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1172100000070

第70章 新玉门关考(3)

综观《后汉书》的有关记载,东玉门关的建立,除了同伊吾道的开通有关,还应同“使护西域”中郎将的建置有关。《班勇传》云“昔永平之末,始通西域,初遣中郎将居敦煌这位“初遣”的中郎将不是别人,乃是郑众。《郑众传》记郑众被“召为军司马,使与虎贲中郎将马廖击车师。至敦煌,拜为中郎将,使护西域。会匈奴胁车师围戊己校尉,众发兵救之”。考郑众受命为军司马与马廖击车师及改任中郎将,即在永平十七年。由于上年伊吾道已基本开通,故永平十七年击车师的大军皆从敦煌东境昆仑塞循伊吾道北出,并不经过敦煌。所以郑众实际上是刚到敦煌郡东境便接到了任为中郎将“使护西域”的任命。只因昆仑塞属敦煌郡地,所以《郑众传》泛言之曰“至敦煌”。又《耿恭传》记范羌迎耿恭自疏勒城东归,“虏兵追之,且战且走。吏士素饥困,发疏勒时尚有二十六人,随路死殁,(建初元年)三月至玉门,唯余十三人,衣屦穿决,形容枯槁。中郎将郑众为恭以下洗沐、易衣冠”。李贤注云玉门,关名,属敦煌郡,在今沙州,臣贤按,酒泉郡又有玉门县,据《东观记》曰至敦煌,明即玉门关也。”李贤根据《东观汉记》“至敦烧”的记载,正确地指出此所谓玉门实为玉门关,可谓卓识。然而以为此关在唐之沙州为西汉之故玉门关,则又失之误断矣。耿恭被困的疏勒城在天山以北车师后部境内,并非龟兹西南的疏勒国。耿恭自车师后部疏勒城东归,本来有三条路线可走,一是沿天山北麓东行,南过天山,经伊吾入昆仑塞;二是从车师后部南越天山抵高昌壁,折东经伊吾屯城,东南入昆仑塞;三是从车师后部南抵高昌,折向西南,抵焉耆,复折东,沿孔雀河北岸东行,过蒲昌海(罗布泊)北岸,又东过白龙堆抵旧玉门关。其中,经焉耆东抵旧玉门关一道,由于数月前“焉耆与龟兹共攻殁西域都护陈睦、副校尉郭恂,杀吏士二千余人”(见《后汉书西域传》),叛而未服,道路不通,《班超传》所谓“会陈睦之变,道路隔绝”是也。耿恭以其孱弱残兵必不敢取此道。其次,又可取南下高昌壁、东趋伊吾一道而归。由于汉朝王蒙及皇甫援等部大军数月前攻破交河,“北虏惊走”,车师前王复降,叛乱已被平定,而且王蒙等军亦由此道东归,道路平静安定。耿恭等若取此道则不至于有“虏兵追之,且战且走”、“随路死殁”的遭遇。可知耿恭东归未取上述二道。至于沿天山北麓向东,复南逾天山,经伊吾人昆仑塞一道,其天山北麓一段属匈奴呼衍王领地,所以有“虏兵(指匈奴兵)追之”,不得不“且战且走”、“随路死殁”。故知耿恭东归必由此路无疑。由此路翻过天山到达伊吾屯区,终于摆脱“虏兵”的追志,而从伊吾屯城向东南,沿途设有烽戍(今哈密东南格子烟礅,及安西县西北路的大泉墩、红柳园墩、白墩子等皆东汉故烽火台),耿恭等必由此路人昆仑塞,又东南90里即抵新玉门关,受到中郎将郑众的接待慰问。从郑众“至敦煌”(实为至敦煌郡东境。说巳见前)拜为中郎将“使护西域”及在“玉门”(实为敦煌东境的新玉门关)为耿恭等“洗沐易衣冠”来看,中郎将郑众的驻地应即在新玉门关。甘肃省考古所简牍室主任何双全先生告余,1990-1992年在敦煌市悬泉置掘得汉简近两万枚,西汉至王莽时简绝多,而东汉简寥寥无几。

