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1393700000061

第61章 寓言

题解篇中借庄子之口评说孔子不再励志用心,指出再好的言论也不能使人心悦诚服。写曾参两次做官心情不一样,但都不能做到心无牵挂,所以还是不能摆脱外物的拘系。表述体悟大道的过程,指出这其间最为重要的是忘却死生。写影外微阴问影子变化不定的故事,指出无所依待才能随心而动。写老子对阳子居的批评以及阳子居的悔改,借此说明去除骄矜、容于众人,方才能真正做到修身养性。原文寓言十九,重言十七,卮言日出,和以天倪。寓言十九,藉外论之。亲父不为其子媒。亲父誉之,不若非其父者也;非吾罪也,人之罪也。与己同则应,不与己同则反;同于己为是之,异于己为非之。

重言十七,所以已言也,是为耆艾。年先矣,而无经纬本末以期年耆者,是非先也。人而无以先人,无人道也;人而无人道,是之谓陈人。巵言日出,和以天倪,因以曼衍,所以穷年。不言则齐,齐与言不齐,言与齐不齐也,故曰无言。言无言,终身言,未尝言;终身不言,未尝不言。有自也而可,有自也而不可;有自也而然,有自也而不然。恶乎然?然于然。恶乎不然,不然于不然。恶乎可?可于可,恶乎不可?不可于不可。物固有所然,物固有所可,无物不然,无物不可。非卮言日出,和以天倪,孰得其久!万物皆种也,以不同形相禅,始卒若环,莫得其伦,是谓天均。天均者天倪也。

译文寄寓的言论十句有九句让人相信,引用前辈圣哲的言论十句有七句让人相信,随心表达、无有成见的言论天天变化更新,跟自然的区分相吻合。

寄寓之言十句有九句让人相信,是因为借助于客观事物的实际来进行论述。做父亲的不给自己的儿子做媒。做父亲的夸赞儿子,总不如别人来称赞显得真实可信;这不是做父亲的过错,是人们易于猜疑的过错。跟自己的看法相同就应和,跟自己的看法不同就反对,跟自己的看法一致就肯定,跟自己的看法不一致就否定。

引述前辈圣哲的言论十句有七句让人相信,是因为传告了前辈的论述,这些人都是年事已高的长者。年龄比别人大,却不能具备治世的本领和通晓事理的端绪而符合长者的厚德,这样的人就不能算是前辈长者。一个人如果没有什么先于他人的长处,也就缺乏做人之道;一个人如果缺乏做人之道,这就称作陈腐无用的人。随心表达、无有成见的言论天天变化更新,跟自然的区分相互吻合,因循无尽的变化与发展,因此能持久延年。

不用说话事物的常理自然齐一,原本齐一的自然之理跟分辨事物的言论相比就不可能等同齐一了,既然言论跟客观齐一的自然之理不能谐和一致,所以虽然有话可说却不如不说。说出跟自然常理不能谐和一致的话就如同没有说话,终身在说话,也像是不曾说过话,而终身不说话,也未尝不是在说话。总是有所原由方才认可,也总是有所原由而不予认可;总是有所原由方才肯定,也总是有所原由而否定。怎么算是正确的?正确的就在于是正确的。怎样算是不正确的?不正确的就在于是不正确的。怎样才可以肯定?肯定就在于它可以肯定。怎样才应当否定?否定就在于它应当否定。万物原本就有它正确的方面,万物原本就有它可以肯定的方面,没有什么物类不存在正确的方面,没有什么物类不存在应当肯定的方面。如果不是随心表达、无有成见的言论天天变化更新,跟自然的区分相互吻合,什么言论能够维持长久?万物都有一个共同的起源,却用不同的形态相互替代,开始和终了就像在循环往返,没有谁能够掌握其间的规律,这就称作自然的均衡。自然的均衡也就是常说的自然的分际。原文庄子谓惠子曰:“孔子行年六十而六十化,始时所是,卒而非之,未知今之所谓是之非五十九非也。”

惠子曰:“孔子勤志服知也。”

庄子曰:“孔子谢之矣,而其未之尝言。孔子云:‘夫受才乎大本,复灵以生。鸣而当律,言而当法,利义陈乎前,而好恶是非直服人之口而已矣。使人乃以心服,而不敢蘁立,定天下之定。’已乎已乎!吾且不得及彼乎!”

