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1172100000005

第5章 汉代对敦煌的开拓与经营(1)

刘进宝

从战国到秦,活动在敦煌地区的主要是月氏、塞种胡和乌孙等族。在这些种族中,以月氏最为强大。塞种“本允姓之戎,世居敦煌,为月氏迫逐,遂往葱岭南奔”。故到了秦汉之际,活动在敦煌与河西其他地区的则主要是月氏和乌孙了。

一、汉代对敦煌的开拓

西汉初年,匈奴赶走了河西的月氏、乌孙,占据了河西。匈奴占据河西及西域后,除在占领区征收赋税外,还严重地破坏和阻塞中西交通;并与羌人联结,威胁着汉朝的安全。但是,由于西汉初期汉帝国的社会经济极端残破,再加上统治阶级内部矛盾重重,因此其国势十分虚弱,无力抵御匈奴的进攻,从而不得不采取屈辱的“和亲”政策。

然而,西汉王朝的“和亲”政策,并没有满足匈奴奴隶主贵族的贪欲。他们经常侵汉边郡,杀掠人民。“汉兴以来,修好,结和亲,所聘遗单于者甚厚;然不以重质厚赂之故改节,而暴害滋甚。”“匈奴数和亲,而常先犯约……反复无信,百约百叛。”西汉王朝在经过六七十年的休养生息之后,至武帝即位之时,国力已很充实。而且经过平定“异姓诸王”的背叛,及经过文、景的削藩和平定“同姓诸王”的“七国之乱”后,中原割据势力和大商贾的势力都遭到了极大的打击,中央集权已大大加强和巩固。这样,西汉王朝就有足够的经济力量和军事力量来反击匈奴了。武帝采纳抗战派大臣的主张,开始了抗击匈奴的战争。

公元前133年的马邑之谋揭开了抗匈战争的序幕。它是西汉王朝与匈奴由“和亲”封战争的转折点。汉对匈奴的反击战争主要是公元前127年的河南之战、前121年的河西之战和前119年的漠北之战。经过河南之战,收复了“河南地”;经过漠北之战后,“匈奴远遁,而幕(漠)南无王庭”

河西之战主要是由青年将领霍去病领导进行的。汉武帝元狩二年(公元前121年),青年将领霍去病率轻骑万人由陇西出发作尝试性的进攻。霍去病的具体进军路线,是经过慎重选择的,因为“从羌中,险,羌人恶之;少北,则为匈奴所得”。因此其进军路线既不能深入羌中与强大的西羌相遇,遭其阻击;又不能接近匈奴本部,惊动匈奴主力,陷入重围,不能自拔。当时霍去病只能在匈奴统治势力薄弱和接近西羌本部的边沿地区,即两大势力的结合部穿行而过,这样才能迅速到达河西浑邪、休屠部地,达到轻骑出击的目的。

据《汉书霍去病传》载,元狩二年春,霍去病“将万骑出陇西”,西行过焉支山,深入匈奴地千有余里,大破匈奴,斩获甚多。同年夏,汉王朝决定乘胜出击,再次进军河西,以便彻底打败匈奴在河西的势力,控制河西,保护中西交通。据《汉书》记载,元狩二年夏天,霍去病从北地出发,至居延,然后南下打到祁连山,俘、斩匈奴三万多人,并“得单于单桓、酋涂王,及相国、都尉以众降下者二千五百人”匈奴在河西的势力又一次遭到了沉重的打击。

霍去病在河西之战的胜利,使匈奴失去了水草丰盛、宜于牧畜的祁连山和焉支山,影响十分巨大。《史记正义》引《西河故事》云广匈奴失祁连、焉支二山,乃歌曰:亡我祁连山,使我六畜不蕃息;失我焉支山,使我妇女无颜色。其慜惜乃如此。”

河西的匈奴在一年中连遭两次打击,已有不能支持之势,而匈奴单于又怪罪浑邪王和休屠王无能,“欲召诛之。昆邪、休屠王恐,谋降汉”他们派人和在黄河沿岸修筑边塞的将军李息联系,李息即告朝廷。“上恐其以诈降而袭边,乃令去病将兵往迎之。这时,休屠王反悔,不愿降汉,浑邪王杀了他,并收编了他的部众;霍去病也当机立断,率军驰人浑邪王营中,“斩其欲亡者八千人”,尽将其众渡河东进。匈奴降汉者“凡四万余人,号十万”接着霍去病派人护送浑邪王到长安,受到了汉武帝的隆重接待,武帝封浑邪王与其亲信数人为侯。汉政府把投降的匈奴部众安置在原陇西、北地、上郡、朔方、云中五郡故塞之外。从此,河西走廊正式归入了汉朝的版图。

