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1172100000083

第83章 汉简所反映的边塞防御设施和烽燧制度(3)

烽的颜色:简例曰赤、白者,为布烽。草烽不明。草、布烽在大小、色泽、作用上当有区别。不然,莫当簿无需分列为两项。赤、白色于晴空旷野中颇为明显、醒目,如边塞亭障坞壁全以白垩涂墙。烽皆白,乃指缺少赤色之烽,赤色或代表更紧急重要的含义。前引赤白缯烽一例,过去多以为一烽同具二色,或谓表是赤、白色相间,实非是。汉时谓色调常以多色及色调程度形容之,如《说文》谓:绛是大赤,洙是纯赤,紫是青赤,绿是青黄,红是赤白。赤白为浅淡之赤,即红。实际上,多色相间,于远方视之未必能一目了然。

旁烽,对堠上而言,似指堠旁坞中之烽,烽竿约立于地面,亦使用辘轳,举法同堠上烽。简中见记旁烽则不记地烽,反之亦然,因疑地烽即旁烽。果如此,则每燧中至少应设烽竿枚,与莫当簿所记“烽干二”吻合。旁、地烽与堠烽的位置关系,似以垂直烽燧线为最宜。金关烽台遗址东北和东南,发现不同时期筑移的烽竿柱穴,从南北向此了望,均能判明堠烽与旁烽。罗布泊土垠发现的烽竿南北排列,正与东西大道垂直。该处未发现烽台。其5枚烽竿或兼有多种用途,与居延方面不同。

此外汉简中还有直上烽、累举烽、居延烽、居延地烽的记载。

表类

《墨子旗帜篇》曰帜,竿长二丈五,帛长丈五,广半幅”;《备城门篇》城上千(按,或为“七十”)步一表,长丈”;《号令篇》迹者……各立其表,城上应之……遮(斥)坐郭门之内、外,立其表”;《杂守篇》斥坐郭内外,立旗巾只”。是先秦之帜、表同类,表可称帜,帜大于表,皆长方形帛旗。但表又分城上表、斥候表,前大而后小。汉简每见有“缇绀胡”,长可达4丈(1),疑为官吏驻节标识。又有“靳干、幡”,为戍卒迹候所持赤色信号旗。此二物与帜和斥候之表相当,而汉表当由先秦城上表发展而来。

表以布帛制作,见于守御器簿者皆曰布表。有小表、大表之分。后者皆称坞上大表,用于敌警,尺寸较大。此外,简中往往只说“坞上表”而不称大小,也属敌警。表布上也有垩,见简EJT23.765。垩木短小,表布或歪斜不展,设想其上下约各贯一垩木,可使表展垂,亦便于悬系升降。表的颜色,目前仅知“亡人赤表”为红色,是紧急信号。

汉简无堠上、累举、直上表之名。堠顶只一席地,兼设或同时并举烽、表似有局限。故地表用地烽竿的设施升举,而地表之于坞上表,犹地烽之于旁烽,可能是同物异名所以,堠上烽与坞上表的不同位置,是它们的又一重要区别。汉简中不见记地烽竿高度,因此不知烽(堠上)、表所举高度有何差别。居延简曰:“坞高丈四尺五寸,堞高六尺,俾倪高二尺五寸,共高二丈三尺五寸。”(175.19)地烽竿如髙三丈,则露出坞上不逾丈。估计地烽竿会比堠上烽竿髙大些。有几种用途明确而性质特殊的表:

亡人赤表:又称赤表、亡赤。此为告示各塞警戒逐索逃亡者的红色表号,亡人多指在逃罪犯与亡越塞徼的吏卒百姓。

兰入表:见EJT23.765,兰同阑。《汉书成帝纪》:“阑入尚方掖门。”应劭注:“无符籍妄人宫曰阑。”因此,兰入表是发现敌迹的警告性信号,表示敌人已经或正在侵犯塞防。

