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1393700000039

第39章 至乐(2)

孔子说:“你的提问实在是好啊!当年管仲有句话,我认为说得很好:‘布袋小的不可能包容大东西,水桶上的绳索短了不可能汲取深井里的水。’如此说来,就应当看作是禀受天命而形成形体,形体虽异却各有适宜的用处,全都是不可以随意添减改变的。我担忧颜渊跟齐侯谈论尧、舜、黄帝治理国家的主张,而且还进一步地推重燧人氏、神农氏的言论。齐侯必将要求自己而苦苦思索,却仍不能理解,不理解必定就会产生疑惑,一旦产生疑惑便会迁怒对方而杀害他。“况且你不曾听说过吗?从前,一只海鸟飞到鲁国都城郊外停息下来,鲁国国君让人把海鸟接到太庙里供养献酒,奏《九韶》之乐使它高兴,用‘太牢’作为膳食。海鸟竞眼花缭乱忧心伤悲,不敢吃一块肉,不敢饮一杯酒,三天就死了。这是按自己的生活习性来养鸟,不是按鸟的习性来养鸟。按鸟的习性来养鸟,就应当让鸟栖息于深山老林,游戏于水中沙洲,浮游于江河湖泽,啄食泥鳅和小鱼,随着鸟群的队列而止息,从容自得、自由自在地生活。它们最讨厌听到人的声音,又为什么还要那么喧闹嘈杂呢?《咸池》、《九韶》之类的著名乐曲,演奏于广漠的原野,鸟儿听见了腾身高飞,野兽听见了惊惶逃遁,鱼儿听见了潜下水底,一般的人听见了,相互围着观看不休。鱼儿在水里才能生存,人处在水里就会死去,人和鱼彼此间必定有不同之处,他们的好恶因而也一定不一样。所以前代的圣王不强求他们具有划一的能力,也不等同他们所做的事情。名义的留存在于符合实际,合宜的措置在于适应自然,这就叫条理通达而福德长久地得到保持。”

原文列子行食于道,从见百岁髑髅,攓蓬而指之曰:“唯予与汝知而未尝死,未尝生也。若果养乎?予果欢乎?”

译文列子外出游玩,在道旁吃东西,看见一个上百年的死人的头骨,拔掉周围的蓬草指着骷髅说:“只有我和你知道你是不曾死、也不曾生的。你果真忧愁吗?我又果真快乐吗?”原文种有几,得水则为,得水土之际则为蛙之衣,生于陵屯则为陵舄,陵舄得郁栖则为乌足。乌足之根为蛴螬,其叶为蝴蝶。蝴蝶胥也化而为虫,生于灶下,其状若脱,其名为鸲掇。鸲掇千日为鸟,其名为乾余骨。乾余骨之沫为斯弥,斯弥为食醯。颐辂生乎食醯;黄生乎九猷,瞀芮生乎腐蠸。

羊奚比乎不箰,久竹生青宁;青宁生程,程生马,马生人,人又反入于机。

万物皆出于机,皆入于机。

译文物类千变万化源起于微细状态的“几”,有了水的滋养便会逐步相继而生,处于陆地和水面的交接处就形成青苔,生长在山陵高地就成了车前草,车前草获得粪土的滋养长成乌足,乌足的根变化成土蚕,乌足的叶子变化成蝴蝶。蝴蝶很快又变化成为虫,生活在灶下,那样子就像是蜕皮,它的名字叫做灶马。灶马一千天以后变化成为鸟,它的名字叫做干余骨。干余骨的唾沫长出虫子斯弥,斯弥又生出蠛蠓。颐辂从蠛蠓中形成,黄从九猷中长出;蠓子则产生于萤火虫。羊奚草跟不长笋的老竹相结合,老竹又生出青宁虫;青宁虫生出豹子,豹子生出马,马生出人,而人又返归造化之初的浑沌中。万物都产生于自然的造化,又全都回返自然的造化。

