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1196700000056

第56章

这来一来,他也就不得不去参加考试。

这自然是特殊考试,专为艺术家所设的,所以,没什么难题,也许,对一般人是难题,是艺术家却是驾轻就熟。

白村“考”上了。

考上的,是外地一所著名大学的艺术学院,离岭东有几千里地。

一旦考上,白村便更不由自主了。

他不能不去,毕竟,为了这次上大学,文化厅帮他清了档案,卸去了压在他头上多年的“政治包袱”,光为这个,也不能让厅里为难,认为自己太心高气傲,有负他们的期望。

白村又一次无可选择。

这一走,则意味着离开晓风,而她正是这时毕业了,而且就留在学校的附属医院,并继续攻读医科的研究生,她早就对白村“通报”过了。而自己,在进行报考时,由于从没认真对待,反而没对晓风说,这一下子考上了,而且得走了,可该怎么对晓风说呢?

此时,他方真正发现自己对晓风的依恋,几乎离不开这位知冷知热更知心的“小妹”,不可以骤然走开的……

他尝试向晓风作出解释。

“是这样的,厅里让我去上大学,其实,这在我并无所谓……”

可晓风马上打断了他:“不,你该去,我上过大学,更觉得你不可以缺少这一课,‘文革’剥夺了你这一权利,现在就该归还给你……这对你创作只会有好处没有坏处,当然,艺术是感性的,但理性未必就会造成妨碍,你应该有正常的求学之路……”

竟不用解释。

可他心里想解释的,似乎不是这个。

“可是,我考上的是很远很远的一所大学的艺术学院……”

“这如今,再远也有飞机。晓美都出国当翻泽去了,那更远了。”

这又不用解释。

“只是,一去又好几年……”

“你还年轻,磨刀不误砍柴工……”

晓风总是说得那么坦然,那么善解人意,更让白村不知怎么往下说好。只是他分明觉得,晓风的微笑,已有点不那么自然了。

这让他更不知怎么说好。

晓风见他欲言又止,便又说:“我还有几年研究生,跟着导师,作临床研究,亲自实践,这会很忙、很紧张,我还担心不知该怎么给你说,以后来得就不会那么勤了,你呢,也别把自己当作我的‘病人’了,离开一段也好,你会有一个更广阔的天地,见到更多的人,山外有山,天外有天,你的创作会有更辽远的视野,会有更大的成功……”

她似乎在作告别辞了。

这下子,白村更无话可说了。

他们就这么分手了,而且,没想到很可能就是永诀。

临拿到火车票,第二天就要走了,白村要告诉晓风--很自然,晓风是要来送车的,可没料到,却得到的回答是:晓风不在家,已经回老家去了。

她干嘛这么匆匆地走了,而且不给自己打个招呼呢?

平日是不会这样的。

白村一下子傻了。

显然,她是为白村没告诉她便报考了远方的大学,而且直到考上了、要走了、才予以“通报”而伤心的。这么多年了,两人在一起,当是无话不说的,为何反而在这重大去向时却反而噤声了呢?不,白村又觉得,她不会的,她一直是个心怀豁达的女孩子,怎么会这样呢,连上次女编辑的事情,她都不曾介意……

可这是离开,少说是一个学期,半年,多则一年两年呢。

总归伤心。

白村内心很是不安,临上车的前一夜,他再也经受不起内心的煎熬,耿耿难眠,最后,还是从床上爬起来,打开了台灯,摊开了信纸,再也不约束自己的思绪,一口气写了下去。

晓风:

天一亮,我就得走了,是早上7:40的火车,这是个令人心碎的时间,可我没想到,你却把这时间提前到了这个深夜……

我本希望,送别的人只有你。而现在我已不抱这个希望了,我将一个人孤零零地走了,独自踏上另一重人生之路。我不知道,你为何会提前离去,是害怕那个分别的时间无法承受而躲开么?那似乎不是你,因为你在我心目中,你是能承受一切重厄与灾难的。