余则以为,此中正透露出东汉时旧玉门道突然冷落、而被新玉门道(伊吾道)取而代之的消息。前云除拘弥、鄯善、小宛、精绝数国外,其余西域20余国皆多由伊吾道而通中国,亦可由此得到印证。《后汉书西域传》谓,车师“西域之门户也,故戊己校尉更互屯焉;伊吾地宜五谷、桑、麻、蒲萄,其北(西)又有柳中,皆膏腴之地,故汉常与匈奴争车师、伊吾以制西域焉”。从而可见伊吾路的重要意义。新玉门关在昆仑塞东南90里,北临伊吾路,东接酒泉路,扼枢纽之关键,又背依内郡,外通西域,“使护西域”中郎将郑众设衙于此甚为适宜。从郑众在新玉门关接待耿恭还国来看,新玉门关又当是郑众驻衙之地。总之,正如前面巳经指出的那样,新玉门关既是为伊吾道而设的关卡,也是东汉“使护西域”中郎将的衙府。从上述数宗史料所透露的信息来看,都表明新玉门关应置于东汉永平十七年。

五、文献中涉及玉门关地望之辨正

余既考旧玉门关废于东汉建武二十七年(公元51年),新玉门关置于永平十七年(公元74年),那么,势必引起涉及新旧玉门关若干史料及诗文的重新认识。大抵东汉建武二十七年以前凡言玉门关者,皆指敦煌西北之旧玉门关。仅《汉书车师后城长国传》记五船道“通玉门关”指新玉门关,为班固叙往事而用新地名,为例夕卜;东汉建武二十七年至三国及魏,史料中言“玉门关”或简称“玉门”者则多指新玉门关矣。而诗文中,或指旧关或指新关,两者杂见,不可执一而论;西晋之后,史料或诗文中或指旧关或指新关皆有之,尤不可执一而论。东汉以来史志、诗文涉及玉门关者甚多,何可一一辨之,举其要者,辨之于后,其余或可依例推之。

1.《东观汉记》及《后汉书》两(班超传)俱载:永元十二年(公元100年)超自以久在绝域,年老思土,上疏曰臣不敢望到酒泉郡,但愿生入玉门关。”自来解者多以旧玉门关释之。然而永元十二年班超上书时,旧玉门关已罢废49年,敦煌西北之旧玉门关故址容或尚在,却早无玉门关之名。而新关巳置26年,屹立于敦煌郡之冥安县境。班超既深知其实,所上朝廷疏中何为用废不用存故为淆乱视听?新关亦在酒泉郡西,自新玉门关往酒泉郡城,中间隔着冥安、渊泉、乾齐、沙头、玉门等5县城,为程约500里。与“不敢望到酒泉郡,但愿生入玉门关”之语同样相合,而且更觉贴切o故知班超所求入者,必指新关为是。

2.《敦煌汉简释文》624、671、764、949、1930、1944诸简,皆载有“玉门关候”,除624号简记为居摄六年(公元前6年),其余简皆缺年代。以余度之,皆属旧玉门关。其年代则不晚于建武二十七年,同书1067、2022等简载有“玉门关”而无纪年,亦当指旧关,同样不晚于东汉建武二十七年,因旧玉门关于建武二十七年罢废故也。《后汉书车师后王传》东汉阳嘉四年春(公元135年),“北匈奴呼衍王率兵侵后部。帝以车师六国接近北虏,为西域蔽扞,乃令敦煌太守发诸国兵及玉门关候、伊吾司马合六千三百骑救之,掩击北虏于勒山,汉军不利”。又《隶续》卷12载中平二年(公元185年)之《刘宽碑阴》门生题名有“玉门关候……段琰”。上二玉门关候出现在旧玉门关省废之后80多年至130多年,必是新玉门关之关候,而非旧玉门关候。以往皆理解为旧玉门关之关候,当予纠正。

3.《三国志乌丸传》裴松之注弓丨《魏略》曰从敦煌玉门关入西域前有二道,今有三道:从玉门关西出,经若羌转西,越葱岭,经悬度,人大月氏为南道;从玉门关西出,发都护井,回三陇沙北头,经居卢仓,从沙西井转西北,过龙堆,到故楼兰,转西诣龟兹,至葱岭,为中道;从玉门关西北出,经横坑,辟三陇沙及龙堆,出五船北,到车师界戊己校尉所治高昌,转西与中道合龟兹,为新道。”前二道所谓“从玉门关西出”,皆指敦煌西北之故玉门关,后一新道所谓“从玉门关西北出”,乃指敦煌东之新玉门关。《魏略》未辨新旧,不分东西,后人多一概视为旧玉门关,致使“新道”研究歧见纷出。如将“新道”及所经横坑、五船尽推测在旧玉门关之西北,皆误,悉当正之。《北史西域传》记北魏董琬奉使西域,归而言曰“自玉门渡流沙北行,二千二百k至车师,为一道”。亦指此道,所谓“玉门”亦指新玉门关。

