之欣赏这篇作品,主要就欣赏这种境界。应该情节逻辑来统摄全篇,它是按着情感逻辑,甚至情绪的流动来打通全篇,表意性和抒情性占主导地位,这就赋予它一种诗化的品格。

当然,不管怎样朦胧,怎样浩渺,小说还是脱不开它的基本构架的,它是通过鱼和人的虚实关系、照应关系,深化着自身的意蕴。世间是否真有“泪鱼”,我不详知,但这一意象实在太美丽了,太神奇了。这种鱼被捕上来时,双眼总是流出一串串珠玉般的泪珠,暗红的尾轻轻摇摆,蓝幽幽的鳞片泛出马兰花色的光泽,柔软的鳃风箱一样呼哒呼哒地翕动。它们一年一度的出现,“仿佛人世间所有的落叶都朝逝川涌来了,仿佛所有乐器奏出的最感伤的曲调汇集到一起了”,于是,悲凉之声盈满逝川,渔村也沉浸到宗教氛围中。对于泪鱼的象征意义,是可做各种各样解释的,比如,奉献者即将走上祭坛的哀怨,软弱者的自伤身世,对人类破坏自然行为的抗争之泪等等,但我更倾向于这样的理解,即:生命存在本身艰辛、苦难的象征,所谓“物之悲”(《源氏物语》)。泪鱼的象征告诉人们,有限的生命向对无限的宇宙,难免不感到短暂和孤独,任何生命都需要有正视自身的勇气,顺乎自然的坦荡,相濡以沫的关怀。这就给全篇设置了深邃的氛围和背景。

人的世界还是占据着最主要的成分。在写了泪鱼后,作者仿佛不经意地写到渔妇。她写道:“这一带的渔妇大都有高高的眉骨,厚厚的单眼皮,肥肥的嘴唇。她们走路时发出咚咚的响声,有极强的生育能力,而且食量惊人”,“她们在逝川岸边的形象宛如一株株粗壮的黑桦树”。我不想把渔妇和泪鱼作简单的比附,但鱼的世界与人的世界确乎有着生命意义上的同一性,联想性。中心人物自然是吉喜,她由一个活泼健壮的少女变成一个干枯的老妪,生命的无情在她身上留下残酷的印痕。作者描写吉喜,用了一个“吃生鱼”的细节,就写活了:“吉喜尖锐的牙齿嚼着雪亮的鳞片和嫩白的鱼肉,发出奇妙的音乐声”,一个天真无邪、泼辣放任的渔家少女的形象呼之欲出。这不是南国温柔渔女,只属于天寒地冻的北方渔女。甚至到了吉喜的晚年,在她“突然抬头的一瞬眼睛里迸射出雪亮的鱼鳞般的光芒”中,还可见出她青春时代的光彩。少女时代的吉喜,“太能干了”,不但善捕鱼,且会刺绣,织网,酿酒,晒鱼干,但正因为她“太能干了”,与她有恋情的骑手胡会并未娶她,其他男人居然也没有娶她。这是怎样一种风习人情使然,我们不得而知,总之吉喜就这么孤独地生活了一辈子。男人们欣赏她,但不娶她,她抱着平生不曾生育的遗憾,成为渔村里好心的接生婆。当年她曾把一盆刮鱼鳞的污水泼向爱情的背叛者胡会,如今胡会死了,她坚持不去送葬,但谁能说她对胡会的旧情就完全斩断了呢?她因“太能干”而不得出嫁,泪鱼因身为鱼类而珠泪滚滚,他们之间有着怎样的同病相怜呢?