译文庄子对惠子说:“孔子活了六十岁而六十年来随年变化与日俱新,当初所肯定的,最终又作了否定,不知道现今所认为是对的不就是五十九岁时所认为是不对的。”

惠子说:“孔子勤于励志用心学习。”

庄子说:“孔子励志用心的精神已经大为减退,你不必再妄自评说。孔子说过:‘禀受才智于自然,回复灵性以全生。’如今发出的声音合于乐律,说出的话语合于法度。如果将利与义同时陈列于人们的面前,进而分辨好恶与是非,这仅仅只能使人口服罢了。要使人们能够内心诚服,而且不敢有丝毫违逆,还得确立天下的定规。算了算了,我还比不上他呢!”

原文曾子再仕而心再化,曰:“吾及亲仕,三釜而心乐;后仕,三千钟而不洎亲,吾心悲。”

弟子问于仲尼曰:“若参者,可谓无所县其罪乎?”

曰:“既已县矣。夫无所县者,可以有哀乎?彼视三釜三千钟,如观鸟雀蚊虻相过乎前也。”

译文曾参第二次出来做官内心感情较前一次又有了变化,说:“我当年做官双亲在世,三釜微薄的俸禄也令人感到快乐;自那以后再次做官,三千钟的丰厚俸禄也赶不上赡养双亲了,所以我心里很悲伤。”

孔子的弟子问孔子:“像曾参这样至孝的人,可以说是没有牵挂俸禄的过错吧?”孔子说:“曾参的心思已经跟俸禄联系起来了。如果内心没有牵挂,会出现悲伤的感情吗?对待俸禄心无所系的人他们看待三釜乃至三千钟,就像是看待雀儿和蚊虻从眼前飞过一样。”

原文颜成子游谓东郭子綦曰:“自吾闻子之言,一年而野,二年而从,三年而通,四年而物,五年而来,六年而鬼入,七年而天成,八年而不知死,不知生,九年而大妙。”

译文颜成子游对东郭子綦说:“自从我听了你的谈话,一年之后就返归质朴,两年之后就顺从世俗,三年豁然贯通,四年与物混同,五年神情自得,六年领会神悟,七年融于自然,八年就忘却生死,九年之后便达到了玄妙的境界。”

原文生有为,死也。劝公:以其死也,有自也;而生阳也,无自也。而果然乎?恶乎其所适?恶乎其所不适?天有历数,地有人据,吾恶乎求之?莫知其所终,若之何其无命也?莫知其所始,若之何其有命也?有以相应也,若之何其无鬼邪?无以相应也,若之何其有鬼邪?

译文生前驰逐外物恣意妄为,必然要走向死亡,劝诫人们事事求取平正。生命的终结,有它一定的原因;可是生命的产生却是感于阳气,并没有什么显明的迹象。你果真能够这样认识人的生与死吗?那么生与死何处算是适宜?又何处不算适宜呢?天有日月星辰和节气的变化,地有人们居住区域和寓所的划分,我又去哪里追求什么呢?没有人能够真正懂得生命的归向与终了,怎么能说没有命运安排?没有人能够真正懂得生命的起始与形成,又怎么能说存在命运的安排?有时候可以跟外物形成相应的感召,怎么能说没有鬼神主使呢?有时候又不能跟外物形成相应的感召,又怎么能说是存在鬼神的驱遣呢?

原文众罔两问于景曰:“若向也俯而今也仰,向也括撮而今也被发,向也坐而今也起,向也行而今也止,何也?”

景曰:“搜搜也,奚稍问也!予有而不知其所以。予,蜩甲也,蛇蜕也,似之而非也。火与日,吾屯也;阴与夜,吾代也。彼吾所以有待邪?而况乎以无有待者乎!彼来则我与之来,彼,往则我与之往,彼强阳则我与之强阳。强阳者又何以有问乎!”

自结履系

晋文公率部队与楚军作战。行军走到黄凤陵时,晋文公鞋带松了,便自己动手系了鞋带。“大白若辱,盛德若不足。”意思是“真正清白的人,不自以为清白,反而觉得好像有污点似的;真正盛德的人,不自以为德高,反而觉得欠缺了什么似的。”晋文公位居高位不以为位高反而自结履系,深得人心。

译文影外的微阴向影子问道:“你先前低着头现在仰起头,先前束着发髻现在披着头发,先前坐着现在站起,先前行走现在停下来,这是什么原因呢?”