4.《晋书吕光载记》云,吕光自西域东还,“及至玉门,梁熙责光擅命还师,遣子胤与振威姚皓、别驾卫翰率众五万,拒光于酒泉”。此“玉门”,以往史家多以为指敦煌西北之旧玉门关。实则当指敦煌东境的新玉门关。据《晋书苻丕载记》,吕光平龟兹之后东归,先“至高昌”,髙昌太守杨翰以郡降;再“至于宜禾”(此指宜禾县,即西汉之昆仑障,今之安西县六工村古城。说详余《昆仑障考》),最后,“及至玉门”,梁熙始谋闭境拒之。由此知吕光东归之路是从龟兹抵髙昌,东经伊吾人宜禾县,又至“玉门”。则此“玉门”必为新玉门关无疑。若吕光所入为旧玉门关,则不合经髙昌及伊吾抵宜禾县,更不当从宜禾县,掉头向西奔赴敦煌及其以西的旧玉门关。(苻丕载记)载吕光自西域还师,至于宜禾。(苻)坚凉州刺史梁熙谋闭境距之……以子胤为鹰扬将军,率众五万距光于酒泉。敦煌太守姚静、晋昌太守李纯以郡降。”宜禾县在敦煌郡城以东200里。吕光若从旧玉门关而归,必继抵敦煌郡,敦煌太守姚静当即时而降,何待吕光东过敦煌200里后方降?从姚静降在吕光抵宜禾之后加以判断,亦知吕光所至之玉门,必为敦煌郡东部的新玉门关。以往释为旧玉门关者亦当纠正。

5.《魏书张骏传》记前凉时张骏以“晋昌、敦煌、高昌、西域都护、戊已校尉、玉门大护军三郡三营为沙州”。其中“玉门大护军”当置在新玉门关,盖承东汉“使护西域中郎将”旧制而稍变其名者。《后汉书班勇传》记班勇时曰:“昔永平之末,始通西域,初遣中郎将居敦煌,后置副校尉于车师,旣为胡虏节度,又禁汉人不得有所侵扰。”前已指出,初遣之中郎将指“使护西域”中郎将郑众,所谓“居敦煌”,实为居于敦煌郡东境的新玉门关。前凉所置“玉门大护军”应即昉自东汉“使护西域”中郎将而来,亦当驻新玉门关,“既为胡虏节度,又禁汉人不得有所侵扰”,故名“玉门大护军”。以往史家以为“玉门大护军”驻敦煌西北旧玉门关,殆亦误也。

6.隋代涉及新玉门关者较多。《隋书地理志》载敦煌郡常乐县“有关官”。隋常乐县即唐晋昌县,为今安西县桥子乡马圈村大古城,其“关官”,即玉门关官,驻今马圈村小古城是也。同书《西突厥传》裴矩送处罗可汗之母“驰至玉门关、晋昌城”,即此二城。(隋高祖纪)仁寿四年,“尝令左右送西域朝贡使出玉门关”;(薛世雄传)“以世雄为玉门道行军大将,与突厥启民可汗连兵击伊吾,师次玉门”;(吐谷浑传)“帝立顺为主(宇按,吐谷浑主伏允之子名顺,质于隋者),送出玉门,令统余众”。上述所谓“玉门关”及“玉门”,皆指新玉门关,即《隋书地理志》常乐县之玉门关。

7.唐代史料言及新玉门关者,除前举之《大慈恩寺三藏法师传》及《元和郡县图志》外,又有吐鲁番出土《唐开元十九年(731)唐荣买婢市券》(《吐鲁番出土文书》第9册2628页),钤有“玉门关之印”三方,为唐开元年代玉门关存在的确证。同墓出土《唐开元二十一年(733)唐益谦等请给过所案卷》(同上书31~38页)载,唐益谦从四镇来到西州,今欲往甘州,“路由玉门关”。开元年代从西州往甘州,释道是经伊州、瓜州、肃州而达,因知文书中的玉门关,必系瓜州境的新玉门关而非沙州西北的废玉门关。又敦煌遗书S.1438《吐蕃沙州汉人都督书仪》云玉关释(驿)户张清等,从东煞人,聚徒逃走,劫马取甲,来赴沙州。千里奔腾,三宿而至。东道烽铺,烟尘莫知。”此云玉关驿户张清等iUK煞人,来赴沙州而东路烽铺未报消息,知此“玉关”在沙州之东,又云“三宿而至”,3宿即4天,知此关在沙州东4日程。《唐六典》户部度支郎中员外郎条凡陆行之程,马,日七十里。”4日约280里,与马圈小城至沙州里程相合。亦可为新玉门关在马圈小城提供旁证。此文为吐蕃占据敦煌初期的文书,此时之东玉门关似乎已改称“玉关择”而不复称玉门关矣。