如果说泪鱼与吉喜之间有一种悲怆的呼应关系,那么,在泪鱼又要到来的这一天吉喜的现实活动,就打破了静态的比照,把作品的意蕴引向新颖的、活泼的深入。就在这一天,胡会的孙媳妇要临盆了,正如吉喜所感叹的“孩子和泪鱼争个什么呢”,不捕泪鱼,将犯天忌,有违天道;不去接生,又犯人忌,有违人道,吉喜跌入了两难之境。捕泪鱼是为自己祈福,接生是为人类造福,捕鱼保自身,接生保他人,吉喜将作何选择呢?尽管吉喜清楚,泪鱼经过阿甲屯只是一瞬间的事,机不可失,但她还是毅然选择了接生,为他人而放弃自己的福祉。等她费尽辛苦接生完成后,赶到河边,泪鱼已过去了,一网接一网全是空的,就在她绝望之际,一回身却发现木盆中十儿条泪鱼在游动。这一神来之笔告诉我们,神是不会遗忘为他人造福的人的,其意义超越了乡邻互助的层面,含有形而上的感悟。

《逝川》虚化了时空背景的具体性,带有童话、寓言、民间传说的某些色彩,不无某种“古老性”,但它却装载着最现代的思考,告诫现代人,不妨到古老的生活方式、情感方式中去汲取真诚、互助、爱心、利他等优良品德,用来克服自私和冷酷。作品包含这样的寓意:宇宙天地是一个整体,谁也离不开谁,要学会爱别人帮别人,帮别人实际也是帮助了自己。泪鱼的到来,吉喜的“接生”和“放生”,还含有这样豁达的观念:来的来,去的去,物有代谢,人有生死,这些都是天道的自然秩序,一个人只要顺乎自然,就能感受到幸福。

别看这只是一个短篇,迟子建却从中显露出优美的气质和卓越的才华。前面谈到过“吃生鱼”的细节,又如“听见窗棂发出刮鱼鳞一样嚓嚓的声响。不用说,雪花来了”的形容,再如吉喜与情人欢会时,“一任壶盖活泼地响下去,等他们彼此分开时,一壶水已被烧飞了,屋里洋溢着暖洋洋的水蒸气”的描写,语言都是那么富于色彩和情味。福克纳说过:“人是不朽的,并非在生物中惟独人留有绵延不绝的声音,而是人有灵魂,有能够怜悯、牺牲和耐劳的精神。诗人和作家的职责就在于写出这些东西,提醒人们记住勇气、荣誉、希望、自豪、同情。”小说《逝川》有诗化的外观,更有人性光辉的内质,内在的光辉把它的通体照亮了。

追求最大限度的还原

面对《废都》,面对它的恣肆和复杂,我一时尚难作出较为准确的评价,也很难用“好”或“坏”来简单判断。我对上述每一种看法似乎都不完全地认同,但也不敢抱说服他人的奢望,我知道那将是徒劳。我只想将之纳入文学研究的范围,尽量冷静、客观地研诘它的得失:我将循着作家创作个性的线索,作品人物和结构的线索,文学传统的线索,说一说我初步认识的《废都》。

这本书为什么要叫《废都》呢?从这个书名可否透露一些作者创作心态和倾向上的消息呢?贾平凹是很钟爱这个名字的,他先前的一部中篇小说即以此名之,现在的长篇仍用此名,可见寄托之深。看到这个名字,我立刻想到了新感觉派大师川端康成,想到了他的《雪国》、《千鹤》、《古都》三部长篇。在语词结构和命名方式上,《废都》确乎与之相近。诚然,《废都》的内容与川氏的小说没有什么关系,可是在作家的气质和情调上呢,就不能说没有沟通和默契了。贾平凹崇尚川端康成是众所周知的,但与其说在创作手法上崇尚、借鉴,不如说更多的是一种心灵的感应。川端康成是以写女性、写颓废美而着称的,由于身世的不幸,他离群索居,落落寡合,气质阴郁,常常深陷在世事无常、人生幻化的精神危机之中,终至于自杀。贾平凹当然没有感伤得这般严重,但他创作个性中的孤独、自悲,他那极其敏感,极其脆弱的性格,实与川氏心有灵犀,所以,《废都》的取名,未必没有川端康成颓废美的影子,未必不是一种连作者也不自觉的偶合。