诟表:垢,作斥责、辱骂解。用表号垢责,并需传递,约是警告、责问某种违法行为,最可能是对烽火滞留失误的督责、催促。

烟类以灶、囱升烟,约始于秦汉之际。《墨子》诸篇所言之火,其装置与汉烟近似。《杂守篇》曰筑邮亭……亭一聋灶、鼓。寇烽、惊烽、乱烽,传火以次应之,至主国止。其事急者,引而上下之。烽、火以举,辄五鼓传,又以火属之,言寇所从来者少多,旦弇(暮)还去来,属次烽勿罢。望见寇举……烽,夜以火如此数%《备城门篇》广城上三十步一砻灶……三十步置坐候楼”;《号令篇》“屯陈、垣、外街、衢街皆楼,髙临里中。楼一鼓、聋灶,即有物故,鼓,吏至而止;夜以火”。以上之聋灶、砻灶即发火装置,设亭堠、候楼上,亦即“城上烽燧”之燧。聋、砻,前人考订为垄、垅,即垅丘。又《史记滑稽列传》垅灶为椁。”是城灶周高而中空为火膛,内常蓄火种,夜遇警,投薪草即燃火发号。

汉代发烟装置,曰灶、荣灶、烟灶。楽同垅、聋等。烟灶的形制,下部约同《墨子》聋灶,上部加筑一高囱。囱口在埤块之上,通高接近于堠楼高度,约12米左右。简言囱在堠顶,燃烟之灶必在堠下。烟灶遗迹,居延至今犹存例证。一是1974年发掘甲渠塞第4燧烽台西南角,发现利用堠、坞夹角,露天筑一灶,灶台髙1.1米,方70x60厘米,中有圆形火膛,后方于烽台壁上挖出宽60、深30厘米的沟槽作囱,残迹高1米,外敷草泥,沿台壁通向上方。另一在金关遗址F1西北角,亦贴堠壁与坞墙夹角筑一灶,灶前高60、后高110厘米,台面向前倾斜,下有火口、火膛,后部依壁角向上筑囱,径60厘米。此二灶皆可定为烟灶,烟囱都是紧贴烽台筑起的。与此类似的遗迹,都可能是烟灶。

举烟方法:汉简举烟必曰举堠上、亭上烟,明证出烟处在堠顶。如堠下灶膛内充塞薪柴粪草,燃火后,火烟藉抽吸之势,拔髙十余米,冲出国口,故远方得见堠顶孤烟直上。过去或以为放烟之灶、皆筑于堠顶;或以前述之灶为炊事灶;或袭旧说,以为烟柱聚而不散乃燃狼奖所致,皆非是。堠顶如设灶,难免烟火弥漫,且需多蓄薪草。炊灶依烽台散出炊烟,易与堠上烟号相混。又居延现存烽台大半毁圮为矮土堆,不经发掘,实难发现烟灶遗迹。

汉代烟号对后世烽火颇有影响,惟因烽、表二号逐渐减省,故烟数及灶図数逐渐增加。《通典守拒法》引“古制烽台“上置突灶三所,台下亦置三所”。按此文所记似有讹误。其台上3所当为囱(突),台下之3所为灶,总共为3所。《隋书长生晟传》一次放4烟,灶数增至4所。唐兵部《烽式》之烟,于台下地面另立4灶,灶曰“乌炉”,囱曰“土筒”,高一丈五,半腰以下方形,向上渐锐收分,但囱、炉皆独立,不依烽台。炉中燃苣,筒上升烟,同时可放4烟。筒口覆瓦盆,用以启闭管制,作用略同汉时之幂板。以上乃魏晋隋唐制度。唐以后,烟灶亦废。

苣火类

汉代苣的实物,甲渠第4炉所出2枚,残长82、径8厘米,芨芨草把束绳4道,分5节,中3节贯小木板,原长约1米。敦煌汉塞,据甘肃省博物馆的调查,皆芦苹扎制,一种长110、径10厘米(出斯坦因T6b);-种长过2米,径15~16厘米(出T4a),用来垒筑积薪。罗布淖尔之苇苣,全长63,径8厘米。

汉简之苣有大苣、程苣、四尺苣、小苣等。

苣火在堠上燃举,每次最多3火。唐《烽式》记苣火之举法,于4烟灶间立4土台,台上立木撅,橛上插苣把长5尺,“干苇作薪,苇上用干草节缚,缚处周回插肥木”,一次可放4火。此法当起源于汉代裎苣。裎为直立(或横连)的主木,如伞盖中柱曰裎。裎柱插在苣的一端或中腰。升举时列竖于堠顶,如唐之橛苣火。小苣等,则先用木橛钉在某物上,保持燃火的角度,然后升举竿顶。莫当、大湾簿将小苣、裎苣分为两项,知二者在应用上有区别。

