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1438900000001

第1章

袁世凯:一朝称帝千古恨

袁世凯是中国近代史上毁誉参半的人物,一直以来,人们总认为他是乱世奸雄、窃国大盗。但他废除科举制度,兴办新式学堂教育;引进西方先进科学技术,广纳海归并委以重任;他在小站练兵,建立了中国近现代第一支新式军队;他创立警察治安管理模式,成立中国第一支警察部队,这些举措确实对中国的历史进程起到积极作用。然而他当国时期,不守约法解散过国会,使刚诞生的中华民国失去在制度下健康发展的机会,称帝之举堪称他政治生涯中所犯之最大错误。

假隐居,真隐忍

1909年初,袁世凯被载沣罢去一切职务,令其回籍“养疴”。但他的许多部属依然位居要津,实权在握,袁世凯时刻准备东山再起。

袁世凯在极不情愿的情况下被载沣一帮少壮派清贵刷了下来,这对一帆风顺的他是很大的打击。多年来他一直苦心广结的人脉,这回看还是出现了结构性的缺陷:因为权重,因为和清贵中的元老派走得太近,被人家清贵少壮派锁定为“定点清除”对象。

刚到彰德的日子里,他垂钓、下棋、看戏、吟诗,过得十分悠闲。历经险恶风浪大起大落的他,也真想就此隐居算了。我们见得最多的袁世凯“名照”,大概就是那张身披蓑衣、头戴斗笠、手执钓竿的“闲云野鹤”照。这是他曾寄往上海某报纸发表过的一张照片,以示自己淡泊名利,再也无意于政事。这其中虽不乏作秀成分,但多少也反映了袁世凯当时的心境。他还为此照题诗道:百年心事总悠悠,壮志当时苦未酬。野老胸中负兵甲,钓翁眼底小王侯。思量天下无磐石,叹息神州变缺瓯。散发天涯从此去,烟蓑雨笠一渔舟。

出于本能,袁世凯首先想的就是保命。所以,在河南卫辉和彰德的第一年,他惶惶不可终日,整天担心的是生命危险。情绪低落得一个人都不想见,一封像样的信也没回过。自己一个人老在那里解脱不了:想,想不通,想不通就流泪。流了泪,还是想不通,越想越委屈,每到伤心处就对着老主子慈禧太后的画像号啕大哭。

这些恰恰证明袁世凯当时并没有反骨,他还是无限热爱“大清国”的,最多有点儿清君侧的想法。同时也可看到他在政治上很不成熟,不知道政治的残酷性。

因为感到委屈、感到恨、感到为他人受过,于是那一时,那一刻,袁世凯真有不如回家种红薯的颓废,所以他赌气也要在“洹河边上一气盖九个院落”,借此宣告归隐。

可是,归隐也并不容易。一旦没了权,集八大臣于一身的袁世凯就是“草民”一个。其实1909年,袁世凯连“草民”都不如,自己的命自己都说了不算,人一见风就打哆嗦。

就算没性命之忧,昔日朝堂上下呼风唤雨,何等威风,突然什么事儿都没了,搁谁谁都一时半会儿适应不了,比更年期还难熬。

1910年,从各方反馈来的消息是:袁老尽管放心,至少您老生命无恙。听了这话,袁世凯一下子轻松了一半。此时,老袁在洹上村又结交了一批当地的新朋友,如何兰芬、王锡彤、李时灿等。加之退隐后的家庭生活平添许多天伦之乐,兄弟相谐,父子共读,诸多以前不得不割舍的乐趣慢慢地都释放出来了。

最后是人在乡间,对慢节奏闲情逸致的田园生活也渐渐地适应了。这时的他和最要好的三兄袁世廉相聚了:哥俩一杯浊酒喜相逢,天马行空地说着地道的中原雅音,亲切极了。去他的谨小慎微,这些年官场不能说、不想说、不敢说的话这会儿都和自己的三哥掏了心窝子。对袁世凯来说除了权和钱,这些年哪有这么淋漓痛快过。所以这时候的袁世凯是闲云野鹤,而且是一只亢奋的野鹤。此时的袁世凯特别想炫给大家看看,所以他高薪请来了天津的大牌摄影师,一口气拍了“渔、樵、耕、读”四组照片。这四组照片是老袁的呐喊,是他的宣言。

江山易改本性难移,袁世凯大概忘了当时自己是怎么被人打回老家的。1906年到1908年那阵,他飞扬跋扈,挤兑别人,还以立宪派领袖自居想成立责任内阁。可责任内阁在载沣等人看来就是狼子野心,结果被人联合起来给罢免了。