8.王昌龄《从军行》之七玉门山障几千重,山南山北总是烽人依远戍须看火,马踏深山不见踪。”诗中之“玉门”,据环境景物考之,当为新玉门关。所写之山,为新玉门关北之常乐山,今名截山(《辛卯侍行记》作“尖山”)。此山南北宽10余里,东起双塔水库西崖,西至芦草沟峡,长150余里;又西与敦煌之火焰山、三危山、鸣沙山一脉相连,重峦叠障,延绵三百余里,“玉门山障几千重”指此;从新玉门关向西北去常乐县(今安西县六工村古城)驿道,是从今安西县西南的十工口子向北穿山。诗云“马踏深山不见踪”,正是峡中道路及其情景的纪实;此山南北散布数十座烽燧,所谓“山南山北总是烽”是也。而故玉门关则附近无山,其西北40里许有乱山子,山体不大,谈不上“山障几千重”;驿道经山南侧而西,不往山北,无所谓“马踏深山”;山南散布有烽火台,但山北为荒漠流沙,自古无路可通,故无烽燧之设,与“山南山北总是烽”亦不合。据实考之,此诗所写之“玉门”为东玉门关无疑。王昌龄《从军行》之四青海长云暗雪山,孤城遥望玉门关。”余友宁瑞栋先生以为“孤城”者,唐之瓜州城也,此城孤处戈壁北缘,登城而望,南则“青海长云暗雪山”,北则遥见玉门关。马圈村小古城,距瓜州城20余里,遥望可见是也。此说切合地望景物,非亲历其地者莫可道之。李云逸《王昌龄诗注》(上海古籍出版社,1984年9月第1版)以为指敦煌西北之旧玉门关,环境地望皆不合。而岑参《玉门关盖将军歌》“玉门关城迥且孤,黄沙万里白草枯。”地理情势与敦煌西北之旧玉门关相合,新玉门关地处细土平原,林草甚茂,绝无黄沙万里大漠气象。岑参于天宝十三载(754年)春末随安西四镇节度兼伊、西、北庭节度使封常清至庭州。先任大理评事摄监察御史,充安西、北庭节度判官,旋升为伊、西、北庭度支副使,至德元年(756)冬离任东归。诗中有“我来塞外按边储”之句,正是任度支副使时所作。度其作诗时约在天宝十三载冬季(据诗中“暧屋绣帘红地炉”、“腊日射杀千年狐”句可知)。从唐高宗时代以来吐蕃便不断侵扰西域,对敦煌造成威胁。武则天以来在敦煌西境置紫金镇(在阳关西南)及西关镇(在旧玉门关),有镇将率兵防戍,盖将军(闻一多先生以为即盖庭伦),飱即天宝年代之“西关镇将”,《玉门关盖将军歌》说故玉门关(唐之“西关”)“南邻犬戎北接胡,将军到来备不虞”是也。此时值封常清击播仙镇(即故且末镇,在敦煌西南2350里),军需物资从故玉门关运送,身为伊西庭度支副使的岑参因有故玉门关之行以“按边储”。据此考之,此诗所涉之玉门关,应是敦煌西北的故玉门关。闻一多先生《岑嘉州系年考证》以为指晋昌县的新玉门关,今人多从其说,殆亦未当。

同类推荐
  • 元散曲风格特质及其成因研究

    元散曲风格特质及其成因研究

    本书通过分析元散曲语言修辞、句式章法、情趣立意等方面雅、俗文化元素的并立,论析了元散曲以俗见雅、雅俗合一的风格特点及其构成方式。本书的中心论旨为元散曲包蕴了元代雅俗多层次的文化元素,它得益于元代士人借俗写雅、以雅化俗的主观努力,是元代士人主动顺应社会文化环境的必然结果。围绕这一中心论旨,本书主要从元散曲雅俗交融风格特质的构成、雅俗冲突与融合的方式、雅俗合一风格特质的成因三个方面,考察和分析元散曲独特的艺术风貌。全书资料翔实,立论有据,是这方面研究的专著,颇多创新之处。对元散曲、元代文学研究,以及我国民族文学研究等,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 大中国上下五千年:中国民俗文化大观

    大中国上下五千年:中国民俗文化大观

    本书从民间神灵、传统节日、礼仪禁忌、民族婚俗、生肖文化、民间游戏、神话传说、华夏饮食、民族服饰、中华民居、民族工艺十一个方面展现了一幅中华民俗的多彩画卷。
  • 吃茶去