二、设置郡县行政区

敦煌地区归人汉的版图后,汉王朝为了进一步开发敦煌,保护中西交通,便在敦煌地区推行了一系列政治、经济措施。敦煌郡县的设置就是其中重要的一项。

敦煌建郡的年代,《汉书》的记载就不一致。《汉书武帝纪》载,元狩二年“秋,匈奴昆邪王(即浑邪王)杀休屠王,并将其众合四万余人来降,置五属国以处之。以其地为武威、酒泉郡”。元鼎六年,“乃分武威、酒泉地置张掖、敦煌郡,徙民以实之”。而《汉书地理志》则载:“酒泉郡,武帝太初元年开”,“敦煌郡,武帝后元(元)年分酒泉置。”

20世纪40年代以来,许多学者依据《史记》、《汉书》和考古新资料,对敦煌郡的设置时间进行了深入研究,但结论颇不一致。主要有以下几种意见:(1)向达、张维华、周振鹤诸先生主张建于元鼎六年(公元前111年)(2)陈梦家先生主张建于元封四、五年间(公元前106年);(3)吴扔骧、余尧先生主张建于元封五、六年间;(4)劳干先生主张建于太初四年(公元前101年)或稍后(5)张春树先生主张建于天汉三年(公元前98年);(6)黄文弼先生主张建于太初元年(公元前104年);(7)方诗铭先生主张建于天汉二、三年后至征和二年(公元前91年)以前(8)刘光华、王宗维先生主张建于后元元年(公元前88年)我们认为,汉代于西北边塞凡有设置,或与重大军事行动有关,或属交通方面之必需如置酒泉郡以通西北诸国,设武威、张掖郡以隔羌胡交通。敦煌郡的设置,则与李广利伐大宛有密切关系。太初元年(公元前104年),汉王朝为了进一步扩大在西域的影响,“拜李广利为贰师将军,发属国六千骑,及郡国恶少年数万人,以往伐宛”太初二年,李广利伐宛失利,乃“引兵而还。往来二岁。还至敦煌,士不过什一二,使使上书言……天子闻之,大怒,而使使遮玉门,曰军有敢入者辄斩之!贰师恐,因留敦煌”。李广利伐大宛为汉代出兵西域之第一次,后方必有布置,此时设置敦煌郡,既可以备军事之转输,又有利于中西交通。李广利第一次出兵伐宛在太初元年,太初二年留兵敦煌,而敦煌之名亦出现于此时。因此我们认为,敦煌郡的设置可能也在此时。

敦煌郡,再加上酒泉郡、张掖郡、武威郡,就是一般所说的“河西四郡”。

汉代的敦煌郡,据《汉书地理志》记载,共统辖6个县,即敦煌、冥安、效谷、渊泉、广至与龙勒。当时的敦煌郡,包括今敦煌市、安西县和阿克塞哈萨克族自治县、肃北蒙古族自治县的部分地区,面积约8万平方公里。兹将这6个县的具体所在分述如下:

敦煌县郡县所在。在今敦煌城西南。常钧《敦煌杂钞》卷2沙州卫沙州之西,本有故城,即汉敦煌郡治。经党水北冲,圮其东面。雍正三年,于故城东另筑卫城。”吕少卿《重修敦煌县志》说城在县西里许,滨临党河西岸,遗址尚存。其西北一角,高犹数丈。”可知现在的敦煌城在党河东面,是清代雍正三年(1725年)所建,非汉代之敦煌县。

冥安县:今安西县布隆吉一带。冥安以冥水得名。《元和郡县图志》卷40载晋昌县,本汉冥安县,属敦煌郡,因县界冥水为名也。”冥水即今疏勒河。其“故城疑在今小湾、双塔堡、布隆吉等处。据调查,汉冥安县,主要分布于冥水支流的下游绿洲,其四境东至冥水,南至大雪山,北至乱山子,西接广至县境。

效谷县:敦煌遗书S.5448《敦煌录》:“效谷城本是渔泽,汉孝帝时,崔不意教人力田得谷,因名,后为县。”颜师古注《汉书地理志》说本渔泽障也。桑钦说孝武元封六年,济南崔不意为渔泽尉,教力田,以勤效得谷,因立为县名。”其确切方位,敦煌遗书《沙州都督府图经》说古效谷城在州东北三十里,是汉时效谷县。”据有的学者考证,位于今敦煌城东北20公里的黄渠乡戴家墩城堡遗址,很有可能就是汉代的效谷城。

渊泉县:因“地多泉水故以为名”。《辛卯侍行记》卷5:“章怀太子注《后汉书张奂传》云,故城在瓜州晋昌县东北,当在今州东四道沟、柳沟堡诸处J约在今安西县之东四道沟一。

广至县:今安西县之西约30公里俗名“巴州城”处。《太平寰宇记》卷153:“常乐县,本汉广至县地……汉广至故城在今西:!”

