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1172100000007

第7章 汉代河西与西域之间的相互关系(1)

王宗维

“河西”和“西域”,现在说来,是两个概念,两个不同的地理区域,河西是指河西走廊及其两侧,西域指玉门、阳关以西,但原来并非如此。早期的文献域”和“国”涵义相同,西域指中原王朝郡、县管辖区以西的地方。随着郡、县设置的增加,中原王朝疆土的不断扩大,西域的范围也不断向西转移。现在我们通常所说的西域,是《汉书西域传》首先明确提出来的,“东则接汉,厄以玉门、阳关,西则限以葱岭”,从此才把河西地区和西域明确分开。但是在历史上由于河西与西域地界相连,地貌、土壤、气候、雨量和植物生长等情况有许多相同之处,河西地区又是东西南北民族迁移、流徙活动的场所,这样,河西和西域之间的关系一直十分密切。就是汉朝政府把河西和西域分别区划,实行不同形式的行政管辖以后,其相互关系并未因此而受到影响。研究河西与西域之间的相互关系,对于全面了解西北地区民族关系史,无疑是一个重要内容。

一、河西原来也称西域

“西域”一词,最早见于《史记卫将军骠骑列传》,云:“骠骑将军去病率师攻匈奴西域王浑邪,王及厥众萌咸相挥o”《汉书霍去病传》:“骠骑将军去病率师征匈奴,西域王浑邪王及厥众萌咸犇于率。”浑邪王的驻地在汉代张掖县,张掖县属武威都,可见从今武威以西,当时就称为西域。

又《史记大宛列传》记乌孙王号昆莫。昆莫之父,匈奴西边小国也。昆莫生,弃于野,乌嗛肉蜚其上,狼往乳之。单于怪以为神,而收长之。及壮,使将兵,数有功,单于复以其父之民予昆莫,令长守于西城。”王充《论衡吉验篇》据此亦作“西城”。但“西城”实为“西域”之讹。《大宛列传》在此前数行记一事云“汉遣骠骑破匈奴西城数万人,至祁连山。”此即上引《卫将军骠骑列传》、《霍去病传》所记元狩二年(前121)汉朝击败休屠、浑邪诸王事。传中都说“西域王浑邪”,而《大宛列传》作“西城”,显然是传抄中的错误。乌孙在浑邪王部西,又非城邦国,应以西域为是。

汉武帝在位时,河西四郡已建成三郡,敦煌郡辖境已达玉门、阳关,昭帝时成书的《盐铁论》就把西域的范围向西推移了。其《西域篇》记胡西役大宛、康居之属,南与群羌通,先帝推攘,斥夺广饶之地,建张掖以西,隔绝羌胡,瓜分其援,是以西域之国皆内,拒匈奴,断其右臂o”这里所说的西域,已经不包括河西走廊至宣帝设置西域都护,领南北二道,西域的范围进一步明确了,但是此时也并非仅指玉门、阳关以西。《汉书赵充国传》记赵充国上书云:“治湟峡中道桥,令可至鲜水,以制西域,威信千里。”此“西域”的概念,无疑指鲜水(今青海湖)及其以西地区,当时汉朝尚未在此设郡领县,所以称为西域。再证之《汉书王莽传》,王莽奏议云:“今西域良愿等复举地方臣妾……请受良愿等所献地为西海郡。”王莽所设西海郡在今青海海晏县,郡领五县分布于青海湖周围,羌豪良愿部必当在此,可见西域也指湟水上游、青海湖周围地区。

根据上述,西域一词在西汉时广泛指汉郡县辖区以西汉朝力所能及之地,并没有严格界限。东汉班固撰《汉书》,才把范围分开了。置郡以前的河西,曾包括在西域的范围内。

二、河西和西域民族迁移、交往极为频繁

河西是亚洲东部和中部交通的咽喉,东西南北的民族迁徙,各族之间的经济联系大都需要经过这里。从汉文资料的记载看,西域的许多民族是从河西迁往的,或者是经过河西迁往西域的,河西民族对西域的发展有过很大的贡献。兹分述于后:

(一)月氏人

《史记大宛列传》记:“大月氏,在大宛西可二三千里,居妫水北。随畜移徙,与匈奴同俗,控弦者可一二十万。始月氏居敦煌、祁连间,及为匈奴所败,乃远去,过宛,西击大夏而臣之。”《汉书张骞传》记乌孙王号昆莫,昆莫父难兜靡本与大月氏俱在敦煌、祁连间。”又据《资治通鉴》建武十二年条姑臧县引刘晌注姑臧县,秦月氏戎所居。”月氏东起武威,西至敦煌,分布地区与《括地志》所记“凉、甘、肃、瓜、沙等州地,本月氏国”的记载完全相符。

月氏从秦代以前就居于河西。汉文帝三年(前177)以后陆续向西方迁徙。其迁徙原因是匈奴右贤王的攻击。《匈奴列传》记今以小吏之败约故,罚右贤王,使之西求月氏击之。以天之福,吏卒良,马强力,以夷灭月氏。”从此月氏人的大多数迁往西域,称大月氏。大月氏人到达葱岭以西后,降服大夏,重建政权,但他们与昆仑南山、河西地区的月氏遗民关系仍然密切。

《张骞传》记:乌孙王“昆莫父难兜靡本与大月氏俱在祁连、敦煌间,小国也。大月氏攻杀难究靡,夺其地,人民亡走匈奴。”《大宛列传》记:昆莫及壮,单于“使将兵,数有功,单于复以其父之民予昆莫,令长守于西城(域)。昆莫收养其民,攻旁小邑,控弦数万,习攻战。单于死,昆莫乃率其众远徙,中立,不肯朝会匈奴。”乌孙与大月氏共居于敦煌、祁连间,约在秦至汉初。汉初,月氏强盛,图吞乌孙,乌孙人逃往匈奴。当时匈奴西部的势力仅仅到达河西东端,乌孙逃往匈奴也只能是向东北部迁移。冒顿单于在位三十六年(前174)死,匈奴右贤王灭月氏在汉文帝三年(前177)或次年,昆莫配合右贤王击败月氏后,曾一度成为匈奴在西域的掌兵者,此西域实指河西西部地区。数年,冒顿单于死,乌孙王乘机率众远徙,击败月氏,占领准噶尔盆地和伊犁、纳林河地区。《汉书西域传》所指乌孙国,是指乌孙最后在赤谷城建立政权以后的状况。由此可知,乌孙在汉文帝初年以前,一直是在河西居住的民族,冒顿单于死后,才最后离开河西。

(三)塞种人

《广弘明集》梁荀济《论佛教表》引《汉书西域传》云塞种,本允姓之戎。世居敦煌,为月氏所迫,遂往葱岭南奔。”今本《汉书西域传》记大月氏西破走塞王,塞王南越县度,大月氏居其地。后乌孙昆莫击破大月氏,大月氏徙,西臣大夏,而乌孙昆莫居之,故乌孙民有塞种、大月氏种云”又同传属宾国条记昔匈奴破大月氏,大月氏西君大夏,而塞王南君屑宾。塞种分散,往往为数国,自疏勒以西北,休循、捐毒之属,皆故塞种也。”根据上述,塞种原与乌孙、大月氏俱在敦煌一带。大约在秦汉之交,月氏第一次败塞种,其人或远走葱岭,或附于月氏、乌孙。西汉文帝时,月氏西迁,再次击败塞王,从此塞王南君层宾,其人民散处于西域诸国。塞种人初居敦煌的时间无考,但他们至少在秦代是河西西部的房民,后因月氏夺其地,才迁往西域的。

(四)大夏人

《大宛列传》记:“大夏,在大宛西南二千余里,妫水南。其俗,土着,有城屋,与大宛同俗。

无大王长,往往城邑置小长。其兵弱,畏战,善贾市。及大月氏西徙,攻败之,皆臣畜大夏Q”

“大夏”一词,《左传》昭公元年即有“迁石沉于大夏”的记载。此大夏在晋地,可能与夏禹的后代有关。《管子封禅篇》记齐桓公“西伐大夏,涉流沙”。黄文弼《西北史地论丛》认为此大夏在河州、凉州间,今甘肃临夏大夏河一带似为大夏人居住之所。《山海经海内东经》记:

“国在流沙外者,大夏、竖沙、居繇、月支等国。”此四国中,月支即月氏,居于河西;居繇即居延,为西戎八国之一朐衍之戎的一部迁于河西者;竖沙待考,大夏即由临夏迁居于河西的大夏人。流沙并非如有人所说,一指居延海之流沙,一指罗布泊流沙,实即指大沙漠,这里是指大河以西之腾格里大沙漠。流沙外即腾格里大沙漠以西,大夏、竖沙、居繇、月支等国当时分布于此。战国后期,大夏人已不在河西,可能向西迁移了。大夏人居住有城屋,与漠北匈奴不同,这在原居于临夏时已流行这种居住方式。

月氏西迁后能够迅速击败大夏,迫使其臣服,这与大夏“无大君长,往往城邑置小长;其兵弱,畏战”有关。大夏人西迁后未能建立统一的政权,所以被它原来的邻居轻易臣服。

(五)宪人

《史记匈奴列传》叙述冒顿单于初继位时匈奴的辖地云西接月氏、氐、羌”,当时匈奴的西部势力尚未深入河西,与其为邻的月氏还占有今武威地区。此氐、羌是指今兰州附近的氏弟部落。

秦代以前,羌人在河西的势力相当强大,走廊南侧主要是羌人的势力范围。《汉书地理志》:张掖郡羌谷水,酒泉郡呼蚕水,敦煌郡的南籍端水和氐置水均出自羌中,这虽然是汉代的情况,但也可以看出羌人分布地区之广,西部一直与婼羌相连。

婼羌是西域最大的羌人部落群。《汉书西域传》记出阳关,自近者始,曰婼羌。

辟在西南,不当孔道……畜牧水草,不田作。”又记小宛,东接婼羌;卢戎,南邻婼羌;渠勒,西连婼羌;于阗,南界婼羌;难兜,北有婼羌;“西夜、蒲类、依耐、无雷,其种类氐羌行国”。纵横数千里,可见其分布之广。又据《三国志魏志》裴注引《魏略西戎传》云敦煌西域之南山中,从婼羌西至葱岭数千里,有月氏余种,葱茈宪,白马、黄牛羌,各有酋豪。”近来新疆考古工作者在塔什库尔干发掘的古墓葬,经分析有大量羌人遗骨,就可以延实史书记载之不误。

羌人为什么不分布于绿洲,而分布在西域南山?这里面原因固然很多,其主要原因是他们西迁的时间较晚,当时城邦诸国已经占有了肥沃绿洲,宪人又是“不立君臣,无相长一”(见《后汉书西羌传》)的部落群,没有力量战胜他们的对手,所以是分散迁移,各有酋豪。这些羌人是何时、从什么地方迁来的呢?这是需要解决的问题。

婼羌的“婼”,从若,若与弱并而灼切,若音同弱,婼羌,实即弱羌。《禹贡》导弱水至于合黎,余波人于流沙”;《山海经大荒西经》昆仑之丘,“其下有弱水环之”。合黎即今张掖北的合黎山,昆仑之丘即张掖、酒泉南之昆仑山,后称祁连山。根据以上记载,秦代以前的弱水,指祁连山北、合黎山南所有诸水,尚不包括合黎山北诸水汇合后的一段。为什么称“弱水”,古人曾有解释。郭瑾注其水不胜毛”;《玄中记》说是言其水弱,鸿毛不能载。这都是从汉文弱字的意思妄加穿凿。试问弱水之名在前,至少在战国时巳有,而中原华夏文化进人河西在后,实为汉武帝时期,如何能用数百年以后汉字的意思解释前者!可见弱水的弱,应是汉字的音译,从当地居民语言中音译而来。当时称弱羌所居之地为弱,称其水为弱水,婼羌原居地就在祁连山以北、合黎山以南的诸水流域。弱羌人大批西迁,大约在秦统一六国时期。当时月氏强盛,兼并河西诸部,弱羌人在月氏人的压力下,不得不放弃原来的住地,向西域南山迁徙。婼羌西迁后羌人在河西的势力大为削弱,但是弱羌的影响依然存在。《汉书韦元成传》记起酒泉、张掖以隔婼羌,断匈奴之右臂。”此时酒泉、张掖久已没有婼羌,但仍以婼羌称之,说明汉代人仍认为张掖、酒泉的诸羌,可以弱羌为代表。反k来又证明了婼羌的原居地就在张掖、酒泉间。