由书名而提到川端康成,并不是出于索隐的兴趣,而是想探知贾平凹何以会突然写了《废都》。有人说他走火入魔了,无法构小说,阎海文是否实有其人,他的牺牲过程是否真是那样,有没有苏姑娘这么个少女,她真的到阵地上披麻戴孝地去讨还过阎的尸体吗?坦率地说,我在很长时间里以为这不过是一段实录而已,竟不以小说观之。后来总算弄明白,此作采用“三实七虚”法耳。作者的狡猾之处在于,他大量使用可信因素,如亲历者母亲的回忆,历史档案,确凿的地名人名时间,报章消息,直至中国人民解放军出版社出版的《抗日战争国民党阵亡将领录》等,不由你不相信这一切千真万确。在此“保护伞”下,作者腾出笔墨,大胆抒写他胸中的儿女英雄,慷慨悲歌,虚拟回肠荡气的家国之思,儿女之情,上演战火中的传奇。由于大量可信因素的作用,悲者益悲,勇者益勇,感染力就成倍地加大了。

作者聪明,作者狡猾,作者巧妙地借用信史来支援他的艺术建构,遂收到奇效,这不能不说是历史小说创作之一新途径。

大约阎海文属于真名真姓,不会是假的,其它的事情,就很难说了。但我们惟觉其真,难察其假,这就又与作者创作上的第二个特点有关。那就是,尽可能地还原抗战时期人的思维方式,言语方式,感情方式,行为方式,以及爱情表露方式。我以为这是最难的,因为写出历史的详情细节相对容易些,要写由当时人特有的神貌表情,可就不易。人的表情是具有历史感的,惜乎能传递出来者几希。张廷竹的这篇也只是做到近似罢了。作者在小说中说到:“那个时代的人很现实主义,也很浪漫主义”,颇有道理,他的写人也竭力把握“现实”与“浪漫”之两端。且看,弘道中学女生,绸店老板的千金苏姑娘,只在台下看到阎海文唱“松花江上”,便一见钟情,写字条,卺纸鹞,暗表心迹,这既符合那时女中学生倾慕飞行英雄的狂热,也符合那时少女求爱的方式。只见过一面,言语来通,便以一生相许,见飞机被击中,便昏倒在地,知阎海文殉难,便举家戴孝,且不顾身份未明,手举招魂幡,闯人敌阵,索要遗尸。这现实吗?很现实,全然是中国妇女为夫相拼的凛然。这浪漫吗?太浪漫了,可谓“同心情女,至离枕上之魂;千里良朋,犹识梦中之路”(借用聊斋语)。苏姑娘的父亲,绸庄苏老板,按说是个唯利是图的奸商,当此国难家仇之际,居然也浪漫得惊人。阎海文生死未卜,只见“老板一抖,杯中茶泼湿了长衫,旋即平静下来,一句话,令整个门墙微微摇晃:‘生,登报招为东床;死,全家为其戴孝!”,作者笔下人物,浪漫也好,现实也罢,全都处在一种同仇敌忾的亢奋、悲壮气氛中。作者要还原的是那个特定时期中的民族魂。

当然,最突出的还是对国民党少尉飞行员阎海文的刻划。历史上的阎海文究竟怎样,不得而知,但作者显然要让我们相信,他写的阎海文就是原先的阎海文,一点没有走样。为此,他在人物的历史本相上很下功夫,包括人物的行动逻辑,盲动方式,尽力带上历史本色。阎海文说一口辽宁侉话,他一出场就咬破指头写一纸血书:“凌空复我旧山河”,切合当时热血青年的表达方式。他的请战,也有特色:少尉军官阎海文啪的一声立正,报告词简短有力,强风带走嘶嘶哭音,细雨中,他站得像座山:“长官,我是一个流亡者,我要把敌人赶出国土去,报我国仇家恨!”他的牺牲更见力度,当敌人的一百个枪眼对准他,要活捉“支那飞行士”的当儿,他高喊了一声“中国无被俘空军”,就用最后一颗子弹结束了生命,让敌人震骇股战。表面的言语行动都很简劲,内蕴着气壮山河的不怕死精神。作者追求内在的力度,与其多说,不如寡言。