看来,做人还是应该低调些。可袁世凯偏不低调,逢上过年或过生日,他还请来北京京剧界名角如谭鑫培、王瑶卿、王晦芳、杨小朵等来唱堂会,好不热闹。

这种悠闲又嬉闹的生活深深地感染了袁世凯,以致后来到中南海居仁堂里他仍保持着这样的习惯:每日公余到晚间,袁率全家人去逛花园,进晚餐,与在洹上村时情形相同。

1911年,由清贵少壮派组成的清廷,慢慢地显出能力低下的毛病。所以,留在位子上的袁党老部下慢慢地开始想到袁世凯。最初一两个人偶然路过,参见参见、拜访拜访,后来大家成群结队地找上门来。

当然,没有摄政王载沣的默许,谁也不敢上门。载沣家的兄弟仨并不恨袁世凯本人,载涛还和袁世凯一同视察过新军训练,袁世凯肯定会利用这个机会,极力讨好载涛。他们恨的是重兵在握的袁世凯、飞扬跋扈的宪政派领袖袁世凯。现在袁世凯老实了,军权也没了,平民一个。奉命前去护卫实则监视的袁得亮被袁世凯的糖衣炮弹拉下了水,不但没有实情报告中央,还替袁说好话,甚至还把北京的肃亲王派密探到河南的消息漏给“同宗”的袁世凯。

迷术数,信风水

袁世凯没有儒家的政治信仰,就信仰歪门邪道,如章太炎所说:能合其众而不能自将也。乎力不足者,必营于禨祥术数。这也是他没有信仰做精神支柱的后果。袁世凯走上称帝败亡之道,他的迷信术数、痴迷风水是一剂效力强大的迷幻剂。他身边鼓动他复辟帝制的人最初就是用这些神鬼之道来诱惑他的。

袁世凯笃信风水阴阳堪舆之术,这和他自身的经历有很大渊源。袁世凯晚年每次去宫中奏对回来,总是要有好几天感到体气虚弱、身体不适。后来有个风水先生告诉他,宫中召对的那个殿堂方位正好和他的命相相克,所以应该尽量少去。袁世凯信以为真,后来果然再也没有这样的事。因为有此一说,所以袁世凯当上大总统后,甚至当皇帝的时候,都没有要清室退出故宫来让自己“坐龙廷”,而是自己搬到中南海去住。

袁世凯有一个非常珍贵的慈禧太后赏赐的翡翠壶。一次,丫环在袁世凯室内将这壶打碎了。袁世凯的姨太太为了息事宁人,教这丫环如此如此应对。当袁世凯醒来,看到地上的碎片,震怒异常,问怎么回事。丫环战战兢兢,说不敢说。袁世凯大声喝问,丫环才说:“进来时受了一吓,因为看到大总统床上睡的不是大总统!”袁世凯大怒,反问道:“不是我睡在床上,那还有谁!”丫环这才满面惊恐地说:“看到床上躺着的是一只大老虎!”袁世凯闻听此言,面色阴晴不定,半晌,喝了一声:“胡说!”然后,吩咐丫环此事再也不许跟别人提起,还赏了她几两银子。姨太太知道此计定能奏效,因为袁世凯相信这些神道故事,他相信自己天命所归,必有这些征候,就像汉高祖梦白蛇一样。而且的确有算命先生告诉他,根据他的面相和八字,他是龙虎之命,必定有登九五之尊的一天。袁世凯五短身材,加上那两撇很有特色的“虎须”,的确有点像蹲在地上的老虎,袁世凯很是得意。这还是袁世凯当上大总统之前的事,所以袁世凯成了民国元首以后,觉得算命先生有先见之明,他对命相之说更加相信。他最喜欢的摆设就是一块两丈余长的吊睛白额东北虎虎皮(由张作霖进献),他将虎皮铺在太师椅上,常常躺在上面神思遐想,得意洋洋,做着“龙虎之命”的美梦。到了1915年5月筹安会成立,袁世凯帝制自为的迹象非常明显的时候,四川碰巧发现一个溶洞里有两条嵌在洞壁上的恐龙化石,有些利禄熏心之徒就趁机打电报向袁世凯劝进,说这是真龙天子出世的祥瑞之兆,当然这“真龙天子”就是袁世凯。袁氏居然深信不疑,还为此专门拨出几十万元的经费来修缮保护。到了后来,他教训女儿读书的口头禅,由“再不好好读书,不给你饭吃”,变成了“要好好读书,都要当公主啦”。对于当皇帝一事,其得意之状难以掩饰。