龙勒县:即今敦煌市南湖乡一带。因县南180里有龙勒山而得名。敦煌遗书《寿昌县地境》曰龙勒山,县南百八十里,周时龙马朝出咸阳,暮至寿昌,因以此山之下,遗其衔勒,故名龙勒山。”龙勒,即唐代的寿昌县。《元和郡县图志》卷40载寿昌县,本汉龙勒县,因山为名。武德二年,改置寿昌,因县南寿昌泽为名也。”据调查,寿昌海,即今黄水坝水库。其北约5公里,有一古城遗址,现遗址大半埋于沙丘中。这一遗址,就是唐代寿昌城故址,也即汉龙勒县城。

三、建立军事防御体系

河西归汉后,汉王朝便采取了一系列政治、经济措施来保障河西地区的安全,军事防御体系便是其重要的举措之一。

(一)河西的汉长城

自从河西归人汉的版图后,西汉王朝为了保证这个地区的安全和维护“丝绸之路”的畅通,便修筑了其安全防御线——长城。

河西长城是随着边防形势的变化在几个不同时期分段修筑而成的。

令居以西至酒泉:汉筑令居以西之边塞,见于《史记大宛列传》而汉始筑令居以西,初置酒泉郡,以通西北国。”元狩二年(公元前121年),霍去病在河西之战中打败了匈奴,匈奴浑邪王、休屠王降汉,汉始有河西之地。故知令居以西至酒泉长城的修筑,是元狩二年以后之事。

酒泉至玉门间.酒泉至玉门间这段长城,是在赵破奴、王恢破楼兰、姑师以后修筑的。按赵破奴与王恢虏楼兰王、破姑师,事在元封五年,而《史记》记酒泉至玉门的长城之修筑,与此事并述,可知酒泉至玉门的长城,筑于元封五年。

敦煌至盐泽间:敦煌至盐泽间这段长城,是李广利伐大宛以后修筑的。《史记大宛列传》云:“汉巳伐宛……而敦煌置酒泉都尉,西至盐水,往往有亭。”这里所说的盐水,即今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东部之罗布泊(又称蒲昌海)。汉自敦煌至罗布泊筑长城,是在李广利伐大宛之后。而李广利伐大宛,始于太初元年(公元前104年),终于太初四年(公元前101年)。可知,此段长城的修筑,当在天汉年间(公元前100年前97年)或稍后。

以上只是河西主要的几段长城建筑情况,而整个长城防御线的修筑情况大概是这样的:公元前127年,汉朝收复“河南地”后,置朔方、五原郡,移民垦荒,并将秦时沿黄河的长城加以修整,这是汉武帝第一次大规模地对边防设施的修整;公元前121年,汉收复河西后,便把长城由朔方沿黄河往河西延长至令居(今甘肃永登)。随后,汉朝政府又将长城从令居分段向西延长到玉门,所谓“自酒泉列亭障至玉门矣”。以后随着匈奴势力的不断向西转移,汉朝也相应地加强了西北边防。公元前101年李广利伐大宛取得胜利后,汉王朝又把长城延伸到了盐泽。《汉书西域传》曰:“自敦煌西至盐泽,往往起亭。”这就是河西走廊以北东西长达千余公里的边塞防御线——长城。

(二)汉代的烽燧亭障

同类推荐
  • 性文化史纲

    性文化史纲

    该书稿从古今中外人们对于性的认识和实践方面对性文化进行了全方位的描述和介绍。书稿史料丰富,内容翔实,知识含量高,有助于读者了解性文化,甚至历史和文化史方面的知识。
  • 论语读人

    论语读人

    江苏名师黄厚江经过长期的教学研究,对《论语》进行了极有见地的诠释和解读,为阅读《论语》这部经典提供了一个独特视角和全新的解读方式。全书分为三辑。第一辑:圣人本心。以常人的眼光,从九个不同具体角度解读孔子,圣人既不失“高山仰止,景行行止”的伟人形象,又具有常人的可亲可爱之处。第二辑:十哲风德。尽显孔门弟子十位最为杰出者的风范德行。第三辑:贤人俊采。通过人物的言行举止,展示孔门“七十二贤”中代表人物的风采气度。二十一个人物,音容犹在,个性鲜明。作者把《论语》读成传记,把文化经典读成故事。全书选取《论语》经典篇章,准确译注,合理描写;既有学术价值,又无学究气味;既轻松有趣,又耐人寻味。
  • 钱文忠解读《百家姓》1