同类推荐
  • 仙根的传说

    仙根的传说

    本书系永德仙根的民间故事集,其内容从四个方面:“仙根的由来”、“仙根托梦于人”、“向仙根借兵因迎战”以及和“仙根”有关的其他传说来收集民间故事。
  • 茶人三部曲(全册)

    茶人三部曲(全册)

    《茶人三部曲》展示了杭州一个茶叶世家的兴衰沉浮,着重通过忘忧茶庄三代茶人的命运悲欢的展示,对茶的精神、茶人精神的透视,演绎出中华民族所不可或缺的具有永恒价值的中国人文精神、民族精神、人类文明精神,塑造了中华民族之魂。
  • 诗集:世间万法

    诗集:世间万法

    在尼日利亚的沃土上开出的最美之花,以最朴实平和的语言描绘最触动人心的故事。带你走过暗伤汹涌的非洲国度,领略腐败和战争中不屈不挠的精神,探讨人性中的真善美,品味生活中的奥妙大义。当忙碌的心灵碰上一首最接地气、最真实耐看的灵感之歌,你是否会驻足让灵魂歇歇脚呢?
  • 柳光铎诗稿

    柳光铎诗稿

    柳光铎,1938年生人。退休。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員。中国收藏家协会会员。爱诗词丶收藏丶书法丶艺术刻字丶民间工艺。柳公葫芦是烟台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有诗集出版。
  • 中国十大喜剧故事

    中国十大喜剧故事

    为了让广大读者增进对这份优秀的文化遗产和艺术遗产的了解,我们从元明清杂剧中选取了十部具有代表性和较高艺术性的喜剧名篇,分别为关汉卿的《救风尘》、白朴的《墙头马上》,王实甫的《西厢记》、康进之的《李逵负荆》、郑廷玉的《看钱奴》、施惠的《拜月记》、高濂的《玉簪记》、康海的《中山狼》、李渔的《风筝误》、吴炳的《绿牡丹》等以飨读者。
热门推荐
  • 浮华惊世

    浮华惊世

    遇见你之前,我之一生,从未知道原来我也可以拥有这样的惊艳。我生来性子便是如此生冷,也只有你愿意将如此生冷的我,带入于我而言那温暖美好的另一个世界。不敢奢求再多,有你,足矣。初次与她相遇,便觉得这个女子甚殊,些许怯生,但是确不畏惧,那样警惕的小鹿般的眼神。有趣,让我忍不住想要多一点了解她。但不曾想,只是这样的一点了解,从此我的世界,便离不开她。但是,命运总是让人,无可奈何。
  • 重生之世子在上

    重生之世子在上

    她名眉畔,娘说是愿她终能觅得一心人,举案相齐眉。上一世,她差一点就找到那个人了。所以得天眷顾,重来一次,她绝不会再与他错过!
  • 青春就要任性

    青春就要任性

    人的感情千奇百怪,但是唯独青春的感情最为独特。本作品将讲述一名中学女生为期六年的浪漫中学生涯,其中包括家庭,同学,老师,学校,以及大社会的相关情节,包含了青春,恋爱,校园,浪漫等多种元素,最后尽量不断更啦!
  • 武中修仙

    武中修仙

    穿越到机器人掌控的新世界,项兴羽惊奇发现自己正在参加一场类似吃鸡的真人版生存游戏——死亡狩猎!这是一项基于“武侠世界”元素的万人求生大活动,出人意料的,内里居然有一本隶属仙功的《九转金身诀》秘籍……
  • 炎神降世

    炎神降世

    薇薇尔从那被鲜血染成了红色的披风上撕下一角,绑在了自己额头上,缓缓站起身来,金色的铠甲光芒四射,蓝色图腾披风迎风飞舞,她要带着大领主的意志而战!她闭上眼睛深吸了一口气,感受着温暖的阳光,遍野的厮杀声仿佛在这一刻静止了...片刻宁静之后,她拔出一杆长枪,冲向了敌阵之中...
  • 直到温柔生伤痕