活学活用

最大快乐,没有快乐

庄子认为,世俗的快乐只不过是些欲求的满足,真正的快乐是一般人所没有体会的‘至人’的无为之乐。所以智者庄子说:“如今世俗所从事与所高兴的,我也不知道那快乐真的快乐呢,还是真的不快乐?我看到那世俗人们所高兴的东西,大家都全力去追逐,拼死竞逐的样子真是不达目的决不罢休。人人都说这就是最为快乐的事,而我并不看做是快乐的,当然也不认为不是快乐。那么,世上果真有快乐还是没有呢?我认为无为就是真正的快乐,但这又是世俗的人所感到最痛苦和烦恼的。所以说,最大的快乐就是没有快乐,最大的荣誉就是没有荣誉。”在这里庄子对世俗的快乐提出了质疑。一天,孟子和梁惠王在一个池塘边观景。梁惠王环顾着周围的鸿雁麋鹿,面呈得意之色,对孟子说:“有道德的人也享受这种快乐吗?”

孟子回答说:“只有有道德的人才能够享受这一种快乐,没有道德的人,即使有这种快乐,他也享受不了。”

你看,现代人的物质生活丰富了,而精神上却空虚了,人们在享受到以前梦想追求的东西时,心灵上却像一张白纸,总感到失落了什么。就像下面这三个人一样。

某日,无德禅师正在院子里锄草,迎面走过来三位信徒,向他施礼,说道:“人们都说佛教能够解除人生的痛苦,但我们信佛多年,却并不觉得快乐。这是怎么回事呢”

无德禅师放下场锄头,安详地看着他们说:“想快乐并不难,首先要弄明白为什么活着。”

三位信徒你看看我,我看看你,都没料到无德禅师会向他们提出问题。过了片刻,甲说:“人总不能死吧!死亡太可怕了,所以人要活着。”乙说:“我现在拼命地劳动,就是为了老的时候能够享受到粮食满仓、子孙满堂的生活。”

丙说:“我可没你那么高的奢望。我必须活着,否则一家老小靠谁养活呢?”无德禅师笑着说:“隆不得你们得不到快乐,你们想到的只是死亡、年老、被迫劳动,不是理想、信念和责任。没有理想、信念和责任的生活当然是很疲劳、很累的了。”

信徒们不以为然地说:“理想、信念和责任,说说倒是很容易,但总不能当饭吃吧!”

无德禅师说:“那你们说有了什么才能快乐呢?”

甲说:“有了名誉,就有一切,就能快乐。”

乙说:“有了爱情,才有快乐。”

丙说:“有了金钱,就能快乐。”

无德禅师说:“那我提个问题:为什么有人有了名誉却很烦恼。有了爱情却很痛苦,有了金钱却很忧虑呢?”

信徒们无言以时。

无德禅师说:“理想、信念和责任并不是空洞的,而是体现在人们每时每刻的生活中。必须改变生活的观念、态度,生活本身才能有所变化。名誉要服务于大众,才有快乐;爱情要奉献于他人,才有意义;金钱要布施于穷人,才有价值,这种生活才是真正快乐的生活。”

人生的快乐有多种,但归根到底,真正能使人感到充实的快乐,应该是那种无所挂碍的精神的舒展,是那种了无愧怍的心灵的放松,是那种胸怀坦荡的乐天知命,是获得精神的自由的快乐。

通达本性,不可逼己

古人讲生命,一般生是指本性,命指的是命运。本性与命运合在了一起便叫做生命,但任何生命必须落实到一定的形体上,所以生、命、形三者相合才构成了一个真正的生命。

通达本性的人,不会去追求那些与本性无关的名誉地位;明白命运的人,不会去做那些无可奈何的事情;而保养形体的人,不会去亏待自己的性命去追求那些所谓的享受。

的确,现实生活中,往往有很多有趣的现象,越想着长生不老而保养生命锦衣玉食的人,越是不能长生不老,甚或是病患煎熬;越不想长生不老而不去保养生命的人反而越是长寿,身体越是硬朗。

人是不能够离开社会的,但是如何才能够抛弃那些世俗的烦恼痛苦呢?最好的办法是脱离世事,不要执著是非。这样一来心灵便不会受苦,精神形体都不会亏损,那么就可以与天地自然相合一了。

真正的人与天地自然相合一,与道同体,所以能够入水不溺,入火不热,行乎万物之上而不战栗。万物受之于大道,人亦来自于大道。如今能够返回到大道之中,自然可以流行到那万物之上,天地之中,无所不至,无所不为。大道无忧无惧,至人亦无忧无惧,病邪魔障自然不会入侵了。