离合苣火:是一种特殊举法。离合指反复地分合往来,大约是水平状地来回运动,与累举烽的垂直上下不同。苣火用烽竿、桔槔难以做出离合的效果,疑由戍卒手执之左右摆动、交挥一定次数、时间,但火数不详。

居延苣火、诟火:分别为居延烽、诟表的夜间对应信号,含义相同,也应有其独特处,如特征、数量、举法、应用范围等,但目前均无可论定。

积薪类

积薪燃烧时,烟浓、火烈,为了安全,又不致遮蔽、混同其他烽号,皆于坞堠较远处存放、燔燃。金关遗址残存的积薪,在堠台东北十米处,底径150、高60厘米,内杂草稭、树枝、残简等。甲渠第4燧遗址东20米,为积薪燔燃处,现遗留极厚的灰烬层。敦煌西部汉烽燧,积薪有远距坞堠百米以上的,彼此间距亦远,排列方向多垂直烽燧线,便于候视应和。最典型如T12a南50米的16堆积薪,南北行为组,每组4堆,堆距20米,东西组距为14米,呈方阵状。T13南70米,共4堆,底1.9x2.5,高13米,以长苣把交互垒砌成方体,共16层。

积薪分大、小二种,约属日、夜的不同规格,似别无意义。每燧装备量,大、小积薪似呈三、三或四、四的比例。前举T12a燧的16垛积薪,每组为4垛,多余的3组或为备用品。轵薪久积会颓圮变型,需定期更换曰“更积”。为防风雨、失火,其外表皆涂泥或白垩,后者使积薪于旷野中目标更为显明。又有埒、染等附属物。埒为矮垣,荣,今释垔。此二物或指保护积薪的短墙、笼架之类,积薪发号,每次最多燃3堆,二般由戍卒持火种出坞前往点燃。汉简之“取火遂”(甲1977、1991)、“取火椎钻”(305.2)及“苑”(见莫当、大湾簿),分别为取火工具、引火物,备火种熄灭时取火用。如坞燧被敌围困,次炉、旁燧可代其燔薪。或本燧改发信号,以免信息中断。

3.边塞绛火的运用和传递

发现敌情与发出警报

居延塞防在太守、都尉治下,设作战、军需、民政、水利、屯田、迹候(包括邮驿交通)等系统。迹候系统地处外围,或险要、道路附近,筑起障塞坞燧,平时谨慎迹候,战时举烽火报警,为塞防之耳目。迹为侦察敌迹,候为候视敌情、传递烽火,二者紧密联系。其事于边塞诸防务中最关紧要,故督烽诏令中每每三令五申,严厉教饬。

迹的设施为天田、柃柱、悬索。天田是塞墙外侧修治的长条软沙地带,人马一过,必遗痕迹,即知人数、方向,唐代称为“土河”柃柱、悬索设在天田或其它处,用木柱、绳索拦截示警。每日按时检视天田、塞防,称为“日迹”,由候长、候史以下吏卒轮值,当值的筹牌为“日迹祷”,符信称“日迹符”,记录文书曰“日迹簿”。日迹范围不仅限天田,有时还需越界追踪。行迹时远离塞燧,为虞防遭遇敌人,多半是武装执行任务。汉简戍卒装备中,必设靳干、幡一项,应即《墨子》之所谓“斥候表”。斥候,通迹候。戍卒用靳干、幡向本部随时报告动静,如果隐瞒或失误,则要受到严厉惩处。

候望岗位在堠顶,亦轮流值候,监视敌情,候视烽火并予以应和。敦煌简“二月庚辰卒四人,其一人常候,一人斥(迹),二人积薪”(《流沙》戍役13)。居延塞大致亦如此。除卒以外,候史、燧长、助吏也亲自值候、应和。轮值所用之时间,昼长而夜短,白日每卒或一日一轮,或十日一换,夜晚则仅值戍五分之一“夜”。到了非常时期,“斥候望烽燧不得卧”,其艰难情形可想而知。

烽火,通过各炉对信号的收、发运行下去,烽火记录称之为受、付。受,是上一燧举号后依样升举;付,是次燧见本燧举号再依样升举,意味其信号已付出。故受烽时即本燧举号时,付烽时为次燧升举时;此燧之受即上燧之付,次燧之受又为此燧之付。每次受、付,必涉及3个燧,渐次传递下去。