    钱文忠解读《百家姓》1

    本书经由学术明星钱文忠教授在在央视《百家讲坛》的同名讲座演讲稿整理而成,四字一讲,共21讲。涉及《百家姓》前80个姓的起源和演变、迁徙路线,关于各个姓的文史典故、名人轶事等等。内容信息量大,知识面广,语言风趣幽默,通俗易懂,内附三集同名讲座光盘,值得珍藏。
  • 三味书屋与寿氏家族

    三味书屋与寿氏家族

    本书试图以绍兴覆盆桥思仁堂寿氏家族作为首选的研究对象,力求全方位地搜集、发掘、梳理和研究这个家族史料,重点探究其清末民初鼎革时期的历史,感受其时代的风风雨雨,真实记录其文化传统的光与影,从而汲取我们所需求的思想、精神和其他有用的东西。在某种意义上讲,这个思仁堂寿氏家族就是当时社会的缩影,就是那个时代的缩影。
  • 世界文化博览3

    世界文化博览3

    带你领略世界文化的博大精深,感受文化的力量和魅力,享受精神的盛宴,浓缩世界文化知识精粹。旨在为读者提高文化修养、丰富人生内涵、添加知识储备、准备写作素材、增加聚会谈资……
热门推荐
  • 影响中国学生的经典寓言故事之一

    影响中国学生的经典寓言故事之一

    "影响中国学生的经典寓言故事”汇集了众多的寓言故事,文笔简练、故事耐看,使读者在增长知识的基础上、享受阅读带来的乐趣。
  • 风浪岁月

    风浪岁月

    新中国时代的改革就像一场风浪,随着改革开放的大门打开,肯定有人应运而生,也有人坠入深渊,林氏三兄妹在各自的人生道路上也烙上了时代的印记。
  • 曾国藩冰鉴(第一卷)

    曾国藩冰鉴(第一卷)

    《冰鉴》以冰为鉴、明察秋毫,以神为鉴、相骨识人。办事不外用人,用人必先识人,识人必先观人。古今中外在观人、识人、用人方面可以说是有成有败,为使大家在观人、识人、用人方面不受任何影响,特编辑了此书。本书通过对人体的神骨、情态、刚柔、容貌、须眉、气色、声音这七个部位的论述,以达到正确观人、识人、用人的目的。在这里我们不谈论观人、识人、用人的大道理,只希望大家在观人、识人、用人方面能够获得厚益。
  • 哭泣的承诺

    哭泣的承诺

    她和他都是一名学生,他们是同桌。不同的是,他的书本是那么崭新那么整齐,但凡上课,他只有一个动作,睡觉,
  • 难得一次的认真

    难得一次的认真

    此刻21岁,想起18岁时高中的自己,时间并不长,但期间的变化却沧海桑田,恍如隔世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千金奇妙的归来

    千金奇妙的归来

    爱你一生,恨你一世女主被自己最爱的人背叛,才知道在这个男人身上浪费了不该浪费的时间……………………
  • 等那个十二

    等那个十二

    “听说,南城合法了,我们去那里,好不好?”——《等那个十二》养乐多养乐多
  • 倾世缘之沐雪轻歌

    倾世缘之沐雪轻歌

    【简介】她无故身死,魂魄入黄泉地府,却被告知须重生去前世。反正无牵无挂,随波逐流,得过且过一生也罢。偶然发现也许一切不是表面的这么简单,在寻找答案的路上,蓦然发现,前世今生,与她原是放不下,解不开的牵绊。她说,轮回转世,往事如烟,前尘尽去,与她何干,又何必执着。最后才发现,孟婆汤未饮,奈何桥未过,哪里是什么转世轮回,她一直是她,他亦一直在。他说,每一世,不管你是何种身份,我皆会护你安好,所以信我,可好?——雪清歌:我救了你,以身相许如何?某男子:何为以身相许?雪清歌:……他在凡世辗转多年,终于明白何为以身相许之时,那个笑容明媚的冰冷女子却不记得他了……某男子:无妨,既然阿雪不识得我了,那就再使一次美人计罢了,反正这副容颜,她还喜欢。雪清歌:传说中的高冷不近人情呢?【注:本文非穿越重生文】
  • 我的技能全是被动

    我的技能全是被动

    这是一个能够觉醒各种异能的平行世界。郝运魂穿而来,本想安心当一个数量稀少的辅助,却发现自己觉醒的全是被动技能。受伤自动回血。攻击能反弹伤害。挨打激活磁力屏障……明明是个医疗系异能者,却在无敌的路上越走越远!ps:轻松、无系统。