(六)敦人

《山海经北山经》记大咸之山,无草木,其下多玉。是山也,四方,不可以上。又北三百二十里,曰敦薨之山,敦薨之水出焉,而西流注于坳泽。”证之《水经注》,敦薨之水出焉耆北敦薨之山,经焉耆,流入敦薨之渚、之浦、之薮,流注于坳泽。据董佑诚、黄文弼等考证,此敦襄之山水包括的范围,北起天山,从山上流出的裕勒都斯河,一直到达罗布泊。这么大的一片地方山名、水名都以敦裹称之,说明当时有一个人口众多的民族居住在这里。以族名命名地名,这是古代的常例。

张骞第一次出使西域回来,带来“敦煌”这个地名,后来汉朝又在河西西部置敦煌县、敦煌郡。敦煌一名在张骞的报告中是指一个地方的名。然而应劭注云“敦者,大也煌者,盛也”,《元和郡县图志》又说是“敦者,大也,以其广开西域,故以盛名”。这都属无稽之谈。敦煌之名在前,置郡开西域在后,何能言大、盛。

今敦煌县东之安西县东有名“兔葡芦”的地方,出土的文物很多,孙修身先生考察后认为“兔葫芦”为吐火罗的别异,此说极为确切。张骞报告中的敦煌或即指此地,至少包括这个地方。这样,我就可以还原敦煌一名的来源,就是吐火罗,初期译为敦薨,汉代译为敦煌,后来译为吐火罗,今有遗址兔葡芦,上下两千多年,线索明显,敦煌就是因吐火罗人曾居于此而得名。

吐火罗人原在西域,战国时曾以焉耆为中心活动于开都河、孔雀河流域广大地区,其中一部分东迁,进人河西,在今安西以西活动。西汉初年复西迁,离开河西,可能有少数遗民流在这里,保留着敦煌这个地名。这样,敦薨(敦煌、吐火罗)族就是活动于玉门、阳关内外的一个民族。

(七)居延人

上引《山海经》记流沙外有居繇之国,汉霍去病西征经过居延,汉以其地置居延县,名其水为居延水,其泽为居延泽,可见居繇国人应是一个较大的部落。

居延人的根源,可以追溯到春秋时与义渠戎相邻的朐衍之戎。秦穆公时,西戎八国服于秦。后来,义渠复叛,攻秦,秦多次出兵反击,直至秦昭王时才彻底消灭义渠。但是,自春秋以后,再不见朐衍戎之名,汉代北地郡有义渠道,而朐衍称县不称道,“县主蛮夷曰道”,说明秦、汉在北地郡设县时,朐衍仅存地名,而无朐衍人,义渠人还有。朐衍戎大约在战国时畏秦之威,向西迁移,进入腾格里沙漠地区。《山海经》所记之居繇,正是朐衍之戎的别异,他们又在流沙外建立了政权。

汉开河西时,霍去病、李陵都先后到达居延地,此居延即因居繇人所居而来,汉居延县就是在此基础上建立起来的。汉代设县时,居延人又离开这个生活多年的地方,向西迁移了。

西汉昭帝末年,匈奴进攻乌孙,企图夺取乌孙车延、恶师地。车延地实即车延人居住地区,车延应是居延之别异。从当时汉朝与匈奴战争的地理看,车延地似在今哈密西北。此地在居延海以西,相距不远,说明居延人又从河西迁到新疆北部。

(八)单桓人

《汉书霍去病传》:元狩二年夏,霍去病“涉钧耆,济居延,逐臻小月氏,攻祁连山,扬武乎觫得,得单于单桓、酋涂王。”注引张晏日:“单桓、酋涂,皆胡王也。”祁连山即今酒泉南山,觥得为汉觥得县地,在今张掖县西,说明当时这一带地区有个民族称单桓。

自此以后,单桓族在河西地区不见出现,而在西域出现了。《汉书西域传》记单桓国,户二十七,口百九十四,胜兵四十五。”又记“其国西与乌贪訾离国相邻”。单桓国实际上只是一个小的部落政权,元狩二年原来的首领被汉军俘获后,部落遭到很大损失,余部向西迁移,后来在天山以北定居下来,建立了部落政权。

(九)龙勒人

汉代敦煌县西是龙勒县,着名的玉门、阳关就在该县境内。龙勒县是在原来龙勒人居住的地方设置的。但汉代置县以后,这里就不见龙勒人,而在《汉书西域传》中记有楼兰国,云鄯善,本名楼兰,王治抒泥城,去阳关千六百里,户千五百七十,口万四千一百……地沙卤,少田,寄田仰谷旁国。民随畜牧,逐水草,有驴马,多橐驼,能作兵,与婼羌同。”