那么只有一个解释,是我这次伤透了你的心……你回了老家,回到绿叶中学,只是想找到过去的我,不想再见今天的我。如果是这样,我惟有自责了。

其实,多少年来,横亘在我们感情之间那一道虚幻的鸿沟,也许是我自造的鸿沟,恰好就在这时给填平了。正如你预言的,档案中“1”的毁誉,竟因我上学而无形中撤销了,我头上的达摩克利斯剑一下子便不复存在了--尽管你并不在乎这个,可我始终觉得生活在今天仍不能不顾忌这个,这便是我自从那个女编辑后没再找女朋友的缘故,也许你会笑我自悲自贱,可三年牢狱的阴影要彻底摆脱又谈何容易。当然,现在这个已经不存在了,我感到了一阵轻松,更觉得过去的沉重之荒谬。

当然,更重要的缘由,你心里明白,因为我毕竟有你--哪怕这不曾有过表白,有过承诺。

真的,假如这次你来送我,我会不顾一切地在车站与你吻别,这在今天的中国当是惊世骇俗的,甚至被视作有伤风化,可我已不顾一切了。

然而,你不会来了。

虽然你过去是多么渴望我们能相吻那么一次,可每次我都轻轻地推开了你,顶多在你额头上吻一下,把你当作亲妹妹,我知道,这该多让你失望。可今天,当我终于能吻你了,你却不在了。

我吻你的额头,是表示一种感激,我说过,那三年见不到阳光的日子里,记忆中你那泪汪汪的丹凤眼,既便不是阳光,也是月光,照彻我的心扉,一直支撑着我最后能面对已非记忆中你期盼的目光。

同时,我也想表达,你们不曾欠我什么,为了你这一目光,所有一切都已超越过了恩怨、功利和全部世俗的东西……这就是说,我希望在你对我的爱中,千万不可掺揉有哪怕半点报恩的成份,这会沾污了我们的爱。

而这次的“解脱”,使我发现,我这么待你,这样的“希望”,也是不公正的。因为,是我的感觉,我的视觉出了问题。在我对你的爱中,掺杂了世俗的因素,而不是你。

我终于能坦然对你说爱了。

是的,我们彼此默默相爱了那么多年,却从来把这神圣的字眼说出来,是它太珍重了,有太大的分量,担心一说白了便把它亵渎了。

可今天,已经不会了。

出狱这几年,与你相伴,尤其是心灵的相伴,是我一生中最幸福也最温馨的日子,我很难设想没你的日子该怎么过。这种心灵的相契合,比任何机缘、志趣与忠贞都更为神圣。拥有这个,我一生便是美丽的。有人问过我,你是选择“在爱”--这意味着追求、品味、沉浸其间,还是选择“爱过”--不少人都以“我曾经爱过”而满足,并以此为骄傲,这已成为一种流行曲的主调,可我却仍要回答,我要选择“在爱”,beloving,一生一世于“在爱”之中,而非“爱过”,have loved。

因为你的爱,是教我一生一世“在爱”而不轻言“爱过”而满足,也许这不时髦,也许还有点傻气。我将一生一世沐浴在你爱的阳光中。

我这么说,也同样表达了对你的爱。我们彼此不存在索取或奉献,用这样的词便已经是亵渎了,因为彼此已不可以相分了,我们都永远处于“在爱”之中。我这么说,不会是一种僭越吧?但我相信我说的也是你要说的。

窗外,已是濛濛的白色,我真害怕那个时刻的到来,来不及让我说出我想说的一切。你是我唯一的爱,今生今世,不再会有什么人能打动得了我,没有人能与你相比,任何比较对你都是一种伤害。你说,这世上,能有什么可与阳光相比呢?无论是火,是雷电,或是别的什么闪光的东西,都无法与阳光相比。