烽火的速度与燧次

烽火报警,事关重大,故务求迅速、准确。汉代烽火每时行百里,昼夜约达千八百汉里。汉时计时,据陈梦家研究,昼夜约分十八时至十六时,每时十分。汉一里约四百公尺强,每时百里,昼夜行今千三四百里。在两千年前,这可算是高速了。

总之,敦煌、居延的数万枚汉筒,为我们研究汉代的烽燧制度和边塞防御体系,提供了第一手资料,通过近些年的研究,它们巳能够为我们展示一个比较清晰的轮廓。

在本文编写过程中,除文中注明者外,笔者还参阅了林梅村、李均明《疏勒河流域出土汉简》,《居延汉简甲乙编》,初师宾《居延烽火考述》,吴扔骧《汉代蓬火制度探索》,李并成《河西走廊历史地理》,岳邦湖等《疏勒河流域汉代长城考察报告》,甘肃省博物馆等《敦煌马圈湾汉代烽燧遗址发掘报告》等论着,在此一并向有关作者致以谢意。

同类推荐
  • 中华家训(第七卷)

    中华家训(第七卷)

    中华民族悠久的历史,勤劳善良的中国人,创造了光辉灿烂的文化。悠久的中华古文化,具有比血缘更强的凝聚力,它把全世界的华夏儿女紧紧地联结在了一起。
  • 中国的文化与文人

    中国的文化与文人

    本书是国学大师任继愈先生对中国文化以及对近代大师级学人的评述性的著作。任继愈先生是我国哲学宗教学界的一代大师,他在佛教方面的研究成就被誉为“凤毛麟角”。他一生潜心治学,敢为天下先,始终走在学术研究的前沿。本书较为集中地录入了他对于中国传统文化,尤其是对儒、释、道三教文化本源及流变的精辟见解。作为曾经西南联大的学生,任继愈先生在本书中以他的亲身经历,用文章深情地回忆了他与汤用彤、贺麟、熊十力……诸位先生浓厚的师生情谊,让先生们的大学问和真性情皆跃然纸上,真实可感,也生动地展现了那段时局动荡但学术星光璀璨夺目的时代。
  • 无调性文化瞬间

    无调性文化瞬间

    本书汇集了作者近年来撰写的文化短论和思想随笔数十篇,显示出作者的多样风格和兴趣。既有偏重理论的思考,也有结合了知性与感性的随想。本书涉及了当代社会文化的诸多问题,有对文学现象和问题的探讨,也有对古典音乐、当代电影、当代大众文化的最新评述。
  • 渗渗泉的故事

    渗渗泉的故事

    《渗渗泉的故事》是作者的一部散文随笔。作者王惠凤久居回汉杂居之地,深受回汉文化的双重影响,以自然的和科学的方式对山川、人物、自然等进行了细腻的描写并对其所隐含的文化进行了回族式的解读。《渗渗泉的故事》中还收录了作者工作之余所创做的歌曲十五篇。
  • 世界文学知识大课堂——美洲现代作家作品泛读

    世界文学知识大课堂——美洲现代作家作品泛读

    与社会、政治以及哲学、宗教和道德等社会科学具有密切的关系,是在一定的社会经济基础上形成和发展起来的,因此,它能深刻反映一个国家或一个民族特定时期的社会生活面貌。文学的功能是以形象来反映社会生活,是用具体的、生动感人的细节来反映客观世界的。优秀的文学作品能使人产生如临其境、如见其人、如闻其声的感觉,并从思想感情上受到感染、教育和陶冶。文学是语言的艺术,是以语言为工具来塑造艺术形象的,虽然其具有形象的间接性,但它能多方面立体性地展示社会生活,甚至表现社会生活的发展过程,展示人与人之间的错综复杂的社会关系和人物的内心精神世界。
热门推荐
  • 剑三之阵营女神

    剑三之阵营女神

    她是声名狼藉的“阵营女神”,间隔五个月,重新回到游戏。开着小号装小白,然后被一只气质花捡回家。--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鸿蒙天绝