但论起袁世凯的长相,与其说像虎,不如说更像“蛙”。

1915年春,称帝前夕,袁世凯生父袁保中墓侧突然长出一根紫藤,有一丈多长,蜿蜒盘绕,状若龙型。袁世凯便命长子袁克定前往视察。袁克定回老家看到以后,来信说:“是藤滋长甚速,已粗愈儿臂,且色颜如血。或天命所归,而降此瑞验耶!”于是这更坚定了袁世凯称帝之决心。

在筹备复辟帝制期间,袁世凯曾请一位着名的星象家测字,他写的是一个“袁”字。星象家说:“此字是喜字头,哀字尾--”还没说完,袁世凯恶其言太不吉祥,不让他再说下去,又将其招入密室,命其再占文王课。卜算的结果是:姜太公80遇文王之象。袁世凯以为这是暗示袁氏天下只有80年,心甚不乐。其实这个星象家也真非凡品,算得甚是“灵验”,前者是欢欢喜喜坐基等朝,悲悲哀哀下台结尾;后者80年也没有,只当了83天皇帝,前后相应,没有什么误差。

注重细节,记忆超强

我们常说待人接物要注重细节,袁世凯在这方面毫不逊色。

袁世凯出身卑微,连个秀才功名都没有,也就是连“学”都没有“进”过,但他最终位列军机,爵封宫保,在有清一代的汉臣中,以他的出身做到这一地步是绝无仅有的。他初出茅庐的时候,谦卑下抑,感人至深。可一有小权就耍权弄计,飞扬跋扈。在遭人嫉恨算计之后,却又幡然变计,尽改前辙,以谦下待人为能事。即使后来他官封督抚,仍谦恭得不近常情而近乎谄媚。他也练就了一番圆融通透的交结手段,使得任何权位不如他的人都受宠若惊,而权位高于他的人则心胸舒泰,极为受用。至于权位和他相当的人物,只要有可能,他也绝不放过任何示好的机会。他赢得别人好感的秘诀在于“以小见大”,以一些不起眼的细节和小事来打动人心。

袁世凯记忆力惊人,对人名地名和别人的性情喜好天生敏感。任何人,哪怕和他只有一面之交,多年后袁世凯还能一见面就叫出人家的名字,道出别人的籍贯郡望,甚至当年见面的某些细节。这等本事常常让与袁结识过的人心中暗暗吃惊,既感到受尊重,又觉得此人精明不可欺。他对自己倚重的各种关系人物的性情爱好也摸得熟透。像吃饭这样的小事,他在家吃饭吃到一个红烧大蹄膀,会吩咐侍从端一碗送到冯国璋家里,交代说:“大总统用饭时,想起这个菜冯将军也爱吃,所以送过来让将军尝一尝。”甚至他早上吃个奶酪,也会吩咐送一份到冯国璋家里。有这样的上司,部下只要有点血性,谁还不心怀感激?

泰晤士报驻华记者、袁世凯的顾问莫理循和英国驻华大使朱尔典都提到袁世凯是一个很有修养、待人亲切的政治家,因为他不管多忙,在会见外宾的时候总是能够一口叫出这些外国人的英文名字,开心地和这些客人回忆曾经一起度过的欢乐时光。袁世凯对外文一窍不通,记住这么多彼此相差无几的外国人的名字和面孔而不混淆,这一点殊为不易,换了别人恐怕就做不到。这些外国人见惯了顽固排外的清廷大臣,忽然碰到这样一位对他们念兹在兹的可人,心中的新鲜感和对袁的好感自不待言,所以他们总是在不违背自己国家利益的基础上予袁世凯以支持,他们相信袁世凯是他们真正西方意义上的“朋友”--可以在彬彬有礼地做朋友的同时,赤裸裸地争夺利益,面无愧色地做各种上不得台面的交易。这一点却的确是袁的特长。

其实,政治家中博闻强记、精力过人的人很多,但如何将这种惊人的记忆力派上最佳的用场?袁世凯做出了最好的表率:在见面的时候一口叫出人家的昵称,有时比脑子里装一堆军国大事还重要。让别人觉得自己在你心中至关重要,这是赢得别人好感的不二法门。而在一般交往中,将和他人相关的细节记住并让别人知道你记住了,那么他无法不被你的“深情”所感动。做到这一点难吗?其实每个人都可以做到,只要有心。