我知道,由于那三年,在我身上扭曲了不少东西,这也是我这几天才猛醒的,而这种扭曲,显然在这几年里给了你不少伤害,请别否认,我现在已深深感觉到了,我很歉意,如果可能,我愿把此刻当作出狱的那一刻而重新开始。

而我却得走了。

而你又恰恰不在我身边。

这么一开始,也就成了虚妄,也许,这会叫我懊悔终生,为什么在这个时刻,我竟让你走开了呢?是我造成你的先行离开的,我知道,可我却不能挽回。

那么,我期盼有这么一天,在列车重返这里的月台之际,把我们未能有的吻别变成重逢的吻抱,向整个世界去证明我们所拥有的爱。

为了这天,我们永远“在爱”之中!

天已经亮了,它亮得太快了,我得拎起行李出发了,在这么个凉浸浸的秋天的早晨,你不在,这个世界都失去了色彩。

好了,用不着再伤感了,你在我的记忆中,不再是泪汪汪的丹凤眼,而是如雨后的晨空一般明沏的大眼睛。让我吻一下这双眼睛好了!

再见!

信一写完,天便大亮了,白村拎起了行李,匆匆地上了路。

路上,他把信投进了邮箱,是寄到晓风家中的,晓风一回来马上就可以看到。

火车上,他还几次把头探出车窗,期待开车前会有奇迹发生:晓风骤地出现在月台上,拼命地睁大她的丹凤眼。

然而奇迹并没有发生。

到了大学后,白村却迟迟没收到晓风的回信。

直到下半个学期、终于等到了。

却是薄薄的一页。

白村:

很高兴你能坦然地说出你的爱了。

我是个不期盼有上帝的恩泽落到自己身的普通女孩子,可我的“在爱”却几乎一直在沐浴上帝的恩泽似的。

我对你,没有“感恩”,因为在你为我家所做的一切之前,我已经在爱了,所以,我对晓景所说的,一直很是不安,生怕你的误解。

而这种误解与你三年非人的生活是分不开的,这是我一直担心的,因此,你不敢爱,甚至说不出爱来……

而现在,你终于说出来了,证明你已走出了三年阴影,只是走了比三年更长的时间。这份高兴,比能获得你的爱更让我欢欣鼓舞。

我现在终于知道你是爱我的,而且一直在爱中。那么,爱,则是不用说道歉的,既然我们们彼此心灵相通,有什么过不去呢?

我们的爱早已在客家山村里开始了,用不着从哪个日子重新开始。

因为一个重大的科研项目,我同一支医疗队上雪域之国去了,这个寒假,我们就见不到面了。不过,古人说得好:

两情若是久长时,又岂在朝朝暮暮。

你不妨想象一下我在接到你这封到来得太迟的信的幸福样子。

热泪沾湿了我的脸,连字也不知怎么写了……

爱你,永生永世。

哪怕你离开了我,我这份爱也永远不变。

因为我永远在爱……

这时,白村才发现,信封上的邮戳,是来自西藏一个很边远的地区,也就是说,它在路上走了很长时间。

他只是奇怪,莫非晓风也很迟才得到他的信,在上西藏之前,竟没有回过家么?

而信,又为什么写得这么短,是因为高原--缺氧的关系,很难思考,更难写字么?

不过,让晓风知道了自己的心迹,免却了她没有收到信的担心,这毕竟是值得庆幸的。只是,她上西藏去,也同样没事先提起过,只说过会跟导师去,莫非那已是暗示,只是来不及一下子挑明……

这么说,她已事先得知自己要出远门上大学,于是,便作了上西藏的打算。

她治好了我精神上的创伤,让我坦然说出了爱,而她自己却……

一位弱女子,骤然上了世界的第三极,受得了么?