    吃茶去

    本书内容包括茶史、茶叶、茶道、茶艺、茶馆、茶具、茶叶的多用途、高山茶与平地茶等。
  • 悲越天山——东干人记事

    悲越天山——东干人记事

    秋高气爽,景色宜人。正在准备庆祝建都850周年的北京,熬过了酷暑盛夏的困扰,又展现了它明媚靓丽的风姿,吸引并接待着五洲四海、络绎不绝的游客。我刚从宁夏开会归来,也明显地感觉到北京已进入气候最美好的旅游高峰季节。坐在写字台前,阅读着近期收到的函件,不时接听来自各方的电话,为奔走相告的喜事而欣慰,为远方亲友的病危而担忧,更为回族穷困地区的脱贫振兴而鼓舞。
  • 地方文化研究辑刊(第五辑)

    地方文化研究辑刊(第五辑)

    《地方文化研究辑刊》第五辑
热门推荐
  • 夜磁

    夜磁

    如果让你选择梦想追寻的地方,那么所有人都会选择夜生活繁华的大城市。可有一位少年却不这么想,他的梦想从在这里出生开始在这个人烟少得可怜的小城市里。这里治安极差,每天都有命案发生。但如此糟糕的环境却带给了他生存之道。每次回家,他都带着一笔不菲的资金,当然,还有衬衫上斑斑的血迹。不过这都不算什么,他已经这么做了好多年了,从来没有失手过。直到有一天,只是以杀戮为任务的他突然就定下了一个目标:干掉那个人,然后把他的尸体挂在市中心的高楼上公之于众。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满星入怀

    满星入怀

    我做好了一切准备,就是没有准备好遇见你他们的相识本就是一场意外,意外的按照身高排位置,才会有了后面的刻意,,,当他发现喜欢上她以后,他知道她喜欢棒棒糖,便早晚给她一根棒棒糖,知道她喜欢哆啦A梦,所以将自己的头像变成它的机器猫,将自己的微信号改为她的昵称,还对她的要求各种满足……在一起后,无比宠她,逼着她补习她不爱的物理学,会因为她和异性亲密而放狠话,后来,这个女孩将他作掉了几年,那几年,他们不在一起,男孩在记仇,女孩在后悔,但他们都还在此次牵挂,那几年,他们互相强大,为了各自的梦想而努力奋斗,会在疫情期间望着星空为对方祝福,,,几年以后,他们再次相遇,这个女孩发誓,这一次,一定紧紧牵着你的手,烙上独属于她的哆啦A梦的印记!、
  • 重生之嫡女谋嫁

    重生之嫡女谋嫁

    新文《重生嫡女有空间》已发,求支持~重生而回,夏梓晗才发现,自己上辈子过的有多窝囊和愚蠢,被渣男欺骗,被继母哄骗,还被继妹抢走未婚夫,自己最后却落得一个身败名裂,嫁赌鬼又毁容的下场。重生归来,夏梓晗只有三个愿望,一,做个天下最有钱的贵女,二,让所有害过她的人,全都得到应有的报应,三,再嫁得一只金龟婿,生几只小包子,过着夫妻恩爱琴瑟和鸣幸福生活。为了实现这三个愿望,夏梓晗努力强大自己,开铺子,学武功,赚银子,闲暇时间还不忘记虐虐继母继妹渣男什么的,把前世他们欠她的债,十倍百倍的一一讨回来。
  • 抢钱女生向前冲

    抢钱女生向前冲

    都说有钱人比较大方,但为什么钱旌紫还是跟难民一样就钱就上,有钱就赚?高喊着贪财的女娃娃回头一瞧:不得了!懵懵懂懂间竟已经站在了钱端!不行啊,她恐高啊!而且高处不胜寒。爹爹说,没事,放手去做吧!好,放手向钱冲!
  • 锦绣农女有点田

    锦绣农女有点田

    一朝穿越,却在新婚夜成为寡妇,好在有强大空间傍身,从此种田,经商,斗极品,带领全家走上致富路。
  • 诗词那么美,爱情那么伤

    诗词那么美,爱情那么伤

    本书评述了古典爱情诗歌,包括项羽与虞姬、司马相如与卓文君、王献之与桃叶、元稹与红拂、崔郊与女婢、李煜与小周后等。
  • 摩天轮的思念之王俊凯

    摩天轮的思念之王俊凯

    富家公子王俊凯,和家境不太好的宋芊芊在摩天轮上......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这个刺客有问题01

    这个刺客有问题01

    “许久未见到如此威猛刚直的打法了。”“不愧是狂战士啊。”黎水:“不啊,我是刺客啊。”姬八:“他狂战士一直很不错。”黎水:“???”“铁证如山下,尔等何故视之于无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