通达生命是每一个人的责任,但是如何让其通晓,又不是那么简单的事情。说不简单,其实很简单,让他顺应自己的自然,不要有所妄自作为,也就可以了。

至乐无乐,境界高远

天下有最快乐的事情吗?人能不能长生呢?这是庄子一开始就提出的问题。正因为人生有涯而不能长生,人生既然不能追求长度,那么在有限的长度内便只能追求密度了,所以,人生所关注的重点理应是“至乐”的问题,那么何为人生的至乐呢?要回答这个问题,首先必须回答至乐是否在天下?天下“所乐者,身安、厚味、美服、好色、音声也”。

在庄子看来,这些也只不过是世俗之乐罢了,根本不可能作为至乐,纵然“天下所尊者,富贵寿善也”,但所富者,皆“苦身疾作”所得,所贵者,皆“思虑善否”所致。专为事功,去“道”甚远,当然不能达于至乐,真正的至乐乃无为宁静所致,只有人和天地达到了高度的和谐,像天地那样无私无为,那么天下“至乐”也就无所不在了,以至“人能无为,则同乎天地”。

那么,无为的形式又是如何的呢?或者说,怎样才算无为呢?庄子就从死的宁静恬淡推演出死亡是无为的一种形式,从而产生了庄子的生死观。

既然人之死“是相与为春秋冬夏四时行也”。人之死也顺乎自然之道,这有何不悦的呢?以至当庄子要为骷髅恢复人间形象时,骷髅面带愁容地对庄子说:“吾安能弃南面王乐而复为人间之劳乎。”从此,我们可以看出庄子的生死观,他把死视为至乐的一种体现,从而抹去了固有的涂在死亡之上的苍凉而又悲哀的色彩,让死亡脱去了使人恐惧的面具,为现实生命绽露了丝丝恬然的笑容。这是何等超逸和洒脱的死亡意识啊!不仅如此,在庄子看来,死后也并非万事皆空、一无所有,而且只有在死后,人才能拥有一切。因为在死后,人才回归了天地宇宙,才返回了“道”,所以可以“以天地为棺椁,以日月为连璧,以星辰为珠玑,万物齐送”。一切失去的都在死后得到了补充。

对于人类,甚至是所有生命来讲,其根本的动力,便是如何长久完善地生存,叫做生命动力。禽兽因为没有人类文明的知识,所以骨子里一生下来就注定要顺其自然,一切为了生存。觅食与进食是个体存在的前提条件,交配与生育是自我生命的延长,都是为了生存。但是,动物尽管贪生,但却没有怕死的想法,所以在生存的时候,相对会比人类安详得多。

从人类本身就是动物这个角度来说,孔子所说的“饮食男女,人之大欲存焉”,不是没有道理的。但是,人毕竟是人,有着更高的精神追求,否则与其他禽兽便没有什么两样了。人类最大的特点,就在于既贪生又怕死。因为他有意识,他所接受的教育认为死亡是不好的事情,所以他的一生都会被死亡的恐惧所笼罩。

其实,死亡只是个自然的现象,也并不可怕。因为有生就有死,无生也无死,无死也无生,所以生死更替很正常。正如古人说的:“天下本无事,庸人自扰之。”最可怕的是人类自己对死亡所怀有的恐惧心理,它会导致人类极度的痛苦和悲伤。所以,只要人类解决了生死的痛苦,那么人生将会幸福百倍。

同类推荐
  • 做一个内心有光的人(上)

    做一个内心有光的人(上)

    本书从职场和心理学的角度,阐述了正向情商的力量:通过积极的心理暗示,让人心理充满阳光和进取的力量,实现自我的蜕变。
  • 厚黑学全书2

    厚黑学全书2

    本书是一部以史为例、集文学性欣赏性可读性于一身的全书,适于阅读,是青少年朋友和读者为人处世不可多得的精品读物。
  • 幸福人生靠经营(Mbook随身读)

    幸福人生靠经营(Mbook随身读)