白村的心又悬了起来。

他赶紧写回信……

仿赖有来自天边的一段优美的旋律,在配合着白村的脚步,使他在丛山中行进得非常地自如,非常地轻快。用他心里的话说,这“有如神助”,一到达山里,便觉得神清气爽,全身都舒泰多了。

云朵也分外多情,不时给他遮住日头,一旦他觉得有点热,要冒汗了,云朵便在头顶上聚集了,带来了清凉的森林气息,而且,马上就可以听到淙淙的泉水声,可以去美美地喝上几口,这比国外的无污染净水要好喝得多、甜得多,口感太美了,要不节制,非把肚子喝胀不可。

那拨着云气的槲树,那亭亭玉立的杉木,那满山遍野的木芙蓉花,那在路边拉出一长串的白榴子花,噢,还有缠绕在山间白纱般的炊烟,久违了!

不是忘却,而是太粗心,20年,竟没有再重新踏上这片土地。白村丝毫没有抱怨过这片土地,尽管当年的最后一眼是在上囚车的那一刹间,但那一刹间,他什么也没看到,也就什么也没记住。这是不可以怪这片土地的,这与土地无关,土地只会生长嘉禾茂卉,还有葳蕤的草木,不会滋生罪恶与残忍的。是这片土地给了灵感,给了他创作的生命,给了他整个的人生!

早就该回来了,不该再推说什么忙,什么累,再忙再累,也不可忘记这片客家山乡,这处处飘荡着米酒香气的客家山乡,这坡坡回响着客家山歌的人文秀区。

当年,从岭东省会乘长途车来此地,得整整一天;如今,从外省上这里,却只要六七个小时,其中一半已是走的高速公路了,路是长了,但距离是短了,尤其是心灵的距离。那么,怎可以不来呢?

到这时来,白村还怀着一个隐蔽的希望,“花农”让我上这里来,没准,她自己也会到这里,是邀我到这里相见。不会再是“相见时难别亦难,东风无力百花残”了吧……

而这“花农”会是什么人呢?

在白村看来,这只能是晓风,不会有别的人了,只有晓风,才知道他的心。

多少年都没有晓风的音讯了。

所以,一下车,白村什么地方也不去,仍上当年的围屋,尽管听到那里已为泥石流所冲毁,可他仍相信,在那里总归可以找到一点什么……

不仅仅是记忆。

只在绿叶镇宿了一夜,白村便上了路,先是搭上一家农户的便车,如今,进山也修上路了,走了一阵,他兀地叫道:“停车,停车!”

农家问他:“下车么?”

他却问:“这下边就是强学桥么?”

“是的。”

“可当初,没考虑到它能走车的。”

“可当初这桥就是这样的--你怎么知道?”农家感到奇怪了,这位是年轻后生子。

白村连忙下了车:“我就到这了。”

“这前不挨村,后不巴店的,你在这桥上下干什么?”后生子奇怪了。

“我想好好看这座桥。”白村说。

后生子似乎明白了:“是么?这座桥是有点不一般,我打出世后就见它了,我也是天天过这条桥去上学的,都说走过这条桥,就一定能够读好书,考上好学校。”

“是么?”白村有点诧异。

正在这时,一阵清亮、悦耳的儿歌声传来:

鸡公子,尾拖拖,

三岁孩子会唱歌。

唔系爷娘教得会,

自家精灵唔奈何,

自家精灵唔呀唔奈何。

后生子一指,说:“你去问问那些孩子,他们会告诉你的。我得走了。”

白村谢过了,下了车,径直向孩子们走去。他们就在桥头做游戏。白色的石桥,衬托出孩子们五光十色的衣着,与漫山遍野的山花,尤其是连天的碧绿相互辉映,几乎就与庄子笔下的“至德之世”无异。不知怎的,他心中竟浮出现庄子的几句话来:夫至德之世,同与禽兽居,族与万物并恶乎知君子小人哉。同乎无,其德不离。同乎无欲,是谓素朴。素朴而民性得矣。”“是呀,与禽兽居”,“与万物并”,与大自然和谐共处,又怎有人世的纷争呢……他不觉走近了那群孩子。

一位小女孩,长得酷似晓风小时候一样,大大大方地招呼他:“叔叔,你也同我们一齐来玩游戏吗?”