同类推荐
  • 中国食俗

    中国食俗

    “中国文化知识读本”丛书是由吉林文史出版社和吉林出版集团有限责任公司组织国内知名专家学者编写的一套旨在传播中华五千年优秀传统文化,提高全民文化修养的大型知识读本。
  • 天下第一村

    天下第一村

    当我每每看到场凌城南那高大的炎帝雕像时,不尽会想起宝鸡常羊山来,因为,那里是炎帝长眠的地方,那里的清姜流域,有着炎帝生息并倡导稼樯的记忆,所以,我对常羊山的向往也就随之产生。
  • 中国新疆

    中国新疆

    新疆是一个美丽的地方,一个令人向往的地方。本书从西域历史文化、民族风俗传统、当代风尚、优美画境等诸多方面介绍了新疆。质朴而洗练的语言直击美丽新疆的多元内核,令人产生如临其境的真切感受。
  • 世界文化探秘

    世界文化探秘

    传承和发扬人类文明是我们每一代人的职责,我们只有扩大视野,才能认识世界文化的固有价值,才能感受到文化之珠为人类照耀出的光芒,这既是对先人的尊重,也是对未来发展方向的引导。《世界文化探秘》共分为:文苑英华、戏曲音乐、书法美术、民族民俗、神话传说、文物考古、古迹方舆、科技博物、文献典籍十个部分,详细为读者介绍了世界文化史上的种种谜团。
  • 人类历史未解之谜(全集)

    人类历史未解之谜(全集)

    本书立志向广大读者介绍一些人类历史未解的谜团,分别从外国军史谜团、中国军史谜团、历史疑云、名人疑案、古老的文明、传说中的历史、迷雾重重的宝藏这七个方面向读者一一展示了人类历史所存在的扑朔迷离、神秘奠测的谜团。此外,本书具有很强的可读性、趣味性,将一个个人们耳熟能详的历史谜题以及众多富有传奇色彩的话题,借助简明的体例,精练的文字,新颖的版式,精美的图片等,描绘得栩栩如生,从而披露出大量鲜为人知的历史细节,再现历史的丰富与变幻。
热门推荐
  • 仁者至尊

    仁者至尊

    家园被毁,他身无分文闯都市,却不想人人得而欺之!万念俱灰时,他巧遇大老板提携,更捡到一本《魁化宝典》激活异能体质!金鳞岂是池中物,一遇风云便化龙!侮辱我的人,今后都给我跪下!看魁化狂人如何搅动都市乾坤,君临至尊之位……
  • 九佢

    九佢

    太原年间,昏君无道,内有奸臣欺上瞒下,外有强敌虎视眈眈。宣王姜麟借找寻九佢为由来到民间,实则是为了躲避皇室相互残杀。在次期间结识临渊众人,多方势力暗潮涌动,云谲波诡。PS:简介无力,人物较多。问我最主要的主角是谁,当然是野心勃勃孙羽和岁月静好九音。
  • 心腹

    心腹

    杨登科为了实现自己登科转干的梦想,极尽钻营之能事,几经波折终于梦想成真,由边缘人至局长司机、局长心腹,再至办公室主任。正当其春风得意、踌躇满志之际,却因为自己受贿和替局长顶罪而锒铛入狱。出狱后,杨登科发现了妻子已投进了自己的顶头上司董志良的怀抱。杨登科翻然悔悟,毅然决定撕破董志良道貌岸然的面皮,检举其贪污受贿的罪行……
  • 权少独宠腹黑小娇妻

    权少独宠腹黑小娇妻

    他和她是半路相遇的竹马小青梅,多年后重逢之时,她身负血海深仇,而他却依旧是那个在原地执着等待的翩翩少年。这一次,绝不放手!她大仇未报,敌人嚣张屡次妄图至她与死地,她却偏偏要用实际行动告诉那些人——你做梦!然而,只有她明白,自己最幸运的,其实莫过于那个偏偏少年的不弃、不离。【1V1宠文爽文坐看女主霸气手撕贱人】
  • 精典教育-俗物与天才