影子回答:“我就是这样地随意运动,有什么可问的呢?我如此行止自己也不知道为什么会是这样。我,就如同寒蝉蜕下来的壳、蛇蜕下来的皮,跟那本体事物的相似却又不是那事物本身。火与阳光,使我聚合而显明;阴与黑夜,使我得以隐息。可是有形的物体真就是我赖以存在的凭借吗?何况是没有任何依待的事物呢!有形的物体到来我便随之到来,有形的物体离去我也随之离去,有形的物体徘徊不定我就随之不停地运动。变化不定的事物有什么可问的呢?”原文阳子居南之沛,老聃西游于秦,邀于郊,至于梁而遇老子。老子中道仰天而叹曰:“始以汝为可教,今不可也。”

阳子居不答。至舍,进盥漱巾栉,脱屦户外,膝行而前曰:“向者弟子欲请夫子,夫子行不闲,是以不敢。今闲矣,请问其过。”

老子曰:“而睢睢盱盱,而谁与居?大白若辱,盛德若不足。”

阳子居蹴然变容曰:“敬闻命矣!”

其往也,舍者迎将,其家公执席,妻执巾栉,舍者避席,炀者避灶。其反也,舍者与之争席矣。

译文阳子居往南到沛地去,正巧老聃到西边的秦地闲游,阳子居估计将在沛地的郊野遇上老聃,可是到了梁城方才见上面。老子在半路上仰天长叹说:“当初我把你看作是可以教诲的人,如今看来你是不可受教的。”

阳子居一句话也没说。到了旅店,阳子居进上各种盥洗用具,把鞋子脱在门外,双腿跪着上前说道:“刚才弟子正想请教先生,正赶上先生旅途中没有空闲,所以不敢贸然启齿。如今先生闲暇下来,恳请先生指出我的过错。”老聃说:“你仰头张目傲慢跋扈,你还能够跟谁相处?过于洁白的好像总会觉得有什么污垢,德行最为高尚的好像总会慌得有什么不足之处。”

阳子居听了脸色大变羞惭不安地说:“弟子由衷地接受先生的教导。”

阳子居刚来旅店的时候,店里的客人都得迎来送往,那个旅舍的男主人亲自为他安排坐席,女主人亲手拿着毛巾梳子侍候他盥洗,旅客们见了他都得让出座位,烤火的人见了也就远离火边。

等到他离开旅店的时候,旅店的客人已经跟他无拘无束争席而坐了。

活学活用

成就大业,不究琐事

在庄子看来,每个人都有他的长处,也有他的不足之处,就看用人者怎么去看了,庄子说:“鸱目有所适,鹤胫有所节,解之也悲。”栋梁之材可以用来冲击敌城,却不可以用来堵塞洞穴,是由于器物的用处不一样;骏马良驹一天奔驰上千里,捕捉老鼠却不如野猫与黄鼠狼,是由于技能不一样;猫头鹰夜里能抓取小小的跳蚤,细察毫毛之末,可是大白天睁大眼睛也看不见高大的山丘,是由于禀性不一样。所以,领导用人,怎么可以只看人家不足的一面和小小的错误呢?

办大事的人,不计较小事;成就大功业的人,不追究琐事。战国时卫国的苟变,很有军事才能,能带领五百乘兵,即37500人,那时能带领这么多兵,可说有大将之才了。子思到卫国会见卫侯时,向卫侯推荐苟变,卫侯说他知道苟变这人有将才,可是,他当税务官时白白吃了农民的两个鸡蛋,所以不用他。子思听了,要他千万别说出去,不然,各国诸侯听到了会闹笑话。子思指出卫侯这种思想是错误的,认为用人要像木匠用木材一样,“取其所长,去其所短”。今处于战国之世,正需要军事人才,怎能因白白吃两个鸡蛋的小事而不用一员大将呢?因子思的话说到点子上,卫侯的思想这才转过弯来,同意用苟变为将。如果没有子思的推荐和教导,有大将之才的苟变就因白吃两个鸡蛋而被卫侯弃置不用了。

任何事情有好的一面,自然也有存在问题的一面,但是我们应该看其主流。如果只是盯住别人的缺点和问题不放,怎么去团结人,充分发挥人才的积极性呢?金无足赤,人无完人,我们要用的是一个人的才能,不是他的过失,那为什么还总把眼光盯在过失上呢?