白村不由自主地说:“好么,好么。”

“我们来‘点指人堂’。”小女孩子说。

“点指人堂”,白村记得,这是一边唱,一边点,每个字点一个人,点到谁,谁就得蒙上眼睛捉迷藏。

点指玲珑,

火烧竹筒。

各人好走,竹筒开口。

破东破西,

破到哪人摁摸眯。

第一轮,点到一位小男孩,就在桥头捉起了迷藏,白村一看,说:“这太危险了,会掉水里边去的。”

孩子们咯咯地笑了,说:“掉到水里也不怕,凉快凉快。”

为头的小女孩说:“不会掉的,你放心。”

同类推荐
  • 蔷薇前面

    蔷薇前面

    18岁女知青吕佳薇本来属于城市,到农村生活,她具有农村人所缺乏的能歌善舞和工于心计。陈白新从公社副主任一步步成为市长,她也从小知青成为舞蹈明星、演员。然而,吕佳薇的命运却最终被心计所误,以安眠药结束了一生。这看似个人的悲剧,是时代变迁后随波逐流的观念与思想的悲剧,具有典型意义。
  • 尸案调查科·第一季(全集)

    尸案调查科·第一季(全集)

    无名浮尸、高速碎尸、不可能完成的自杀、线索全无的荒野劫杀、公路秒速狙杀……阴暗的人性,沉重的苦难,精心布置的死亡迷局,一桩桩看似不可能侦破的案件终如何破局?
  • 武汉晃晃

    武汉晃晃

    武汉胭脂路粮道街中学的“五虎”长大成人后分别走向不同的人生道路:医药代表、混混、警察,记者和地下赛车手。小说以四个平面而又交叉的故事将他们的生活与武汉风貌原生态呈现出来,组成一组独特的城市平民立体画卷。然而,面对世俗的生活与社会深刻变革的考验,他们的追求、友谊和青春又将面对怎样的抉择?
  • 走!到二线城市去

    走!到二线城市去

    成功,一个在一线城市并不成功的白领,因为女朋友的移情别恋,冲破了出走的临界点,逃离了让他无奈的大城市。他回到全江市,接受了高中同学的接济,当起了一个濒临破产的杂志的主编……
  • 色

    平凡小子步青云,名利场中彷徨挣扎,女人堆里半推半就。神秘女人为吴桐看相,说他会有桃花运。妻子、小姨子、女同学,各样的女人带着不同的欲望出现在吴桐的身边,他面临着感情、性爱的问题。欲望堆积在心头,色而不空,吴桐在海滩上写了一个巨大的“愁”字……
热门推荐
  • 豪门恩怨之吾爱未央

    豪门恩怨之吾爱未央

    原名《爱未央》。小布,一个从小和弟弟相依为命生活在孤儿院的坚强孤儿,为了让弟弟小西实现钢琴梦,将他送到了有钱人家,但是内疚让小布从此变得孤言寡语。幸好,小布在12岁时遇到了冷冷的路风和天使般的原亮。在路风的要求下,路家人收养了小布。小布从见到原亮的那刻起就对原亮充满了好感,而路风总是对小布“冷嘲热讽”的,小布总是为此和路风吵嘴,小布不知是什么时候开始竟然渐渐地喜欢上了这种感觉。小布只看到了原亮的温柔,完全忽视了路风的存在。然而,现实总是残酷的。小布坚信的爱情背后却是背叛和利用。单纯的小布知道一切后是否会离开原亮呢?小布又该如何面对路风呢......
  • 战神瞳妃邪帝来撩吗

    战神瞳妃邪帝来撩吗

    “你说,打一顿好还是揍一顿好”“打人太累,手疼,都不好”“那就用针扎”“聪明”第一次见面,进了土匪窝,他俩狼狈为奸,打劫了两个渣渣第二次见面,他成了她的“契约”未婚夫一朝穿越,异瞳在身,“祸”事不断原本某女只想帮原主报个仇,顺道祸害一下这人间,却不料想到被某个妖孽缠上【女主戏精,爱扮猪吃老虎,男女主欢喜冤家,搞笑剧情停不了(/≧▽≦)/~┴┴】
  • 杀神王爷:毒宠嫡妃