对于那些地位比自己卑微的人,绝对不能有所轻视,对高高在上的人来说只是一颗小石子的小事,在别人心里却可以激起千重巨浪,因为每个人的处境都不一样。所以,种下一点点轻视,可能收获如山的路障;而撒下一点点尊重,则常常收获千钧的感激和意想不到的厚利。

袁世凯和慈禧太后的大管家李莲英是结拜兄弟,按道理有此内应,他对一般的内廷太监就没什么好巴结的了。但袁世凯不同一般的地方就在这里,他绝对不会因为自己手里握了王牌,就看不上小牌。他是一个优秀棋手,每一个棋子他都能派上用场。庚子事变(1900年)后,张勋带领宿卫营负责守卫颐和园,和给慈禧太后兼办支房(即账房)的宠信太监马宾廷交谊密切,袁和张都与马是盟兄弟。有一天,袁与张同到颐和园,张在前行,马宾廷迎出来,招手让张进其住房,张说:“宫保还在后头呢!”马就在院中待袁,袁到,先跪单腿向马请安。照例,大臣没有先给太监请安的。这个事情,多少年后马宾廷的后人还念念不忘,马宾廷当年的感激可想而知。

马宾廷的感激有什么价值?让我们来看看官场中一个不变的规则:在权力场中,越是接近权力核心的人,获得的权力越大,而晚清的权力中心无疑是那个常在颐和园游山玩水的“老佛爷”。要接近这位“老佛爷”,唯一的途径就是“投其所好”,而要做到这一点,首先就要知其“所好”,这种珍贵的信息,就只能由“老佛爷”周围的一帮人提供。所以,袁世凯得慈禧欢心的秘诀,就在他对马宾廷的那一跪之中。

像马宾廷、李莲英这样的人对袁世凯来说真是“妙用无穷”。因为恪于礼制,当时大臣召对时,都得埋头跪地,不敢抬头看皇上和太后,这样大臣召对时就难以从太后的表情来揣测她的喜怒。袁世凯和李莲英约定,袁低头看李莲英的双脚,他双脚叉开,就是老佛爷很喜欢听这样的话;双脚并拢就是太后不高兴了,不要再说。袁世凯就是这样来揣摩慈禧太后的心意,当然“应对无不称旨”。

做人做事有余地

权力是一种无形的力,而政坛就是由这些大大小小、来自不同方向的力道组成的权力场。真正的官场高手一定是一个“太极妙手”,懂得借力打力,懂得化刚为柔,懂得隐忍不发,懂得静中有动、动中有静。

袁世凯能够在各种政治势力之间做到左右逢源、借力打力,关键就是他坚持“做人做事不做绝”的原则,他绝对不愿意把自己置于非此即彼的选择困境中,也绝对避免“背水一战”这样没有转圜余地的“死地”,他的政治策略中,甚至没有“置之死地而后生”这样的观念。袁世凯政治上最擅长的就是在各种势力之间纵横捭阖,合纵连横,阳予阴取,上下其手。他是浑水摸鱼的老手,水越混,则他摸鱼的兴致越高、心思越敏、手段越灵。

同类推荐
  • 天命的真相:刘邦帝王之路

    天命的真相:刘邦帝王之路

    自刘邦开汉以来,附会在他身上的神奇传说可谓多矣,史料言之凿凿称刘邦乃蚊龙播种,赤帝化身。其实,仔细研究刘邦,读者会发现他是一位极度世俗化的人——世俗化的生活、世俗化的情感、世俗化的人格……然而,也正是得益于这种世俗化,刘邦才具备了一般人少有的高级情商,这是他战胜对手,成为一代伟大开国帝王的重要因素。本书以刘邦生平为线索,通过对人物生活的时代背景和功过是非的论述,以翔实的史料佐证,以公正的角度客观评价,全景式为读者解析刘邦从嬉皮士到天下共主的真实人生。
  • 李白传

    李白传

    李白是一位家喻户晓的古代诗人,他深受人们爱戴,被尊称为“诗仙”。李白的经典诗歌作品传诵众口,妇孺皆知。李白的生平事迹和他的个性,跟他的艺术特色一样令人企慕,让令人津津乐道。《李白传》是当代著名李白研究专家安旗先生根据诗人作品展开撰写的一部作品。该书不仅立论严谨坚实,而且文笔省净利落、气脉畅达,具有很高的文学性,可以说这是一部非常优秀的文学传记作品。
  • 四十自述(精装)

    四十自述(精装)