现在人们大多了解“木桶原理”,而在张瑞敏看来,海尔集团这只“木桶”,其它的木板他都可以少管甚至不管,但人才培养是桶底,必须抓住不放。张瑞敏对人才标准的判断是一种训练标准,是一种操作标准,他不太喜欢去衡量一个静止状态的人,因为不动的人虽然毛病不出现,但优点也体现不出,人只有在运动中才是真实的,人的能力在运动中才能展示。他给部下一定的自由,所以他的手下人只须用力去跑,而不必一边跑一边回头看老总的脸色,他只是在觉得手下人对自己的毛病确实没有觉察之后,才选择某个恰当的时机提醒对方,但绝不盯着人家的毛病不放。

谨慎赞美,顺应人心

做父亲的夸赞儿子,总不如别人来称赞显得真实可信:这不是做父亲的过错,是人们易于猜疑的过错。另外人们往往跟自己的看法相同就应和,跟自己的看法不同就反对;跟自己的看法一致就肯定,跟自己的看法不一致就否定。所以,庄子谨慎于对他人的赞美。一个领导若需对群众或下属进行赞美时,得懂得合于自然、顺应人心的赞美才是最好的。有一个富翁特别喜欢吃烤鸭,于是用重金聘请了一位烤鸭大厨师,让他每天专门为自己烤一只鸭。大厨师名副其实,每天烤出的鸭皮脆肉松,香喷可口。但富翁为人刻薄,即使天天吃到美味的烤鸭,也从不肯说一句赞美的话。有一段时间,厨师烤出来的鸭都只有一条腿,富翁觉得奇怪,但碍于身份不好过问。一星期后情况还是这样,富翁实在忍不下去,他问厨师烤的鸭子为什么只有一条腿?另外一条腿上哪儿啦?厨师回答道:“哎呀!您不知道,这些鸭子都只有一条腿?不信我带您去看看!”

富翁当然不相信厨师说的是真的,便随着厨师到后院去看。这时,因天气太炎热,鸭子们都缩着一条腿站有树下休息。厨师说:“您看,鸭子都只有一条腿呀!”富翁仍不信,当即拍了几下手掌,掌声惊动了鸭群,它们伸出另一条腿纷纷逃离开了。富翁说:“你看,鸭子不是都有两条腿吗?”厨师回答说:“是的!如果您提前鼓掌的话,那鸭子老早就是两条腿了。”

所谓“同则应”,人人都渴望掌声与赞美,哪怕只有一句简单的赞语,都会给人带来无比的温馨与振奋。有位企业家说:“人都是活在掌声中的,当下属被上司肯定、受到奖赏时,他会更加卖力地工作。”戴尔·卡耐基也曾说过:“当我们想改变别人时,为什么不用赞美来代替责备呢?纵然下属只有一点点进步,我们也应该赞美他。因为,那才能激励他不断地改进自己。”

赞美是合乎人性的领导法则,得体的赞美,会使人感到开心、快乐。这时候,你会听到这样的心声:“他很清楚赞美我的表现,我就知道他是真挚地在关心我、尊重我,并且很熟悉我的工作内容。”同时,你会得到意想不到的回报,那就是当人们感到自己的表现受到肯定和重视时,他们会以感恩之心表现得愈来愈出色,愈来愈精彩。

同类推荐
  • 有一种心理叫理解

    有一种心理叫理解

    在人际关系中,由于对异性欲求与尊重欲求的本能需要,在与异性接触中,会潜意识地“自我表现良好”以取悦对方。这样一来,双方不约而同油然产生热情、友好的情感。此时的情感是内心体验的一面镜子,谁都愿意在异性那面“镜子”里留下一个美好的形象。这就不知不觉地提高了相互行为的互补性、约束性与激励性。与此同时,愉悦的情感还能增进身体免疫功能,抗御疾病,有助于活跃思维,增强记忆,使人奋发向上。人如果处于满怀热情的状态下,会迸发更大力量,产生非凡的能力。这便是心理学上所谓的“异性效应”……
  • 中华传统美德青少年读本·少年卷勤劳节俭

    中华传统美德青少年读本·少年卷勤劳节俭

    勤劳节俭就是热爱劳动,勤奋工作,珍惜劳动成果,在日常生活中厉行节约,注意俭朴,不铺张浪费。勤劳节俭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也是中华民族宝贵的精神财富。勤劳节俭连同其他美德,在中华民族悠久的历史长河中源远流长,代代相传。中华民族正是因为有了这些美德、这些传统,才得以生息繁衍,才得以不断发展,才能够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才能使人类的精神宝库璀璨夺目,熠熠闪光。
  • 走出不幸就是幸福