    这是一个经营的时代:商业靠经营,爱情靠经营,人生更需要经营。经营人生的目的,就是为了让有限的资源发挥更大的效力,创造更多更大的人生业绩,获得更好的生活质量和生存状态。赵丽荣编著的《幸福人生靠经营》是一本理性规划人生、经营人生的书。通过《幸福人生靠经营》,你可以获取智慧。打造成功的事业和幸福的人生:获得全方位的成长,以及身心灵的和谐:找到人生的价值和意义,成就非凡的自我。学会经营人生,释放你的能量,实现人生的全部价值,这才是值得追求的幸福人生。
  • 智慧读书术(现代人智慧全书)

    智慧读书术(现代人智慧全书)

    《现代人智慧全书》,从生活各个方面介绍各种各样的现代人智慧,包括读书术、防骗术、教子术、修身术、做人术等。
  • 职业与就业指导

    职业与就业指导

    本书针对中等职业学校的学生,讲述职业素质、职业道德、职业个性、就业政策与法规、职业生涯规划等方面的知识。全书分为六章,第一章是职业与职业素质,介绍职业、专业、职业资格证书、职业素质等知识;第二章是职业道德规范与职业道德行为养成,介绍职业道德含义及基本规范、行业职业道德、职业道德行为养成等知识;第三章是职业个性,介绍职业兴趣、职业性格、职业能力等知识;第四章是就业政策与法规,介绍就业制度、劳动合同、劳动争议等知识;第五章是就业前景与竞争就业,介绍就业形势、就业能力、求职技巧等知识;第六章是职业生涯规划,介绍职业生涯规划意义、职业生涯规划内容等知识。
热门推荐
  • 九州英雄出我辈

    九州英雄出我辈

    天灾欲至,九州乱世将起,天下英雄豪杰辈出,有一少年,出身微末,却自有一番神奇际遇,历风雨而化龙,力压天下英雄,终成一代大帝
  • 那都是套路

    那都是套路

    俗话说得好,有病得治,我说的更好,你咋就不信。
  • 堪称错过

    堪称错过

    这么多的陌生人从身边走过,却尚未知哪个才是要留住的“喂!前面那个爆头仔,停下!哎,听到没!”那人一转身“你是在叫我?”“不是在叫你,那是在......”顿时卡住了,颤颤巍巍地叫“老师......”“哈哈哈......“旁边的某人却在笑得没心没肺“路苡一,明天早上50个俯卧撑。'还没教训旁边这位,就被下达命令了......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三生三世长相忆

    三生三世长相忆

    前世,她贵为天界公主,却爱上了当时还是一个无名小卒的他,最后亦是为了保护他而堕入凡尘,记忆全无。今生,她飞升上仙,再次与他相遇,两人联手破了天界的诸多疑案,却因误信小人被罚下凡历劫。几经辗转他为她而死,她因他堕魔。仙也好,魔也罢。上穷碧落下黄泉,我只要你一人安好。
  • 九世转轮回

    九世转轮回

    由一个金色的人形果实,老道人,少年,蛇;展开的一篇修真文章……
  • 我在房间独白

    我在房间独白

    “我好像……生下来就是个错误……”有没有人救救我?我好像沉入了水里,黑漆漆的,压的我喘不过气。同学的排挤,家人的不管不顾,社会人士的唾骂……这一切把我推进深渊,绝望……好绝望。
  • 落雪天

    落雪天

    推荐新书《莫倚倾国貌》天山大劫,三色冰晶被盗,天女出山入凡尘寻找圣物。十万年的末尾,是天山的劫,也是天女的劫,更是她们从仙变成神的磨难。上一世,她微小单纯,只得仰望他的高扬伟岸,承受爱而不得和卑微落寞。这一世,她冰封了心神,势要断情绝爱,而他却对她一见钟情、痴爱不弃。共浴日月,同受磨难,这是渡劫还是还债?平定天下后,下一世是永不相见,还是水火不容?磨难太长,情感遥远,似乎需要一生一世去经历、体会,游过千山万水、看过花开花落,却不一定能够将人心琢磨明白,也不一定能够得到所爱,做人做神不都是一样?凡尘的人来人往似乎匆忙,却是那相守一刻和等待万年的一点一滴罢了。他是百山,她是雪泽;她是他的心间雪,他是她的落雪天。
  • 那一个江湖

    那一个江湖

    那一个江湖,那些江湖上的事,那一个个江湖上的浮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