    鸿蒙天绝

    无情无欲,为无伤,是为殇,生何幸,死何苦。宿命,承诺他的人生轨迹已经被别人安排好。吴殇并不恨任何人。他只为战而战,屠千军破万马,踏万千尸骨,登无上绝巅。看他如何以一人之力逆乱天下,灭皇朝,战圣人一族,登武道绝巅,坐看天下风云。
  • 甲骨、牙角器、偶像鉴赏及收藏

    甲骨、牙角器、偶像鉴赏及收藏

    所涉及的鉴赏及收藏内容包括碑贴、鼻烟壶、古代茶具、古兵器、乐器、古代瓷器、古代家具、古代酒具、古代书画、玉器、古金银器、古钱币、古青铜器、古铜镜、古砚、银币、古董、钟表、古化石、画像石画像砖、甲骨、牙角器、偶像、连环画、名石、扇页、石雕、唐三彩、陶器、陶俑、铜鼓、图书、古代瓦当、文房四宝、印章、玺印、古今邮品纸币、票券、珠宝、竹刻、木雕、漆器、紫砂等,介绍了与之相关的各种知识。图书内容翔实,通俗易懂,是广大古玩鉴赏及收藏爱好者的最佳入门书籍。
  • 我的美女妖精后援团

    我的美女妖精后援团

    这是一个确实存在着神明的世界,各个种族的生灵通过成为神的眷族而获得力量。来自东方妖精族的少年剑士修,以成为主神级的神明复活妖精之森而努力着。他的身份是一位冒险者,而另一个身份却是……妖精王——维艾欧斯。
  • 她携星光而来

    她携星光而来

    大佬被驯服的道路很多人都知道四中这个陆辞这个小霸王,什么都敢干,就是一彻彻底底的小疯子,但是人家颜值很能打啊,拥有众多的小迷妹。直到那天,他们班来了一个从初中部直升到他们的小姑娘,这也不算太稀奇,但是,那天小霸王来上课了,很多人都猜测是因为这个小姑娘,并且小姑娘和大佬做了同桌。咦,细思极恐。陆辞;秦笙是我不可多得的幸运,她照亮了我的生命秦笙;陆辞他是我难得的勇气,也是我最炙热的希望
  • 我家影后有点飘

    我家影后有点飘

    本以为她只是一个空有颜值的巨星,没想到演技与智商也双双在线,情商更是高得让人挑不出来错。但是人都不是完美的,人人都知道苏青荷爱耍大牌。这不,一个不小心,耍到宋竹的人身上去了。宋竹是谁?宋竹是一个人人都想攀,却又人人都怕的主。本以为苏青荷会完蛋,可谁想到宋竹却对她低声下气地道歉。可是苏青荷却不领情,不断挑战着宋竹的底线。人人都知道宋竹不好惹,可在苏青荷面前却好像没有底线。原先直呼青荷不要飘的粉丝们,纷纷搬出了小凳子,坐等吃瓜。
  • 十七岁爱上你

    十七岁爱上你

    生活就是剩下努力的活着。也许每个人的人生都不一样,在生活中遇见的故事也不一样。但终究是逃不过所谓的七情六欲。在她经历了各种的人生打击的时候,遇见了平凡不过的他们。终究是平凡的他们走入了她的生活。从此她的故事开始和他们有了关联。那一年雨季,十七岁的她尚不知未来是有什么等着她。故事的开始,从青涩的十七岁开始。。结局呢?没有任何一个人能猜想的到。。
  • 随身带着一亩地

    随身带着一亩地

    张小虎退伍归来,机缘连连,开始周旋在各色各样的美女当中,且看如何虏获各色美女,他是农民,他是种田大王,奇珍异果,价值千金,可遇而不可求。医生,他是专治各种疑难杂症,手到病除,想活命老实拿出最珍贵的东西。
  • 求职口才

    求职口才

    求职谈话的四个误区,学会推销自己,巧说应聘动机,自我报价,为自己创造机会,面谈策略。
  • 重域之门

    重域之门

    十年前,重域之门悄然打开,重域四皇带领万千鬼螽光临地球,人们奋力赶走了外来侵略,将异界之门关闭,史称重域浩劫。重域之门虽然关闭,可残留在地球的鬼螽却不曾消失,他们在这里繁衍,进化,而人类也因为这次危机,彻底告别了平静的生活,走向了坎坷的进化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