    精典教育-俗物与天才

    本书前半部分,作者塞德兹先阐释了自己独特的教育理念而在后半部分,又以小塞德兹的成长经历为主线,论述了天才教育法的实践过程。
  • 恶魔校草的治愈甜心

    恶魔校草的治愈甜心

    【甜宠文+1v1男女主双洁+暗恋明恋都成真】可爱,天不怕地不怕的女汉子。在初三时与自己的偶像乐宇柠同班后性情大变。实力上演一遇校草就秒怂!她说她最值得骄傲的事情就是告白校草!但这也是她最后悔的事情。某天,她突然一改怂包表象露出本性,向乐校草霸气宣言:“你是老娘看上的人!要守老娘的规矩、更要疼要宠要形影不离,听到没?!”乐校草淡然回应:“等我完成你的心愿,我一定兑现。”心愿?重返棋坛?重燃星河?最终都不及:我+你=我们【飒姐可爱发话】有胆请入坑:大姐大飒姐的追爱日常。高冷闷骚又腹黑的棋少反追套路。文案只写这么多,不喜勿喷。有胆不怕的小可爱们,欢迎!绝对保证完结不太监。糖管够,甜度没有上线,只有更甜没有最甜!
  • 神医圣手:妖孽君上心尖宠

    神医圣手:妖孽君上心尖宠

    她是医学天才,一念之间,可将一个人推入地狱,亦可将人拉回天堂。一朝穿越,废物的体质,愚蠢的头脑,平淡的长相,你确定这是真的?好吧,这不是真的。灵力天才,最强大脑,倾国倾城,这才是她的代言词!一次次的蜕变,一次次的惊艳,越来越多的男子为她倾倒。殊不知,某妖孽早已把她拐跑了……且看天才与妖孽,携手并肩秀恩爱。
  • 傻妻

    傻妻

    诉不尽的恩怨情仇,道不完的儿女情长。身系天下大任,心系家仇国恨。他是一朝天子之后裔,宋室王朝太子,却因国破家亡而落草为寇。她是名门将相之女,湘贤君主,却身不由己,被父亲逼迫,远嫁他乡。红尘中,他们相逢偶遇,从此两心相悦,情投意合。为了爱情,他们携手同心,共赴患难,生死与共。为了恩怨,他们义无反顾,弑杀仇人,已雪前齿,匡扶江山社稷。
  • 秩序——规矩方圆

    秩序——规矩方圆

    在浩瀚的宇宙中,太阳系处于宇宙的边缘处,这里因为无人打搅,所以在帕华平行宇宙里真的是一方美丽的净土,这里的生物竟然进化的如此之慢,而且繁殖速度如此之快,可谓造物主宙斯最失败的作品,在人类纪元28世纪初,一群天外来客竟然悄然而至,坠落在这蔚蓝色的星球之上。
  • 樱璃

    樱璃

    彾洲这个由六大灵族和一个最高制衡圣族所建立的亘古不变的平衡世界,在一个少女无意识地误闯之后,被彻底颠覆。至高圣族将成为传说,彾洲大陆就此混沌不堪。冰与火之争,光与夜溃烈,花与魅反目成仇。少女眉心鲜血浸染着整个彾洲大陆。而这一切的浩劫却是旷世恋人重逢之日。那个孤独千年的旅者,象征着高贵而圣洁的如瀑青丝和无尽淡漠的灰色瞳眸,那个挣扎在暗夜与光明里的少年,永远带着无尽恐惧的笑颜。带着宿命无止尽的轮回和诅咒,他迈着消无声息的步伐,留恋人间,只为等到那个他执念如此的女子。而身负复族使命的圣灵之女,前世她是身披战甲一身戎装之神,独守这一片战乱之界,烈马缨枪扫平七灵大地。而今生她却是被所爱之人弃如敝履的少女,樱色的瞳眸熠熠生辉,心如琉璃。当她看尽了生离死别,终有一日桀骜而立于山巅,号令群雄。而指尖渗出的鲜血,终是她死于寂静的心脏,沉淀的无尽深渊。一场覆灭,一段重生,一次机遇,一个眼神,他们的宿命终究紧紧绑在了一起,为苍生注定牺牲一切,他们同病相怜,浴血并肩,爱着又憎恨着,逃脱又靠近着。当他看到,她为他流下的最后一滴眼泪时,想起当初初见时,她英眉冷目,伸出双手将他牵于马后,红色披肩在半空中咧咧作响。她告诉他,以后他将不再孤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