    胡适先生回顾自己人生前四十年的经历,从他的信仰、母亲的订婚、慈母的教育、三岁入塾、叫局吃花酒到醉酒打巡捕、闭门读书考上庚款留美、至 “逼上梁山”的文学革命,完整地讲述了自己成长、学习与突破的根源与历程。胡适是当代中国学术、思想、舆论界的领袖、宗师,在20世纪上半叶的中国,论影响力无人能出其右。胡适的才华、思想、品德的形成都与他童年、少年与青年时期的成长与所受教育密不可分。这部自传不仅完整地呈现了他40岁及以前的生活、思想与事业,也再现了他所处时代的社会风貌。他的家乡、他求学的上海、留学的美国、活动最多的北京,在此都有描述,这些成为了解20世纪上半叶中国学术、政治、舆论界的状况......
  • 我的伯父周恩来

    我的伯父周恩来

    周恩来,这是一个光荣的名字,这是一个不朽的名字。周恩来总理的革命生涯,是同中国共产党的建立、发展、壮大,同我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同我国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历史进程紧密联系在一起的,他身上集中体现了中国共产党人的高风亮节,其独特的人格魅力得到世界各国人民的拥戴,在全世界人民心中矗立起一座不朽的丰碑,《我的伯父周恩来》作为第一部亲人回忆周恩来总理的作品,力求把那些不为人知的历史、把关于伟人的真实情形原原本本地告诉读者。
  • 肯尼迪——美国历史上最年轻的总统

    肯尼迪——美国历史上最年轻的总统

    《图说世界名人:肯尼迪(美国历史上最年轻的总统)》介绍了,约翰·菲茨杰拉德·肯尼迪(也称杰克·肯尼迪),美国第35任总统,美国著名的肯尼迪家族成员。他的执政时间从1961年1月20日开始到1963年11月22日在达拉斯遇刺身亡为止。肯尼迪在1946-1960年期间曾先后任众议员和参议员,并于1960年当选为美国总统,成为美国历史上最年轻的总统,也是美国历史上唯一信奉罗马天主教和唯一获得普利策奖的总统。
热门推荐
  • 事林广记别集

    事林广记别集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逆炼之帝

    逆炼之帝

    一个平平无奇的少年,在回家的路上被一个异世老头钓鱼一般钓到了异世,他获得了绝世密保更得到了世间从未出现过的功法,踏上了不再平平无奇的修炼道路……
  • 我的狂想症

    我的狂想症

    呵呵,一次小小的任性,呵呵,觉得自己很可怜啊!嗯……,就这样吧!想到就做
  • 主宰帝王

    主宰帝王

    颓废的少年一步步走向死亡,本以为一死了之,没曾想地府的变态判官把他转世到一位普通家庭中,在转世投胎的过程中,少年误打误撞获得了各位主公的力量,在大陆中少年把大陆的玄气和主公的能力结合,施展毁天灭地的能力。暗底琼楼,浮空之塔,各国征战,驯服妖兽,闯入禁地。一步步走向主宰帝王的故事。
  • 威行

    威行

    破碎的大陆,异界的位面,各族横行,群魔乱舞。神秘的宗门,诡异的际遇,兄弟齐心,诛仙屠佛。契约、天赋、融魂、格局、超越生死,一切,从这里开始
  • 错惹酷总裁

    错惹酷总裁

    她是一个乐天派的女子,虽然还没有走出校门,但是困难的生活在她的眼中也都是美好的,在她的眼中,没有过不去的坎。他是天骏集团的总裁,冷峻而潇洒,个人格言是:谁惹了他,就别想有好日子过。他是建辉集团的总裁,温和而有礼,个人格言是:吸引了他的注意就想走,门都没有他是国际设计师,飘逸如风,帅气亮眼,个人格言是:只要遇见他看中的人,此生再也不会放手。
  • 妖孽同居

    妖孽同居

    这是一个错误引发的故事。不过造成这个错误的原因却很多(省略不说)……当然,最主要还是由于地址拿错,彭俊错误的住进了一座公寓的四人套间。三个女人与其合租,但这三个女人可不是普通的女人。性感可爱的小狐妖、冷艳毒舌的僵尸MM,还有一个缺少表情的美女驱魔师。但是,在彭俊的眼里,这三个丫头其实根本不算什么。为什么?看了就知道……
  • 斗罗大陆之塔罗牌戏法

    斗罗大陆之塔罗牌戏法

    时间是唐舞麟和古月娜冰封后的一千年……叶云初,一名身世离奇的孤儿,当她武魂被测出是纸的时候,灰暗的人生变得更加黑暗……直到遇见他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