    杀神王爷:毒宠嫡妃

    一场阴谋,带她跌入了宿命的深渊,孽缘种种,只因痴心错付。涅槃重生,原本柔柔女子悄然蜕变,斩邪佞,诛渣男,化身百炼钢。只是,何时沾染上了那杀神?执子之手,允你一生。
  • 下一站我爱你

    下一站我爱你

    “我和志伟是大学的恋人,我们是初恋,你算什么东西,如果不是你当了小三,他会和你订婚吗?不过他最后还是回到我身边来了,所以呀,小三这年头不好做。”丁灵看着刘雨微越来越苍白的脸色,很满意的笑了笑,这个女人越生气她就越高兴。小三?刘雨微从来不知道自己有一天会被别人说成是小三。围观的人越来越多,有些人更是直接指着刘雨微指责道:“姑娘,看你年纪也不大,可不能做小三啊,破坏别人的感情这是不对的。”刘雨微转过身怒视着说话的人,这个人什么也不知道只是听了丁灵的一面之词,就指责自己是小三了?凭什么?(本文纯属虚构,请勿模仿。)
  • 三世姻缘之只为你

    三世姻缘之只为你

    全因小黑小白把我抓错,不得己带着记忆投胎到九王府本以为可以过着衣来生手饭来张口的日子却因一句妖女克死娘亲为由被九王爷无奈叫雅儿送走,半路确凿九王妃追杀,雅儿牺牲。我却流落在烟花之地,从小被视为神童教学琴棋书画。并在7岁那年遇上官飞扬确遭冷颜推入河中,醒来并得小黑保护。并去学武。十年之后重新回来,却做了花魁,却被人代替,无奈进宫成为皇上贴身太监,任务之一只为找到花魁。经历一段段爱情,却从未得到,最后花落谁家?
  • 异人逍遥路

    异人逍遥路

    孤独的异界来客,奇幻的冒险之旅美女财富功名野心欲望宝藏来吧,这里应有尽有。
  • 女科精要

    女科精要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异域玉魂

    异域玉魂

    这是发生在一个神秘地方的故事,为了寻找丢失了二十年的东西,为了打开可以毁灭和平的力量,一群身怀绝技的人开始了他们的寻藏之旅。
  • 逻辑

    逻辑

    曲折离奇的情节,让人无意识地深入其中不能自拔。匪夷所思的逻辑,使人绞尽脑汁而不得其解。如深夜里镜子偶尔折射出的幽冷光线,动人心魄!当符合正常世界的逻辑被完全打破,所发生的一系列层出不穷的事件都是那么的不可思议,无法用常理来解决时,你会如何反应?是茫然不知所措惊惧地坐等结论的出现?还是找出答案,制止事件的不断发生?作者给我们设了一个迷局,一个令人觉得匪夷所思却又欲罢不能的迷局。随着故事情节的层层展开,出人意料的真相逐渐浮出水面。我们不禁要由衷地惊诧于作者的用心良普和匠心独具。那些怨恨积蓄的能量,到底会有多大?人们将为自己的冷漠和“罪过”付出怎样的代价?作者着眼于人性的弱点、缺损以及由此而来的忏悔、自赎、向善,人生感悟深刻且细腻,令人叹息,耐人寻味。不论人们是否能从作者所设的迷局中为生命的价值和人性的善恶找到答案,但有一点想必是会引发我们的感动和共鸣的:“无论如何,只要世界上还有人肯为他人做出牺牲,这世界就不会毁灭。”也许,这就是潘多拉魔盒里最后留下的礼物?
  • 网游之以剑为生

    网游之以剑为生

    江湖,从来都不是弱者的天堂。血与泪,是这个地方永恒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