    直到温柔生伤痕

    江诗宜所谓的容忍,将一切都藏在心底里。往往事与愿违,现实残酷,人心叵测,温柔也会生伤痕。
  • 不朽仙坟

    不朽仙坟

    古老的云纹散发出诡异的道蕴.星空之下一道微弱的身影誓要解开那沉睡在长河当中的神坟!踏星河.入禁地.翻转诸天.血染长空……
  • 风骨年代

    风骨年代

    仅仅描写一个朝代的历史,显然并不能满足教育的目的,所以故事设定了一个能够自由穿越历史的背景,选择了一个旅行社。通过这个旅行社,有的人想去唐朝,有的人想去清朝,当然还有一些稀奇古怪的要求。这样,增加了历史接触的多面性。每个人各怀目的,性格各异,不同朝代的人因为历史、政治背景的不同,遇到的故事,遇到的人也不会是相同的,通过一个一个穿越的故事,将不同的朝代尽可能真实的展现出来,这是整个作品的初衷,如果有其中某个朝代在读故事的时候,让年轻人对中国某些朝代的现象有所反思和兴趣,那么,我想我的目的也就达到了。
  • 时光至此甜又暖

    时光至此甜又暖

    韩凌雪一觉醒来除了初恋忘记了所有自己好像平白无故的长了好多岁,多了一个私生父亲。多了一项异能还平白无故多了个俊美无俦,专业宠妻的老公韩凌雪:我想见我初恋某总裁:嗯?你说谁?
  • 倾世盛宠:落魄皇女要逆袭

    倾世盛宠:落魄皇女要逆袭

    “这硕大的皇城,是我从小到大生存之地,我厌恶里面那不眠不休的斗争算计,我小心翼翼步步为营,不是为的什么权倾朝野,而是早日离开这个是非之地。”大顺嫡公主,顺倾权,父亲为当今大顺的顺元皇帝,母亲为前郑国公嫡女奔逝的先皇后,舅舅又是权倾朝野的一品郑国公,生于皇族,却低贱如仆,无人爱,无人宠,无人疼,只因七月半天胎,终为不祥。生如瘦弱小兽,无力自保,放火烧殿,买凶杀人,逐放庙宇……在皇城后宫的弱肉强食被逼绝境,总有一权力之手在后面暗害,事已至此不得不崛起反抗,初露獠牙,为求安稳。极力保命,请求太后庇护,只为求得成年之后,走出皇城,追寻命途,执子之手,共闯三国四海五境,命运难料,生死难卜,一并共赴天下。“世人总是嘲弄我身世地位,可我偏偏不觉得我哪儿不如人,论尊贵,那些嘲讽之人,有几人是比我高贵的?说我算计,说我狼子野心,确实是不假,可如今,你们用顺倾权的性命要挟我,天要亡我,我先灭天!地若灭我,我必毁地!人若阻我,我必杀之!天上地下,今日,无人可阻我!”大夏王朝朝历长公主之子,苏瑾言,是朝历长公主与昔年西南苏靖王之子,由于出生时父亲已经离世,便被朝历长公主自出生便贴身带于西北顾家之中,年少之时,便已经懂得自己的责任和义务,由于朝历长公主之前未有与自己的父亲苏靖王成婚,所以身份处处被人在暗地里面嗤以笑之,他不卑不亢,精于算计,算计了天下众人却把自己算进到她的心里面去,自此之后,三国四海五境,全力以护。“长恨人心不如水,等闲平地起波澜。”北国驯龙密族之后,在家族被官场中人所害全部灭族仅剩下自己一人,抹去过往名字,自称自己为“长恨”,信仰北国密教千面教,在被灭族之时身患重伤被误以为贱奴而被押送至大顺处刑,恰好被顺倾权所救,许诺为顺倾权杀死三人,并在顺倾权在北国探寻冰龙秘史之时告诉顺倾权自己的家族身份,助力顺倾权养训冰龙,因心怀仇恨终究不得释怀,守护顺倾权多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