    走出不幸就是幸福

    本书安排了大量小事例,旨在旁征博引,以帮助那些心灵不幸的朋友树立战胜不幸的信念和勇气,并从心理辅导这些“不幸”朋友如何去创造幸福快乐。
  • 态度是最有效的竞争力

    态度是最有效的竞争力

    本书为企业员工心理自助类图书,从9个方面讲述态度在员工晋升、提职、加薪之中的决定性作用,指导员工如何才能经常保持积极、乐观的态度,使自己在竞争中持有最大的优势。
  • 点亮青少年心灵的人生感悟Ⅲ

    点亮青少年心灵的人生感悟Ⅲ

    生活的根基不仅包括我们得到的所有答案,而且包括我们提出的所有问题。花样年化,花样梦想,花样认识,花样求索,我们除了学习知识,还要对心灵进行构筑,书中的人生词语是构筑心灵的重要话题。
热门推荐
  • 深渊中走出的恶魔

    深渊中走出的恶魔

    万年前,王七为爱而沉沦在深渊中。万年后,王七为守护破封而出。沧海桑田,物是人非。唯一不变的,是那颗虽冰冷但依然火热的心。
  • 八方骑士

    八方骑士

    当黑暗褪去,剩下的,是光明,还是更黑的黑暗?深夜里,在耳边耳语,是最真的梦幻,还是内心的不安?我自心中醒来,又如何触碰自己?八方骑士,帝国的拯救者,帝国的毁灭者。你,是谁?
  • 冰雪两重天

    冰雪两重天

    神,一个震撼落日大陆的字。凌驾于神之上的,是神之子。生于虚无,活于虚无,死于虚无。位面之神的威严充满整个神界,只有神界执法者才可召唤出来的神之子,是否会帮助神界渡过劫难,而龙九子又何去何从。在落日大陆,一个少年的崛起,突破逆鳞期,掀起腥风血雨。经历无数生死,获得机缘,称霸大陆,而在神界也是顶端的存在,究竟是什么?是执法者,还是那传说中的神之子。与无数强者决斗却毫发无损,一把薙洛神剑威名四海。一个劫字深深在人们印象中,因为,他在人们眼中,是不可冒犯的地位。在神界也如此。神之子与劫究竟是何关系?又是谁更强一些。这些答案,都不知晓。
  • 黑武士

    黑武士

    遥远的另一个银河系,一群无聊的外星人建立了一个跟绝地圣殿差不多的杰迪圣殿。主角是个从地球穿越到龙星的穿越者,而他老爸居然是杰迪圣殿十二议员之一......银河帝国成立,作为反帝国势力的杰迪圣殿派遣主角建立了西斯黑武士......众神的出现预示着什么?各具神异的神族军团,一场众神之间的星际争霸开始......
  • 都市极品重生仙尊

    都市极品重生仙尊

    一代战天仙尊天劫陨落重生都市且试天下英雄追最美的女人战最强的敌人
  • 混蛋你别过来

    混蛋你别过来

    紫柒:“混蛋,你别过来!”俞归:“?”“你再过来我就宰了你炖火锅!”
  • 狼花女

    狼花女

    半夜子时,一户农家门前,传来了狼的叫声,从此……。
  • 用心寻棋路

    用心寻棋路

    黑白谁能用入玄?千回生死体方圆。何为棋的最高境界,古往今来又有何人能说清,踏足此路的少年,有过坎坷,有过友谊的决裂,有过战败的失意,有过亲情的迷茫。在友情,亲情,爱情的同心圆中,且看他如何打破人生的枷锁,纵横黑白人生。
  • 绝地风巢

    绝地风巢

    2145年,由于全球变暖,地球的陆地面积变得少之又少,对于陆地得占领变得越发激烈!!!
  • 莫非汉土

    莫非汉土

    1210年,南宋嘉定三年,金大安二年,蒙古太祖五年。这一年,蒙古扩张开始进入高峰时期,到处攻城略地。这一年,金国在外有强敌蒙古,内有各路起义军,被弄得焦头烂额。这一年,南宋还沉浸在暖风吹的游人醉当中,根本不知道他们未来将会迎来一个无比强大的敌人蒙古。这一年,正处于中世纪的欧罗巴各国把人脑子打出狗脑子,根本不知道未来将会迎来一个搅局者。这一年,玛雅人还在无忧无虑的安心生活,并不知道有人已经把目光投放到了他们身上。而就在这一年,有一个穿越者立下了他一生的理想。“我要让普天之下莫非汉土,率土之滨莫非汉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